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玻璃的制作工艺(例如浮雕)

玻璃的制作工艺(例如浮雕)

玻璃的制作工艺(例如浮雕)
玻璃的制作工艺(例如浮雕)

浮雕玻璃,是一种玻璃工艺。它的技

艺非常精巧繁杂,在当时乃至现在都堪称

一绝。它始于1890年,这种独特的工艺

是在多层套色玻璃上琢刻各种图案,堪

称一绝。当时流传下来的一些作品现珍

藏于西欧、日本等国家博物馆,价值连

城。这种工艺的制作还是以手工为主的。

工人们先采用人工的方法吹制出套色玻璃

器皿来,然后用手刻砂雕等等工艺在玻璃

的表面上雕刻出细致而美观的图案来,这

样就形成了色彩艳丽多样又具有强烈立体

感的浮雕玻璃工艺品了。

一:原料及配料

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剂,助熔剂。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仪器设备与成型加工

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原料在窑中被加热。经过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的变化,大部分气体逸出,配合料变成了有硅酸盐和剩余sio2组成的烧结物。继续加热,烧结物熔融,相互之间扩散,成为了透明体。澄清剂与熔液中气体反应,帮助熔液澄清。过程中,发生化学均化和热均化两个方面,可以提高熔体温度,降低熔体的粘度;机械搅拌,强制玻璃液搅动,以及窑底鼓泡等途径可以加快均化。

玻璃液在成型加工之前还需要冷却。目的是为了让玻璃液达到成型所需要的粘度要求,一般在1000-1100℃。冷却时,要保持热均匀,减少气泡产生。

三.玻璃成型

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

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

而人工操作则完全靠工人的经验了,所以人工操作时,量的多少是很重要的,量太多易使边太厚。太少,则可能产品不完整,因人工剪料控制的问题,易出现产品边避和底的厚薄以及产品轻重不一致等问题。

吹制产品靠气压而成,所以与气压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气压太大,可能出现底部薄,口部厚,气压太小,则口部可能太薄或根本吹不到,口部却缺少了。一般的吹制产品有瓶类,罐类。

压制是通过内模压入外模,把玻璃料挤压成型。两模间的空隙影响产品的厚薄,而内模是通过气压来控制的,所以气压太大可能减少两模上下的空隙,使产品底变薄:若气压太小,则相反。一般直筒的杯壮都采用压制,但如产品比较高且边要求较薄,则一般用吹,而这种

产品最薄处在中部,所以中部易破。

离心旋转,用模具安装在电动机上,通过模具一定的转速把料甩开成型。电动转速太小,可能甩不开,而使产品不完整,转速太大,可能把料甩出去了或料全甩到上部,使上端厚,底部薄,一般盘壮物采用此方法。

产品出模后需要用钳夹出来,若钳生锈,则可能使产品上沾有锈班,无法清除,所以必须保证钳的干净无锈,一般用玻璃水去擦试,或采用无锈材质的钳。

一般的产品到此时就可进行后段工序—烧边,但有些产品无法用一种模成型,而需要再熔接,熔接必须在产品刚出模时就进行,并且要熔接的另一部分必须是刚挑出的熔化的料,这样才能熔接好,否则易接不牢或炸裂产品。

四.烧边

产品刚出模,一般的口部都不圆滑,而要用高温将之烧圆滑,多用火力。

五,褪火

产品出模后温度很高约500-600度,若这样自然冷却,则会炸爆,故要采用褪火设备使温度慢慢降低。褪火设备是一个顶部和两侧封闭的输送带形状,一般长10几米,宽1米左右,共有几个不同的温度带,初段温一般与出模产品的温度一样,即500-600度,然后逐渐减低,末温一般是60度左右,褪火时间不宜太短,否则产品极易炸裂,并且一般产品都不是当时炸裂,而是以后或在运输中会炸掉。

六:检查后进入后段加工,即功能化。

选出质地细腻,颜色与所作艺术品相符。切料,切出所需规格大小;刻面,将玻璃表面用磨床打磨,以使粗糙,方便作图;掏空,打眼等;绘出图形;雕刻;打磨;刻出图章;抛光。

七:包装,成品出厂。

八:玻璃产品容易出现的问题:

