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精品课程培训(doc 8页)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8
机械设计基础精品课程
以下是一些机械设计基础的精品课程:
1. 《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将教授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流程和常用工具。
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构思、设计和分析机械系统,并且通过小组项目实践来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2. 《机械工程实践》: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将使用CAD软件进行机械设计,并使用3D打印、数控加工等工具制作他们的设计。
课程还包括设计优化、材料选择和机械系统测试等内容。
3. 《机械振动与动力学》:这门课程将教授机械系统的振动和动力学行为。
学生将学习如何分析和控制机械系统中的振动和冲击,以及如何避免动力学问题对机械系统的负面影响。
4. 《机械设计实践》:这门课程将教授机械设计的实践技巧和经验。
学生将通过完成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来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并且会得到来自专业行业工程师的指导和反馈。
5. 《机械元件设计》:这门课程将深入研究机械元件的设计原理和实践。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轴承、齿轮、链条等常见的机械元件,并且将通过计算和仿真来验证他们的设计。
这些课程将提供学生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机械设计师。
同时,这些课程也会涵盖实践项目和实际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和解决方案。
机械基础精品课程教案0.1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课题名称】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1、了解机械的组成2、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一、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机械的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足使用条件下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尺寸和形状。
二、教学要求1、了解组成、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和承载能力,掌握机械的组成特点2、了解机械的基本知识,使设备能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教学重点】磨擦分类中的边界磨擦与混合磨擦的形成。
磨损种类中的疲劳磨损的形成机理和本科程的学习任务和要求。
【难点分析】机械的材料,失效、的强度定义【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法。
【教学安排】3学时(135分钟)【学生分析】学生对机械了解得很少,讲课时要注意联系学生所见到的实用机械,分析机器的组成和结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爱上本课程,是讲好本课程的根本目的。
所以,善于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是讲好本课程的关键。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教材中图0-1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二、讲授新课(一)机器的组成1.机器的组成如图0-1所示或洗衣机为例来讲机械的组成。
得出无论是哪一种机械,都是由4个组成的,即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
2.机器的结构零件制造的最小单元。
构件运动的最小单元。
构件可以是一个零件,但更多的是多个零件的组合。
零件组成构件,构件组成机器,完成预定的执行运动。
3.机器的类型按机器的的用途分为动力机械,如电动机、内燃机;加工机械,如加工机床、包装机械;运输机械,如汽车、飞机;信息机械,如复印机、传真机。
1、零件的常用材料常用作机械零件的材料有:钢、铸铁、铜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和橡胶。
2、材料的选用原则主要从使用要求、工艺要求和经济性几个方面考虑,尤其在市场经济、自由竟争、供大于求的条件下,机械零件的经济性更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机械设计实用培训课程1. 课程简介机械设计实用培训课程是为有机械设计基础的工程师和学生提供的一门实用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实际案例和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员掌握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巧,提高机械设计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员在机械设计领域的实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将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理解机械设计的常用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进行机械设计的初步计算和分析;•运用设计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机械设计问题。
3. 课程内容3.1 机械设计基础知识本部分主要涵盖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常用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选择;•标准零件的使用和选取;•机械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3.2 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本部分主要介绍机械设计中常用的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包括:•2D绘图和3D建模软件的使用;•有限元分析和模拟软件的使用;•机械设计辅助工具的使用。
3.3 机械设计案例分析本部分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机械设计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包括:•设计实例的讲解和分析;•基于实例的机械设计概念和技术的讲解;•学员自主解决设计问题的训练。
4. 授课方式本课程采用面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授课方式如下:•理论讲授:通过讲解课程内容和相关案例,传授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绘图软件、建模软件等,学员可以实际操作和练习机械设计工具的使用;•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学员可以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学员要求本课程适合具有机械设计基础的工程师和学生。
具体学员要求如下:•具备一定的机械设计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机械设计常用的工具和软件;•对机械设计感兴趣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6. 学习评估学习评估主要通过课堂互动、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来完成。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课堂互动:学员通过课堂提问、现场演示等方式参与课堂互动,展示对机械设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绘图软件、建模软件等,评估学员对机械设计工具的熟练程度;•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机械设计案例,评估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机械设计培训班课程
1. 机械设计基础: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力学、材料学、公差与配合等。
2. 制图与识图:学习机械制图的标准和规范,掌握识图技巧,能够绘制和理解各种机械图纸。
3. 三维建模软件:如CAD、SolidWorks 等软件的使用,进行三维零件设计和装配。
4. 机械设计原理:讲解各种机械传动方式、轴系设计、连接件设计等。
5. 工程材料:了解常见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选用原则及热处理方法。
6. 公差与测量技术:学习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定义和测量方法,保证零件的精度和质量。
7. 液压与气动技术:介绍液压和气动系统的原理、元件及设计方法。
8. 机械制造工艺:了解机械加工工艺、表面处理等,以提高设计的可制造性。
9. 产品设计流程:学习从需求分析到设计、验证、制造的整个产品设计流程。
10. 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制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11. 设计案例分析:分析经典的机械设计案例,学习优秀的设计
