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优秀 7 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全册教案【优秀 7 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新的学习环境,自觉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2、知识与能力:通过了解自己学习环境的变化,增强自我调适的能力,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通过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1、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值得珍爱,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
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那美好的中学时代。
友谊的阳光在心里照亮……”伴着熟悉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声,营造出中学生活的美好氛围,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唤起笑对新生活的乐观心境。
学生进入状态,若有所思时,教师提出问题:听了歌曲,中学新生活给了你什么感受?高兴,快乐,还是担忧,害怕?让学生回答个人整体感受和印象。
这样的气氛下,学生逐渐开始思考自己几个星期的初中生活,但对于这样的生活也有许多不确定。
问题提出,学生的思维犹如看似平静的湖面击起了层层的波澜,开始思考问题,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教师语言激发:参天大树的起点是一粒小小的种子,万丈高楼的起点是一块平常的基石。
告别小学进入中学,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一名中学生了。
中学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一切都是崭新的。
我们新生活开始了。
板书:新生活新起点。
2、共同研究,学习新课:( 一) 小品表演:《小明和小华的新生活》放学路上,小明和小华边走边说。
小明:升入初中后,认识了那么多的新老师、新同学,我真高兴,希望他们能成为我的好朋友。
小华:可是到了初中,学习的科目也增多了,不知如何去学?小明;是呀,而且现在老师讲课的方式与小学相比差别很大,我真有点不适应。
小华:班上同学学习都很努力,很自觉,我也不甘落后,就是害怕管不住自己,改不掉上课爱说的毛病。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5篇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计划篇1一、教学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适应教学改革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一般都在12、13岁左右,心理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学习自信心、交往能力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不足。
学生学习的能力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三、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和《相逢是首歌》、《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单元的编排,对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其内容为引领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领悟人生的意义。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单元,让学生认识集体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知道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三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会正确交往,知道交往的重要性。
四单元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教学措施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
2、采用互动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活跃课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5、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生,并学会向学生学习,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对学生充满信心,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真诚的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本学期主要教学工作1、继续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学好教学改革新理论,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教研理论水平。
2、加强教研活动,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做到多听课、多总结。
认真学习他人、他校的先进教学经验,做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教学能力。
教案设计:初中思品课程名称:初中思品课程教材:《初中思品教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品德习惯。
3.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1. 我国的基本国情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程度,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的认识和思考能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 教师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思品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思考、讨论、实践等。
2. 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运用学习方法,提高思品学科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素养。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思考,提高思品学科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道德素养。
初中思想品德教案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思想品德概念和原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质,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热爱祖国。
3. 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内容:根据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 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案例分析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体验思想品德的教育。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或者案例,引发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3.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价值观。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总结提升: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和提升,强调思想品德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6.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巩固和拓展,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案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案优秀4篇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学会拒绝不良诱惑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第二个框题的内容,第八课的主题是学会拒绝,而本框题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会拒绝不良诱惑,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是教会学生学会拒绝不良诱惑,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分清社会中的各种诱惑,逐渐形成辨别是非能力,从而抵制不良诱惑。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依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中不良诱惑的危害性,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能力目标:初中生的三观处于哺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特别是对社会中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仍是不够,因此将能力目标定制为掌握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方法,加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力度。
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的目标,结合初中的大纲要求,我制定了本框题的教学难点及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各种诱惑,尤其是要认清不良诱惑存在的危害。
教学难点: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重点、难点的依据:学生只有了解身边不良诱惑的危害,才会有意识去避免不良诱惑的侵蚀。
初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在发育时期,对社会认识不够清晰,尤其对身边的不良诱惑控制力度不够,因此在学会一定的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对不良诱惑的控制。
学法我们的初中生好动,好奇,爱发表意见,希望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那么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这个特征,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在本框题的教学中,我会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
对于本框题的存在的理论知识,学生还不清晰,所以只有通过一定的讲授法,才能使框题的理论观点更加细致化,让学生更易接受理论方面的知识。
为了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在讲授的过程中会穿插讨论法,也只有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才能让学生更完善更快捷地了解身边不良诱惑到底存在哪些危害,才能更加全面总结抵制不良诱惑的方法。
