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形考一1、夏商周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标志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宗法制度和家国同构政治结构的形成B.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C. 初步形成传统伦理道德思想D. 创造了甲骨文与金文2、先秦文学的主要内容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易经》B. 春秋战国时代的散文C. 楚辞D. 《诗经》3、唐代文化高度发达,代表性的种类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 )选择一项:A. 书法B. 钟鼎C. 诗歌D. 舞蹈4、明代至清代中期(1840年前)的图书典籍主要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康熙字典》B. 《永乐大典》C. 《本草纲目》D. 《四库全书》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 )选择一项:A. 轴心时代B. 鼎盛时代C. 蜕变时代D. 黄金时代6、我国新石器文化最集中、最有代表性的区域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长江流域B. 黄河流域C. 西南地区D. 沿海地区7、中国传统人本主义坚持“民为贵”的民本主义精神。
()选择一项:对错8、宋代最突出的科技成果是()的发明。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印刷术B. 造纸术C. 火药武器D. 指南针9、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选择一项:A. 两汉之际B. 西汉时期C. 秦汉之际D. 先秦时期10、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 )选择一项:A. “和”也是不同,就是要求别人同己B. “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C. “和”不利于文化特质的保存D. “和”与模棱两可一样,是消极的11、安史之乱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结果是( )选择一项:A. 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为文化南移埋下伏笔B. 南方经济与北方经济持平C. 南方成为政治中心D. 南方文化远远超过北方12、李白的著名诗篇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 《蜀道难》B. 《丽人行》C. 《梦游天姥吟留别》D. 《将进酒》13、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我们认为可取的科学态度应该是( )选择一项:A. 像民粹主义者那样,死守着传统不放B.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对待现实和未来C. 像民族虚无主义者那样全面倒向西方D. 学习西方但不脱传统底色,取狭隘的民族态度14、“文明”与“文化”是两个概念,既相互联系又存有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及生产活动本身,这些产品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房屋、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2、制度文化: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创制出来的有组织得规范体系。
主要包括法律制度、礼仪俗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才培养选拔制度等内容。
3、行为文化:是指人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主要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
4、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伦理观、思维方式等。
5、起一成文说:这个观点是宋人郑樵的主张。
他认为汉字起源于“一”。
他的这种学说是建立在“道生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阴一阳谓之道”等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
二、简答题1、简述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P3页)答:广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和人在历史上一定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种种类型和形式,以及人们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广义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大,几乎包括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括信仰、风俗、艺术、法律、制度等等。
泰勒的文化定义就是狭义文化的经典界说。
2、简述汉语的特点。
(P12页)答:(1)在语音方面,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生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2)在汉语词汇方面,也有独特的特点:一是基本词汇有很大的稳定性;二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新词不断产生;三是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汇消亡;四是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
(3)在语法方面,主要的特点是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即缺乏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
名词没有格的变化,也没有性和数的区别。
动词不分人称,也没有时态。
虚词是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虚词的数量少,但是使用频率高,运用复杂,在汉语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汉语成语“四字格”形式的文化内涵。
(P16页)答:(1)讲究对称,这是汉民族非常重要的文化心理,而四字格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2)字数上的对偶和结构上的对称,还有音律上的音节整齐匀称,声调的平仄相间;(3)汉民族的言语习惯,四字格是汉语言语习惯之一,从原始歌谣到《诗经语言艺术》再到秦汉散文,大多都采用四字格的形式表达。
第六章1.《诗经》中的诗歌产生于什么时期?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550年2.《诗经》分为哪三个部分?风、雅、颂3.诗经共收录多少篇诗歌?305篇4.《蒹葭》中的“蒹葭”是指什么植物?芦苇5.《诗经》里的诗歌在形式上没有章节的重复。