1 炸裂有很多炸裂的产品在刚褪火后是没有炸裂的,而是在包装箱中或由于碰撞或自动炸裂,主要是退火不够或包装不良造成。

2 汽泡产品上有一个个大小不等的汽泡,主要是受料的纯度和回收料的含量,以及炉内温度的影响,料含杂质越多或加收料含量越高,以及炉内温度达不到,都可能产生汽泡。

3 水纹表面不光滑,有皱或水波纹,主要是由于温度不够而影响的,或模温太低。

4 杂质或斑点是由于料内含有杂质或熔化的料混在其中,包括料花,黑点黑斑等

5 边避太薄或太厚主要是人工操作时剪料的多或少所致。

6 表面有锈斑主要的模具或夹钳的磨擦所致。

7 模合线太粗或太利两块模的吻合度不好或压力太大。

8 产品不完整。字体不清晰料太少或压力不足,或温度太低以及排气不良所致。

9 产品表面脏环境差清洁不足或操作不当使污物吸附在产品表面上。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 【中国玻璃网】钢化玻璃是安全玻璃的一种,又称为淬火玻璃。通常使用化 学或物理方法,在玻璃表面形成压应力,玻璃承载外力时,首先抵消表层应力,从而提高了承载能力,玻璃强度较普通平板玻璃大大提高。 钢化玻璃按照钢化方法可分为物理钢化玻璃和化学钢化玻璃,按照钢化程度可分为全钢化玻璃、半钢化玻璃和区域钢化玻璃三种。 钢化玻璃生产工艺过程: 生产钢化玻璃的物理钢化方法有风冷钢化、液冷钢化和微粒钢化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风冷钢化?物理钢化是把玻璃加热到低于软化温度后进行均匀的快速冷却,玻璃外部因迅速冷却而固化、而内部冷却较慢。当内部继续收缩时使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而内部为张应力,从而提高了玻璃强度和耐热冲击性。物理钢化的主要设备是钢化炉,它由加热和淬冷两部分组成,按玻璃的输送方式又分为水平钢化炉和垂直钢化炉两种。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流程如下:玻璃原片准备一切裁、钻孔、打槽、磨边一洗涤、干燥一电炉加热一风栅淬冷一成品检验 (1)垂直钢化法垂直钢化法采用夹钳吊挂平板玻璃加热和吹风进行淬火,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淬火方法。垂直钢化生产线主要由加热炉、压弯装置和钢化风栅三部分组成。经过原片准备、加工、洗涤、干燥和半成品检验等预处理的玻璃,用耐热钢夹钳钳住送入电加热炉中进行加热。 当玻璃加热到需要温度后,快速移至风栅中进行淬冷。在钢化风栅中用压缩空气均匀、迅速地喷吹玻璃的两个表面,使玻璃急剧冷却。在玻璃的冷却过程中,玻璃的内层和表层之间产生很大的温度梯度,因而在玻璃表面层产生压应力,内层产生拉应力,从而提高玻璃的机械强度和耐热冲击性。淬冷后的玻璃从风栅中移出并去除夹具,经检验后包装入库。 使用垂直法生产曲面钢化玻璃,有一步法和二步法两种。二步法是在钢化加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

玻璃钢制作工艺

精心整理 玻璃钢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在制作好的模具清理表面的垃圾灰尘,打好8#蜡,刷上一层“33#胶衣”的东西,表面光滑,就是这个胶衣的效果,等它干了后,就开始用调配好的玻璃钢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开始“积层”。(其中调配玻璃钢树脂是根据其产品的强度和耐火程度来调配,还要添加一些固化剂,钴水之类的)。玻璃钢第一层积完,等它干了后,再用纤维布继续往下积层,一般强度的:纤维布积4到5层就足够,积的过程是积1到2层就要等干一次大约大半个小时。积层:是一边用刷子蘸玻璃钢树脂涂在就起模,来的。 然一、生产准备工序 设备、工装、工具等生产装备明细: 1.玻璃钢模具 2.铲刀 3.毛刷

4.吹尘枪 5.干净毛巾 6.海绵 7.8#黄蜡 8.树脂 9.玻璃纤维 10.胶衣 11. A. B. C. D.应用铲 .清 E. 5--20 匀, F. 干净, A. 工使用面。 B.在用干净毛巾进行擦拭蜡层作业时,应将保留在模具面上的蜡层彻底清除干净并将模具抛光亮,以免多次在模具面上积蜡造成蜡层擦拭不掉形成蜡垢,从而导致模具哑光和影响产品脱模和表面效果。 二.涂刷胶衣层工序 设备工装工具等生产装备明细

1.玻璃钢模具 2.毛刷 3.水瓢 4.胶衣 5.固化剂 6.温度计 生产加工工艺 A. B. C.. D. E. 执行。 A. B. C. 三.定型铲泡工序 设备工装工具等生产装备明细: 1.玻璃钢模具 2.玻璃纤维腻子 3.固化剂 4.刮板或灰刀

