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信息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9
土地信息系统(LIS):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空间信息查询:是按一定的要求对土地信息系统所描述的空间实体及其空间信息进行访问,从众多的空间实体中挑选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空间实体及其相应的属性。
叠加分析:就是将具有相同坐标系统的多个空间要素对象的数据层进行叠加,产生一个新数据层面,该数据层面综合了原来两层或多层要素所具有的属性特征。
缓冲区查询:不对原有图形进行切割,只是根据用户需要给定一个点缓冲、线缓冲或面缓冲的距离,从而形成一个缓冲区的多边形,再根据多边形检索的原理,检索出该缓冲区多边形内的空间地物。
土地信息的构成:①地理空间信息——土地信息中最基本的信息首先是描述地块的地理空间位置、形状及其面积大小的信息。
②自然属性信息——它是反映某一特定地理空间区域内地块的自然属性状况,包括地形、岩石、基础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属性的特点。
③社会经济属性信息——这是反映某地理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交通运输能力、公共设施状况、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商业与服务业网点的分布、工农业产值、国民经济总产值、人文特征、土地利用状况及其特点等。
④国家有关土地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信息——它是指国家已出台的土地管理政策、机构设置、管理的方法及实施的技术规程、规范、土地法律与法规和每宗地的权利状况等。
答案二:(1)土地本身所客观反映的信息:土地空间定位信息(位置、大小、形状);土地质量信息(陆地、水域、土壤、岩石、沙滩、海洋);自然资源信息(植被、矿石、地形、地貌、水源);环境信息(阳光、温度、降水、风力、大气压)(2)土地关系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空间、地面、地下的各处建筑物信息、工、农、林、牧、渔等各种产业的土地利用及人口、文化、交通等等);社会法律信息(行政管辖、权属、有关政令、文书、契约、法规及转让交易)LIS的特征:(1)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空间信息的能力;(2)以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为目的, 以模型方法为手段, 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 并能产生高层次的土地信息;(3)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LIS在土地管理中的服务领域:1. 地籍管理:对土地确权、登记造册、发放使用证书2. 土地定级估价:评定土地级别及基准地价3.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监测、制图、统计、分析与管理4. 耕地保护:对农用土地进行分类, 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5. 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用地布局的部署6. 建设用地管理:对城乡建设用地的征收、划拨和出让实施统一管理7. 土地监察:调解土地纠纷, 监察土地政策的执行情况8. 土地整理: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提高集约度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1)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与土地信息技术更加融合;(2)时空LIS;(3)LIS应用模型;(4)Internet与LIS的结合;(5)LIS与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的结合;(6)更多地服务于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土地信息系统简介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一个用于管理和维护土地资源信息的软件系统。
LIS可以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土地资源的各种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情况、土地分布、土地所有权、土地交易价格、土地生态环境等。
LIS的主要目的是为政府、农民、农业企业、城市规划师、环境科学家等提供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服务,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供技术保障。
功能LIS的主要功能包括:1.数据收集:LIS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与土地资源相关的各种数据,如卫星遥感图像、现场测量数据、地图数据、统计数据等。
2.数据管理:LIS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包括数据的存储、分类、整理、更新等。
3.数据处理:LIS可以对土地资源数据进行各种处理,如数据清洗、图像处理、地理空间分析等。
这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土地资源信息。
4.数据展示:LIS可以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地图、表格、图形等形式进行直观展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
5.决策支持:LIS还可以借助各种分析工具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如土地评估、风险分析、策略规划等。
应用场景LIS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土地规划:LIS可以为城市规划师提供土地分布和土地利用情况的详细信息,帮助他们进行规划和设计。
2.土地管理:政府可以利用LIS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监督,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利用、土地环境等。
3.农业生产:LIS可以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土地评估和农作物分布等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农业经营决策。