错6.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是出自秦风《秦风·蒹葭》。
对7.元曲分为哪两部分?散曲和杂剧8.散曲分为哪两部分?小令和套数9.以下哪一首是散曲作品?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0.《感天动地窦娥冤》的作者是谁?关汉卿11.元代杂剧是汇融了歌唱、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对12.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对13.《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在大观园里宝玉和黛玉看的是什么书?《牡丹亭》和《西厢记》14. “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是形容谁的?薛宝钗15.《红楼梦》第四十二回里,被薛宝钗斥为杂书的是什么书?《牡丹亭》和《西厢记》16.《红楼梦》中《终身误》写道“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中“木石前盟”是指谁和谁的爱情?贾宝玉和林黛玉17.《红楼梦》用一百二十回的章目,来诠释了贾宝玉与薛宝钗相知、相恋的经过和结果。
错18.按乐调的不同,诗经中的作品可以分为风、雅、颂三类。
19.以下属于孔子整理并传授的先秦古籍的有:《诗》、《春秋》、《乐》、《书》20.被称为中国诗歌现实主义源头及浪漫主义源头的是:《楚辞》、《诗经》21.散曲是不具备表演内容的新的诗歌形式,与词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句式不同、音律不同22.以下哪一项属于窦娥临刑前立下的三桩誓愿?六月飞雪、血飞白练、亢旱三年23. 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郑光祖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4.白元杂剧是融汇了杂技、舞蹈、歌唱、说白等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戏剧臻于成熟的标志。
25.薛宝钗对于《西厢记》《牡丹亭》这类文学作品的态度是:压抑自己的喜爱,并劝诫他人不读此类“淫词艳曲”。
202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练习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形考作业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和“”并列为对人伦关系的概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2.《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颂”主要描述的是____的生活和情感。
3.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____来保持和提升这种善良。
4.中国古代文学中,____是重要的诗歌形式之一,它以四言为主,讲求韵律和文采。
5.中国传统建筑中,____是宫殿建筑的主要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6.中国传统音乐中,____是指用琴、筝、箫等乐器演奏的音乐,注重音乐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
7.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被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之一,它强调的是对他人的____和关爱。
8.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其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其中李白被誉为“____”。
9.中国传统医学中,针灸是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刺激人体的____来调节身体机能和治疗疾病。
10.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强调的是一种____的境界。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
2.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3.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义”的含义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一、填空题1.原始宗教崇拜包括、、、、。
2.在儒家经典文献系统中,六经指的是、、、、、 .3.宋代理学家朱熹曾编订《四书》,指的是、、、。
4.《老子》一书又称,其通行本共分为章。
5.在散文领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的是、、、、、、、。
6.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与。
8.被称为“元曲四大家”的是、、、。
9.《四库全书》分为、、、四部。
10.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
11.隋唐时期主要佛教派别有、、、。
12.被称为北宋五子的著名理学家是、、、、。
13.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四大名著”是、、和。
14.《农政全书》是明代著名学者的农学著作。
15.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
16.《尚书·洪范》篇中所谓的“五行”是指、、、、。
17.《诗经》分为、和三部分。
二、名词解释1.三纲八目2.道统3.道法自然4.心学5.新文化运动6.百家争鸣7.中体西用8.仁政9.中庸10.关学11.五经12.三纲五常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你对“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理解。
2.简述科举制的内容与意义。
3.简述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
4.简述宋明理学的三个主要学术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与核心思想。
5.简析现代文化思潮中的“全盘西化”主张。
6.简述原始宗教信仰。
7.简述孔子的仁学思想体系。
8.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与意义。
9.简述明清实学思潮及其意义。
10.简析经学与玄学的区别。
11.简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12.禅宗及其主要思想。
四、论述题1.简述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辩证法思想。
2.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认识与反思。
