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完整版)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班级:组姓名教师评价

专题 2 课题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活动建议: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概述无菌操作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纯化大肠杆菌的基本操作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说出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难点:微生物培养中的有关实验操作

【自主探究案】

一、基础知识

(一)培养基

1.按照配置成的状态,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培养基和培养基等。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成

分。

3.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

对、 _ 以及等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 调至;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 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的条件。(二)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使用仅杀死物体表面或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和)。常用的消毒方法

有、。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

用、等。此外,实验室里还用

进行消毒。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灭菌方法

有、、,

二、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倒平板,往往在灭菌前还需要

2.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和。(1)平板划线法是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

到培养基的表面。

(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指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然后将不同的菌液分

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的菌液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它在生态学上属于什么单位?.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如果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说明接种符合要求。

2.若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未达到要求。

3.(作为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菌落,则说明培养基

不彻底,实验失败。

四、菌种的保存

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法;利用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后,保

存在4℃冰箱中,每3~6 个月转种培养一次,缺点。

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法;温度为。

【合作探究案】

探究一:消毒与灭菌

1、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2、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3、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称量操作中,动作要迅速,原因是什么?

4、溶化操作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二:有关“倒平板”操作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 500C 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方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

度?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

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

探究三: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

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

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是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

探究四: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

1、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

一想,涂布平板操作的第 2 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

2、培养12h 和24h 后的菌落大小?菌落分布位置?原因?

3、在某培养基上出现了 3 种特征不同的菌落是什么原因?

【巩固提高案】

1.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消毒的是()

A.酒精擦拭双手

B.向水中通入少量Cl2

C.皮肤受伤处涂紫药水

D.灼烧接种环

2.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

C.把皿盖打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燃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 接种环划线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4.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

C.等培养基冷却至 500C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将平板冷却凝固 5-10 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5.细菌培养过程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

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

6.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7.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低温-40C 保藏的方法8.(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和渗透压等条件。

(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处理(消毒、灭菌),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

(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

(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

(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9.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

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

(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填“无机碳”或“有机碳”)。

②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

③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 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 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

之则排除。

④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 细胞、B 细胞外,还有。

专题 2 课题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答案:

【自主探究案】

一、(一)1、液体固体 2、水碳源氮源无机盐3、PH 特殊营养物质氧气

维生素酸性中性或微碱性无氧(二)1、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空间消毒灭菌酒精灯火焰周围的物品 2.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内部芽孢孢子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酒精擦拭双手氯气消毒水源紫外线内外所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

二、1、计算→称量→溶化→灭菌调PH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连续划线

逐步稀释分散梯度稀释稀释度足够高单个细胞菌落种群

三、无菌操作未接种的培养基灭菌

四、临时保藏保存时间较短,容易发生污染和变异甘油管藏 -20℃

【合作探究案】

一、1、防止感染实验操作者。

2、避免妨碍热空气流通。

3、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

二、1、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

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

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不能。空气中杂菌会在这些粘附培养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内培养基。

三、1、消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消灭接种环上残留菌种防止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者

2、防止高温杀死菌种

3、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四、1、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

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2、大小不同;菌落分布位置相同。原因是时间越长,菌落中细菌繁殖越多,菌落体

