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废止后士人心态的变迁
- 格式:doc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3
毋庸讳言,科举制度曾经给我们的民族种下种种恶果,但平心而论,这还算是一个比较公平、公正的制“一切以程文为去留”(《老学庵笔“一切考诸试篇”(《宋史・选“一决于文字而已”(《隐居),这不仅是科举制度所追求的理想,而且是整个科举制度的真实写照和立脚的基石。
为了体现这一原则和精神,科举制度在它发展的后期,甚至忘记乃至背离了选拔人才的初衷,对公平和公正的执著,成为其中“国家设科之意,本以科举制度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从根本上打破了豪门世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向全社会所有成员敞开了参与国家行政机构的大门。
只要你付出努力,练就一身鲤鱼跳龙门的本领,就完全有可能在这条道路上高歌猛进,“拔身泥滓里,飘迹云霄上”谈》),完成由“白衣”到“公卿”的身份转换。
科举中第能彻底改变一个人贫穷困顿的命运,使其迅速获得丰厚的经济利益和显赫的社会地位。
如宋真宗所许诺的那样,书中蕴藏着良田美食、车马黄宋人科举考试图金以及财富、美女和幸福,只有读书才能获致,学习才有出路。
“勉后生,力求诲,投明师,莫自昧。
一朝云路果然登,姓名亚等呼先辈。
室中若未结亲姻,自有佳人求匹配。
勉旃汝等各早修,莫待老来徒自悔。
”(司马光)许多读书人,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开始学习的。
北宋的宋祁,及第为官之后纵情奢侈,他的朋友劝谕他,不要忘了当年咸菜下饭的艰苦生活。
宋祁理直气壮地反问说:当年吃糠咽菜,又是为了什么呢?可见,支撑宋祁当年寒窗苦读的精神支柱只有一个,那就是日后的尽情享乐。
科举制度关系着个人的命运、家族的荣辱,因此牵动了全社会的神经,上上下下都被动员了起来。
在全社会浓浓的读书重学的氛围中,父兄们想的是“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举,为了做官。
子弟在“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慷慨豪迈中,瞄准的同样是登科及第,做官为相。
“男儿独患无名尔,将相谁云有种哉?”(王安石)“朝廷用文治,大开官职场。
愿尔出门去,取官如驱羊。
”(杜牧)稍有一分天分的子弟,就这样被寄予了光大家族门楣的使命,向科举发起了冲刺。
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以、三日记为视角的比较考察一、概述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科举制度在清末民初时期被废除,这一变革对乡村士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本文试图以三日记为视角,对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的生活、心态、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考察,以期揭示科举制度废除对乡村士子群体的深刻影响。
在三日记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窥见乡村士子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生活变迁。
科举制度废除前,乡村士子通过研读经书、参加科举考试,寻求仕途晋升,他们的生活重心主要围绕科举考试展开。
而科举制度废除后,乡村士子的生活轨迹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不得不面对新的社会现实,重新寻找生活出路。
本文首先将对科举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简要回顾,分析科举制度废除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必然。
通过三日记的具体内容,展现乡村士子在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生活状态、心态变化以及社会地位的变迁。
本文将对科举停废对乡村士子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乡村士子的命运变迁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1. 简述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隋朝,经过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与完善,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官员选拔体系。
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运转,更对当时社会的文化、教育、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员选拔制度。
在科举制度之前,官员的选拔主要依赖于世袭、军功、察举等途径,这些方式往往导致权力集中在少数贵族和世家大族手中,不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从而打破了贵族世袭的垄断局面。
科举制度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是举足轻重的。
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在维护国家稳定、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福建省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科段毕业论文题目: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准考证号:030203100726学生姓名:曾雄禹指导教师:刘海燕年月日柳永的科举态度演变之我见汉语言文学专业曾雄禹指导老师:刘海燕摘要:柳永是宋代争议较大的著名词人。
在他许多羁旅闺情游冶词中,经常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我们认为,说柳永一贯蔑视权贵、鄙视功名或一贯追求利禄、追求享受,都显得片面、不够恰当了。
柳永对科举功名的态度,实际经历了热衷向往――调侃放浪――竭力进取――感伤厌倦四个阶段。
关键词:柳永;科举;态度一、柳永不仅仅是一个浪子柳永是我国北宋词坛上一位杰出的词作家,对词调的丰富、词体变革以及词表现内容的扩大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 特别是慢词创作,对宋词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以算是北宋词坛的一块里程碑。
丰富的题材、新颖的格式、通俗的艺术风格, 使其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千百年来,虽然各朝各代文人对柳永和其词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柳词却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喜爱。
“俚不伤雅,雅而能俗”,正因为如此,柳词起到了“雅俗共赏”的功效,宋朝大文学评论家叶梦得称赞柳永:“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纪晓岚称: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
如此一个备受争议的作家,自从宋代开始,大家对柳永本人的评价有,“薄于操行”,“无行”,“傲睨王侯”,“厌薄宦情”等;对于柳永的词的评价如,“不减唐人高处”,“自是北宋巨手”,“词语尘下”,好为“淫冶讴歌之曲”等等。
