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

输尿管结石术后护理

不需要太忌口的,主要就是不能吃海鲜,不吃肥肉

指导意见:

1、术后患者应多饮水、少憋尿,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尿液浓缩,还可以减少尿内固体成份的沉淀,并预防新的结石形成。

2、患者应适量进食脂肪餐,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和胆囊收缩,达到疏通胆道,提高排石的效果。

3、适量活动,可以选择进行一些散步、跳跃、跳绳、上下楼梯等跳跃类的运动,可促使结石的排出。

4、术后患者如长期卧床,应让其多活动、勤翻身,可以减少骨质脱钙,增进尿流通畅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选 取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42例,排除气压弹道碎石禁忌症后对所 有患者实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手术,观察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总 结其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措施。结果2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 道碎石术中成功完成手术229例,成功率高达94.63%,6例(2.48%)患者术中 发生严重并发症后转为开腹手术,其中输尿管穿孔4例(1.65%),输尿管黏膜 撕脱2例(0.83%),2例(0.83%)患者发生输尿管结石残留,4例(1.65%)患 者发生结石逆流入肾盂;术后发生血流37例(15.29%),11例(4.5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感染、发热(体温最高38.9℃),13例(5.37%)患者发生不同程度 的尿路狭窄。结论该术式有效率较高,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提高操作者 技术水平及并发症预见能力是减少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并发症的预防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外科手术提倡微创,各个系统的外科手术均逐渐向微创外科靠拢,在 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手术创伤最小化,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治疗效果[1]。输尿 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是目前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随着设备及技术的不但 更新,该术式已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但临床中往往出现某些术后并发症,导致手术 失败[2]。本研究通过对2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气压弹道碎石的手术研究,进一步了解其 手术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先将其报告与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在2010年—2013年间收治的需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随时患者242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86例,年龄22—43岁,平均36.54±7.25岁;242例患者均具有 不同程度的单侧或双侧腰部绞痛、排尿困难、尿路刺激征等典型临床症状,经泌尿系统彩色 超声+腹部X片检查提示输尿管上段结石51例,中段68例,下段117例,多发性结石6例,结石直径0.45—2.12cm,平均0.84±0.29cm;所有患者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肾积水,排除气压弹道碎石绝对禁忌症,且自愿接受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手术方法 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再次确认或二次复查,明确患者是否已存在感染,若有感染应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除存在腰硬膜外麻醉禁忌症患者应使用全麻,其余患者均采用硬 膜外麻醉后取膀胱截石位,使用WOFL摄像系统引导输尿管硬镜沿导尿管进入膀胱,启用液 压灌注泵,经尿道输尿管肾镜液体灌注泵扩张发直接入镜,使用瑞士进口气压弹道碎石机及 随时手柄,给予单脉冲或连续脉冲随时,将结石粉碎为0.2cm以下,使用异物钳子取出碎石。确定碎石彻底后使用0.9%生理盐水进行尿道冲洗,留置双J管引流。术后1周进行泌尿系统 彩超复查,确保结石完全排除。 1.3 观察及评价 观察手术情况,统计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并发症包括输尿管穿孔、输尿管黏膜撕脱、结石残留、结石逆流、术后血尿、感染、尿道狭窄(术后随访6个月)等。 2.结果 2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中成功完成手术229例,6例(2.48%)患者术中发生严重并发症后转为开腹手术,其中输尿管穿孔4例(1.65%),输尿 管黏膜撕脱2例(0.83%),2例(0.83%)患者发生输尿管结石残留,4例(1.65%)患者发 生结石逆流入肾盂,经过二次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结石完全排出;术后发生血流37例 (15.29%),均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其中9例(3.72%)血尿较为严重,经电凝止血后血尿 消失;11例(4.55%)患者发生不同程度感染、发热(体温最高38.9℃),经尿路细菌培养 后使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以控制,体温恢复正常;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

肾结石软镜术后护理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 罗 颖 绥阳县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主持人:杨婷婷 责任护士:罗颖 查房内容: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护理

临床表现 输尿管结石大多来自肾脏,常停留在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一个在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即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骨盆入口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内部)处,常见临床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疼痛。 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放射痛、绞痛。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输尿管末端结石还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双侧结石梗阻时,可导致无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血尿是肾、输尿管结石另一主要症状,疼痛时,往往伴发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以后者居多。大量肉眼血尿并不多见。体力劳动后血尿可加重.

