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
- 格式:pdf
- 大小:371.27 KB
- 文档页数:58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一•概述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 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
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 ORS( hypoosmolarity OR 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
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诊疗及预防专家共
识(2023年版)
背景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已成为最常见的抗生素不良反应之一,尤其在儿童中更加常见。
早期的诊断和预防是减轻病症、优化治疗和个体化药学的重要步骤。
因此,本专家共识旨在提供针对儿童AAD的最新诊疗及预防方法。
诊断
1. AAD的诊断应基于儿童在使用抗生素后出现腹泻,且未出现其他病因的情况下做出。
2. 对于轻度腹泻儿童,临床医生可以观察治疗。
对于中度腹泻儿童,建议口服补液盐。
对于重度腹泻儿童,应立即住院治疗。
3. 对于病情复杂且症状持续的儿童,建议进一步进行肠道病原学检测。
预防
1. 严格遵守抗生素的使用指南,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
2. 不推荐原则性使用预防性益生菌或益生元以预防儿童AAD 的发生。
3. 鼓励适度增加有益菌群,可以通过饮食或制剂膳食补充。
4. 慎重选择抗生素,避免使用影响肠道菌群的药物。
结论
本专家共识提供了诊断和治疗儿童AAD的最新建议,并提出了预防策略,旨在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和健康。
需要临床医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儿童AAD的发生率和危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作者:单位:入站时间:2010-01-22 23:38:00通讯作者:陈洁浙江大学医学院儿童医院(杭州 310003)一、概述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
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ORS(hypoosmolarity OR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O 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
儿童腹泻病的诊断治疗原则首医大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郑军写在课前的话腹泻病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同时也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虽然世界卫生组织1991年推出第1版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
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在腹泻的治疗中,尚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因此本课讲课的儿童腹泻病诊断、规范化治疗对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重要意义。
一、概述腹泻是指大便中水分及大便次数异常增加,通常 24 小时之内 3 次以上。
大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
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儿童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 10 亿人患腹泻,其中 5 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年有 8 .36 亿人次患腹泻,其中 5 岁以下儿童占 3 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 0 .7 次/人, 5 岁以下儿童的年发病率平均为 1 .9 人。
世界卫生组织 1978 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 年正式实施, 1991 年推出第 1 版的《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
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至今,腹泻病仍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也是5 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在腹泻的治疗中,尚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多年来口服补液疗法治疗急性腹泻获得了成功。
从 1978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 )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EF )将口服补液盐作为治疗急性腹泻脱水的首选疗法后,使 5 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的死亡人数从 450 万下降到 180 万。
但是在发展中国家急性腹泻仍然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 WHO 和 UNIEF 已经公布了新修订的《腹泻临床管理推荐实施指南》,腹泻病治疗研究也取得了两项重要的成果,旨在大幅度降低腹泻儿童死亡数。
@@[2]陆国平.休克的处理.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增刊): 4748.@@[3]陈绍潞.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及液体疗法//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77 - 397.@@[4]杨于嘉.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薛辛东.儿科学.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05:36-51.@@[5]王野坪.小儿体液平衡特点和液体疗法//崔焱.儿科护理学.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5-91.@@[6]欧弼悠.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液体疗法//王慕逖.儿科学.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52.@@[7]华绍芳,薛风霞.妇科围术期的输液输血治疗.中国实用妇科 与产科杂志,2007, 23:168-171.@@[8]赵学英,阙呈立,邓兰芬.ICU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护理进展.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2-64.@@[9]赵淑艳,李桂梅.儿童应激性高血糖.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8, 23:316-318.@@[10]梁黎.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与处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803-806.@@[11]辛颖.小儿低血糖危象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 21:803-805.@@[12]叶礼燕,金英姬,张亚明.对“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 家共识”的一点疑问及答复.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66- 267.2011-06-24“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的答疑陈绍潞 自本刊2009年第8期刊出“儿童腹泻病诊断原则的专家共识”[1](下简称“共识”),2010年刊出“共识解读”[2]及“对‘共识’的一点疑问及答复”[3]后,有读者通过各种方式对共识中腹泻重度脱水的补液方案提出一些不同意见或疑问。
现归纳与商榷如下。