积越大;菌落的位置不动,但菌落中微生物个体数增多。

3、有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杂菌感染等。

【巩固探究案】

1-5 DDDAC DD

8.(1)PH 温度(2)灭菌干热灭菌消毒(3)比例合适(4)鉴定(5)将未接种的

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6)灭菌

9.(2)①高压蒸汽有机碳②显微镜③细菌大量繁殖等量生理盐水低④吞噬

细胞、浆细胞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 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4 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 效果》导学案 一、基础知识 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 和。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和。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水解成可溶性的或小分子的 ,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同样道理,其他酶也是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物质,从而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2、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等,为此,科学家通 过生产出了特殊的酶,并制成酶制剂,解决了这个问题。 3、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和的用量,使洗涤剂朝的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验设计 实例1.探究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物污渍的洗涤效果 实验原理: 加酶洗衣粉中含有一种或多种酶,可以将相应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物质,从而使污迹容易从衣物上脱落,这是普通洗衣粉难以做到的。 实验材料 1000mL大烧杯2只,量筒,水浴锅,2块相同的污染布(同种布料、同样大小、滴入等量、同种的污染物),玻璃棒,秒表、普通洗衣粉、加酶洗衣粉等。 实验过程: ①取2只1000mL大烧杯,编号为1、2。 ②用量筒分别量取500mL蒸馏水分别放入2只烧杯中,将烧杯放入400C的水浴锅中保温。 ③将2块的污染布分别放入2只烧杯中浸泡时间,然后分别同时在1、2号烧杯中加入等量的洗衣粉和洗衣粉。 ④用玻璃棒同时、同样强度搅拌时间。 ⑤观察并记录1、2号烧杯中污染布上的污迹残留情况。 (注:或分别将污迹洗净,记录洗涤所需时间。) 实例2.探讨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的影响 实验原理: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温度时,酶的活性最高,高于或低于温度时,酶的活性下降。 实验材料 1000mL大烧杯4只、量筒、冰箱、水浴锅、4块相同的污染布(同种布料、同样大小、滴入等量、同种的污染物),玻璃棒,秒表、加酶洗衣粉等。 实验过程: ①取4只1000mL烧杯,,编号为1、2、3、4。 ②用量筒分别量取500mL蒸馏水放入4只烧杯中,将烧杯分别放在0C、0C、 0C、0C的冰箱或水浴锅中保温。 ③将4块的污染布同时放入4只烧杯中浸泡时间,然后分别同时加入的加酶洗衣粉。 ④用玻璃棒同时、同样强度充分搅拌时间。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 1.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 2.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由于含有_________或_________杂质,是___________。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_________物质的一种方法。 } 3.净化水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4.硬水是含有较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钙、镁化合物的水。往水中加入__________后振荡,若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水就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一、水的净化 。 1.沉淀,是指在静置的条件下,水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容器的底部,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因为颗粒小、密度小悬浮在水中,此时可加入___________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净化的目的。 2.实验:过滤的基本操作 按照课本P75【实验4-1】、【实验4-2】,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并讨论过滤操作。【实验过程】 ( (1)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_______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_________,中间不要有气泡。 (2)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____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取需要过滤的液体,将烧杯_________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玻璃棒下端要_______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时液面要__________滤纸的边缘。 (4)过滤结束后,观察到滤纸上有不溶性的_______,而滤液是澄清的。

选修专题一基因工程学案

主题:基因工程的应用 一、预习目标: 1、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2、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 二、预习重点 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三、预习难点 基因治疗。 四、预习方法 启发和问题驱动 四、预习内容 一、植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抗虫转基因植物 1.杀虫基因种类: 2.成果: (二)抗病转基因植物 1.植物的病原微生物: (1)抗病毒基因:(2)抗真菌基因:(3)成果: (三)抗逆转基因植物 1.抗逆基因:2.成果: (四)转基因改良植物品质 1.优良基因:2.成果: 二、动物基因工程的成果 (一)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二)改善畜产品的品质(三)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 (四)转基因动物作器官移植的供体(五)基因工程药物 三、基因治疗 1.概念:2.成果: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基因工程应用及取得的丰硕成果。 能力目标:关注基因工程的进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基因工程的应用促进生产力的提高 学习重点:基因工程在农业和医疗等方面的应用 【课题】1.3基因工程的应用 【课型】范式导练 【时间】 3月26日 【设计】董丽娜 【审核】高二生物组