思路和方法。
12. 行业前沿技术:介绍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技术、新趋势,拓展学员的视野。
13. 课程设计与展示:要求学员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任务,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机械设计”精品课程培训考核作业--切身感受到的其它方面的收获或谈谈这次讲座的不足沈阳分中心高兴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从2008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我来到沈阳网络培训分中心接受吴教授的网络培训。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看到了大师风范,学到了大师授课,认识了自我不足。
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终身受用。
吴教授针对“机械设计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整体框架”、“机械设计理论课教学与示范点拨”、“机械设计实践课教学与示范点拨”和“机械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团队建设”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具体西南交通大学的实例带领我们走进了机械设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吴教授把他毕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建设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他的人格魅力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他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天中我虽然没有和吴教授进行零距离接触,但通过视频我真正感受到大师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但重新认识和理解了机械设计课程,对所讲授机械设计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有了全新的体会和认识,机械设计不单单只是把知识和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把握,如何增强学生学校兴趣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对授课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认识,作为一名机械设计的老师,必须能够做到“能文能武”,通过自身发展提高机械设计教学的发展。
这次网培不但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大收获,在其他方面我也有很大的收获。
一、教学内容方面这次培训有关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几个方面:绪论、带传动的概述;齿轮受力分析讲解力度的把握及实践教学,其中绪论和带传动教学正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比较难以处理的教学内容,总是觉得把握不好,讲解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因而常常在教学进程进行到这些章节时,就感到缺乏自信,甚至有些“怯场”、“发怵”。
经过专家教授的精辟分析,使得我对这些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精准的把握,对绪论课的安排最好安排在实验室进行,这样有书本知识带到实际工程知识,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把握和兴趣。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机械设计基础培训教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绪论(学时:2)●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机构的组成;2、掌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3、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过程●重点和难点重点:机构和机器的区别;本课程的性质及任务;难点:机构和机器的区别●教学进程复习(无)导入新课(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PPT投影)辅助手段师生互动(讨论常见的机构)1、机器特征:(1)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2)组成机器的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3)能实现能量转换或完成有用的机械功。
2、机构:(1)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2)组成机器的各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注意:机构与机器联系与区别机构具有机器的 1、2 特征。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在于: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如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能代替人的劳动去作有用的机械功。
3、机械:机器与机构的总称常见的机构带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连杆机构螺旋机构§0—3 机械设计的概述一.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二、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小结1、机构与机器区别2、构件与零件区别●作业思考:《机械设计基础》应该如何学习第1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及其自由度(学时:10)●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机构的组成2、掌握机构运动副及自由度的计算3、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重点和难点重点: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难点: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自由度计算的向个特殊问题●教学进程机构组成及运动副(2学时)机构运动简图(2学时)机构自由度计算(6学时)●小结●作业课后习题1-8图1.27,图1.28,1-91.1-1.2机构组成及运动副(学时:2)●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机构的组成2、掌握运动副的分类及特点3、掌握运动副的表示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运动副的分类及特点难点:高副、低副及约束的关系●教学进程(复习导入新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辅助手段师生互动时间分配板书设计)一、机构的组成与分类(动画演示)二、自由度三、运动副及其分类(一)低副1.转动副2.移动副(二).高副1-2常用构件的表示方法常用运动副的表示方法●小结1、机构组成2、运动副的表示方法●作业(无作业)课堂练习1.2 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学时:2)●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表示●重点和难点重点:运动简图的表示方法难点:正确表示机构动动简图●教学进程复习动动副的表示方法导入新课模型演示,画出该模型的简图教学方式辅助手段(ppt)1、机构运动简图:简明表示机构各构件之间相对运动关系的图形(按比例,用特定的符号和线条)和运动有关的:运动副的类型、数目、相对位置、构件数目和运动无关的:构件外形、截面尺寸、组成构件的零件数目、运动副的具体构造2、机构示意图:只需表明机构运动传递情况和构造特征,不必按严格比例所画的图形3、绘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1)分析机构,观察相对运动,数清所有构件的数目;2)确定所有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3)选择合理的位置(即能充分反映机构的特性);4)确定比例尺;5)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绘制成简图。
机械设计培训教案1. 简介本教案旨在为学员提供机械设计方面的培训,让学员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通过本培训,学员将能够独立完成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图,并具备与其他工程师进行高效合作的能力。
2. 培训目标本培训的主要目标如下:•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机械设计的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习机械设计的标准规范和制图要求;•能够独立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图;•培养与其他工程师配合进行团队合作的能力。
3. 培训内容本培训将涵盖以下内容:3.1 机械设计基础•机械设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的基础知识;•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和零部件。
