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自来水厂水质检测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

自来水是指通过自来水处理厂净化、消毒后生产出来的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供人们生活、生产使用的水。它主要通过水厂的取水泵站汲取江河湖泊及地下水,地表水,由自来水厂按照《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卫生标准》,经过沉淀、消毒、过滤等工艺流程的处理,最后通过配水泵站输送到各个用户。

从2007年7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修订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下称“新标准”)将正式实施,所有自来水厂都将实施更加严格的检测标准。新标准中的106项指标被分为常规检验项目和非常规检验项目两类。其中,常规检验项目42项,各地必须统一检定;非常规检验项目64项,具体实施日期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全部指标的实施最迟不得晚于2012年7月1日。一、自来水基本处理流程:

二、自来水常规检测项目和国标限值

表1 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三、自来水厂实验室解决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水质监测方案 ——嘉陵江凤县段 一.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和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对污染物作时间和空间上的追踪,掌握污染物得来源,扩散转移,反应,转化,了解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环境污染物作出预测,预报和预防。 2.了解和评价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掌握其变化规律。 3.收集环境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各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4.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源的污染监测,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5.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2).目标与要求 此次是针对嘉陵江凤县段的地标径流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嘉陵江源头水体状况,观察分析嘉陵江有害物质的分布,对水体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嘉陵江的水体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巩固和加深我们对水体监测的基本理论,同时加强布点,采样,分析,测定等步骤与方法,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宝鸡市凤县段嘉陵江进行检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嘉陵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凤县。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 地形地貌 凤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东经106°24′54″——107°7′30″,北纬33°34′57″——34°18′21″。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县境海拔在915—2739米之间,县城所在地双石铺镇海拔960米,西北隅与甘肃省两当县交界处透马驹峰海拔2739米,为境内最高点。紫柏山、代王山等海拔在2500米以上。最低海拔915米,位于温江寺乡西部河谷。嘉陵江为境内最大河流,发源于境内代王山南侧,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在境内长76公里,在县境西南部形成凤州——双石铺宽谷构造盆地,小峪河、安河等为其主要支流,呈枝状分布。东部中曲河为褒河支流西河上源,南流出境,属汉江水系。 2.气象

水质化验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验员岗位职责 1. 检验人员应系统掌握检验方法和检验所依据的标准,了解检验过 程。 2. 做好检验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仪器,设备,试剂,药品,标本等),并保证达到检验要求。 3. 对所领用的精密贵重仪器要加强管理,经常检查,精密贵重仪器要记录档案,明确责任。要熟悉实验室有关仪器,设备的功能,特点和操作方法,要具备维护,保养的知识,并能进行简单维修,因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仪器者,应酌情处理。 4. 遵守实验室制度,按时上、下班,工作时要坚守岗位,配合主管加 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5. 实验室人员要经常打扫和保持实验室的环境卫生,使用的仪器、药品要经常洗涤、擦拭,做到窗明几净,台面整洁,放置有序,标志分 明,使用方便。 6. 加强仪器设备和器材的管理,保证帐、卡、物相符,如有损坏、丢失,必须上报主管领导研究处理。对已超过规定使用年限、损坏严重无法修理的仪器、设备和失效药品,实验室统一上报,经批准后进行妥善处理,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拿用。 7. 检验人员要本着节约精神,严格控制实验中各类药品的使用量,不得随意浪费,对损坏的仪器将按个酌情进行处理。

8. 一般常用的仪器和药品的领用由检验人员填写领用单,上级主管签字后,在库房领取,精密贵重仪器领用须主管和总经理签字。任何人不得将实验室任何物品转送他人,公司其他部门借用仪器药品,须经主管同意后,并办理借用手续。外单位及个人借用须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9. 加强工作,确保人身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爆炸等危险事故发生,下班时要认真检查各实验室门窗、水、电是否关好,发现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报告,对废液要倒在统一指定的地方,及时销毁处理。 10. 完成上级主管交给的其他任务。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 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药品。 2. 禁止使用实验室的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等当茶具使用。 3. 浓酸、烧碱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切勿溅到皮肤和衣服上,使用浓 硝酸、盐酸、硫酸、高氯酸、氨水时,均应在通风厨或在通风情况下操作,如不小心溅到皮肤或眼内,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纳溶液(酸腐蚀时采用)或5%硼酸溶液(碱腐蚀时采用)冲洗, 最后用水冲洗。 4. 易燃溶剂加热时,必须在水浴或沙浴中进行,避免使用明火。切忌将热电炉放入实验柜中,以免发生火灾。

