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实验报告

分子光谱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10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

实训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 【仪器概况】

仪器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型号:UV1801

厂家: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

编号:090953

二、【仪器结构】

三、【实验项目】

波长准确度检查

仪器零点稳定性检查

光电流稳定度检查

吸光度准确度检查

紫外区透色比检查

杂散光合格性检查

吸收池配套性检查

皿差

四、【仪器及试剂准备单】

1、试剂清单(以1个小组6人为例)

H2SO3、K2Cr3O7、HClO4、碘化钠、蒸馏水、亚硝酸钠、无水乙醇、苯、硫酸铜。

2、仪器清单(以1个小组6人为例)

UV1801紫外分光光度计、烧杯14个、容量瓶9个、玻璃棒、滤纸、洗瓶、镨钕滤光片、比色皿、胶头滴管、洗耳球、移液管、表面皿、移液管架。

五、【检测步骤】

开机自检(5个ok)

(一)、波长准确度

可见分光光度(空气)

1、按1、波长扫描;按F1,参数设置(E、波长范围460--680nm、间隔0.1nm、换灯点800nm)按返回键。

2、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确定键;出现两个峰,分别记录两个峰值的波长和吸光值。(重复3次;参比和样品都是空气)。

镨钕滤光片

1、按F1,参数设置(A、波长范围500--540nm、间隔1nm、换灯点360nm)按返回键。

2、把镨钕滤光片放在第二格,关盖;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出现一个峰,记录读数。

紫外分光光度

1、按F1,参数设置(A、波长范围200--270nm、间隔0.1nm、换灯点360nm)按返回键。

2、加3滴苯在石英比色皿中,盖上比色皿盖,放在第二格,关盖;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出现五指峰,分别记录五个不同峰的波长和吸光值。

(二)、透射比的准确度

将参比溶液0.001mol/L高氯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一格;将测定液重铬酸钾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T;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4个,入分别调到235nm、257nm、313nm、3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三)、吸光度准确度

可见分光光度

将参比溶液1:100硫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一格;将测定液硫酸铜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A;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3个,入分别调到650nm、700nm、7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紫外分光光度

将参比溶液硫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一格;将测定液重铬酸钾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A;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4个,入分别调到235nm、257nm、313nm、3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四)、杂散光

1、将参比溶液蒸馏水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样品亚硝酸钠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调节测量方式T,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1个,入调成38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2、将参比溶液蒸馏水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样品碘化钠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调节测量方式T,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1个,入调成22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五)、UV1801.零点稳定性的检查

测量方式 A 取样间隔 1nm

波长范围 200nm一780nm A的范围一0.1一0.1

换灯点 360nm 若所测得的|A|≤0.002为合格(六)、光电流稳定性

比色皿较正关波长数 2

入/nm 370 790 时间:0一3min

若T%在99.9一100.1%之间为合格

(七)、皿差

将上述的T数据从大到小排列(最大的放在第一格);调T0和100,调到A,拉杆一次,记录读数(4个读数)。

六、【数据记录及处理】

1、波长准确度检查

⑴紫外区(苯蒸气)

参数设置

测量方式 A

取样间隔0.1nm

波长范围200nm一350nm

A的范围0一1

换灯点360nm

波长/nm

A

波长/nm

A

波长/nm

A

波长/nm

A

结论:

⑵可见区(镨钕滤光片)△入=|入

一529nm|<3nm为合格

max

参数设置

测量方式 A

取样间隔1nm

波长范围500nm一540nm

A的范围0一1

换灯点360nm

波长/nm 500 502 504 506 508 510 512 514 516 A

波长/nm 518 520 522 524 526 528 529 530 532 A

波长/nm 534 536 538 540

A

结论:

⑶可见区(空气)

参数设置

测量方式 E

取样间隔0.1nm

波长范围480nm一680nm

A的范围0一1

换灯点800nm

在标准波长入1=486.0nm和入2=656.1nm附近分别寻找峰值最大时所对应的的两个波长,|△入|=|入标一入测1|<0.5nm为合格,|△入|=|入标一入测2|<0.5nm为合格。

重现性:△入=|入测max一入测min|<0.2nm为合格(连测三次) 波长/nm

A

波长/nm

A

波长/nm

A

结论:

2、仪器零点稳定性检查

时间

T漂移量

结论

3、光电流稳定度检查

波长/nm 370 790

时间

漂移量

合格标准

结论

4、吸光度准确度检查

⑴紫外区

波长/nm A 真实值RE/% 结论

235

257

313

350

⑵可见区(以1:100H2SO4溶液做参比,测2%硫酸铜溶液的吸光度)

波长/nm A 真实值RE/% 结论

650 0.224

700 0.527

750 0.817

5、紫外区透射比的准确度的检验

以0.001mol/LHCIO4溶液做参比,测0.006000%K2Cr2O7

溶液,其差值应在0.8%一2.5%内为合格。

波长/nm T% 真实值T% ΔT /% 结论235 18.2

257 13.7

313 51.3

350 22.9

6、杂散光合格性检查

波长/nm T/% 真实值T/% 结论

380 小于1%

220小于1%

7、吸收池的配套性检查波长/nm:220 编号T/% ΔT/% 结论

1

2

3

4

8、皿差波长/nm:220

编号 1 2 3 4 A

七、【结果讨论与实训心得】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实验报告

分子光谱实训报告 班级:----------------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2015年10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

实训日期______ 年_____ 月 ____ 日教师评定:________________ 【仪器概况】 仪器名称:紫外-可见分光 型号:UV1801 厂家:北京瑞利 编号:090953 、【仪器结构】 三、【实验项目】波长准确度检查 仪器零点稳定性检查光电流稳定度检查吸光度准确度检查紫外区透色比检查杂散光合格性检查吸收池配套性检查皿差四、【仪器及试剂准备单】 1、试剂清单(以1个小组6人为例) H2SO3、K2Cr3O7、HCI04、碘化钠、蒸馏水、亚硝酸钠、无水乙醇、苯、硫酸铜。 2、仪器清单(以1个小组6人为例) UV1801紫外分光光度计、烧杯14个、容量瓶9个、玻璃棒、滤纸、洗瓶、错钕滤光片、比色皿、胶头滴管、洗耳球、移液管、表面皿、移液管架。 五、【检测步骤】 开机自检(5个ok) (一)、波长准确度 可见分光光度(空气) 1 、按1、波长扫描;按F1,参数设置(E、波长范围460--680nm、间隔0.1nm、换灯点800nm)按返回键。 2 、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确定键;出现两个峰,分别记录两个峰值的波长和吸光值。(重复3次;参比和样品都是空气)。 错钕滤光片 1 、按F1,参数设置(A、波长范围500--540nm、间隔1nm换灯点

360nm)按返回键。 2 、把错钕滤光片放在第二格,关盖;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出现一个峰,记录读数。 紫外分光光度 1 、按F1,参数设置(A、波长范围200--270nm、间隔0.1nm、换灯点360nm)按返回键。 2 、力口3滴苯在石英比色皿中,盖上比色皿盖,放在第二格,关盖;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出现五指峰,分别记录五个不同峰的波长和吸光值。 (二)、透射比的准确度 将参比溶液0.001mol/L高氯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一格;将测定液重铬酸钾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T;返回主页面,按2,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 波长数4个,入分别调到235nm 257nm 313nm 3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三)、吸光度准确度 可见分光光度 将参比溶液1:100硫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 次)放在第一格;将测定液硫酸铜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 洗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A;返回主页面,按2, 光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3个,入分别调到 650nm 700nm 7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紫外分光光度 将参比溶液硫酸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3次)放 在第一格;将测定液重铬酸钾加入石英比色皿3/4处(润洗 3次)放在第二格;调节测量方式A;返回主页面,按2,光 度测量;按F1,参数设置(换灯点360nm波长数4个,入分别调到235nm 257nm 313nm 350nm);按F2,根据显示屏提醒,拉入参比,确定键;再拉入样品,确定键;记录读数。