4.自然资源保护:LIS可以帮助环境科学家对土地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为自然资源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5.土地投资:LIS可以为投资者提供土地交易价格、土地利用价值等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意义LIS的应用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LIS可以让用户更清晰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土地规划和农业生产决策,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土地信息系统简介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LIS)是一种用于管理、分析和展示土地相关数据的信息系统。
它整合了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土地信息系统的定义、功能、应用领域以及挑战和发展趋势。
定义土地信息系统是一种集成土地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获取、存储、处理和展示土地资源的相关信息。
它包括土地地理信息系统(L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LGIS)、土地管理信息系统(L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LMIS)和土地规划信息系统(Land Planning Information System,LPIS)等子系统。
功能土地信息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采集各种来源的土地数据,包括土地界线、土地类型、土地权属等信息,并将其存储在数据库中。
2. 数据管理与整合:对采集到的土地数据进行管理和整合,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3. 空间分析与模拟: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数据进行分析、建模和模拟,以获得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方面的信息和结果。
4. 决策支持与评估:基于土地数据和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和评估功能,帮助决策者优化土地利用、土地规划等决策过程。
应用领域土地信息系统在以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1. 土地规划与管理:帮助城市规划部门和土地管理机构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包括土地用途划定、土地用途变更等方面的工作。
2.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支持土地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为农林牧渔业、旅游业等提供土地资源利用的依据。
3. 土地权属管理与交易:用于土地权属登记、土地交易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4. 环境监测与评估:应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包括土地污染、土地退化等方面的工作。
土地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土地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
土地信息技术涵盖了多种技术领域,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的技术系统。
通过 GIS,我们可以将土地的各种属性信息,如地形、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现状等,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存储和处理,并进行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
全球定位系统则能够提供精确的地理位置信息,使得在土地调查和测量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点位坐标。
遥感技术则可以从远距离感知地球表面的信息,通过卫星或飞机等平台获取大面积的土地影像,为土地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早期的土地信息技术主要依赖于传统的测量和调查方法,工作效率低下且数据精度有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土地信息采集和处理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手段。
如今,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遥感技术以及地面激光扫描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获取的土地信息更加丰富、准确和实时。
土地信息系统是基于土地信息技术构建的应用系统,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信息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它不仅包括土地数据的管理,还涵盖了土地规划、土地评估、土地监察等多个业务领域。
例如,在土地规划中,通过土地信息系统可以对不同的规划方案进行模拟和分析,评估其对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从而选择最优的规划方案。
在土地评估方面,利用系统中的数据和模型,可以对土地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为土地交易和税收提供依据。
在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单机版到网络版,从部门级应用到跨部门、跨区域的集成应用的转变。
早期的单机版土地信息系统只能在单个计算机上运行,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困难。
而网络版的土地信息系统则实现了多用户同时访问和操作数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共享性。
一、名词解释1.土地信息系统的概念: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和传播土地信息,为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系统。
2. 土地信息: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3.空间参照系:主要指大地参考系,是指用数学方法来定义地面实体在通用坐标系中的绝对位置和大小。
4.地图投影:建立在地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的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其基本问题就是利用一定的数学法则把地球表面上的经纬线网表示到平面上。
5.元数据:是描述数据的数据,描述了数据库仓库的数据和环境。
