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案——比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导语】⽐的基本性质是在学⽣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公约数、最⼩公倍数以及⽐的意义的基础上进⾏教学的。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的内容,做⼀做,练习⼗⼀第4-6题。
教学⽬标: 1、掌握⽐的基本性质,能根据⽐的基本性质化简⽐。
2、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迁移到⽐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理解⽐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的基本性质化简⽐。
教学过程: ⼀、激趣定标 1、20÷5=(20×10)÷( × )=() 2、 想⼀想: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 3、我们学过了商不变的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想⼀想:在⽐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的问题。
⼆、⾃学互动,适时点拨 【活动⼀】⽐的基本性质 学习⽅式:⼩组合作、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启发诱导,发现问题:6:8和12:16这两个⽐不同,可是它们的⽐值却相同,这⾥⾯有什么规律呢?。
6:8=6÷8=6/8=3/4 12:16=12÷16=12/16=3/4 2、观察⽐较,发现规律。
(1)利⽤⽐和除法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 (2)利⽤⽐和分数的关系来研究⽐中的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总结:⽐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值不变,这叫做⽐的基本性质。
(2)追问:这⾥“相同的数”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呢? 【活动⼆】化简⽐ 学习⽅式:尝试训练、汇报交流 学习任务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
(1)提问:谁知道什么样的⽐可以称作是最简单的整数⽐? (2)归纳:最简单的整数⽐要满⾜两个条件,⼀是⽐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是⽐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3)指出⼏个最简单的整数⽐。
2、运⽤性质,掌握化简⽐的⽅法。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的第4~5题,练习六的第4~6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理解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比例的方法正确解答有关应用题.2.沟通整数、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联系,会用不同知识,从不同角度,多种方法解答有关应用题.3.通过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教具、学具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二、回忆用比例解应用题,具体步骤有哪些呢?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最后教师总结如下:(1)判断.概括出题中两种有关联的量,找出题中隐蔽的定量,从而确定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2)设未知数x,列方程.如果成正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如果成反比例关系,列式是:xy=x1y1.(3)解方程.(4)验算.(5)答题.三、分层练习1.基本练习.(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①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时间.②一本书的总字数一定,每行的字数与行数.③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的数量和总价.④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魇奔洌/P>(2)实际运用.①晶晶借了一本112页的《安徒生童话》,她4天看了28页.以这样的速度,预计几天可以看完?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②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如果每本16张,可以装订300本.如果每本18张,可以装订多少本?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③蚯蚓能消化许多垃圾,有人将7.5吨垃圾运到一个蚯蚓养殖厂,78天后,这些垃圾全部被消化了.这个养殖厂一年可以消化约多少吨垃圾呢?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此题有两种答案.2.综合练习.(1)一篇文章原稿每行30个字,共96行,如果改为每行32个字,一页纸35行的版式,那么这篇文章需打印多少行?共需几页纸?提醒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独立解答,然后全班交流,教师评价.解:设需打印x行.30×96=32xx=9090÷35=2(页)……20(行)答:这篇文章需打印90行,共需3页纸.(2)扬扬骑车从家经过游乐场到少年宫,全程需1.5小时,如果她以同一速度从家骑车直接到少年宫,可以省多少时间?学生独立解答后,先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再在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可能出现的答案有:(1)解:设从家直接到少年宫,要x小时.(2)解:设可以省x小时.(11+7)∶1.5=15∶x (11+7)∶1.5=15∶(1.5-x)18x=1.5×15 或(11+7)∶1.5=(11+7-15)∶x18x=22.5 解答过程略.x=1.251.5-1.25=0.25(小时)答:可以省0.25小时.3.发展练习.六(2)中队少先队员订《少年科学》杂志,全中队共交了792元,各小队订阅情况如下表,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各小队应交的钱数.第一小队 10本()元第二小队 12本()元第三小队 11本()元学生独立用各种方法算,算完后互相交流各自的方法及思路,再在全班交流.可能的方法有:方法一:792÷(10+12+11)=24(元)方法二:792×10/33=240(元)24×10=240(元) 792×12/33=288(元)24×12=288(元) 792×11/33=264(元)24×11=264(元)答(略).答(略).方法三:解:设第一小队应交x元.792∶(10+12+11)=x∶10x=240答(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比的应用)教学目标: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能够解决简单的比大小问题;
3.能够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比的基本概念;
2.比的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
2.多种问题的整合与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利用生活中的比喻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运用实物图片等教具引入比的基本性质。
二、讲解
1.通过黑板板书、课件等方式,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用方法;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讨论。
三、练习
1.给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鼓励学生将解题过程与方法分享给同学,促进合作交流。
四、拓展
1.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拓展比的应用场景;
2.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新性思考。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总结比的基本性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体会。
五、作业布置
1.布置适量的巩固练习,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2.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六、教学反思
1.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收获与不足;
2.调整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人教版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比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引领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学生在观察、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二)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二)探索新知第一环节认识比谈话导入:还记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神州号载人上天,杨利伟叔叔举着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的骄傲,那面五星红旗常和宽的关系是怎样的?1、学生汇报,师板书。
