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及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及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及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试题卷及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019.3.18

温馨提醒:本试卷共27题,请用黑色水笔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14分)

(一)默写(10分)

1. ,札札弄机杼。

2.中庭地白树栖鸦,。

3.盈盈一水间,。

4. ,不知秋思落谁家?

5. ,及其日中如探汤……

(二)基础知识(4分)

6.下列词语注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蜜饯.(jiàn)通宵青面獠.牙(liáo)拔得头畴

B.翡.翠(fēi)宏愿吞噬.(shì)张灯接彩

C.佝偻

..(gōu lóu)雄浑敦.厚(dūn)遂心所欲

D.掺和

..(chān huo)演绎万象更.新(gēng)优哉游哉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元旦的光景

..。”中的“光..与除夕截然不同。”与“微风拂过,麦浪起伏,好一派动人光景

景”,意思是一样的。

B.“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一句中的“席”是动词,意为“以……为席”。

C.在《腊八粥》中,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这句话中“垂涎欲滴”的“垂”与成语“永垂不朽”的“垂”,意思是一样的。)

D.春饼鲜美,“天下没有第二种自制食品能超过它,堪.称食之王。”(这句话中“堪”的意思与“不堪设想”中“堪”意思不相同。)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诗歌鉴赏:阅读《寒食》,完成第8—9题(4分)

寒食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8.寒食节是为纪念(人名)而设立的节日,时间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传统习俗有禁烟火、吃冷食等。诗中“御柳”的意思是。(2分)

9.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后两句写夜晚景象。

B.全诗用白描手法,写出了唐代都城寒食节日的情景。

C.诗中“斜”字照应前面的“飞”,实际上是明写风。

D.全诗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承平盛世的歌咏。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6分)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本文选自《》一书。孟子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2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2)思援.弓缴而射之

12.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文中画线句的停顿应为“思援/弓缴/而射之”。

B.“惟弈秋之为听”属于倒装结构,“之为”无实义。

C.第一句指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为下文作铺垫。

D.文章使用对比手法,阐发了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8分)

杨靖与猴弈

西番①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之法,因得其巧。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②去,猴即与人弈,遍国中莫之胜。国人奇.之,献于朝。上诏③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或言杨靖善弈。时杨靖以事系④于狱,诏释出之。靖请以盘贮桃,置.于猴前,猴心牵于桃,无心弈,遂败。

【注释】①番:我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统称。②遁:逃跑。③诏:皇帝下命令。④系:关押。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国人奇.之(2)置.于猴前

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2分)

上诏征能弈者与之较,皆不敌。

15.这则故事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0分)

腊八粥

①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儿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

②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③他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④“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⑤“要到夜里!”其实他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⑥“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⑦“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⑧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⑨“妈,妈,等一下我要吃三碗!我们只准大哥吃一碗。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⑩“是呀!孥孥说得对。”

?“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噗……”锅内又叹了声气。八儿回过头来了。

?比灶矮了许多的八儿,回过头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会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赤饭豆会煮得浑身透肿了吧,花生仁儿吃来总已是面东东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

?“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

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赤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

花生仁儿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儿。总之,一切都

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解释的结果,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虽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大家都承认味道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

?晚饭桌边,靠着他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在他身边桌上那两支筷子,很浪漫地摆成一个十字。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

来了。

16.第?段加点字“这”指的是(1分)

17.请用一句话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2分)

18.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

(3分)

19.第?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2分)

2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⑤段画线句运用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粥在熬制过程中咕嘟冒泡的情形,表现了

八儿的好奇得不到满足的失望。

B.作者不惜笔墨介绍粥的原料和这些原料煮在锅里的状态,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作铺垫。

C.本文在叙述时详略得当,详写吃粥时的情景,略写吃粥前的各种活动,表现了八儿一家其

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D.第?段运用了动作描写和比喻修辞,突出八儿及八儿的爹妈吃腊八粥吃得饱,侧面衬托出

腊八粥的好味道。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3分)

浓茶解酒

①“浓茶解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说法。近年来许多专家又说浓茶不仅不能解酒,反而伤身。茶与酒,到底是怎样的一对冤家?