3.2 机械设计工具和软件•AutoCAD的基本操作和绘图技巧;•SolidWorks的基本操作和三维建模技巧;•ANSYS的基本操作和有限元仿真技术。
3.3 机械设计标准和制图要求•国内外常用的机械设计标准和规范;•机械制图的基本要求和符号规定;•标准零件和图样的选用和制作。
3.4 机械产品设计与制图•机械产品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机械产品的装配和分解;•机械产品制图的详细过程和方法。
3.5 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与其他工程师的配合和沟通技巧;•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要素;•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具。
4. 培训方法本培训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员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知识;•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案例,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图实践;•项目实战:组织学员参与机械设计项目,培养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小组讨论:组织学员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5. 培训评估与考核本培训将进行以下评估与考核:•日常作业:学员需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任务,包括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期末项目:学员需独立完成一个机械产品的设计与制图项目,并进行书面报告;•综合考试:学员需参加一次综合考试,测试对机械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机械设计”精品课程培训(doc 8页)“机械设计”精品课程培训考核作业--切身感受到的其它方面的收获或谈谈这次讲座的不足沈阳分中心高兴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从2008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我来到沈阳网络培训分中心接受吴教授的网络培训。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看到了大师风范,学到了大师授课,认识了自我不足。
这次培训,时间虽短,但终身受用。
吴教授针对“机械设计精品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整体框架”、“机械设计理论课教学与示范点拨”、“机械设计实践课教学与示范点拨”和“机械设计课程优质教学资源及教学团队建设”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具体西南交通大学的实例带领我们走进了机械设计的建设和发展中去。
吴教授把他毕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建设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们,他的人格魅力给我们带来很大启发,他一丝不苟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天中我虽然没有和吴教授进行零距离接触,但通过视频我真正感受到大师具备的素质和条件。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但重新认识和理解了机械设计课程,对所讲授机械设计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有了全新的体会和认识,机械设计不单单只是把知识和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关键是如何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把握,如何增强学生学校兴趣和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对授课老师也有了更高的认识,作为一名机械设计的老师,必须能够做到“能文能武”,通过自身发展提高机械设计教学的发展。
这次网培不但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指导思想等方面有很大收获,在其他方面我也有很大的收获。
一、教学内容方面这次培训有关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几个方面:绪论、带传动的概述;齿轮受力分析讲解力度的把握及实践教学,其中绪论和带传动教学正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比较难以处理的教学内容,总是觉得把握不好,讲解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课兴趣,因而常常在教学进程进行到这些章节时,就感到缺乏自信,甚至有些“怯场”、“发怵”。
经过专家教授的精辟分析,使得我对这些教学内容的难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精准的把握,对绪论课的安排最好安排在实验室进行,这样有书本知识带到实际工程知识,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对机械设计课程内容的把握和兴趣。
二、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应该是包括教与学两方面,但一般是指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组织实施整个教学过程的方法。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学方法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的。
一般认识过程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一般抽象,从局部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
相应的学习一门课程可归结为:入门,认识了解其内容要求与任务,学习其基础理论与知识要点;进一步消化,深入理解掌握与应用;总结、检查与提高。
这一过程具体体现在一系列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中,即:课堂讲授与接收性学习;自学与习题作业,考核与考试。
教学方法的作用,就在于如何更有效的完成这些教学环节,能更快,更准确科学的将学生引入该课程的知识领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与责任感;正确了解与把握知识要点与系统结构,理解、掌握基本理论与方法,尽快实现认识的飞跃。
还要能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给予更多的自学空间与要求,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
有助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与知识水平,促进对知识的学与掌握,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吴教授重点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我通过学习也更加认识了理论教学我对理论教学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实施实践教学不仅仅要求教师有熟练的实践知识,掌握熟练的机械设计课程内容,更重要的是认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与兄弟院校教师的讨论交流,真正理解了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能够吸引和集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讲课思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高,学生对教师的启发或提问回应积极,师生能够良好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够接受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课后能够花较少的时间较高质量地完成规定的作业,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感到满意,自认为教学效果比较理想,比较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课堂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师生都希望下次上课的时间早点到来。
当然,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教学内容熟练,熟练驾驭教材,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时时处处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理解问题;能够适时灵活的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有较为熟练的语言技巧;能够合理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既不是“照本宣科”,也不是“照屏宣科”。
三、教学手段方面在机械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新的教学手段的应用比较深入和广泛,早期的模型演示教学已经基本上被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手段所取代。
