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讲义
- 格式:docx
- 大小:231.12 KB
- 文档页数:78
学习本专题,一要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要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和“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观点来指导学习。
第1课百家争鸣[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重难点)2.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重点)一、孔子和早期儒学1.百家争鸣(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
(2)含义: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1)政治思想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孟子的思想(1)提出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的思想(1)在天人关系上,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1.(教材第4页《圣迹图·孔子退修诗书》)该图孔子及其弟子可能讨论哪些问题?孔子的这些活动有何意义?提示“仁”与“礼”的学说,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
意义:标志着儒家学派的创立。
2.孟子、荀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提示孟子提出“仁政”的主张;荀子提出“仁义”的主张。
二、老庄之学1.特征: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的思想(1)哲学思想: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
传统文化之天文历法(讲义)※※※中、小、幼三个学段都适用!一、天文历法1.四时2.二十四节气3.十二时辰4.五更5.天干地支(一)四时(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
农历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
农历以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分别称作孟秋、仲秋、季秋。
农历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分别称作孟冬、仲冬、季冬。
(二)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秋处清谷天,夏满寒霜降,冬露秋雪芒夏雪冬暑相连;小大寒。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三)十二时辰子(zǐ)时23时至01时夜半丑(chǒu)时01时至03时鸡鸣寅(yín)时03时至05时平旦卯(mǎo)时05时至07时日出辰(chén)时07时至09时食时巳(sì)时09时至11时午(wǔ)时隅中日11时至13时中未(wèi)时13时至15时日昳申(shēn)时15时至17时晡时酉(yǒu)时17时至19时日入戌(xū)时19时至21时黄昏亥(hài)时21时至23时人定(四)五夜(五更)(五)天干地支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干支纪年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以甲子为首,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真题回顾1.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地球绕太阳运行到二十四个规定位置上的日期,各节气分别冠以反映自然气候特点的名称,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指导农事活动。
课时2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目标 1.描述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懂得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
2.结合有关实例,运用辩证思维能力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认同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的文化自信。
3.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积极意义,感悟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1.形成和发展(1)形成: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2)发展: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想一想:中华文化的伟大成果是中华民族自身努力的结果吗?提示中华文化的伟大成果,既是中华民族自身努力的结果,也是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借鉴的成果。
2.主要内容(1)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
(3)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等。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1)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影响①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②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
③中华文化很长时间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想一想: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不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提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在古代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传统文化之传统节日(讲义)古代传统节日01-有哪些传统节日?02-有什么节日习俗?03-诗词中描写的是哪个节日?(一)春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二)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三)寒食节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卢象《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日即事》(四)清明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五)端午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六)乞巧节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七)中元节(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气中。
(八)中秋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九)重阳节(四大祭祖节日之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腊八节今朝佛粥交相馈,更觉江村节物新。
——陆游《十二月八日步至西村》(十一)除夕(四大祭祖节日之一)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真题回顾(幼儿、中学 2012 下)1.下列节日中,“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所描写的是()。
A.清明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中学2012 上)2.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A.清明节B.重阳节C.端午节D.元宵节(小学2016 上)3.古诗“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中,“元夜”所指的传统节日是()。
第七章中国古代教育教育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它往往通过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环节实现。
