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管理制度汇编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文本(完整版)一、总则1.1 本制度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企业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相关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1.3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原则。
二、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2.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确保食品符合安全、营养、健康要求。
2.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2.3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者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企业标准,并报备所在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
三、食品生产与流通3.1 食品生产者应具备合法生产资质,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安全可控。
3.2 食品经营者应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保证销售食品的安全。
3.3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禁止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食品。
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4.1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4.2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制度,确保食品原料来源合法、安全。
4.3 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加强对食品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五、食品召回与事故处理5.1 食品生产经营者发现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销售,主动召回问题食品。
5.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和处理食品安全事故。
5.3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召回和事故处理的监督,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六、法律责任与处罚6.1 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2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依法对违反食品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情节严重的,吊销相关许可证。
6.3 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食品生产车间管理制度汇编1第一章生产车间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及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生产车间组织机构图第二节生产车间岗位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1主任1 直接上级:经理2 直接下级:副主任、主任助理、统计、值班长3 职责3.1在分公司经理的领导下,建立本车间的管理体系,贯彻执行有关<番茄/果业质量和非转基因管理体系文件>、<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公司5S管理办法>文件及相关法律、法规。
3.2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抓好现场和安全管理,安全、文明生产。
3.3负责按时组织完成分公司月度生产计划和年度生产计划。
3.4 负责对相关方宣传本公司的各项制度、规定,并负责相应业务范围内外部信息和本部门信息的交流和传达。
3.5负责车间人、财、物、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管理和各项指标的分解。
3.6配合行政办做好员工各类培训实施的管理工作,加强班组建设。
3.7负责车间各类事故及紧急情况的处理,及处理结果的上报。
3.8负责对不合格成品处理实施工作的管理。
3.9负责车间三级文件、月周度工作(计划)、各类报表、材料领用的审核、部门月度平衡计分卡、车间员工考核结果进行审批。
3.10负责执行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指令参数。
3.11负责本部门生产污水、固体废弃物及消防安全等工作的管理。
3.12正确使用本部门办公设施及设备,节约纸张等办公用品。
3.13负责本部门各体系运行监控,及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工作的管理。
3.14负责本部门各管理体系记录的管理工作。
3.15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工作的管理。
3.16负责车间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解体、检修工作的管理。
3.17负责本部门宣传、卫生、安全(设备防冻、防盗、防火)工作的管理。
3.18负责对本部门员工绩效考评工作的管理,并对直接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及沟通。
3.19兼职车间安全员,负责车间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并记录。
4 权限4.1 有权按计划组织、实施车间生产。
4.2 有权对本部门各管理体系报告、计划及记录进行审核。
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目录1.安全生产消防管理制度2.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3.生产设备设施检测、维护及报废管理制度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6.用电(包括带电)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用电(临时)安全管理制度8.工具(利器)管理制度9.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0.工程“三同时”管理制度11.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12.安全标准化绩效考核制度13.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14.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5.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16.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17.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18.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19.安全事故管理、奖惩制度20.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管理度21.应急(突发性)事故的管理制度22.安全生产检查制度2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24.生产区域安全守则1、目的为加强消防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安全消防管理的范围包括公司内各生产区、仓库。
3、本公司内凡挂有“严禁吸烟”.等警告牌的区域,一律禁止吸烟。
