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复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4
1.实际焦点和有效焦点是什么
实际焦点:从阴极灯丝发射出来的高速电子束撞击至阳极靶面上的面积
有效焦点:实际焦点与X线管轴方向上的投影
2.什么是DR和CR
DR是在传统X线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字化X线摄影设备。X线透过人体后,经过X线探测器采集和计算机系统处理,可在数秒内快速地再现出X线摄影图像。
CR(计算机X线摄影)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它的摄影方式与传统暗盒的屏/胶系统相似,以成像板(IP)代替X线胶片作为记录信息载体,IP经X线曝光后送入读装臵读出X线影像信息,再由计算机处理后显示图像。
3.像素和体素有什么区别
像素,又称像元,是构成CT图像最小的单位,也就是矩阵中的一个小方格,是二维的概念。体素,即体积单元,三维意义上的,像素大小的扫描厚度构成一个立方体。
5.自旋是怎么回事
所有磁性原子核都有一个特性,即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进行高速旋转,这一特性称为自旋。
6.窗位是如何定义的
窗位:将某一CT值对应于灰度级的中心位臵,这个CT值表示窗位。
7.T2值如何定义
90°脉冲的施加,使其组织宏观横向磁化矢量达到最大值,以此刻为起点,以T2弛豫造成的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最大值的37%为终点,起点与终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即为该组织的T2值。
8.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的原理
压电效应:在某些各向异性的材料上加力,使其电荷中心不重合而在材料表面产生电荷分布,这种物理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逆压电效应:相反若加上电场,极化位移使材料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导致客观上的微小形变,该物理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9.标识X线的特点。
特点:①任何元素的标识X线的波长是固定不变的,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②在医用诊断X线机中,仅K系的标识X线有用。③标识X线只有在一定的管电压下才能出现,不同的靶原子,出现同一标识X线所需的管电压与原子序数的平方成正比。
10.IP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IP的组成包括:保护层、荧光层(光激发物质)、支持层(基板)、背衬层(背面保护层)
作用:记录图像信息的载体,是CR成像系统的关键部件。
11.DR按X线曝光方式的分类和特点
按曝光方式分为面曝光成像方式、线曝光成像方式
面曝光成像方式的特点:①探测器的设计采用大面积的面阵探测器,也称平板探测器(FPD)。探测器对X线的有效采集面积沿用了屏/片系统使用的最大成像面积,能在检查时包全人体被检查的区域。②在X线曝光的瞬间,一次性的同时采集到被检人体区域信息。
12.CT成像的物理基础
CT成像的物理基础:X线的吸收衰减
13.阐述计算机X线摄影的原理
ppt:①CR采用IP作为载体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经X线曝光后,IP的光激励(被称为第1次激励或激发)荧光体中记录X线的摄影部位影像,形成了潜影。②将IP送入影像阅读处理器,经激光扫描器扫描(第二次激发)读出影像,至此,已将模拟影像转化成了数字影像。③数字影像可输出给激光打印机或其它终端进行显示或存储。第二次激发过的IP用强光照射,使IP上的潜影消失供下次使用。
书本:R采用IP作为载体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经X线曝光后,IP的光激励(被称为第1次激励或激发)荧光体中记录X线的摄影部位影像,形成了潜影。再将IP放入图像读取器或图像阅读器中,通过激光扫描使存储在IP荧光体中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被称为第2次激励),用光电倍增管或CCD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A/D转换后,输入计算机处理,最后获取高质量的数字X线图像。信息读取后IP被送到强光擦除系统进行强光照射,擦除IP全部信息,为下一次循环使用做准备。
14.磁共振成像过程中T2驰豫的产生。
由于质子周围磁环境随机波动,静磁场的不均匀导致质子群失相位,90°脉冲关闭后,宏观横向磁化矢量将呈指数式的快速衰减,把宏观横向磁化矢量的这种衰减称为自由感应衰减,也称T2弛豫。
15.回声检测的基本原理
利用超声换能器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脉冲,遇到声阻抗不同的组织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或散射脉冲信号,即脉冲回波信号。检测这些回波信号的幅度和延迟时间,就可对组织界面进行定位,并检测组织的特性;检测回波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变化,可以确定组织脏器界面的运动情况。实质上,脉冲超声回波技术所检测的正是超声波在物体表面产生反射或散射的物理特性,这就是超声脉冲回声检测的原理,也是目前医学超声成像的物理基础。
16.连续X线的产生机制。
连续辐射又称轫致辐射,是辐射损失的一种,它是产生连续X线的机制。轫致辐射是由轰击电子与靶原子的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结果。
17.CR相对于传统X线机的优点。
1、X线曝光量比常规X线摄影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IP替代胶片可重复使用,且IP 潜影存储时间比较长(高达8h),适合野外与床旁X线摄影
3、可与原有的X线摄影设备匹配使用,实现普通 X线摄影数字化,其成本低,便于普及和推广应用
4、可取消暗室,实现全明室化操作,彻底改善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5、具有多种后处理技术
6、具有多种后处理功能
7、显示的信息易被诊断医生阅读、理解,图像质量更加满足诊断要求
8、数字化存储,可进入网络系统,节省部分甚至全部胶片,也可节约保存图像胶片库占有的空间及经费
9、实现数据库管理,有利于查询、统计和比较,实现图像资料共享
18. DR按能量转换方式的分类及各自基本原理
按能量转换方式分为直接转换方式、间接转换方式
直接转换方式基本原理:X线投射到X线探测器上,光导半导体材料采集到X线光子后,直接将X 线强度分布转换为可测量的电信号。
间接转换方式基本原理:X线投射到X线探测器上,先由某种闪烁发光晶体物质,该晶体吸收了X 线光子能量后,以可见荧光的形式将能量释放出来。经过空间光路传递,由光电二极管采集、转换后获得可测量的电信号。
19.CT成像的基本过程
①数据采集②数据处理③图像重建④显示图像
20.非晶硒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X线图像形式是在X线照射后的极短时间内(3~7s)完成,大致可分为以下4步过程。①每次曝光前,先对非晶硒层两面的偏臵电板板间预先施加1200~5000v正向电压,使非晶硒层内形成偏臵电场,像素矩阵处于预臵初始状态。②X线曝光时,非晶硒光电导层吸收X线光子并在层内激发出电子和空穴对(离子对)。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和空穴做反向运动而产生电流,电流信号以垂直方向运动至电荷采集电极,给a-Si TFT 存储电容(极间电容,集电极)充电,这些电荷将被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