第一节中国古代教育政策1.我国在夏商周时代已经出现了学校和学校教育。
2.商周时期的教育突出表现为“学在官府”,学校和教育为官府所垄断,不仅地点设在官府,而且教师也就是官员,教育对象仅局限于奴隶主贵族子弟。
3.秦朝作为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的封建大一统国家,在政治上采纳商鞅、韩非等法家的治国之道,并实施专制统治。
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统一通行的文字,即“书同文”。
秦朝还“颁挟书令”,禁止民间私藏诗书和诸子的著作;“禁私学”,禁止民间办学。
4.汉代在文化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基本政策,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视学校教育,大力发展官学,兴太学,设五经博士,以儒学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注重儒家倡导的礼乐之教,以“明人伦”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选派名师大儒为官学的老师。
5.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设立了国子学、太小,但有名无实,官学、私学时办时停。
6.唐太宗未即位时就开设了文学馆;即位后又在“揠武修文”的治国方针下,积极推行崇儒学的文教政策。
7.北宋范仲淹、王安石等改革派认为当时教育的主要弊病在于内容空洞无物、流于形式主义,主张在变法政治的同时改革教育。
主张德才并重,以“经世应物”为原则,培养有政治才干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并且提倡凡“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的知识都应该是学校教育的内容。
8.明朝确立了“治天下以人为本,人才以教导为先”的教育指导思想。
第二节古代的学习教育体制一、官学所谓“官学”,就是古代由各级官府兴办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1.西周学习均为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设在王都或诸侯国的都城,而乡学则属于地方学校。
国学依据程度的深浅,又有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乡学根据其规模的不同,被冠以庠、序、校、孰不同的名称。
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术。
战国时,齐国在都城临淄的稷门附件创办了一所规模很大的官立学校,叫“稷下学宫”。
衢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讲义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衢州市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目录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01)第二章儒家文化概述 (02)第三章墨家文化 (05)第四章道家文化 (06)第五章法家文化 (07)第六章佛学文化 (09)第七章其他中国传统文化 (11)第八章法的基本原理 (13)第九章法治主要思想 (16)第十章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 (19)第十一章中国与西方的法治实践 (22)第十二章立法 (26)第十三章执法 (30)第十四章司法 (32)第十五章宪法 (35)第十六章行政法 (38)第十七章民法 (42)第十八章刑法 (46)第十九章经济法 (51)第二十章程序法 (55)第二十一章社会法 (58)第二十二章军事法 (61)第二十三章国际法 (64)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一、文化目前为止文化还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
中国文化二字首次使用于商代,二者结合运用始于春秋时期,“文化”一词首见于西汉。
作为一种与武力对应的概念,中国关于文化的界定强调人类的教化与治理,侧重于精神领域。
文化有地域性、民族性、发展性、传承性、共享性等特性。
一般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心理文化三类。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指在中国土地上由华夏先民创造并由历代中化民族继承发展并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包括文字符号、思维方式;基本精神主要包括:天人合一、自强不息、中庸之道。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地理环境文化的产生与衍进,与一定的地理环境适应协调,中华大地上的地理环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现实基础,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影响。
一是多元文化并存融合。
地理气候的变化决定了东南农耕西北畜牧的格局:秦岭以南以水稻为主,至此以北至汉长城以粟为主,长城之外以畜牧为重。
二是自给封闭。
一面环海三面高山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优越中华文明,使得明清以前的中国成为最先进的国家,产生了不求于人的自我陶醉观念。
必修三全册讲义第⼀单元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百家争鸣”局⾯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根本原因)①经济:⽣产⼒的发展,井⽥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的活跃,受重⽤。
④思想⽂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2、主要代表:道家:代表⼈物——⽼⼦、庄⼦;儒家:代表⼈物——孔⼦、孟⼦、荀⼦;墨家:代表⼈物——墨⼦;法家:代表⼈物——商鞅、韩⾮⼦;3、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化发展的基础;⼆、孔⼦和早期儒学1、春秋晚期孔⼦的主张和贡献:①核⼼是“仁”:“仁者,爱⼈”;“⼰所不欲,勿施于⼈”。
②政治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包含民本思想)③“克⼰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的⾏为符合礼的要求。
(保守性)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化教育的局⾯)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2、孟⼦的思想主张:(孟⼦是战国时期⼈物,“亚圣”)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伦理观:“性本善”,要⽤仁政来回复和扩充⼈的善性,即“性善论”3、荀⼦的思想主张:①主张统治者施政⽤“仁义”和“王道”,以德服⼈;②提出“⽔能载⾈,亦能覆⾈”,即“君⾈民⽔”关系。
③伦理观:提出“⼈之性恶”,即“性恶论”,强调⽤礼乐来规范⼈的⾏为,使⼈向善(即⼈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圣⼈)4、对孟荀的评价: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百家中的蔚然⼤宗5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的思想主张: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②强调⼀切要顺应⾃然,提倡清静⽆为,知⾜寡欲③提出“⽆为⽽治”的政治主张。
《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统》第一单元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解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展现了中华文化源源不息的生命力与多元一体的内涵,也为第二课介绍其世界意义奠定了基础。
从本课内容的编排上看,教材主要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这三个有着递进关系的子目。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一目是结合和学生已有的学习与知识积累,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一个回顾(编者在介绍发展历程中,把思想发展作为主线,对科技、史学、文学、艺术等作为辅线进行了高度概括),旨在为后面得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提供历史依据,无需过多展开。