2、提问:用学过的知识可以怎样描述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学生回答)师板书:.3、小结并提出新的问题:两个数量间除了用减法表示它们的相差关系和用除法或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倍数关系外,还有别的表示方法吗?通过前一天的预习,你能不能用另一种新的方法来描述这两个数的关系?4、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第二环节:了解“比”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名称1、指名回答,若学生说用比表示,师追问:用比怎样表示?指名说,师板书。
2、提问,你除了会用比表示,还知道了比的那些知识?学生回答后,老师在适当的位置写上:前项,比号,后项。
3、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5、学生发表意见四、巩固练习1、辨一辨2、做一做3、红旗的长与宽4、神奇的黄金比例5、说一说生活中的比五、教学总结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
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否则意义会相反。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优秀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优秀教案第【1】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48-P49内容。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探究新知,理解比的意义(一)同类量的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
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比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2.难点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展示生活中的一些比较场景,如比赛比分、调制饮料时的配料比例等。
2.提问学生这些场景中的比较有什么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
(二)探究新知(20分钟)1.认识比的意义出示例1:杨利伟在飞船里展示的国旗长15厘米,宽10厘米。
怎样用算式表示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可以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也可以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介绍:我们还可以把长和宽的关系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板书:15比10记作15:1010比15记作10:152.比的各部分名称以15:10为例,介绍比的前项、比号、后项。
提问: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那什么是比值呢?3.求比值引导学生计算15:10的比值,即15÷10=3/2。
强调: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练习:求出3:2、4:7等比的比值。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组织学生讨论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4.展示表格:(三)巩固练习(15分钟)1.基础练习说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和后项,并求出比值。
4:5、0.8:0.4、1/2:1/3教材中的“做一做”。
2.提高练习小明和小红的体重比是5:4,小明体重40千克,小红体重多少千克?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1:200的比配制而成的,要配制804克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3.拓展练习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乙数与丙数的比是4:7,求甲数、乙数、丙数的比。
人教版六年级比的教课方案【篇一: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教课方案】第四单元:比教课内容:比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天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派的实质问题。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研究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天性质的过程中,领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累积数学活动经验,领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数学知识的实质。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用比描绘生活现象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感觉数学知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课要点: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联合详细情境,理解按比分派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课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分数、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比的基础性质,学会化简比和求比值。
2、联合详细情境,理解按比分派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使学生经历用比描绘生活现象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感觉数学知识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课时安排: 5 课时第一课时比的意义教课内容:教材第48—50 页教课目的:1、联合详细情境,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依据比的意义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3、经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理解比与除法、分数间的联系与差别,感觉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教课要点:理解比的意义,求比值。
教课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课过程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 5 人,女工人 8 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二、新授。
1、情境导入,“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教课比的意义(1)教课同类量的比。
杨利伟展现的两面旗都是长是 15 厘米,宽是 10 厘米。
我们能够如何表示长和宽的关系?(指引学生说出:能够求长是宽的几倍?)让学生列式计算:15?10?112 1说明:比较结果,长是宽的2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比的意义》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2.能够正确使用比进行数量的比较和计算。
3.能够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比的大小关系比较。
三、教学难点1.比的意义的理解。
2.比的数量关系的确定。
四、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
2.数学教辅资料。
3.实物或图片用于举例说明。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篇文章,让学生在其中找出涉及到比的相关内容,并请学生谈谈自己对比的理解。
2. 讲解比的概念(15分钟)•定义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量大小相互关系的方法。
•给出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比。
3.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15分钟)•介绍比的表示方法:用“:”或“/”表示比的关系。
•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4. 比的大小关系比较(2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比的大小关系,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快速比较方法。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巩固比的大小关系的掌握。