思品课教案初中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思想品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提高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1. 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 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2. 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对情绪的认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情绪吗?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如喜、怒、哀、惧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经历过的情绪,讨论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 教师介绍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注意力转移法、宣泄法、自我暗示法等。
4.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调节情绪。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与情绪调节相关的实例,如成功调节情绪的故事、情绪失控导致的后果等。
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人物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调节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生活效果。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例,互相借鉴经验,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四、小组活动(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调节情绪。
2.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五、总结提升(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努力做情绪的主人。
3. 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情绪的类型及特点,学会了调节情绪的方法。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仍需加强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四篇初一思想品德教学规划篇1一、指导思想:1.坚持仔细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全面推动素养教育,.以“学会关怀”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坚持以人为本、和谐进展的原则,在班级中提倡民主公平、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进一步加强班级的学习风气建立,增加班级的分散力。
3.坚持德育科研,以心理安康教育为重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二、班级根本状况和目标:整个年级四个教学班是由学校平行分班,各班级相差不是很大。
本学期我的根本目标是:使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培育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逐步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努力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材分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紧接上册的内容,仍旧围绕“成长中的我”这个中心,有机地整合了心理安康、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学习内容,设计了“青春的脚步青春的气息”、“让生活布满阳光”、“学会依法爱护自己”、“辨别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4个学习单元。
每个单元分2课,全书共8课,每课分2框,共16框。
形成了一个以“珍爱生命,安康成长”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构造。
四、教学目标:1.了解青少年的青春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接纳青春期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协调进展。
2.提高青春期苦恼的自我调适力量和对心理冲动的自我掌握力量,克制青春期的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开心、安全地度过青春期。
3.知道情趣有雅俗之分,了解培育高雅情趣的重要性。
正确熟悉和把握奇怪心和从众心理,培育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过富有情趣的生活。
4.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赐予特别爱护,了解家庭爱护、学校爱护、社会爱护和司法爱护的根本内容,增加自我爱护意识,提高自我爱护力量,提高道德修养,增加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
5.提高区分是非善恶的力量,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学会在比拟简单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正确的选项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真正的人。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与竞争中合作;2、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3、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四、教学过程:1、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
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和我国的汉王科技公司,两者既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科技,两家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在竞争与合作中都得到了进展。
其实许多公司在进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员工步调全都,互通信息,互相支持。
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
许多员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进展。
这就是所谓的“在合作中竞争”。
指导学生划出“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97页)。
①活动:班集体的合作竞争②目的:通过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引导学生明白在合作中竞争会使集体更强大,使个人进步更快。
③要求:阅读材料,归纳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讨论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的阅历归我们的启发?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④老师小结: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
明志中学八班级5班是先进集体。
这个集体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
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
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
这一事例使我们明白了,在合作中竞争会使我们个人进步更快,使集体更加强大。
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
下面我们看96页的材料,每位同学选一个项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会我们全班沟通。
初中思品教育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国家观念,培养爱国情怀。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2. 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它们有哪些内容?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2. 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总结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分析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3. 教师点评方案,总结法治精神。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践行计划。
3. 教师点评计划,鼓励学生积极践行。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优秀6篇思想品德教案篇一1、知识和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查阅字典,会读、会认本课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掌握课文大意;学写书信。
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亲身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文本的学习与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课前搜集自然常识小资料和大自然的图片;学生交流、讨论对大自然的感悟;训练学生描写自然景物的能力以及写书信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启发学生对自然事物的关注和热爱,引起学生探索研究自然事物的兴趣和欲望;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自然的审美教育。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认识什么是大自然以及认识自然的方法,探索自然的一般规律;学习训练书信的`写作方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大自然风光挂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指点学法。
1、板书课题“大自然,你好”,联系本单元学习过的前三篇课文,都是以自然、动植物为主题的,请学生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老师再做总结。
2、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准备怎样学习本篇课文?如: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
3、围绕教材课后的“我的资料夹”的内容,介绍课文的作者张海迪,可提供图片,讲述她身残志坚的故事,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二、熟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让学生思考:本篇课文的大意是什么?与前三篇课文有什么联系?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本课的最大特点是什么?3、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