辅助检查 1)B型超声检查经济方便,对人体无损害,可用作筛选方法。此检查还可提供肾、输尿管积水的情况及肾皮质厚度等。对阴性结石的诊断很有帮助。但结石太小时不能查知。 2)泌尿系X线平片(KUB)必须包括全泌尿系统。95%肾结石均能在X线平片上显示。各种结石在X线平片上也各有其特点。 3)静脉尿路造影检查是肾、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重要步骤,可以了解肾的外形,结石的大小、形态、数目、部位,肾盂形态,肾脏功能以及骨骼改变,特别是肾脏和输尿管在解剖上的异常。 4)CT检查可显示X线阴性结石(尿酸石)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直径< 6mm,结石位置有向下移动倾向、肾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尿路感染的患者。可大量饮水,服用中药,应用解痉剂、跳跃活动等。 2、输尿管镜下取石或碎石(URL):直径≦1.5cm的输尿管上、中、下段结石均可选用。输尿管扩张后放人输尿管镜,见到结石使用气压弹道、激光或超声等手段将结石击碎后待自行排出体外;较小的结石也可直接用取石钳取出。

输尿管结石病人的护理查房

普外科2015年7月护理查房 时间:7月25号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黄和蓉 主查人:李健平 主要内容:输尿管结石 病史汇报: 一般资料:患者陈英,24床,女,53岁,已婚。 主诉:右侧腰疼痛2+天 入院体格检查:T 36℃,P 80次/分,R 20次/分,BP 134/78mmHg.右侧输尿管循行处压痛,右肾区叩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实验室检查:彩超示: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 现病史: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腰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门诊行B超检查提示右侧输尿管中段结石,门诊以“尿路结石”于2015年6月29日收入院。于当日行体外冲击波碎石,碎石后腰痛明显,伴肉眼血尿。 入院诊断: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右肾积水 中医诊断:石淋 (下焦湿热证) 护理诊断: 1.疼痛:与疾病本身有关。 2.出血:与排石过程损伤泌尿系粘膜 有关。

3.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疾病有关。 5.潜在并发症:尿潴留,感染,结石 复发 护理措施: 1.疼痛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与体位的关系。2)告知患者碎石后仍可能出现疼痛。 3)指导患者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 4)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 2.出血 1)观察尿的颜色及量。 2)遵医嘱应用止血药物。 3.焦虑 1)向患者解释治疗疾病的过程。 2)介绍成功案例,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 4.知识缺乏 1)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2)讲解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5.潜在并发症:尿潴留,感染,结石复发 1)指导患者多饮水、勤排尿,放松心情。 2)遵医嘱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

