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腮腺解剖

腮腺解剖

腮腺肿瘤

在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2/3,恶性占1/3。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以混合瘤最多见,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且多为高分化型。

腮腺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良性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常为无意中偶尔发现。病程长短不一,可由数天至数年不等。混合瘤常以耳垂为中心,呈无痛性逐渐生长,呈球形或椭圆形,或呈结节状。表面光滑,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瘤体较大时可呈典型结节状表现,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无粘连,高起之处常较软,低凹之处较硬。混合瘤除表现面部畸形外,一般都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若混合瘤生长缓慢、存在多年,在近期生长加速,出现疼痛、瘤体不再活动、面神经麻痹等恶性征象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混合瘤恶变率约在5%~10%。腺淋巴瘤常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之比为6~10∶1。好发于腮腺后下方,直径一般为3~6cm。肿物表面光滑,较软,有时有波动感。腺淋巴瘤具有多灶性特点,可在一个腺体内多发,也可在双侧腺体内同时发生,多发几率约为15%。其他各型腺瘤临床表现均类似混合瘤。

腮腺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约20%~30%发生面神经麻痹,常伴自发性疼痛,肿块一般较硬,可浸润周围组织,不活动,常有压痛。注意不要把肿瘤浸润腺体所致腺体的移动性误认为是肿瘤的活动度。腮腺恶性肿瘤中低分化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未分化癌及鳞癌都具有上述特征,而且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但腮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常不具备上述典型恶性征而颇似良性肿瘤,瘤体一般均较硬。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常直接侵犯腺内或腺周围淋巴结。

腮腺深叶肿瘤由于位置隐蔽,不易被早期察觉。在体检时常可发现扁桃体后上方、软腭部有肿块膨出,或下颌后凹丰满,可扪及不活动的肿块,双手合诊时可被推动。深叶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张口受限、头痛、听力下降、耳鸣、面瘫等症状。腮腺副腺体肿瘤典型位置是在颧弓和颧骨体相接下缘的1cm处,常被误诊为颊部肿瘤。

腮腺肿瘤的外科治疗--术式的类型和选择

腮腺肿瘤为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其中良性肿瘤占到80%以上,恶性肿瘤在20%以下。腮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繁多,良性肿瘤以腺淋巴瘤和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多形性腺瘤多见。临床表现为耳垂周围的进行性生长的包块,多数不伴有疼痛和面瘫症状,一般生长较为缓慢,早期活动,晚期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首选,良性肿瘤单纯手术即可得到治愈,恶性肿瘤则需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手术后根据病情要辅助放射治疗和全身

化疗。腮腺肿瘤切除术主要有三种类型:1、区域性腺体切除,2、腮腺浅叶切除,3、腮腺全切除。

1、区域性腺体切除

区域性切除术是指肿瘤和肿瘤周边0.5cm ~1cm腺体的切除,是三种术式中切除范围最小、腺体分泌功能保存最好的术式。主要适用于:1、腮腺浅叶特别是后下极的Warthin 瘤,2、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或其它良性肿瘤(直径1.5cm 以内),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者可适度放宽。

腮腺肿瘤手术经历了早期的肿瘤剜除术、肿物及腮腺浅叶切除术、肿物及区域性腺体切除术的演变过程。80年代以后,在部分良性腮腺肿物实施区域性腺体切除术,而不再行整个腮腺浅叶切除术,使腺体功能和面部形态得到更好的保持,远期疗效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术式。

2、腮腺浅叶切除

腮腺浅叶切除是包括肿瘤在内的整个腮腺浅叶(面神经浅面的腮腺组织,占整个腮腺组织的70%~80%)的切除。主要适用于:1、腮腺浅叶的良性肿瘤,2、腮腺浅叶的低度恶性肿瘤,体积较小、与面神经关系不密切,3、慢性腮腺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者,4、舍格伦综合征中的结节型或腺体肿大明显影响美观,5、嗜伊红淋巴肉芽肿等类肿瘤疾病。

3、腮腺全切除

腮腺全切除是包括肿瘤在内的腮腺浅叶和深叶组织的全部切除,是三种术式中切除范围最大、最彻底的一种。手术侧腮腺功能全部丧失,面侧方会遗留较明显的凹陷畸形。主要适用于:1、腮腺深叶的良性肿瘤,2、腮腺深叶或浅叶的恶性肿瘤。

4、腮腺手术面神经的取舍

腮腺手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面神经的取舍。大多数情况下要解剖并保留面神经,以保持正常的面部功能和形态。

良性肿瘤:解剖面神经,保留完整性。

低度恶性肿瘤: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and 没有面神经麻痹症状,应解剖面神经,尽可能保留,和肿瘤关系密切的分支要牺牲。

高度恶性肿瘤:腺样囊性癌、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其它腺癌或鳞癌,or 临床有面神经麻痹症状,或手术中见临近肿瘤的神经色泽变暗、增粗变硬、或神经干穿过肿瘤,连同肿瘤一并切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经验

腮腺肿瘤为口腔颌面外科的高发病之一,术后易复发和局部畸形明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专业近年来在腮腺肿瘤个体化根治性手术治疗和术后畸形修复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一.在个体化根治性手术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腮腺肿瘤中约80%为混合瘤,腮腺混合瘤是一种介于良恶性之间的临界瘤,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是:若瘤体位于腮腺浅叶,即行面神经解剖连同瘤体和腮腺浅叶全切;若瘤体位于腮腺深叶和峡部,即行瘤体和腮腺全切除。传统手术方式虽然符合肿瘤外科原则,但术后面畸形严重,腮腺功能完全丧失。针对以上情

况,我科通过对肿瘤及瘤体周围腮腺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研究发现:腮腺混合瘤和腺淋巴瘤对周围腺体的出芽侵润一般不会超过0.5cm,结合我科长期临床实践,我科采用根据瘤体直径大小和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术式:若瘤体直径小于3.5 cm的患者,我科选用瘤体加周围腺体部分切除或瘤体加腺体下极切除;对瘤体直径大于3.5 cm的患者才行常规瘤体和腮腺浅叶全切术;对瘤体位于深叶患者,我们保留腮腺浅叶和导管行瘤体加深叶切除,我科用以上改良手术方式达到了与传统治疗方法同样的疗效,但大大地降低了局部凹陷畸形,减轻了对面神经的损伤,同时保存了部分腮腺功能,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目前该手术治疗方式的正确性也被众多的国内外其他学者所证实。