此前在认识上有些片面,认为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完全可以取代其它教学手段的应用,对多媒体课件产生了依赖性。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充分地认识到,对于机械设计课程来说,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必须避免用课件代替一切的不良现象。
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降低教师在课堂上的劳动强度,并以其活泼宜人的良好界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仍不能代替教师的板书,教师的板书很大程度上完整反映教师的教学思路。
将板书与多媒体有效结合,做到“图文并茂”,有利于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包含教师的课堂教授“灌输”与学生“自主学习”两个方面,且课堂讲授外的一切教学活动(为传统的自习、习题作业,以及安排自学的必须内容等)都可视为“自学”。
因此,“自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过程中与教师课堂讲授一样不可或缺,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方面。
而且自学的主动积极性和能力,是培养其它能力的基础。
因此,促进与帮助学生自学,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机械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既有很强的专业共性基础理论的内容,又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学习本门课程,是多种先修理论基础课程(特别是数学、力学类课程)的综合应用,又会引入许多新的与机械工程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对学生而言,是从科学向工程的过渡,是从认识科学规律向应用规律的转折。
因此,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把学生尽快“引入”这一新的知识领域,认识和了解该课程的知识内容,学习的目的与任务;理解与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新的重要的转折,实现理论与工程实际的结合。
四、关于教学改革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具有基础性质的公共课程。
就机械设计这门课程来说,以前也主持或参与过一些省级或校级教研项目,但是很难主持国家级的项目,或者是所作项目很难获奖。
在这点上,我们与各个重点院校还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为不断的申报,不断的受打击,现在缺乏信心。
听了专家的讲座后,认识上有了新的提高,感受到机械设计虽然是一门基础课程,一般院校比不上重点院校,但不同的学校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不同的特色,在教学改革中,应根据自身特色,寻找前沿突破口。
可以说经过培训,使我在教学改革方面开阔了思路,提高了眼界,收获颇丰。
课堂教学历来是组织实施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方式,是传授与获取理论知识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途径,也是教师面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舞台,它的地位作用与质量一直倍受重视。
但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又称为理论教学)中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调动与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上的创造性。
常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未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思考;使学生常常仅满足于课堂讲授的内容,而不能自己去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与延伸;使学生缺乏独立自学获取知识和分析应用的能力,并造成强记硬背,简单映证与重复而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因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讲授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这是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和加快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条件。
改革的着眼点是解决在课堂如何更有效更科学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注入”,它也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与教学观念。
我认为问题的核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加快理解。
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在学习中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方法通常是开展“课堂讨论”。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学时的限制,在教学中这种方法不可能经常性的大量采用。
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了经常起作用的、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讲授方法”的讨论与实施上。
具体包括:1)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必须讲清楚讲授内容的目的、要求、条件与应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为什么”和“是什么”。
在讲授中强调理论联系工程实际、个体与局部联系机械系统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要阐述清楚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过程与思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正确思维。
在讲授中特别要讲清如何从工程实际中抽象出并建立起分析模型及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处理方法,既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又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2)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必须注意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实际到理论的生动活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讲授,使抽象、枯燥的理论成为生动的、形象的、用得上的知识,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兴趣,把讲授过程变成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认识机械,了解机械,应用机械,了解机械发展前景,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因此,在讲授课程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应用与学科发展前景的介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觉得这门课程有学头,学了有前途。
3)为达到上述目的,特别是为了提高效益,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并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并为促使和帮助学生自学创造一些相关的条件。
考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
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的指挥棒。
是应试性、被动式的教学,还是启发性、主动性的教学;是单纯强调知识的记忆、复制,还是强调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能力的培养;是单纯的管、卡,还是着眼于促进、帮助、总结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限制、约束教与学的主动性创造性,还是发挥、启发、培养教与学的主动性创造性……。
这些不单是一个方式方法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问题;是如何要求教师与学生,培养学生(培养什么及如何培养)的大问题。
因此,将考试方法的改革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进行改革。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阶段考试和期末考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阶段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查阶段性学习成果,涉及到的知识点与期末考试相比对较少,因此试题以综合型、应用型为主包括了对自学内容的检查。
期末考试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题型也比较多样,既有填空题、简答题,又有计算题、作图题及综合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