②通常说的“解酒”,一般是指减轻喝酒过多的反应,比如头痛、呕吐、动作失调、反

应缓慢等等。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应,必须要“解酒物”被迅速吸收并且发挥作用才能消除。

③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以

及转化为脂肪。如果喝下的酒精不多,这个处理流程

......运行良好,人体就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反之,短时间内喝入大量酒精,超过了这一流水线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体内乙醛含量升高。人体对乙醛比酒精还要敏感,于是就面红耳赤、头晕目眩,手脚也不听自己使唤了。

④要“解酒”,就需要加强这条流水线的运行。茶水中有不下几十上百种的物质,最重

要的是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抗氧化剂。然而,这些成分

....对这条“酒精代谢流水线”的运行无能

为力。实际上,不仅是茶水不行,迄今为止科学家们也没有发现吃什么东西能够促进这条流

水线的运行。

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喝茶对喝酒没有影响。我们知道,酒精的作用是让人晕眩、虚弱、

运动能力失调,而咖啡因却可以刺激人兴奋和清醒。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因,是不是可以“对抗”醉酒反应呢?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少,比如2006年《酒精中毒:临床与实验研究》上就发表了一项研究结论:喝下同样的酒之后,同时喝运动饮料的人在头痛、虚弱、口干以及运动

能力失调这些“醉酒征兆”方面都要明显低于单纯喝酒的人。运动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运动

饮料的这种

....”被归结于咖啡因的功劳。不过,人们会根据这些主观感觉来确定自..“对抗作用

己有没有“喝多”,这种“对抗作用”干扰了人对体内酒精量的判断,从而不知不觉喝得更多。因为有统计数据支持这一结论,所以美国甚至禁止了在酒精饮料中添加含有咖啡因的饮料。

⑥那一项研究

.....中还检测了试验中志愿者的运动灵敏性,结果是虽然咖啡因使得喝了同样多酒的人感觉“好一些”,但是却没有帮助恢复运动灵敏性。一杯常规的茶比一杯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要少,但茶水的咖啡因含量跟茶叶本身、茶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密切相关。一杯“浓茶”,其中的咖啡因含量也就不容小视。

⑦茶中不仅有咖啡因,更有大量的抗氧化剂。这些成分对喝酒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当酒精代谢不畅,体内乙醛含量增加,在其他酶的作用下产生大量超氧阴离子。超氧阴离子会引发一连串的氧化反应,最终损害细胞膜、蛋白质和DNA。而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制止这种过氧化反应的进行,因而起到保护细胞活力的作用。

⑧这种损害与保护都不是立竿见影,而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解酒”也没有明显的作用。不过对于长期喝酒的人,这种保护作用可能就有相当的价值。不过目前的结论只是,“如果不得不经常喝酒,那么经常喝茶可能有助于减少酒精对身体的氧化损伤”。但是,“减少”也不是“消除”。要健康,最好的选择还是不喝酒。

2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

(2分)

22.联系第①段内容,简要说说这一段的作用是

(3分)

23.对文中加点短语所指代的内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③段中的加点短语“这个处理流程”指的是“酒精进入人体后,会被转化为乙醛,然后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脂肪”。

B.第④段加点短语“这些成分”指的是咖啡因和茶多酚。

C.第⑤段加点短语“这种‘对抗作用’”指的是咖啡因可以“对抗”醉酒反应。

D.第⑥段加点短语“那一项研究”指的是2006年关于酒精的研究。

24.下表是医学专家对饮酒的相关研究。根据下表内容,分析文末画线句,完成下列题目。(6分)

(1)表格内容说明了(2分)(2)文末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的问题是(2分)(3)文末画线句应改为(2分)

四、综合运用(5分)

今年是农历“猪年”,我校某班级小组设计了以“猪”为专题的小报,请你参与活动,完成第25—26题。

第一板块:猪在中国文字中

25.请你通过分析字形,试着推测“家”字中蕴含的信息。(2分)

[帮帮你]①“灾”由“宀”和“火”构成。“宀”是房子,火烧着了房子,自然是灾祸临头。“灾”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火灾对人类的威胁。②豕(shǐ):猪。

