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3
Chapter2 A Changed Global Reality 世界经济格局新变化Say this for the young century: we live in interesting times. Not quite 2 1⁄2 years ago, the world economy tipped into the most severe downturn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in the 1930s. World trade slowed sharply. Unemployment lines grew longer, especially in the old industrial economi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at had seemed as solid as granite disappeared as if they were no more substantial than a bunch of flowers in the hands of an old-style magician. 对于新世纪,我们得这样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
差不多两年半之前,世界经济陷入了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以来最惨重的低迷状态。
世界贸易进程大幅放缓。
失业队伍也越来越快,这在旧工业经济体系表现尤为突出。
原来坚如磐石的金融机构也消失了,似乎还不如老套的魔术师变的花束看起来真实。
Given that the scale of the downturn was so epochal, it should not be surprising that the nature of the recovery would likewise be the stuff of history. And it has been. As they make their way to Davos for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 by helicopter, bus, car or train (which is the right way to do it), the member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lite will find themselves coming to terms with something they have never known before. 考虑到经济衰退幅度如此的跨时代,经济复苏进程会很慢也是理所当然的,对此我们不应该感到吃惊。
专题七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题概述从新航路的开辟到苏联的解体,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习本专题,主要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历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教材联通一、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一战后的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过程(1)1919—192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包括《凡尔赛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使列强间原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2)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协调了美、日矛盾,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华盛顿体系由此形成。
(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两次会议形成的一系列国际条约,确立了一战后初期的国际政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终结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凡尔赛体系彻底破裂;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破裂。
3.影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的新秩序,但它不仅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败国与战胜国、殖民地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维护工具:国际联盟)4.对中国的影响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的地位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说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下。
(二)二战后的国际格局(雅尔塔体系——美苏冷战的两极格局)1.时间:1945—1991年。
2.形成过程(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定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
(维护工具:联合国)(2)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①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冷战序幕;②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③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逐步控制西欧各国;④1949年,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进一步控制西欧,对抗苏联;⑤1955年,苏联针对性地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
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
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对20世纪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20世纪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重大变化-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
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建立:①时间:1919年1月-1922年;②构成:凡尔赛体系由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构成;华盛顿体系由《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构成2、建立过程(1)凡尔赛体系的建立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美、英、法三大国操纵了会议,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会议之外。
①列强参加会议的各自目的国别主要目的美国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攫取战后世界的领导权英国英国希望保持海上绝对优势,维护庞大的殖民帝国,竭力主张削弱德国的海军,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要求德国支付战争赔款;为了防止法国势力过分膨胀,又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实际是“势力均衡”政策)法国法国力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重建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要求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
意大利意大利希望扩大领土日本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②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列强各自的目的不同,因此,在相关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斗争。
巴黎和会主要讨论的是欧洲和世界霸权问题,所以,矛盾斗争主要发生在英法美三国之间。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考点(1)简述杜鲁门主义等史实,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1小聂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请你帮助他找出其中的错误A.目的:遏制共产主义B.范围: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展开C.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正式展开的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它存在于两个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
这场战争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B.冷战C.朝鲜战争D.中东战争3.二战行将结束时,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世界已分为‘极权政治’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
”杜鲁门在这里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主义政策4.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