5. 实际问题应用(20分钟)•讲解如何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带领学生一起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六、课堂练习1.比一比,看一看:5:8和3:5哪个更大?2.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5,如果男生有24人,请问班级中一共有多少学生?七、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比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比的大小关系比较方法,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应用比的概念解决。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更多有关比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23-24内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准备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1.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2.展示学生成果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25%=1/432人围棋班比围棋班25%航模班二、百分数的应用1、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2、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3、学生独立解答问题4、班内交流方法一:7-5.6=1.4(吨)1.45.6=0.25=25%方法二:75.6=1.25=125%125%-100%=25%三、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2、几成是什么意思?※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2.61-2.25)2.25=0.362.25=0.16=16%四、练一练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五、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从复习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小学数学比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例题,第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教材创设厨房的场景,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碗、苹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结合生活经验和观察,分别比较辣椒和萝卜、萝卜和土豆的轻重,初步体会物体有大小和轻重。
知道大小、轻重也是相对的,是比较的结果。
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简单推理,自己判断物体的大小、轻重,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初步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大小、轻重,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较的方法。
2.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培养初步的观察、推理和判断能力,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场景引入,激发兴趣有一位美丽可爱的小姑娘,非常好客。
有一天,她家来了一些客人,怎么招待呢?这个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帮她想想办法吗?(学生讨论后积极发言)[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新课,并随机提出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根据小学生好表现自己及乐于助人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既能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又能学习数学知识。
]二、尝试比较,主动探索叙述:小姑娘采用大家的好办法,现在正在和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呢!(出示场景图)1.看一看。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场景图,小组内互相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看谁观察得最仔细,看得多,说得好。
2.比一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学生讨论,在小组内自由发言;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提问:茄子老师也从图中找出两种物体进行比较,你能帮它比一比大小吗?请打开课本第6页,在大的下面画,小的下面画○,并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出大小的。
教师也从图中找出了一些物体,请学生也帮老师比一比,谁轻谁重。
再请一两个学生上来亲自操作,两手掂一掂比较轻重。
小结:用掂一掂的办法可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2节《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进行比的比较,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注重合作和积极思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难点:提升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3.学生:学生课堂参与度高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如使用水果、玩具等进行比较。
2. 概念讲解1.比的概念: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比。
2.比的性质:简明扼要地介绍比的基本性质。
3. 练习环节1.放映PPT,提供多个比的例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进行比较,并给予解释。
2.出示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解答,通过小组讨论梳理解题思路。
4. 拓展应用1.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问题等,让学生运用所学比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
2.加大难度,提高思考深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应用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做简要总结,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探索。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比的基本性质。
2.研究生活中的比例问题,编写一组题目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作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掌握比的基本性质,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使得对比的基本性质有更深刻的理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0--51页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学生理解掌握比的意义、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的关系基础上,在学习过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后深入学习研究的又一个相关性质。
而且也为以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知识打好基础。
比的基本性质是一节概念课,学习本节课要正确处理它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迁移推理到新知识的学习。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思想、心理、知识等方面更为成熟,有了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在此可以采用自学,小组讨论、个人展示等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1、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探究性趣,使每个学生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归纳出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难点:正确化简比。
教学准备:1、《比的基本性质》ppt课件;2、研究表格(2份);3、学生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一)、激趣设疑温旧引新1、师:大家都知道,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当时,“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是宇航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的这面,它长15cm,宽10cm,另有一面则长180cm,宽120cm,哪位同学能说说这两面联合国旗长与宽的比分别是多少?生答:15:10;180:120师:这位同学说的对,不过老师觉得他们的比相等,都还可说成是3:2。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优秀3篇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教案人教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比的应用》教案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应用比的意义,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设计思路: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焦点问题,从而激起他们探求新知的兴趣,自己找到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方法。