3.试述近代文化从器物层到制度层再到思想层的发展历程4.中国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5.试论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含义及其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中国传统文化作业(第一次)一、选择题1、“层叠地造成中国古史”是____提出的说法。
A 、内藤湖南B 、王国维C 、吕思勉D 、顾颉刚2、下列关于五帝的说法,错误的是:A 、按照层叠说的观点,先有五帝传说,才有三皇传说。
B 、五帝中的人和神大多来自于地方传说。
C 、《大戴礼记》之《五帝德》中对五帝的说法被《史记》所采用。
D 、战国时,五帝与五行相生说结合起来。
3、内藤湖南认为,夏和商都是来自东方的部族,其理由不包括下列哪一条?A 、夏与商需要面对共同的敌人。
B 、夏与商都重视祭祀。
C 、夏统治晚期的商主和夏主的姓名中都含有干支。
D 、夏与商都曾有相似的洪水传说。
4、夷夏东西说是____的提出的。
A 、蒙文通B 、傅斯年C 、徐旭升D 、张光直5、下列说法,哪条与“三系学说”的观点相悖?A 、黄帝属河洛民族;炎帝属江汉民族(炎族) ;舜、禹属海岱民族。
B 、河洛民族为“游猎民族”,“为行国”,“强武而优于政治组织”。
C 、江汉民族为“农稼民族”,“为居国”,“崇幽灵、信鬼神”,其俗“放旷浪漫”。
D 、海岱民族兼耕牧和渔猎,“富于研究思考”,“长于科学、哲学”。
6、下列关于一夫一妻制以前的中国婚姻阶段,顺序正确的是____。
①亚血族群婚,②血族群婚,③原始群婚A 、①③②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②③①7、舜娶尧之二女,而舜弟象与之并淫。
这句话体现了____这一婚姻阶段。
A 、亚血族群婚B 、血族群婚C 、原始群婚D 、一夫一妻8、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代表了____文化类型,据史学界考证,大致符合我国的____时代。
A 、仰韶,三皇五帝B 、大汶口,三皇五帝C 、龙山,三皇五帝D 、二里头,夏9、____文化代表了晚商文化类型。
A 、下七垣B 、殷墟C 、二里岗D 、二里头10、下列哪一个时期中,统治者没有频繁迁都的情况?A 、夏B 、先商C 、早商D 、晚商11、下列有关周代封建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封建制的背景是宗法制,前者表现为地缘关系,后者表现为血缘关系。
1.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______ )屋脊。
答案:世界2.《诗经》编成于(______ ) 时期。
答案:春秋3.中国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产生于(______ ) 中叶。
答案:明代4.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元代的(______ )。
答案:黄道婆5.秦汉时期,(______ )制全面取代分封制。
答案:郡县6.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注释一书是(《______ 》)。
答案:四书章句集注7.词起源于市井(______ )。
答案:歌谣8.《三国演义》的写法是(______ )。
答案:七实三虚9.文化即(______ )的人化。
答案:自然10.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______ )家思想所决定的。
答案:儒11.(______ )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胡汉文化融合时期。
答案:魏晋南北12.“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______ 》)、《中庸》、《论语》、《孟子》。
答案:大学13.相对于儒家,()家对个体生命与个体自由予以了更多的关注。
答案:道14阴阳家以(______ )为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答案:邹衍15.徐光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他最重要的著作是(《______ 》)。
答案:农政全书16.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曾居住过( )。
单选题 (2 分) 2分A.古巴人和鲜卑人B.古巴人和羌人C.鲜卑人和吐蕃D.吐蕃和羌人正确答案: D17.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核心是( )。
单选题 (2 分) 2分A.修身B.勤业C.孝悌D.尊师正确答案: C18.中国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
单选题 (2 分) 2分A.坚持语文独立B.坚持语文互助C.坚持语文平等D.坚持语文分类正确答案: C19.文化传统除了延续性的特点外,还具有( )。
单选题 (2 分) 2分A.规范性B.调和性C.稳定性D.等级性正确答案: C20.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 )。
智慧树知到我国传统文化作业答案解析(含附加题)绪论1【单选题】(1分)本讲当中解读文化的本义是A.载道化成B.崇德重义C.以人为本2【单选题】(1分)“文”与“化”二字对举,最早见于A.《周易.贲》B.《周易.艮》C.《周易.震》3【单选题】(1分)“文”不包括A.地文B.天文C.人文D.物文4【单选题】(1分)该讲当中重新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A.“易”、“道”B.儒道互补C.儒、释、道三家并列5【单选题】(1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中“阴阳对立观”在审美观念层面的表现是A.中庸之道B.阴阳五行C.中和为美第一章1【多选题】(1分)“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以人为尊B.以仁为本C.以民为贵2【多选题】(1分)礼教的核心是:A.长幼有序B.父子有亲C.夫妇有别D.君臣有义E.朋友有信3【多选题】(1分)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B.“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C.“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一。
4【单选题】(1分)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A.天人感应B.形式逻辑C.天人合一D.辩证逻辑第二章1【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着重于讲其:A.定义B.概念C.论证D.自我修养2【单选题】(1分)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是:A.性相近B.性恶论C.性善论D.性有善有恶论3【单选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定义是:A.爱人B.克己复礼C.其言也訒D.所有关于“仁”的说法的共性4【单选题】(1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意思是:A.遵守法律B.礼仪内化为生命的组成部分C.随心所欲D.遵守礼仪5【单选题】(1分)儒家的核心概念是:A.知B.义C.礼D.仁6【单选题】(1分)对“仁”的理解的关键是:A.分析B.推理C.认识D.实践7【判断题】(1分)孔子关于“仁”的说法都是一些教训。
