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流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18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文本前言 ........................................................................... ....................................................................... 3 第一章总则 ........................................................................... .......................................................... 4 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 .............................. 5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 (6)第一节城镇体系规划 (6)第二节市域基础设施规划 ........................................................................... .......................... 9 第三节市域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 ................ 13 第四节市域防洪规划 ........................................................................... ................................ 13 第五节市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14 第六节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 ........................ 15 第七节核心城市圈规划 ........................................................................... ............................ 18 第四章城乡统筹发展规划 ........................................................................... ................................ 20 第五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 .................................... 21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 ........................................................................... . (22)第一节总体布局结构 ........................................................................... ................................ 22 第二节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 ........................ 24 第三节居住用地布局 ........................................................................... ................................ 25 第四节工业、仓储用地布局 ........................................................................... .................... 26 第五节城市建设用地平衡 ........................................................................... ........................ 26 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 (28)第一节道路交通设施布局规划 ........................................................................... ................ 28 第二节停车设施规划 ........................................................................... ................................ 30 第三节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规划 ........................................................................... ............ 32 第八章园林绿地及景观风貌规划 ........................................................................... .. (33)第一节园林绿地规划 ........................................................................... ................................ 33 第二节景观风貌规划 ........................................................................... .. (34)第九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 (35)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 ................................ 35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 ................................ 37 第三节供电工程规划 ........................................................................... ................................ 39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 ................................ 40 第五节供热工程规划 ........................................................................... ................................ 43 第六节燃气工程规划 ........................................................................... ................................ 43 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 ................................ 45 第十一章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 46 第十二章城市防灾规划 ........................................................................... (48)第一节消防规划 ........................................................................... ........................................ 48 第二节人防规划 ........................................................................... ........................................ 50 第三节防洪规划 ........................................................................... ........................................ 51 第四节抗震规划 ........................................................................... ........................................ 52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规划 ........................................................................... ................ 53 第十四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 ............................ 55 第十五章城市远景发展规划 ........................................................................... ............................ 57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的措施 ........................................................................... ................................ 58 第十七章附则 ........................................................................... .. (59)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潍坊市人民政府2006.12前言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现辖潍城、奎文、坊子、寒亭四区,青州、诸城、寿光、高密、安丘、昌邑六市和临朐、昌乐两县,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52万人。