5.毛刷 6.水瓢 7.02#玻璃纤维布 8.191#树脂 9.铲刀或刀片 10.60#--240#砂布 生产加工工艺: A. B. , C. 02# D. 具面. A. B. C. 四.增强层制作工序 设备工装工具等生产装备明细: 1.玻璃钢模具 2.毛刷 3.水瓢 4.191#树脂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教学文案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精品文档 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图 玻璃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这个问题对于专家来说可能很简单,但是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可能还是有了解的兴趣的,今天,我们和中华包装瓶网的小编一起去简要的了解一下。玻璃的生产工艺包括:配料、熔制、成形、退火等工序。分别介绍如下: 1.配料,按照设计好的料方单,将各种原料称量后在一混料机内混合均匀。玻璃的主要原料有: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硼酸等。 2.熔制,将配好的原料经过高温加热,形成均匀的无气泡的玻璃液。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玻璃的熔制在熔窑内进行。熔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坩埚窑,玻璃料盛在坩埚内,在坩埚外面加热。小的坩埚窑只放一个坩埚,大的可多到20个坩埚。坩埚窑是间隙式生产的,现在仅有光学玻璃和颜色玻璃采用坩埚窑生产。另一种是池窑,玻璃料在窑池内熔制,明火在玻璃液面上部加热。玻璃的熔制温度大多在1300~1600゜C。大多数用火焰加热,也有少量用电流加热的,称为电熔窑。现在,池窑都是连续生产的,小的池窑可以是几个米,大的可以大到400多米。 3.成形,是将熔制好的玻璃液转变成具有固定形状的固体制品。成形必须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这是一个冷却过程,玻璃首先由粘性液态转变为可塑态,再转变成脆性固态。成形方法可分为人工成形和机械成形两大类。 A.人工成形。又有(1)吹制,用一根镍铬合金吹管,挑一团玻璃在模具中边转边吹。主要用来成形玻璃泡、瓶、球(划眼镜片用)等。(2)拉制,在吹成小泡后,另一工人用顶盘粘住,二人边吹边拉主要用来制造玻璃管或棒。(3)压制,挑一团玻璃,用剪刀剪下使它掉入凹模中,再用凸模一压。主要用来成形杯、盘等。(4)自由成形,挑料后用钳子、剪刀、镊子等工具直接制成工艺品。 B.机械成形。因为人工成形劳动强度大,温度高,条件差,所以,除自由成形外,大部分已被机械成形所取代。机械成形除了压制、吹制、拉制外,还有(1)压延法,用来生产厚的平板玻璃、刻花玻璃、夹金属丝玻璃等。(2)浇铸法,生产光学玻璃。(3)离心浇铸法,用于制造大直径的玻璃管、器皿和大容量的反应锅。这是将玻璃熔体注入高速旋转的模子中,由于离心力使玻璃紧贴到模子壁上,旋转继续进行直到玻璃硬化为止。(4)烧结法,用于生产泡沫玻璃。它是在玻璃粉末中加入发泡剂,在有盖的金属模具中加热,玻璃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很多闭口气泡这是一种很好的绝热、隔音材料。此外,平板玻璃的成形有垂直引上法、平拉法和浮法。浮法是让玻璃液流漂浮在熔融金属(锡)表面上形成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优点是玻璃质量高(平整、光洁),拉引速度快,产量大。 4.退火,玻璃在成形过成中经受了激烈的温度变化和形状变化,这种变化在玻璃中留下了热应力。这种热应力会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如果直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 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T开料开孔T精雕T研磨T清洗T热弯T抛光T检测T钢化T开模T UV转印T镀膜(PVD)T印刷(丝印/喷涂)T镭雕T检包T贴合T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 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 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 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 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着变化,使基片 表面硅氢基含量显着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及应用

摘要 在广义范围来说,我们对于玻璃纤维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知道实际上的玻璃纤维的种类有很多,而且性能优异,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比如说它的机械强度就特别高还有抗热、抗腐蚀效果也特别好。诚然,任何材料都不是完美的,玻璃纤维也有它自己无法令人忽视的缺点,就是它不耐磨而且容易发生脆裂。所以实际应用时我们要扬长避短。 玻璃纤维的原料获取简单,主要是废弃的旧玻璃或者玻璃制品,玻璃纤维特别细,20多根玻璃单丝组在一起才相当于一根头发的粗细。玻璃纤维通常可以在复合材料中作为增强材料来使用,由于近些年来人们对玻璃纤维研究逐渐加深,使得它在我们生产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研究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及应用,介绍了玻璃纤维纤维的性质、主要成分、主要特点、材料分类、生产工艺、安全防护、主要用途、安全防护、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关键字:特点;生产工艺;应用;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broad scop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glass fiber has been stuck in it is a kind of inorganic nonmetal material, bu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search, we know that in fact there are a lot of the kinds of glass fiber,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there are many outstanding advantages. Like it is really better than high mechanical strength and heat-resistant, corrosion effect is also very good. True, any material is not perfect, the glass fiber has not ignore its own shortcomings, is it not embrittlement resistant and easy to occur. So we should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in actual applications. Glass fiber raw material for simple, mainly abandoned old glass or glass products, glass fiber is particularly fine, more than 20 with glass monofilament group to the thickness of equivalent of a human hair. Glass fiber can usually be used as reinforced material in the composite material, because in recent years, people gradually deepening research on glass fiber, make it in our production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fe.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glass fib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operties of fiber glass fiber, main component, main characteristics, material USES, safety protection, industr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prospect.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pplication;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绪论 1.1玻璃纤维性质 熔点:680℃ 分子结构:

玻璃纤维种类以及生产工艺

玻璃纤维种类以及生产工艺 一、玻璃纤维的种类 1、无碱玻璃纤维,在国外为通用玻璃纤维,占产量的90%以上,在国内也是应用最多的类型之一。 ①无碱玻璃纤维抗拉强度比钢丝还高,与金属材料相比重量较轻,与金属铝相当; ②抗疲劳强度高,对于需要经受冲击负荷的结构材料而言非常重要; ③优异的电性能,介电常数低;尺寸稳定性好,在最大应力条件下,伸长率仅3%-4%; ④耐高温; ⑤化学稳定性好,耐候性好,导热系数低,用作电绝缘材料时能迅速散热; ⑥几乎不吸水,遇火不燃烧、不冒烟。 2、中碱玻璃纤维,与无碱玻璃纤维相比强度较低,在无关性能要求的应用领域中,也是一种良好的工业材料和增强材料,在我国连续玻璃纤维纺织制品中仍然是用量最大的玻璃纤维类型。 ①中碱玻璃纤维不宜用于电绝缘方面; ②化学稳定良好,耐酸性优于无碱玻璃纤维; ③价格比无碱玻璃纤维低。 3、高碱玻璃纤维,力学性能远低于无碱玻璃纤维和中碱玻璃纤维,而且不耐水侵蚀,在大气的水分侵蚀下,制品会很快变脆,因丧失强度而失去使用价值。它是我国玻纤工业早期产品,现已趋于淘汰。 4、高强玻璃纤维,是力学性能比无碱玻璃纤维更好的特种用途玻璃纤维之一,生产成本高,目前用于国防军工、航空、体育、交通、电力等有特殊要求的领域。 ①抗拉强度比无碱玻璃纤维高30%,比强度高35%,弹性模量高15%,比模量高19%。 ②用其制成的玻璃钢制品的抗拉强度比同类无碱玻璃钢制品高30%,弯曲强度高20%,剪切强度相当。 ③可提升部件性能,减轻部件重量,节省燃料。 5、高模量玻璃纤维,弹性模量约为无碱玻璃纤维制品高25%,抗拉强度高23%;比模量和比强度都很高,电绝缘性能好。生产成本高,目前用于国防军工、航空、体育、交通、电力等有特殊要求的领域。 6、耐磨玻璃纤维,用作各种水泥制品的新型增强材料,用其制作的水泥制品具有轻质、高强、耐冲击的优点。 ①比无碱玻璃纤维更优良的电性能,介电系数低,介电损耗小; ②密度低,适用于制作雷达天线罩。 二、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 玻璃纤维是将各类原料在各种窑炉中高温熔融后通过拉丝、喷吹、甩丝等方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与加工工艺

玻璃纤维的物理性能和加工工艺 一.物理性能 1.外观特点 一般天然或人造的有机纤维,其表面都有较深的皱纹。而玻璃纤维表面呈光滑的圆柱体,其横断面几乎都是完整的圆形,宏观来看,表面光滑,所以纤维之间的抱合力非常小,不利于和树脂粘结。由于呈圆柱体,所以玻璃纤维彼此靠近时,空隙填充的较密实。这对提高玻璃钢制品的玻璃含量是有利的。 2.密度 玻璃纤维的密度较其它有机纤维为大,但比一般金属密度要低,几乎和铝一祥。因此在航空工业上用玻璃钢代替铝钛合金就成为可能。玻璃纤维的密度与成分有密切的关系,一般为左右,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高弹玻璃纤维密布度可达cm3,一般来说无碱纤维的密度比有碱纤维密度要大,见下表。 3.抗拉强度 玻璃纤维的抗拉强度比同成分的玻璃高几十倍,例如有碱玻璃的抗拉强度只有 40-100MPa ,而用它拉制的玻璃纤维强度可达2000MPa,其强度提高了20-50 倍,从下表可以看出,玻璃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高强合金钢还要高。

4.耐磨性和耐折性 玻璃纤维的耐磨性是指纤维抗摩擦的能力;玻璃纤维的耐折性是指纤维抵抗折断的能力。玻璃纤维这两个性能都很差。当纤维表面吸附水分后能加速微裂纹扩展,使纤维耐磨性和耐折性降低。为了提高玻璃纤维的柔性以满足纺织工艺的要求,可以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如经%阳离子活性剂水溶液处理后,玻璃纤维的耐磨性比未处理的高200倍,纤维的柔性一般以断裂前弯曲半径的大小表示。弯曲半径越小,柔性越好。如玻璃纤维直径为9μm时,其弯曲半径为,而超细纤维直径为μm时,其弯曲半径为。 5.弹性 玻璃纤维的延伸率纤维的延伸率是指纤维在外力作用下,直至拉断时的伸长百分率。玻璃纤维的延伸率比其它有机纤维的延伸率低,其伸长的程度与所施加的力成正比,直到纤维断裂为止,不存在屈服点。负荷去掉后可以恢复原来长度,因此玻璃纤维是完全的弹性体。 6.电性能 由于玻璃纤维的介电性好,耐热性良好,吸湿性小,并且不燃烧,所以无碱玻璃纤维制品 在电气、电机工业中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 7.热性能 玻璃纤维的导热性低,特别是玻璃棉制品密度小,寿命长和耐高温,广泛用于建筑和工业的保温、隔热和隔冷,是一种优良的热绝缘材料。玻璃的导热系数(通过单位传热面积13温度梯度为1℃/m ,时间为1h 所通过的热量)为),但拉制玻璃纤维后,其导热系数只有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纤维间的空隙较大,密度较小。密度越小,其导热系数越小,主要是因为空气导热系数低所致。导热系数越小,隔热性能越好。当玻璃纤维受潮时,导热系数增大,隔热性能降低。 8.吸声性能 玻璃纤维还有优良的吸声、隔声性能,在建筑、机械和交通运输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吸声系数是当声波传到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所吸收的声能与落在表面总声能的比值。一般材料的吸声系数大小与声源物体振动频率有关。例如用棉花制成的隔声物质,当音频为200HZ变到1200HZ时,吸声系数可由0.09 变到,所以各种材料的吸声系数都有一定的音频特性。玻璃棉的吸声系