水保监测实施方案最新版

承张高速公路承德至承张界(大滩)段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建设单位:河北承德承张高速公路管理处 编制单位:江河水利水电咨询中心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监测任务缘由及实施组织 (1) 1.2项目概况 (1) 1.2.1项目建设意义 (1) 1.2.2工程规模与特性 (2) 1.3项目区概况及水土保持背景状况 (5) 1.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7) 2建设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7) 2.1项目概况 (7) 2.1.1工程规模与特性 (7) 2.1.2工程组成 (12) 2.1.3工程占地 (23) 2.1.4土石方平衡 (25) 2.1.5施工工艺与进度 (25) 2.2项目区概况 (28) 2.2.1自然概况 (28) 2.2.2社会经济概况 (32) 2.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35) 2.3.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概况 (35) 2.3.3连接线原有公路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情况 (37) 2.3.4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经验 (37) 2.4水土流失防治布局 (40) 2.4.1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分区 (40) 2.4.2防治目标 (44) 2.4.3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45) 3水土保持监测 (46) 3.1监测依据 (46) 3.2监测目的 (46) 3.3监测原则 (46) 3.4监测范围和监测分区 (47) 3.5监测方法 (48) 3.6监测时段及频次 (48) 3.6.1监测时段 (48)

3.6.2监测频次 (49) 3.7监测内容和方案 (49) 3.7.1监测内容 (49) 3.7.2水土保持监测设计 (51) 3.7.3监测设施及设备 (51) 3.8监测制度 (53) 4监测内容和方法 (55) 4.1监测内容 (55) 4.1.1本底值监测 (55) 4.1.2施工期(含施工准备期) (55) 4.1.3试运行初期 (56) 4.2监测指标及方法 (57) 4.2.1监测指标 (57) 4.2.2监测方法 (58) 4.3监测设施、设备 (62) 5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64) 5.1数据记录 (64) 5.2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64) 5.3附件 (64) 6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65) 6.1监测人员组成 (65) 6.2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65)

实验室检测用水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实验室检测用水制备及使用,保证检测分析工作的质量,实验室依据检测工作的需要建立本管理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实验室检测用水的管理。 3.职责 3.1质量主管负责组织实验室用水的全项目测试。 3.2各实验室主管负责组织本实验室用水的制备及定期监控测试。 3.3检测人员制备和使用检测用水应遵守本制度。 4.管理内容 4.1实验室检测用水的制备 4.1.1如检测方法或试剂配制中对水有特殊要求时实验室应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在未经过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实验室检测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中用水的规定。 4.1.2实验室检测用三级水可用蒸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 4.1.3原子吸收等痕量分析试验,用水应满足二级水要求。 4.1.4色谱分析用水应满足一级水的要求,一级水采用纯水机制备。 4.1.5微生物检测用水应满足《GB4789.28-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质量控制方法》要求。 4.2实验室用水的监控 4.2.1检测人员应在制水前对设备功能性进行检查,并填写《设备使用记录表》,如发现不符合应按照《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执行。

4.2.2质量主管根据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及实验室用水需要,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各级用水的全项检测或委托测试。 4.2.3化学分析实验室至少每月对三级水进行外观、PH和电导率的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2.4微生物实验室至少每月对检测用水电导率、菌落总数进行监控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3实验室检测用水的检测 4.3.1取样 4.3.1.1实验室按照GB/T6682-2008中检测用水的技术要求进行试验,至少应取3L有代表性水样。 4.3.1.2取样前用待测水反复清洗容器,取样时要避免沾污,水样应注满容器。 4.3.2检测 4.3.2.1外观 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3.2.2 PH值 量取100ml水样,用酸度计测量水样在25℃时的PH值;为了测得准确的结果,测定前先对酸度计进行校准。校准无误后,将水样分成两份,分别测定,测得的pH值读数至少稳定1min。两次测定的pH值允许误差不得大于±0.02。 4.3.2.3电导率 用于三级水测定的电导仪应配备电极常数为0.1-1cm-1的电导池,并具有温度自动补偿功能,。若电导仪不具温度补偿功能,可装恒温水浴槽使待测水样温度控制在25±1℃,或记录水温度,按照附录A进行换算。取400ml水样于锥形瓶中,插入电导池后即可测量。 4.3.2.4吸光度 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石英吸收池,厚度1cm、2cm 2)操作步骤:将水样分别注入1cm、2cm吸收池中,,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在254nm 处,以1cm吸收池中水样为参比,测定2cm吸收池中水样的吸光度。 4.3.2.5菌落总数