主要措施出台的先后顺序是①杜鲁门主义提出②马歇尔计划实施③北约组织建立A.②③① B.③①② C.③②① D.①②③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援助西欧复兴经济的措施是A.出台“杜鲁门主义”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实行冷战政策6 小亮准备撰写一篇关于“冷战”的历史小论文。
以下哪些词汇应该出现在他的论文当中A.“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B.“铁幕”演说、《北大西洋公约》、朝鲜战争C.雅尔塔会议、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D.雅尔塔会议、马歇尔计划、欧共体7.某校学生拟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国际关系”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文献可以参考的是A.《凡尔赛和约》B.《杜鲁门回忆录》C.《古巴导弹危机始末》D.《两极格局的终结》8,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要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相继成立,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专题世界格局的演变供稿人:犍为二中彭素蓉(此稿仅供老师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一、16世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在欧洲。
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欧洲为中心,英国占主导地位,东方从属西方的格局开始形成。
2.第二阶段:特征: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霸权。
3.第三阶段:特征:为争夺世界霸权,帝国主义之间矛盾加剧。
美国参战,开始插手干预欧洲事务。
日、美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冲击。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由欧洲向它的两侧——美国和苏俄转移。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所有条约或协定的总称。
确立:①1919年1月,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实质是分赃会议),签订包括)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形成凡尔赛体系。
②1921年,美日对德《凡尔赛和约》(内容p44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和一系列条约,形成华盛顿体系。
区问题;签订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内容p46打破:经济危机(1929——1933)引发政治危机,德、日等国为摆脱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逐渐打破了凡——华体系。
崩溃:凡尔赛体系结束:二战的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华盛顿体系结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评价:(1)凡尔赛体系建立起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2)华盛顿体系承认美国占优势的基础上,建立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
这是体系内部多种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确立了资本主义战后统治新秩序,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世界格局 变化莫测——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考点1 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直接原因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德国和日本分别走上了法西斯道路经过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袭击波兰扩大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作战 扩大 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使二战扩大化;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转折 凡尔登战役转折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德国投降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战争结束 性质 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影响 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战争 启示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应该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的发展。
考点2 世界格局的演变 阶段 格局 具体内容 一战后到二战前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战后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评价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两次世界大战及 战后世界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两极格局 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重要国际组织 多极化趋势北约与华约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 轴心国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国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瓦解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体系瓦解两次会议对中国影响 (1)巴黎和会签订的《凡尔赛和约》,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继承。
川大《形势与政策3》22秋在线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50 分)1.统筹发展和(??),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进步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
A.安全B.开放C.法治D.改革答案:A2.在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考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在守护人民健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不断展现担当作为。
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是(??)。
A.层层加码B.外防输入C.内防反弹D.动态清零答案:A3.“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
”“邻居出了问题,不能光想着扎好自家篱笆,而应该去帮一把。
”以上说法体现的理念是(??)。
A.以双边主义的方式实现共同安全B.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C.深化国家间多领域合作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D.坚持国家利益是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答案:B4.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A.客观要求B.主要方法C.内在要求D.根本途径答案:C5.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主要目标是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A.结构变革B.由大变强C.效益提升D.规模拓展答案:D6.要以()和统一大市场为支撑,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使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A.扩大内需B.国内大循环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D.国际大循环答案:B7.在能源市场方面,在有效保障( )的前提下,结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全国能源市场建设。
A.能源安全供应B.能源安全C.能源输出D.能源生态安全答案:A8.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完善垄断行为认定法律规则,健全经营者( )反垄断审查制度。
A.分类分级B.集中分类分级C.多层次统一D.集中集约答案:B9.共产党人的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百余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英勇奋斗,经受住了一切考验,将我们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其关键就在于他们()。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美关系1.当代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不包括()。