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 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 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Fe3+能与领二氮菲生成淡蓝色配合物(不稳定),故显色前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其还原为Fe2+。。 三、仪器及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g/mL、0.1%邻菲罗啉水溶液、10%盐酸羟胺水溶液、1mol/lNaAc缓冲溶液(pH4.6)。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吸取0.0mL和6.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lNaAc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0.5nm测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波长/nm 吸光度 标准溶液(0.01g/L)未知液容量瓶编号 1 2 3 4 5 6 7 吸取的体积0 2.0 4.0 6.0 8.0 10.0 吸光度A (1)绘制曲线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PROBE)一(实验目的: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历史悠久、覆盖面很广、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品分析、食品检验、医药卫生、环境保护、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科研、生产工作中都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通过此实验,可以了解 UVPROBE 仪器的实验结构和实验原理,简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会用光度计仪器来分析样品镀膜的透射率,来达到工作上对镀膜性质分析的需要。二(实验原理: 物质的吸收光谱本质上就是物质中的分子和原子吸收了入射光中的某些特定波长的光能量,相应地发生了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和电子能级跃迁的结果。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分光光度分析就是根据物质的吸收光谱研究物质的成分、结构和物质间相互作用的有效手段。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的吸收效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基础是朗伯 - 比尔Lambert-Beer定律。即物质在一定浓度的吸光度与它的吸收介质的厚度呈正比。三(实验器材: 台式电脑,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V2550,干净的玻璃片,镀膜的玻璃片。四(实验步骤: 1. 首先打开电源的总开关,然后打开电脑,等电脑待机状态的时候再打开光度计仪器的开关。 2. 要预热五到十分钟,然后打开软件,进入软件的操作界面。 3. 然后初始化,点击菜单的“M” ,在“测定”菜单中中的波长范围中改变参数,开始选择 900,结束选择 300。然后选择吸收或者透射,点击“baseline”按键,然后点击“connect”按键,开始初始化。估计需要 5 分钟。 4. 结束后,其他的不用改变。点击确定,即改变参数成功。 5. 在仪器中,打开

紫外测量甲基橙的含量实验报告

紫外测量甲基橙的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紫外测量甲基橙的含量 实验目的: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甲基橙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并计算其浓度。 实验原理: 甲基橙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其溶液在不同pH值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性环境中,甲基橙呈现红色;在碱性环境中,甲基橙呈现黄色。通过测量甲基橙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可以了解其溶液的颜色情况,进而判断其酸碱性。 实验步骤: 1.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开关,预热30分钟。 2.转动波长旋钮,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量波长。 3.根据测量波长,拨动光源切换杆,手动切换光源。 4.调零:在透视比(T)模式,将遮光体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 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0%”键,屏幕上显示“000.0”或“-000.0” 时,调零完成。再用参比(空白)溶液荡洗比色皿2-3次,将参比(空白)溶液倒入比色皿,溶液量约为比色皿高度的3/4,用擦镜纸将透光面擦拭 干净,按一定的方向将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按下“调1%”键,屏幕上显示“BL”延时数秒便出现 “100.0”(T模式)或“000.0”、“-000.0”(A模式)调1%T/OA完成。 5.测量:将甲基橙水溶液放入样品架,合上样品室盖,拉动样品架拉杆使 其进入光路。按下“ABS”键,屏幕上显示出该溶液的吸光度和透射率等数据。

6.记录数据并计算浓度:根据测量结果和相关公式计算甲基橙水溶液的浓 度。 实验结果及分析: 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甲基橙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63nm,在该波长下测得甲基橙水溶液的吸光度为x。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得到甲基橙水溶液的浓度为y。实验结论: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甲基橙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并计算其浓度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了解紫外光、可见光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基本特征。 3. 通过构建标准吸光度 / 标准曲线,掌握测定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 1. 实验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利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在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吸收光能的特性, 通过光谱分析技术测定样品的质量浓度的仪器。光谱分析技术基于化合物所吸收光的波长,以及被吸收的光的传递程度,根据比色法或色度法计算样品中化合物的浓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量筒、离心管、吸光度池、样品瓶、试剂瓶、移液器等。 1)制备标准溶液: 取0.1g/L的对苯二酚溶液10ml,分别用移液器移取不同的体积转移到标准瓶中,加 去离子水至刻度,制备几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构建标准吸光度曲线: 对各标准溶液测得其吸光度,根据吸光度值绘制标准吸光度曲线图。 3)测定样品吸光度: 将待测样品加入吸光度池中,分别测量在紫外区(200-400nm)和可见区(400-700nm)的吸光度。 4)计算样品浓度: 根据样品的吸光度和标准吸光度曲线,计算出样品的浓度。 三、实验结果及讨论 实验中,我们首先制备了不同浓度的对苯二酚标准溶液,并构建标准吸光度曲线如下 图所示: 在紫外区和可见区测量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插入计算样品浓度表格)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标准曲线是一条直线,说明样品中对苯二酚的吸光度和浓度成正比关系,符合比色法原理。 2. 样品的吸光度与浓度、光路长度和吸光度系数有关,而对苯二酚的吸光度在紫外区较高,在可见光区较低,符合分子光谱学原理。 3. 由于实验测量误差、环境因素等原因,在实验中尽量减少这些影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加深对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认识。 四、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掌握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并通过构建标准吸光度曲线,掌握了测定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浓度的方法。通过实验初步了解了紫外光、可见光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吸收光谱的基本特征,同时也了解了在实验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细节和操作技巧。本次实验能够有效增强我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对于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钴离子和铬离子的含量实验报告