6.拓扑关系:反映图件要素空间上相关性的关系。
7.矢量数据结构:通过记录坐标的方式来表现点、线、面地理实体位置及关系的数据结构。
8.数据字典:对所有与系统相关的数据元的一个有组织的列表,以及精确严格的定义,使得用户和分析人员对输入、输出、储存成分,甚至中间计算有共同的理解,是对整个空间数据库的总体和详细的小结。
9.空间分析:是基于土地或地理空间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的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10.空间插值分析:常用于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与其他空间想象的分析模式进行比较。
11.土地信息可视化:运用地图学、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土地信息输入、处理、查询、分析以及预测的数据及结果采用图形符号、图形、图像并结合表、文字、表格、视频等可视化形式显示,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二、填空题1.土地信息分类: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域特征。
(土地数据包括的内容)2.土地数据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时域特征3.土地信息的特征:区域分布、数据量大、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动态性。
4.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硬件、软件、数据、用户、应用模型。
土地信息系统的名词解释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是一种用于收集、管理和分析土地相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它可以帮助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状况、利用规划和决策,并提供有效的土地管理和监测手段。
本文将对土地信息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解释,包括定义、功能、应用和前景。
一、定义土地信息系统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的专业应用系统,它通过收集、整理和管理土地相关数据,并利用空间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展示这些数据,从而提供土地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
它不仅包括土地的空间属性(如位置、边界、土地利用类型等),还包括土地的非空间属性(如土地权属、土地产权等)。
二、功能1. 数据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多种土地相关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变化、土地所有权、土地价格等信息。
通过数据管理功能,用户可以方便地存储、查询、更新和分享土地数据。
2. 空间分析:土地信息系统通过空间分析功能,帮助用户理解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探索不同空间区域的土地利用差异,以及评估土地利用的潜力和限制。
例如,可以进行土地利用状况评估、土地适宜性评价等分析。
3. 可视化展示: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可视化展示功能,可以将土地数据以地图、图表、表格等方式呈现给用户。
通过可视化展示,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变化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土地资源信息。
4. 决策支持:土地信息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运算,为土地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它可以协助政府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土地开发评估和预测、支持土地资源管理和保护等决策。
三、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土地管理: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统对土地资源进行监测和管理。
它可以帮助划定土地界线、管理土地使用权、监测土地利用变化等。
2. 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师可以利用土地信息系统进行土地规划和设计。
第一章土地信息系统概述1.土地信息系统: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土地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空间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土地信息,并应用土地信息为决策机构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2.数据标准化的几种方法3.数据模型,数据结构矢量型,栅格型,矢栅混合型(线目标数字化在栅格内获取样点)4.1962年,在加拿大政府土地资源调查机构中开始了地图数字化的试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LIS。
5.分布式信息处理模式分布式处理是将不同地点的,或具有不同功能的,或拥有不同数据的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起来,在控制系统的统一管理控制下,协调地完成大规模信息处理任务的计算机系统。
6.土地信息系统的应用(选择题)地籍管理、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耕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管理、土地监察、土地整理、土地电子政务等第一章土地信息数据输入输出1.土地数据的地理基础地理基础是土地数据表示格式与规范的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统一的地图投影系统统一的地理坐标系统统一的分类及编码系统各种来源的土地信息和数据在共同的地理基础上反映出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关系特征。
2.地图空间数据的输入方法输入方法:数字化仪、扫描仪、摄影测量仪、全站仪、GPS接收机等。
3.数字化定标器的工作方式点式:按一下定标器的某个键,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点位,以x, y坐标的形式送入微机。
开关流式: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定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微机。