[ 单选题:10 分]A 资本主义制度危机加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B 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加速去美元化C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物质力量推动世界格局重构D 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国霸权崛起的因素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优越的地缘安全环境B 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C 充当“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D 抓住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3.下列选项中,关于近代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世界加速去美元化的表现,说法错误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英国“脱欧”、美国“脱群”“脱钩”B 美逐渐失去世界体系的绝对主导权C 美国虽然仍然拥有IMF的一票否决权,但其他国家特别提款权在增加D “一带一路”对美国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无任何影响您的答案:A 回答错误4.下列选项中,关于美盛极而衰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10 分]A 穷兵黩武,连年征战B 金融垄断资本的尖锐化C 制造业大国地位易主D 军力优势实际效用与战争收益率上升您的答案:D 回答正确5.美国被我国打败的战争是()。
[ 单选题:10 分]A 朝鲜战争B 美墨战争C 美西战D 南北战争您的答案:A 回答正确6.美国霸权的兴衰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历程依次为()。
[ 单选题:10 分]A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后冷战时期B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时期→美苏冷战C 后冷战时期→美苏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D 美苏冷战→后冷战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您的答案:A 回答正确7.当代世界新格局变化中,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趋势不可逆转的因素有()。
[ 多选题:10分]A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全球流动B 资源全球配置,市场全球一体,利益相互依存度增加C 全球价值链日益紧密您的答案:ABC 回答正确8.当前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百年未有的格局性大发展、大变化、大兴替,其总的态势是()。
中考历史压轴题全揭秘之预测题专题10 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1922年2月的华盛顿,美国国务卿休斯难掩得意之色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
”休斯所说条约签署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答案】B【解析】【详解】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门户开放”,根据所学可知,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
ACD三项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B。
2.下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同点的表述,有误的是A.都由美英意三国操纵B.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C.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D.都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美、日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的倡议下,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1919年1月到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在巴黎召开了会议,这就是巴黎和会。
参加会议的有27个国家。
会议被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美国的总统威尔逊操纵。
选项A表述有误,符合题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是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都暂时协调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故BC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A。
3.下面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新秩序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是A.《开罗宣言》B.《色佛尔条约》C.《华沙条约》D.《九国公约》【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九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核心是肯定美国提出的在华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到列强集体宰割的局面上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
新冠疫情后的复苏全球格局的新变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全球范围内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这场疫情给全球经济、社会和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随着国家逐渐控制住疫情并开展经济复苏计划,我们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后全球格局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首先,在经济方面,新冠疫情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许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衰退,GDP大幅下降,失业率激增。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家的经济对疫情的影响更为抵抗力强,复苏速度更快。
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实施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并成功地控制住疫情。
这些措施帮助中国经济稳定,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引擎。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也在疫情后兴起,他们加大了对国内市场的依赖,并在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因此,新冠疫情后的全球经济格局显示出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
其次,在社会方面,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工作远程化成为了一种主流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选择在家办公。
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学校采取了线上教育模式,并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远程教学。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旅游业、体育赛事和文化艺术活动等行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人们减少了旅行,许多大型活动被取消或延期。
这些改变将对全球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人们可能会更加注重卫生、环保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第三,在政治方面,新冠疫情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许多国家的政府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疫情。
一些政府受到了批评,但也有一些政府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此外,一些领导人的领导能力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检验,一些新兴国家的领导人积极主导国内抗击疫情的斗争,并有效地控制住疫情。
这些政治上的变化将对全球的政治秩序和地缘政治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最后,在全球合作方面,新冠疫情对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国际组织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受到了影响,一些国家甚至采取了单边主义的措施。
世界史专题八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73-1975年经济危机后,形成了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经济协调机制,但成效有限。
这说明()A.西方大国无力主导国际贸易B.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形成C.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有限D.金本位体制动摇金融秩序混乱2.近代科学革命以来,科技活动逐渐由个人的、自发的朝着有组织的方向发展,科技人才的移民支持、风险投资体系、技术学院、公司制度等制度创新以及大规模的资金投入的支撑,都成为推动现代科技革命进程的重要动力。