《中国文化传统》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2.《诗》、《书》、《礼》、《易》、《乐》、《春秋》3.《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道德经》、81章5.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澈、曾巩6.民族、民权、民生7.民主、科学8.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9.经、史、子、集10.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11.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12.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13.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14.徐光启15.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16.金、木、水、火、土17.风、雅、颂二、名词解释1. 三纲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关于儒家内圣外王的基本理念。
2. 道统论是韩愈提出的按照佛教“法统”建构起来的自尧舜以至孔孟的儒家仁义之道的传授系统。
3. 老子提出的哲学命题,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规律和法则,体现出自然而然的状态。
4. 宋明理学中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强调心为本原的儒学流派,主张“心外无理”、“心外无事”、“心外无物”。
5.二十世纪一十年代,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以民主与科学为口号,以反对旧伦理,建立新道德,反对文言文,主张白话文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启蒙运动。
6. 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包括儒、墨、道、名、法、阴阳诸家,体现了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刻变革,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善恶等方面,是古代哲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7.晚清张之洞提出的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的关于中西古今关系的文化理论。
8.孟子发挥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提出的以民贵君轻、王霸之辨为主要内容的政治学说。
9.孔子提出的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偏不倚的常道的辩证思维方法。
1.中国传统文化截止时间为()。
a 1840年b 1912年c 1919年d 1949年2.《二十四孝》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d元代郭居敬3.墨家学说的创立者是()。
a墨翟b老子c荀子d韩非4.()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5.汉语语法上的特点表现为()。
a孤立语b屈折语c粘着语d复综语6.独特的汉字艺术是指()。
a书法b绘画c建筑d戏曲7.汉代儒家代表人物是()。
a孔子 b孟子c荀子d董仲舒8.老子思想集中体现在()。
a《老子》 b《庄子》 c《周易》 d《韩非子》9.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格局是()。
a儒道互补b儒法互补c儒墨互补d法墨互补10.墨家的伦理思想是()。
a仁爱b兼爱c非攻d尚同11.先秦法家重势派代表人物是()。
a管仲b商鞅c韩非d慎道12.儒法之争、得胜者是()。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13.中华民族的图腾是()。
a龙b熊c狼d麒麟14.中国化佛教的典型是()。
a禅宗b律宗c密宗d天台宗1.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包括()。
a大陆性地理环境 b以农为本的经济模式c血缘宗法家族制度 d独特的政治制度e游牧和商业经济模式2.先秦诸子百家中,最主要的四家指()。
a儒家b道家 c法家 d墨家 e纵横家3.唐代四大楷书家指谁?()a柳公权 b赵孟頫 c欧阳询 d虞世南e颜真卿4.一种语言必须具备的三要素是指()。
a语音b词汇 c语法d结构 e以上全是5.汉字“六书”即构成的六种方法是指()。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e转注 f假借6.汉语七大方言指()。
a北语(北方话) b粤语c吴语 d闽语 e湘语 f赣语 g客语。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思想,最早提出阴阳五行说的是()。
A、邹衍B、《尚书》C、《周易》D、《老子》2.周代实行()。
A.宗庙祭祀B.分封制C.谪长子继承制D.以上答案都正确3.我国四大发明中()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A.造纸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4.目前公认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
A.仰韶文化的陶文B.甲骨文C.金文D.石鼓文5.佛教约于汉代传入中国,魏晋时期借()之风获得大发展。
A.儒学B.道学C.玄学D.经学6.我国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优秀的文化,与汉族早期长篇史诗不发达的情况不同,少数民族中往往流传着反映其早期历史的长诗,《格萨尔》就是( )族的著名史诗。
A蒙古族B藏族C维吾尔族D白族7.《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被称为“四大奇书”,代表了明代俗文学的最高成就。
A.《金瓶梅》 B.《官场现形记》C.《红楼梦》D.《初刻拍案惊奇》8.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渊薮,经学典籍主要是“五经”,即()。
A、《诗》、《书》、《礼》,《乐》、《易》B、《书》、《礼》,《乐》、《春秋》、《左传》C、《书》、《诗》、《礼》,《大学》、《论语》D、《易》、《书》、《诗》、《礼》、《春秋》9.宋明理学改变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讲求四书的义理,探讨身心性命修养,成为渗透着佛道思想的新儒学。
宋代理学理气论、心性论的集大成者是( )。
A.程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10.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的国家曾长期使用汉字,并借鉴汉字创造了本国文字,如( )。