潍坊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和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1995年省政府以鲁政字[1995]119号文批复实施的。
实施以来,在调控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用地布局与空间结构日趋合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了潍坊市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但是由于规划实施时间已经较长,城市区划发生了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之快,大大超出了原来的预测,现行规划已明显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要。
同时,潍坊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全面开始修编,需要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与之协调和衔接。
为此,潍坊市政府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的要求,根据山东省政府统一部署,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提出重新修编潍坊市总体规划。
获得建设部批准后(建设部建规函[2005]31号文),由潍坊市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六家单位组成项目组联合编制新一版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资深教授陶松龄领衔主持。
规划按照“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行业联动、专家领衔指导、社会公众参与、科学民主决策”的原则进行,旨在贯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通过对城市定位做出合理判断,对未来的发展确定方向,对城市空间形态进行有机建构,使之成为功能完善、结构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品位现代化城市。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23•【字号】潍政发[2006]3号•【施行日期】2006.02.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潍政发〔200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实施。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五年。
实施好《纲要》,对于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现代化强市,具有十分重大深远的意义。
全市人民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确保发展又快又好,为实现“十一五”宏伟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而努力奋斗。
专题规划、区域规划和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是全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和市直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纲要》抓紧修改完善本地区、本行业的规划,并于2006年4月底以前一式5份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利于进一步搞好与全市总体规划的衔接,使《纲要》确定的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各专题规划、区域规划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有关部门联合下发。
二ΟΟ六年二月二十三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发文单位:国务院办公厅ﻭ文号:国办函〔2016〕105号ﻪﻭ发布日期:2016-12-17山东省人民政府:ﻪﻭﻭﻪ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ﻭ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ﻪﻭﻭﻪﻭ潍坊是山东省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潍坊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潍坊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ﻭﻭ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65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ﻭﻭﻪ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7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92.5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根据潍坊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条件以及《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空间布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潍坊城市规划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地级市,也是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潍坊的城市规划至关重要,它将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方式。
潍坊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首先,潍坊要积极发展现代产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配置城市各个功能区,如商业区、工业区、文化教育区等,以便更好地发展各个行业,实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潍坊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绿化和景观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系统容量,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公园和绿地,以方便市民休闲和接触自然。
同时,要加强生态规划,保护和恢复自然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第三,潍坊要注重城市的民生建设。
城市规划应该注重人民的需求和利益,提供良好的城市公共服务,改善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合理规划居住区,提供各类住房供市民选择,改善住房条件。
同时,要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安全感。
最后,潍坊要加强城市管理和市民参与。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使城市规划更加符合市民的利益和需求。
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总的来说,潍坊城市规划应该注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民生建设和市民参与。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潍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希望未来的潍坊能够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为市民带来更多的福祉。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一、城市现状概况 (1)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 (1)1.1.1地理位置1.1.2政区建制1.1.3区位优势1.2.自然条件 (3)1.2.1 土地资源1.2.2 水资源1.2.3 森林资源1.2.4 矿产资源1.2.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建设1.3.经济社会概况 (3)1.3.1 经济概况1.3.2 社会概况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4)2.1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编制依据 (4)2.1.1指导思想2.1.2编制规划依据2.2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4)2.2.1城市性质2.2.2城市人口规模2.3 城市发展目标 (5)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6)3.1郊区空间发展规划 (6)四、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7)4.1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布局规划 (7)4.1.1居住用地4.1.2公共设施用地4.1.3工业用地4.1.4道路广场用地4.1.5绿地建设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0)5.