10. 3760/ cma. j. issn. 0578-1310. 2011. 09. 014 作者单位:100007 北京市东城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老干部处(原在北京市东单儿童医院)万方数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 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 原则的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634-636.@@[2]叶礼燕,聂晓晶.“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解 读.中华儿科杂志,2010,48: 260-262.@@[3]叶礼燕,金英姬,张亚明.对“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 家共识”的一点疑问及答复.中华儿科杂志,2010,48:266- 267.@@[4]邓金鍌.如何合理地计划小儿补液.中华儿科杂志,1962, 12:368-375.@@[5]张亚明,金英姬.重度脱水体液复苏时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702-703.@@[6]张芳,李静,章美华.5%与10%葡萄糖注射液对腹泻患儿血 糖和胰岛素水平影响的研究.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下 半月刊):4-5.@@[7]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3版.北京:人民卫万方数据生出版社, 2003: 100.@@[8] Taeusch HW, Ballard RA. Avery's dlseases of the newborn. 7th ed.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98: 1240.@@[9]林宇中.新生儿静脉滴注10%葡萄糖的最适宜速度.中华护 理杂志,1985, 20:101-102.@@[10]林屿琮,刘瑞霞,李忠信.新生儿10%葡萄糖输液速度与血 糖的关系.天津医药,1983,11:350-352.2011-03-21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生堡』b型苤盍垫!!玺生旦筮塑鲞箜生期垡b虫』呈些坐:垒P型垫!Q:!些堡:奠垒堡其中一个方法是通过减少液体中钠和葡萄糖浓度、降低ORS溶液的渗透压以避免高张液体的不良作用。
2001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咨询技术会议上评论了相关的研究,认为WHO和UNICEF推荐用低渗ORS治疗急性非霍乱腹泻患儿是有效和安全的…。
低渗ORS与标准ORS比较,在补充累积损失量期间,粪便排出量较标准ORS少36%,呕吐次数较标准ORS减少16次,口服补液失败(需改用静脉补液病例)减少33%;在补液治疗24h后平均血钠浓度明显低于标准ORS组。
但低渗ORS组未出现低钠血症或使原有的低钠血症加重,两组尿量相近,说明低渗ORS不但疗效好,而且安全,对急性非霍乱腹泻患儿补液有益。
其他研究中,ORS总渗透压210—268mmol/L、钠浓度50—75mmol/L。
与标准ORS比较,粪便排出量减少20%,呕吐减少30%。
低渗ORS对A,3L霍乱与标准ORS同样有效和安全,而在成人霍乱患者,无症状、暂时性低钠血症发生增加,提示成人霍乱患者可以使用低渗ORS,但应监测血钠浓度¨4…。
三、补锌锌是体内200余种金属酶的必要组成成分,参与调节DNA的复制和核酸合成,影响细胞分化与复制;对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的维持、调节起重要作用;能有效改善机体中各抗氧化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从而提高其总体抗氧化损伤能力;对儿童肠结构与功能起着重要作用,缺锌可导致肠绒毛萎缩、肠道双糖酶活性下降,补锌能加速肠黏膜再生,增加刷状缘酶水平。
腹泻时补锌,是考虑到锌在细胞生长和免疫功能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儿童是缺锌的高危人群。
据报道,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缺锌,发展中国家儿童缺锌较为普遍。
土耳其一项对7—12岁儿童体内锌含量的研究,收集发样412份,血样686份,低于正常值范围低限的儿童分别占88%和66%。
巴西、危地马拉、墨西哥和波多黎各有关锌缺乏的调查发现,锌摄入量的中位数为50%一80%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J。
儿童腹泻病诊治专家共识摘自《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8期一.概述腹泻病为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除中国外,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患腹泻,其中5亿在发展中国家。
我国自解放后,尤其自80年代以来,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仍属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卫生部防疫司(现疾病控制司)的调查结果分析,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占3亿人次,腹泻病年发病率约为0.7次/人,5岁以下小儿的年发病率平均为1.9次/人。
世界卫生组织于1978年制订全球性腹泻病控制规划,1980年正式实施,1991年推出第一版《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这些规划和指南的实施,尤其是口服补液盐的应用,对于减少腹泻儿童的死亡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到20 05年,全球5岁以下小儿因急性腹泻年死亡人数已从1979年的450万降至160万。
在我国,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腹泻病仍为常见病,而且是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腹泻的治疗中,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近年来,对于腹泻病治疗的研究中有两项重要的成果:①将钠浓度降到75mmol/L、葡萄糖浓度降低到75mmol/L、总的渗透压降低到245mOsm/l的“低渗”ORS(hypoosmolarity ORS)配方有助于缩短腹泻持续时间,减少大便的量以及减少静脉补液;②补充锌有利于缩短腹泻的病程、减轻病情并预防未来两三个月内的腹泻复发。
为了完善在腹泻治疗管理中的综合治疗策略,大幅降低腹泻儿童的死亡数,实现到2015年五岁以下小儿因腹泻死亡数比1990年减少三分之二的新千年目标,WHO和UNICEF在2005年联合发表了新修订的腹泻管理推荐指南,该指南得到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和全世界许多专家的协助支持。
中国医药报/2009年/8月/18日/第B02版临床用药防治儿童腹泻的专家新共识本报记者白毅腹泻病是全球的一种常见疾病,特别是儿童腹泻,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
近日,在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学组联合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举办的“儿童腹泻病研究和临床管理新进展”继续教育项目视频会议上,与会儿科专家指出,由于发病率高、危害大,儿童腹泻病已成为感染、消化和儿科领域的关注重点,科学合理防治至关重要。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儿科叶礼燕教授说,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腹泻病仍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统计,该年龄组每年发病数约1.5亿人次,死亡数约150万~250万人;我国解放后经济和卫生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但1988年由卫生部防疫司组织的21省市入户调查估计,我国每年仍约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约有2.98亿人次,平均为每年2.5次/人。
1992年卫生部委托全国有关专家制订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
该方案在全国的实施,对提高我国腹泻病的诊治水平和降低腹泻病的死亡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腹泻的治疗中,仍然存在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过多使用静脉补液等问题。
为了进一步规范儿童腹泻的诊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感染学组等联合制订了《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专家共识》,并已于近日出台。
共识强调了对儿童腹泻尽早口服补液,推荐应用低渗口服补液盐(低渗ORS);补锌治疗;合理使用抗菌药;使用预防性疫苗等关键问题。
以低渗ORS替代标准ORS叶礼燕教授在重点解读这一共识时介绍说,用ORS治疗急性腹泻脱水被认为是20世纪腹泻研究领域的一个最重要进展。
标准ORS由WHO推荐,1971年首次开始应用。
到目前为止,该配方在世界范围内用于防治腹泻脱水,不论腹泻病因及年龄,均被证明有效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由于ORS的应用,到上个世纪90年代,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减少100万例与腹泻相关的死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