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循证医学作业设计方案

循证医学作业设计方案

泸州医学院

《循证医学》

年级:

专业:班

姓名:学号

Tel:

作业名称:系统评价计划书

第一部分选题及论证总分:20分,得分:分

第二部分系统评价计划书总分:40分,得分:分

第三部分文献评价总分:30分,得分:分

第四部分循证医学实践方法及对学科的评价总分:10分,得分:分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最新的、最可靠的、最适合患者的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PICO是循证医学中用于构建临 床问题的一个常用框架,它包括问题的四个要素,问题(Patient/Population)、干 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果(Outcome)。在本文中,我们将 以PICO框架为基础,介绍一个循证医学作业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ICO框 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医院接受治疗,最近出现了反复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PICO框架来构建临床问题,以指导我们的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 1. 问题(Patient/Population),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 2. 干预(Intervention),呼吸治疗。 3. 对照(Comparison),传统治疗方法。 4. 结果(Outcome),呼吸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基于上述PICO框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以下临床问题,在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中,采用呼吸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循证医学研究,收集相关的临床证据,以指 导我们的治疗决策。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文献检索,寻找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以了解呼吸治疗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其次,我们可以进行临床实验 或观察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呼吸治疗对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 一例待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循证治疗 D6C13 李嘉荣148212201 病例背景: 患者女性,45岁。 主诉:呼吸困难1月,加重1周,痰中带血2天。 现病史:1月前,患者做家务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缓解,无喘息喘鸣、咳嗽咯血、胸闷胸痛,当时未予处理,此后上述症状持续并加重,1周前咳嗽较频繁,为呛咳,单声,咳白色粘液痰,快步行走及上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2天前无诱因下咳出粉红色痰,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胸片示“肺水肿”,患者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到我院急诊就诊,查心脏彩超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收入我科。患者自起病以来,大小便正常,饮食可,精神可,睡眠可,体重无明显减轻。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9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72mmHg。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肺部听诊双下肺广泛湿罗音,心脏听诊心尖处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向左腋下左肩胛处传导。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 入院后检查:心脏多普勒超声示:LAS:42mm LVD:42mm RVD:20mm RAS:29mm IVSD:10mm LVPWD:10mm AO:29 PA:25 TV(返流):3.0m/s MV(返流):3.5m/s EF:70% B: 左房增大,余房室比例正常,二尖瓣瓣环增厚回声增强,,二尖瓣三尖瓣关闭裂隙。肺动脉内径增宽。 CDFI: 收缩期二、三尖瓣瓣上呈以蓝色为主五彩镶嵌的返流束。根据连续多普勒三尖瓣返流压差估测肺动脉压约46mmHg。 一、提出临床问题 患者先内科治疗缓解肺水肿,后需经外科治疗根治,现认为该患者需行二尖瓣置换术,在不考虑经济条件情况下,可以选择机械瓣膜或生物瓣膜。两者差异是:机械瓣膜使用时间长,而且不易劳损,短期再次手术机会小,20年后可能需要更换,但需终身服用华法林;生物瓣膜术后不需抗凝,视个体差异可能终身无需再次手术,或者因排斥会在短期内出现钙化需要再次手术。 因此我们提出问题如下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期末作业 ——胃癌的腹腔镜手术治疗 一.证据评价 1确定主题: 胃癌传统的手术为开放性手术,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给病人带来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在这里讨论早期胃癌患者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根治性如何,是否安全? 2证据检索: 证据来源:CNKI 检索词和检索策略:利用主题词检索,输入“胃癌and腹腔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132篇 3文献评价 对其中发表于《外科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卷第6期)》的一篇文章《早期胃癌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的对照研究》进行评价。 ⑴证据的真实性:回顾分析了该院2004 年8 月至2007 年8 月接受外科手术的68 例早期胃癌病人的资料,分为腹腔镜组31 例和开腹组37 例,确定了入选早期胃癌的标准,并且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临床资料都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除了本次要研究的研究因素外,其余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相同,不存在偏倚。术后所有病人都做到了随访,随访时间为2~35 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5 个月, 其中腹腔镜组中位随访时间15( 2~34) 个