放松按键,鼠标器便停止工作。
连续流式:送入一条连续流式指令,只要定标器接触数字化板,便可将定标器在数字化板上标识的位置,以x, y坐标串的形式连续送入主机。
只有当定标器离开数字化板时,它才停止工作。
步进式:送入一条步进式指令,按住定标器的一个键并移动定标器,数字化仪便按一定的距离间隔向微机送入x,y 坐标串。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并作为知识来识别事物,从而向系统(人们)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知识和事实,作为生产、建设、经营、管理、分析和决策的依据,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2. 土地数据/是各种土地特征和现象,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和时域特征及相互关系的符号化表达。
3. 土地信息/是对表达土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土地数据的解释,是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特征、格局、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以及实体的数量、质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规律的总称。
4. 土地信息的特征/①空间特征;②多维特征(属性特征);③时间特征。
5. 土地信息系统/是土地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管理、表达、可视化和决策应用的计算机系统。
它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利用建立的数据信息库、模型库、知识库、方法库,集成土地业务分析模型与方法形成的软件系统,具有对土地相关数据的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显示和应用等功能。
6. 土地信息系统的学科关系/a与技术基础学科的关系:①与地图学的关系;②与测绘、遥感的关系;③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④与计算机图形学的关系;⑤与计算机辅助制图(cad)的关系;⑥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关系;⑦与软件工程的关系;b与土地管理学科的关系:①土地调查;②土地评价;③土地规划;④土地保护。
第二章土地信息与空间数学基础1. 地图投影/在数学中,投影是指建立两个点集之间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地图学中地图投影就是指建立地球椭球表面上的点与投影平面上点之间的一一对应的解析关系。
2. 参考椭球体/测量上为了处理大地测量的结果,采用近似于大地水准面形状的旋转椭球体形状作为地球形状的表述,并确定它和大地原点的关系,该旋转椭球体称为参考椭球体。
3. 地图投影变换/在进行地图投影时,把球面上的经纬线网转换到投影平面上,转换后的地图上的经纬网络必然产生变形,即地图投影变形。
这种变形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长度变形、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
数据:数据是表示和记录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像和声音的组合(有意义的组合)。
这种组合既具体生动地表示了信息的内容,也满足了处理、传播和使用的需要。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信息与数据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信息以数据的某种形式来表现,而数据则是表示信息的某种手段。
一定形式的数据可表示某一确定的信息,而某一确定的信息则可用不同的数据形式表达。
土地信息:它是空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他空间信息的基础。
土地信息是指表征土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土地信息系统:它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土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土地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土地信息,为土地研究和土地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的三个特征。
第一,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土地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性和动态性第二,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土地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土地分析方法,作用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
第三,计算机系统的支持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因而使得土地信息系统能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土地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过程动态分析。
土地信息系统的结构: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土地数据(空间数据)、相关人员。
其核心部分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和硬件)。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二、数据处理三、数据的存储与组织四、空间查询与分析五、图形与交互显示数据获取的特点一、获取来源的种类多样性二、获取来源的海量性和异质性三、获取来源的分布性四、获取来源的集成性土地信息系统数据获取的主要三种方式。
一、原始数据采集二、地图数据采集三、综合数据处理土地信息的表达方式。
一、用文字和数字表示二、用专题地图表示三、用专题图像表示四、用多媒体表示土地信息分类的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土地信息编码概念:土地信息与其他任何一种信息一样,使用编码表达并储存在计算机中。
土地信息系统的原理及应用1. 简介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IS)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技术来管理和分析土地信息的软件系统。