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的重点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和介绍,随后结合教材的“学习拓展”部分的习近平讲话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突破难点,并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2、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学生通过必修课的学习,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知道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交流基本概况。
但是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尚有一定的难度,不易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尤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与价值,特别是当代价值仍需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从萌发到繁荣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理解其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
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提升和拓展,概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2.通过价值观念、精神思想、典章制度、道德伦理、风俗礼仪、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诸多层面的史料研读和分析,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3.通过史料以及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思想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特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
中国传统文化讲义绪论世界上,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有的社会生活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影响下进行,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根,人性之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风貌独特,汇聚了中国人无穷的创造力,成就灿烂辉煌,展示了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伟大贡献,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因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政治的种种原因所受的破坏十分严重(“硬件”、“软件”方面),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认识、保护、传承却存在问题,人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短缺、薄弱、甚至无知十分惊人,其结果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普遍下降。
有人认为继承传统文化,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是对青少年而言的,这种认识很狭隘。
实际上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人的文化素质要求也越高,这里说的文化素质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学历,把一个人的学历称为“文化程度”是个错误,一个人上过什么学,读书读到什么程度虽和一个人的文化程度有密切关系,但并不是文化程度。
过去有人把识字的多少看作文化程度高低,那么,一个能把字典背下来的人文化程度就最高吗?现实中高学历,低素质的现象相当普遍。
既带来现实的问题,又是潜在危机。
而且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冲撞和交流的巨大迅猛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历史以来从未经历过的。
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所有的一切,一个民族都不可能照搬另一个民族的,必须在自己文化的基础上接受、吸收、消化、融合别人一切先进的、有利于自己的东西,我们有着怎样的文化?怎样行才能融入国际大家庭?这些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这只是在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别人、同时也发现并不了解自己的时候才强烈地感到传统文化的分量。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文化界,思想界,知识界,教育界大力提倡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许多高等院校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不少院校开设了“中国书法”、“绘画”、“古乐”、“文物鉴赏”、“戏曲欣赏”、“国学”等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报以极大热情,十分欢迎。
现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已被国家指定为普通院校本科外语专业(外语学院各专业语种)的必修课程,原因很明显,因为外语专业培养的是肩负东西文化传播、交流使命,站在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最前沿的人才,他们必须了解传统文化,否则很难完成这个使命。
我们相信我们民族,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必将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并对中华的振兴、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节传统文化的范围和对象一、文化的涵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
文化概念的界定是—个复杂的问题,因为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
国内外有关文化的概念的解释多达几百种,众说纷坛,莫衷一是。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中国最初的“文化”,就是“文治”,是和“武功”—武力征服相对的,《易·贲ben卦·彖tuan传》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是说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了时序的变化;还必须观察“人文”(即指诗书礼乐、人伦道德,人伦社会规律),“化成”则指教化、化生、变化和造化之意,这里“文化”的意思就是:用观察到的“人文”去“化成”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符合规范的行为。
这巳蕴含了“文化”的基本涵意,用人文化天下,不是以武力征服天下,“文化”与“武力征服”是相对立的。
汉代刘向《说苑·指武》有“圣人之冶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夫下愚不移,纯德之不能化,而后武力加焉。
”的话。
意思是:圣人治天下,是先用文德感化(不成)之后才使用武力征服的。
凡是使用武力,是因为对方不顺服(不愿接受统治),用文德感化仍不能使对方改变,然后才用武力消灭。
(只有对)野蛮、愚昧、顽固不变,无论怎样纯正的文德已不能感化,之后才对其施加武力征服。
以后古人说的“文化”则包括文治、教化和礼乐典章制度等涵义,基本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与现代所说“文化”概念存在一定差距。
今天我们通常说的“文化”是十九世纪末由日文转译引进的。
在18、19世纪的西方学术界,“文化”的概念源于拉丁文Culture,具有耕作、栽培、居住等意思,并引申为对人的性格的陶冶及品德的教养之意。
后来它的含义不断增加。
世界著名的人类学之父,文化学的奠基者泰勒(英国)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认为文化是“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神话、法律、风俗以及在人类社会中所能得到的所有能力和习惯。