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 发表时间:2017-12-26T15:50:16.5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22期作者:夏孟平 [导读] 输尿管结石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 普洱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以往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在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缩短术后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手术;双“J”管;出院;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 输尿管结石属于近年来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青壮年属于该病的高发人群,血尿、绞痛是患者在发病之后出现的主要症状表现。手术仍然是目前临床对输尿管结石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1、2]。本文研究输尿管结石手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做如下汇报。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后携带双“J”管出院的10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19个月,平均6.4±1.7个月;男性29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45.3±5.5岁;本次发病时间1-26小时,平均11.4±5.0小时;对照组患者输尿管结石病史1-21个月,平均6.7±1.5个月;男性26例,女性25例;患者年龄20-63岁,平均45.7±5.2岁;本次发病时间1-29小时,平均11.7±5.8小时。上述几项两组研究对象的自然指标比较,组间数据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所得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随访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组成专门的双“J”管延续性护理服务小组,在患者出院的时候,由延续性护理小组成员负责对患者实施系统的出院教育,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术后带管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及预见性护理方法。①腰胀痛: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尿道的畅通性,尽可能的避免对管道造成压迫和扭折,切不可长时间憋尿,在出现腰痛症状的时候不能够对腰部进行捶打,可采用侧卧位休息方式,使症状得到缓解。②肉眼血尿: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尿量及尿液颜色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鼓励其坚持每天多饮水,为尿液的稀释提供条件,对尿道进行冲洗;说明血尿形成的具体原因,避免血尿出现的时候导致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产生。③膀胱刺激症: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应该养成良好习惯,尽可能多的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嘱咐家属监督患者多饮水,使排尿能够始终保持畅通状态,以此使腹压水平降低。指导患者通过站位方式进行排尿,切勿憋尿,从而有效预防尿液反流现象的出现。④双“J”管移位:指导患者在出院带管治疗期间切勿进行强度较高的运动或体力较大的劳动,避免有大幅度的动作,从而有效防止双“J”管发生移位。对比两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1.3 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双“J”管拔除,患者治疗完全结束后,采用满分为100分的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超60分为基本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超80分为满意[3]。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X2检验,用( ±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统计学t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出现的导管相关并发症例数 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居家带管治疗期间仅出现2例导管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的8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对输尿管结石围手术期护理的满意度为94.1%,对照组为80.4%,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1。 2.2 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 观察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出院后带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细数据见表2。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禁忌症、术后并发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的适应症: 90%以上的泌尿系统结石可以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 1.肾结石: 直径小于或等于2厘米的肾盂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为最佳选择。2-3厘米的结石一般仍为首选,但往往需要多次碎石。对于难治的直径大于4公分以上铸状或者鹿角状结石,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首选经皮肾脏穿刺碎石术(mPNNL),如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应先安置双J形输尿管导管,避免碎石术后结石碎屑形成“石街”堵塞输尿管。 2.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各段结石均可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但那些在输尿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或结构致密及边缘毛刺的结石治疗效果较差。体积较大如直经2厘米以上或经多次碎石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结石,可改用输尿管镜碎石方法治疗。 3.膀胱结石: 一般可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较大膀胱结石可采取腔镜钬激光碎石。 4.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不适宜直接体外冲击波碎石。具体情况区别处理。 5.后尿道结石:经尿道黏膜麻醉润滑剂麻醉后,采用前端钝圆的尿道探子将结石推入膀胱,然后按膀胱结石进行处理。碎石前应留置导尿管。 体外冲击波碎石禁忌症: 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患、肾功能不全、妊娠期、凝血机制异常、戴有心脏起博器、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尿路感染活动期、巨大复杂结石、严重肾积水肾脏皮质萎缩。 一.绝对禁忌症: 1. 戴有心脏起博器的患者、 2 妊娠期、3结石远端尿路器质性梗阻,主要原因有:先天畸形、手术后尿狭窄、息肉、肿瘤等。有梗阻存结石破碎后也不易排出,而且碎石颗粒会加重梗阻,因此这类病人不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必须首先解决梗阻后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二.相对禁忌症: 1.凝血机制异常,凝血机制异常因可能发生大出血或出血不止不适宜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严重心血管疾患:冲击波有加重病情的危险,暂不宜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待病情缓解后再治疗结石。 3.肾功能不全:应根据病因决定治疗方案。原则上尽量保护肾脏,促使肾脏功能恢复。如果功能不全是由于结石梗阻导致的,应积极解除梗阻、可碎石或采用其他治疗方式。如为非梗阻性功能不全,则应在纠正肾功能后再行碎石治疗。 4. 尿路感染:急性尿路感染时禁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碎石可使炎症扩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 发表时间:2015-09-30T16:17:31.6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0期供稿作者:姜小琴1,2 肖民辉2 申杰2(通讯作者) [导读]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结石有726例位于输尿管下段,668例位于输尿管中段,235例位于输尿管上段。 (附 1629例报道) 姜小琴1,2 肖民辉2 申杰2(通讯作者) (1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 (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总结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对策方法:对我院泌尿外科2003年5月-2014年10月应用输尿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并发症的病例(198例)进行分析。男性1208例,女性421例;平均年龄40.5岁。结石有726例位于输尿管下段,668例位于输尿管中段,235例位于输尿管上段。结果:本组1629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一次性碎石成功率91.8%(1496/1629),出现并发症198例, 其中结石移位至肾盂69例及结石残留需行ESWL等辅助治疗75例,输尿管穿孔26例,输尿管粘膜损伤20例,断裂1例,术后输尿管狭窄4例,输尿管粘膜撕脱3例。结论: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并发症明显高于中下段,嵌顿性结石的并发症也明显增高。经尿道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创伤小,碎石准确,安全性高。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输尿管的解剖及手术者的技术操作密切相关,熟悉输尿管的解剖合理运用技术处理术中情况,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提高术中手术技巧,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排净结石率。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182-02 Management of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trans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 for treating ureter calculi (with 1629 cases reported) Jiang Xiaoqin,Xiao Minhui,Shen Jie (1,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DALI University 617000 2,Department of Urology,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Kunming, Yunnan 65003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nd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transureter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 Methods 1629 cases of ureter calculi from May 2003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applicated for the treatment of transureter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through which 198 cases of complications were analyzed. 1208 male and 421 female cases,mean age 40.5 years.726 patients had calculi in the lower ureter, 668 cases in the middle ureter,and 235 cases in the upper ureter. Results The overall comminution rate was 91.8% (1496/1629 cases), 198 cases of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hift to 69 cases of the renal pelvis and stones to ESWL and other auxiliary treatment of 75 cases of residual,26 cases of ureteral perforation, 20 cases of ureteral damage, fracture in 1 case, postoperative ureteral stricture, 4 cases of ureteral mucosa avulsion in 3 cases.Conclusion Ureteral Duan Jieshi complica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n the middle section, impacted stones inlaid complications also increased obviously. Transurethral ureteroscopy pneumatic ballistic lithotripsy small trauma, gravel accurate, high safety.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ureteral anatomy and operation of technolog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familiar with the treatment of ureteral anatomy of the reasonable use of technology, master the operation indications strictly, improve the intraoperative surgical techniqu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operation success row net stone rate. 研究我院自2003年~2014年应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transur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治疗输尿管结石1629例,其中19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对并发症及防治对策进行研究讨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术前均经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KUB+IVP)、CT等常规检查明确诊断为输尿管结石并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病程10天~2年。且无合并其他脏器器质性疾病及功能障碍,无手术或麻醉禁忌症。本组1629例,男性1208例,女性421例;年龄:28~85岁,平均年龄40.5岁。结石有726例位于输尿管下段,668例位于输尿管中段,235例位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大小约0.7~2.6cm*0.4~3.1cm。 1.2 方法 患者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成功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置入Wolf8.0~9.8F输尿管镜,经尿道进入膀胱后寻找病侧输尿管开口,准确定位输尿管开口后置入斑马导丝,采用旋转法或上挑法将输尿管镜置入输尿管,找到结石并评估结石及周围情况后置入1.2mm气压弹道碎石金属探杆,以探针头大小作为粉碎参照标准,抵住并击碎结石,将结石冲出,较大者可用取石钳夹出。留置双J 管引流1月~1个半月。术后留置尿管,常规使用抗菌素,术后第1d复查血常规及生化。2~4d 复查KUB,了解双J 管位置及排石情况。 2.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0.5~1.5h,平均35~40分钟。结石一次性粉碎率91.8%,术后一周内结石排净率92.6%。并发症发生率12.2%,其中结石移位至肾盂及结石残留144例需行ESWL或二次手术。输尿管穿孔26例,输尿管粘膜损伤20例,断裂1例,输尿管粘膜撕脱3例,置管引流后愈合。术后输尿管狭窄4例。 3.讨论 输尿管气压弹道碎石术自20世纪90年代初腔内泌尿外科的发展,至今已趋成熟,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碎石确切等优点成为临床上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重要手术方式 [1],其工作原理是将压缩的气体驱动碎石机手柄中的子弹体,子弹体呈脉冲式来回运动撞击手柄上的碎石针,碎石针再撞击结石而达到碎石的目的[2]。但仍需注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发现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3.1 结石移位 输尿管镜碎石时常常发生结石移位导致一次清除结石失败。主要与手术者经验、结石小或活动度大、位置高、术中灌注水压高及患者呼吸有关。可采取头高脚低位、低压灌注,导丝保持在视野之内以免将结石上推。从侧面轻压结石循序渐进击打结石中央部位,碎石大小