并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大家看老师给你们安排的座位就知道这节课我们采用的主要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那么大家先商量一下,给你们小组起个名字吧,起好之后派一名代表将组名写到黑板上。
二、复习,创设情境复习题:六一班有男生16人,丝生人,则男生和丝生人数的比为():(),男生占()份,女生占()份,男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师:谁来完成填,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调查一组数据并将调查结果填在调查表上,调查表如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和()这两个量,这两个量的比是():(),其中()量占()份,()量占()份,()量占两之和的()/ (),()量占两量之和的()/()。
师:打开电视或是翻开报纸,媒体竞相报道的就是伊拉克战争,战争带给伊拉克人们的是什么?大家看这么一组统计数字。
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例2:根据伊拉克政府提供的数字,截止到4月2日,在伊拉克战争中,伊拉克的平民约有6850人伤亡,其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比为25:112,请你求出死亡和受伤各有多少人?师读题,请小组成员讨论一下,这道题该怎么做?如果有了结果,请各组派一名代表将算式列在你们组名的旁边,计算时可以用计算器。
生分组交流,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师:大家看这道题一共有几种做法,如果你对哪个小组的做法有问题尽可以发问。
生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发现用按比例分配解决这道题的方法。
师:你们用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真不错!师:我也有一个问题,你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你们检验了吗?允许生有少顷的讨论。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3.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比的运用方法。
2.能够灵活运用比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背后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发言,培养他们自信心。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
2.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灵活运用比来解决生活问题。
难点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对比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符号。
在比的表示中,可以用“:”或“/”符号来表示。
示例:2:3,2/32. 比的应用方法比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比的大小关系、比的倍数关系、比的加减等。
比如,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两种不同物品的价格比较,用比来表示不同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图片展示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比的基本概念。
2. 比的大小关系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培养他们灵活运用比的能力。
示例:比较1:4和2:3的大小关系。
3. 比的应用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比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应用能力。
示例:小明买了3本书,小华买了4本书,比小明多买了几本书?4. 比的综合运用综合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思考并总结平时生活中可以运用比解决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比的概念和应用展开,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运用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多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中有所帮助,期待学生们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5篇《比的认识》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比的认识教案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
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
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3、教学目标的确定:(1) 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 能力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的过程,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理解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会求比值是本节课的重点,而难点是联系分数与除法,正确理解比的意义。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预设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说教法学法如何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都竭力把参与认知过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全面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
而教师只是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及时地给以引导、点拨、纠正。
基于这样的思考本课我主要采用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课前给学生提供学案进行预习,课堂上先小组交流梳理出一致的答案,把还存在的疑问整理出来,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汇总后,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把这些问题先后呈现出来,在全班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老师给予恰当的点拨,在给学生解疑的同时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层次,另外,在练习中应用联系生活法,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学生数学意识,和数感。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 2.比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基本概念。
2.掌握比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3.能够灵活运用比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熟练运用比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的相关概念。
2.灵活运用比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大小关系。
2. 学习比的概念老师对比的概念进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用法。
3. 比的表示法介绍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用分数等不同表示方法,并让学生进行比的表示练习。
4. 比的性质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同比、取中比、逆比等性质,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比的运算引入比的运算方法,包括比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和应用。
6.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性质和运算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六、课堂练习1.计算:3:5+2:3=2.比较:$1:2 \\text{ 与 } 2:3$大小关系。
七、课堂总结对本节课学习的要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八、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