学习难点:基因治疗 二、学习过程: Bt毒蛋白基因:从分离出 杀虫基因:蛋白酶抑制剂基因:阻断或降低的活性抗虫转基因植物使昆虫不能正常消化食物中的 意义: 成果:抗虫水稻、、抗虫玉米 抗病基因:和 转基因植物抗病转基因植物基因 抗真菌基因:和 成果:抗病毒烟草、抗病毒小麦、抗病毒番茄 逆环境:盐碱、、低温、等 抗逆转基因植物抗逆基因:渗透压调节基因、抗冻蛋白基因、抗除草剂基因 成果:抗盐碱和抗干旱的烟草、抗寒番茄、 优良性状基因:提高必需氨基酸含量的蛋白质编码基因 改良植物品质控制番茄成熟的基因、与花青素代谢有关的基因 成果:、耐储存的番茄、新花色矮牵牛 目的基因: 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成果:转基因绵羊、 目的基因: 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成果:乳汁中含乳糖较少的转基因牛 转基因动物目的基因:药用蛋白基因+ 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成果: 作器官移植的供体目的基因:外源的抗原决定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 或除去 成果:利用克隆技术培育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 基因工程药物来源:转基因工程菌 成果: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乙肝疫苗 体外基因治疗目的基因: 成果: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症 基因治疗 体内基因治疗目的基因:治疗囊性纤维病基因 成果:治疗遗传性囊性纤维病

专题1课题1学案

选修学案1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标要求】 1、理解果酒的制作原理。 2、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自主学习】 1、与果酒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它在有氧气的条件下进行_____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并进行大量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___生殖,无氧条件下繁殖能力下降,但是可以进行酒精发酵即无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式),果酒的制作主要依赖于它的无氧呼吸。 2、______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在酒精发酵的过程中一般把其控制在_________。温度低于____℃酵母菌发育很缓慢。随着温度的升高,繁殖速度加快,____℃时为最佳繁殖温度,此时酵母菌生殖速度快、生活力强。超过____℃,酵母菌生长受到抑制,繁殖速度迅速下降,到____℃酵母菌停止出芽,开始出现死亡。如果想要获得高酒精浓度的发酵液、减少酒精的损耗,必须控制好发酵温度。酵母菌繁殖需要空气,完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酵母菌繁殖几代就停止了。稍微与空气接触,酵母菌又能继续繁殖。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空气,大部分的酵母菌就会死亡。要维持酵母菌长时间发酵,必须供给微量的氧气。 3、与果醋制作有关的微生物是_______,它是一种_____氧细菌,它的代谢过程中需要充足的_____。在原料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的时候可以将_______转变成_________然后再转变成醋酸,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发酵过程中一般把温度控制在________ 。 4、在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操作中应当注意避免_____的感染,所以要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进行清洗并用________进行消毒,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大约_______的空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葡萄酒发酵和葡萄醋发酵过程中温度分别控制在_______和_______,在两个发酵过程中对氧气的控制要求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发酵产物酒精的鉴定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具体过程是先在试管中加入_________,再滴入__________,振荡混匀,最后滴加_____________ ,如果有______现象出现则证明有酒精的存在。

课题4、2水的净化导学案(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课题4、2水的净化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 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 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 味道,说一下为什么? 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 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 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 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 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 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 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 ①絮凝剂吸附: 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 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实验探究:【实验3-3】 讨论与交流: 硬水的危害有哪些? (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水垢,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宽城三中 课题2溶解度导学案

宽城三中九年级化学导学案主备人:周建华审核人:裴庆敏 课题2 溶解度 第1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习目标: 1.能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水晒盐的流程图及其原理。 自主学习 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________下,向一定量的_________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继续溶解时,所 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溶液,________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溶液。 注意: (1)描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时,必须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饱和溶液是指条件不变时(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而(填“可能”或“不可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如某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继续溶解________,还可以溶解______________等溶质。 2、判断方法: (1)观察法:当溶液底部有剩余溶质存在,且溶质的量不在减少时,表面溶液已经饱和。 (2)实验法:向该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后,若能溶解,是______溶液,若_____ 溶解,是_______溶液。 3、相互转化: ()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饱和溶液与浓溶液:饱和溶液_________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_________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______. 练习: 1.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而在一定的和里还(填“能”或“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2.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定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能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3.t℃时,有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下列做法一定不能使其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蒸发溶剂 B.降低溶液的温度 C.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向溶液中加入t℃的饱和溶液 4如图所示,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叙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