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术的并发症的安全性

观察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术的并发症的安全性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术的并发症。方法:研 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 石患者4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研究两组,各20例。常规组 患者采用传统普通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方法。对患者治疗 后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就起安全性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研究 组接受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后并发症出现概率(30.00%)显著少于常规组接受传 统普通手术治疗并发症出现概率(65.00%);研究组患者对治疗安全性的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治疗安全性的满意度(70.00%),组间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办法,明显减少了患者 并发症的出现概率,提升了治疗的安全性,从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对患者的康复有极大的帮助,推荐使用。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碎石;输尿管结石术;并发症;安全性;满意度 输尿管结石一般是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导致的。输尿管结石通常伴有明显的症状,如肾绞痛、血尿,输尿管结石还常造成梗阻和 肾积水,这些都需要尽快治疗[1]。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对于泌尿科患有结石患 者能起到高效的治疗作用。相较于传统的普通手术而言,输尿管镜下碎石造成的 创伤较小,患者恢复较快。本研究对比普通手术治疗和输尿管镜下碎石治疗方式,转变治疗方式,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保 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受输尿管结石治疗的患者40例,通过 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研究两组,组间分布为常规组(n=20)与研究 组(n=20)。常规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为17/3,年龄范围为35-57周岁,平均年 龄(46.25±9.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性别分布为18/2,年龄范围为36-55周岁, 平均年龄(46.28±9.72)周岁。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等统计结果不具备明 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纳入标准:(1)输尿管上段结石直 径大小大于一厘米;(2)肾结石直径大小为1-2厘米;(3)通过医院伦理委员 会批准,且经过讲解,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1)有严重 心脏病、糖尿病、全身出血性疾病或高血压并发症的患者;(2)急性泌尿系统 感染患者。 1.2方法 术前对患者结石位置进行检查,因结石可能在管腔内上下移动,如果结石是 X线不透光的,需术前重复摄片,有的由于结石移位在手术时难以寻找,需在手 术台上摄片定位[2]。如果结石在X线中是透光的,则术前要行尿路造影或逆行充 气造影,将有助于定位。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腰麻或全麻。在此基础上常规组运用普通手术治疗,根据患者不同输尿管结石部位采取不 同手术取石办法。对于腰部输尿管结石患者,正对结石部位纵形切开管壁,切口 延及结石上下两侧则结石更易于取出,对结石必须轻轻取出,结石取出后需确定 输尿管是否畅通,并以盐水冲洗,手术野放置引流物,依层缝合手术切口。对于 骼部输尿管结石患者,确认结石部位后宜将此段输尿管加以固定,取出结石,以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术后护理讲解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术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术后护理。方法 24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经输尿管镜找到结石后,应用钬激光进行碎石 治疗。结果手术成功215例,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89%,碎石成功组结石直径大 小平均1.0 cm。结论术后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护理,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效果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输 尿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该病的传统手术治疗方法因其创伤大,患 者恢复慢,且并发症多而逐渐被腔内手术所取代。经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是近几年来开展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尽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适应证广的优点。本院采用钬 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术后经过我们精心的护理和观察,无1例严重并发症 发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40例,其中男167例,女73例;年龄19~72岁,平均46岁,病程1 d~3年;双侧输尿管结石9例,单侧结石131例;左侧53例,右侧78例;单发结石189例,多发结石59例;下段输尿管结石153例,中上段输尿管结石87例;合并输尿管息肉65例,输尿管结石大小0.5~2.1 cm。手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术后 2~4周取出。? 1.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采取截石体位,首先置F8橡胶导尿管插入膀胱引流尿液,连接好冲洗盐水和监视系统。在摄像系统监视下将输尿管硬镜沿导尿管经尿道置人膀胱,找到患侧输尿管开口,将 F3输尿管导管插入输尿管,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将输尿管硬镜置入输尿管,缓 慢推进镜体直达结石部位。从操作孔内插入钬激光传导光纤,用引导红光瞄准。结石下方有狭窄或有增生息肉挡住结石时,先用钬激光将息肉气化或者切开狭窄环暴露结石后,进行钬激光碎石术,设置功率为1.6 J/12 Hz。从结石周边开始 将结石全部打碎成颗粒状直径尽量小于2 mm,破碎后直径相对较大的结石用抓 钳取出,小的结石碎末随冲洗液排出。碎石过程如果结石上移,尽量减少冲洗、 跟踪碎石,避免结石进入肾盂。术后根据手术情况、手术时间长短、输尿管刺激较重或输尿管出血损伤的情况,留置F6双“J”管内引流,2~4周后拔除,术后 留置导尿管1~4 d,对手术时间较短、输尿管基本没有损伤出血的可以不必留置 双“J”管和导尿管,术后常规抗生素、排石、利尿治疗。? 2 护理? 2.1 观察生命体征术后测血压、脉搏、呼吸,每30 min 1次,至平稳后1次/h,测4 h。? 2.2 用药护理? 2.2.1 耐心向患者解释补液的意义,保证 液体顺利输入。术后1~2 d补液2000~2500 ml,使尿量保持在2000~3000 ml/d,以便稀释尿液,促进尿中晶体物质的排出,同时可以冲洗尿路,减少感染的发生。? 2.2.2 术后及时准确的给予抗生素,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因术中可损伤输尿管黏膜而有少量血尿,且大量碎石排出可能形成“石街”,另外术后患者常规 留置有输尿管导管或双“J”管,这些都容易引起泌尿系感染,术后常规给予广谱抗生素3~5 d。? 2.2.3 使用解痉药物的护理。有极少数患者因结石碎片 的排出或双“J”管的刺激出现腰腹部疼痛,需要采用药物解痉止痛。A.使用 654-2解痉止痛时,向患者详细说明该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如:口干、面色潮红、 视物模糊等,以及注意事项。B.使用心痛定解痉止痛时,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C.使用黄体酮解痉止痛时,采用深部肌肉注射,并适当给予局部热敷,以促进药物的吸收。? 2.3 导尿管的护理留置导尿管可以防止术后早期尿液返流以及麻醉后引起的排尿困难,所以常规留置尿管。? 2.3.1 仅留输尿管导管作支