家:

第二板块:猪在中国民俗中

26.请你探究下面材料中亲友赠猪蹄给考生的用意。(3分)

据传从唐代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帮帮你]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字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猪”和同音,“蹄”和同音,送猪蹄的用意是

五、写作(40分,包括5分写字分)

27.题目:难忘的作业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0字;(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请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得套用或抄袭。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阶段一考试六年级语文学科

参考答案2019.3.10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14分)

(一)默写(10分)1.纤纤擢素手2.冷露无声湿桂花3.脉脉不得语4.今夜月明人尽望5.日初出沧沧凉凉

(二)基础知识(4分) 6.D(2分) 7.B(2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一)诗歌鉴赏:(4分)8.介子推(1分)皇宫里的柳树(1分) 9.C(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6分)

10.孟子(1分)儒家(1分) 11.(1)教导(教诲)(1分)(2)取来(1分) 12.A(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8分)

13.(1)对……感到惊奇(认为……奇特/以……为奇)(2分)(2)放,放置(2分) 14.皇上下命令征集能下棋的人和它较量,(来的人)都不能战胜(它)。(2分) 15.(1)从猴子的角度: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再有才能也会导致失败。(2)从杨靖的角度:做事要善于动脑,善于分析,抓住对手的弱点,就会有取胜的把握。(答出其中一点、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10分)

16.粥的颜色是深褐色的(1分) 17.所有人都爱吃腊八粥(2分) 18.拟人(1分)八儿想吃腊八粥而又吃不到的无奈(2分) 19.突出腊八粥在八儿头脑中的初步印象,为下文描写实际看到的腊八粥作铺垫。 20.C(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3分)

21.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喝酒过多后的多种常见反应。(1分)

22.写出民间说法和专家们说法之间的矛盾(看法不一)(1分),引发读者对茶与酒之间关系的好奇(思考)(1分),引出本文说明的中心问题:浓茶是否可以解酒(1分)。

23.C(2分)

24.(1)酒的不同种类,每天适量饮用,对人体健康有不同作用。(2分)

(2)“最好”、“不”字用得太绝对,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要求。(2分)

(3)要健康,比较好的选择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需求)适量饮酒。(2分)

四、综合运用(5分)

25.示例:“宀”是房子,“豕(猪)”养在房子里,有房子有猪,就像个“家”了。“家”字的构造,反映了远古时期人们对富足安定生活的向往。(字形分析正确1分,对“家”字蕴含的信息推测合理1分,共2分)

26.朱题希望考生金榜题名,出将入相。(两个谐音字2分,用意1分,大意正确即可,共3分)

五、写作(40分,包括5分写字分)

27.略

(完整版)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8 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 分) 1.填空(5 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 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 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 分) 2.按要求选择(5 分) (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 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 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 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 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 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 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