它通过集成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等相关数据,并提供空间分析、决策支持和可视化展示功能,为土地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2. 原理土地信息系统的原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处理、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四个方面。
2.1 数据采集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主要包括人工采集和自动采集两种方式。
人工采集通过现场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土地相关数据,例如土地所有权、土地类型、土地用途等。
自动采集则利用遥感技术、GPS技术等手段获取土地的空间分布和属性信息。
2.2 数据存储和处理土地信息系统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和管理土地数据。
常用的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Oracle等。
数据处理方面,土地信息系统可以进行数据清洗、数据匹配、数据分析等操作,以提供准确的土地信息。
2.3 空间分析土地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主要包括空间查询、空间关联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
通过空间分析,可以获得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土地利用的热点区域等信息,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4 决策支持土地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功能,将土地信息以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为土地管理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决策支持功能包括风险评估、规划编制、土地监管等。
3. 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在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监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3.1 土地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土地管理部门的数据管理和工作流程优化。
通过土地信息系统,相关部门可以方便地查找土地所有权、土地用途等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3.2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信息系统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重要支持。
通过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功能,可以帮助规划人员确定土地利用的方向和策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信息系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土地信息系统(Land information system)课程编码:学分:1.5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学时;上机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GIS原理、数据库原理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土地信息系统》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所学的土地信息系统基本概念与原理、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其基本特征等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并能很好的掌握其方法,熟练掌握土地信息系统的操作及应用,通过实践掌握土地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建立的基本技术,为在实践中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土地信息系统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土地信息系统数据获取(2学时)主要内容:数据获取特点分析、数据获取方式和手段、数据获取发展趋势分析;第三章土地信息的表达(2学时)主要内容:概述、土地信息分类与编码、土地信息的标准化、土地信息的可视化、土地信息的数据质量;第四章土地信息数据库(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信息系统数据模型、土地信息系统数据库建模方法、土地信息数据结构、我国土地信息数据库建设现状;第五章土地信息的分析(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信息分析应用概述、土地信息分析模型、方法、成果输出;第六章国土电子政务(2学时)主要内容:系统设计框架、系统建设内容和主要功能、国土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国土电子政务的实施设计;第七章地籍管理信息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地籍管理的主要业务、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地籍数据库设计和建立、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若干关键问题;第八章土地定级、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市场的主要业务、土地定级、基准地价测算与自动更新系统、宗地地价评估、网上房地产管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第九章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系统(2学时)主要内容:系统整体设计、计算机支持系统设计、我国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实践;第十章土地规划信息系统(1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业务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子系统;第十一章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1学时)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概述、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系统;第十二章土地信息技术发展趋势(2学时)主要内容:多维土地信息系统、工作流技术、数据挖掘、ComLIS与WebGIS三、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掌握土地信息系统基础理论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具备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和系统二次开发的能力。