循证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循证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3-20T11:14:45.9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0月20期作者:方桂萍 [导读] 探析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其并发生的预防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6例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 方桂萍 (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析对输尿管结石患者钬激光碎石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对其并发生的预防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6例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行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评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评比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结石患者在接受钬激光碎石术后应用循证护理的方式,可显著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快患者康复效率,为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有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循证护理;输尿管结石;钬激光碎石术;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0-0090-01 临床整体护理中,循证护理是其进一步的优化护理措施[1]。它可具体的提出护理中所欠缺或不足的地方,并制定出相应有效的护理改善措施,大幅度降低患者多发病的产生,并为其预后生活质量及健康做出重要的关键作用[2]。随着目前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钬激光碎石术已普遍应用其中,但为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病情恢复效率,术后对其做出的护理工作是尤为重要的[3]。对此,本文将收治的86例接受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进行循证护理的干预措施,并与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86例行钬激光碎石术的输尿管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选取患者经B超及MRI辅助检查后,均符合临床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患者有男28例,女15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1.93±8.19)岁;观察组患者有男33例,女10例,年龄29~76岁,平均你那里(44.82±7.93)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较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积极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对患者的术前准备、健康宣教、生命体征监测以及告知其术后所需注意的有关事项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之上加以行循证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为患者成立专门的循证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及资历较深的护士担任其护理小组的组长,对其组内成员进行规范性的护理培训及考核。(2)详细了解与钬激光碎石术有关的临床知识并进行分析,同时深入了解对行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护理过程中所遇到难点及手术失败等原因进行探究总结,依据归纳出的问题进行改善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3)术前护理:详细为患者讲解术后可能出现的病发症状,如血尿、发热或尿道疼痛等都属临床正常的表现症状。使患者对手术产生一定的治疗信心,并配合完成手术。(4)密切检测患者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对其每次尿量、尿液性质、尿液颜色都进行详细记录,如出现异常情况需立即告知医师,并配合其为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术后详细告知患者所需注意的有关事项,如术后禁食6h、疼痛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尽早下场活动等。(5)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的前一天,由护理人员详细为其讲解出院后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患者需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不可过于激动、紧张。定期进行术后复查,并保持愉悦的心情。若出现严重呕吐、恶心、腰腹疼痛的情况需立即入院就诊,查明原因。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包括术后患者出现发热、血尿以及腰腹疼痛等。护理满意度采用问调查的形式统计,勾选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选项。总满意例数=满意+一般。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所行的循证护理,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比6.97%;对照组则有16例,占比37.2%;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评价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