2019年上海市浦东区新竹园中学入学分班数学试卷(含解析)完美打印版

2019年上海市浦东区新竹园中学入学分班数学试卷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2分)30以内的正整数中,最大的素数和最小的合数的积是. 2.(2分)已知a=2,b=1.4,那么ab﹣(b2﹣1)=. 3.(2分)一根绳子10米,截去他的二分之一后,在剩余的部分再接上二分之一米,这时绳子的长度为米. 4.(2分)两个合数的最大公因数是3,最小公倍数是30,则这两个数分别是:. 5.(2分)一个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平均深2米,要在池底和四周铺瓷砖,铺瓷砖的面积是.6.(4分)找规律:,0.4,37.5%,,,,. 7.(2分)若1!=1=1,2!=2×1=2,3!=3×2×1=6,4!=4×3×2×1=24,则:1)5!=; 2)4!×8!÷7!=. 8.(2分)如图,△ABC的面积是1,E为AC的中点,D为BC上靠近B的三等分点,△AEF的面积是. 9.(2分)如图,长方形ABCD的长AB=12厘米,宽AD=10厘米,分别以长方形的四边AB,BC,CD,DA为直径做半圆,由这四个半圆所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是厘米(结果保留π).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0.(2分)甲的与乙的60%相等,甲与乙比较()(注意:甲,乙均不为0)A.甲大于乙B.甲小于乙C.甲等于乙D.无法确定 11.(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3.6÷1.2=3,所以我们可以说3.6被1.2整除 B.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 C.任何一个自然数都至少有两个不同的因数 D.两个相邻的奇数一定互素 12.(2分)一个汽车站内有两路公共汽车,甲路公共汽车每隔4分钟发一次车,乙路公共汽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在上午8:00同时发车后,紧接的下一次同时发车的时间是()A.8:02B.8:04C.8:06D.8:12 13.(2分)同底等高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关系是() A.相等 B.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C.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 D.无法比较 14.(2分)x与3的差的2倍小于x的2倍与3的差,用不等式表示为() A.2(x﹣3)<(x﹣3)B.2(x﹣3)<2(x﹣3) C.2(x﹣3)<2x﹣3D.2(x﹣3)<2x﹣6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25分) 15.(25分)计算题 56÷(+)×(2.5﹣)+÷0.25 (﹣0.375+)×24﹣12÷(3+0.6)83.4+8.7+8.7+0.1+1.8+4.35 2001×20022001﹣2002×20012001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

宝山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 (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每空不超过10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 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分,每空1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分) 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分) 14.B(2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2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冯异定关中定 (2)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完整版)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1分)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李清照《》)(2分)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各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真挚,安然奉教数十年,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中,,,,,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16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 ..,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

新竹园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英语学科七年级期末考试卷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 英语学科七年级期末考试卷 Part2 Phonetics, Grammar and Vocabulary II. Choose the best answer (12%)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underlined parts is different? A. Detective Ken told us about a case he dealt with recently. B. When you feel upset, take a deep breath and it will help. C. It is important for everyone to have a good breakfast. D. The man left clear footprints in the wet sand. 解析:D。A、B、C发的都是/e/.D发的是/I/. . This problem______ be talked about any more. We are found the solution. A. mustn’t B. shouldn’t C. needn’t D. can’t 解析:C mustn’t表示禁止;shouldn’t表示不应该;needn’t表示不需要;can’t表示不能根据答句可知C正确。 3. I got six presents at Christmas. Two were from my parents, and_____ four from the solution. A. others B. the others C. other D. the other 解析:D 句意:我在圣诞节得到六个礼物,两个来自我的父母,其他四个来自我的朋友们,其他得是指六个礼物中的其他四个,所以是特指。 4. -_______are you able to type the English words? –About forty to fifty words a minute. A. How often B. How long C. How fast D. How far 解析:C 根据答句,一分钟内50-60个字,所以问的是速度 5. The old man rarely remembers what has happened,_______? A. does he B. doesn’t he C. has he D. hasn’t he 解析:A 前面有rarely,所以后面肯定。 6. Nowadays many new taxi apps _____to help people travel around more easily. 解析:A 句意:现在的打车软件被用来帮助人们旅游更加方便了。考查固定短语be used to do sth 表示被用来…… A. are used B. use C. used D. is used 7. Mr. and Mrs. Williams______ in San Francisco since they returned to the USA from Japan. 解析:B 句子的时间状语从句是since, 所以用现在完成时。 A. had worked B. have worked C. work D. are working 8. _______ get money in such a dishonest way, Simon would beg in the street. A. Other than B. Better than C. Rather than D. More than 解析:C rather than表示与其…,根据后面一句Simon宁愿在街上乞讨。所以C符合题意。 9. The policeman has warned the driver _____ after drinking some wine. A. not drive B. not to drive C. don’t drive D. not driving 解析:B 考查不定式的否定形式,直接在to前面加not , 10. Bob is not good at sports, so he is often made _____ lots of exercise by his parents. A. do B. to do C. doing D. did 解析: B 考查be made to do sth被迫做某事的固定用法。