4、消防器材管理责任人必须对防火器材经常检查,失效的及时更换。
非消防员和非火警时,没有经过批淮,不得随意搬动和使用。
因火警而使用了消防器材,要及时报告本公司的消防器材管理责任人,给予迅速补充。
5、严格执行动火审批管理,包括内容有;在易燃易爆品场所进行动火作业(电焊、气割、打磨等),必须经过动火审批,程序是;经过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批准,并清理了易燃易爆品后,才能动火作业,并且现场应有监护人员。
6、本公司内交通要道不准停放车辆或堆放物资,保证道路畅通。
7、车间内部严格分区域分类别存放物料,绝对禁止性质相抵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混放在一起。
8、各生产区、仓库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消防器材应布置在便于取用的地方。
9、2、消防水泵、消防水管、消防水箱、消防栓、消防沙箱不得任意改装,挪作他用。
10、消防设施如有失灵损坏,应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完整好用。
11、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第一条:目的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消费者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和工作人员。
第三条:法定代表人责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食品安全工作负首要责任。
法定代表人应确保公司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保障食品安全。
第四条:厂长责任1. 厂长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公司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对公司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监管责任。
2. 厂长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原材料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第五条:目的为确保原材料的食品安全,防止不合格原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制定本制度。
第六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环节。
第七条:原材料进货查验1. 采购部门应根据食品安全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2. 验收部门应按照采购合同和食品安全标准,对原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 验收部门应详细记录原材料的名称、规格、数量、来源、验收结果等信息。
第八条:原材料储存和使用1. 原材料应按照规定的条件储存,防止污染和变质。
2. 使用原材料时,应按照规定的工艺和标准进行,确保产品食品安全。
第三章:原材料索证索票制度第九条:目的为验证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确保原材料的合法性,制定本制度。
第十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环节。
第十一条:索证索票1. 采购部门在采购原材料时,应向供应商索取合法的证件和票据,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
2. 验收部门在验收原材料时,应核对证件和票据,确保原材料的合法性和质量。
第四章:生产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第十二条:目的为保证生产过程的食品安全,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本制度。
第十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生产过程。
食品安全制度汇编范本(例文9篇)食品安全制度汇编范本篇1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gb《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应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规定的品种。
2、不得因掩盖食品腐b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因使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
餐饮经营单位加工经营食品为现售模式,尽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3、采购使用的明矾、泡打粉、小苏打等食品添加剂包装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47、48和66条的规定。
4、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
应索取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质监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5、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s壳、离弃信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信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6、面点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7、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国。
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
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定位存放、并上锁,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不得与非信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8、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
食品安全制度汇编范本篇2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法律法规进行。
学校食堂必须在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100%食堂从业人员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开业;食堂采购要有相对固定的食品采购单位,采购时要索证索票100%(“票”是指进货凭证,“证”是指供货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食品合格检验证),及相关的检验合格和化验单;蔬菜残留农药检测、记录率100%;饭堂食物留样率100%。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一)每次购入食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____、进货日期等内容。
(二)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等多种方式建立进货台账。
食品进货台账应当妥善保存,保存期限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____年。
(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查阅进货台账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在进货台账中作出醒目标注,并将食品集中陈列或者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或者____、变质、质量不合格等食品,应当立即停止销售,撤下柜台销毁或者报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处理,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台账中如实记录。