肾、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肾、输尿管结石手术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佚名 肾和输尿管结石是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肾结石位于肾盏或肾盂中;输尿管结石大多 来自肾脏,常停留在输尿管的三个狭窄处。常见临床表现为:与活动有关的血尿、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钝痛、放射痛、绞痛。当合并感染时可出现脓尿;输尿管末端结石 还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双侧结石梗阻时,可导致无尿、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治疗方法可采取药物排石和手术。当非手术治疗无效,病人有频繁绞痛、血尿或引起 梗阻性积水、感染等并发症时,应考虑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法有肾盂或肾窦内肾 盂切开取石术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肾部分切除术和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此类手术后 的护理要点是:观察术后出血情况,预防大出血;保持各种引流管通畅及观察引流液 的颜色及量,预防感染。常见护理问题包括:①疼痛;②有手术切口、尿路感染的可能;③有肾后性肾功能受损的危险;④潜在并发症--术后大出血;⑤潜在并发症--漏尿; ⑥知识缺乏:术前准备重点及术后护理要点知识。 疼痛 [相关因素] 结石引起梗阻。 肾积水。 较小结石在尿路内移动和刺激,致平滑肌痉挛。 结石活动和摩擦,损伤粘膜。 合并感染。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有腰部钝痛或绞痛。典型绞痛常突然发生,如刀割样,沿输尿管向下腹部、 外阴部和大腿内侧放射。 肾区叩击痛。 有时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甚至发生疼痛性休克。 [护理目标]病人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自觉舒适。 [护理措施] 认真倾听病人主诉,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有何特征和伴随症状。

绞痛发作时遵医嘱给予解痉镇痛药,如阿托品、心痛定、黄体酮、度冷丁等,随时观察止痛效果。 绞痛持续时间长时,遵医嘱静脉补液,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疼痛缓解时,嘱病人多饮水(每天不少于2500mL),以利血尿排出和预防感染。 嘱病人适当休息,避免大幅度运动。 [重点评价] 疼痛是否减轻。 使用解痉镇痛药物是否有效。 有手术切口、尿路感染的可能 [相关因素] 结石梗阻。 引流管引流效能降低。 留置导尿管导致逆行性感染。 漏尿。 [主要表现] 病人主诉尿频、尿急、尿痛。 可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肉眼脓尿或尿液检查有脓细胞或尿液细菌培养阳性。 切口有红、肿、热、痛及分泌物。 [护理目标] 引流通畅,无尿路感染。 病人发生手术切口或尿路感染、能被及时发现和控制,预防发生术后继发性出血。 手术切口按期愈合。 [护理措施]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d2946125.html, 体外震波碎石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作者:杨福敏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13期 【关键词】泌尿系结石;体外震波碎石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13-0091-01 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由于其疗效显著、损伤较轻、费用低、患者易接受等优点,已成为泌尿系结石外科治疗的首选方法[1]。虽然ESWL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方法,但体外冲击波(SW)对人体各组织、器官都会产生一些影响,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其并发症护理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8年-2012年在笔者所在科行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3680例,术后发生并发症52例,男33例,女19例,年龄20~67岁。其中泌尿系结石、肾结石20例,输尿管结石32例,均行ESWL,术后并发症:肾周围血肿8例,出血5例,石街35例,发热10例。 2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2.1出血性并发症 由于人体血管对SW敏感,血管损伤导致的组织、器官出血是ESWL最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出血程度较轻,且为自限性,无需特殊处理即可在短期内自愈。肾周出血较少见,但如果处理不及时,将继发感染,严重者导致肾切除。 2.1.1血尿血尿发生率几乎达100%,可为镜下血尿,也可是肉眼血尿。护理措施:(1)告知患者在碎石后一般1~2天内有轻度血尿现象,这是正常的,请不必惊慌。大多在碎石后 1~2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用止血药。(2)少数患者血尿程度较重或时间延长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的凝血机制异常,需给予药物治疗。(3)嘱患者多饮水。 2.1.2肾实质和肾周血肿本组发生肾周血肿8例。肾脏出血程度和SW能量、冲击次数直接相关。术前有高血压3例,血小板偏低2例,慢性肾盂肾炎3例。术前有高血压史者应将血压控制正常,低能量SW进行碎石,冲击波数在2500次内。护理措施:(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只要配合治疗护理血肿可以吸收,取得患者的配合。(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每2 h测血压1次,如出现血压降低,脉搏增快,应加快输液,必要时输血。(3)绝对卧床休息2周以上,防止血肿破裂。(4)术后2~48 h患侧肾区冰敷,减少局部出血,72 h局部热敷