月, 开腹组为12( 2~35) 个月,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628)。⑵证据的重要性:根据分组的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了如下分析: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情况、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随访情况, 术后标本测量了病灶大小、手术切缘距离、清扫淋巴结数目, 并作病理学检查明确为早期胃癌。通过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 以M(range)或x±s描述来比较两组的差别。⑶证据的实用性: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是安全可行的, 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治疗肿瘤疗效, 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点。近期随访观察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在生存率及术后复发方面无显著差。所以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早期胃癌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远期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二.讨论 通过本篇文章及其相关的文献可以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对早期胃癌手术方式的选择。传统的临床医学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是凭借经验性的,大部分人可能会对腹腔镜手术有所顾虑,比如术中是否能将病变部位切除干净,手术耗时是否过长,病人是否能耐受,术后病人恢复如何等有所疑虑。而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查找相关文献并进行证据评价,我们可以看到腹腔镜胃癌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是相当的.其在癌根治方面亦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点,所以临床上可以建议对相似的患者考虑施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传统的医学是医生基于书本上的知识与其临床实践而对疾病做出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一、引言 •循证医学的定义 •PICO模型的概念和作用 二、PICO模型介绍 1.P(问题/患者/人群) –描述患者群体 –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等 2.I(干预措施) –描述干预措施 –可以是药物、手术、训练等 3.C(对照组/比较干预) –描述对照组或比较干预的方式 –可能是安慰剂、传统治疗等 4.O(结果) –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 –可以是治疗效果、生存率等 三、案例分析 1. P(问题/患者/人群) •就诊儿童:6-12岁 •存在多种过敏症状,如鼻塞、喷嚏、咳嗽等 2. I(干预措施) •所有参与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 3. C(对照组/比较干预) •仅对照组儿童接受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

4. O(结果) •比较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 •分析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 四、研究设计 •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研究对象:六所儿童医院的一级流行病学科门诊就诊的患儿 •样本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儿童 五、数据收集与分析 1.数据收集 –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和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 –记录过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2.数据分析 –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对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进行比较 –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 六、研究结果 1.儿童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 –对照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5,P<0.01) 七、讨论与结论 1.对比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的儿童明显 更好,表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对于改善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2.结果还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变 态反应原检测可以预测过敏症状的表现。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摘要: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或求证医学,循证医学源于传统医学,最早的记载是我国乾隆年间,“考证”古医书的做法就是祖先对循证医学的实践,可见,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它既重视医生的临床经验,又强调对患者产生最好的临床效果,尽可能达到两者兼顾的目的 循证医学,又称实证医学或求证医学。它是一种努力获取和运用最佳的科学依据来指导临床实践的方法,也是规范医疗服务,制定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经济、高效医疗手段的一门科学。 循证医学源于传统医学,最早的记载是我国乾隆年间,“考证”古医书的做法就是祖先对循证医学的实践。200多年后,循证医学正式问世。1992年,加拿大Guyatt博士正式提出了循 证医学的概念,引起国际医学界的广泛重视。1993年英国牛津大学正式成立了国际Cochrane(英国著名流行病学家,内科医生的名字)协作网,开始收集全世界范围内质量可 靠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为循证医学的发展提供证据。循证医学从20 世纪90年代得以如此迅速地发展,应感谢人类已进入了计算机的网络时代,现在全世界已发展到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13个Cochrane 中心,实施开展循证医学的研究。随着循 证医学的发展,它对医学的贡献已崭露头角,它推动医学发展的作用已令人关注。 判别疗效的“金标准” 数十年前,欧美曾盛行过伤寒放血疗法,我国也流行过鸡血疗法 和卤碱疗法,如今,一些虚假夸大的药品广告,声称“该药已经过某医院临床试用,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少,总有效率达95%以上”等。上述疗法和宣传,都经不起科学的检验,它们缺 乏客观的依据,如足够的试验人数、遵从随机原则、设立对照组等。而循证医学提出临床试验结果必须依据大样本人群(一般在千人以上),必须遵从随机原则,对患者和医生实行双盲法,力求减少主观、人为因素。因此可以说,循证医学规范了临床试验研究,是判别疗效真假的金标准。医学检查的“金算盘” 当今,各种临床检验及影象学的诊断方法,如CT、磁共振成象、B超、X线摄片等,种类越来越多,即使同样都是血常规检验,其指标和内容也已今非昔比,增加了许多项目。医学新技术的发展,给医生诊治疾病带来了帮助,然而,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情境:患者上医院看病,有的医生还没了解清楚患者的病史及症状,就 不分青红皂白,大笔一挥开出一大堆检查化验单,也不管其诊断价值如何,人人必须“走过场”。不论病情如何,患者每次都要检查全部血液化验项目,委实劳民伤财。循证医学要求,医生应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有判断地采集和运用最佳证据,为患者提供优良的诊治服务。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分析仪应设计有任选方式,若临床医生认为仅需要三种白细胞分类结果,血液分析仪就不必启动五类试剂。同样,若X线摄片可以诊断,就不必做CT或磁共振成象检查。这样既不浪费检查资源又可以降低医疗费用,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和医生的负担。