A.日本B.朝鲜C.越南D.上述三国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狭义的文化2、“五经”3、家国同构4、“今文经”三、判断正误(每小题2分,共10分)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修辞立其诚”一语出自于(《______ 》)。
答案:周易2.由(______ )提出来的“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答案:孔子3.小篆来源于(______ )文。
答案:石鼓4.律诗与绝句押韵一般用平声字,很少用(______ )声字。
答案:仄5.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少数民族姓(______ )改汉姓为“元”。
答案:拓跋6.朱熹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注释一书是(《______ 》)。
答案:四书章句集注7.词起源于市井(______ )。
答案:歌谣8.《三国演义》的写法是(______ )。
答案:七实三虚9.文化即(______ )的人化。
答案:自然10.中国文化传统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群体意识,这一意识是由(______ )家思想所决定的。
答案:儒11.(______ )是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
答案:黄帝12.(______ )是标志宗法血缘关系的一种符号。
答案:姓氏13.定形于(______ )时期的五行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维工具。
答案:春秋战国14.王羲之在历史上被推为(______ ),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
答案:书圣以(______ )天为一个单元是中国最早的天文历法记数单位。
答案:十二16.“观物比德”是属于我国传统的哪种思维模式()。
单选题 (2 分) 2分A.整体思维B.类比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正确答案: B17.下列不属于天神祭祀的是()。
单选题 (2 分) 2分A.天帝祭祀B.气象神祭祀C.日月星辰祭祀D.山川祭祀正确答案: D18.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
单选题 (2 分) 2分A.个体思维B.理论思维C.辩证思维D.抽象思维正确答案: C19.唐朝韩愈在(《》)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个从尧、舜禹、汤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统”,体现了强烈的历史文化的主体意识。
单选题 (2 分) 2分A.原天B.原地C.原人D.原道正确答案: D20.诗经中提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人的维新属于()。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作业3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夏、商两代,最早的教育机构——庠、序、学等形成。
自周王朝开始,中国的传统教育制度形成并发展起来。
2.西周在继承夏商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
“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形成,其主要特点是:政教合一、官师不分。
3.孔门私学可谓当时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为完备、影响最为深远的私学。
4.齐国的稷下学宫是战国各家私学的汇集地。
5.秦代,基于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成为秦代教育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其结果出现了取缔私学,乃至焚书坑儒的阴暗面。
6.汉初以道家思想为主导,主张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恢复了社会经济和生活秩序。
7.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体内容。
8.太学是汉代最高学府,其以《五经》博士为教师,进行专经教学,其教学形式以自学为主,辅之以个别指导,学习生活比较自由。
9.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机构除太学外,国子学、四门学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专科学校的兴起,形成了多渠道办学和多学科并举的格局。
10.隋朝国子监教育制度的建立,使教育从千年来传统礼制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系统。
隋朝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中央教育体系,确立了实科教育制度和职业教育制度。
11.历次兴学、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是宋代官学逐步改造、完善、定型的时期。
12.以国学和地方儒学为核心的儒学教育系统、以社会为中心的小学教育系列、以乡约、旌表等构成的社会教育网络构成了明代基本的教育类型。
13.察举、岁贡和科举是明代选士制度的三大主体。
14.清代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后一所最高学府。
15.为数众多的地方官学与国子监、满族官学一起,构成清代官学的基本结构。
16.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17.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科举制已经诞生。
一、名词解释:1.文化2.制度文化层3.图腾4.今文经5.风骚二、填空题1.在四五千年前,兴起于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和文化,也展现了华夏民族向农耕生产过渡的风貌。
2.原始艺术的主要样式有:、、。
3.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主要有:原始群、、、、等。
4.与唐代推出、作为中国诗典范性人物同步,唐代书坛也推出中国书法的宗师、。
5.中国古代建筑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和园林。
三、简答题1.学习中国文化需要掌握哪些方法?2.简述元杂剧的文化意义。
3.简述中国古代艺术的整体构成的分期。
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中国绘画的美学原则。
2.举例说明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概观平时作业2一、名词解释:1.心态文化层2.宋型文化3.历史地理环境4.六书5.卷轴二、填空题:1.中国雕塑主要由四个集群所组成:、、和。
2.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三大文化集团。
3.将唐楷推至登峰造极地步的四大家是:、、、。
4.中国书法在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在达到一个高峰。
5.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书是《》。