二.在术后畸形修复及并发症预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对腮腺恶性肿瘤和大型腮腺混合瘤必需行连同肿瘤在内的腮腺全切术,术后产生严重的面部凹陷畸形,许多患者出现味觉出汗综合症。我科近年来采用胸锁乳突肌瓣旋转充填修复,经临床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消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味觉出汗综合症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改进手术入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面部切口瘢痕

常规腮腺手术切口是在腮腺区和颌下行“S”型切口,该切口虽然手术视野暴露好,但术后切口瘢痕明显,我科近年来对该切口进行了改进,采用角型切口(即从耳屏上方处,向下沿耳屏游离缘至耳垂,再由耳垂前皱纹绕过耳垂至耳垂后沟,再转向后方耳后区进入发际内),该切口不仅能较好地暴露手术视野,而且术后手术区不留明显的切口瘢痕。

在腮腺良性肿瘤中,混合瘤占50%~80%,因其为交界性肿瘤,大约40%混合瘤包膜不完整,单纯肿瘤切除可致肿瘤残留或种植,复发率高达20%~40%。而复发后常呈多中心的表现,手术保留面神经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目前对腮腺肿瘤的术式主要有:腮腺浅叶肿瘤采用浅叶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深叶肿瘤采用腮腺浅叶、深叶切除+面神经解剖,恶性肿瘤则行全腮腺切除,以避免术后复发[1]。但该术式创伤大,易造成面部凹陷畸形,面瘫,毁损腮腺分泌功能等。

腮腺混合瘤

腮腺混合瘤是一种,故称“混合瘤”,多发于青壮年。研究认为,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保留了腮腺导管,由于腺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强,有利于残余腺体的组织再生,使残余腮腺在手术后仍能行使功能,而且可减少面部术后凹陷畸形的发生,而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不需要完全暴露面神经各分支,使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大大减少。腮腺混合瘤实际上是腮腺腺瘤,其中的黏液组织和软骨样组织都是由腺组织蜕变而成的。肿瘤外层是一层很薄的包膜,是由腮腺组织受压后变形所形成,并非真性包膜。腮腺混合瘤多为良性,但有1/4左右可发生恶变。Frey 综合征是腮腺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各文献报道不一,国外报道在20%~60%。肿瘤位于耳垂下方,较大时,即伸向颈部。肿瘤呈硬结状,有时其中

一部分发生囊性变而间有较软的结节。肿瘤与皮肤或基底组织无粘连,可被推动;生长缓慢,可数十年不发生变化。如发生恶变,肿瘤常突然生长迅速,并可与周围组织粘连而固定。晚期的恶变肿瘤可破溃,出现疼痛或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并在颈侧区有淋巴结转移。

其中良性肿瘤约占80%,在腮腺良性肿瘤中以多形性腺瘤比例最高,占

57.69%(15/26);腺淋巴瘤次之,占19.23%(5/26),其他良性肿瘤约占

23.08%(6/26)。其中多形性腺瘤的生物学特性异于一般良性肿瘤,虽有结缔组织包膜包绕,但不完整,外形大多呈结节状,其突起的结节可突出包膜,生长于正常腮腺组织中,术中如出现瘤体破裂或腺体组织残留,常会形成种植性复发。复发率为20%~45%,

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与肿瘤复发的问题

Lizuka等认为是切除不彻底所致,因此首次手术的彻底切除对预后是非常重要的。腮腺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较多,根据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和生物学特征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其临床分期分类不一,治疗方法也有所区别,因病理组织分型和预后密切相关,所以应尽量明确术前诊断,同时术中根据肿瘤情况及时行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减少误治。对于组织分化较差、面神经已受累及、扪及肿大淋巴结等高度怀疑为恶性肿瘤者,必须进行颈淋巴清扫手术,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因高分化者较少发生转移及复发,可在保留面神经下行腮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不必行颈淋巴清扫及术后放化疗。

腮腺恶性肿瘤

在腮腺恶性肿瘤中,以腺样囊性癌和黏液表皮样癌最常见,本组此两类肿瘤占62.50%(5/8),其中黏液表皮样癌3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高分化型。腮腺恶性肿瘤未侵犯面神经时我们采取保留面神经下腮腺次全切除术,术中注意将包绕于正常腮腺组织中肿瘤完整切除,术后彻底清洗创面。为减少涎漏的发生,34例患者术后均给以负压引流及腮腺区加压包扎。腮腺肿瘤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体征、症状及辅助检查,常见的辅助检查有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其中B超以无痛、无创、经济、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点被用作腮腺肿瘤的最常见检查方法。CT检查的优点在于可以较好地显示肿瘤与腮腺的关系,尤其是位于深叶的肿瘤,对于判断病变的部位、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肿瘤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帮助,恶性肿瘤因其内部组织的坏死、液化及囊性变,在CT检查中常表现内部组织不均匀,与周边组织边界不清晰等特点,有助于临床上对肿瘤性质的鉴别。在34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面瘫,其他均未出现疼痛、麻木及其他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单纯以临床表现判断肿瘤的性质。对于术中面神经的解剖方法,我们均采用从末梢到主干的方法,从面神经颊支或下颌缘支开始解剖至主干,在保护面神经的同时切除腮腺组织及肿瘤。

综上所述,在面神经解剖术下行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或腮腺全切除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较好方法,根据不同病理情况,酌情考虑行颈淋巴清扫术,术后辅以放疗减少复发,有利于提高治愈率及患者的生存率。

面神经

面神经经茎突的外侧,然后,穿过腮腺。神经位于把腮腺分为深浅两叶的纤维组织内。在腮腺内,面神经分为上下两支,上支主要分为颞—面支,下支主要分为颈—面支(参见图7)。在主要的分支点,面神经分成5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面神经分布在面部14—17对肌肉群。在颊支和颧支之间通常有交通支,颞支和下颌缘支在手术中最容易受到损伤,而且通常终端没有交通支。

颞部分支

面神经的颞骨分支之间的关系是很复杂的,这篇文章里进行简短的描述。参照Larrabee 和Makielski对此完全的解剖描述。面神经的颞骨分支出现在腮腺内,在浅表的肌腱膜系统中走行,越过颧弓到达颞区。

下颌缘支

下颌缘支沿着下颌骨体分布(80%)或者在其下1—2厘米(20%)。在头颈手术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下颌缘支位于颈阔肌的深面。在离嘴角大概两厘米时下颌缘支变得表浅,终止于肌肉的深面。损伤了下颌缘支可致肌肉瘫痪,导致口角歪斜。