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
4、检验自学成果,采用小组交流讨论、选出代表发言的形式解决教师提出的以上问题。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案导言: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本次教案将从培养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身心健康、建设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等多个方面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培养良好习惯1. 学习习惯的培养:介绍课堂学习、复习备考的方法,引导学生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2. 生活习惯的培养:教授文明用语、帮助学生养成整洁、有序的生活习惯。
3. 人际关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尊重他人、互相帮助,培养友善的人际交往习惯。
二、关注身心健康1. 身体健康: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等知识,培养良好的身体健康习惯。
2. 心理健康:介绍正面心态的重要性,教授调节情绪的方法,提供心理健康的保护措施。
三、维护公共秩序1. 学校环境的整洁卫生:激发学生爱护和美化校园的意识,组织校园环境的清理和整修。
2. 维护交通秩序:通过讲解交通规则,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四、培养公民意识1. 爱国热情的培养:通过学习优秀的爱国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2. 诚信意识的培养:教授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诚实守信。
3. 法律意识的培养:普及法律知识,提倡遵守法律,培养学生的合法意识。
五、培养人文关怀1. 同学关爱:引导学生关注他人需求,培养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
2. 社会关怀: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增加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六、培养创新意识1. 创新思维的培养:开展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 创新行动的培养: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创新能力。
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
2.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八、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1. 沟通技巧的培养:教授有效的沟通技巧,让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
2. 互助合作的培养:组织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教案人的一生中,思想品德的培养至关重要。
在初中阶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正在形成,这时的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案。
一、课程说明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道德观念和文化修养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将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健康成长;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3. 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意识;4. 培养学生诚信、守法、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
三、教学内容1. 爱与友谊: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2. 诚信与诚实:通过案例分析和个人经历,让学生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
3. 团队协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独立思考:通过集中讨论和个人研究,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5. 感恩与奉献:通过实践活动和学习材料,引导学生感恩家庭、学校和社会,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6. 文明礼仪:通过模拟情景和个人操守,培养学生的民族风貌和文明礼仪观念。
7.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红色经典和纪念活动,提升学生对祖国、民族和英雄人物的认识和热爱。
8. 积极心态:通过心理辅导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课件展示,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内容。
2. 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和问题解答,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分析和判断道德问题。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不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
五、教学设计1. 教学引入:通过对生活中真实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思考。
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2. 关爱他人的方法: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乐于分享。
3. 关爱他人的实践: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关注。
2. 新课导入:介绍关爱他人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案例分析:分析关爱他人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分享各自的体会和感悟。
5. 实践分享:邀请几位学生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关爱他人的实践经历,让大家共同学习。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关爱他人,温暖社会。
7.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关爱他人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案例等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实践教学法:鼓励学生课后去关爱身边的人,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在关爱他人方面的实践情况。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他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初中思想与品德教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掌握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
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国家的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教学新课(1)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习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通过观看先进人物的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 巩固提高布置一道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正确的价值观念。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总结反馈在课堂的最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后实践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四、教学评价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课后实践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思想品德与政治教案年级:初一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尊和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1. 自尊和自信的含义及重要性。
2. 培养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3. 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和自信。
2. 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成功人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尊和自信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身边的例子,讨论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2. 讲解自尊和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自尊和自信。
3. 讲解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树立自尊和自信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五、小组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培养自尊和自信。
2. 学生分享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自尊和自信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含义,认识到自尊和自信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学生能够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
初中思想品德文化教育教案年级:七年级学科:思想品德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意识。
3. 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培养良好的品德习惯。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魅力2.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如诗词、书画、戏曲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传统节日、习俗等。
2. 学生分析案例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如孝道、礼仪等。