2018年上海中考语文二模试题课外文言文汇编(15区全)(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宝山嘉定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12 分)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 分) (1)齐君使治阿()(2)遣使追() (3)乃起兵击之()(4)以私兵战()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2 分) 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阿县大治”的原因是和 (4 分)(每空不超过10 个字)14.根据选段内容,推测与“遂败魏师”原因无关的一项是()(2 分)A.子奇善于听从长者的建议。 B.子奇拥有料事如神的本领。 C.子奇得到民众的拥戴。 D.子奇得到齐君的信任。 答案: 11.(1)派遣(2)使者(3)军队(4)兵器(4 分,每空 1 分) 12.凭借老者的智慧,由年轻的人决断政事,一定能管理好阿县(2 分) 13.发展农业救济穷人(4 分) 14.B(2 分) 崇明区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13 题(12 分) 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有人上章言:“异权威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陛下应防其反之。” 光武帝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 及异大破敌军,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异之为名将,然非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①冯异:人名,汉代名将。②玺书:古代封口处盖有印信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③诮:责备。④大司马:官名 1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 分) (1)冯异定关中定(2) 号为“咸阳王” 12.对画线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九年级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卷及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 九年级考3物理学科考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90分命题人陈晓东老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一本九年级上册物理书平放在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 A.5帕 B.15帕 C.30帕 D.100帕 2.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焦耳的名字作单位的是() A.电功率 B.电功 C.电压 D.电流 3.家庭常用节能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 A. 1安 B.10安 C. 0.05安 D. 0.5安 4. 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用品中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是() A.高压锅煮饭 B.吸管喝饮料 C.注射器注射药液 D. 酒水壶酒水 5. 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都相同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均相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示数最大的是() A.B.C.D. 6.如图所示,取4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物块,分别以甲、乙、丙三种方式叠放(均放在中央位置),在三种叠放方式中,其中底层物块上表面受到的压强 分别为p甲、p乙、p丙,则p甲:p乙:p丙关系为() A.3:1:3 B.3:2:3 C.3:3:4 D.2:1:2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在电路中并联一个 电压表,当滑动变阻器R1的滑片P从a端移至c端,电压表的示数从零变为 6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B.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大于3伏 C.电压表并联在R1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小于3伏 D.电压表并联在R2两端,滑片P位于中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 8.均匀正方体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甲密度小于乙的密度,且甲、乙对水平地面

2018年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要求填空。(5分) (1)子日:“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意动林泉,使人心胆战。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数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他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 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品格。 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 B. C. D.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自怒哀乐的经济逻辑熊秉元 十八世起的哲学家休谟说:“理智乃情感之奴。”也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是居于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还真是可悲可悯。 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堆·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都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我们先从简单的例于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处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的情绪?大概不多,除非打定“此处不留人”的主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律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了,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而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同舟共济。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上海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真题

2018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10.小石潭潭水的特点是,潭中游鱼的特点是。(4分) ㈣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傅)文忠不谈诗文,而极爱才。余在直①时最贫,一貂帽已三载,毛皆拳缩如蝟②。一日黎明,公在隆宗门外小直房,独呼余至,探怀中五十金授余,嘱易新帽过年。时已残腊卒岁,资正缺,五十金遂以应用。明日入直,依然旧帽也。公一笑不复言。呜呼!此意尤可感已③。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新竹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民办新竹园中学八年级上学 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完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每题2分,共30分) 1、当x 时,1 x + 【答案】2x ≤且1x ≠- 【解析】20x -≥且10x +≠ 2)0n <= 【答案】- 3、不等式21x +<的解集是 【答案】2x < 4、规定用符号[]m 表示一个实数m 的整数部分,例如23?????? =0,[]π=3,按此规定,1??= 【答案】4 【解析】34415<<∴<- 且0k ≠ 【解析】Q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2 0,1410k k ∴≠?=--?-> 7、已知K 是方程210x x --=的一个根,则代数式32 20122k k -+的值是 【答案】2013 【解析】Q k 是方程210x x --=的一个根,210k k ∴--=,2 1k k ∴-= ()322222012220122012201212013k k k k k k k k ∴-+=--+=-+=+=