腐乳的制作 ..................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 1.发酵微生物 (1)类型: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2.发酵原理 (1)蛋白质――→蛋白酶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脂肪――→脂肪酶 甘油和脂肪酸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毛霉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直接人工接种条件控制:温度为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 4.加盐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 盐要铺厚一些。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7.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盐腌制????? 加盐方法: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 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腌制时间:约8 d 左右 加盐目的???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配制卤汤????? 酒??? 含量:12%左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 特香味 香辛料:调制腐乳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 的作用 密封腌制: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 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盐的用量??? 过高:影响腐乳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 腐败变质 (2)酒的含量??? 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 腐败 2.防止杂菌污染 (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 A .三种均为真核生物 B .三种均为原核生物 C .两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 D .两种原核生物,一种真核生物

2021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2第7课时《天然水的净化》word导学案

第7课时天然水的净化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 2.了解净水的常用方法——混凝法和化学软化法。 3.知道纯水与天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学会简单、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 4.了解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加热法、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重点难点】 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加热法、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课前预习 【情景材料】如何获得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可以使用的洁净的水,本课题从三个角度度介洁净水的获取方法,即从天然淡水、从生产或生活污水及从海水中获取洁净水。介绍水净化的化学原理、方法和简要流程。例如,天然水的净化主要介绍了混化学软化法;污水处理介绍了中和和法和沉沉淀法等。 【预习内容】 根据教材有关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一、水处理方法的选择 水处理方法的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和的要求。 2.选择有效的和。 3.考虑必要的,进行质量、数量及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二、天然水的净化 1.混凝法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1)定义:混凝法就是在天然水中加入,使 ,然后过滤除去的方法。 (2)常用的混凝剂 在生活中常用作混凝剂,在工业生产中还常用、、、等作混凝剂。 (3)明矾的净水原理 ①写出明矾发生电离和水解的方程式、 。 ②Al(OH)3胶体粒子带电,通过作用,破坏了天然水中胶体杂质的,使胶体杂质,同时,Al(OH)3还能吸附一些一同聚沉,从而起到了净水作用。 2.杀菌 (1)用混凝剂可以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若要作为生活用水,还要。流程如下: →→。

(2)常用的杀菌剂有: 、 、 等。 3.化学软化法 (1)水的硬度 ①软水和硬水:含有 叫做硬水;含有 叫做软水。 ②硬度的划分 a.暂时硬度:水的硬度是由 所引起的,这种硬度叫暂时硬度。 b.永久硬度:水的硬度是 等引起的,这种硬度叫永久硬度。 (2)硬水的软化方法 硬水软化的方法通常用 、 和 等。 ①具有暂时硬度的水可以用 的方法进行软化,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为: 、 和 。 ②具有永久硬度的水可采用 和 进行软化。 预习内容答案 一、1.水质 数量 2.方法 设备 成本核算 经济实用 二、1.混凝剂 细小的悬浮物和胶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明矾 硫酸铝、聚合铝、硫酸亚铁、硫酸铁 KAl(SO 4)2=K ++Al 3++2SO 42- Al 3++3H 2O Al(OH)3+3H + 正 电性吸引 稳定性 聚沉 悬浮物 2.杀菌消毒 混凝沉淀 过滤 杀菌 氯气 二氧化氯 臭氧 3.较多Ca 2+、Mg 2+的水 少量的Ca 2+、Mg 2+或不含Ca 2+、Mg 2+的水 Ca(HCO 3)2或Mg(HCO 3)2 由钙和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 加热法、药剂法和离子交换法 加热 Ca(HCO 3)2=====△CaCO 3↓+CO 2↑+H 2O Mg(HCO 3)2=====△ MgCO 3↓+CO 2↑+H 2O MgCO 3+H 2O=====△ Mg(OH)2↓+CO 2↑ 药剂法 离子交换法 堂中互动 【问题探究1】天然水中含有细菌,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请你举出几种在家中能杀灭水中细菌的简单方法。城市自来水以天然水为水源,你能简要地说明获取自来水的过程吗?从饮用水消毒剂和混凝剂的使用来看,请你思考:在采取某种化学方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一般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教师点拨】杀菌主要是是蛋白质变性,加热或强氧化性;获取自来水主要是让学生将课本介绍形成简单的流程;生活用水主要考查学生对饮用水的知识。 分析解答: 加热煮沸、在水中通入臭氧、在水中加入84消毒液等。天然水一沉降过滤一加入混凝剂一沉降过滤一加入消毒剂一自来水。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是所采用的有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九单元 课题2 溶解度(第3课时)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3课时) 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I) 预习案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P-P,相关资料,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初步学习绘制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通过预习还有不懂的地方是: 探究案 【探究一】固体溶解度曲线 【阅读】课本P36表9-1。 查找:20℃时,NaCl的溶解度g;60℃时,KNO3的溶解度g。【讨论】分析“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1.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横坐标表示,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变化的曲线。 【探究】课本P36-37 绘制溶解度曲线 2.仔细观察图9-12和图9-13,我们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⑴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下的溶解度; ⑵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的溶解度; ⑶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⑷物质的溶解度受变化影响的大小。 3.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⑴三线: 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KNO3; ②“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③“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⑵四点: ①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状态)。