2.搜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比的例子,并写成短文描述。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向老师提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第【1】篇〗首先,我来说一说教材,我讲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63页比的基本性质,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比和分数、比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的商不变的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本节课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比较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并将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探究学习的方法,教学媒体的使用:多媒体。
接着我来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造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课伊始我询问学生:“同学们喜欢喝蜂蜜水吗?”大部分同学会说愿意并会表示他们愿意喝更甜一些的。
这时我会适时的向学生说明其实小明同学和大家一样也喜欢喝甜的蜂蜜水,这不小明的妈妈给小明准备了两杯蜂蜜水,但只能选择其中的一杯,哪杯甜呢?这下难坏了小明,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吗?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第一杯360毫升的水,40毫升蜂蜜;第二杯180毫升的水,20毫升蜂蜜;同学们会兴致盎然,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
有的同学会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360毫升的水是40毫升蜂蜜的9倍,180毫升的水是20毫升蜂蜜的9倍即360÷40=180÷20;有的同学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确定选哪杯都可以,因为40毫升蜂蜜是36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20毫升蜂蜜是180毫升水的九分之一即40/360=20/180,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热情的,都是乐于助人的,尤其是愿意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因此一听说帮助同学,学生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兴趣就是学生思维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会产生创造性的源泉。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两个数相除的结果,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 比的读写:比的读法与除法相同,比的写法一般写成“:”的形式。
3. 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来比较大小、计算比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认识比。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准备:1. 课件、黑板、粉笔。
2.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
3. 练习题及答案。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情境引入,如比较两辆汽车的速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两者的速度关系。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举例说明比的读写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举例,展示比的实际应用,如计算商品的折扣。
4. 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并讲解答案。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比的读写方法和应用。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
2. 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及对比的概念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给出建议。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反馈。
十、拓展与延伸:1. 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比较不同商品的价格、质量等。
2. 比在数学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比例、比例尺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比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1.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比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正确运用“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实践应用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进行数值的比较。
1.3 教学难点•应用“比”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比较情境引入“比”的概念,例如:哪个水果更重?哪个容器更大?2.2 学习活动1.讲解“比”的定义和应用。
2.运用几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巩固“比”概念的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角色扮演等形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带领学生总结“比”的运用方法。
2.3 拓展•提供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拓展应用“比”的能力。
2.4 实践•学生通过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课后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资源•课堂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科书。
•学生教具:作业本、铅笔、橡皮。
四、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练习中的表现,根据表现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亮点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六、板书设计•“比”的概念图示•“比”的运用方法总结以上为人教版数学六上第四单元《比》全单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
课题一:比的意义(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7页和相应的“做一做”,练习十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2.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教具准备
长3分米、宽2分米的红旗一面,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
教师: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如这面红旗(教师出示红旗),它长3分米,宽2分米.要对这面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可以用什么方法
引导学生回答:可以用减法,比较长比宽多多少或宽比长少多少.用除法,比较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板书:3÷2==1……………长是宽的1倍
2÷3=……………………宽是长的
二、新课
1.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比较.这节课,我们要在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数学方法──比.(板书:比.)
教师:比表示什么意义呢它怎么读,怎么写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比又和除法、分
数有什么关系呢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下面我们先学习比的意义.(板书课题.)
2.教学比的意义.
教师:(指3÷2)看这个除法算式,长是宽的几倍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
(长和宽比较.)
红旗的长是多少宽呢红旗的长和宽比较也就是几和几比
(长和宽比较也就是3和2比.)
求红旗长是宽的几倍又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3比2.(板书:长和宽的比是3比2.)
(指2÷3)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根据这个例子(指上例),想一想,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宽和长的比是2比3.教师板书.
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教师:这两个例子都是对长、宽两个量进行比较,为什么一个比是3比2,而一个比是2比3呢
引导学生回答:3比2是长和宽的比,2比3是宽和长的比.