据此可推知,现代科技革命()A.强化了政府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B.开始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推动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D.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3.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法国妇女就业率增长迅速,1975—1990年,就业者增长了330万,其中女性占300万。
这主要得益于()A.福利政策的推动B.工人成为就业的主力C.经济结构的转型D.女权运动提高了妇女地位4.下表所示为1976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福利支出占比状况。
据表可知,当时()A.亚洲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慢B.“福利主义”缓和了社会矛盾C.西方普遍奉行福利主义政策D.社会保障水平受发展阶段影响5.1946年,苏联有400万的庄员未完成规定的最低劳动日任务。
赫鲁晓夫在递交给苏联部长会议的报告中称∶“1947年,在繁忙的夏收季节,仅3个州就有6500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庄员没有完成劳动定额。
”据此可知,当时苏联()A.农业改革成效不大B.农民对自留地生产积极性不高C.生产关系亟须调整D.二战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匮乏6.1969年,苏联颁布的《集体农庄示范章程》明确规定:“集体农庄庄员家庭可以拥有一头带有一岁以下仔牛的奶牛,一头两岁以下的小牛,一头带有三个月以下仔猪的母猪或两头育肥肉猪,十只绵羊和山羊以及蜂群、家禽和家兔。
绪论单元测试1.在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资本体系中,货币的职能有()。
A:国际流通手段B:国际支付手段C:国际价值尺度D:国际贮藏手段答案:ABCD2.国际关系的传统内涵是国际政治关系,但二战后国际经济关系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A:对B:错答案:A3.近代国际关系产生及发展过程中,曾经称霸世界的国家有()。
A:葡萄牙B:西班牙C:比利时D:荷兰答案:ABCD4.资本主义产生前,国家是唯一的国际社会行为者。
()A:错B:对答案:B5.近代国际关系的特征有()。
A:国际关系行为者日益增多,行为日益多样化B:国家间关系出现了相互依存的趋势C:经济关系是国家间关系的基础D:是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答案:ABCD6.近代国际关系在资本原始积累、殖民扩张和列强角逐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A:对B:错答案:A7.古代国家间关系的特点有()A:地区性B:必然性C:偶然性D:幼稚性答案:ACD8.狄德罗曾经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是帝国”,()A:错B:对答案:A9.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加入俄罗斯的时间是()?A:1945B:1991C:2014D:2016答案:C10.《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是在国际政治学、国际经济学和国际关系学三者叠加而成的课程。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在1957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的系统与过程》一书中,提出了国际系统分为六种模式的作者是()。
A:约瑟夫•奈B:莫顿•卡普兰C:罗伯特•哈克雄D:查尔斯•麦克莱兰答案:B2.根据美国学者莫顿•卡普兰提出的国际系统模式,战后初期正在形成中的两极格局属于()。
A:松散的两极系统B:牢固的两极系统C:均势系统D:全球性国际政治系统答案:A3.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所处的阶段是()。
A:战争阶段B:尖锐矛盾阶段C:对峙阶段D:均势阶段答案:D4.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包括()。
一、选择题1.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的形成D.华约的形成2.雨果曾预言“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
”1993年,欧洲建立的“高一级的整体”是3.中国漫画家华君武创作了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 马歇尔计划D.北约成立4.历史复习课上,李老师在幻灯片上呈现如下两幅图片。
本节课复习的历史主题应该是()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B.两极格局下的世界C.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D.多极化格局下的世界5.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6.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瞬息万变,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更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
下图¬¬——“不平衡的跷跷板”对世界历史发展有何积极意义?①各种力量相互竞争相互制约②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④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7.下列四幅图片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它们反映的同一主题是()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C.美苏冷战中的对峙D.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8.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
2002年,欧元在欧盟大多数成员国投入使用。
这表明欧盟()A.各国政治联系日益密切B.各国的经济差异不复存在C.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加深D.力求在外交方面步调一致9.2010年12日4日《广州日报》消息:韩朝炮击事件发生后,中国为避免局势恶化,多次敦促有关方保持克制,建议12月上旬在北京举行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紧急磋商。
“六方会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政治格局的A.两极化B.单极化C.多极化D.全球化10.下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A.苏德战争B.巴以矛盾C.美苏争霸D.海湾战争11.2013年张华同学与其父母一起到国外某地旅游,发现那里不同国家的人持有统一的护照,使用统一的货币。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选择题1.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提高,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
这一现象反映了()A.物种的交流丰富了饮食结构B.机械化提高了粮食产量C.价格革命降低了农产品价格D.欧洲农作物的广泛传播2.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
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3.16世纪后的欧洲,市场不断扩大,商品种类和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成功的手艺人成为企业家,商人和银行家扩大了他们的事业。
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引发商业革命B.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C.宗教改革激发了创富热情D.商业组织模式出现了创新4.1492年,哥伦布率87名船员和3艘帆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起锚西航。
资助哥伦布的西班牙王室提出的资助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任当地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王室。
由此可见,西方开辟新航路的本质是()A.殖民掠夺之航B.联通世界之航C.文明交往之航D.地理探险之航5.16世纪以来,人口的迁徙加速了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仅美洲和大洋洲就有约1亿人死于欧洲人所带来的天花、麻疹和白喉。
这一现象的出现()A.加速美洲原有社会结构解体B.助力西方早期殖民扩张C.导致世界人口分布趋于平衡D.抑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6.右图为某一时期的世界贸易简图。
它反映了( )A.该时期世界市场最终得以确立B.全球各地建立起直接商贸关系C.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领先全球D.新航路开辟后的国际分工格局7.16世纪晚期,欧洲的商船到亚洲把印度的棉花运往东南亚,把中国的丝绸运往日本;到美洲运走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到非洲交换奴隶,然后送到西半球热带和亚热带的种植园中工作。
由此可知,欧洲商人的远航客观上()A.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B.扩大了地中海沿岸的商品贸易C.促进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形成D.形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8.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二十四:世界格局的变化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世界格局结束。
据此回答1—7题。