这些对柳永其人其词的争论历经千年一直延续至今,在很大程度上使柳永这一人物形象笼罩上丰富的传奇色彩。
细思量其中缘由,大约是《宋史》里没有有关柳永及其词的传,以及在宋人笔记里,虽然有零星的记载,但各书的说法不完全一致,使得我们反而加重了对柳永形象的模糊认识,在后来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包括宋元明以来流传的话本、戏剧、小说,都把柳永描绘成了放荡不羁的浪子形象,如话本《柳耆卿记》,杂剧《风流冢》,院本《变柳七》等。
略论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士人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8-18T11:06:01.8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作者:李娟[导读] 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但同时也衰落于清朝。
李娟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但同时也衰落于清朝。
科举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适应于君主专制统治和官方选拔制度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
一、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
在整个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不仅适应了封建社会集权制度的需要,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
但由于科举制度自身具有封建主义属性,加之弊端丛生,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之后就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废除。
科举制度之所以被废除是由于它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举制阻碍了近代新式人才的成长。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下,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例如训练士兵、制造兵器等。
而科举制依然停留在八股文、帖文,所取之人“问以五洲形式,列国政治,历朝史鉴,诸子百家,天算、动植、形声、格致之学,皆懵然默然,不知所对”[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9.]。
这些人既不能治国兴邦,也不能抵抗外敌入侵,进而说明了科举制度完全不适应近代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科举制度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向中国展示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先进模式。
国内的有识之士随即效仿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兴办近代教育。
但是近代教育并未能摆脱科举制度的影响,形式上接受而实质上并未接受。
张之洞说:“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中华书局,1959:4998.]。
96社会科学文摘 | SOCIAL SCIENCE DIGEST历史晚清以来,科举制常常被狭义地理解为八股取士之类的考试制度,受到了改革派人士的激烈批评和妖魔化处理。
其实,科举制的考试内容,绝不是仅仅通过八股文来测试考生对古典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还通过“策问”等形式考察士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内涵极为丰富,在官僚选拔、人才流动、分层配置、地方公义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科举制的废除,导致传统社会由“学”选“官”路径的终结,士绅社会由此消亡,人才流动及其合理配置机制遭到摧毁,中国式的“代议”现象也在乡村中消失殆尽。
全面审视被污名化的科举制晚清以来,科举制一直背负着为中国教育长期落后于西方负责的恶名,此恶名的产生固然与晚清改革者对中国历朝政治制度矫枉过正式的极端批判脱不了干系,却也与后人对科举制内涵的评价日趋狭窄密不可分。
自19世纪末开始,对科举制的猛烈批判通过现代中小学课本、媒体报刊和专业学术杂志广泛传播流通,遂造成“科举”即等同于“八股”“时文”的简单刻板印象。
近些年来,随着大量史料的发现和研究的渐趋深入,对科举的负面评价出现了不小的转向。
如有学者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一直在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将文化、社会、经济诸领域与政治权力的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多面互动的整体。
”把科举制当作一个完整复杂的系统,深入评估其运作机制的得失,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把科举制视为旧时代遗留下来的腐坏体系加以情绪化的贬损,已日益成为学界的共识。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科举制本身的作用并不能仅概括成一个单纯的教育制度,科举还是选官入仕的重要渠道。
由此有一种观点引起讨论,即科举制既然包含着“选举”的涵义,那么,它与现代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制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呢?或者说两者存在何种异同关系呢?科举制与西方代议民主制据有些学者的意见,科举制在西方人的眼里早已具备了一种韦伯所说的“消极的民主化”的迹象。
科举制度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等
作者:xx等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03期
1905年的废科举产生了影响深远的广泛社会后果。
在乡村造成办学主体由私向公的转变,减弱了民间办学和就学的积极性。
新学制对贫寒而向学之家的子弟有所排斥,导致乡村读书人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
而乡民对新教育传播的“知识”却不那么承认,使新学生在乡村中不受重视,流向城市寻求发展。
乡村读书人心态也开始转变,厌弃固有生活,甚至轻视农民。
随着城乡的分离,在都市中游荡的知识青年和失去读书人的农村都成为受害者。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xx财产权利的宗教xxxx
洛克以财产衡以利为核心的道德自然法,潜含着一个基督教伦理的维度。
与霍布斯不同,洛克的道德自然法概念自身就预设了上帝的绝对权威和赏罚能力;洛克对于自然财产权利的论证,有赖于他对以亚当为代表的父权君主制的批判与对《圣经》文本的重新解读;当洛克将生命看做是上帝财产的时候,他既逻辑周延地回应了霍布斯以自我保存之自然权利为核心的世俗道德自然法的挑战,又回护了自己以财产权利为核心的宗教道德自然法的主题。
1/ 1。
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废除我国科举制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一直延续至清朝。
科举考试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其核心理念是“文章选贤”。