这两个例子告诉我们: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
—
教师:刚才我们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红旗的长、宽进行了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事例有许多,请看这个例子(出示投影片):
“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0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求汽车行驶的速度怎样计算
学生回答时,板书:100÷2=50(千米)
100千米是汽车行驶的什么2小时呢汽车的速度需要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路程和时间比较.)
那么汽车行驶的速度又可以说成路程和时间的比.
教师:在这个例子中,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几比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
教师:现在看这些例子,都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用除法.)那么表示两种量的两个数,它们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相除关系.)是几个数相除(两个数相除.)
]
学生回答后板书.
再看长和宽的比是3比2,宽和长的比是2比3,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这又是用什么方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比的方法.)几个数的比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两个数的比.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可以清楚地看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从比的意义看,两个数的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相除二字下面画上着重号,然后齐读.
3.教学比的读写法,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教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3比2记作(板书:记作),先写3,再写“∶”,最后写2.(板书:3∶2)
提示学生比号的两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数的正中间,它叫比号,读作“比”,那么这个比就读作3比2.让学生齐读一遍.
2比3记作(板书:记作),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
100比2怎么写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00∶2.
这两个比会读吗齐读一遍,学生练习写比.
教师:在比中,每一部分都有它的名称.我们以3∶2为例(板书:3∶2),这叫什么符号(学生答后板书: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板书: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板书:后项)
根据比的意义,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什么关系(相除关系.)在这个比中,用谁除以谁(3除以2.)3除以2的商是多少(1)
教师指出:我们把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板书:比值)1在这里就叫做3∶2的比值.
板书:3∶2=3÷2=1
┇┇┇┇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教师:从上面的式子可以看出,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的商,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比值比前项∶(比号)-
后项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
列完表后,教师指出:比和除法还是有区别的,不能完全混同起来,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教师提问:那么,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和比值的定义,弄清楚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后项相除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而比是
表示所比较的两个数的关系,如3∶2,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但不能写成带分数,仍读作3比2.)
需要指出: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让学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比和除法的关系,由于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的除数,而除数不能为零,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同时还要进一步指出,
在体育比赛中的“几比几”,也使用“∶”号.但这只表示哪一队对哪一队比赛,各得多少分,不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与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比赛中时常出现0∶0或几比0的情况,而数学中比的后项是不能为0的.另外,比赛中的几比几是不能化简的.
4.做教科书第62页上半部分“做一做”的题目.
(1)完成第1题.
指名一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并察看学生是否将比号的位置写得规范.
"
然后提问:每个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能不能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颠倒
教师指出:正如前面所讲,求长是宽的几倍,用长÷宽;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用宽÷长;所以交换了比的前后项的位置,比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5.教学比与分数的关系.
教师: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例如:3∶2可以写作,在这里,它表示两个数的比,仍读作3比2.
让学生齐读.
进一步举例:2∶3可以写作,100∶2可以写作.然后让学生齐读.
提问: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呢(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提问: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比和除法的关系,比和分数又有什么关系呢!
引导学生弄清楚: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列表如下:
列完表后,提问:比和分数有没有区别呢
让学生明确分数是一种数,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总结比、除法、分数三者在意义上的区别:比是指两个数相除,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种数.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
6.做教科书第62页下半部分“做一做”的题目.
@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用分数表示的比,并强调指出:虽然写的是分数形式,但不能读作几分之几,而应读作几比几.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二的第1题.
(1)做第(1)题.
教师提问: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两个同类量的比,还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
路程和时间的比,得到的是什么量(速度.)
教师指出:路程和时间的比表示的意义就是速度.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最后集体订正.
(2)做第(2)题.
<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模型总数和人数的比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表示的是平均每人做的模型数.)
(3)做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完成后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对比一下两个比值的关系,指出这种关系是一种反比例关系,今后要进一步学习.
4.做练习十二的第4题.
先让同桌的两名同学讨论对不对,教师注意旁听学生的讨论情况,然后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讨论结果.
教师指出: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属于同类量相比,同过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一样,相比的同类量的单位大小不一致时,比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因此,要求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就要先把两个数量化成同单位的数.所以小强和爸爸身高的比应该是1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