玻璃制作工艺及流程

玻璃 一:原料及配制 主要原料有,石英砂(sio2),纯碱(Na2CO3),方解石(CaO),石灰石(CaCO3), 硼化合物(B2O3),碳酸钡(BaCO3)。 辅助原料:橙色剂,着色剂,乳浊。助熔。 在配方上,各厂商要依据具体的产品而定,作出适当的调整。在原料中加入适理的氧化锌可增加产品的韧性,在原料中加入适量的有色物质可能使产品着色,如加入氧化铜,产品呈绿色或海蓝色:加入氧华钴着色;加入硒粉呈红色,加入的量影响色的深浅。 在配料中一般允许20%的干净回收料,回收料不宜过多,否则产品易出现粒状,突起。汽泡等。 在配料入炉前,必须将所有料混合在一起,充分搅拌均匀。 二:熔料 混合料加入熔炉中,进行高温熔化,炉内温度依不同的产品而定,一般都在1200-1600度左右,燃料有重油。电力等。 熔炉一般有坩锅和池窑两种,一般的坩锅只有一个口,进料与出料都在此口,池窑则可能进料与出料口分开(视工厂规模),这种只有一个口的炉常要在晚上进行加料,然后密闭,一般新加入的料要熔化8个小时方可使用,所以加料是不可以随时进行的,往往等到料已用完后再加,故一般一个缸的料可用一天,约600-900升。 三.玻璃成型 一般的成型方法有吹制(机吹,人工吹),压制,离心旋转,烧制(辅助作用)。 玻璃模具一般采用生铁铸件。模具质量的好坏也会影响产品品质,因为有的铁质有砂子,则出来的产品就粗糙,有凸粒,在高温下,易脱铁屑而沾在产品上。 一般的模具都有几个排气孔,排气孔很少,一般不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排气效果好的模具,产品的图案,字母则较清晰,模合缝的大小也会影响产品利角的轻重,模具必须预热后方可使用,否则刚产出的产品易破裂。 熔化的料入模具有自动进料与人工操作两种自动进料,每种产品生产前都调好进料量,而人工操作则

[业务]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业务]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及流程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基础知识第一章概论 20世纪30年代未自E玻璃纤维问世并且出现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以来迎来了了无机材料相结合而成的、具有新型功能的复合材料时代为玻璃纤维电气层压材料和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时至今日玻璃纤维生产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工业体系成为现代非金属材料家族中具有独特功能的材料它们属微米级玻璃态纤维又借鉴了传统的纺织技术创造出独特的后加工体系制造出玻璃纤维材质的制品在机械、电气、光学、耐腐蚀、绝热及吸声等方面发挥出独特的性能应用领域很快遍及电子、电器、交通、建筑、航空、航天、环保和国防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上世纪五十年代未玻璃纤维池窑拉丝工艺获得了成功标志着玻璃纤维制造技术上的一次飞跃。池窑拉丝工艺具有生产温度制度合理节省能源消耗生产工艺稳定产品产量、质量提高等优点在池窑拉丝工艺线上很快就实现了大规模化生产。并且很快实施了最先进的全自动控制技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因此池窑拉丝工艺已成为当今国际上通用的主流技术。目前全世界已经有95以上的玻璃纤维都是采用池窑拉丝法进行生产的。第二章无碱玻璃纤维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一、无碱玻璃概念无碱玻璃系指成分中碱金属含量小于0.8的铝硼硅酸盐玻璃。国际上通常叫做“E”玻璃。最初是为电气应用研制的但今天E玻璃的应用范围已远远超出了电气用途成为一种通用配方。国际上玻璃纤维有90以上用的是E玻璃成份。 E玻璃成份的基础是SiO2 、Ai2O3、 CaO三元系统其组成为 SiO2 、 62 、 Ai2O3、 14.7 、 CaO 22.3 在此基础上添加B2O3代替SiO2添加MgO代替部分CaO形成现在通用的E玻璃成份。各国生产的E玻璃大体相仿仅在不大的范围内稍有不同。变动范围大致如下 SiO2 55-57 CaO 12-25 Ai2O3 10-17 MgO 0-8 玻璃中各氧化物的变动会改变玻

手机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开模→UV转印→镀膜(PVD)→印刷(丝印/喷涂)→镭雕→检包→贴合→包装等,工艺流程长,品质要求高,良率低。 一、工程 确认客户图纸是否可以生产,制作本厂图纸及菲林,并确认流程。(图纸菲林需有制作日期,编号。有修改及时更新,收回旧图纸及菲林),下达指令单,样品全线跟踪。二、CNC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0.1mm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 三、CNC精雕玻璃(磨边) 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0.01mm 四、研磨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五、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等离子体与固体表面发生反应可以分为物理反应(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以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技术对玻璃基片进行预处理,可引起玻璃藕片表面键后和基团显著变化,使基片表面硅氢基含量显著增加,同时亲水性增强,而表面并不会粗糙,从而能够有效的活化材料的表面 六、热弯工艺 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玻璃制作工艺流程