然而,尽管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提高士人素质和选拔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它逐渐暴露出了一些严重的弊端,因此,我国科举制度于1905年正式废除。
首先,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科举考试过于注重文学才能,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选拔出的官员思维僵化,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严重的阶级歧视,只有士人阶层才有机会参加考试,而其他社会阶层的人才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人才的梯队建设。
其次,科举制度对于教育机会的分配存在不公平性。
由于科举考试占据了教育资源的绝大部分,导致其他教育途径受到压抑,使得许多人才无法得到充分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种不公平现象不仅仅体现在地区之间的差异上,而且还存在于性别之间。
科举制度对于女性来说几乎是关闭的门,使得那些具备优秀才华的女性无法得到应有的发展机会,这是对女性人权的一种剥夺。
再次,科举制度容易滋生腐败和贿赂现象。
科举考试的庞大系统给了许多不法之徒机会,他们可以通过贿赂、作弊等方式获取高分甚至官职,这严重破坏了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由于考试的举办者和监考人员往往收受贿赂,导致科举制度成为了某些地方贪污腐败的温床。
最后,科举制度与时代的要求不符。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纯粹的文学才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实践经验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人才,而科举制度无法选拔出这样的人才,因此它变得越来越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科举制度之所以在1905年正式废除,是因为它在选拔人才、教育机会分配、腐败问题和时代需求等方面逐渐显现出了严重的弊端。
废除科举制度是我国教育改革和人才选拔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浅析近代乡村青年士子对科举停废的平静反响与积极调适科举制是隋唐宋元明清六朝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颁布谕令废止科举,停废科举对于“习举业”的广大士子群体的震撼和冲击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社会各阶层尤其是青年士子对这一变革表现的相当平静。
《朱峙三日记》的内容还原了晚清士子的生活,反映了当时青年士子对科举停废的平静反响与积极调适,让我们对科举停废和近代乡村士子有全新的认识。
有助于我们探究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士子们表现出的冷静、与时俱进对我们当代年轻人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科举停废;乡村青年士子;社会文化根源;平静反响与积极调适;与时俱进把科举学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不过百年,这期间关于科举制度改革学术界研究颇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大学出版的《中国科举制度改废考》,首次将科举改废做为专题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作者运用清人笔记小说,文集等文献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清代科举的发展变化。
2005年科举百年祭活动的开展以来国内科举学宏论迭出。
解读《朱峙三日记》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层面来展现一个时代的人物命运及生存状态。
限于资料的完整性和典型性本文着重讨论以朱峙三为代表的信息比较通达的南方乡村青年士子的反响、态度与境遇。
朱峙三,湖北人,清末秀才,其日记至今留存比较完整。
对于乡村青年士子中“乡村”的概念这里有必要重申一下,清代行政区的划分是没有城乡之别的,因此大部分士子都属于乡村士子的范畴。
在近代科举学的研究中对于科举废止对士人影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科举制的废止导致了士农工商的传统四民社会的解体,士人被边缘化。
一种是科举废止,绅权上升社会更加平等化。
本篇论文仅就一人研究部分群体以及某些业已存在的影响和事实。
一、科举停废与青年士子的平静反响积极调适科举制的废除要从其变革说起,1841年广州总督祁贡上书开启了倡导科举变革之风,经历了道咸同光四朝,到1896年才正式开始了科举变革之路。
古代科举制与传统士人的求偿心理科举制始于隋,盛于唐,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迄于清末,主宰中国传统社会文官选拔达1300余年之久。
而士子众多,录取名额有限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因此,求取功名之途阻塞多艰,士人蹭蹬场屋,有多年而及第者,有终身不售者,为痴为狂者所在多有。
士人及第后的心态在其诗作中多有记载和表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唐诗人孟郊科举及第后的狂喜心情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大诗人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也显露出对自己即将出仕并改换门庭和身份的喜悦。
被目为明代奸相的严嵩的父亲严淮在临终前嘱托严嵩:“吾期汝一第,以成吾志,今若此命矣。
”“既汝他日获成吾志者,吾目瞑矣!”(《钤山堂集》卷33)从严嵩父亲的生死期许,到《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后的癫狂发作;从唐代诗人的真实心情写照,到明清文人小说家笔下的夸张描写,都反映了科举制在中国传统士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传统社会里,科举成为士人阶层的最佳选择和出路,成为其社会存在的主要意义和个人价值实现的终极目标。
这一观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在传统社会中,一个士子成功的背后凝结了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乡党的心血和资助。
“延经师,属生徒,隆礼而饩之,异书厚直购之至,倾其资弗计。
”(《钤山堂集》卷33)殷切的期望、慷慨的经济支持,士子们心里积淀的不仅是感动、感激,还有不易所觉的潜在的社会求偿心理意识。
当一个士人完成了从“正身之士”到“求仕之士”到“仰禄之士”的身份转变,庆幸自己已经叩开仕途大门,从而可以青紫加身、耀祖光宗,个人的匡世济民之志得以实现的时候,他心中萌动的还有汹涌的对亲族的回报之情以及对自己多年艰辛付出的求偿愿望的潜流。
长期的精神压抑、经年苦读的艰辛、经济的窘迫、前途的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纠结缠绕在士子们的心灵中,在内心的挣扎扭曲中畸变为强烈的社会求偿心理。
这一士人的群体社会心理,在适当的环境中,就会被激发而衍生为实际的社会求偿行动。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浅析科举制度废除后士绅阶层的流动学院:文史学院班级:08级历史系三班姓名:李文君指导教师:吴彦芳职称:完成日期:2012年4月日科举制度废除后士绅阶层的流动【摘要】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形成,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绅。