紫外可见光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钴离子和铬离子的含 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分光光度法双组分测定的原理和方法,进一步熟练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 二、实验原理 如果样品中只含有一种吸光物质,可根据测定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选择适当的吸收波长,根据朗伯—比耳(Lambert—Beer)定律,做出标准曲线,可求出未知液中分析物质的含量。如果样品中含有多种吸光物质,一定条件下分光光度法不经分离即可对混合物进行多组分分析。这是因为吸光度具有加和性。在某一波长下总吸光度等于各个组分吸光度的总和。测定各组分摩尔吸光系数可采用标准曲线法,以标准曲线的斜率作为摩尔吸光系数较为准确。对二组分混合液的测定,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测定出各个成分含量。 1.如果各种吸光物质的吸收曲线不相互重叠,这是多组分同时测定的理想情况,可在各自的最大吸收波长位置分别测定,与单组分测定无异,如下图中的(1)。 2.如果各种吸光物质的吸收曲线相互重叠,如上图中的(3),a 和b两种物质相互干扰,但根据吸光度加和性原理,在此场合下仍然可以测定出各个成分含量。

图1混合组分的吸收光谱 (1)不重叠(2)部分重叠(3)相互重叠Abc 11 A1abcabbcb bAbA ca (abab)b 2 1 1 2 1 2 2 1 A2bbcbabca 22

aAaA cb (baba)b 2 1 1 2 1 2 2 1 如本实验中测定Co2+和Cr3+有色混合物的组成。Co2+和Cr3+吸收曲线相互重叠,但选择Co2+ 和Cr3+的最大吸收波长,根据下面公式,可求出Co2+和Cr3+的含量。 Abc 11 A1CobcbcCr32 Co2Cr32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2.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L测蛋白质含量的方法主要有:①测参数法:折射率、相对密度、紫外吸收等;②基于化学反应:定氮法、双缩胭法、FOlin一酚试剂法等。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2.蛋白质中的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中含有共挽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质,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8Onm附近(不同蛋白质略有不同)。在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服从朗伯一比尔定律。 利用紫外吸收法测蛋白质含量的准确度较差,原因有二:①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误差,故该法适于测定与标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相似的蛋白质;②样品中含有的噂吟、嗒咤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出现较大干扰。 三、仪器与试剂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蛋白质溶液3.00mg∙mLL 0.9%NaCl 溶液、试样蛋白质溶液。 IomL比色管、ICm石英比色皿、吸量管。 四、实验步骤 L绘制吸收曲线 用吸量管吸取2mL3.00mg∙mL^,标准蛋白质溶液于1 OmL比色管中,用0.9%NaCI 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I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I溶液作参比溶液,在190〜40Onm间每隔5nm测一次吸光度Abs,记录数据并作图。 3.绘制标准曲线 用吸量管分别吸取1.0、1.5、2.0、2.5、3.0mL3.00mg∙mL-ι标准蛋白质溶液于IomL 比色管中,用0.9%NaCI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用ICm石英比色皿,以0.9%NaCl溶液作参比溶液,在波长28O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记录数据并作图。 4.样品测定 取适量浓度试样蛋白质溶液,在波长28Onm处测其吸光度,重复三次。在已经得到标准曲线的情况下,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度高,待测溶液的浓度需在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内,所以,先测定试样蛋白质原液的吸光度(1.363),估算浓度为2.0960 mg∙mL∙,,再将原试液稀释至5倍(即取2mL试液,用0.9%NaCI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估算浓度为0.4192 mg∙mLL测吸光度,重复三次五、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课程实验者名称页数()专业年级、班同组者姓名 级别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 2.了解TU1901分光光度计的构造; 3.掌握TU1901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 4.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 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在pH=2~9 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lgK形=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其反应式如下: 本方法的选择性很高,相当于含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Cr3+、Mn2+、V(V)、PO43-,5倍Co2+、Cu2+等均不干扰测定。 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还原为Fe2+。 4 Fe3+ + 2NH2OH = 4 Fe2+ + N2O + H2O + 4H+ 三、仪器及试剂 1.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g/mL。 3、0.1%邻菲罗啉水溶液; 4、1%盐酸羟胺水溶液; 5、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6): 四、实验步骤