水质监测方案

汾河太原段水质现状监测 小组成员:黎明龙坤王耀本高玉才王曜薛宇宏 一.监测目的 1.对汾河太原段河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监测,已掌握汾河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了解汾河太原段两岸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 源管理提供依据。 3.为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4.对汾河水环境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现状调查 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公里,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北南,全长一百公里,占到整个汾河的七分之一。 发源于宁武县东寨镇管涔山脉楼山下的水母洞,周围的龙眼泉、支锅奇石支流,流经东寨、三马营、宫家庄、二马营、头马营、化北屯、山寨、北屯、蒯通关、宁化、坝门口、南屯、子房庙、川湖屯等村庄出宁武后,流经六个地市,34个县市、在河津市汇入黄河,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养育了全省41%的人民。1961年以来,汾河河道变为间断河流。除上游的汾河水库放水和降雨外,汾河太原段经常处于断流状态。目前太原市污水排放量达7.0×104m3/d,经过一级处理或二级处理的污水不足3.0×104m3/d,其余污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汾河[1]。进入70年代,汾河成为纳污河道,经常黑水横流。从1998年以来,汾河太原城区段局部治理美化工程逐步得以实施。经过固化河道、减小糙率、整修堤防、提高过流能力、束河腾滩、建闸坝蓄水、使清、洪水分流,现状汾河太原城区局部段已成为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生态治理河段。 汾河太原城区治理段从胜利桥至南内环桥全长约6km,由于闸坝蓄水使市区常年拥有2.26×106m3的蓄水量和南北长4.7km、宽160m,共计7.56×105m2的水域。现状河道断面由西向东岸分成正常泄洪河道、正常蓄水河道和腾滩三部分[2]。日常污水从设在两岸的暗渠下泄,同时接纳两岸进入的支流来水。 汾河太原城区段虽然常年多数时间流量较小,但对半干旱地区的太原市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生活用水安全,由于丰水期短,环境容量有限,汾河未治理的河道污染相当严重,长期以来却缺少较深入水质分析。为了准确了解汾河太原城区段的水质现状,笔者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主要断面水质进行了长期监测与分析,这对河道污染控制与整治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监测项目 对汾河太原段水质评价以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评价准则和太原市政府相关文件并结合汾河太原段九个监测断面的主要污染物确定水质监测项目为:石油类、溶解氧、挥发酚、高锰酸盐指数、氨氮、pH、五日生化需氧量、汞、铅等9项。 四.汾河太原段监测方案制订 1.监测断面设置 汾河太原段设置的9个监测断面分别为:汾河二库、上兰、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清徐二坝、温南社。其中汾河二库出是背景断面,上兰是对照断面,胜利桥、玉门河入汾河口、迎泽桥、长风桥、小店桥都是控制断面,、清徐二坝、温南社是削减断面。

自来水的真相

自来水的真相 来源:《新世纪》2012年第18期,宫靖刘虹桥 [导读]十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全国自来水水质普查,为什么最终悄无声息?“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记者说。 2011年12月21日,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马尾港附近的中铝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发生乳化液泄漏事故,大量的乳化液从生活区排污口流入闽江,预估入侵闽江2平方公里,而马尾旺岐自来水取水口就在六公里之外。为保护水源地,铝厂百名工人奋战两日。阿剑/CFP 自来水有多重要? 全国共计4000余家自来水厂,为4亿多县级以上城市居民,每天供应6000万吨自来水。 自来水水质如何? 一个悖论:几乎所有饮用水界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国城市水质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几乎没有一家水厂自检自测水质不合格。 哪个更接近真相? 2007年底,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印发《全国城市饮用水卫生安全保障规划》,明确称:“全国近年抽检饮用水合格率83.4%。” 83.4%合格率,意味着不合格率超过15%,足以让人忧心,但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仍然远远低估了不合格率。 上述数据所依据水样2000余份,仅是国内重点城市或少数城市水样,甚至不包括地级市水厂。“无法代表全国情况。”宋兰合告诉财新记者。宋兰合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下称住建部水质中心)总工程师。住建部是中国城市饮用水主管部委,水质中心专责监测水质。宋兰合说,“中国水厂的问题,越往下越多。”