循证医学作业【精选文档】

循证医学作业 1、什么是循证医学? 答:循证医学(英语:Evidence-based medicine,缩写为EBM)是指任何临床的 诊疗决策,必须建立在当前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专业知识和患者的价值相结合的基础上。核心思想是:医疗决策的确定都应基于客观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2、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是什么?他们的证据级别如何? 答:常见的临床研究类型有1。随机对照试验,论证强度为最强金标准,属于临床证据中的Ⅰ级证据。2。Meta分析,论证强度为临床证据分级中的Ⅰ级证据.3。对列研究,论证强度一般,为临床证据分级中的Ⅱ级证据.4、回顾性研究(也叫病例对照研究),论证强度一般,为临床证据分级中的Ⅱ级以下证据. 3、证据的质量分级分别是什么? 答:循证医学的证据质量分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的分级方法,可以用于评价治疗或筛查的证据质量:* I级证据:自至少一个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获得的证据;*II-1级证据:自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中获得的证据; * II—2级证据:来自设计良好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最好是多中心研究)的证据; * II—3级证据:自多个带有或不带有干预的时间序列研究得出的证据。非对照试验中得出的差异极为明显的结果有时也可作为这一等级的证据;* III级证据:来自临床经验、描述性研究或专家委员会报告的权威意见。 英国的国家医疗保健服务部(National Health Service) 使用另外一套以字母标识的证据分级体系。上面的美国式分级体系仅适用于治疗获干预.而在评价诊断准确性、疾病自然史和预后等方面也需要多种研究提供证据.为此牛津循证医学中心(Oxford Centre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提出了另外一套证据评价体系,可用于预防、诊断、预后、治疗和危害研究等领域的研究评价:* A级证据:具有一致性的、在不同群体中得到验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队列

循证医学作业(6)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 一:疾病案例 王某,男,30岁,长期大量饮酒,08年体检查出(中度),后来诊断为酒精性肝炎,经朋友介绍说Pentoxifylline医治酒精性肝炎,前来询问医生是不是有疗效二:PICO与提出问题 按照病例PICO分析如下: 肯定临床问题:Pentoxifylline是不是医治酒精性肝炎