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1)5.1.1公路5.1.2铁路5.1.3港口5.1.4机场5.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7)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6.1 现状概况 (18)6.2 用地规划 (19)6.2.1商业用地布局6.2.2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6.2.3体育设施用地布局6.2.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6.2.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布局七、居住用地规划 (20)八、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1)8.1工业用地 (21)8.2仓储用地 (21)九、绿地系统规划 (22)9.1规划布局 (22)9.2中心城区绿化 (22)十、城市景观规划 (22)10.1城市风貌分区 (23)10.2城市景观骨架 (23)10.3中心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框架 (24)十一、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24)11.1潍坊市域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4)11.2重要文物古迹恢复规划 (25)11.3 中心城市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5)十二、远景规划期限及目标 (27)12.1 规划期限 (27)12.2 规划理念和目标 (27)12.3远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28)12.4 远景城市空间扩展方向 (28)12.5 远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28)12.5.1 总体布局结构12.5.2 居住用地布局12.5.3 工业用地布局12.5.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1.1.1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潍坊2024城建计划书1. 引言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经济资源。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潍坊面临着一系列的城市发展挑战,包括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住房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潍坊2024城建计划,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目标和愿景我们的目标是将潍坊打造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具体而言,我们希望通过城建计划实现以下目标:•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交通状况,扩大城市道路网络,建设现代化的公共交通系统。
•优化城市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排放,提高空气和水质量。
•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科技企业入驻。
•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保障安全和社会稳定:加强安全防范体系,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我们的愿景是让潍坊成为一个宜居的城市,吸引更多人才来此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
3. 城建规划3.1 交通规划在交通方面,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扩大道路网络:修建新道路,改扩建现有道路,提高城市的通行能力。
•建设轨道交通系统:修建地铁和轻轨系统,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
•鼓励绿色出行:建设自行车道和步行街区,鼓励居民步行和骑行。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污染。
3.2 环境保护规划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推动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设备。
•加大垃圾处理力度:建设垃圾处理厂和垃圾分类系统,提高垃圾处理效率。
•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措施:引导开发商采用绿色建筑标准,推广节能设备和技术。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希望能够改善空气和水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
3.3 产业升级规划为了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建设科技园区,为科技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创新支持。
潍坊北部港规划方案简介潍坊北部港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北部,是潍坊市对外的海上门户。
为了实现潍坊市海洋经济开发战略目标,潍坊市政府在多次研究、调查和考察之后,制定了北部港规划方案,力争打造成为集装箱码头、散货码头、集散中心、货物分拨中心、船舶维修基地、电力供应基地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
规划设计北部港建设规划总投资为400亿元,规划占地面积为14.3平方公里,其中主航道长度为15公里,港容为1500万吨级别。
整体规划分为五期,首期工程总投资95亿元,预计在2025年前完成建设。
一期工程一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条2000米的滚装货物码头、1000米的集装箱码头、2000米的散货码头和3400米的泊位,主要用于船舶的集港、分拨、货物装卸和船舶维修。
此外,还建设一条7.5万DWT集装箱船保税区、一条3万平方米的物流配套园区以及一条1.5万吨的液体化学品码头。
预计一期工程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00万吨。
二期工程二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条6000米的主航道、四条3700米的泊位、一座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辅助配套作业区和一条4万吨级别的万吨散货码头。
预计二期工程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1500万吨。
三期工程三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3条4800米的泊位、一个50万平方米的物流中心、一条生产总值超过10亿元的粮食加工项目和一个新型船舶维修中心。
预计三期工程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3000万吨。
四期工程四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一座10万平方米的船舶配套制造中心,升级现有设备,提高生产技术和产能。
预计四期工程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5000万吨。
五期工程五期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打造成为全球一流的集装箱码头,提高能源、化工、医药等方面的装卸能力,启动以北部港为主导的能源处理和制造项目,成为沿海工业地带的重要一环。
预计五期工程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超过1亿吨。