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范文(2)一、概述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不出现安全问题,保障食品安全,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该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旨在保护公众的生命健康,维护社会的利益。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保障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减少和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的工作人员,涵盖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岗位。
三、管理责任1. 食品安全管理层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 生产管理人员负责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3. 所有工作人员负有食品安全的义务和责任,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四、食品安全控制1. 原材料采购管理(1)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原材料的要求进行采购。
(2)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和食品安全证书。
(3)建立原材料进货验收制度,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抽检检测并记录结果。
2. 生产过程控制(1)建立严格的生产计划,确保生产过程的合理安排。
(2)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禁止使用有安全隐患的设备和工具。
(3)建立生产记录制度,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记录,以备查证。
3. 检测和监测(1)建立食品检测和监测机制,对生产过程中的食品进行抽检,并核查检测结果。
食品安全生产组织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管理,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品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食品生产全过程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明确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确保食品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制定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五条公司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的食品安全工作,确保食品安全。
第八条公司应定期召开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部署食品安全工作。
第三章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第九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原料采购制度,严格把关原料质量,确保原料安全。
第十一条公司应建立食品生产过程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质量、标签等环节。
第十二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出厂检验制度,对出厂的食品进行检验,确保食品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三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记录食品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的信息,便于追溯和召回。
第十四条公司应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
第四章人员管理与培训第十五条公司应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公司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第十七条公司应建立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考核,确保从业人员符合岗位要求。
第五章质量保障与售后服务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产品质量保障制度,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顾客要求。
第十九条公司应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及时处理顾客对产品的投诉和反馈,提高顾客满意度。
食品生产小作坊管理制度汇编一、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组织架构和职责1.作坊设置主要负责人,确保食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正常进行。
2.作坊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制度。
3.作坊设立生产部门,负责组织和管理食品的生产过程。
4.作坊设置销售部门,负责销售食品,并确保销售的食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作坊设立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和监督财务活动。
二、食品生产小作坊的原料采购和储存管理1.作坊应建立原料供应商名录,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和审核。
2.作坊应保证采购的原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进行验收检查。
3.作坊应建立原料储存管理制度,确保原料的安全、卫生和保存期限合理。
4.作坊应定期对储存的原料进行检查和清理,并记录相关信息。
三、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生产过程管理1.作坊应建立生产计划和生产工艺流程,并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2.作坊应建立食品生产记录制度,记录每一次生产的日期、时间、工艺参数等。
3.作坊应对各类食品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卫生条件。
四、食品生产小作坊的食品质量和卫生管理1.作坊应建立食品质量控制制度,包括对原料、生产过程和成品产品的检测要求。
2.作坊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包括地面、墙面、设备和工具的清洁和消毒。
3.作坊应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检查,保持环境卫生符合要求。
4.作坊应对员工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建立员工健康检查制度。
五、食品生产小作坊的产品标识和追溯管理1.作坊应在食品包装上标明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等信息。
六、食品生产小作坊的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1.作坊应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并对接收到的投诉进行及时处理和回复。
2.作坊应建立售后服务制度,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退换货等处理。