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01-09T09:41:11.94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22期作者:曹志媛 [导读]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症发生率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症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于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输尿管结石;双J管;并发症 0 引言 输尿管结石临床上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常放置双J管进行腔道支撑及引流尿液以促进泌尿系统功能恢复未完全痊愈的患者在病情允许下可携带双J管出院但双J管作为一种异物植入加之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不当等因素极易出现血尿、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延续性护理是指对出院患者仍进行持续性护理及健康管理相比传统护理服务领域更宽。现将延续性护理运用于2018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中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于我院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其中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5-67岁平均(40.39±2.87)岁置管时间1-3个月2天平均(2.32±0.65)个月。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9-65岁平均(41.02±2.56)岁置管时间1-3个月5天平均(2.28±0.68)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且本研究已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即出院时口头指导患者相关功能锻炼、活动休息指导、用药、饮食指导及定期复查、管道自我护理指导等。实验组运用延续性护理。具体如:①建立延续护理小组。选取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2名护士及护士长组成延续护理小组护士长作为小组组长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并发症处理、导管护理等并做成健康教育处方贴于患者的出院病历上。②于患者出院时建立患者的随访记录本包括联系方式、病情等鼓励患者主动与护理人员联系告知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简单的鉴别减轻患者的恐慌提高自我健康的观察能力。③并发症预防:嘱患者多喝水勤排尿禁止憋尿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以保持尿道及大便通畅预防血尿及感染、膀胱刺激征等并发症发生。携带双J管患者应注意避免管道挤压或拉扯腰痛时可通过改变体位来缓解疼痛切勿捶打腰部日常活动中应避免进行高强度、大幅度的运动以预防J管移位或脱出。随访中应注意提醒患者拔管或重新置管的时间。④随访:采用电话方式进行随访其中每两周电话随访一次调查患者出院后的健康状况并纠正其不良生活方式。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并发症包括双J管移位、膀胱刺激症等。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来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输尿管结石患者可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患者术后常留置双J管进行改善康复进程但其作为人类体内不可吸收的植入物随着置管时间的延长可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传统护理只对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缺乏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照料及追踪。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健康。延续性护理于19世纪50年代于美国提出旨在为不同场合的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满足其健康需求。基于此本研究对患者进行了延续性护理。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原因如下:①通过建立专业的延续护理小组并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延续护理计划保证了计划的专业性及全面性可促进疾病的有效恢复。②将相应的健康处方贴于患者出院病历上并对其进行宣教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及重视度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③利用多样化的通讯工具和患者进行良性互动为患者进行解答疑惑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改善依从性通过有效交谈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向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及行为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及行为诱导使患者及家属积极做好自我护理。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有助于降低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李静.延续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改善评价[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5):760-763. [2]周丽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术后携带双“J”管出院患者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52):103-10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