投资与经济效益潍坊市政府将北部港建设列为一项重点投资项目,并进行资本化运营,引入社会资本共建共享,以此为核心和引擎,带动整个城市及周边县市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目录一、城市现状概况 (1)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 (1)1.1.1地理位置1.1.2政区建制1.1.3区位优势1.2.自然条件 (3)1.2.1 土地资源1.2.2 水资源1.2.3 森林资源1.2.4 矿产资源1.2.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建设1.3.经济社会概况 (3)1.3.1 经济概况1.3.2 社会概况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4)2.1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编制依据 (4)2.1.1指导思想2.1.2编制规划依据2.2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4)2.2.1城市性质2.2.2城市人口规模2.3 城市发展目标 (5)三、城市空间发展规划 (6)3.1郊区空间发展规划 (6)四、城市总体布局规划 (7)4.1城市总体布局现状及布局规划 (7)4.1.1居住用地4.1.2公共设施用地4.1.3工业用地4.1.4道路广场用地4.1.5绿地建设五、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0)5.1城市对外交通规划 (11)5.1.1公路5.1.2铁路5.1.3港口5.1.4机场5.2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17)六、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8)6.1 现状概况 (18)6.2 用地规划 (19)6.2.1商业用地布局6.2.2 文化设施用地布局6.2.3体育设施用地布局6.2.4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6.2.5教育科研设计用地布局七、居住用地规划 (20)八、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21)8.1工业用地 (21)8.2仓储用地 (21)九、绿地系统规划 (22)9.1规划布局 (22)9.2中心城区绿化 (22)十、城市景观规划 (22)10.1城市风貌分区 (23)10.2城市景观骨架 (23)10.3中心城市景观生态格局框架 (24)十一、历史名城保护规划 (24)11.1潍坊市域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4)11.2重要文物古迹恢复规划 (25)11.3 中心城市名胜文物古迹保护规划 (25)十二、远景规划期限及目标 (27)12.1 规划期限 (27)12.2 规划理念和目标 (27)12.3远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 (28)12.4 远景城市空间扩展方向 (28)12.5 远景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28)12.5.1 总体布局结构12.5.2 居住用地布局12.5.3 工业用地布局12.5.4 公共设施用地布局潍坊市城市总体规划一、城市现状概况1.1.地理位置和政区建制、区位优势1.1.1地理位置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邻青岛、烟台,西连淄博、东营,南接临沂、日照,北濒渤海莱州湾,是山东省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东西连接沿海与内陆、南北承接环渤海湾与长江三角洲的枢纽城市,是著名的世界风筝都。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经济开发区(省级)中长期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实施思路(沟通稿)潍城经济开发区作为潍坊市成立较早的省级开发区,自成立以来,各届班子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开发区在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外部资金,构建产业基地,提升潍城区和潍坊市经济地位和品牌形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显著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全国开发区增长方式的显著变革,以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速发展,潍城开发区在面临新的发展机会的同时,也存在着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区管理新规的多重约束,以及本省、本市相关国家级开发区对市场、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强力竞争。
潍城开发区如何研究当前困境,提炼管理难点,创新业务模式,寻找新的突破口,已成为考验未成开发区管理团队和园区企业的重大管理命题。
也是未来影响和制约开发区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为此,应积极引进和主动融合外部专家、专业团队和高端资源,进行新形势、新任务、新管理、新模式的系统研究和大胆创新,不断完善规划和机制,调整工作方向,明确新的发展目标,持续适应变化了的开发区发展与变革的基本需要。
鉴于此,近期重点做好如下的规划和机制建设课题。
一、开发区2012-2013年重点编篡的发展规划和运作机制为更好的提升潍城经济开发区在潍城区、潍坊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形象,克服目前开发区发展中遇到的制约瓶颈,为潍城区的经济发展和品牌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议潍城开发区未来将构建如下的专项规划和科学管理的规范化、高标准的体系和机制:1、潍城区经济开发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2、潍城区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专项规划3、潍城区经济开发区现代物流产业园专项规划4、潍城区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低碳发展示范园专项规划5、潍城开发区创建国家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行动计划6、潍城开发区的品牌建设专项规划与实施方案7、潍城开发区投融资促进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8、潍城开发区基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业绩考核实施办法9、潍城开发区管理效能提升实施方案和规范化服务手册二、开发区2012-2013年重点编篡的规划和运作机制项目费用1、潍城区经济开发区中长期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本项目预计实施费用90万元,包括:调研费、访谈费、采集数据费、项目专家费、资料费、应缴税费、项目成员报酬、劳务费、打印费、管理费、邮寄费、交通费等。
潍坊区域变迁规划方案引言潍坊是山东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潍坊的区域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我们制定了以下潍坊区域变迁规划方案。
总体规划1. 经济发展- 加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发展高效、节能、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鼓励招商引资,吸引知名企业在潍坊设立生产基地,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提高潍坊的产业链水平。
-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 城市规划-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新建、改建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完善水、电、气等市政设施。
-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
加强市中心区域的建设,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合理分配人口和经济资源,推动城市的分散化发展。
-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推进园林绿化,增加城市绿地和公园面积;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3. 社会建设- 加强教育和科研力量的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设施;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培养高层次的科研人才。
-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加大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加强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
- 加强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选择。
建设文化中心、博物馆等文化设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精神生活。
分区规划1. 市中心区域- 该区域是潍坊的中心商务区,有着丰富的商贸资源。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区域的基础设施,提升商贸服务水平,提高商业环境。
- 强化市中心的绿化建设,打造舒适的休闲环境。
增加绿地和景观道路,提高市中心区的生活品质和吸引力。
- 推动市中心的非石化产业发展,如金融、科技、文化等,提高潍坊的产业链水平。