材质 玻璃器皿多用钠钙硅酸盐玻璃做成。无色透明的器皿,玻璃中的含铁量一般低于%。在玻璃原料中加入着色剂,可制得有色玻璃;加入乳浊剂,制得乳浊玻璃(见玻璃制造)。 制造琢磨车刻的高级艺术器皿如高脚杯、香水瓶、果盆等多采用钾铅硅酸盐玻璃,又称铅晶质玻璃。这种玻璃含PbO,具有高折射率和色散,磨刻棱面时格外光亮,高比重,敲击时发清脆声响。 含PbO30%以上的为全铅晶质玻璃,含PbO24~30%为中铅晶质玻璃,含PbO18%以下为低铅晶质玻璃。 另外还有含BaO的钡晶质玻璃。 煮食器皿如咖啡壶等制品采用耐热硼硅酸盐玻璃,其热膨胀系数低,耐温度急变性强。 成型 将按玻璃成分配合的粉料和熟料投入坩埚窑或池窑(见玻璃熔窑)中熔制,熔化后,澄清成均匀无气泡、无结石、无条纹的玻璃液,再冷却至适应相应成型方法要求的粘度范围,进行各种成型操作。 吹制成型 有人工和机械吹制成型两种方式。人工成型时,手持吹管从坩埚内或池窑取料口处挑料,在铁模或木模中吹成器形。光滑圆形制品用转吹法;表面有凸凹图案花纹或形状不成圆形的制品用静吹法。先挑无色料吹成小泡,再用小泡挑颜色料或乳浊料吹成器形的称为套料吹制。用颜色易熔料粒沾在乳浊套料上,各色自然熔流,可吹成自然景器皿;在颜色料上沾带状乳浊料,可吹成拉丝器皿。机械成型用于吹制大批量制品。吹制机受料后自动合铁模吹成器形,脱模后去除帽口即成器皿。还可采用压-吹成型,先将料冲成小泡(雏形),再继续吹制成器形。它比单纯用吹制机吹制效率高,质量好。 压制成型 人工成型时,人工挑料剪入铁模,驱动冲头,压成器形,凝固定型后脱模。机械成型自动化生产,批量大,效率高。压制成型适用于能退出冲头的口大底小器形制品,如杯、盘、烟缸等。 离心成型 受料在旋转的模子内,由于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玻璃展开并紧贴模子,凝固定型后取出。适宜于器壁均匀的大型玻璃器皿的成型。 自由成型 又称无模成型。用人工挑料在窑前反复烘烤修饰或热粘结。由于不与模子接触,玻璃表面光亮,制品形状线条光滑。制成品又称窑玻璃制品。

玻璃钢制作工艺

玻璃钢制作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玻璃钢制作工艺流程 首先在制作好的模具清理表面的垃圾灰尘,打好8#蜡,刷上一层“33#胶衣”的东西,表面光滑,就是这个胶衣的效果,等它干了后,就开始用调配好的玻璃钢树脂和玻璃纤维毡开始“积层”。(其中调配玻璃钢树脂是根据其产品的强度和耐火程度来调配,还要添加一些固化剂,钴水之类的)。玻璃钢第一层积完,等它干了后,再用纤维布继续往下积层,一般强度的:纤维布积4到5层就足够,积的过程是积1到2层就要等干一次大约大半个小时。积层:是一边用刷子蘸玻璃钢树脂涂在布上,一边把一些布上的气泡搞走,不然固化后,有气泡的产品将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最后再用表面毡再积一层,积完后,等干,树中流出一些脂,相信大家都见过,所以玻璃钢树脂干是有一段时间,促进剂是起催化作用,固化剂是增加产品强度作用,一般夏天半小时都可以,冬天则要配上日光灯,焗干,但注意的是,玻璃钢树脂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玻璃钢树脂是属于一个易燃物,如果放热过快,温度太高会引起着火灾。所以这是制作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干了玻璃钢树脂后,就起模,即把模具抽起来,因为有胶衣在,所以起模一开了头就很容易就完全起完。接着送去初步加工,然后再送去打磨区,仔细检查产品的气泡、缝合边、补胶衣之类的。所以玻璃钢是一层一层的积起来的。 提醒一下,玻璃纤维,有些人对它是会过敏的,它是一个“无形的针”只有习惯了,才不会被刺。怎么无形法:纤维布是由很细的玻璃丝组成,如你手有碰过玻璃纤维碰巧被刺上,就算你用水去洗,什么洗手液、洗衣粉之类的,都不能洗去,很奇怪的,你看又看不到,钳又钳不走,有些人会因为这样,引起皮肤过敏,就算是晚上睡觉你也会觉得它一直在刺你,感觉有点痛和痒痒,然后就拼命的用手去挠。不过一般人习惯了就不怕 模具制造→模具处理→脱模剂→胶衣→树脂(腻子)→毡/布/复合毡(多层板/轻木)→固化→装骨架(筋)→脱模→修整组装 手糊玻璃钢产品生产工艺范本 一、生产准备工序 设备、工装、工具等生产装备明细: 1.玻璃钢模具 2.铲刀 3.毛刷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手机3D玻璃盖板生产加工工艺的流程主要包括:工程→开料开孔→精雕→研磨→清洗→热弯→抛光→检测→钢化→UV转印→镀膜(PVD)→印刷(丝印、喷涂)→贴合→贴膜→包装等。 下面我们来系统的了解一下每道加工工序。 开料: 材料要求:玻璃材料必须是3D曲面玻璃材质。 板材玻璃在进入深加工作业时,第一道工序就是按照客户的图纸尺寸要求,进行加工余量放量后(一般单边留余量),把数据输入到玻璃基板CNC切割机里进行粗坯制作,俗称开料。 注意事项:玻璃切割机需能够高效的进行直线、圆孔、曲线切割,这样可大量节省后续盖板玻璃CNC成型、抛光等工序的加工时间,对盖板玻璃行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磨边: 第一道工序和普通盖板一样。CNC精雕玻璃是采用精雕机砂轮槽对毛坯玻璃进行磨边,去除余量;并通过钻头将玻璃原料进行倒边和钻孔,用细砂轮对外形及摄像头孔精加工,以满足最终成品要求。加工精度达。 抛光: 加入抛光粉,通过研具在一定压力下与加工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将玻璃原料磨至要求厚度,并抛光成表面镜面效果。 清洗: 不同加工企业清洗工艺时段不同,一般在磨边之后需清洗,然后再次打磨抛光。 主要清洗掉表面残留废渣,一般采用超声波清洗。 热弯: 热弯工艺是3D玻璃制程中最核心的工艺之一,也是难点之一。 精雕好外形和孔的玻璃放置在石墨模具中,再将模具放进热弯机中,经过预热、压型、冷却,玻璃在模具中成型成曲面玻璃。曲面玻璃的尺寸取决于石墨模具设计。成型后的外观取决于成型工艺以及石墨模具设计。 扫光: 玻璃经热弯后,产品表面须经抛光。采用羊绒轮,通过调整上下抛光轮转速,对产品压力,时间控制,并辅助研磨粉或泡沫液,对玻璃产品表面精抛光,以达通透无瑕疵。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中空玻璃生产工艺流程 主要生产设备:1.玻璃切割机2.玻璃磨边机3.玻璃清洗烘干机4.玻璃检查运输机5.铝框定位机6.玻璃合片机7.翻转运输机8.旋转涂胶台9.双组份打胶机10.中空玻璃专用充气机11.成品玻璃输送车12.铝条折弯机13.自动分子筛罐装机14.丁基胶涂胶机15.半自动铝框输送机 随着国内玻璃加工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中空玻璃的优点性能认识的不断深入,中空玻璃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除在玻璃幕墙、汽车、飞机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外,目前已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主要是由于中空玻璃的应用能改善建筑物的隔热和隔音效果的同时,简化了空调等通风保暖设施的结构设计,这不仅降低了建筑装饰费用而且实际增加了建筑物内的有效实用空间。 中空玻璃的应用在不断的扩大,人们对中空玻璃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把握市场的发展机遇,提供优质可靠的中空玻璃已成为中空玻璃生产厂家研究关心的问题。 首先介绍中空玻璃的种类及中空玻璃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一、分类: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两种中空玻璃 1、槽铝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80年代引入,相对成熟些,但是加工工艺较复杂。