”此外,在西方学者眼中.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已经包含了文学、哲学、教育、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乃至生产和生活方式、经济结构、典章制度等广泛的内容。
在我国近代西学东渐的潮流中,西方的文化概念传入中国,翻译家就借我国古代的“文化”一词予以表达,不过,西方文化概念的内涵与我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已大相径庭。
现在,学界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与精神的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
例如,西安半坡村的土壤属于自然物质,不是文化,但它经人捏塑烧制戊陶罐之后,就成了原始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陶罐是我们祖先进行物质创造的成果,同时又是他们的精神活动产品,因为这是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生活器具,并凝聚了他们的审美追求和意识;使我们今天不仅可以见到这个古代生活器具实物,还可以从陶罐的彩绘图案上得到远古艺术观念的信息。
广义的文化一般分为物质的、制度的、桔神的三个层面。
物质层面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制度层面指人创造出来的服务并约束自己的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及社会组织;精神层面包括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民风习俗等。
狭义的文化专注于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它主要指广义文化中的精神层面(今日所言的“非物质文化”,例如民间艺术,即是)。
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在中国开始兴起。
文化的概念讨论依然是一个热点。
学者们不外是从广义狭义对文化定义。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出现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讨论热潮。
与此前的讨论根本不同的是,这次讨论人们普遍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虽然并不能使所有问题得到解决,但在文化研究的范围和对象、文化的本质、内涵等取得了许多共识。
大致可归纳如下: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是文化研究的科学基础;㈡所谓文化,一般都指作观念形态的文化;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涵义,应作全面性理解。
不能把观念形态与纯抽象的思想意识等同起来;㈣人类精神生产领域的文化,一经产生就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基于以上认识,所谓文化,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某个或某几个特定历史阶段政治和经济的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是包括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在内的有机整体。
二、传统文化的涵义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习惯称“传统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5000年的发展历史。
其中,从新石器时代到“五四”运动前的中国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传递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具体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涵的文化典籍以及萌生最早并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等等。
有的学者认为,传统文化不仅是理论、意识形态,还更广泛地表现在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非理论形态方面。
是一个民族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关系构成的系统。
它是历史发展的综合成果,每个社会成员都在它的陶冶下,使自己的思想、观念、心理、生活实践符合这个系统的要求和准则。
以上意见,都涉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文化形态。
可概括为物质的、精神的、科学的、心理的各种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指中国古代以来,代表一定民旋特点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埋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按照八十年代我国文化学研究所得观点解释,对传统文化内涵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是: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氏族社会晚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状况具有各种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
它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科技思想、文学、艺术、思维方式、习俗等等,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当然,中国文化及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也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就是他鲜明的民族性。
民族语言、民族性格、民族精神风貌、民族习俗习惯、传统道德、民族生活方式、民族固有的社会关系和血亲关系、社会生产力等等都和世界其他民族有明显的差异。
当然,作为传统文化,总是精华与糟粕并存,长处、短处互见。
我们应该继承推动民族进步的优秀传统文化,清醒地认识那些陈腐文化,并给以理性的批判、改造。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就是民族精神。
张岱年教授认为“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又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文化与哲学》)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的本质特点,从总体上说,它凝聚了民族文化的精华。
作为炎黄子孙应当对民族精神风貌有比较正确的自我认识。
第一刚强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
《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名言。
自古以来一直鼓舞中国人奋发图强,昂扬向上,努力拼搏,振兴自己的民族。
古人善类比,他们从自然无穷的变化中悟出深刻的哲理,既然天道日夜运行,四季永远交替运动,人也应该向天道一样刚健有为,不论出于何种险恶境地,都要不屈不挠顽强奋斗,坚忍不拔。
孔子为“仁”而一生努力,办教育、整古籍、说诸侯、著春秋;勾践卧薪尝胆,项羽破釜沉舟,司马迁忍辱著《史记》等无数历史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饱受内忧外患而始终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第二崇尚气节、正道直行的精神。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把尚气节、重操守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一贯鄙弃朝秦暮楚、奴颜婢膝、贪生怕死、边界投敌的无耻行径。
这种最初由先秦儒家推崇,以后逐渐深入到全体民众意识之中的民族浩然正气,培育了无数的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
见义勇为、当仁不让、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激动人心的古老格言,至今仍广泛传诵。
这些民族文化的精华熏陶培育的强烈民族自信心,形成了我们民族千古不灭的历史传统。
恪守气节,秉正刚直的历史人物受到普遍敬仰,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楷模、英雄。
苏武、岳飞、文天祥、陶渊明、魏征、包拯等等,是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宝贵的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