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09 MB
- 文档页数:134
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搞好规划、统筹安排、连片推进、规模开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复垦等各类建设资金,集中连片、分类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应坚持以水土流失严重、草原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为重点,兼顾农田防护林建设,在资金和项目安排向生态建设任务重的地区倾斜。通过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区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某某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处,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是某某省第二区域大县。辖2乡14镇3个街道办事处,299个村(居)委会,总人口46万。
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 181亿元,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3亿元,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5 亿元,增长13%;地方公共财政估算收入8.47亿元,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10140元,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50元,增长10%;金融机构存
款、贷款余额达到114.35亿元、83.75亿元,分别增长15.3%、13.5%。
按照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将面临着巨大压力。据有关专家分析,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一方面,按照人们生活改善和工业化对粮食消费的预测,全国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吨,比目前增长41%,要求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30kg。农业生产赖以发展的水资源逐步减少。人均水资源径流量将由2300m3下降到1728m3下降到25%。届时,粮食单产必须比目前提高55%以上,才能满足2030年人口峰值时的需要。在资源紧缩、需求强劲的背景下,如何确保21世纪我国食物安全,是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利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单产,建设高标准农田。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60号)、《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农业综合开发补助资金的通知》(财发〔2015〕32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地方2016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5〕70号)、《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 30600-2015)、《某某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16年第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预安排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某某实际,对全县有资格参与竞争立项的项目区,制定方案、公开条件、严格竞争程序和方法,经专家和领导反复实地勘察、论证,对照项目区选择确定的标准,最终选址于产业结构调整好,水源充足、开发潜力大、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而又集中连片的回车镇,拟建项目区辖2个行政村,总人口2505人,其中农业人口2505人,项目规划面积9000亩,在充分征求项目区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我们通过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勘察、理清开发思路、明确建设任务,对2015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了初步规划,编制完成了《某某省某某市某某县0.9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2 项目名称
某某县0.9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
1.1.3 项目范围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选择原则,经有关专家考察论证后,某某县0.9万亩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安排在---镇袁庄和北凹2个行政村,涉及人口2505人,治理面积 0.9 万亩。
1.1.4 项目建设单位
某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1.1.5 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6 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科学化,服务功能社会化,生产经营产业化,开发管理规范化,把项目区建设成为丹江口库区的绿色屏障,通过优化、整合和治理现有土地资源,通过水利、道路、林业等工程措施的实施,使项目区内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土地利用率显著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及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可新增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5km2,新增林网覆盖面积0.4 万亩,项目区林木覆盖率显著提高,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使当地农民年新增效益 4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 1717元。
1.1.7 项目建设期及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1 年,工程于2016 年1 月正式开始实施,预计2016年12 月底建成投入使用。主体工程于2016 年6 月底前完成。
1.2 编制依据及编制过程
1.2.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29 号部长令);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编报2015 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国农办〔2013〕115 号);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下达地方2016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指标的通知》(国农办〔2015〕70号);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
号);
7、《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GB/T18337.1-3-2001);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16453.1~4-2008);
9、《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1999);
10、《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50363-2006);
11、《机井技术规范》(GB/T 50625-2010);
12、《2015 年度某某县统计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