2009年下半年,为了“大致搞清”全国城市饮用水的水质状况,住建部水质中心作了一次全国普查:抽检范围扩大到县城以上的全部城市;交叉检测:“这个省可派那个省,那个省可派第三方省,但不能互派。”宋兰合解释。 之所以交叉检测,是因为中国仅有两三个城市的水质监测单位独立于水厂,其余监测单位,哪怕是住建部水质中心的国家监测站和地方监测站,均由地方水厂内部水质监测部门担责,“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这样的自检自测可信度不高。” 这次普查,是近十几年间最大规模的检测,覆盖了全国4000多家县级以上城市自来水厂,得出了最为接近真相的饮用水质数据。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至今,住建部都未对外正式公布这次调查所得的自来水水质数据。 “没有授权,我无法告诉你那个数字(饮用水实际合格率)。”宋兰合对财新记者说。 在纪律允许范围内,宋兰合做了部分介绍——“那次全国普查,发现4000余家水厂中,1000家以上出厂水水质不合格。结果表明,多数地方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他还强调,2009年以来,城市自来水水质并无“太多改善”。 出厂即水质不合格,意味着什么? 自来水供应是一个长链条,出厂后,经过输水环节,最终入户。绝大多数城镇输水系统老旧,混乱的二次供水,也会带来新的污染。居民实际饮用的水质还远差于出厂水质。 “1000家以上”不合格,“以上”是什么意思? 多位接近权威部门的业内人士告诉财新记者,他们所获知的该次检测结果,实际合格率也就是50%左右。也就是说,可能近50%不合格,“1000家以上不合格”,只是一个宽泛的说法,以求淡化冲击而已。对此,宋兰合既未证实,也未证伪。他仅表示,在众多专家认为自来水水质不容乐观与各地政府和水厂的乐观数字之间,他“坚定地站在专家一边”。 更让人担心的是,除城市水厂外,还有上万座小自来水厂供应乡镇,工艺更落后,水源安全更难保证。目前,没有关于这些小水厂水质的全面数据。 水质“皇帝新装” 水质新标准很严,但没有牙齿 严格的标准只停留在纸上 再过两个月,即2012年7月1日起,中国将强制执行最新饮用水标准。 上一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于1985年由卫生部组织饮水卫生专家制定,规定的水质指标为35项。2006年,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完成修订。鉴于新标准较严格,标准委要求,相关指标的实施项目和日期由各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报国家标准委、建设部和卫生部备案,但全部指标最迟于2012年7月1日必须实施。 新标准与国际接轨,指标达到106项,与世界上最严的水质标准——欧盟水质标准基本持平。中国的自来水似乎即将实现直接饮水。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强制标准只是纸上谈兵,因为没有实质性惩罚措施,并不为地方政府和水厂所惧。新标准颁发至今,地方政府和水厂在水处理工艺改造方面鲜有进展。