腮腺解剖

腮腺位于耳垂下前方,前界在下颌支、嚼肌面上,后界为乳突,上为外耳道,下为下颌角下方。

腮腺分为深浅两叶,中间有峡部连接。面神经穿行两叶之间。腮腺外面有来自颈固有筋膜的致密被膜,并伸入腺体内,分腺体为许多小叶。

面神经自茎乳孔穿出后,从腮腺后上方进入腮腺,在深入约0.5~1cm处分为面颞支和面颈支两大支,前者再分为颞支、颧支、颊支,后者再分为下颌缘支、颈支,最后终止于面部肌肉

腮腺管长约5cm,在腮腺前缘穿出后,行于嚼肌浅面的皮下,在上颚第2臼齿相对应的颊粘膜处开口于口腔内。

颈外动脉入腮腺后行于面后静脉下方深面,向上穿过腮腺,在下颌颈支水平分出终末支。

腮腺导管周围毗邻关系

腮腺导管 parotid duct:由腮腺前缘发出,于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走行,至咬肌前缘向内弯转进入颊间隙,续穿颊肌开口于颊粘膜。

腮腺与面神经相互位置关系

腮腺前段:为面神经主干,长约1cm。于茎乳孔浅出后,并非急转向前,而是在腮腺后面向下走一短段。此处前方为茎突,后方为乳突,下方为二腹肌后腹,三者均可作为寻找面神经主干的标志。

腮腺内段:行于腮腺实质内,分上、下两干,上干粗且向前上行,下干细且沿下颌支后缘向下行。两干共发9-12条神经,形成五组分支,即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分别于腮腺上、前、下穿出。

腮腺后段:以扇形网状形式至各相应区域面肌。

腮腺周边的结构

主要是腮腺浅叶前、后、上三缘和下端辐射出来诸结构间关系。

腮腺的上缘:由后向前为,耳颞神经、颞浅静脉、颞浅动脉及面神经颞支。

腮腺的前缘:自上而下为面神经颧支、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和面神经下颊支。

腮腺的下端:由前向后为,下颌缘支、颈支和下颌后静脉。

腮腺的后缘:面神经主干和肌肉。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常规手术方式是解剖面神经、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中常以腮腺导管为解剖标志,寻找面神经分支并保护,同时结扎切断腮腺导管,将其与腮腺浅叶和肿物一起切除。但因腮腺导管被结扎,残余深叶腺体的功能被迫停止,深叶腮腺逐渐萎缩。近年来,笔者在行腮腺浅叶及肿物切除术中,对位于面神经深面的腮腺导管和大部分与面神经同层面的腮腺导管(并不影响面神经解剖的)不予结扎切断,同样达到了解剖面神经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物的目的。同时保留了深叶腺体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腮腺区的面形,节省了手术时间。

腮腺导管作为寻找面神经分支的标志,笔者认为并非要一定切断,应视术中是否能清晰的解剖面神经分支及其主干。对于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深面者及部分位于面神经同一层面但不影响面神经解剖者应予以保留,既减少手术步骤又保留了深部腺体功能还能减少术后面部畸形的程度。而对于腮腺导管位于面神经浅面及一部分位于面神经同一层面但影响面神经解剖的,应予以结扎切断,否则既能导致手术困难,又能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寻找面神经时要依肿块的位置大小而定。原则上以手术时方便为准。首先寻找颊支最多。采取从前向后,从周边向中心分离的方式,沿该支的水平面分别寻找其它诸支,另一方法在腮腺浅叶下极下颌骨后下方面后静脉的前方寻到下颌缘支,然后分别分离寻找其它各支。首先寻找面神经总干的原则是显出乳突标记,充分暴露外耳道轮骨并沿其达茎突孔附近,此法不易分断总干,但应具备一定的临床经验。其体会是先寻找伴随腮腺导管的面神经颊支比较方便,且沿该神经的切面水平分离解剖面神经其它各支较安全。首先寻找下颌缘支也较方便。当然首先寻找总干应熟悉掌握解剖关系,应充分暴露术野,以防损伤总干或附近重要血管。临床上一般不首先寻找颞支和颧支。腮腺肿瘤术后观察和随访很有必要,应重视,通常术后易出现肿瘤复发或恶变,涎瘘,局部凹陷畸形和面瘫,有的可出现Frey′s综合征。临床实践认为腮腺肿瘤术后复发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第一次手术切除不彻底,使肿瘤部分残留,或瘤细胞的扩散与植入。

腮腺肿瘤多为“临界瘤”。术后有复发和恶变的可能,临床上多形性腺瘤最为多见,其特点为慢性生长,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检查肿瘤时,一般界限清楚,质地较硬。肿物表面不光滑,多呈结节状,无面瘫,如恶变时可出现面瘫。低度恶性肿瘤是粘液表皮样癌为最多,其包膜常不完整,临床上复发率较高。腮腺癌亦不少见。

目前对腮腺肿瘤的认识,多有恶性倾向,趋于年轻化,一般可作出正确诊断,但对腺体内较小的肿瘤在诊断上仍存在困难,术前一般不主张活检,防止瘤细胞扩散和植入。多数人认为腺体内小型肿瘤,行腮腺碘油造影对其诊断亦无价值。目前实用的术前诊断性检查最佳为核磁,其次是CT和B超。腮腺肿瘤手术,要依据肿瘤的性质、大小、部位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单纯瘤体摘除因复发率很高,应废弃。目前多采用瘤体腺体一并摘除术,以防肿瘤复发,对腮腺恶性肿瘤已侵犯面神经并且临床上出现面瘫者均应牺牲面神经。腮腺腺样囊性癌与面神经的

亲和力较强,最易损伤面神经,早期出现面瘫。

至少60%的腮腺肿瘤是良性的。

腮腺癌在低度恶性癌,治愈率可接近80%~90%,但在全组连续病例中,5年、10年和15年治愈率分别约为62%、54%、47%。

Frey’s综合征

亦称尝味出汗。Frey’s综合征30%发生于进食。较多的病人曾做过腮腺切除术,被认为是耳颞神经内副交感神经纤维再生刺激汗腺的结果。

腮腺炎课件

腮腺炎 腮腺的解剖图 腮腺(parotid gland)略呈三角楔形,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的后部特别肥厚,深入到下颌后窝内。由腺的前端靠近上缘处发出腮腺管,在距颧弓下方约一横指处经咬肌表面前行,绕过咬肌前缘转向深部,穿过颊肌开口于颊部粘膜,开口处形成一个粘膜乳头,恰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 唾液腺有3对: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腮腺。腮腺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处,患腮腺炎时,肿