中外许多学者将士绅阶层看作国家与社会的中介,更有“士绅社会”,“士绅国家”的说法,则士绅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可见一斑。
然而,因科举而产生的士绅阶层,也必然会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它的流动也必然会对当时的中国传统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字】士绅士绅流动目录士绅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中,士绅的权力是十分重要的。
士绅阶层更是地方权力的代表,他们将乡村的自治权和国家的行政权合二为一。
则士绅阶层不仅在地方拥有相当的威望,并且在国家政治位置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时士绅阶层还握有着一定的政治管理技术。
然而在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度的废除及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使得士绅阶层走向了一个历史的拐角。
在仕途之门关闭之后,这一阶层的人们在“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一个课题。
本文就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对科举制度废除后,士绅阶层地流动问题作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一“士绅”与科举到底何为“士绅”,关于这一问题许多专家、学者也曾作过论述,但也未曾得出明确一致的定论。
在《皇权与绅权》一书中,费孝通讲到:“绅士则为退任的官僚或是他们的亲戚。
这些人在野,可是朝廷内有他们的关系。
他们不一定有政权,但一定有自己的势力,这种势力便是政治上的免疫力。
”①同时史学家吴晗提到,士大夫、官僚、绅士、知识分子是四位一体的。
不管怎样,有一点史学界是普遍认可的,即士绅是与科举密不可分,这也就注定他们同政治权利联系紧密,同时他们又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并在地方拥有一定的威望,这一表述并非精确,但也能概括出士绅的一般特点了。
收稿日期:2006-10-08作者简介:李良品(1957-),男,重庆石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及地域文化研究。
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士人心态李良品(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408003)摘要: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士人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态,这是由士人的命运决定的。
长达1300年的科举时代中,无数的士人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心态。
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类:一是赴举士人的渴慕;二是及第士人的狂放;三是失意士人的归隐;四是黜落士人的报复。
探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士人心态,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科举制度影响下的文人特定的文化心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科举时代的政治格局与政治斗争、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
关键词:科举制度;影响;士人;心态中图分类号:D69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65(2007)05-0100-04 科举制度在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它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取士制度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士人表现出什么样的心态,这是由士人的命运决定的。
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时代中,无数的士人表现出极为复杂的心态。
在科举时代,“士”是一个特殊的阶层,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所谓“知识分子”。
隋唐以降,“士”不仅具有“社会的良心”,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风范,这均成为以后“士人”的标准。
〔1〕(120)探讨科举制度影响下的士人心态,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封建社会后期士人特定的文化心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科举时代的政治格局与政治斗争、社会结构与社会风尚。
一、“前程心在青云里”———赴举士人的渴慕洪迈在《容斋四笔》一书中记载了当时世人流传的“得意失意诗”两首:“旧传有诗四句夸世人得意者云:‘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好事者续以失意四句曰:‘寡妇携儿泣,将军被敌擒,失恩宫女面,下第举人心。
’此二诗,可喜可悲之状极矣。
”(《容斋四笔》卷八)这两首诗从侧面映照出世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科举制度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文化心理,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闭门读书成为最有价值的活动,科场角逐成为最吸引人的事业。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文化传承影响的得失浅析---资环学院安全工程01班 20107141 俞微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产物,对于古代和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1.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的影响最积极的影响应该就是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竞争的公平性,让人们不在觉得成功遥不可及,让人们了解只要努力,有才能就有成功的可能。
对九品中正制的取代,可以说彻底打破了门阀氏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性,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有平等的机会去步入仕途,在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同时,也可为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尽管如此,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很多消极的思想观念也在国人的心中滋生,影响着日后国人整体的社会心态。