8、正比例函数()2 22 3m m y m x --=-的图像位于第 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 【答案】二、四,减小 【解析】2 221,3,m m m --=∴=Q (舍去)或1m =-,34m ∴-=- 9、正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到x 轴的距离与到y 轴距离的比为2:3,则函数的解析式为 【答案】23 y x =± 【解析】 10、一次函数()23y a x =--的截距是 【答案】23a -- 11、函数4y ax =+的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则a 的值为 【答案】1± 【解析】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0,4),4,8a ?? - ??? ,Q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14482a ∴??-=,4 4a ∴-=±,1a ∴=± 12、若函数()1 2112 y k x k =-+ -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21≤≤k 【解析】当1≠k 为一次函数时 当2 1,1-==y k 为常值函数也符合

2018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8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空山新雨后,。(王维《山居秋暝》)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青山绿水,。(白朴《天净沙·秋》) 4. ,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孟论学》) 5.月上柳梢头,。(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㈡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6.这首诗的作者苏轼,号居士。(2分) 7.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潋滟”意为波涛汹涌,写出雨后水量充沛。 B.“空蒙”即朦胧,暗示作者饮酒后醉眼朦胧。 C.一、二句赞美了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西湖美景。 D.三、四句写出淡妆浓抹的西施没有西湖美丽。 ㈢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小石潭记(节选)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8.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如鸣佩环”表现出流水声音的悦耳动听。 B.“伐竹取道”意为砍到竹子并做成了竹筏。 C.“坻”“屿”“嵁”“岩”写出石头形状各异。 D.“青树翠蔓”写出潭边树木藤蔓青翠茂盛。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似与游者相乐。

备战2020中考【6套模拟】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备战2020中考【6套模拟】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中考模拟考试数学 试题含答案 中学数学二模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估计﹣2的值在() A.0到l之间B.1到2之问C.2到3之间D.3到4之间 2.已知图中所有的小正方形都全等,若在右图中再添加一个全等的小正方形得到新的图形,使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则正确的添加方案是() A.B. C.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x2﹣2x2=1 B. +=C.x÷y?=x D.a2?a3=a5 4.如图,已知直线AB、CD被直线AC所截,AB∥CD,E是平面内任意一点(点E不在直线AB、CD、AC上),设∠BAE=α,∠DCE=β.下列各式:①α+β,②α﹣β,③β﹣α, ④360°﹣α﹣β,∠AEC的度数可能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一样,而他们的 方差分别是S 甲2=1.8,S 乙 2=0.7,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 A.甲稳定B.乙稳定C.一样稳定D.无法比较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展开图可以是() A.B. C.D. 7.已知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bx+k的图象大致是() A.B. C.D. 8.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的是() A.x2﹣4x﹣4=0 B.x2﹣36x+36=0 C.4x2+4x+1=0 D.x2﹣2x﹣1=0

9.如图,在菱形ABCD中,点P从B点出发,沿B→D→C方向匀速运动,设点P运动时间为x,△APC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A.B. C.D. 10.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AB=4,点E是AB边上的动点,过点B作直线CE的垂线,垂足为F,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B时,点F的运动路径长为() A.B.2C.πD.π 二.填空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 11.因式分解:a3﹣9a=. 12.方程=的解是. 13.已知,如图,扇形AOB中,∠AOB=120°,OA=2,若以A为圆心,OA长为半径画弧交弧AB于点C,过点C作CD⊥OA,垂足为D,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14.若点(1,5),(5,5)是抛物线y=ax2+bx+c上的两个点,则此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2018年上海高三年级一模语文汇编__古诗鉴赏