大的腮腺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蔓延,面部就像被打肿脸的胖子。 腮腺炎的定义 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成人中也有发病,由腮腺炎病病毒所引起。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途径 多流行于冬春季节。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的分类 腮腺炎分为细菌性和传染性两种。 化脓性腮腺炎是细菌性腮腺炎的一种。化脓性腮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是葡萄球菌。常见的病因是: 1.腮腺分泌机能减退,多见于急性传染病及衰弱的患者; 2.腮腺导管口堵塞; 3.腮腺邻近组织的炎症。 化脓性腮腺炎的症状是发热、白细胞增多,腮腺局部红、肿、痛、热。病变进入化脓期,挤压腮腺可见脓液自导管口流出。

病毒性腮腺炎通常称之为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又名“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较多发生于幼儿或少年时期有传染接触史,以4至15岁儿童发病率较高,成人发病症状往往较儿童为重。可双侧或单侧受累,白细胞不但不增高反而减低或正常,局部症状和化脓性差不多,但没有化脓。一次得病之后,可有持久的免疫力。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征,病毒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因此,常可引起脑膜脑炎、心肌病、睾丸炎、胰腺炎、乳腺炎、卵巢炎等并发症。 腮腺炎的症状 1.肿胀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 2.疼痛表面发热有触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 3.病程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4.相关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稍增加,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并发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偶有类白血病反应。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 腮腺解剖及常见疾病影像学表现 本文为投稿文章 感谢原作者费心整理和分享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 ...... 01腮腺的位置及形态 腮腺(parotid gland)是最大的一对涎腺,重约15-30g,位于下颌骨后,胸锁乳突肌前,上至颅底,位于乳突尖和颞颌骨之间,下至下颌角,是茎突前咽旁间隙内的重要器官 呈不规则的锥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 腮腺水平断面(右侧下面观) 腮腺侧面观 1.纵行的结构:颈外A、下颌后V、颞浅A和耳颞N 2.横行的结构:上颌A、上颌V、面横A、面横V及面N的分支 3.由浅入深依次为:面N分支、下颌后V、颈外A和耳颞N

02腮腺深、浅叶的划分 1.U线:通过下颌后静脉最背侧点与同侧颈椎骨最背侧点的连线 2.肿瘤完全或大部分位于此线的外侧时,定位于浅叶 3.肿瘤完全或大部分位于此线的内侧,定位于深 03腮腺的断层解剖 腮腺是脂肪性腺体组织,CT图像上呈低密度,低于周围的肌肉密度,但密度高于皮下、颞下窝及咽旁间隙内的脂肪MR图像上,T1WI、PdWI及T2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而周围肌肉组织信号要相对低得多。 正常腮腺CT表现 正常腮腺MR表现 04腮腺常见疾病

腮腺常见疾病 腮腺炎症 腮裂囊肿 良性肿瘤:良腺淋巴瘤(Warthin瘤),良性混合瘤(多形性腺瘤),基底细胞腺瘤 恶性肿瘤:腺泡细胞癌,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 01腮腺炎症 临床表现:有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可触及稍有压痛的肿块,间隔期不等 CT上可表现为三种类型: 1、双侧或单侧腮腺弥漫性增大,密度均匀增高,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2、单侧腮腺弥漫性增大,密度不均匀,可见条索状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不均匀强化 3、单侧腮腺内局限性密度增高较均匀,边界稍模糊,增强后界限稍清晰 例1:男,10岁,右侧腮腺肿痛3天;抗炎治疗后好转(如下图)例2:60岁,女性,病理:唾液腺慢性炎,囊肿形成(如下图) 02腮裂囊肿 属先天性疾病,系胚胎发育过程中腮弓和腮裂未能正常融合/闭锁不全所致

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

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 患者为腮腺浅叶多形性腺瘤,全麻下行腮腺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常规消毒,铺无菌巾。

掀翻皮瓣,显露腮腺及胸锁乳突肌,可看到耳大神经。显露并切断腮腺导管。

沿腮腺前缘分离显露上下颊支面神经。 腮腺浅叶和肿瘤向后分离,显露面神经干和各面神经分支。腮腺尾叶与胸锁乳突肌分离。

腮腺后缘与胸锁乳突肌锐性分离至接近面神经干处。下腮腺浅叶及肿瘤,冰冻报告为多形性腺瘤。

术区见腮腺深叶腺体、面神经干、下颌缘支、上下颊支、颧支和颞支。术区放入负压引流管,切口缝合。

颈阔肌深面腮腺筋膜表面翻皮瓣。腮腺前缘面神经解剖是为了更好定位各支面神经分支及主干。如果能够熟练解剖面神经主干,不必非得从前缘分离。如果单纯是下极良性肿瘤,可以腮腺浅叶部分切除。 掀翻皮瓣当然是颈阔肌深面翻起,但是腮腺浅叶的多形性腺瘤是应该行浅叶切除+面神经解剖,而不是部分切除,如果肿瘤累及深叶或位于深叶,就应该行全腮腺切除+面神经解剖。主要是因为,虽然是良性肿瘤(也有恶性混合瘤),但如果切除行腺体局部切除或部分切除,其复发率较高,而肿瘤在原术区复发多为多结节,并且二次手术的面神经保护较困难。面神经的解剖是这样考虑,不要在面神经解剖的过程中把肿瘤搞破,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我是这样处理,较为表浅的肿瘤,可以楔形切除表浅的一部分,送冰冻,但必须马上将肿瘤缝上,然后行面神经解剖,表面有较多腺体的,就行浅叶切除,送冰冻,如果为良性,关切口,恶性,再行深叶切除。大部分的腮腺肿瘤位于后下,如果上来就去找面神经干,一个是不好找,有肿瘤压着,再有就是容易在寻找过程中将肿瘤弄破。因此,从前缘找是合适的。 楔形切除不知在哪本教科书上写过?种植可能性小不等于不种植。 为何不完整切除呢?我很纳闷。腮腺良性肿瘤倒是极少数会分不出。 另外在腮腺下极的较小混合瘤连同肿瘤一起做腮腺浅叶下极部分切除,也不违反手术原则呀。倒是楔形切除,我孤陋寡闻没听到过。 楔形切除一部分是为了送冰冻快点,没有别的意思。至于部分切除,查查书。记得去年全国肿瘤大会有国外专家还特意介绍这个问题,因为在肿瘤的周围常常有小的卫星结节存在,浅叶部分切除可能切不干净。 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纪要2002年: 腮腺浅叶切除术(superficial parotidectomy)的定义为面神经浅面的腮腺浅叶切除,其适应证为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腮腺部分切除术(partial parotidectomy)的定义为肿瘤及肿瘤周围部分正常腮腺组织切除,其适应证为腮腺后下部良性肿瘤和腮腺浅叶其他部位直径小于1.5 cm 的良性肿瘤。