影响最大的就是官本位思想。
去年的李刚门事件,又一次让一直以来为国人所诟病的官本位思想展现一览无余。
中国社会心态中官本位思想可以追溯到科举制度的建立。
自秦汉至南北朝,察举制虽有其弊端,但是人才与仕的距离并非很大,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很多时候都会被领导者发现,步入仕途。
然而,科举制度的建立,将人才与仕官之间用一张试卷挖出了一条鸿沟,从此人们看待官员的眼光中,多了一份“怕”。
这种“怕”在中国老百姓脑中深深的刻下了等级的观念,平等的理想正被一点点吞噬。
从此几乎没有“刘玄德三顾茅庐”的佳话了。
官本位的思想在此时已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开始滋生。
在封建社会后期,随着中央集团的加强,对思想舆论的控制越来越严格,官员甚至沦为统治阶级的私人打手。
官本位思想已经在我们思想中扎根了。
2.科举制度对文化传承的影响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最直接的就是在根源上帮我们保存了古人的著作,同时也激励读书人去潜心研究古代圣人的学问。
让人们更有动力和机会去接触各种文化。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狭隘的考试内容,极大的限制了国人对其他领域的探索。
导致某些考试范围外的作品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
与此同时,这也造成了人们功利性读书的心态。
导致曾经意义上的知识分子的缺失,更多的人只是为了名利而读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个前清举人眼中废除科举前后的社会变迁刘氏自1890年开始记日记,此时的中国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多和工商业的发展,西方的器物和观念开始在内陆出现和传播,作为立国之本的儒家思想及其他社会秩序受到怀疑,以士农工商四大群体为基本社会构成的传统社会结构,在自身演变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危机,在西潮的冲击下拉开了变迁的序幕。
而此时的刘氏已在山西太谷县南席村一票号商人家任塾师。
但他“初志本不愿教书”,因为其家“贫穷,只有薄田十数亩,不足养十口之家”,[8]全仗刘父在外经商的收入(刘父在太谷县经营木材生意)。
刘氏自称“余家以耕读为业,不耕则糊口不足,不读则礼仪不知……。
”因此,对身居相对富庶的内陆,已经走上科举入仕之路,并视耕读传家为正途的刘大鹏在社会转型时心理特性的探讨,只能从他日记中所描述的与其安身立命息息相关的科举制度的变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结构的种种变化来分析说明。
1、从“创办学堂,变通科举”到“立停科举,推广学堂”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近代教育改革,以其核心内容科举制度的废除来划分,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862年洋务派创办第一个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到维新变法时期广设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取士的标准,变通科举;后期从1905年9月(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到建立新学制,厘定教育宗旨,改革教育行政机构。
对这一系列力度不断加大的制度变革,刘大鹏在日记中将自己的经历及所见所闻做了记述。
由于家境“不甚宽绰有余”,刘氏在中举以前,即已出任塾师。
但他对塾师这一社会身份始终不能认同,多次声明这只是“糊口”的生计而已。
在他看来,“读书之士不能奋志青云,身登仕版,到后来入于教学一途,而以多得几修金为事,此亦可谓龌龊之极矣。
”因而他虽然深知科举仕进,“若登天然”,但仍汲汲于功名。
1895年到京第一次参加会试,名落孙山之后他自我安慰说:“科名有定,岂在人谋,况吾省只取十名,下场者二百七、八十人乎。
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心态、文化传承影响的得失浅析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度经历了从隋朝到清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俨然已经给中国的历史和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科举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和知识分子的普遍性格与心态,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考试制度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在我看来,科举制极大的促进了传统儒学的传承和普及,带动了民间大众崇尚人文、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更重要的是从宋代开始,科举实现了不论出身、地位、贫富,平民均可参加,这大大的拓宽了政府选用人才的范围,使得处于社会底层的有才之士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理想。
另外,由于科举制度规定了学习和考试的内容,让广大的读书人找准了方向,同时也就起到了很好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饱读书籍,领略丰富的文化,谈何治国之道?所以,科举制延续的一千三百多年,也正是中国文化一个绵延不绝的传承过程。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有利必有失。
科举制度在其传承文化,促进人人平等的功绩之外,也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众所周知,科举制给读书人规定了读书学习的范围,这使得很多人为求得“金榜题名时”的荣耀时刻,进入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保守状态。
久而久之,世人便慢慢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心态,这种状态下,科举制度俨然成为了禁锢有识之士思想的枷锁。
总的来说,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带动了中国考试制度的发展,但是,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让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程式化发展的状态,形成了读书至尚的单一的社会心态。
科举取消的历史――略论元代士人的心态变化与职业取向关键词:科举 元代 士人 胥吏 地域社会 士大夫政治 唐宋变革论 宋元变革论绪言距离1905年这个科举被彻底废除的年分大约600年前,经历了极盛之后的科举曾被一度取消。
说是一度,是因为后来又被恢复。
但从取消到恢复,这中间,北方间隔了近80年,南方也间隔了有近40年。
几十年的时间,对于节奏变化很快的现代人来说,也许并不算很长,20世纪似乎也就是一瞬间就过去了,以致于人们还不习惯把它当作历史。
但在节奏缓慢的传统社会,几十年则是一个很长的时段,它包含了好几代人的记忆。
在科举被废除整整100年后,很多人都把视点聚焦在1905年,探讨科举的废除给读书人带来的冲击,给社会带来的变化,以及思索科举的利弊,并且考察这一制度的本身。
而我则想把景深扩大,把镜头延伸,投向600年前的元代。
试图通过考察历史上科举被废止的时代,而为人们考察1905,提供一个参照系。
在千年科举的历史上,除了走向终点的1905年和明初一度废除之外,元代是唯一的实质上长时间废止过科举的时代。