2018年高三一模语文汇编--古诗鉴赏 【长宁嘉定】 山花 (唐)钱起 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野客未来枝畔立,流莺已向树边啼。 从容只是愁风起,眷恋常须向日西。 别有妖妍胜桃李,攀来折去亦成蹊。 12.这首诗共有几联对仗?正确的一项是()(1分) A.一联 B.二联 C.三联 D.四联 13.这首诗以花喻人,以下对所喻之人的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 A.落魄才子 B.隐居高士 C.被贬官员 D.山村思妇 14.本诗是怎样表现山花之美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12.(1分)B 13.(2分)B 评分说明:选A给1分 14.(5分)答案示例:首联正面描写,写出山花色彩艳丽、分布广阔,让人陶醉沉迷。颔联侧面烘托,野客未来,流莺已至,写出山花之美的吸引力。颈联通过写自己赏花的心理感受来表现山花之美。唯恐风起花落,往往到黄昏都不舍离去,可见山花之美。尾联通过与桃李对比(或化用典故)来赞美山花美胜桃李,并和桃李一样有“下自成蹊”的魅力。 评分说明:“怎样表现”3分(四个点答出任意三个即可);与“怎样表现”相对应的具体内容概述2分。 【崇明县】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雨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2.从体裁看,本诗属于。(1分) 13.下列各项对本诗风格评价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激越高亢B.轻快自然C.平易俗白D.清婉秀丽 14.古代诗歌里,秋夜听雨打梧桐往往营造失眠愁闷的境界。本诗却旧调翻新,拓宽诗境,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21初三化学中考一模试题和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物质鉴别的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会生成氧气而出现气泡,蒸馏水中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锌和镁加入稀盐酸中都会出现气泡,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燃着木条在二氧化碳中熄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在空气中现象不变,可以鉴别,故C 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投入二氧化氮的集气瓶中,红棕色会褪去,氧化铜不具有该性质,可以鉴别,故D正确, 答案选B。 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碳、铝、铜、氧化铝、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固体B中的物质为碳 ②蓝色溶液乙为硝酸铜溶液 ③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 ④蓝色溶液丙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铝、硝酸铜、硝酸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 ①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可能还含有铜,故该说法不正确; ②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故该说法不正确; ③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体生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是铝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氢气;固体A与硝酸银反应有蓝色溶液生成,说明固体A中含有铜,铜与硝酸 Cu+2AgNO=2Ag+Cu(NO);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 银反应生成银;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灼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碳,故固体B中含有的物质是碳、银(或C、Ag);样品中加过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原固体中有铝;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溶液甲(说明原固体中没有氧化铜)和固体A,固体A加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并过滤,得到蓝色溶液乙(说明原固体中有铜)和固体B;固体B在氧气中充分灼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说明原固体有碳)。故原固体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铝、铜(或C、A1、Cu) ,故该说法正确; ④无色溶液甲与蓝色溶液乙反应生成白色固体,说明蓝色溶液乙中含有硝酸银,无色溶液甲中溶质是盐酸及盐酸与铝反应生成的氯化铝。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氯化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铝,蓝色溶液乙中的溶质硝酸铜不参与反应。故蓝色

2018上海高考语文卷附答案解析

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2),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 (3)柳永《雨霖铃》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 2.按要求选择。(5分) (1)小明做事马虎,他想写一句话来警醒自己,以下句子合适的一项是()(2分) A.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C.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 D.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填入下段空白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吴人的祖先很会唱歌,这是人所共知的。,而且被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保存。可是吴地的舞蹈呢?我们的祖先的那种伴有呜呜歌声的舞蹈哪里去了呢? A.吴歌、白茅山歌从古到今都会有人唱 B.吴歌、白茅山歌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 C.有人从古到今都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D.从古到今都有人会唱吴歌、白茅山歌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常识与理论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是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有间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 ②其实,理论和常识很难笼统地拿来比较。因为平时说的“常识”一词,所称的内容十分繁杂。鲸鱼是一种鱼,这份常识保存在“鲸鱼”这个词里,但鲸鱼是哺乳动物,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太阳东升西落是常识,而地球围着太阳转也是常识。为了区分,我们把“鲸鱼是哺乳动物”“地球围着太阳转”这一类常识称做“科学常识”。本文要讨论的常识,是指来自日常经验的常识而非科学常识。“常识”这个词也不能指称错误的东西,错误与否不以科学为标准,而以日常经验为标准,一旦发现某些原本相信的东西不符合日常经验,我们也就不再称之为“常识”。 ③常识是由正常的情况培养起来的。我们看到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那就是水往低处流,火焰向上窜。常识并非没有道理。金星、牛郎星都是星星,而太阳、月亮不是,其中的道理是明显的。鲸鱼和鲨鱼是一类而不与老虎同类,道理也是明显的。常识通常是以事实的方式给予我们的,我们接受这些事实,同时就逐渐明白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当出现反常情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20届初三第二学期语文线上教学情况反馈