2.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是潍坊的经济增长极,我们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的产业水平。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潍坊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09•【字号】潍政发〔2023〕2号•【施行日期】2023.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潍坊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潍政发〔2023〕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重点企业,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潍坊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潍坊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9日潍坊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应对多重困难挑战,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06.5亿元,同比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7%;进出口总额完成3419.9亿元,同比增长30.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352.2亿元,较年初增长10.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0007.2亿元,较年初增长12.8%。
动能转换加速突破,“四新”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9.6%,动力装备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
投资消费拉动有力,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突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5.3亿元。
2020潍坊城市规划作为社会协调的基本原则就是公平得对待各利益团体,并保证普通市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活和发展的需要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2020潍坊城市规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20潍坊城市规划中心城区,重点发展服务业,满足商贸、文化、教育、经济运行和居住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新技术发展的高地和一流平台; 西部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物流业,努力成为全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物流节点; 北部滨海项目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承担起全市经济发展重头戏的任务。
“一心”,即四月河路、北宫街、北海路=健康街所围合的城市核心区,是壮大、提升中心城服务项目功能的主体。
“一环”,即长松路、玄武街、潍县路、宝通街组成的城市快速交通环,是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的保障和引导城市增长的框架。
“一轴”,即由北海路为主的交通、发展轴。
“一廊”,即由白浪河、虞河两侧绿化带及两河之间休闲绿地构成的生态绿化廊道。
城市战略定位:潍坊市城市功能定位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
即:以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以高级职业技术教育为特色的文化教育产业基地。
具有国际影响的世界风筝文化传播交流中心;半岛地区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
联系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交通枢纽。
城市性质: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发展方向:以海洋化工及现代制造业为主导,商贸物流、文化教育等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
我国著名的风筝文化发源地,世界风筝文化交流中心。
1987年被国际风筝联合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确定为“世界风筝都”。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世界风筝都,扩大城市品牌效应。
充分利用风筝这一独特的文化优势,将风筝品牌的塑造、产品的开发、文化的传播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推广,成为拉动城市经济、活跃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的平台。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通过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有力控制市域空间发展,有效改善中心城市面貌,提供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保障安全的水源和集约的土地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一、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一)指导思想为促进潍坊市“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总体指导思想的实现,充分发挥潍坊市区位、交通、人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以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发展环境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政府引导,营造环境,市场导向,企业运作”为发展原则,按照现代物流理念,统筹规划,加快构建潍坊市现代物流体系,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构筑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健全物流政策环境平台,加速实现从交通枢纽到物流枢纽的有效转换,充分发挥现代物流对潍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步把潍坊市建设成山东半岛乃至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
(二)总体构想根据潍坊工商企业和专业市场布局及今后发展趋势需要,突出潍坊经济基础雄厚、工业发展强劲、商品经济发达、公铁交通便利的优势,合理规划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体系,重点建设好3个物流基地、6个物流中心和4个配送中心,形成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向东,服务山东东部,以青岛为龙头,承接国际物流;向西,服务山东西部,面向全国物流。
1.以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体系为重点,培育开放、公平、有序的物流市场;2.以深化对外开放为先导,以市场换发展,重点引进国内外著名物流企业,采取多种投资和合作方式,促进它们参加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建设;3.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根本,完善物流节点和线路的空间布局,构筑高效率的物流网络;4.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市场化水平;5.以物流政策平台建设为支撑,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法治化水平;6.以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潍坊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4—(三)指导原则1.依托第二产业,服务工商物流2.立足腹地经济,挖掘物流潜力3.着眼全局,与省市总体规划协调并进4.发挥交通枢纽优势,增强物流辐射范围5.整体规划,有序开发6.整合存量资源,发挥整体优势(四)战略目标1.总体目标到2010年,潍坊市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目标是:(1)初步建成立足潍坊、服务山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形成以青岛为龙头、以潍坊为集疏中转枢纽、从国际物流-青岛物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山东各区域物流(潍坊、青岛除外)的双向物流链(见图1-1)。
图1-1 “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物流链(2)建成功能健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以信息化促进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以物流业促进潍坊产业结构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物流发展政策平台;构建三大物流基地、六大物流中心与四大配送中心,形成分别定位服务于全方位物流需求、本地商贸企业物流需求和城市物流需求三个层次的现代物流体系(见图1-2)。
(3)整合全市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实现物流组织形式和服务功能的创新,培植信息化、网络化与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组织体系。
(4)形成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一体化的现代物流圈和畅通高效、快捷准时、经济合理、客户满意的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5—系。
(5)大力促进物流成本的持续降低,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不高于16%(2003年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4%,根据估算目前潍坊市的物流成本占GDP 的比重接近这一比例)。