土地信息系统知识点汇总第一章1 .信息与数据信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客观世界事物的特征及诸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抽象反应。
数据(data)是为了满足处理,传播的需要,通过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可以识别的符号或介质表示或者记录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的信息载体。
2 .土地信息特征空间特征:土地属于空间信息,其空间位置的识别是和数据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土地信息区别与其他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多维特征:在二维空间的基础上,土地信息还具有多维的属性特征,对应的土地数据有时又称为非空间数据,是描述特定空间目标的自然、经济或社会特征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时变特征:地球自身和人类活动使得土地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土地信息时序变化的特征如周期性变化,波动性变化十分明显。
3 .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土地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硬件设备、计算集软件设备、数据和用户。
4 .土地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与其他应用软件一样,土地信息系统一般包括数据输入,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用户接口等等。
土地信息系统采集、管理土地数据,分析和输出土地数据的主要功能如下: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
2)数据格式化、转换、概化。
3)数据存储与组织。
4)查询、统计与计算。
5)空间决策分析。
6)信息显示与输出。
第二章1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与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的海洋面重合,并延申扩展到大陆内部形成的不规则的闭合曲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重力等位面。
测量上把与大地水准面符合的最理想的旋转椭球体叫地球椭球体。
2 .参考椭球体参考椭球体是一个数学定义上的地球表面,就是一种具有几何参数的地球椭球,通常以参考椭球体的长半轴a、短半轴b和扁率阿尔法来表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我国在1952年以前采用的是还福特椭球体,从1953年起改用克拉索夫斯基(北京1954坐标系),1978年决定采用1975年第十六届国际大地测量以及地球物理联合会推荐的新球体,称为GRS (1975),并以此建立了我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西安1980坐标系)。
⼟地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地信息,⼟地信息系统的涵义。
⼟地信息是指表征⼟地系统诸要素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
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字、⽂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是表达⼟地特征与现象之间关系的⼟地数据的解释。
⼟地信息系统是以⼟地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持下,对⼟地相关数据进⾏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并采⽤空间模型分析⽅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信息并应⽤和传播⼟地信息,为决策服务⽽建⽴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简述⼟地信息系统的组成、基本功能。
1、⼟地信息系统⼀般由硬件、软件、数据库、⼈、应⽤模型。
硬件配置:主要取决于系统功能的要求和数据存储量,⼀般包括输⼊设备(如数字化仪、扫描仪、键盘等)、输出设备(如绘图仪、打印机、显⽰器等)、计算机系统,数据存贮设备(如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磁带机等)。
软件:由管理软件和功能软件组成。
功能软件⼀般包括输⼊与预处理、数据库管理、数据处理、产品输出以及⽤户接⼝五⼤模块。
空间数据:具体描述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以结构化的形式(数据库)存储在计算机中,以混合式、扩展式、开放式的⽅法连接查询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应⽤⼈员:对GIS技术和功能有⾜够了解,具备有效、全⾯可⾏的组织管理能⼒。
GIS应⽤⼈员包括系统开发⼈员和GIS技术的最终⽤户。
他们的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是GIS⼯程及其应⽤成败的关键。
应⽤模型:构建专门的应⽤模型,⽤以解决某⼀专门部门的问题,如⼟地利⽤,洪⽔预测等。
——⼟地信息系统的核⼼是数据库,⽤于存贮各种空间位置、拓补关系和⾮空间数据。
数据库配有管理软件DEMS,实现数据的查询、更新和修改,保持数据的现势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2、⼟地信息系统系统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和编辑。
主要⽤于获取数据,通过对数据的检验和编辑保证⼟地信息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完整性(所谓的⽆缝数据库)、数据值逻辑⼀致、⽆错等。
土地信息系统-题库1、土地信息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答案:数据采集、处理、存储与组织、查询统计、空间分析和显示等。
2、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源有哪些?答案:社会经济数据3、目前,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已经较普遍地应用计算机、网络、空间信息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完善土地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答案: 1.提高认识2.加大投资力度3.加强软硬件建设4.加强师资力量培训5.规范和标准制定6.信息共享研究4、举例说明什么是拓扑邻接、拓扑关联和拓扑包含?答案:拓扑邻接是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相邻宗地、地块等之间的关系。