以上是一个食品生产小作坊管理制度的汇编,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坊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5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为有效控制不合格保健食品的管理,保证所经营保健食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1、质量管理部是负责对不合格保健食品实行有效控制管理的机构。
2、质量不合格保健食品不得采购、入库和销售。
3、不合格保健食品须存放在不合格品区,挂有红牌标志,不合格品库设专人、专帐管理。
4、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检查保健食品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保健食品,应开具停售通知单,及时通知仓储部、业务部门立即停止出库和销售,追回售出保健食品,不合格保健食品及时移入不合格品区。
发现假、劣产品,要报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得擅自退货。
5、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查、检验判定为不合格保健食品时,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发文、通知查处发现的不合格保健食品时,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追回售出的不合格保健食品,将不合格保健食品移入不合品区。
6、在库过期失效、破损保健食品由保管员填写《报损审批表》,经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签字确认后移入不合格品库,销毁时仓储部应填写《销毁清单》,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负责人审核后,由总经理批准。
7、销后退回、配送退回的质量可疑保健食品,验收员及时报保健食品安全管理员确认不合格后,移不合格品库。
8、不合格保健食品的报损和销毁应有记录,保存二年。
9、保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会同业务部每半年对不合格保健食品情况进行分析,分清质量责任,以便及时制定纠正、预防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2一、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
1、从业人员必须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
2、从业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
4、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必须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5、定期组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汇编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对食品安全实行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建立科学、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十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
第三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具备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第三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患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商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第二十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检验合格证号、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第二十九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食品销售记录制度,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
三、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为了规范食品生产许可活动,加强食品生产许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八条食品生产许可申请人应当具备与生产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场所、设备或者设施、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
1、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或者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从业人员都应当用肥皂加流动清水洗手。
2、食品加工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或者戴戒指。
3、食品加工人员不得有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
4、食品加工人员必须认真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5、各种原料使用前必须洗净,蔬菜与肉类、水产品类分池清洗。
6、用食品加工的刀、墩、盆、抹布等器物必须标志明显 , 分开使用,分类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7、需要熟制加工的食品应当烧熟煮透,加工后的熟制品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
8、若在烹饪后至食用前间隔超过 2 小时,应当在高于 60℃或者低于 10℃的条件下存放。
需要冷藏的熟制品应当放凉后再冷藏。
9、凡隔餐或者隔夜的熟制品,必须充分加热后方可食用。
10、对食品加工时可放入食品的调料、辅料必须做到质量合格,清洁卫生,用量适当,无毒无害。
1、保持食品车间卫生,每天清扫,定期冲洗地面。
2、工作人员进入食品加工车间必须穿工作服。
3、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车间。
4、中试车间设备必须有专人负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
5、定期保养和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6、车间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剧毒原料,注意防火,时常检查消防设施。
7、所有通道、过道不得摆放任何妨碍通行的物品。
8、定期检查防盗装置是否正常。
9、车间停工时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门、窗是否关好。
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制度一、食品经营主体是指所有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批发、零售等经营活动的各类市场主体。
二、经营食品必须依法经登记注册 ,对无证无照从事食品经营活动的,必须依法查处取缔。
三、各级登记注册机关必须严把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关 ,严格审查前置许可证件,严格按照许可证载明的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经营地点、经营期限等核发营业执照。
四、对所有食品经营主体核发营业执照前 ,必须进行实地调查 ,调查人员要如实地签署实地调查意见。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电子版一、前言为确保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汇编。