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

腮腺咬肌区的解剖结构 腮腺咬肌区在解剖学上指的是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面和颌后窝,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有:腮腺,咬肌以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 腮腺咬肌筋膜 腮腺咬肌筋膜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腮腺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 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从浅层穿透,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因化脓性腮腺炎为多数小叶性脓肿,故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脓腔。

1、腮腺周围毗邻关系 腮腺 parotid gland: 腮腺略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可分为深、浅两部,通常以下颌骨后缘或以穿过腮腺的面神经丛作为两者的分界。 下颌支与腮腺关系最密切,其后缘深深刻入腺内,因而将腮腺分为浅、深部和中间的峡三个部分。腮腺的浅部即面突,是覆于下颌支和咬肌表面的部分,呈倒置的三角形,有明显的前、后、上缘和下端之分并有复杂的血管神经向外周辐射。腮腺深部即咽突,位于下颌支和翼内肌深面,并向前内伸入深达咽侧壁。茎突及起自茎突的三肌恰插在腮腺咽突与颈内静脉、颈内动脉及末四对脑神经之间。峡部位于下颌支后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 腮腺表面被覆于一层筋膜即腮腺咬肌筋膜,是颈深筋膜浅层的延续,分浅、深两层包绕腺体并形成腮腺鞘。浅层厚而致密,深层十分薄弱,与咽侧壁最近,腮腺病变易由此向深面的咽部扩展。

唾液腺

大唾液腺(major salivary gland):腮腺parotid gland,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 小唾液腺(minor salivary gland):唇腺labial gland,舌腺lingual gland,腭腺palatine gland,颊腺buccal gland 唾液腺腺泡的结构特点: 浆液腺:腮腺,味腺 混合腺:下颌下腺(浆液腺为主),舌下腺,颊腺(黏液腺为主),唇腺(黏液腺为主) 粘液腺:腭腺,舌腺 一、腮腺(parotid gland) 位置:腮腺床 上界:颧弓下方 下界:下颌骨下缘及二腹肌后腹上缘 前界:大部分在下颌支后方与胸锁乳突肌之间,小部分在咬肌后1/3 后界:外耳道及乳突 形态:不规则,大致呈尖向内侧的锥体形 大小:20~30g 根据腮腺的解剖形态及毗邻关系分为四个面: 1)浅面:由外向内分别是: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腮腺鞘浅层。有数个淋巴结分布于浅面,耳大神经从胸锁乳突肌浅面穿腮腺浅面筋膜,支配耳边感觉。腮腺下端嵌入下颌角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窄隙内称“腮腺下极”,腮腺下极的神经血管前到后:面神经下颌缘支、面神经颈支、下颌后静脉 2)上面:紧邻外耳道软骨与TMJ后部。腮腺上缘重要神经血管从后向前分别是:颞浅静脉、耳颞神经、颞浅动脉、面神经颞支和颧支 3)前内侧面:包绕下颌支、咬肌后部、翼内肌。深面通过茎突下颌韧带和下颌下腺分隔开,前缘重要的神经血管从上到下:面横动脉及静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管、下颊支、下颌缘支 4)后内侧面:由外向内分别是: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前缘;二腹肌后腹、茎突以及附丽于茎突的肌肉。面神经干从乳突压迹和茎突压迹进入腮腺 5)前内侧面与后内侧面相交的内侧缘伸向咽侧壁,与咽上缩肌紧邻。 腮腺床:指腮腺深部相邻的茎突、茎突附丽的肌肉以及颈深部血管神经(颈内动、静脉及IX-XII 对脑神经)的总称。对开展腮腺深叶手术以及颅底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 ①环椎横突位于乳突尖端至下颌角连线的上、中1/3交界 ②颈内动、静脉和第IX-XII对脑神经均走行于茎突的深面、环椎横突前方 ③茎突将其浅面的颈外动脉和深面的颈内动脉分开 ④第IX-XII对脑神经在环椎横突前方开始分开:舌咽神经在下颌角上方,向前穿过颈内外 动脉之间;舌下N在下颌角下方,向前越过颈内外动脉进入下颌下三角;迷走神经下行于颈内外动脉的后方;副神经则越过颈内静脉浅面向外下走行 副腮腺(accessory part of parotid gland):在腮腺前缘,颧弓与腮腺导管之间,约1/3人群存在形态大小不一,与腮腺不连续而独立存在的小腺体。

面部整形之一:腮腺外面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

面部整形之一:腮腺外面神经临床应用解剖及其意义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是以运动神经为主要的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的表情肌和传导舌前2/3的味觉和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由于外伤或者手术操作不当,常造成面神经尤其是面神经腮腺外分支损伤,导致相应部位的肌肉功能减弱甚至瘫痪,出现面部表情功能障碍,影响面部正常功能。 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后,穿行于实质深浅两部之间,在腮腺内分为上下两部分。一开始在咬肌浅面和腮腺咬肌筋膜深面(面部深筋膜),超过咬肌后,分支位于颊脂肪垫上方,在此水平上,面神经分支、腮腺导管和面部的血管都在同一深度内。 出腮腺时辐射状发出5组分支,从上到下依次为颞支(也有称之为额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然后,5组分支分布于各自所支配的表情肌,支配其运动。典型的有2-3个颞支,4-5个颧支,3个颊支,2-3个下颌支和2-3个颈支。事实上,面神经分支的解剖有很大变异性。某些研究甚至发现高达8个分支。 虽然面神经分支很深,在面部分离期间也保护的很好,但是额支和下颌缘支的受损风险更大,且两支缺乏明确的神经交通支。而颧支和颊支损失极其罕见。这些面神经分支位于SMAS和面部深筋膜的深面。 因面神经分支支配着如此多的面部肌肉,并通过肌肉运动产生丰富的面部表情,临床上,认真的检查面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特定肌肉所对应的动作的分析可以基本判断具体损伤的分支神经。当然除了临床观察观察外,也可通过CT或肌电图做进一步辅助诊断。 颞支从腮腺上缘穿出,斜行并横穿颧弓中1/3的上缘。类似于其他面神经分支一样,颞支从中面部深筋膜(腮腺咬肌筋膜)的深面发出,

