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关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 格式:docx
- 大小:19.07 KB
- 文档页数:9
新高考关于地理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一、教学内容与进度
高一年级(2019级)三年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2018级)两年教学计划
高三年级(2017级)一年教学计划
几点说明:
(1)高一年级(2019级)教学安排
2019级学生是第一届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学生。因此本届学生的教学安排要体现“三年一盘棋”的意识,鉴于学校之间差异较大,故在教学安排上做如下说明:
高一阶段开设必修1、必修2两个模块。原则上上学期完成必修1,下学期完成必修2。但鉴于高一结束时需要进行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故在教学操作时可以根据本校实际,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下学期段可以预留必要的合格考试复习时间,以保证全体学生学业考试合格。
高二阶段开设选择性必修1和选择性必修2两个模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选择性必修1的部分内容可能在高一阶段已经进行了拓展,故高二阶段教学进度可以做适当调整,条件较好的学校原则上可以完成选择性必修3的内容,
高三阶段上学期原则上学习选择性必修3的内容,如果选择性必修3在高二阶段已经完成的学校,可以转入复习备考阶段。上学期完成除选择性必修3以外的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下学期完成选择性必修3后转入一轮二轮备考。
(2)高二年级(2018级)教学安排
2018级学生的教学是我省第二届使用“省调整意见”教学及高考的学生,本届学生的教学进度跟着2017级学生教学进度顺延。
高二阶段原则上完成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个别条件差的学校,可以完成除环境保护以外的所有高考必考内容。乡土区域地理,即中国
地理、世界地理等内容的复习不再单独安排,根据本学校实际,可以放在上学期,也可以放在下学期。
高三阶段原则上进入高考备考,进度慢的学校可以把“环境保护”放在高三上学期或下学期,但不能影响必修及选修(限选)内容的备考。
(3)高三年级(2017级)教学安排
2017级学生是第一届进入新高考的考生,教学内容及高考命题均依据“省调整意见”。本年级上学期原则上完成除环境保护以外的全部高考内容,条件好的学校也可以完成全部高考内容,下学期进入一轮二轮备考。
二、教学策略和建议
1.认真学习《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通读两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将高中地理教学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熟记于心,坚决杜绝“跟着感觉走”的习惯性做法,同时仔细研究市教研室下发的教学进度安排,明确工作任务,通盘考虑一学年的工作,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任务要安排到每一节课,并且严格执行。
2.以区域地理为载体,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联系密切,学习高中系统地理,必须要联系初中区域地理,要树立高中初中地理教学一盘棋的意识。
(1)针对高中自然地理部分教学难度较大的现实,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穿插初中相应教学内容,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初中关于地球与经纬网、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等知识可以在学习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时回顾一下,与初中地理相应内容进行对接。
(2)区域地图是信息的集合体,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引导学生从区域地图中捕捉信息,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3)区域是进行高中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综合分析的最好载体,针对学生初中地理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教学中要注重区域地理特征的教学,以区域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分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精心备课,努力打造“自主合作,优质高效”的地理课堂
面对高中课程改革的新形势、针对高中选课走班中选择地理的新生比较多的现实,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创新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益。
(1)教学过程中要降低重心,立足学情,精心备课,搞好教学设计。课堂讲什么,怎样讲,哪些需要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需要合作探究学习,哪些需要教师点拨,思考题如何设计,训练如何进行,导学案怎么编写,需要在教学设计中做好充分的考虑。
(2)精心打磨课堂,打造高效教学流程。教学中要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达到优质高效的目
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要研究课堂教学规律,创新科学的教学流程。以下关于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流程可作参考。
新授课的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目标,明确要求——依据学案,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释疑——教师答疑、归纳小结——巩固训练,反馈达成——反思内化、拓展延伸。
复习课的教学流程:解读课标,明确要求——梳理知识,形成体系——考点精析,拓展延伸——典例解析,凝炼方法——达标训练,提升能力——归纳整理,反思完善。
讲评课的教学流程:浏览全卷,错因分析——自查自纠,自我完善——合作交流,解决疑难——针对问题,精析点拨——整理错题,反思内化——二次过关,举一反三。
(3)控制进度,降低难度,减缓坡度。自然地理内容与其它学科知识联系密切,教学难度大,学生学得吃力。教学中要控制好进度,通过分散难点,减缓坡度,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完成教学任务。这一点对于高一教学尤为重要。
4.完善学案导学,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1)导学案要实现“三案一体”,即:要将教案、学案、拓展性训练整合在一起,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使用。
(2)提倡编制预习学案,以预案为抓手,把教学任务向前延伸。预案要体现基础性,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为学习重点内容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让学生通过梳理知识,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能在
教师课堂点拨中产生共鸣效应。
(3)建议在导学学案中布置适当的训练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将学习活动向后延伸。这部分训练题要体现层次性、自主性、适度性的原则。
(4)导学学案不拘泥形式,不同课型的导学案应有不同的设计。
新授课导学案建议包括以下内容:教学目标的解读(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节内容的具体化)、重难点的精析、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合作探究的问题、知识结构的概括、规律与方法的总结、巩固训练等。
复习课导学案建议包括以下内容:考纲解读、知识结构、拓展延伸、典例解析、规律总结、提升训练等内容。
讲评课的学案建议包括以下内容:问题(包括知识和能力上的)归类、自查自纠、精析点拨、拓展迁移、归纳反思、针对训练、二次过关等内容
5.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尝试分层次教学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从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知识能力要求、达标训练要体现不同层次;考试、练习、作业要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对于优秀生要适当增加训练的题量和难度,让他们“吃饱”;对于中等生在巩固双基的前提下,适当拓展和延伸,让他们“吃好”;对于学困生,要降低难度和要求,让他们“吃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