本汇编内容包括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食品生产经营管理、食品检验管理、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等方面,旨在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提供一部实用的工具书。
二、基本要求1. 食品安全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2. 食品安全管理要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科学规范的原则。
3. 食品安全管理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社会监督责任。
4.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其岗位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食品安全风险防控1.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定期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安全隐患。
2.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3.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与共享,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4. 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
四、食品生产经营管理1.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经营许可证。
2.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3.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加强食品原料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4.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5.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五、食品检验管理1.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资质认定,按照资质认定范围开展食品检验活动。
2.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食品检验管理制度,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食品检验机构应当加强检验设备维护和人员培训,提高检验能力。
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一、总则为规范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健康,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1)组成:由公司高层领导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成员由会议选举产生。
(2)职责:制定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公司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和评估。
2.食品安全管理部门(1)组织架构:设立食品安全部门,由主管领导、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监督检查人员组成。
(2)职责:负责公司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定、修改和完善食品生产、仓储、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监督食品自查和内审,建立食品安全档案等。
三、原料采购管理1.供应商资质管理(1)供应商应提供商标、生产许可证、检验报告、生产流程图等证件。
(2)供应商的产品应符合公司食品安全要求,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原材料检验(1)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产品规格,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公司要求。
(2)如果检验结果不合格,上报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并要求供应商对产品进行处理或退货。
四、生产管理1.生产环境卫生和设施设备管理(1)生产车间应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污染。
(2)生产设施设备应定期检修,确保功能正常。
2.原料使用(1)原材料应符合公司的储存、使用规范。
(2)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分区分储等管理方法,确保使用不期超时。
3.生产过程控制(1)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等重要参数。
(2)记录生产过程,留下操作人员、时间、温度等相关信息。
4.样品留存(1)每一批次生产过程中应取出样本,留存在指定的标准是样室中保存。
(2)样品应按规定时间保留,以便后期检验检测。
五、仓储和运输管理1.仓储管理(1)设备和设施应符合食品仓储条件以及卫生条件,生产企业应将食品冷藏、储存等区域内的物品分区分级存放。
一、劳动纪律1、任何人进入生产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帽、鞋,着装整齐、统一,严格执行公司进入生产车间规定流程;与生产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车间,外来人员进入车间须有领导陪同。
2、不准在车间内大声喧哗、嬉戏、追逐打闹等;上班期间不得随意离岗、串岗、睡岗;3、不准在车间内吃东西、应在指定地点喝水;4、不准穿工作服去厕所;5、不准随地吐痰、乱丢垃圾;6、不得迟到、早退,请假按程序办理请假手续;7、车间内不得配带手表、首饰等,不得化妆、头发要全部在工作帽内,不得外露;8、上班时间内不准喝酒,不准酒后上班;9、正常交接用餐时间为30分钟,其余外出不得超过15分钟;10、上班期间非工作需要不得回宿舍办理私人事务;11、上班期间不得看报刊、杂志、听音乐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12、对生产物品及产品要爱护,不得有扔、摔、踩等不良行为;13、所有用水(自来水、纯净水)、电(设备,车间、更衣室、休息室照明)、蒸汽用后及时关闭、关紧,不得有跑冒滴漏现象;14、对未使用完的原辅料应及时回收严禁浪费;15、岗位记录内容齐全,报表填制要真实,书写认真,不得有虚假或乱涂乱画行为;16、使用酸碱等危险用品必须穿戴防护用具;17、各工序卫生、防护用具,按指定点使用、存放、保管不得造成丢失或损坏;18、对工作安排有异议要及时反映,服从上级主管工作安排;19、不得对工厂、公司下发的通知、规范等文件乱涂、乱画、弄脏;20、不得在墙壁、桌椅、设备、各种记录、资料上乱涂、乱画、弄脏等;21、未经主管人员允许,不得私自调、改、试、动用设备;22、出现事故不得隐瞒要及时向上级主管汇报;23、不得利用工作之便对外泄露公司、工厂机密;24、工厂任何人员不得有打架斗殴行为;25、不得在车间、库房、更衣室、休息室等场所抽烟;26、未经物主同意不得随意私自开他人宿舍及拿用物品;二、车间记录填写规定岗位操作记录是各岗位生产运行情况的原始记录,是了解和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有效控制原材料的损耗,作好班组交接以及作为设备故障排除故障的资料文件,为了规范填写便于存档查找。
将对各岗位操作记录做如下规定:1、根据各岗位作业指导书要求,按规定时间检查、并记录设备运行中各参数,仪表等的变化。
2、操作记录必须认真填写,不得省略,字迹工整。
3、准确填写设备在运转时出现的故障,故障原因,如何排除,还存在什么问题。
4、每月的记录,由班长统一收集,做好标识,交由生产部文员保管。
5、所有记录表格只允许记录专用,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不得在记录上乱涂乱画。
6、操作记录按规定由车间统计员领取,任何人不得随意到仓库领取,三、交接班管理规定1、接班人员要提前十分钟到本岗位,和上班人员办理交接班手续,了解当前生产情况。
2、交接班双方一般情况下必须在现场进行,不得由他人代替。
3、交班人员要将当班完成的工作情况告知对方,并告知下个班应注意的事项,存在的问题。
特别是有关工作计划的变动及特别紧急的任务。