2. 各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并提出具体建议。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2. 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传统文化的经验。
二、课堂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教育、艺术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传统文化主题,如书法、剪纸等。
2. 各组动手实践,展示传统文化技艺。
四、分享与交流(10分钟)1. 各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经验。
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总结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传统文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设计漳州九中林亦佳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三框题学会合理消费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1〉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的变化。
〈2〉学会合理消费和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2.能力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2〉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课前准备师、生在课前逛一逛永乐、思文电器城了解商场里的电视机的品牌、款型、价位及销售情况。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互动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学生中常见的四种消费情景——似曾相似;镜头一、镜头二、镜头三、镜头四)引导学生对照自已的日常生活,思考;〈1〉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2〉镜头中的同学的做法你赞同吗?为什么?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学会合理消费(多媒体显示)板书:学会合理消费一、消费面面观(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消费情境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本课题的兴趣和热情)[讲授新课](过渡)说到消费,同学们马上会想到些什么?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消费内容涉及到吃、穿、住、行、用、娱乐等多方面的内容,我们就先从同学们都非常熟悉的家用电器——电视机了解起吧。
活动一:感受消费选择的多样性(多媒体显示教材第96页上的小栏目“扬洲的烦恼”)引导学生探究、交流(1)商场里的电视机有哪些品牌?(2)商场里的电视有哪些款型?(3)最低和最高的价位分别是多少?(4)“杨洲的烦恼”说明了什么?教师小结:现在,市场上的电视机品牌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齐全,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必修作业模版内容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3.教学内容分析
4.教学目标
5.教学难点分析
6.教学课时
7.教学过程
8.课堂练习
9.作业安排
10.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11.自我问答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人民怎样行使国家权力?依法治国的意义
是什么?这些政治生活中的问题离学生很遥远,甚至认为行使政治权利是大人的事,与自己无关等等。
帮助学生正确
认识这些问题,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自觉履行政治义务。
三、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内容。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3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能力目标:1.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
度。
2.知道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了解法制国家的特点,树立法律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德重要作用,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难点: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人民怎样当家作主( 板书)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国内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那么人民是怎样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呢
( 1)人民怎样行使权力?
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管理国家、
维护社会秩序(从左至右)
①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
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
③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讨论:
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我们可以说:
(学生回答)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两院”具有监督作用;人大代表由人民选出,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群众不
满意;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
从中可以得出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他国家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向它报告工作。
全国人大同其他中央国家机关的关系:
全国人大,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它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高检察院都要向它报告工作,全国人大有权对过务院及其各部门提出质询案。
④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
第二课时
(二)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讨论:从P75图示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这说明我国法律制度在逐步完善;社会生活中得很多问题都通过法律来解决;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治的轨道。
也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 依法治国的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③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这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有法必依,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
这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严肃执法、严格执法,坚决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
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违法必究: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各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指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适用法律上平等。
这是
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④ 任何国家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P76小字部分告诉我们:国家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法律实施机关。
我国绝大部分法律包括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
科技以及与人民群众利益有关的法律都要由行政机关去落实。
因此,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国家机关的看法,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认识,也影响我国依法治
国方略的实施。
⑤ 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P77
⑥ 依法治国对公民个人的要求: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八、课堂练习
青少年应该怎样落实依法治国的要求?
第一,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维护法律尊严,自觉守法、护法;
第二,法律提倡的积极去做,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的—定要做,依法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
第三.积极向人民群众宣传法律,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
九、作业安排:配套练习相关内容
十、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各级人大代表如何产生
各级人大代表都是依照法律规定,民主选举产生的。
1、公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普遍的。
凡年满18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
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选举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两种方式。
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大代表,由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通过间接选举方式,由下
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十一、自我问答
10、如何使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顺利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P76-77
⑴一切国家机关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组织和建立起来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都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⑵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使国家的公共管理活动依法进行,符合法律的规
定。
⑶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