课程实验者名称页数()专业年级、班同组者姓名 级别姓名实验日期年月日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吸取0.0mL和6.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1cm 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0.5nm测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试样中铁含量的测定 吸取试样溶液10ml于50ml容量瓶中,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操作,加入各种试剂使之显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不加铁的试剂溶液作参比,于分光光度计上测得吸光度A,由标准曲线查得相应的铁含量,计算出试样的含铁浓度。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分光光度计型号:最大吸收波长:51nm1 标准溶液(0.01g/L)未知液容量瓶编号 1 2 3 4 5 6 7 吸取的体积0 2.0 4.0 6.0 8.0 10.0 5.0 吸光度A 0.000 0.047 0.060 0.110 0.153 0.202 0.068 总含铁量(mg)0 0.02 0.04 0.06 0.08 0.10

实验1、紫外可见光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UV-2550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量分析方法。 3、学会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进行有机化合物特征和定量分析 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基于物质对200-800nm光谱区辐射的吸收特性建立起来的分析测定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分子外层电子能级跃迁产生,同时伴随着分子的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因此吸收光谱具有带宽。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定量分析采用朗伯-比尔定律,被测物质的紫外吸收的峰强与其浓度成正比,即: 其中A是吸光度,I、I0分别为透过样品后光的强度和测试光的强度,ε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样品厚度,c为浓度。 紫外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电子跃迁产生的。按分子轨道理论,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这种吸收光谱取决于分子中成键电子的种类、电子分布情况,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3种电子:(1)形成单键的σ电子;(2)形成不饱和键的π电子;(3)氧、氮、硫、卤素等杂原子上的未成键的n电子。 图1. 基团中的σ,π,n成键电子 当它们吸收一定能量ΔE后,将跃迁到较高的能级,占据反键轨道。分子内部结构与这种特定的跃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使得分子轨道分为成键σ轨道、反键σ*轨道、成键π轨道、反键π* 轨道和n轨道,其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σ<π

图2.分子轨道中的能量跃迁示意图 仪器原理是光源发出光谱,经单色器分光,然后单色光通过样品池,达到检测器,把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信号放大、模/数转换,数据传输给计算机,由计算机软件处理。 三、仪器与溶液准备 1、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1cm石英比色皿一套 3、UVprobe电脑软件 4、配置好的10μg/mL、15μg/mL、20μg/mL以及未知浓度的甲基 紫溶液,甲基红溶液 5、仪器的基本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如下:

紫外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实验报告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维生素C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熟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 维生素CVC是一种酸性己糖衍生物,具有烯醇式己糖内酯立体结构,分D和L两种立体构型,但只有L型有生理功效;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氧化型和还原型可以互变 ,两者均具有生物活性结构式见图1,其C2和C3位上两个相邻的烯醇式羟基极易解离而释放出H+,故维生素C虽然不含自由羧基,仍具有有机酸的性质;维生素C呈无色无臭的片状结晶体,易溶于水,不溶于脂;在酸性环境中稳定,遇空气中氧、热、光、碱性物质,特别是有氧化酶及痕量铜、铁等金属离子存在时可促进其破坏速度; 具有π电子的共轭双键化合物、芳香烃化合物等,在紫外光谱区都有强烈吸收,其摩尔吸收系数k可达104-106数量级;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要借助朗伯-比尔定律;根据维生素C在稀硫酸溶液维生素C水溶液在pH 5~ 6之间稳定中,在245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C片含量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实验仪器:容量瓶100 ml、1000 ml、移液管 ml、5 ml、烧杯、紫外分光光度计 实验用品:98%浓硫酸分析纯,1.84 g/ml、维生素C对照品系以原料药经105 ℃干燥至恒重含量为 %、维生素C片2片、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 1. 0.005 mol·L-1硫酸溶液的配制 用 ml移液管移取 ml 98%浓硫酸放入事先已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搅拌,冷却至室温后移入1000 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待用; 2. 0.5 g·L-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维生素C对照品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mol·L-1硫酸溶液制成0.5 g·L-1对照品溶液; 3. 维生素C对照品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5 ml移液管精密量取0.5 g·L-1对照品溶液、、、、 ml,分别置100 ml量瓶中,用mol·L-1硫酸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高锰酸钾吸光度、滤光片透过率、积分球实验报告

实验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及基本操作(老师演示) 实验二、彩色玻璃滤光片透过率测定 一、实验前准备 滤光片分类及用途:①颜色滤光片,其透射带宽数百埃,多用在宽带测光或装在恒星摄谱仪中,以隔离重迭光谱级次。②薄膜滤光片,又分为薄膜吸收滤光片和薄膜干涉滤光片两种。前者是在特定材料片基上,用化学浸蚀或真空蒸镀方法形成单层薄膜,使本征吸收线正好位于需要的波长处。 双色滤光片,它与入射光束成45°角放置,能以高而均匀的反射和透射率将光束分解为方向互相垂直的两种不同颜色的光,适合于多通道多色测光。 透过率计算公式: ()() () λλλ0I I T T = 二、实验步骤: 1)紫外可见光谱仪(UV-1601),主机进行初始化,预热5分钟; 2)设置各参数:波长扫描范围在200—900nm ,透射率坐标轴范围在0—100; 3)不放滤光片情况下,以空气做参照样品,测得光谱曲线λλ-)(0I ; 4)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并插入滤光片,实验中我们分别用透射率在450nm 、565nm 和610nm 的滤光片作为测定样品,测得光谱仪测得光谱曲线λλ-)(t I ; 5)用计算机可得到滤光片的透过率λλ-)(T ; 三、数据处理 T % wavelength/nm 滤光片λ-%T 曲线

三、结果分析 实验所得到的滤光片透射率谱线成反Z 子形,在其临界值附近曲线斜率非常大。这是由于滤光片允许大于一临界值的一定波长范围内的光透过,同时阻止小于这个临界值的波长的光透过。 四、问题讨论 窄带滤光片及其透射率谱线特点? 窄带滤光片是通带滤光片的一种。用于从复合光中分离出某一窄波段单色光的滤光片。为通带半宽度≤0λ的滤光片,其中0λ为滤光片透光曲线的中心波长。如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500nm ,则该滤光片的通带半宽度≤5nm 。窄带滤光片的透射率谱线比较尖锐,半宽度也很小。 五、注意事项 a.保证滤光片的清洁干净,实验前要清除滤光片污渍; b.扫描过程中禁止打开样品仓门。 实验三、定量分析未知高锰酸钾溶液浓度 一、实验原理 Lambert-beer 定律 bc I I T A t ε=-=-=)lg( lg 0 式中:A :光度;T :透射率; b:液层厚度(光程长度),通常以cm 为单位; c: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1 -⋅L mol ; ε:摩尔吸光系数,单位11 --⋅⋅cm mol L ; 二、实验流程 1)准备好250ml L mol /的高锰酸钾母液; 2)紫外可见光谱仪(UV-1601),主机进行一期初始化,预热5分钟; 3)设置各测量参数,波长扫描范围在400—600nm ,吸光度轴范围在0—2,用定量测量方法进行定量测量标配浓度溶液和未知浓度溶液的含量。 3)标准系列溶液的配置(一般<1 2 10--mol ,本次实验用浓度在数量级为5 10-的溶液) 4KMnO ,用三级水溶解,定容于200mol L mol mol mol mol mol mol 及未知体积的母 液,用100mol 定容,得浓度分别为L mol /1015 -⨯、L mol /1035 -⨯、L mol /1055 -⨯、 L mol /1075-⨯、L mol /1095-⨯及未知浓度的溶液。 4)用三级水作为参照样品,分别用定量测量方法进行定量测量以上浓度溶液的吸光度i A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验