腮腺及面神经解剖

腮腺及面神经解剖 唾液腺又称涎腺三对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许多小唾液腺:唇腺、颊腺、鄂腺、舌腺

形态: 呈锥体形,底向外侧,尖向内侧突向咽旁。

位置:腮腺位于面侧区,上缘邻接颧弓、外耳道和颞下颌关节;下平下颌角;前邻咬肌、下颌支和翼内肌的后缘,浅部向前延伸,覆盖于咬肌后份的浅面;后缘邻接乳突前缘及胸锁乳突肌前缘的上份。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及下颌支的深面。 腮腺导管:由腮腺浅部的前缘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向前横行越过咬肌表面,至咬肌前缘急转向内侧,穿颊肌,在颊黏膜下潜行一段距离,然后开口于上颌第2磨牙相对处的颊黏膜上,开口处黏膜隆起 (腮腺乳头)。可经此乳头插管,进行腮腺管造影。 腮腺鞘膜: 为颈深筋膜浅层向上的延续,在腮腺后缘分为深、浅两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两层在腮腺前缘处融合,覆盖于咬肌表面,称为咬肌筋膜。腮腺鞘与腮腺接合紧密,并发出间隔,深入到腺实质内,将腮腺分隔成许多小叶。 由于腮腺有致密的筋膜鞘包裹,炎症时常引起剧痛。腮腺鞘的浅层特别致密,而深层薄弱且不完整。腮腺化脓时,脓肿不易从浅层穿透,而穿入深部,形成咽旁脓肿或穿向颈部。因化脓性腮腺炎为多发小叶性脓肿,故在切开排脓时,应注意引流每一脓腔。腮腺的淋巴:位于腮腺表面和腺实质内。浅淋巴结引流耳廓、颅顶前部和面上部的淋巴,深淋巴结收集外耳道、中耳、鼻、腭和颊深部的淋巴,然后均汇入颈浅淋巴结。

腮腺毗邻结构: •纵行结构有颈外动脉,颞浅动、静脉,下颌后静脉及耳颞神经; •横行结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静脉及面神经的分支。 •上述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由浅入深,依次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静脉、颈外动脉及耳颞神经。 •耳颞神经穿入腮腺鞘,在腮腺深面上行,出腮腺至颞区。当耳颞神经因腮腺肿胀或受肿瘤压迫时,可引起由额区向颅顶部放射的剧痛。

腮腺床的名词解释

腮腺床的名词解释 腮腺床是指位于下颌骨下缘的凹陷区域,主要包括腮腺的位置。腮腺是人体中 最大的一对大涎腺,分别位于两侧面颊的浅表,负责分泌唾液并帮助消化食物。腮腺床是腮腺位置的简称,常被用来描述解剖和医学领域相关的知识。 腮腺床的解剖特点 腮腺床位于下颌骨的下缘两侧,周围被面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腮腺腺体 和颌骨组织包围。腮腺床的正常形态呈弧形,边缘较为光滑,与下颌骨相接触。 腮腺床的功能与腺体结构 腮腺床的主要功能是容纳腮腺腺体,这是人体中唾液分泌最多的大涎腺之一。 腮腺腺体是由一组小管道构成的分泌体系,通过投射到口腔内的导管,将唾液输送至口腔。唾液的分泌对于口腔和食物消化非常重要。腮腺床的位置使得腮腺能够在吞咽、咀嚼和说话时发挥作用。 腮腺床的疾病与治疗 腮腺床与腮腺炎、腮腺肿瘤等疾病有关。腮腺炎是腮腺的炎症反应,通常由病 毒感染引起。这种疾病会导致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腮腺床的位置使得医生能够通过触诊来诊断腮腺炎,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 腮腺床也与腮腺肿瘤有关,腮腺肿瘤是指腮腺组织中的肿瘤。这些肿瘤可以是 良性的,如腮腺腺瘤,也可以是恶性的,如腮腺癌。当出现腮腺肿瘤时,医生通常会进行组织活检以确定肿瘤的性质。治疗腮腺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等,具体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和患者的整体情况。 腮腺床的护理与保健

除了疾病治疗,腮腺床的护理与保健也至关重要。保持口腔卫生对于预防腮腺 炎和其他口腔感染非常重要。定期刷牙、使用牙线和口腔漱口水可以清除口腔中的细菌和食物残渣,减少口腔感染的机会。此外,保持充分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咀嚼酸性或辛辣食物也是保护腮腺床的重要措施。 结语 腮腺床是人体中腮腺位置的常用术语。它与腮腺的解剖、功能、疾病和治疗都 密切相关。对于保持腮腺床的健康,我们需要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和损伤。同时,在发现任何与腮腺床有关的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保护腮腺床的健康对于我们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涎腺之腮腺的超声解剖

涎腺之腮腺的超声解剖 每天一个超声知识点! 涎腺又称唾液腺,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三对大涎腺以及位于口咽咽部鼻腔和上颌窦粘膜下层的小涎腺组成。口腔的小涎腺按其所在解剖部位分别称为唇腺、颊腺、腭腺、舌腺、磨牙后腺等。 它具有分泌唾液,湿润口腔黏膜,协助消化、杀菌、调和食物,便于吞咽等作用。因涎腺位置较表浅,随着超声仪及探头性能的提高,目前涎腺高频声像诊断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彩色血流显像(CFM)等已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显示其重要的使用价值。 接下来我们先学习一下腮腺的解剖以及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 腮腺(parotid)位于两侧耳垂前下方和颌后窝内,外形类似倒立的锥体形,浅面为皮肤和皮下脂肪覆盖,深面与咬肌、下颌支、咽后壁相邻,后面紧贴胸锁乳突肌、二腹肌后腹及茎突,上极达颧弓,居外耳道及颏下颌关节之间,下极达下颌角下缘(图1)。 图1 在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形成腮腺咬肌筋膜,筋膜在腮腺后缘分为浅、深二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腮腺鞘浅层特别致密,超声下其被膜较薄,但其深层薄弱。因此,在声像图上腮腺深层的边界不清晰(图2)。 图2 正常腮腺声像图,腮腺鞘浅层被膜清晰、深层边界不清,内部回声细密均匀 腮腺作为涎腺中最大的腺体,大小约5cm x 3.5cm,腺实质分为许多小叶,由分支的导管及末端的浆液性腺泡组成,声像图上呈规则、均匀、细密的实质性低回声,回声水平较周围的肌肉或脂肪组织回声相对强(图3),其内可见较腺组织回声稍强曲线样短小带状回声,该带状回声相互平行,其间的最小距离为1.4~2.0mm,病理表明该带状回声为叶间的纤维组织,而其间的低回声则为腺叶组织。腮腺不同于颌下腺、甲状腺,其后方回声衰减明显。