1 “八·一九”事件反映的矛盾是()A.苏联的民族矛盾B.苏共党内的矛盾C.各加盟共和国间的矛盾D.苏联的阶级矛盾2 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B.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掌握国家政权C.俄罗斯等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D.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声明》3 下列对苏东剧变的解释,准确的是()A.华约解体B.东欧和苏联的关系恶化C.东欧国家领土状况发生变化D.苏东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4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表明()A.社会主义的失败B.社会主义必须与各国实际结合C.社会主义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D.西方国家决不会放弃“和平演变”战略5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而中国则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表明()①在不发达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行不通②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失败③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④社会主义遭遇的曲折有其必然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相同外因是()A.苏联模式僵化B.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C.东欧和苏联体制弊端D.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7 苏东剧变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中坚力量B.美国单独称霸的世界格局形成C.第三世界崛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两极格局崩溃,世界呈现多极化趋势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中,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还有许多不太平的因素及表现。
据此回答8—16题。
8.科索沃事件表明()A.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安全B.联合国已经不能够承担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责C.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是目前国际关系的总趋势D.世界形势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9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D.南北差距扩大的趋势有增无减10 当前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时期,这一“交替”是指()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C.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D.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对抗11 纵观几次世界格局的变化,共同特点是()A.体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对比B.都是各大国相互斗争、相互妥协的结果C.都是战胜国通过共同认可的条约处置战败国,重新瓜分世界的格局D.都是各大国战前即已结盟,战后共同策划的结果12 关于冷战后的国际形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世界形势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B.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不利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C.近年来,国际裁军与军控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向D.朝韩两国领导人举行的首脑会晤,进一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缓和进程13 20世纪90年代,某些地区的冲突和局部战争说明()①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插手别国事务②冷战结束后,各种力量对比暂时出现失衡③地区霸权主义引发危机和战争④被冷战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矛盾爆发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瓦解同前两次大的国际格局的变动相比,其格局转换时期的特点不包括()A.格局转换是在没有战争条件下发生的B.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C.斗争的焦点是综合国力的竞争D.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稳15 世界经济格局出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是在20世纪()A.五六十年代B.六七十年代C.七八十年代D.八九十年代16 下列有关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发展变化趋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呈现多极化B.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加快C.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D.自由竞争和宏观调控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一体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向。
人教版中考历史世界历史-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专项练习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洪流势不可当。
下列哪些组织的出现顺应了这趋势的发展()①世界贸易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④欧洲联盟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漫画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 “马歇尔计划”的推行C.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D. 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3.二战后,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制度的不同B. 苏联的强大威胁到美国的安全C.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妨碍其称霸D. 美国想遏制共产主义4.“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了富人,其他的人只得到面包屑。
”材料反映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是()A. 贫富差距拉大B. 恐怖主义猖獗C. 能源消耗严重D. 毒品走私泛滥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是世界格局演变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与二战中相比,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下图)其开始标志是()A. 杜鲁门主义出台B. 华约组织成立C. 北约组织建立D. 马歇尔计划实施7.下面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 美苏争霸局面已经形成B. 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 东西方两大集团的对峙局面已经形成D. 冷战局面依旧8.下列有关冷战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冷战的信号②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③敌对双方是根据国家社会性质来划分的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标志冷战结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9.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苏俄;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以一切可能的援助”;1946年他又发表“铁幕演说”。
这些表明()①丘吉尔是资本主义国家利益的忠实卫士②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结盟③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④英国政府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立场不断变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10.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 德国突袭波兰B. 丘吉尔富尔顿演说C. “杜鲁门主义”出台D. 萨拉热窝事件11.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家关系结构。
第七单元世界格局的新变化(A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
A.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两大主题