除此之外,科举在蒙古人的政权被废止,和后来在满洲人政权被废除,也是两者在表层上的相似。
不止是表层,科举被废止后,对士人的冲击,对士人的职业取向,对社会的影响,在这些深层面上,也有其类似之处。
在这里,我无意对两者进行简单的类比,只是想考察一下在元代科举兴废的事实以及士人动向、社会变化,并阐述一下我所一直思考的与此相关的元代在中国历史上位置问题。
仓促成文,至祈教正。
一、科举在元代的兴废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效仿中原王朝,建元“中统”。
尔后,又于1271年,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中的“元”字,改国号为“大元”。
学界一般认为,元朝由此建立,而其前身,成吉思汗于1206年所建立的则为蒙古。
然而,我们叙述科举在元代的兴废,则需要追溯到1260年以前。
由于科举是中原以汉族为中心的王朝所实行的“公务员”选拔制度,所以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非汉族政权的汉化问题。
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探讨科举制的废除对农村精英的影响。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科举制废除之前的乡村社会精英的划分标准,认为乡村精英是既拥有一定的科举功名,又有一定的财富,并且还是宗族中有影响的人,他们就是乡村社会的士绅阶层。
士绅们在乡村社会的领导地位是凭借其所拥有的一系列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资源从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本来士绅的影响基本上是在后台发生作用,但是在清朝晚期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士绅阶层通过举办团练而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权力,并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
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科举制的废除中断了士绅阶层的产生机制,然而在一定的时间界限内,士绅们凭借其所掌握的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从而在新的权力机构中仍然居于领导地位。
本文从科举制废除之后的国家权力系统、农会、学堂系统及民间组织中士绅阶层的领导作用来论述这个问题,在科举制废除后的国家权力系统中士绅阶层通过地方自治机构来发挥作用:在农会中其领导人员也以士绅为主;在学堂系统中士绅的领导地位不仅体现在对学常这一机构实体的领导上,而且体现在对学堂思想的领导上,在民间组织如宗教组织中,士绅也能发挥领导作用。
关键词:科举制士绅乡村精英ABSTRACTOnthebasicoftheformerstudy,thethesisistryingtoprobeintohowtheruralelitewasundertheinfluenceoftheabolishmentofimperialexaminationssystem.Atfirst,thethesishasarguedthestandardoftheruralelitebeforeimperialexaminationssystemwasabolished,theargumentofwhichisthattheruraleliteswerethepersonswithdiplomaofimperialexaminations,wealthandinfluenceinhisgenes,whicharethegentsintheruralsociety.Resortingtotheirpolitical,economicalandculturalresource,thegentshadbeencomingintobeingintherealsocietylife.Originally,theinfluenceofthegentsfunctionedbehindthecurtainonthewholebutviaholdingtreatingSaturdayni曲tsoldier,thegentshadexpandedtheirpowertoalargedegreeonthecoerceofsurprisingTAIPINGRebellion,andbegantofunctioninthestageinsteadofbehindthecurtain.In1905imperialexaminationssystemwasabolished,whichbrokethecoerceofcomingintobeingofgents,butifnotoutofthegiventime,thegentsstillcouldleadthenewpowerorganizationsresortingtotheirpolitical,economicalandculturalresoUrce.Thethesishasprobedthisproblemviathegents’leadershipinstate’Spowersystem,peasantassociation,theschoolsystemandpopularorganizationafterexaminationssystemwasabolished.imperialAftertheimperialexaminationssystemwasabolished,thegentsfunctionedviatheautonomyorganizationinstate’Spowersystem,andthemostofthepeasantassociation’Sleadersaregents,andgentsnotonlyledtheschoolitself,butalsoledtheideologyofsch001.KeyWords:ImperialExaminationsSystemGentRuralElitesII⑩硕士学位论文MhSTER’STHESIS刖舌1905年,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制被废除,无论如何它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件。
科举制度废止后士人心态的变迁学生:王万红指导教师:刘庆炬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摘要:1905年清政府一纸诏书停罢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绵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并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的废止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更直接冲击和震撼了以习举业为生的士人的心态,士人的职业倾向、文化观念、政治态度、人生理想等方面均发生重大转变。