2、胶条式中空玻璃:此种中空玻璃在国内刚刚起步,但是制造工艺简单,因此应用范围广,推广很快,但中空密封效果不佳。 二、中空玻璃的国家标准中的五项指标: 1、初始露点 2、密封试验 3、紫外线照射 4、高温高湿 5、气候循环试验 三中空玻璃加工工艺 根据国家检测标准,如何安排我们的生产,才能达到中空玻 璃的要求呢?由于两种中空玻璃在工艺流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现 就他们的共同的工艺流程进行简析。 1、玻璃设计优化及切割下料: 原片玻璃一般为无色浮法玻璃或其它彩色玻璃,镀膜玻璃,Low-E 玻璃、钢化玻璃、夹层玻璃,厚度一般为3-12MM,上述玻璃必须符合GB11614-2002《浮法玻璃》中一级品、优等品的规定,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首先根据用户订单设计合理的加工程序,对玻璃进行优化,制作下料单,选择尺寸合适的玻璃原片并在下料单注明所选玻璃原片的尺寸,避免浪费。玻璃切割可由手工或机器进行,但应保证合乎尺寸要求。此道工序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下

玻璃纤维布生产工艺

玻璃纤维布Fiberglass fabric 玻璃纤维织物,玻璃纤维织带,玻璃丝布 Glass Fiber Cloth or Fabric and Tape 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织物(玻璃纤维方格布) 玻璃纤维方格布是无捻粗纱平纹织物,是手糊玻璃钢重要基材。方格布的强度主要在织物的经纬方向上,对于要求经向或纬向强度高的场合,也可以织成单向布,它可以在经向或纬向布置较多的无捻粗纱,单经向布,单纬向布。无捻粗纱roving是由平行原丝或平行单丝集束而成的。无捻粗纱按玻璃成分可划分为: E-GLASS无碱玻璃无捻粗纱和C-GLASS中碱玻璃无捻粗纱。生产玻璃粗纱所用玻纤直径从12~23μm。无捻粗纱的号数从150号到9600号(tex)。无捻粗纱可直接用于某些复合材料工艺成型方法中,如缠绕、拉挤工艺,因其张力均匀,也可织成无捻粗纱织物,在某些用途中还将无捻粗纱进一步短切。 对方格布的质量要求如下:①织物均匀,布边平直,布面平整呈席状,无污渍、起毛、折痕、皱纹等;②经、纬密,面积重量,布幅及卷长均符合标准;③卷绕在牢固的纸芯上,卷绕整齐;④迅速、良好的树脂透性;⑤织物制成的层合材料的干、湿态机械强度均应达到要求。 用方格布铺敷成型的复合材料其特点是层间剪切强度低,耐压和疲劳强度差。 2、玻璃纤维毡布