溶 0 t1t2温度/℃ 解 度 /g 40 20 ②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③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且有部分; ④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课堂练习】如右下图所示思考下列问题: ⑴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如何? ⑵对于A物质来讲Q点、X点和R点分别代表什么意思?P点呢? ⑶对于B物质,它的曲线下方表示什么意思?上方呢? ⑷阴影部分对于A、B两物质有何意思? 【探究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例题】认真分析右上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Q点的含义:。 ②P点的含义:。 ③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④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⑤t3℃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可采取的方法有或。 ⑥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时,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无晶体析出有物质。

最新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

班级:_____ ____ 组姓名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 专题 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程标准】 具体内容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活动建议: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2.概述无菌操作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纯化大肠杆菌的基本操作 【学习重难点】 重点:说出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难点:微生物培养中的有关实验操作 【自主探究案】 一、整体感知 (一)培养基 1.按照配置成的状态,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培养基和培养基等。 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四类营养成分。 3.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_ 以及等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________的条件。 (二)无菌技术 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仅杀死物体表面或_________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______和_______)。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 等。此外,实验室里还用进行消毒。 (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__________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二、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倒平板,往往在灭菌前还需要_____________ 2.纯化大肠杆菌

课题2 溶解度(2)导学案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2) 主备人:姚娟娟审核人:邱芳玉、马瑞丽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2、能根据固体溶解度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自主学习】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及涵义 【阅读】课本P36第一段文字,完成下列习题。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体物质在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里的溶解度。 强调:应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时,必须注意“四要素”:①一个条件;②一个标准;③一个状态;④一个单位。 【讨论】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这句话的涵义。 【练习】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小结】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讨论】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用S表示)。【阅读】课本P36“资料”,回答: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等有关。 【当堂训练】 1、在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该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溶解20g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 B.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C.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 3、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21 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21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 4、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克,蒸干得到2.5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A.25克B.20克C.20D.25

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课题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

选修一: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学案 【课程目标】:了解培养基的基础知识,进行微生物培养和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重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课题难点】:无菌技术的操作 基础知识 一、培养基 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叫培养基。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2.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和,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的要求。 3.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PH调 至、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培养厌氧微生物则需提供条件。 〖思考1〗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补充1】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主要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可以作为碳源,又可以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二、无菌技术: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一)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具体操作如下: 1.对实验操作的、操作者的和进行。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和等器具进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相接触。 (二)消毒和灭菌 1.消毒是指。常用的方法有、、消毒法。 2.灭菌是指。常用的方法有:、、灭菌。分别适用于那些用具? 〖思考2〗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3〗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的是什么?