6、交班方必须将本班内的工作按要求全部完成才能交给对方。
例如:卫生、物品定置、工具数量等。
否则不得下班。
7、接班方有权要求对方按规定去做,交班方不服从可拒绝接班,如接班方不按要求交接班,一切责任由接班方负责。
8、各岗位进行交接的项目主要有: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工器具数量是否准确,交接双方必须当面验证清点,并在记录上注明。
9、交班方必须为下个班备齐所需物料,物料必须当面清点,准确无误,保证质量、数据准确,作为物料损耗依据。
交接双方做好书面记录。
10、交接双方应按表计量,在交接时由双方共同读数,在未交接完毕前不准将设备运行数据清零,确保真实,作好记录,作为核算的依据。
11、在生产过程中,有些成品和半成品需交接。
双方须明确交接物资的质量和数量,并做好记录,双方确认,方可有效。
12、所有项目交接完毕后,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确认。
四、车间班前/班后会管理规定一、班前会:1、各班所有人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集合点名。
2、由段长就上一天生产及工作情况对全班人员做出总结,并对当天生产及工作做出计划和安排,临时性的工作内容必须安排到位。
3、段长将上一天生产过程中或工作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或异常情况做出总结,并逐一指正,避免当班再次发生。
4、由员工反映上一天生产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程度,自己不能解决的,由段长协调或向上反映,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
5、由品控员对上一天生产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出通报并在当班改进避免。
6、每位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班长的工作安排,有问题可以反映或越级反映,不得无故拒接安排。
7、上传下达:及时传达公司及领导的工作安排或会议精神。
8、所有人员集合时,班长要检查每个人的着装、打扮是否符合食品生产车间的要求(工作服在开完会后进车间前更换)。
9、组织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知识或活动(唱歌等);解散,按照流程进入车间接班。
10、班前会时间为5—15分钟。
二、班后会制度:1、全班人员交班后在规定地点集合。
2、由班长对当班生产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做到总结通报,当班问题当班解决,做到当班点评,对触犯规章制度或操作流程的人员或事件进行通报批评。
3、由员工向班长反映当天生产所出现的并需要班长协调或反映的问题,以利于当天解决。
4、班长根据生产计划或公司安排,简单说明第二天的工作。
5、传达临时性通知或安排。
6、班后会时间为5—10分钟。
注:(对违规员工如:迟到、早退、未请假、捎假、不按规定着装等现象按生产制度进行相应处罚。
)五、车间卫生管理规定1.个人卫生规范:1.1健康规范:1.1.1凡生产人员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的健康许可证方可上岗。
1.1.2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不能从事产品的生产工作。
1.1.3凡受伤(主要是手部)人员不能从事接触到食品容器、原料等产品的加工工作。
1.2着装规范:1.2.1进入生产区域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鞋、帽。
1.2.2工作服纽扣要齐全,夏季时工作服纽扣允许解开领口扣,其余纽扣必须扣上,衣服上不应有其他饰物。
1.2.3工作人员要有可替换的工作服,保证按规定时间更换或在工作期间因意外污染时的及时更换。
更换下工作服必须及时清洗干净以备替换。
1.2.4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戴好工作帽,女员工应将长发盘起,不应散露在外,工作鞋应保持清洁干净。
1.2.5工作服不得随意穿出工作区域。
1.2.6安全防护用具:凡从事接触到腐蚀性物品的工作时要使用安全防护具,工作完成后存放在指定地点。
1.3装饰规范:1.3.1不允许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假指甲。
1.3.2不允许化浓妆、使用粉质化妆品及浓烈气味的化妆品。
1.3.3不允许佩戴手表、首饰及各种饰物。
1.4行为规范:1.4.1每次上班开始工作时,如更衣、进餐、去卫生间时均应洗手。
1.4.2每次做完不卫生的工作后,如清扫垃圾、处理废料、清理设备等,均应洗手,工作中应随时保持双手干净卫生。
1.4.3咳嗽、打喷嚏时用手掩住口鼻,并洗手。
1.4.4不允许在工作区域内做修指甲、梳理头发、挖耳朵、挖鼻孔等不卫生的动作。
1.4.5禁止携带食物和其他与生产无关的物品进入生产区域。
1.4.6每位员工都应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4.7不允许在生产区域内随地吐痰,严禁吸烟。
1.4.8非本车间人员不允许随意进入生产区域,参观人员须有公司内人员陪同。
2.环境卫生规范:2.1车间内地面要保持清洁、无尘、无杂物。
2.2及时清理下水道,保持下水道系统的畅通、无异味。
2.3保持生产区域和物料贮存区域的墙壁、玻璃、地面干净无尘。
2.4生产区域、物料贮存区域的照明设备应采取防护装置。
2.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垃圾及时清理出车间,放置到指定地点。
2.6清扫、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等使用后统一放置在指定位置。
拖把应保持干燥。
2.7废弃料液要排入下水道,地面上的料液及时冲洗干净。
2.8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物品摆放要整齐有序。
3.设备卫生规范:3.1车间的生产设备、零部件表面保持干净、无尘、无污,不锈钢表面无锈斑、腐蚀;生产用的贮存设备均须装有顶盖。
3.2设备使用的水、压缩气是经过滤等处理的,其过滤处理装置需要定期的检查、清理和更换。
3.3每次生产完成后,停机48小时重新开机前及生产中必要时,均需及时进行清洗或冲洗。
3.4维修用工器具要保持洁净,要定期的清洗、消毒,用后放到工具柜中或指定的地方。
3.5设备平台上不要放置闲置物品,更换下的零部件及时放回配件室或放于指定地点。
4.虫害控制规范:4.1生产车间出入口的风幕在生产期间必须是开启的。
4.2车间内要安装灭蝇灯。
4.3垃圾、废料等要及时清理到远离车间的地方。
4.4进行定期的除蝇灭虫,打药前要将所有原辅料、容器盖好、门窗关闭。
4.5生产车间的窗户、通风口处要安装纱网。
4.6车间、仓库要做好灭鼠、防鼠工作。
六、设备安全操作规范1.配电方面1.1严禁带电作业。
对电器设备进行安装、维修时必须先关掉电源,再进行拆装。
1.2严禁私拉、乱接、乱拆电器设备。
如有需要应找电工。
1.3注意安全距离,对1千伏以下的带电设备,应保持不小于0.1米的安全距离。
1.4注意正确使用安全工具(安全带,应急灯,绝缘鞋,绝缘工具等)。
1.5所有电器设备都应正确安装保护地线,以防漏电,连接保护线时,要注意区分零、地线,防止把零线当做保护线。
1.6断电时,有电容器的设备,要先断掉电容器,再断空开,最后断刀闸。
1.7在对设备状况不清楚的情况下,严禁给设备供电。
对电器设备进行维护时,应出示警示牌,以防有人乱动。
造成事故。
断电后,要验电、放电、挂接地线。
对电器知识了解较少的员工禁止维修电器设备。
1.8送电时,先检查电压是否正常,是否与用电设备铭牌上规定的电压相符,送电后,有无异常声响,各种电器仪表指示是否正常。
1.9送电时。
要先送刀闸,再送断路器,有电容器的设备最后投入电容器。
1.10对照明设备的维护要注意灼伤。
2.水、蒸汽、压缩空气等。
2.1在有水、蒸汽、压缩空气的设备维修时。
应先关掉上一级阀门,并出示警示牌。
一般情况下,只关掉该用气(水、蒸汽)点的阀门,不能关总阀门。
以免影响其它使用点。
2.2维修之前,应先卸掉管道或密闭罐中的压力,降低温度,禁止带压、高温操作。
2.3在不了解情况之前,禁止转动阀门的当前状态,防止造成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
2.4管路或设备上的压力表或温度表如果损坏,应及时更换。
3.电器、机械设备3.1严禁用水冲洗电器设备(配电箱、电机等)。
清理卫生时,应特别注意。
3.2泵、空压机、冰水机等设备接上电源后,应点动试正反转。
严禁立即开机。
3.3起动设备时,应先检查设备运转部位的状况,是否有障碍物,指示灯是否正常,并且要告知其他在场人员。
3.4不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职工严禁拆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