三:证据检索与评价 (一)证据检索 (1)中文文献:以“酒精性肝炎”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2)英文检索步骤如下 1:数据文献检索资源:我通过数据库pubmed和Cochrnae Library检索相关全文参考文献。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输入的关键词主如果Pentoxifylline、hepatitis Alcoholic hepatitis 。咱们在Cochrane Hepato Biliary Group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ochrane Library的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 (CENTRAL)、MEDLINE、EMBAS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LILACS、的资料库中。 3:纳入及排除标准:所有以pentoxifylline医治酒精性肝炎病人,并与控制组比较的随机临床实验。检索取得的文献较多,挑选的标准如下:主要有必然的真实性、靠得住性、适用性。然后按照书本限制文献不是那么片面,主要针对那个临床研究。所有文献都是以英文发表的。 4:检索结果共检索出9篇符合要求的文献,通过进一步发觉我只发觉有3篇符合研究: (1):Kate Whitfield, Andrea Rambaldi, Jørn Wetterslev, Christian Gluud October 2009 (2)Giuseppe Fede, Giacomo Germani, Christian Gluud, Kurinchi Selvan Gurusamy, Andrew K Burroughs June 2011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实践作业范文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循证医学实践作业范文下午,在医生办公室,周大夫皱起了眉头:35床的病人是47岁的绝 经期妇女,根据目前的病情建议她采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她略懂医药,就 拿出一份剪报,该剪报评论了一篇发表在国内著名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并 反对使用雌激素,理由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为了说服她,我与她讨 论这篇文章,证明绝经后妇女使用雌激素可降低严重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她却指出该期杂志的另一篇文章发现使用雌激素增加心血管病的死亡率, 小李,你说怎么办,这个有什么循证的办法吗? 其实这样的问题是很多的:如何从众多的良莠不齐的文献中辨别真伪,如何评价手中的文献的质量,我们如何对病人作出自信合理的解释。以上 的临床问题,我们临床医生如何面对。 这些都需要循证的理念和思维。这里需要我们明白的是,临床许多文 献的发表,并不意味着这种治疗效果的肯定,在临床报道中,参差不齐的 文献水平提示我们一定要评价手中的文献,这是循证医学交给我们的思维,相信可信的结果,排除干扰文献。对于我们具体的临床诊疗中,要树立观念,临床文献并非都可信,同时也要教育患者,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不 要过分相信报纸杂志等的报道。 如何评价文献,就是首先利用临床流行病学的知识,明确文中的随机,双盲和分配隐藏使用是否正确,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最核心的是评价随机,目前国内的文献,普遍质量不高,这些需要熟悉掌握临 我的理想也很实际,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是我的追求,我的循证载体 也是踏实面对我的每个病人,并不苛求一定要和循证沾上边,一定要带上 循证的光环来赶时髦,就像中医学,并不一定要苛求什么中治率,一定要

把毫不相关的内容连在一起,强求保持中医特色。保持中医特色要在思想 里运用,循证医学的实践也一样,最重要的是中医学和循证医学,都要自 觉的运用他们的思维和理念潜移默化在面对每一个病人,这是我的终极思考,怎样运用循证的思维为医疗、健康服务,怎样实现我们面前所有医学 的整合与和谐统一、这些都需要临床的积累。 一、案例 患者,女性,82 岁。因背部疼痛,偶有夜半感呼吸困难而就医。胸 部 CT 平扫发现左侧甲状腺低密度影,伴局部气管受压右移。甲状腺功能 检查正常。甲状腺超声显示:右侧叶左右径 15,前后径 12;左侧叶左右径27,前后径 20:峡部 1: 双侧甲状腺包膜完整,右侧甲状腺可见多个结节,大的呈混合回声,大小约 16mmX6mm,边界尚清:CDFI示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左侧甲状腺可见两个等回声区,大小分别为42mmX20mm,26X13mm, 边界尚清,CDFI 示内见血流信号。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异常低回声区;右侧 甲状旁腺区域未见明显肿块。超声意见: 左侧甲状腺实质性肿块: 右侧甲 状腺多发结节:双侧颈部未见明显异常肿大淋巴结:右侧甲状旁腺区域未见 明显肿块。 二、请你根据循证医学的步骤和原则,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并作出临 床医疗决策,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书写格式要求: 1,标题:循证医学案例分析报告 学号,姓名2 正文中文用宋体,数字和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5 号字,单倍行距,A4 纸打印,3,订书钉左侧装订。