〖思考4〗物品装入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首先打开排气阀,煮沸并排除锅内冷空气,其目的是;随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气压升至,温度为,并维持 min;最后切断热源,使温度自然降温,气压务必降至时打开锅盖,其目的是防止。 实验操作----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 本实验所用的培养基是,本实验可分成和两个阶段进行。 一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 〖思考5〗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称量操作中,动作要迅速,原因是什么? 溶化操作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6〗牛肉膏和蛋白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什么等营养物质? 2.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至℃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进行。 其过程是: ①在火焰旁右手拿,左手; ②使锥形瓶的瓶口; ③左手将培养皿,右手,立刻盖上皿盖。 ④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 〖思考7〗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8〗倒平板的目的是什么? 〖思考9〗若皿盖和皿底之间粘有培养基,则该平板能否培养微生物?为什么? 〖思考10〗配制斜面培养基作用是什么?,试管为什么要加塞棉塞? 二、纯化大肠杆菌 微生物接种:最常用的是法和法。另外还有穿刺接种和斜面接种等。 1.平板划线法是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其操作步骤是:①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至。②在酒精灯火焰旁冷却接种环,并打开大肠杆菌的菌种试管的棉塞。③将菌种试管口通过火焰达到 的目的。④将冷却的接种环伸入到。⑤将菌种试管口再次通过火焰后塞上棉塞。⑥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把接种环,盖上皿盖,不要划破培养基。⑦灼烧接种环,冷却后从划线。重复上述过程,完成三、四、五区域内划线。注意不要将相连。

【教案二]课题2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 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1) 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 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 把学到的知识用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3) 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正确的做好实验。 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T实验探究T得出结论T联系实际T提出问题T实验探究T解决问题T发挥想象T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 (1) 投影仪、录像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硬水、肥皂; (2) 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烧瓶、碎瓷片、酒精灯、冷凝管、试管、锥形瓶 2.学生用具(1) 烧杯、玻璃棒,滤纸、剪刀、铁架台、酒精灯、烧瓶、冷凝管;

(2) 河水、硬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学习情景] 展示河水、自来水、纯净水各一瓶,让学生比较并说出它们的区别。 [ 回答]1 .河水比较浑浊,而自来水和纯净水比较澄清。 2.自来水和纯净水相比较,纯净水更澄清。 [ 说明] 纯净水虽然比较澄清、透明,但纯净水不等于纯水。 [ 过渡] 用比较浑浊的河水、湖水、海水、井水如何得到比较澄清的自来水呢? 这就是我们本 课题要研究的“水的净化”问题。 [ 板书] 课题3 水的净化 [ 介绍] 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而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 提问] 如何把河水、井水、湖水等含有杂质的天然水变成澄清的供我们饮用呢? [ 回答]1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可以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 2.在某些乡村,可以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从而达到净水的目的。[ 教师] 大家回答得很好,说明大家课前进行了很好的预习。上周我班化学兴趣小组曾利用双休日对我市自来水厂进行了参观和调查,了解了自来水厂对水的净化过程,下面我们请他们来给我们讲一下参观访问情况。 [ 学生活动] 讲述参观访问自来水厂情况,简单介绍自来水厂净化过程。 [ 录像] 投放学生参观自来水厂和听取水厂负责人介绍净水过程的录像片。 [总结]听了同学们刚才的介绍,大家对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把 这一过程加以总结。 先从取水口取水,在水中加入絮凝剂,然后进入反应沉淀池沉淀。在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后, 再转入过滤池,过滤池就如我们实验中的滤纸起过滤作用,把一些不溶性杂质除掉。把除掉 不溶性杂质的相对干净的水送入活性炭吸附池,因为水中除含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一些