实验室水质检测方法汇总

污水水质测定—实验常用测定指标 一、生活污水 、SS、PH、氨氮、总氮、总磷、余氯、浊度、VFA等 1.厌氧:COD、BOD 5 2.好氧:COD、BOD 、SS、PH、SV、MLSS、氨氮、总氮、总磷、余氯、浊度、DO等 5 二、工业废水 、浊度、PH、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苯胺类、二氧化氯等 1.纺织印染废水: COD、BOD 5 2.制药废水: COD、BOD5、氨氮、硫化物、六价铬、铜、总余氯、苯胺类、总砷、总锌、挥发酚、 甲醛等 3.电镀污水:总铬、六价铬、总镉、总镍、总银、总铅、总汞、总铜、总锌、总铁、COD、PH、 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总氰化物等 三、实验常用测定指标 1.COD的测定 a)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T 399-2007 仪器设备:消解管(锥形瓶)、加热器(微波炉)、分光光度计 b)重铬酸盐法 GB11914-89 仪器设备:回流装置、加热装置、酸式滴定管 c)碘化钾碱性高锰酸钾法 HJ/T132-2003 d)氯气校正法 HJ/T70-2001 的测定 2.BOD 5 a)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仪器设备:滤膜、溶解氧瓶、稀释容器、虹吸管、溶解氧测定仪、冰箱、恒温培养箱 b)微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法 HJ/T 86-2002 仪器设备:微生物传感器BOD快速测定仪 c)测压法 具体操作步骤详见OxDirect仪说明书 仪器设备:呼吸法BOD测量仪(OxDirect仪)和生化培养箱 3.氨氮的测定 a)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 仪器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氨氮蒸馏装置 b)水杨酸分光光度计法 HJ536-2009 仪器设备:可见分光光度计、氨氮蒸馏装置 c)电极法 见附件水质氨氮的测定电极法 1

水质监测运维方案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方案 1运行维护总体内容 为保证国家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的数据连续准确可靠,运维单位严格按照招标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全面负责水站(站房、采水、所有仪器设备等)的日常运行维护。 (1)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规定,依照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本着为招标人负责的精神,依照规范,科学管理,使水站的运行结果达到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技术标准和招标人要求的考核指标要求;使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发挥其效能和作用。 (2)运行维护及管理期间,站房值守人员的工资及相关费用,以及水站运行产生的水电、通讯、采暖费用、试剂耗材费用、仪器设备维修费、设施设备的年检保养和水站安全保障所发生的费用,均由运维单位负责。如遇水电、通讯条件无法满足运维需要,站房采水等基础设施出现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时,运维单位提前和当地监测站协调解决并报告招标人。 (3)运维单位承诺每年适时对水站站房进行一次修缮,并做好避雷系统的年检工作。 (4)运维单位积极参加招标人组织的技术培训以及运维质量的相互监督检查,接受招标人或其委托相关机构的监管和考核。 (5)运行维护期间,如遇招标人为水站更换或新增仪器,运维单位积极配合做好新仪器的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工作,以及数据无缝对接到招标人指定的管理平台中。 (6)运行维护期间,水站的全部资产(建筑物、设备、软件、配套设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配套监控系统产生的各类数据信息及相关文档资料等)属采购人所有。未经招标人同意,运维单位保证不会以任何方式对各类财产进行出售、抵押或转移 (7)运维单位保证对水站的监测数据做好保密工作,不以任何方式和渠道向外界提供或用于商业用途。 (8)运行维护期间,运维单位会确保水站全部资产的完整、安全并处于良好状态。为每个水站配备值守人员,避免出现因被盗、人为破坏等原因造成的资

水质检测试剂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水质检测试剂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工业园区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4187.09平方米(折合约21.27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22%,建筑容积率1.19,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8.0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8.8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4187.09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7124.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882.6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2952.24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349.84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71台(套),设备购置费1155.27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24559.49千瓦时,折合138.2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3941.75立方米,折合0.34吨标准煤。 3、“水质检测试剂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24559.49千瓦时,年总用水量3941.75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38.55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9.0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7.23%,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符合某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 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 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4688.3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15.78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85.65%;流动资金672.6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3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第三节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 一、地面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在制订监测方案之前,应尽可能完备地收集欲监测水体及所在区域的有关资料,主要有: (1)水体的水文、气候、地质和地貌资料。如水位、水量、流速及流向的变化;降雨量、蒸发量及历史上的水情;河流的宽度、深度、河床结构及地质状况;湖泊沉积物的特性、间温层分布、等深、线等。 (2)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等。 (3)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饮用水源分布和重点水源保护区;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等。 (4)历年的水质资料等。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在对调查研究结果和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并考虑人力、物力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和采样点。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在水域的下列位置应设置监测断面: (1)有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主要居民区、工业区的上游和下游。 (2)湖泊、水库、河口的主要入口和出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集中的水域、主要风景游览区、水上娱乐区及重大水力设施所在地等功能区。 (4)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充分混合处;入海河流的河口处;受潮汐影响的河段和严重水土流失区。 (5)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线的出入口处。 (6)应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并要求交通方便,有明显岸边标志. 2、河流 (1)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①在确定的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断面, ②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水域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设断面, ③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支流汇入处)水质急剧变化处(污水排入处)重点水 工构建物(取水口桥梁涵洞)水文站附近应设断面.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①对照断面: 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②控制断面: 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 面的数目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断面的位置与废水排放口的距离应根据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河水流量和河道水力学特征确定.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某县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x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 xx县农村饮水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2014年1月