拓扑关联是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如界址点、界址线与宗地之间的关系。
拓扑包含是指面与面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之间的关系。
如地块与插花地之间的关系。
5、土地信息系统有哪些功能?它有哪些应用领域?答案:应用领域:1)地籍与房产管理;2)农业、土地和水资源规划;3)林业资源清查与监测;4)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5)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环境保护; 6)大型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实施控制; 7)公用事业管理; 8)市政建设与管理(包括城市规划)6、土地信息输出设备有输出设备及评价指标:答案:输出设备及评价指标: 1)显示器:尺寸、分辩率、点距、刷新频率、带宽等; 2)打印机:精度、速度、色彩; 3)绘图仪:幅宽、采彩、速度。
7、什么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硬件: 1)主机:计算机、图形工作站和主内存; 2)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数字化仪、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3)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4)存贮设备: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 5)数字测绘设备:全站仪、GPS、数字摄影测量仪等。
软件: 1)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等;2)GIS/LIS软件:Arcinfo、Mapinfo、MapGIS、SuperMap、Erdas等; 3)辅助软件:Autodesk CAD、Photoshop、Illustrator等。
第一章绪论什么叫信息、数据?它们有何区别?信息有何特点?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等。
信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事件、事物、现象等的内容、数量或特征,以便向人们(或系统)提供关于现实世界新的事实知识,作为生产、管理、经营、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客观性适用性共享性可传输性。
数据=信息+噪声或误差噪声或误差:与目标物无关的干扰+与目标物有关的模糊干扰可以排除,但模糊可减少不能排除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表达),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涵(内容)什么叫空间数据、地图?举例说明空间数据有哪几种类型?空间数据:图形,影像非空间数据:文字、公式、模型、表格空间数据用于描述有关空间实体的位置、形状和相互关系的数据,以坐标和拓扑关系的形式存储地图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什么叫地理信息、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地理信息指与空间地理分布有关的信息,它表示地表物体和环境固有的数据、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形、图像等总称。
信息系统指具有采集、处理、管理和分析数据能力的系统,它能为单一的或有组织的决策过程提供各种有用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是各种土地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文字、数据及各种土地专题图表)的输入、存储、解说、修改、量测、统计运算、分析和输出的技术系统。
土地信息系统组成从计算机系统的角度来看,GIS是由软件、硬件、数据和用户组成。
用户(GIS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是系统的核心,按其功能分为GIS专业软件,数据库软件和系统管理软件等)硬件(各种设备-物质基础,用以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地理信息或空间数据,主要包括:GIS主机,GIS外部设备,GIS网络设备等)。
土地信息系统的功能:(1)数据采集、检验与编辑(2)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化、数据转换及数据概化)(3)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组织)(4)查询、统计、计算(5)空间分析(6)显示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输出多种地理空间信息的能力具有空间分析、多要素分析和动态预测的能力;并能产生高层的地理信息由计算机系统支持进行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并由计算机程序模拟常规的或专门的地理分析方法,作用于空间数据,产生有用信息,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任务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要的空间信息系统。
LIS所处理的事务包括那些业务?(功能)为地籍管理、土地定级估价、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建设用地管理、土地评价、耕地保护、土地监察、土地整理、土地档案资料管理和统计分析等业务的提供技术支持。
简述我国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重大信息工程已纳入国家计划,一批国家级和地方级的GIS相继建立并投入运行,一批专业遥感基地已建立,并进入了产业化运行,一批综合运用“3S”技术的重点项目已实施,并在自然灾害监测和图土资源调查中发挥效益,一批高等院校开设了与GIS相关的新专业,培养了一大批从事GIS研究与开发的高层次人才,具有我国自主版权的GIS基础软件的研制逐步进入了产业化轨道,等等这些都标志我国GIS 产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70 年代初,地理/土地信息系统处于试验阶段;80 年代,地理/土地信息系统这一新技术在我国正式进入全面试验阶段;从1986 年到 1995 年前后, LIS 处于发展阶段;90年代中期后,LIS开始广泛推广应用,LIS处于应用普及阶段。
第二章土地信息系统空间参照系统投影的基本原理?高斯投影减少误差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地球椭球表面(或球体表面)与地球平面之间点与点或线与线之间一一对应关系。