高二生物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专题1_课题2_腐乳的制作_word版有答案

一、腐乳制作的原理(阅读教材P6)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多种,包括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二、乳腐制作的实验设计(阅读教材P7~8) 1.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2.资料分析 (1)资料1:适合毛霉生长的温度是15~18_℃,传统制作中毛霉来自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2)资料2:①加盐的方法:将豆腐块分层摆放,每一层都要加盐且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在接近瓶口处的盐最厚。②加盐的目的: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同时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3)资料3:卤汤由酒及各种香辛料配制而成;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无论是酒或其他成分,都具有调味和防腐杀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的作用。 三、操作提示(阅读教材P8) 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腐乳制作中加入的盐太少,则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加入的太多,则会影响腐乳的口味。 (2)腐乳制作中加入的酒过多,则会延长腐乳成熟的时间,加入的过少,可能会导致豆腐腐败。 2.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1)玻璃瓶要洗刷干净并用沸水消毒。 (2)将豆腐块装瓶时动作要迅速,要用胶条将瓶口密封,且装瓶时要通过酒精灯火焰。 3.通过探究发现,盐的用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影响腐乳的风味和质量。 [共研探究] 1.毛霉 同果酒、果醋的制作一样,腐乳的制作也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另外还有

青霉、曲霉、酵母等微生物。如图是毛霉的菌丝体及其孢子,回答相关问题: (1)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菌丝和假根是细胞膜突起形成的结构。 (2)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代谢类型:异养需氧型。 (4)适宜温度偏低(15~18 ℃ ),小于25 ℃,不能耐夏季高温。 (5)生殖方式:以孢子生殖为主。 (6)与细菌相比,毛霉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细胞核。 2.发酵原理 在毛霉等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豆腐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形成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的豆腐乳。 3.发酵过程有机物变化过程中,豆腐中的有机物质量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增加,所含的能量减少。 4.根据腐乳制作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长白毛:“白毛”为毛霉的白色菌丝。 (2)腐乳外面的皮:“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生长的菌丝,“皮”使腐乳成形,对人体无害。 (3)腐乳“鲜”的原因: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形成的谷氨酸与钠盐形成谷氨酸钠,故味道鲜美;“香”的原因:脂肪酶将豆腐中的脂肪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使其带有脂香气。 [总结升华] 1.腐乳的臭味 臭味主要是由NH 3形成的,同时腐乳中也含有少量的H 2S 。这两种气体都是豆腐中蛋白质的分解代谢产物,其产生的大致过程为:蛋白质――→蛋白酶多肽――→肽酶氨基酸――→分解 不含氮部分+NH 3。 2.关于腐乳发酵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腐乳发酵的不同阶段,原理不同,发酵条件的控制也不同。 (1)前期发酵:主要是毛霉等微生物生长,因此需要控制的条件主要是满足微生物生长需要的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氧气、一定的湿度等。 (2)后期发酵:无微生物的活动,主要是前期发酵时微生物产生的酶继续发挥作用的过程。因此控制高盐、无氧等条件及酒和香辛料的加入,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对点演练] 1.下列有关毛霉在腐乳制作中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 ②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③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④将核酸分解成核苷酸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选B 豆腐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因此需要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发挥作用。 [共研探究] 1.腐乳制作的流程

我的水的净化导学案

与课本只是相比,我加重了过滤和过滤后所得澄清透明液体是混合物的教学,具体如下 本节课的内容浅显易懂,我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课前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下列提纲 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和杂质,因而常呈浑浊。 2.在某些乡村,则利用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地。 3.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4.叫做硬水; 叫做软水。 5.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6.利用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1. 我分别展示一杯含有泥沙的水,含有碎菜叶的水,含有蔗糖的水让学生讨论怎样将这几杯水净化? 沉淀、过滤、蒸馏 2. 我们郑州市民吃的就是黄河水,我们走进自来水公司看一下工人师傅是怎样将黄河水净化成居民 家的自来水的? 静置沉淀,加絮凝剂吸附,过滤,活性炭吸附,投药消毒 3、过滤的操作要领: 一贴两低三接触以及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 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分小组预习了“过滤的操作方法”,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过滤的方法,把同时含有泥沙和蔗糖的水中的泥沙和液体分离开来。前后两个实验小组互派一位同学,观察评价对方小组的实验进程。 总结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滤纸没有和漏斗壁紧贴。 2)滤液倾倒太快,使滤液未经滤纸而流下。 3)有的同学太紧张,玻璃棒把滤纸弄破了。 问题:1、实验中,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2、你过滤所得澄清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吗? 是混合物蔗糖水,若得纯净水还需蒸馏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沉淀、吸附、过滤使水得到净化,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是:加絮凝剂使悬浮在水中的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然后在反应沉淀池中沉降,分离杂质,接着用活性炭吸附,得到更澄清的水,最后投药消毒,杀死细菌,最后把净化了的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 4、硬水和软水 那么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演示:把肥皂分别加到硬水、软水中,搅拌,让学生观察两个烧杯中产生的现象。产生大量肥皂泡的是软水,肥皂泡较少的是硬水。生活中硬水有许多危害,大家可以看看书,说说它的危害。(小组交流讨论硬水的危害)