目录 1.基本情况...................................................................................... - 1 - 1.1xx县自然及地理概况.................................................................. - 1 - 1.2 农村饮水水质状况.................................................................... - 1 - 1.3 水质检测能力现状.................................................................... - 2 - 1.4 存在的问题及建设必要性 ........................................................... - 2 - 2.建设目标...................................................................................... - 3 - 3.建设方案...................................................................................... - 3 - 3.1水质检测指标.......................................................................... - 3 - 3.2化验室场所和办公设施建设 ......................................................... - 4 - 3.3检测仪器设备配置 .................................................................... - 5 - 3.4机构组建方式和检测专业人员配置 ................................................. - 7 - 3.5 建设时间和工期 ...................................................................... - 7 - 4 年检测任务、运营成本和资金渠道........................................................ - 8 - 4.1 年检测任务............................................................................ - 8 - 4.2 年运营成本测算 ..................................................................... - 10 - 4.3资金渠道 .............................................................................. - 11 - 5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 12 - 5.1 管理体制 ............................................................................. - 12 - 5.2 单位性质 ............................................................................. - 12 - 5.3运行机制 .............................................................................. - 12 - 6 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 ....................................................................... - 12 - 6.1概算说明 .............................................................................. - 12 - 6.2工程概算 .............................................................................. - 13 - 6.3资金筹措 .............................................................................. - 15 -

新建自来水厂化验室项水质检测项目仪器方案

42项水质检测项目仪器配置方案 依据依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村改水技术指导中心在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中要求的检测指标42项 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配置产品 一、车载仪器 1、微生物指标 序号检测项目国标检测方法(第一法)国标限值仪器型号名称仪器图片仪器特点 1 *菌落总数平皿计数法100CFU/mL RVLM-W型 微生物快速检测系统◇车载和实验室都适用 ◇现场直接检测,无需前、后处理,无需培养箱,避免了运输过程水样的微生物变化 ◇检测后样品管直接灭菌,丢弃无公害 ◇直接数字显示细菌数并能自动生成检测报告 ◇数据远传、现场打印功能 2 *总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不得检出 3 *耐热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不得检出 4 *大肠埃希氏菌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不得检出 2、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序号检测项目国标检测方法国标限值仪器型号名称仪器图片仪器特点5 浑浊度散射法-福尔马肼标准1NTU TCSC型 浊度五参数检测仪◇车载和实验室都适用 ◇国标法,精度与实验室仪器相同 ◇体积小、防水 ◇一机即可检测浊度、色度、pH、硬度、余氯、二氧化氯、臭氧选5个关键指标 ◇具有0.0、0.1NTU的浊度标准液,不需稀释 6 色度铂-钴标准比色法15cu *pH 常用方法:比色法(氯酚红) 6.5~8.5 *游离余氯*氯胺(总氯)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分光光度法 ≥ 0.05 *二氧化氯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 硫酸亚铁胺分光光度法 ≥ 0.02 *溶解性总固体常用方法:电极法1000 TRACER 1766型 pH/溶解性总固体 /电导率/盐度 /温度计◇车载和实验室都适用 ◇检测方法:电极法 ◇溶解性总固体(TDS):量程:0~9.99ppt;分辨率:0.1ppm pH:量程:0.00~14.00;分辨率:0.01 电导率:量程:0~19ms/cm;分辨率:0.1μS/cm 盐度:量程:0~9.99ppt;分辨率:0.1ppm 温度:量程:–5.0°C~90.0°C;分辨率:0.1 ◇数据存储:25 组数据 7 *pH 玻璃电极法 6.5~8.5 8 嗅和味嗅气和尝味法无异臭、异味 无需检测仪器9 肉眼可见物直接观察法无