(1)短切原丝毡将玻璃原丝(有时也用无捻粗纱)切割成 50mm长,将其随机但均匀地铺陈在网带上,随后施以乳液粘结剂或撒布上粉末结剂经加热固化后粘结成短切原丝毡。短切毡主要用于手糊、连续制板和对模模压和SMC工艺中。对短切原丝毡的质量要求如下:①沿宽度方向面积质量均匀;②短切原丝在毡面中分布均匀,无大孔眼形成,粘结剂分布均匀;③具有适中的干毡强度;④优良的树脂浸润及浸透性。 (2)连续原丝毡将拉丝过程中形成的玻璃原丝或从原丝筒中退解出来的连续原丝呈8字形铺敷在连续移动网带上,经粉末粘结剂粘合而成。连续玻纤原丝毡中纤维是连续的,故其对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较短切毡好。主要用在拉挤法、RTM法、压力袋法及玻璃毡增强热塑料(GMT)等工艺中。 (3)表面毡玻璃钢制品通常需要形成富有树脂层,这一般是用中碱玻璃表面毡来实现。这类毡由于采用中碱玻璃(C)制成,故赋予玻璃钢耐化学性特别是耐酸性,同时因为毡薄、玻纤直径较细之故,还可吸收较多树脂形成富树脂层,遮住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如方格布)的纹路,起到表面修饰作用。 (4)针刺毡针刺毡或分为短切纤维针刺毡和连续原丝针刺毡。短切纤维针刺毡是将玻纤粗纱短切成50mm,随机铺放在预先放置在传送带上的底材上,然后用带倒钩的针进行针刺,针将短切纤维刺进底材中,而钩针又将一些纤维向上带起形成三维结构。所用底材可以是玻璃纤维或其它纤维的稀织物,这种针刺毡

玻璃生产实用实用工艺及原料

1.3玻璃的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1.3.1玻璃的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1重量箱即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等。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1.3.3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 以国内普通的日熔化量600吨的生产线为例,介绍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浮法生产是当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产方式,其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原料的混成。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13%的碳酸钠、9%的氧化钙及4%的镁等。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2、原料的熔融。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熔液。 3、玻璃成型。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3mm至19mm的玻璃带。因为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4、玻璃熔液的冷却。玻璃带在离开锡槽时温度约600摄氏度,之后进入退火室或连续式缓冷窑,将玻璃的温度渐渐降低至50摄氏度。由此徐冷方式生产的玻璃也称为退火玻璃。 5、裁切和储存。徐冷之后的玻璃经过数阶段的品质检查,之后再裁切成不同的尺寸,进行包装入库,储存或运输。 石英砂是一种坚硬、耐磨、化学性能稳定的硅酸盐矿物,其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 ,石英砂的颜色为乳白色、或无色半透明状,硬度7,性脆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密度为2.65,堆积密度(1-2.0目为1.6),20-200目为1.5,其化学、热学和机械性能具有明显的异向性,不溶于酸,微溶于KOH溶液,熔点1750℃。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及生产流程 玻璃生产工艺 1、原料预加工。将块状原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粉碎,使潮湿原料干燥,将含铁原料进行除铁处理,以保证玻璃质量。 2、配合料制备。根据产品的不同,配合料的组成略有区别。例如普通浮法玻璃的配合料(按照50公斤计算),需要消耗石英砂33.55公斤、石灰石2.96公斤、白云石8.57公斤、纯碱11.39公斤、芒硝0.55公斤、长石3.45公斤、碳粉0.03公斤。 3、熔制。玻璃配合料在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高温(1550-1600度)加热,使之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 4、成型。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如平板玻璃、各种器皿等。 5、热处理。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消除或产生玻璃内部的应力、分相或晶化,以及改变玻璃的结构状态。 浮法玻璃生产线流程图 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的区别 普通平板玻璃与浮法玻璃都是平板玻璃,区别在于生产工艺、品质上不同。

1、生产工艺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通过垂直引上法或平拉法、压延法生产出来的透明无色的平板玻璃。浮法玻璃是将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熔窑高温熔融,玻璃液从池窑连续流出并浮在金属液面上,摊成厚度均匀平整、经过抛光的玻璃带,冷却硬化后脱离金属液,再经退火切割而成的透明无色平板玻璃。 2、在品质方面。普通平板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 3、 4、 5、6mm等厚度。普通玻璃呈现翠绿色,易碎、透明度不高,雨淋暴晒下易老化变形。浮法玻璃按外观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类;按厚度分为2、3、4、5、 6、8、10、12、15、19mm等厚度。浮法玻璃表面平滑无波纹,透视性佳,具有一定韧性。 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 下面以国内普通的日熔化量600吨的生产线为例,介绍浮法玻璃的制造流程。 整个生产线长度约有500米,每天可生产550到600吨的玻璃,也就是相当于3米宽、3毫米厚、长度约25公里的玻璃带。一旦开始生产,便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直到大约8-10年之后才会停炉维修。浮法玻璃是在锡槽中制造。浮 法生产是当今平板玻璃主要的生产方式,其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原料的混成。 浮法玻璃的主要原料成份有:73%的二氧化硅、9%的氧化钙、13%的碳酸钠及4%的镁。这些原料依照比例混合,再加入回收的碎玻璃小颗粒。 2、原料的熔融。 将调配好的原料经过一个混合仓后,再进入一个有5个仓室的窑炉中加热,约1550摄氏度时成为玻璃融液。 3、玻璃成型。 玻璃熔液流入锡槽且浮在熔化的金属锡液之上,此时温度约1000摄氏度。 在锡液上的玻璃熔液形成宽3.66米、厚度介于3mm至19mm的玻璃带。因为 玻璃与锡有极不相同的粘稠性,所以浮在上方的玻璃熔液与下方的锡液不会混合在一起,并且形成非常平整的接触面。 4、玻璃熔液的冷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