2.短期目标(2005-2007年)营造物流业发展政策环境,制订现代物流发展总体规划和各子系统规划及实施方案,加速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组建大型物流企业和物流集团,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建设配送中心,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到2007年,初步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构架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在现有基础上下降3%,第三方物流成为潍坊物流产业的重要力量。
图1-2 潍坊现代物流体系框架-山东半岛物流枢纽3.中长期目标(2008-2010年)全面建设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体系;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大力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产业中的应用,实现物流—6—产业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有机结合;做强做大第三方物流;强化物流组织与管理,提高物流业的管理水平。
规划到2010年底,形成潍坊市统一、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信息网络,利用各具特色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为各类物流服务商提供物流作业和信息服务支持平台。
同时,培育5-8家能够带动潍坊及山东半岛地区现代物流业全面发展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把潍坊市建成山东半岛物流枢纽,充分辐射周边城市,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再下降3个百分点,物流产业成为潍坊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促进潍坊第三产业及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7—二、潍坊市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一)总体规划1.总体布局以三大物流基地为核心,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重点,以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的交通网络为骨架,全面打造潍坊现代物流——山东半岛物流枢纽的基础设施平台:潍坊港物流基地主要承担海运物流业务,形成领航之势;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主要承接国际物流业务,服务于山东东部城市;外商投资开发区物流基地承接潍坊西部物流,两者形成潍坊物流的两翼。
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重点,不断完善集陆、水、空于一体的货运通道网络,潍坊现代物流就像一架“巨型航天飞机”,将在齐鲁大地上展翅翱翔。
2.服务范围(见表2-1)(二)物流基地1.潍坊港物流基地(1)规划依据●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
潍坊港位于莱州湾白浪河入海口以西,水上距天津新港150海里,距大连港184海里;陆上距青岛200余公里,距潍坊中心城区70余公里,可方便进行潍坊及周边城市与国内港口、国际港口的海上运输。
同时潍坊港与济青、东红等高速公路和央赣、新海等干线公路相连接,公路快速集疏运网络已初步形成。
●工业物流需求迫切。
潍坊港地处“三北”(寿光、寒亭区、昌邑三地北部),—8—有全国最大的原盐生产基地和海洋化工基地,距淄博、东营、滨州、济南等地市较近,直接腹地广阔,货源充足。
尤其是山东海化集团的纯碱产品出口量非常大,潍坊港正在新建两个5000吨专用泊位为其提供出口物流服务。
●发展水运前途广阔。
一直以来铁路运力紧张,无法满足运输需求,为保障客运和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运输,一般物资的铁路运输需求更是难以得到满足;公路尽管方便快捷,但其运价偏高,导致物流成本难以降低。
而水运满足需求能力强,且成本很低,因而发展水运有利于潍坊市工业和经济的发展。
●港口物流设施不断完善。
潍坊港现有两个3000吨级通用泊位(码头按5000吨设计)和1个3000吨级滚装泊位,2003年续建两个5000吨级散装纯碱出口专用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将达到197.4万吨。
港口各种装卸、仓储、通信、供水、生活等物流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生产、代理、查验等服务机构比较健全。
潍坊港现为国家二类开放港口,2004年下半年将升级为一类开放口岸。
●港口业务增长迅速。
与1999年相比,2003年潍坊港(原潍北港)吞吐量增长了295%(见表2-2)。
从港口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趋势不难看出,经济发展对潍坊港口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大,而潍坊港物流基地建立后将对潍坊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
单位:万吨资料来源:山东省统计年鉴(2003)●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经过近几年的运营,潍坊港既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完善了渤海湾南岸的港口布局,打通了潍坊的海上运输通道,提高了潍坊的知名度,为潍坊特别是“三北”货物的进出提供了便捷的运输条件,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拉动了“三北”海洋化工、浅海开发、运输、餐饮、旅游、劳务、房地产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2)布局规划主要由海洋化工物流和散杂货物流两部分组成:海洋化工物流位于潍坊市海化开发区海化街西;散杂货物流位于潍坊港务局所属的新港区。
“十一五”期间,将建成4个5000吨级专用泊位和4个10000吨级通用泊位,使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000万吨,实现一类口岸开发功能,开通货物滚装航线。
借鉴国外物流节点和国内已实践证明较好的深圳市物流节点的建设经验,按类比法估算,其物流设施规划用地112.5~119公顷,但考虑到国家土地政策的限—9—制,同时结合潍坊港实际物流需求,潍坊港物流基地规划用地85~95公顷。
其中,海洋化工物流主要面向山东海化集团提供物流服务,规划用地30~35公顷;散杂货物流规划用地50~60公顷。
2.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1)规划依据●区位优势。
基地的一部分位于潍坊东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区位优越,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济青、潍莱两条高速公路穿越其中,东西横贯山东半岛的胶济铁路复线沿高新区而过,客货运输便捷。
基地另一部分——国际集装箱物流区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接合处,紧靠济青高速公路和206、309国道,是山东半岛外贸货物进出口青岛海岸的交通枢纽和集疏中心。
●资源优势。
潍坊国际集装箱中转站已建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功能齐全的配套服务设施,站内堆存、装卸、仓储、搬运、检测等各种中转设施齐全完整;海王医药物流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也即将动工;潍坊百货集团中百配送中心现有立体仓库3.1万平方米,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于一体,建立了覆盖山东全省延伸到邻省周边地区的分销配送网络;其它各种物流基础设施也正处于规划建设中。
●开发区环境建设优势。
从硬环境看,开发区拥有便捷的交通,充沛的电力,发达的通讯,优质的水源,完善的社会配套设施;从软环境看,健全的政策法规、优质高效的诚信环境,符合国际惯例的办事程序、高质量的服务等。
●物流潜在需求巨大。
高新开发区充分依托市区雄厚的科技经济资源优势,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技术四大高新技术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并且高新区的发展态势良好,为开发区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际集装箱货物中转需求增长迅速,潍坊地区2001年国际集装箱进出口量达8万TEU,五年内将迅速增长到30万TEU;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药品年销售量达120多亿元,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广;中百配送中心年商品配送额达8.9亿元;农产品出口加工区服务山东东部并面向国际市场,物流潜力强劲。
(2)布局规划基地内设置出口加工物流、医药物流、国际货物物流、中百日用品物流、纺织品物流等物流功能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物流基地规划用地115~125公顷。
出口加工物流区位于出口加工区内,主要面向山东东部提供产品加工配送服务和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出口物流服务,物流规划用地18~2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