浅谈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浅谈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 在专业实验室内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通过精确的结果对水质做出精准评价,是实施各类水体状态监测并制定相关管理措施的依据。本文基于对影响水质检测精度的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以及常见的质量控制手段,对检测实验参与人员、实验室设施与设备、检测分析方法以及实验数据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 标签:质量控制;检测精度;实验室管理;水质检测 水质检测需要针对不同水体样本的检测要求和规范,对水体采样和进行实验分析,测定样本中各类监测目标物质的含量,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水质做出客观的评判。因此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和質量控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一、水质检测结果精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实验室进行水质检测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专业设备和仪器,通过标准化的检测流程对特定样本中的各类成分进行检测,确定其含量并对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从样本采集、保管、实验操作过程到数据的记录分析,每一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如果不采取严谨的质量控制措施,则无法保证检测结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但是所有实验室检测数据都必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分析误差的来源并使其处于可控状态,是进行水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关键。影响水质检测质量的主要因素详见图1所示。 (一)影响水质检测结果的管理方面因素 在进行水质检测的过程中,参与实验检测的人员、使用的器皿与仪器、实验和数据分析方法以及被测样本和相关数据的流转交接等都是潜在的质量风险因素。而要想让检测结果精确、误差可控,首先必需通过完善的管理手段对各种风险因素实施控制。首先参与实验人员的操作规程和其业务能力考核是否严谨,决定了水质检测实验能否成功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因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失误导致检测结果失实或误差超出可接受的范围。其次实验室的环境、分析仪器、实验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化学试剂与样本的管理同样关键,要求水质检测实验室在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必要的监控措施,否则便无法保证实验分析结果的精确客观。因此水质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因素对检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必需针对所有检测误差来源进行分析,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和预防方法,从管理的角度控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二)技术性因素对水质检测结果的影响 虽然对于水质检测国家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规范和标准,对采样方式、实验方法以及各项检测数据的评判标准做出了详尽的规定。但是在具体的水质检测中,由于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以及检测所使用的器皿与仪器设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实施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作者:————————————————————————————————日期: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及规范化运行