可以将经纬度坐标转换成平面直角坐标,这样就可以方便地进行距离、方位、面积的计算:F:(φ,λ) (x,y),φ为经度,λ为纬度;高斯投影减少误差基本基本思想:高斯投影属于横轴等角切圆柱投影。
中央经线和赤道投影为互相垂直的直线,且为投影的对称轴投影后无角度变形,即保角投影中央经线无长度变形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越低,变形越大,赤道处最大同一条纬线上,离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在6°带范围内,长度变形线最大不超过0.14%为了保证地图的精度,采用分带投影方法,即将投影范围的东西界加以限制,使其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这样把许多带结合起来,可成为整个区域的投影我国不同比例尺常用的投影方式有哪些?为什么采用这些投影?1.我国1:1万至1:50万的地形图全部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1:100万(包括1:100万)以上地形图采用正轴割圆锥投影(Lambert投影)2.比例尺表明了地图数据的详细(精确)程度,因此不同比例尺地图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
等角圆锥投影特别适宜于作为中纬度处沿纬度线伸展的制图区域之投影,投影结构简单,无邻带边界投影裂缝产生拓扑不一致性的情况,故兰伯特投影较适用于制作中国全图的地图投影。
一幅图可覆盖大片中纬度地区,可整幅覆盖我国境内领土;由于我国位于中纬度地区,中国地图和分省地图经常采用割圆锥投影(Lambert 或Albers 投影)。
常用高斯投影分为3°带和6°带投影,限制了长度变形。
由于其投影精度高,变形小,而且计算简便(各投影带坐标一致,只要算出一个带的数据,其他各带都能应用),大大减少了计算量。
因此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应用,可以满足军事上各种需要,能在图上进行精确的量测计算。
大比例尺的地图为什么可以忽略投影方式?地图投影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
通常地图投影对中小比例尺地图影响很大,对于大比例尺地图,则影响很小,地球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认为是一个平面,不是球面。
所以在一定精度要求范围之内,大比例尺地图可以忽略投影方式。
为什么在GIS应用之前需要了解所采用的地图投影?答:为了知道数据所在坐标系,以便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方便的转换到其他坐标系中,另一主要的目的是让使用的数据的人结合数据坐标系信息(一般包含有地图投影信息)知道数据的具体地理位置,坐标的含义。
如果你拿到一幅数字地形图,如何了解地图是否已经经过投影?是否可以忽略投影方式?答:课本:一、地理坐标系:指经纬度坐标及高程坐标可以作为所有空间要素的参照系统。
2空间大地直角坐标系。
3.平面直角坐标系。
以平面为基础的平面坐标系。
现实世界是以相对于指定原点的XY坐标值来定位的参照系统4、系统:可以定义高度和深度。
也叫高程参考系统。
二、1.将地球表面上的点转移到平面上,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地理坐标与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之间的关系。
这种在球面和平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就是地图投影方法。
存在投影变形,种投影决定了它适宜某种应用2.地图上一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直线距离水平的投影长度之比,称为地图比例尺。
比例尺表明了地图数据的详细(精确)程度,因此不同比例尺地图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
三、各类比例尺吩幅编号基本规则:编号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纬度60以下,纬度差4 为一列,依次用ABCD。
V表示,列号前冠以N或S 以区别北半球南半球;从180经线算起,自西向东6为一纵行将全球分为60纵行(j-50)1:50万1:100万分为两行两列共四幅分别用ABCD表示J-51-A1:25万四行四列共16幅分别以【1】【2】。
表示J-51-【2】1::10万12行12列共144幅分别用1、2.。
144表示J-51-51:5万在1:10万基础上进行分为四幅分别以ABCD表示J-51-5-B1:2.5万每幅1:5万分四幅用1234表示J-51-5-B-41:1万每副1:10万分8行8列64幅J-51-5-(24)1:5000 在1:1万基础上分四幅用abcd 表示J-51-5-(24)-b第三章数据——通过数字化或直接记录下来的可以被鉴别的符号,包括数字、文字、符号和图像等。
数据质量是空间数据在表达这三个基本要素时,所能够达到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统一性的程度土地数据质量可以说是满足土地管理者的需要程度。
空间数据采集方法手工数字化手扶跟踪数字化仪采集摄影测量数字化采集扫描跟踪数字化采集外业实地数字化采集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描述性数据信息.元数据的作用:1)帮助数据生产单位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空间数据、建立数据文档,并保证即使其主要工作人员离退时,也不会失去对数据情况的了解;2)提供有关数据生产单位数据存储、数据分类、数据内容、数据质量、数据交换网络及数据销售等方面的信息,便于用户查询检索空间数据;3)帮助用户了解数据,以便就数据是否能满足其需求作出正确的判断;4)提供有关信息,以便用户处理和转换有用的数据。
空间数据输入主要有哪几种方法?如何进行操作?(1)数字化仪进行数据输入。
在进行数字化时,首先将待数字化的地图或航片等固定在数字化仪上,输人其比例尺,并用游标定出图幅上的左下角点和右下角点,确定出数字化范围,然后数字化员小心地用手扶动游标,使游标十字丝尽可能地保持在数字化线上,再按动游标键钮进行输入。
在一般的数字化工作中常见的有两种基本输入方式,即流方式和点方式;(2)用扫描仪进行数据输入。
将装有电荷藕合器件(CCD)的高分辨率镜头的摄像机与扫描装置以及低功率激光源组合在一起,对数字化对象进行扫描后,CCD将摄取的影像分解为离散的像元,然后将其记录成"黑”或"白”的像元。
当然,这样得到的数据还需进行大量的处理工作后才能变成有数字地图要素,如等高线、道路等。
手扶跟踪数字化误差主要有哪些来源?如何提高数字化精度?手扶跟踪数字化与扫描数字化有哪些主要区别?非空间数据如何输入?如何实现空间数据和非空数据的连接?手扶跟踪数字化:直接获取矢量数据,数据量较小,数据结构简单。
速度慢、精度低,作业劳动强度大,自动化程度低,精度易受控制点的数量和精度、操作者的技术及认真程度、原始地图的质量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适用于小规模数据的采集。
扫描矢量化:输入速度相对较快,可大大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适用于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单一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