B.核威胁消失,各大国更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C.美、欧、日三足鼎立形势更加明显,矛盾突出
D.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
2.促使东欧产生剧变的因素是
①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②排斥市场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③经济发展中的“滞胀”现象④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验④社会主义国家要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
4.苏联解体时的苏共总书记是
A.戈尔巴乔夫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叶利钦
5.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A.东欧的剧变
B.苏联的解体
C.世界格局的变化
D.南斯拉夫联邦的解体
6.当今世界格局的特点是
①东西方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仍在继续②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③旧的世界格局已终结,新的世界格局随之形成④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7.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同20世纪前两次国际格局的变化不同的是
①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不是通过将战胜国的意志强加给战败国实现的
③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取决于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④新旧世界格局的交替,是一个缓慢的演变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是在
A.一战后
B.“七十七国集团”建立后
C.亚洲经济发展后
D.二战后
9.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融入国际经济之中
B.跨国公司的发展
C.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D.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建立
10.对经济全球化叙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②经济全球化只有利于发达国家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④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每空2分,共24分)
11.从____________年下半年开始,____________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出现政治危机,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国家改名。
12.1991年____________发生内战,国家解体,分成了五个国家。
13.1990年10月,柏林墙拆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合并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4.____________年底苏联解体。
15.新旧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此起彼伏,20世纪90年代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
16.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三、综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列举题(共16分)
17.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及标志。
(6分)
18.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之后,至今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10分)
四、材料分析(共18分)
19.材料1 1972年日本四日市发生哮喘事件,硫酸烟雾致使哮喘病者多达800多人,死亡10多人。
1986年4月26日,原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严重的核污染使10年中死亡人数已达8000余人。
1948年10月,美国发生多诺拉烟雾事件,有害气体使该镇43%的居民患病。
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使5000多人死亡,17000人终身残废。
1952年2月5~8日,伦敦市发生烟雾事件。
20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洛杉矶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
材料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
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
请回答:
(1)材料1反映的主要是____________问题。
(2分)
(2)“共同问题”的增多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2分)
(3)针对这些问题,各国专家学者认为有效途径是____________。
(2分)
20.材料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
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
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
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
材料2 国际形势的变化怎么看?旧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完了,新的格局是不是已经定了?国际上议论纷纷,国内也有各种意见。
……现在旧的格局在改变中,但实际上并没有结束,新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请回答:
(1)美国为争夺世界霸权,针对苏联提出了什么政策?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2)导致旧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2分)
(3)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2分)
(4)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世界人民当前面临着怎样的重大任务?(4分)
五、简述题(共22分)
21.20世纪90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终结,朝着多极化发展,新形势下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在新旧格局交替之际,中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什么?(12分)
22.想一想,应如何分析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的轰炸?(10分)
附参考答案
一、1.A 2.C 3.B 4.A 5.C 6.A 7.B 8.D 9.B 10.C
二、11.1989 东欧
12.南斯拉夫
13.联邦德国民主德国
14.1991
15.地区冲突民族冲突海湾战争波黑冲突
16.和平发展
三、17.1947年,杜鲁门推行“冷战”政策;1991年,苏联解体。
18.中国、古巴、越南、蒙古、朝鲜。
四、19.(1)环境污染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可持续发展
20.(1)“冷战”政策。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2)苏联解体。
(3)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
(4)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五、21.(1)主要任务是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侵略扩张行为。
(2)机遇是: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局势缓和,中国的国际环境改善;在多极格局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面临的挑战: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国经济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制约;少数国家推行强权政治,企图迫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
(3)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关键是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22.一是它们发生的背景都由于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的“冷战”结束。
旧的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
二是它们都是由于世界格局变化而导致的新的不稳定因素。
两极格局下长期被掩盖的各种矛盾突出起来,形成新的危机,甚至战争。
这反映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新旧格局交替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它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发展。
作为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这两个事件中都起了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