而士人心态的变迁也带来了诸如四民社会解体、工商实业兴起和社会风气转变等一系列社会效应,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关键词:科举制度废除;士人心态;变迁The Changes In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After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tudent: Wang WanhongInstructor: Liu Qingju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In 1905 , the Qing government edict stoped civil service exam , which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tretche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1300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aused wide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 and a more direct impact and shock to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ultural values,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ideals of life of scholars have taken place such as dramatic changes. The changes in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not only brought a series of social effects such as Simin social disintegration, the rise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nd social changes , but also accelerated the demise of the Qing Dynasty.Key words: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Changes前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科举制度废止后士人心态的变迁学生:王万红指导教师:刘庆炬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摘要:1905年清政府一纸诏书停罢科举,在中国历史上延绵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并永远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的废止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更直接冲击和震撼了以习举业为生的士人的心态,士人的职业倾向、文化观念、政治态度、人生理想等方面均发生重大转变。
而士人心态的变迁也带来了诸如四民社会解体、工商实业兴起和社会风气转变等一系列社会效应,更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关键词:科举制度废除;士人心态;变迁The Changes In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After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Student: Wang WanhongInstructor: Liu QingjuPolitics and Law Department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Abstract: In 1905 , the Qing government edict stoped civil service exam , which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stretche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1300 from the stage of history.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caused wide and profound social change, and a more direct impact and shock to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The concept of professional, cultural values,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ideals of life of scholars have taken place such as dramatic changes. The changes in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not only brought a series of social effects such as Simin social disintegration, the rise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nd social changes , but also accelerated the demise of the Qing Dynasty.Key words: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mentality of Scholars; Changes前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
它的建立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选拔官吏不再唯门第、财产、血统是举,而是更加注重官吏的知识才能。
平民百姓只要努力读书也同样有可能通过科举而步入上层,“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再是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因此,无论贫富,读书人都把应举作为个人生活的核心内容。
对于他们而言,读书做官并不仅仅是“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实现,更多的还是出于改变个人和家庭处境的现实考虑。
正所谓“一举成名天下知”。
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中国上升性社会变动的主要途径,也为中国传统士人‘布衣卿相’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适应了以耕读为业的士阶层的社会需要”[1],从而培养了庞大的士人阶层。
科举制度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形态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2],并深深影响了接受这一制度检阅的士人的心态。
作为仕进的唯一正途,科举制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士人的职业倾向、文化观念、政治态度、人生理想等息息相关。
换言之,科举制度一旦发生变革,必然会引起士人心态、命运的一系列变迁。
本文从制度变革对文化主体的影响入手,旨在探寻科举制度废止后士人心态变迁之轨迹以及由此衍生的社会后果。
一、清末科举制度改废科举制度始于隋唐,至宋代便已成为“帝制时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项政治及社会制度”[3]。
在1300年的科举史上,虽然也有过多次关于科举制度存废的争论,甚至一度中断,它却总能迅速复活,继续稳定且有序的运行。
皇帝可以换,朝代可以改,科考却不能不举行,科举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清承明制,科举取士。
直至晚清,科举制度一直运行有序,为清朝统治者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然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大举入侵,中国社会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以求救亡图存之道,求变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