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及规范化运行 发表时间:2016-12-13T10:26:43.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2期作者:陈浪 [导读] 摘要:水质监测水平的高低,对城市居民用水有很大影响。为推进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范化,保证供水企业生产和用水安全,就必须稳步提升水质检测水平。 汉滨区水利局陕西安康 725000 摘要:水质监测水平的高低,对城市居民用水有很大影响。为推进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范化,保证供水企业生产和用水安全,就必须稳步提升水质检测水平。文章通过分析当前供水企业实验室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改善实验室管理质量、提升水质检测水平提出了个人的观点与建议;旨在促进水质管理规范化运行,为城市供水行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 城市供水,是城市经济运行、居民生活以及身体康健的物质保障。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及其相关要求,第一类水司(日供水量峰值100万m3)到21世纪末,可实现89个水质项目并符合既定的水质指标值,让该类水司能接近全球供水水质质量。基于此,我们应重视并积极开展供述企业的实验室工作,构建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供水实验室,有序推进水质目标的落实。 一、当前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现状 (一)管理意识不强,未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政府的包揽下,城市供水企业无法自觉、主动应对市场。企业仍保留传统经济时代的水质检测理念,检测不考虑成本,效率报告,水质检验目标不合理等。正因为缺乏先进的管理意识,很多供水企业害怕甚至排斥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供水企业尚未形成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其工作准则为完成任务,而不注重整体质量。此外,国内很多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还存在资金不足、检测人员技术不高、分析测试设备滞后等问题。有些实验室仍采用手工记录的方式进行数据管理,这就无法集中分析实验中获取的某些基础数据。管理混乱、质量意识低,无疑阻碍了水质检测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内部设置不当,管理难度大 供水企业水质检测实验室,以业务科室为主,这就使得实验室规模减小,功能过于单一。检测人员、设备设施的使用率较低,现有的经费被多次分割,加之各学科的互相渗透,均不利于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实验技能、创新意识以及操作能力。各科室中,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高低不平,且未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管理秩序上比较混乱。这就降低了实验室管理的自主权与灵活性,同时也影响了检测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长时间处被动状态,检测人员无法放手工作,这就容易引起管理疲软,“捣浆糊”等不良作风。加上部分领导未根据实验室发展需求更新检测设备,使得很多设备空置,从而降低了检测设施的使用率。 (三)未形成激励-准入制度,检测技术人才短缺 受管理体制影响,国内水质检测领域同别的领域相似,也存在用人制度僵化等内部体制性缺陷,对人才队伍的壮大、发展有着极大的阻碍作用。客观上,水质检测实验室技术人员每年、每日都在重复某些简单性的技术劳动,未能深入接触高新技术,缺乏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他们的知识在逐渐老化,老本最终会吃光。长长时间在该种技术环境内生存,自然无法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因而也就满足不了时代发展。计划经济背景下,未形成准入制度,不管技术人员亦或非专业技术人员均可进入,这也是实验室检验水平差异性的体制原因。 二、促进供水企业实验室管理规范化的对策 (一)加强引导,转变管理观念 有些供水企业错误地认为,检测仪器就意味着检测能力,于是肆意外购检测仪器设备。但,因当前设施环境、检测人员不合理,使得仪器设备容易闲置;与此同时,不重视维护和管理水质检测仪器,这也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基于此,笔者建议供水企业实验室应适时转变观念,购置和实验室实际检测能力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并就仪器操作对专人展开培训;定期维护、保养仪器设备,使各类设备均能得到高效使用。此外,供水主管机构应集中分配、积极引导,构建和完善区域资源共享制度。各级政府部门、城市供水企业,应逐步加快水质管理,正确看待城市用水安全的价值,将供水水质管理放在维护城市供水安全的首位,并在实践中予以落实。应设立供水水质管理部门,以便对供水水质提供科学领导。应将供水水质作为工作主线,逐步推进供水生产管理,并同地方政府共同保护水源地,不断完善供水尤其二次供水设施,维护城市供水安全。 (二)规范程序,更新确认检测方法 有些实验室所采用的检测方法未经确认,检测结果缺乏应有的精准度;实验室内部未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检测数据违背科学规律,其准确性无保障可言。为此,笔者建议城市供水主管机构能委托或自行组织技术比拼、盲样考核等多项活动,引导检测机构积极参与和获取国家/省级举办的质控考核或者能力验证,促进检测能力稳步提升。现阶段,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多通过“PCR 标定”或者是“显微镜读取”检测瓶(桶)装用水。但,上述检测方法均无法现场执行,而只能通过取样的方式拿回实验室后完成。基于上述,我们可积极引进水质检测技术。如某司通过引进便携式ATP荧光仪,可对水质检测提供下列支持:1)有效抽查非法添加物质样品,并节约检测成本。2)填补瓶(桶)装饮水,能够实现快速抽检。 (三)健全机制,重视数据分析与评价 部分供水企业或者主管部门,未形成良好的水质上报机制。实验室忽略水质数据分析、评估,使得大量检测数据被浪费,政府部门由于缺乏充分的水质数据而未能作出准确决策,对地方供水行业未来规划有很大影响。为此,笔者建议实验室应构建和实施水质数据分析-评估机制,促进水质检测和企业生产调度、水厂改造之间的有效对接,从而维护城市供水安全。应认真落实信息公开机制,让广大群众能够了解、参与并监督水质检测。一般情况下,水质情况较为稳定时,测定值不会出现大范围波动。通过比较历史监测数据,若数据波动较大,则需加以论证。假如数据变化是因为污染事故导致,之后的监测结果也有遵循某种变化规律,此时则应利用在线仪进行频繁监测。 (四)创新模式,积极引进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为改善实验室管理质量,部分水质检测实验室逐渐引进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供水主管机构应加快推进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引导供水企业规范使用LIMS,使水质检测效率、数据更为准确。供水企业应根据国家提出的检测项目、频次及相关标准,对源水、管网水以及出厂水进行检测,并做好资料分析与水质报表上报。应定期检测管网末梢的细菌、浊度等相关指标;将检测结果作为企业生产的指导,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应认真执行水质检测数据上报机制,提高水质检测数据的真实性。针对某些违规上报、供水水质不达标的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