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817.00 KB
- 文档页数:11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日期
目次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3钣金件设计规范
4焊接件设计规范
5铸件设计规范
6机加件设计规范
7公差设计规范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10技术要求规范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1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
常用标准件优选清单见附件,产品常用紧固标准件优选清表。
2常用外购件优选清单
2.1选用原则
满足性能指标,供货稳定,供货周期不超过2个月;性价比优,能够用其他品牌及型号替换。
2.2滚珠丝杆类
台湾TBI、台湾上银
2.3直线导轨类:
台湾上银
2.4减速器:
2.4.1 行星减速器:德国纽卡特(NEUGART)
2.4.2 蜗轮蜗杆减速器:台湾成大
3钣金件设计规范
3.1弯曲棱边应与切割边垂直。如不能保证,应在弯曲棱边和切割边的交汇处设计一个R大于2倍板厚
的圆角。如图1所示。
3.2弯曲棱边与槽孔棱边的距离应大于弯曲半径加2倍壁厚的距离,或者让槽孔横跨整个弯曲棱边。如图
2所示。
3.3复杂结构应组合制造。将复杂结构分拆成几件简单结构,再组焊在一起。如图3所示。
4焊接件设计规范
4.1 几何连续性原则
应避免在几何突变处设置焊缝。如果不能避免,则设定过渡结构。如图4所示。
4.2 避免焊缝重叠
应避免多条焊缝交汇。改进措施:加辅助结构;切除部分;焊缝错开。如图5所示。
·
4.3 焊缝根部优先受压
焊缝根部有裂纹,易产生缺口作用。焊缝根部承受拉载荷能力<承受压载荷能力。如图6所示。
4.4 最少的焊接
应减少焊缝的数量,减小焊缝的长度。如图7所示。
5铸件设计规范
5.1铸件壁厚宜薄、小,大的实体结构宜用空腔结构。
5.2应避免铸件厚薄不均。
5.3铸件应设计为受压件,不宜设计为受拉件。
5.4铸件应有排气孔。
5.5应减小后续加工余量。
6机加件设计规范
6.1机加件应设退刀槽。外螺纹退刀槽宽度宜设为≥1.6倍螺距,内螺纹退刀槽宽宜设为度≥2倍螺距。
6.2应遵循最小加工量准则(如图8所示)。
6.2.1分解构件,使复杂构件拆分成多个简单构件。
6.2.2台阶平滑过渡,减少加工量。
6.2.3简化加工行程。
6.2.4轴类零件最大处外径尺寸与最小处外径尺寸差距宜小不宜大。
6.3应设有夹持面,如图9所示。
6.4不宜在斜面开孔。
7公差设计规范
7.1同一道工序准则
对有平行、同轴、对中等要求的加工面,宜设计成在同一道工序中加工。
7.2最小公称尺寸准则
构件尺寸在满足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应越小越好;有较高配合精度要求的工作面的面积和配合距离宜小。
7.3避免累积误差准则
不应采取串联尺寸标注,非功能性的尺寸可降低尺寸精度等级。
7.4采用弹性元件准则
宜采用柔度大的弹性体消除导轨、螺纹、铰接、插接件等其间隙问题。
8便于装配、维护及可靠性设计规范
8.1简单原则。宜采用最少数量,最简单形状、加工装配工艺,最少工艺步骤,最普通材料,最简单工具,
最简拆卸步骤等。
8.2装拆时如果有易掉的细小物件,应有固定设计措施。
8.3关重零部件在装配过程中,应先有支撑的部位再连接螺钉。
8.4容易松动的位置宜加弹垫或螺纹胶等防松措施。
8.5重要部位元器件应设置两个,互为备份。
8.6 重要部位元器件应性价比优、可靠性好、便于维护。
9外观设计/表面处理规范
9.1用手压外壳的任何部位,应无异响,外壳表面宜圆滑。
9.2设备任何部位应无毛刺和锐边。
9.3宜避免外露螺钉,螺钉的规格及颜色宜一致。
9.4主色系为3种颜色:珍珠白、淡蓝色、银灰色。外观颜色、光泽等以色板为准。
10技术要求规范(按需选取)
10.1常规技术要求
a)去尖角毛刺(锐边倒钝)。
b)未注倒角C*/R*。
c)未注线性及角度尺寸公差按GB/T 1804-f(精密级)/m(中等级)/c(粗糙级)/v(最粗级)。(机加件宜选m)
d)未注形位公差按GB/T 1184-H/K/L。(机加件宜选H)
10.2表面处理技术要求
10.3热处理技术要求
11常用材料及图样标注
第9 页/共11页
注:字体加粗材料优先采用。
第10 页/共11页
机械结构设计规范
12结构设计检查表
结构设计检查表
图号(或项目):编号:
注:“是”表示考虑了该项内容,“否”表示没有考虑该项内容或考虑不完备,“N/A”表示该项内容不涉及。设计:校对:审核:
第11 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