1.实验目的 1.1 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食用方法及基本结构 1.2 掌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实验原理 2.1 定性分析 不同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各种物质各有其特征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他能清楚的描述该物质对不同波长光 的吸收情况。光吸收程度最大处叫做最大吸收波长,用λ max 表示。浓度不同时,光吸收曲线的形 状相同,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只是相应的吸光度大小不同。说明吸收曲线的形状只与物质的本性 有关,而与物质的浓度无关。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吸收曲线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 2.2 定量分析 根据朗伯 -比尔定律: A= εbc,式中 A —吸光度,ε —摩尔吸光系数,b—液层厚度cm,c—浓度, mol/L 当液层厚度 b 固定时,吸光度正比于浓度,因此可采用标准曲线法对物质进行定量分析。 通常选择最大吸收波长进行定量分析,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消除干扰影响。 3.仪器及试剂 3.1 仪器及配件 UV1800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cm 石英比色池 3.2 试剂 3.2.1 虾青素标准溶液 3.2.1.1 标准储备液(浓度为 1.0mg/mL ) DMSO ),定容至10mL ,摇匀,避光-20℃称取 10mg 虾青素标准品溶于二甲基亚砜( 保存。 3.2.1.2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用移液管分别量取0.5,1.0,2.0,3.0mL标准储备液,分别用50mL容量瓶定容,稀释 溶剂为无水乙醇,定容之后摇匀,避光放置。 3.2.2 未知浓度的虾青素样品溶液。 4.实验内容 4.1 不同浓度的虾青素溶液吸收曲线的比较。 4.2 标准曲线的制作。 4.3 样品溶液的测定。 5.仪器操作步骤 5.1 开机,自检,预热20 分钟 5.2 放置样品 将配好的样品转入比色池,比色池要用蒸馏水和待测溶液润洗,溶液装至比色池的 1/2~2/3 左右。装好后用纸巾吸干比色池表面的液体,将比色池放入样品槽中,注意比色池 透光面要对住样品槽有孔的一边。 5.3 全波长扫描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品依次转入比色池中进行全波长扫描,比较其吸收曲线和最大吸收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验证方案及报告

检测仪器验证方案 * * * *制药厂

目录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1.1验证方案的起草 1.2验证方案的审批 2.概述 3.验证人员 4.时间进度表 5.验证目的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资料档案 6.1.2维修服务 6.1.3备件 6.1.4安装环境及公用设施 6.1.5功能试验 6.1.6安装确认小结 6.2校正 6.2.1波长准确度 6.2.2吸收度准确度 6.2.3杂散光 6.2.4校正小结 6.3适用性预试验 7.再确认

1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2.概述 本仪器为双光束光栅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900nmUV-VIS,光谱带宽有0.1、0.2、0.5、1、2、5nm6档,波长精度±0.3nm,具有显示,打印光谱图及数据,时间扫描、自动定量计算等性能,本厂用于药品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3.验证人员 检测仪器验证小组人员组成 4.时间进度表 2021年9月16日至9月18日完成分析、检验工作 2021年9月19日至9月20日数据汇总、分析 2021年9月20日至9月21日完成验证报告 5.验证目的 检查并确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和功能符合规定,能准确检测样品,资料和文件符合GMP要求。

6.验证内容 6.1安装确认 6.1.1资料档案 6.1.2维修服务 服务单位名称: 地址: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银行帐号 6.1.3备件

6.1.4安装环境及公用设施 6.1.5功能试验 6.1.6安装确认小结 验证人:日期: 6.2校正 6.2.1波长准确度 灯检查656.1nm、486.0nm波长的准确度,校正方法使用手册中以仪器本身光源D 2 的“5.MAINTENANCE AND CHECKIN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