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传承封建文化、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科举制度就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加之其本身固有弊端的日益凸显,科举制度日益被视为实现中国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障碍,遭到趋新人士的强烈批判。
如梁启超痛斥“八股”曰:“故深知中国之实情者,莫不谓八股为致弱之根源。
”[4]他主张“欲兴学校、育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大变则大效,小变则小效。
”[5]严复也在《救亡决论》中指出,“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
然则变将何先?曰莫急于废八股。
”[6]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清末新政的推行,科举革废也提上日程。
1901年,清政府采纳了张之洞、刘坤一等人渐废科举的建议:“前两科每科分减旧日中额学额的三成,第三科,每科分减旧额四成,十年三科之后,旧额减尽,生员举人皆出于学堂矣”[7]。
同年7月,清廷又命自此为始,乡试、会试等均试策论,取消八股文程式,以近代时务代之等等。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袁世凯、张之洞、端方等六位朝中重臣有感于“现在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竭力振作,实同一刻千金。
而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绝无大兴之望”[8],立停科举迫在眉睫。
1905年8月30日,六大臣会奏《请废科举折》:“拟请宸衷独断,雷厉风行,立沛纶音,停罢科举”[9]。
迫于形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清廷于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四日(1905年9月2日)颁布上谕,宣布停罢科举,“著即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一律停止”[10]。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绵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终结,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果说近代中国真的存在所谓‘数千年未有的大变局’的话,科举制的废除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体制变动之一。
”[11]也正如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认为的那样:“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
由于它的废除,这个社会丧失了它特有的制度体系。
”[12]换言之,科举制度的废止等于是将维系传统社会、支撑官僚体系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制度根基突然铲除,这必然引起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尤其对于“习举业”的士人而言,冲击和震撼更是直接而强烈。
二、科举制度废止后士人心态的变迁科举一度为广大士人提供了同一种生活方式,即“读书-应举-仕进”。
虽然每次只有少数士人能有幸“金榜题名”,但由于科举取士没有年龄限制,失败者仍保留着下一次成功的机会和希望,读书应举也因此成为士人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
一旦这种生活方式遭到颠覆,必将使这些人陷入迷惘、失落和幻灭之中。
就像刘大鹏日记里所描述的,读书人“习业已久,一旦置旧法而立新功令,自有不知适从之势”[13],当他获悉科举停废,当即感到“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14]。
1000多年来,士人最重要的晋升之路断绝了,士人的命运和心态均将发生重大转变。
下面将以士人职业倾向、文化观念、政治态度以及人生理想为侧面,窥探士人心态的转变历程。
(一)职业倾向的转变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其首要目标就是选贤任能、入朝为官,这也就决定了士人唯一的正途——入仕。
官员也就成为绝大多数士人的首选职业和人生目标。
正所谓“一鸣从此始,相望青云端”,入仕不仅仅意味着“治国、平天下”的价值理想有望实现,更意味着个人乃至家族命运的改变。
而那些未能入仕者则不仅要经受落第的打击,更直接面临着生存问题。
儒家鄙视劳动,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自幼熟识儒家经典的士人们也大都只会读书而无其他谋生能力,其能够从事的最好职业也只有私塾先生——以科举制度为生存支柱,以未来将走上科考之路的幼童为教授对象。
而科举制度废除后,仕途断绝,士人失去了人生的坐标,“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又无业可托”[15],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又由于新学堂的兴起,大量学童离开私塾转入学堂,塾师顿失其业,只能坐困于家,“仰屋而叹无米之炊”[16]。
也正是在“士为四民之首,坐失其业,谋生无术”[17]的窘境下,士人反而不再依赖于唯一的举业和功名,开始拥有了自己充分选择命运的社会空间,职业倾向发生转变,职业的选择也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必然变为偶然。
1、学堂求学和出国留学清政府在改废科举的同时,加大了对学堂学生、留学生的奖励,并采取赐予学生出身者功名实职的政策以鼓励士人学习新学。
科举停罢,出国留学和进入新式学堂遂成为士人获取功名和社会地位的主要途径。
清政府为鼓励旧士人入新学堂,规定年龄30岁以下者皆可入学堂肄业;年龄30-50岁者,可入师范简易科。
由于享有优先录取权,士人大量涌入新学堂。
据统计,废科举后,士人群体中约有1/5,即近30万人,通过各种途径接受新式教育。
无论师范学堂、法政学堂还是军事学堂,士人均在学生中占有较大比例。
[18]出国留学更是取代科举成为个人学识和身份的必要标志。
1910年,胡适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现在形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惟有出洋留学一途”[19]。
在美国读书期间,他又注意到,今日“国内学生,心目中惟以留学为最高目的”,他们“以为科举已废,进取仕禄之阶,惟留学为最捷”。
那时一旦得一本科学位归,即被“尊之如帝天”。
[20]新式教育注重培养各类职业人才,因而无论投入学堂还是出洋留学,士人均能够接触到不同程度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职业选择必然更加多样化。
2、弃仕而商科举废止,在西方商品大潮的冲击下,传统的“重农轻商”、“重义轻利”的观念发生转变,商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孙宝暄《忘山访庐日记》中的一段叙述最能反映士人这一心态的变化:“苟无商以运输之,交易之,则农工无可图之利,而其业荒矣,是故,富之本虽在农与工,而其枢纽则在商”[21]。
士人不再“耻于言商”,而更多的表现出对于经商和发展实业的浓厚兴趣。
很多有功名的士人转而投身实业,清末著名的状元实业家张骞、孙家鼐等人就是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