三、简答题:1.简述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是什么?2.简述周人的文化维新对中国文化模式转换的意义。
3.简述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中国化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2.为什么说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一、名词解释:1.行为文化层2.制礼作乐3.唐型文化4.古文经5.中国文化的同化力二、填空题:1.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2.“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是指:皇帝、、、、。
3.宫殿建筑以为代表,以显示帝王之威,因此具有、、和的特点。
4.中国音乐按其功能可分为:、、、。
三、简答题:1.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简述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3.简述宋代官学的特色。
四、论述题:1.举例说明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也谈“中国文化的诗意”中国是诗歌国度,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思想。
在中国人思想中,文明的进程、朝代的更替是宇宙节奏的一种呈现,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有节奏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就表达了中国文化史一种有节奏的美的运动。
中国的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的创作在广义上讲都与音乐有关,在文字上都追求适合吟咏或歌唱的韵律,在内容上体现天地节奏和人类心音。
中国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从内容和形式上既有传承又有自我独立,形成了一部中华文化美的乐章,其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就是这部乐章中最美妙的音符。
唐诗中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宋词里轻巧尖新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元曲苍茫寥廊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明清文艺中的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
构成中国文化史中美的旋律。
相比较于其它文学体裁,诗歌的哲理性似乎更突出一些。
诗是心灵的归宿,灵魂的家园。
诗是文学领域的神庙,纯洁、纯粹;诗人是文人中的僧侣,是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捍卫者。
萧三有诗云:“不以诗篇作生命,而以生命作诗篇。
”也许诗人就是以生命作诗篇、以诗篇来解读生命的人吧。
诗歌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思想。
大至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小至个人的生活画面、思想的影射必然反映和表现在诗歌里面。
我们民族的“天人合一”,“阴阳河蟹”,“中庸、平衡”,“忠孝”,“修齐治平”的思想在诗歌里都有大量体现。
古体诗讲究平仄、对仗,犹如我们的建筑讲究平衡、对称分布,是诗歌的哲理性的一大体现。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艺最主要的类型,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
诗在我国源远流长,从原始歌谣,医方脉经,书经,易经,老庄到近代文学历史上的散文诗,散文,小说,歌曲,戏曲等文艺作品,基本上都是从诗歌演变而来的。
诗歌在中国古代文艺历史上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
《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人们的生活史诗, 《诗经》的大多篇章都体现着直接反映和干预现实生活的创作精神,自然、真实的艺术风格中体现着深刻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
所谓“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正概括了这一创作精神。
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叙事描写、议论抒情都在其内,是《诗经》最基本、最常用的表现手法。
它生于人民集体口头传唱的歌,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形式,既便于记忆、传诵,又形成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句式以四言为定格而又随机而变,表现灵活自如,如《王风·黍离》。
《王风·黍离》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形式。
诗经》的语言风格大体说来,国风朴素自然,雅颂典雅庄重。
动词、形容词的恰当的运用,用重言迭字拟声状貌,穷形尽相,声情毕肖,双声叠韵使声调更趋谐美。
楚辞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诗经》《楚辞》中国先秦诗歌的双璧,一为现实主义的源头,一是浪漫主义的滥觞。
关于二者的承继关系,历来聚讼纷纭。
产生于南方的《楚辞》是否真的受了北方中原地区《诗经》的影响,根据“知人论世”的原则,考察楚国及《楚辞》代表作家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并涵咏文本可知,《楚辞》是受《诗经》的影响并承继了《诗经》的传统的。
楚辞是一种内容和形式密切相关的特殊文体,而浓烈的抒情性则是楚辞体最突出的本质特征。
汉魏乐府的五言是中国律诗的萌芽,“乐府”是汉武帝设立的一个专管俗乐的音乐机构。
其实汉初原有专管雅乐的“太乐署”便“诏罢乐府”,一下子裁掉了四百多个乐府工作人员。
然而哀帝的这一举措并未改变世风,,可是汉武帝觉得不够,于是他就下令再设一个乐府。
汉朝经过开国之后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到了武帝时,国力已经逐渐强盛起来。
汉武帝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他一面拼命地对外扩张,一面在国内大兴土木、大搞排场,“乐府”就是众多的“排场”之一。
据《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
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所谓“赵代秦楚之讴”就是全国各地的民歌,此时统统被采集来,由专门的音乐家、文学家共同编辑整理并谱曲演唱,以供朝廷大宴时享用。
汉武帝设乐府原是为了他自己享乐,没想到乐府的设立客观上却产生了两个很好的作用。
一是借此可以了解民情。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又说: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