面颈部局部解剖

面颈部局部解剖 第十二章、面颈部局部解剖 面颈部概念:上起发际,下达下颌骨下缘,两侧至下颌支后缘之间的部位。 面部分区: 1)眶区(orbital region)四周以眶缘为界。 2)鼻区(nasal region)上界鼻根点,下界鼻底,两侧为内眦与鼻翼点连线。 3)唇区(lip region)上界鼻底,下界颏唇沟,两侧唇面沟。 4)颏区:上界为颏唇沟,两侧界为口角的垂线,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5)腮腺咬肌区:上为颧弓及外耳道下缘,前为咬肌前缘,后为胸锁乳突肌、乳突、二腹肌后腹的前缘,下以下颌下缘为界。 6)眶下区:上为眶下缘,内邻鼻区,外侧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的垂线,下界为唇面沟中点至上颌骨颧突根下缘的连线。 7)颧区:上界为颧弓上缘,下界为颧骨下缘,前界为上颌骨颧突根部,后界是颧弓后端 8)颊区:前界唇区和颏区,后界为咬肌前缘,上邻眶下区和颧区,下界为下颌下缘 9)颞区与颞面区:后界为发际,下界为颧弓上缘,前上界为上颞线。 10)面侧深区:位于颧弓和下颌支的深面,前为上颌骨的后面,后界为腮腺深叶,内为翼外板,外以下颌支为界。 11)额面区:上界为发际,下界为眶上缘,两侧为上颞线。 面部表面标志:睑裂:3.5cm和1.0~1.2cm,内眦和外眦,鼻:鼻根、鼻尖、鼻背,鼻底:鼻孔、鼻小柱,鼻唇沟:鼻面沟+唇面沟,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人中,人中嵴 大三停:沿眉间点、鼻下点作横线,可将面部分成水平三等分。发际至眉间点为面上1/3,眉间点至鼻下点为面中1/3,鼻下点至颏下点为面下1/3。

小三停:系指鼻下点至口裂点、口裂点至颏上点,颏上点至颏下点又将面下1/3分为三个基本相等部分。 侧三停:以耳屏中心为顶点,分别向发际中点、眉间点、鼻尖点和颏前点做连线,形成三个夹角,其夹角小于10°则符合颜面美的要求。 五眼:沿两眼内外眦作垂线,可将面部在眼裂水平分为五等分,每一等分的宽度与一个睑裂的宽度相等。即两眼内眦间距,两睑裂宽度和左右外眦至耳轮间距相等。 唇(lips): 境界:鼻底,颏唇沟,唇面沟。 面部测量点:眉间点鼻根点鼻尖点鼻下点鼻翼点颏上点颏前点颏下点眶下孔颏孔腮腺管 美容角:鼻额角125°~135 °,鼻面角36 °~40 °,鼻唇角90 °~100 °,鼻颏角120 °~132 °,颏颈角85 ° 面部皮肤皱纹线: 动力性皱纹线:额纹,眉间纹,鼻根纹,眼睑纹,鱼尾纹,鼻唇沟纹,颊纹,唇纹,颏纹重力性皱纹线:上眼睑,下眼睑:眼袋langer皮肤裂线:皮肤裂线与真皮胶原纤维排列一致。 与皱纹线的区别:肉眼不可见终生不变,静止,与老化无关,与肌肉无关 面部皮肤的特点:血供丰富,含大量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皮脂腺、汗腺、毛囊,表情肌止点。 一、腮腺咬肌区(parotidomasseteric region) (1)境界:上:颧弓和外耳道;下:下颌骨下缘;前:咬肌前缘;后:胸乳肌、乳突、二腹肌后腹前缘;内:咽旁间隙;外:皮肤(2)表面标志:颧弓,咬肌神经封闭及上、下颌神经阻滞麻醉刺入点,下颌孔 (3)层次及内容: 1)皮肤 2)皮下组织:颈阔肌,腮腺区有耳前淋巴结,耳大神经,咬肌区有面神经,腮腺管

腮腺的应用解剖

腮腺的应用解剖 腮腺在涎腺中体积最大,左右各一,为浆液腺。腮腺本身的结构较简单,但与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间的关系颇为复杂。 腮腺的临床解剖 1.形态结构 腮腺位于面侧部,表面略似倒立的锥体形,底在上,尖朝下,前后宽约3~4 cm,上下高约6 cm(图5- 13)。腺体的内外观为一外大内小的哑铃状,其柄在下颌升支后缘和乳突前缘之间。腺体的内侧部分形态不规则,前方伸至下颌升支和翼内肌内侧,可达咽旁间隙。此处发生的肿瘤不易早期发现,有时可在咽侧壁出现肿块。后方伸至胸锁乳突肌的内面和二腹肌后腹表面。上方可延至下颌关节窝的后部,该处的肿瘤可将髁突推移向前,产生颞下颌关节症状。 image.png

下颌角与乳突之间的部分腮腺浅叶为腮腺的后下极,又称腮腺尾。发生于此处的肿瘤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20%,其中绝大多数为Warthin瘤。正常情况下,腮腺后下极的直径约2 cm,厚1 ~2 cm,扪诊时界线不清。但在老年人,由于脂肪浸润,腺体增大,扪诊时腺体界线较清楚。 约半数人的腮腺有副腺体,其部位、数量及体积均不恒定。大多位于腮腺导管的上方,大小及形状类似豌豆(图5-13)。副腺体有分支导管进入腮腺主导管,腮腺造影时常可显示。Oppenheim等统计100份腮腺造影片,38%有一个副腺体,7%有两个,6%有三个或更多个副腺体。副腺体的组织结构与腮腺完全一致,因而,发生于腮腺的疾患也可在副腺体内发生。 腮腺导管长约5 cm,管径0.9~4 mm不等,在腺体前缘穿出,在颧弓下约1.5 cm处与颧弓平行越过嚼肌表面,在嚼肌前缘几成直角转向内侧,穿过颊脂体及颊肌纤维,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相对的颊黏膜,开口处形成腮腺乳头。腮腺导管与面神经颊支的关系较恒定,故常作为解剖面神经颊支的重要标志。从耳屏中点向鼻翼至口角联线中点作一联线,在该线的中1/3处,即为腮腺导管的表面投影。 2.腮腺筋膜 来自颈深筋膜浅层,在腮腺后缘分为浅层和深层,包绕腮腺,形成腮腺鞘。在腮腺前缘筋膜复合为一,形成嚼肌筋膜,腮腺鞘浅层特别致密,腮腺位于致密的腮腺嚼肌筋膜内,急性化脓性腮腺炎脓肿形成后不易扪及波动感,而呈硬的浸润块,因此不能以扪得波动感作为切开引流的指征。腮腺鞘与腮腺贴连紧密,腮腺的可膨胀性小。腮腺炎症,诸如流行性腮腺炎时,腮腺内在压力明显增加,患者胀痛常较明显。 腮腺鞘向腺体内伸入许多间隔,将腮腺分成多数小叶。化脓性腮腺炎形成的脓肿多为散在的多发性脓肿,分散在小叶内。切开引流时,应注意向不同方向分离,分开各个腺小叶的脓腔。腮腺鞘的深层薄而不完整,脓肿穿破后可进人咽旁或咽后间隙,或沿着颈部间隙往下扩散到纵隔。腮腺切除术中,常利用腮腺嚼肌筋膜作为支配残余腮腺与