上海民办新竹园中学2019学年第二学期线上教学反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荡胸生层云,° (《望岳》) 2.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鶴楼》) 3.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4.,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5.《小石潭记》中,小石潭冷清的环境,使作者感到“________,________”最后选择匆匆离开。 (二)阅读下列诗文,完成第6-9题(12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鱼我所欲也(节选) 《孟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6.甲诗作者_______ ,乙文作者________,他们在作品中都阐发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3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甲诗和乙文中,都提到了“心",然而二者的内涵却不同。甲诗中的“丹心”指的是________;乙文中的"本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4分) 9.下面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首联作者回忆了两件事情:出仕做官和起兵抗元。 B.乙文作者通过“行道之人”和“乞人”两个事例,证明了中心论点。- C.甲诗和乙文都运用了反复,强烈地表达思想感情。 D.甲诗和乙文都运用了反问,但表达的情感不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1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2之;

2018年高考语文上海卷含答案解析

徐老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语文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子曰:“君子固穷,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老吴七十学绘画,今天开画展,朋友发来短信:“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B.沈教授为人诚挚,默默奉献四十年,深受爱戴,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王老师备课总是深入而又全面,她知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可能的。 D.小赵的论文缺乏独到见解,他的导师给她写评语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言连贯的一项是()。(3分) 艺术家可以活在艺术史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艺术可以保持对于时代的必要的冷漠,从而彰显艺术的自主性 品格。 ①艺术的独立性不是说艺术可以断绝与时代的关系 ②他们也活在社会历史之中 ③但更为普遍而真实的是 ④而是说作为一种抵抗方式 A.③①④②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喜怒哀乐的经济逻辑 熊秉元 ①十八世纪的哲学家休谟曾言:“理智乃情感之奴。”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情绪的动物。 ②哲学家大多认为,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是驾驭人的原始力量,理智不过是属 于被支配和奴役的地位。人的境况 ..,还真是可悲可悯。 ③然而,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提醒世人:原始部落里看来古怪甚至是荒诞不经的仪式举措,背后其实都是有逻辑的。这位大师的见解,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学界和世人对原始部落的认知。 ④既然原始部落那些古怪的仪式举措可以用新的方法得到解释,那么,情感、情绪是不是也可以用新的眼光得到新的、不同的解读呢? ⑤我们先从简单的例子说起。如果人真的是情感的动物,那么一旦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就应不加控制地将情感表达出来。可是,被师长责备时,我们有多少人会回嘴或怒目以对?对于上司或面试的主考官,有多少人会直接宣泄心中不满?大概不多,除非打定了“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注意。可见,人并非情感的动物。情感的运用其实有规则可循。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就是对成本和效益的考量:对师长、上司、主考官等宣泄不满,成本高而效益低,做了不划算,因此不值得这么做。 ⑥比较复杂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人把气往父母兄弟身上出,对朋友却格外客气有礼,家人似乎比不上朋友,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现象看起来奇怪,其实一点就明,还是成本效益的考量:家人被得罪,总还是家人,血总是浓于水;可是朋友被得罪了,可能就不再是朋友,甚至会变成敌人。因此,无需掰指头加减计算就知道,得罪朋友成本高且效益低,得罪家人则不然。万物之灵的人,自然会去彼取此。 ⑦可是,另一种情况也屡见不鲜:得罪朋友时,不大会有罪恶感;做了对不起父母的事,负罪感往往很重,这种对比,这同样不难解释。传统社会里,家庭要发挥生产消费、储蓄保险等功能,家人一起面对自然和社会的考验,一起度过天灾人祸。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紧密,才能够同舟共济。要使关系紧密,最好在观念上发展出支持伦常结构的对应条件,“父慈子孝”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⑧这两种情况不是有点矛盾吗?其实稍稍琢磨就可以体会,这种表面上的矛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