循证医学作业

循证医学作业 0820110037 余永明 一例直肠癌患者的循证治疗 临床背景: 病史: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便血2月”入院。近两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反复出现便血,呈暗红色,量不多,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无肛周疼痛,大便次数增多,一天2-3次,大便成形,无大便变细。 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85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8/72mmHg。一般情况尚好,自动体位。皮肤巩膜无明显黄染,心肺(—)。 腹部平坦,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未及腹部肿块。双侧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体征(—)。肛门指检:未及直肠肿块,指套染血。 入院后检查:B超:肝、胆、脾、胰、肾未见明显异常。电子肠镜提示:距肛约10厘米一直肠肿块,占肠腔1/3圈,取活检二处,余结肠未见明显异常。活检病理:直肠中分化腺癌。 诊断:直肠癌。 收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 一.提出临床问题 患者直肠癌诊断明确,治疗方式传统术式为:直肠癌根治术(Dixon)。但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以及其给病人带来创伤少,恢复快的特点越来越引起重视。病人家属提出:像患者的病情是否适合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根治性如何,是否安全? 二.证据检索 1.证据来源: PUBMED和Cochrane图书馆 2.检索词和检索策略: (1)检索词: 直肠癌[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开放手术[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腹腔镜[laparoscopic ] (2) 检索词组合: [rectal cancer OR rectal carcinoma] AND [open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OR open approach] AND [laparoscopic ] (3) 检索结果: A. PUBMED--Clinical Queries--Find Systematic Reviews: 共6篇,其中5篇Review,1篇META分析。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作业 循证医学是一种以临床实践为基础,运用最新的科学研究证据来指导医疗决策的方法。通过结合临床经验、患者价值和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决策,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下面我将以一个循证医学案例分析为例,来说明循证医学的应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常常面临着复杂的疾病和多种治疗选择。假设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糖尿病患者,他已经在口服药物治疗下血糖控制不佳。我们需要在焦虑症而没有抗抑郁药害怕低血糖的情况下选择最合适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回顾最新的糖尿病治疗指南和相关的研究证据。根据最新的循证医学知识,糖尿病2型的常规治疗通常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和口服药物。当口服药物无法控制血糖时,应考虑联合使用胰岛素。 其次,我们需要评估相关的研究证据。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库检索最新的系统评价和随机对照试验来获取高质量的研究证据。通过筛选相关的文献,我们可以找到一项最新的系统评价,该评价比较了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糖尿病2型的疗效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根据最新的系统评价,口服药物与胰岛素联合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但也增加了低血糖和其他副作用的风险。考虑到患者的情况,我们决定先调整口服药物剂量和加强生活

方式干预,同时定期监测血糖和评估治疗效果。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通过运用最新的研究证据,循证医学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循证医学也提醒医生要注意研究证据的局限性,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来做出最终的治疗决策。

循证医学作业

定义: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决有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编辑本段特点 ①综合性:综述要纵横交错,既要以某一专题的发展为纵线,反映当前课题的进展;又要从本单位、省内、国内到国外,进行横的比较。只有如此,文章才会占有大量素材,经过综合分析、归纳整理、消化鉴别,使材料更精练、更明确、更有层次和更有逻辑,进而把握本专题发展规律和预测发展趋势。 ②评述性:是指比较专门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统地论述某一方面的问题,对所综述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映作者的观点和见解,并与综述的内容构成整体。一般来说,综述应有作者的分析评价,否则就不成为综述,而是手册或讲座了。 ③先进性:综述不是写学科发展的历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资料,获取最新内容,将最新的医学信息和科研动向及时传递给读者。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本科循证医学作业设计 年级: 专业:姓名:Tel:西南医科大学《循证医学》课程考核成绩册班学号 公共卫生学院循证医学中心 2019年9月 作业名称:系统评价计划书 第一部分选题及论证总分:30分,得分:分一、系统评价题目: 提出问题:事件相关电位(ERPs)能否全面准确地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 要素分解: 1、 P:帕金森患者; 2、 I.C:事件相关电位; 3、O:能否全面准确地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 4、S:RCTs。 构建题目:事件相关电位全面准确判断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系统评价 二、对选题的论证 1、背景:帕金森病(P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该病患者认知功能损害 很普遍,帕金森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介于正常认知功能和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约 有50﹪的早期PD患者有轻度认知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约有30﹪的PD患者后期发展 为痴呆。会加重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甚至会威胁患 者的生命。由此可见早期诊断和干预PD的认知功能损害刻不容缓。PD患者出现早期认知 功能损害并不少见,然而,采用各种神经心理检测及量表对其进行评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检测效能受文化程度,年龄和种族的影响,此外还存在其他许多影响因素。 目前常用的神经电生理研究包括:事件相关电位,视觉诱发电位,脑电图,非线性脑 电分析等。这些检查为判断大脑的认知功能提供了客观的、灵敏的、无创的以及有价值的 电生理指标。 2、目前研究现状:由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PD患者日益剧增,对于PD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的判断技术主要有事件相关电位等,近十年此研究开始发展,出现大量研 究文献,包括对此干预措施的系统评价。 三、系统评价的目的:1、事件相关电位能否全面地判断帕金森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损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