腮腺解剖

腮腺肿瘤 在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约占2/3,恶性占1/3。腮腺肿瘤80%发生于腮腺浅叶。良性肿瘤以混合瘤最多见,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肿瘤中以粘液表皮样癌最多见,且多为高分化型。 腮腺肿瘤无论良性或恶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良性肿瘤呈无痛性缓慢生长,常为无意中偶尔发现。病程长短不一,可由数天至数年不等。混合瘤常以耳垂为中心,呈无痛性逐渐生长,呈球形或椭圆形,或呈结节状。表面光滑,质韧,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瘤体较大时可呈典型结节状表现,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无粘连,高起之处常较软,低凹之处较硬。混合瘤除表现面部畸形外,一般都不引起面神经功能障碍。若混合瘤生长缓慢、存在多年,在近期生长加速,出现疼痛、瘤体不再活动、面神经麻痹等恶性征象时,应考虑有恶变可能。混合瘤恶变率约在5%~10%。腺淋巴瘤常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男女之比为6~10∶1。好发于腮腺后下方,直径一般为3~6cm。肿物表面光滑,较软,有时有波动感。腺淋巴瘤具有多灶性特点,可在一个腺体内多发,也可在双侧腺体内同时发生,多发几率约为15%。其他各型腺瘤临床表现均类似混合瘤。 腮腺恶性肿瘤生长较快,约20%~30%发生面神经麻痹,常伴自发性疼痛,肿块一般较硬,可浸润周围组织,不活动,常有压痛。注意不要把肿瘤浸润腺体所致腺体的移动性误认为是肿瘤的活动度。腮腺恶性肿瘤中低分化的腺癌、粘液表皮样癌、未分化癌及鳞癌都具有上述特征,而且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几率较高。但腮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常不具备上述典型恶性征而颇似良性肿瘤,瘤体一般均较硬。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等常直接侵犯腺内或腺周围淋巴结。 腮腺深叶肿瘤由于位置隐蔽,不易被早期察觉。在体检时常可发现扁桃体后上方、软腭部有肿块膨出,或下颌后凹丰满,可扪及不活动的肿块,双手合诊时可被推动。深叶的恶性肿瘤常伴有张口受限、头痛、听力下降、耳鸣、面瘫等症状。腮腺副腺体肿瘤典型位置是在颧弓和颧骨体相接下缘的1cm处,常被误诊为颊部肿瘤。 腮腺肿瘤的外科治疗--术式的类型和选择 腮腺肿瘤为颌面部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其中良性肿瘤占到80%以上,恶性肿瘤在20%以下。腮腺肿瘤病理类型复杂繁多,良性肿瘤以腺淋巴瘤和多形性腺瘤最为常见,恶性肿瘤以粘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恶性多形性腺瘤多见。临床表现为耳垂周围的进行性生长的包块,多数不伴有疼痛和面瘫症状,一般生长较为缓慢,早期活动,晚期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 腮腺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首选,良性肿瘤单纯手术即可得到治愈,恶性肿瘤则需以手术为中心的综合治疗,手术后根据病情要辅助放射治疗和全身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局部解剖学名词解释大全 头部 1.腮腺咬肌区:为腮腺和咬肌所在的下颌支外侧面和下颌后窝的区域,其上界为颧弓与外耳道;下界为下颌骨下缘平面;前界为咬肌前缘;后界为乳突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内侧界深至咽旁,为腮腺深部邻接的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Ⅹ~Ⅻ对脑神经等,浅为皮肤与浅筋膜。腮腺咬肌区内主要结构为腮腺,此外,还有咬肌以及面侧部的有关血管、神经、淋巴结等。 2.腮腺床:指位于腮腺深部深面,并与之相邻的一些结构,诸如茎突、茎突诸肌、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第Ⅸ~Ⅻ对脑神经等结构,这些结构统称为腮腺床。 3.面侧深区:位于腮腺咬肌区前部深面,颅底下方,口腔及咽的外侧,即颞下窝的范围。由一顶、一底和四壁围成,顶为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底平下颌骨下缘;前壁为上颌骨体的后面;后壁为腮腺深部前面;外侧壁为下颌支;内侧壁为翼突外侧板和咽侧壁。此区内有翼内、外肌及出入颅底的血管、神经等。 4.翼静脉丛:位于翼内、外肌和颞肌之间,凡与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伴行的静脉均参与此丛的形成。并收纳相应区域的静脉血,翼静脉丛汇合成上颌静脉,汇入下颌后静脉。翼静脉丛经过面深静脉与面静脉交通,并经卵圆孔网及破裂孔导血管与海绵窦交通,故口、鼻、咽等部位的感染可沿上述途径蔓延至颅内。 5.咬肌间隙:是位于咬肌与下颌支之间的狭隙。咬肌的血管、神经通过下颌切迹穿入此隙,从深面进入咬肌。咬肌间隙下部前邻下颌第三磨牙,后为腮腺。许多牙源性感染如第三磨牙冠周炎、牙槽脓肿和下颌骨骨髓炎等均有可能扩散至此间隙。 6.翼下颌间隙:是位于下颌支与翼内肌之间的间隙。与咬肌间隙仅隔下颌支,两间隙经下颌切迹相互交通。此间隙前邻颊肌,后为腮腺,内有舌神经、下牙槽神经和下牙槽动、静脉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