不仅当时人通过这些民歌了解了各地的风情,连我们这些一两千年之后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些民歌了解汉代社会——这就牵涉到“乐府”所起的第二个作用:写定和保存了当时的民歌。
唐诗是古代诗歌高峰,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为灿烂夺目的篇章。
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
自太祖开国,太宗承位,直至玄宗的100多年间,采取了开明的政治,使李唐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经济上也得到持续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了唐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
唐代推行以诗取士、以书取士的科举制度,进士科的考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考诗歌创作,这样诗歌写得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
以诗取士从制度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气,从封建帝王到落泊文人,从达官贵人到引车卖浆之徒,无不以能诗为荣。
唐代的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诗歌的热烈爱好者,他们不仅经常自己写诗,而且也常常鼓励别人写诗,并大力提拔能诗者,为诗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诗歌是构筑唐代文化史高峰的一座巨大丰碑,唐代的诗歌空前繁荣,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大唐王朝时代的文化标志。
诗歌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出社会繁荣兴旺、人文精神昂扬蓬勃的大唐气象。
唐诗美丽,唐诗的最大特点是生机勃然,气象峥嵘,异彩纷呈,犹如春天,万木竞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就是唐代的生气。
唐诗是大唐旺盛生命力迸溅的火花,走进唐诗,犹如走进春天的森林,鸟语花香,清芳扑鼻。
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字里行间充满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闪灼着自由和欢乐。
唐诗有着生龙活虎腾踔的节奏,在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即使是感叹人生孤独、描写边关征战的诗歌也是流畅、优美、轻快。
唐代诗歌的顶峰是李白,他靠天才的想象,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而为一,奏出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强音,被称为盛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
唐诗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到现在在中国还流行"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的口头禅,可见中国人对唐诗的热爱。
宋词又名近体乐府、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
这许多名称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并与汉乐府、唐诗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宋之词就是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的歌词。
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相当于现代歌曲的歌词。
词是在汉乐府曲调和唐诗格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用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变化多端交替迭代的格律和音韵,表达出轻巧尖新或豪放雄阔的意境与缠绵绮靡或慷慨激昂的人生情感。
北宋后期词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心态,成为被之管弦的歌唱文体。
宋词唱法早已失传,现已成为失却"声情"的半璧"哑词"。
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宋代词人创造出了离合回旋、若往若还、情景交融的美妙艺术境界,令人荡气回肠,有一种感染力量。
如果宋词唱法能传到现在的话肯定不亚于当今歌坛。
如今宋词只有"文情",没有声曲,是世界艺术史上无可追补的千古恨事。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
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
代表人物即代表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
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
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
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
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
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
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
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关于诗与画的关系问题,中国美学家、艺术家一直都在进行探讨。
较具代表性和较具影响的首推苏轼。
苏轼在评论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是听觉的艺术,画是视觉的艺术。
“诗中有画”, 由听觉引入视觉;“画中有诗”,由视觉引入听觉,听觉和视觉相通相融。
王维诗画结合的艺术特点一经苏轼点出,便成为一条艺术标准和古今中国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目标。
苏轼另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的第一首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在此苏轼明确的提出了“诗画一律”的思想。
此滥觞一开,且自宋代文人画开始,诗画结合更是蔚然成风,此后,历代中国画家传承不衰。
古代诗歌本身就是流行音乐像周杰伦胡彦斌这种被誉为音乐才子的歌手作词的时候也经常从古诗词里面得到灵感歌曲出来后很有古味古风的感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凡乐辞曰诗,诗声曰歌。
可以看出诗就是诗人创作的歌词,歌是和诗相配的曲子,乐府是兼指二者陈邦彦《钦定词谱·序》:诗本于古歌谣,词本于周诗三百篇,皆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