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1专题1课题2 腐乳的制作 学案设计

腐乳的制作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说明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 2.说出腐乳制作的流程,知道影响发酵的因素。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说出腐乳制作过程的科学原理,设计并完成腐乳的制作。 难点: 在实践中摸索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 三、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阅读课本,填写毛霉的相关知识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等多种微生物参与了普通豆腐转变成腐乳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它与乳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2)毛霉是一种,分布广泛,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毛霉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 (3)代谢类型:。 2.腐乳制作的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能将豆腐中的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可将脂肪水解为。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为风味独特的腐乳。 (二)实验设计 1.腐乳制作流程图 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卤汤装瓶→ 思考: (1)什么样的豆腐适合于做腐乳?为什么? (2)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吗?

(3)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 2.过程分析 【资料一】毛霉的生长 (1)毛霉的生长:温度,保持一定的。 (2)来源:自然条件,豆腐块上的毛霉来自;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的条件下,将直接接种在豆腐上。 作用:这样可以。 【资料二】加盐腌制 (1)在长满毛霉的豆腐块上加盐的目的是: ①;②。 (2)腌制腐乳时,随着豆腐层的加高盐的用量,接近瓶口的表面要将盐一些。原因:。 【资料三】配制卤汤 (1)卤汤的作用是,由配制而成。 (2)加酒可以,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3)香辛料可以调节腐乳的风味,也具有。 3.操作提示 I.控制好材料的用量 (1)用盐腌制时,注意控制盐的用量 A.长满毛霉的豆腐块的质量:盐质量= 。 B.盐浓度过低,,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浓度过高,。 (2)配制卤汤时,注意酒的含量 A.卤汤中酒精含量在左右; B.过高会,过低。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9.2《溶解度》(第1、2课时)教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9.2《溶解度》(第1、2课时)教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能初步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不同。 【学习重点】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学习难点】学会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区分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这两组概念。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自我,我沉着!)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矿泉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B.无色澄清液体一定是溶液 C.只有固体能作溶质 D.外界条件不变时,食盐溶液中食盐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浓硫酸 D.生石灰 4、取少量汤进行品尝就可知道整锅汤盐味如何,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_(填一条性质)。 5、洗涤剂能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汽油能洗涤油污是因为汽油。 二、先学(充实自我,我自强!)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1、学生实验:向50 mL 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进行如下实验(每次实验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现象和结论填入表格中。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1、学生实验:向50 mL 的小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4,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将现象和结论填入表格中。

3、知识架构: ①②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①②③ 三、后教(完善自我,我能行!) 1、引导学生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概念的注意点: (1)只有指明“”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 (2)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溶质而言的,对于溶质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教师实验:常温下,将2克氯化钠加入10克水中,将0.1克熟石灰加入10克水中。 现象:2克氯化钠在10克水中溶解,溶液较但形成的是溶液; 0.1克熟石灰在10克水中溶解,溶液很,但是形成的是溶液。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下,饱和溶液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四、巩固(测试自我,我细心!) 1、下列哪些方法能使20℃时的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A加入硝酸钾晶体 B蒸发水分 C降低温度 D加入水 2、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3.蒸发食盐水中的或往溶液中加入都能使不饱和食盐水变成饱和食盐水;往饱和食盐水中 加入可使其变成不饱和食盐水。 4.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该溶液仍然是;如果加入的是少量的水,搅拌后,则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该溶液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