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五篇
- 格式:docx
- 大小:52.83 KB
- 文档页数:31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模板五篇植物生长素是由具分裂和增大活性的细胞区产生的调控植物生长方向的激素。
植物生长素对于许多学生而言是个难点,下面就是整理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产生部位、运输和分布。
3.说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尝试分析经典实验,提高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对科学家实验的分析和技能训练,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老师让学生回答“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2.老师设问:(1)这是植物生活中的什么现象?(2)环境中哪种刺激引发了红杏出墙?(3)红杏出墙对它的生活有什么益处?“红杏”为什么会向光生长,在这个过程中植物体是怎样调节的?(过渡语)让我们一起探索“生长素的发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实验(1)观察图片,认识胚芽鞘结构材料:金丝雀虉草展示胚芽鞘图片:尖端和尖端下部教师做背景介绍: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装物叫胚芽鞘,它能保护生长中的胚芽。
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钻出地面,出土后还能进行光合作用。
(2)分析达尔文实验首先,展示达尔文的实验示意图。
其次,教师解释锡箔纸,不透光。
第三,教师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第四,教师描述各组的实验处理(对照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归纳实验现象。
第五,教师逐步设出问,引导学生分析和推测,教师归纳: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尖端,发生弯曲的是尖端下部。
②植物弯向光源生长需要尖端和单侧光。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三、教学难点:1.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课堂互动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现象,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 生长素的最早发现:1880年,达尔文发现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2)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1910年,郭葛等人从人尿中分离出生长素。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1928年,温特证明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运输到下部。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 促进生长: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
2) 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能促进植物插条的生根。
3) 抑制生长:生长素过多时,会抑制植物细胞的生长。
4.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植物器官和细胞类型而异,表现出促进或抑制生长的两重性。
5.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1) 极性运输:生长素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2) 非极性运输:生长素在成熟组织的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7. 作业布置:设计一份关于生长素实验的探究报告。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调节生长素浓度,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2. 生长素类似物的研究与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达尔文的燕麦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产生:了解生长素主要由植物的幼嫩组织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
3. 生长素的运输:掌握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
4. 生长素的作用:了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器官发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生长素的作用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
3.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长素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产生、运输和作用的课件。
2. 实验材料:准备生长素溶液、植物材料等,用于实验教学。
3. 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关于生长素发现的相关论文和书籍,以便学生深入阅读和探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不正常的现象,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 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分享彼此的看法。
4. 讲解与展示:教师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展示相关实验现象。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生长素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达尔文的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机制:生长素的合成部位、运输途径和作用部位。
3.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调控开花结果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特点。
2. 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长素的发现实验和作用机制。
3. 结合实例,分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生长素的发现实验、作用机制和农业生产应用的图片和视频。
2. 教学素材:相关实验报告、论文等。
3. 实验器材:植物生长激素溶液、植物幼苗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颗高大的植物和一颗矮小的植物,引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差异的好奇心,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物生长素。
2.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a. 达尔文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植物会向光源弯曲生长,进而介绍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和结论。
b. 詹森的实验:讲解詹森如何通过实验发现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 拜尔的实验:介绍拜尔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即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d. 温特的实验:阐述温特如何通过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存在,并命名这种物质为生长素。
3.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机制:a.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介绍生长素主要在植物的茎尖、根尖等部位合成。
b. 生长素的运输途径:讲解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c.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阐述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作用部位,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开花结果等。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从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到郭葛的分离纯化生长素。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和实验设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3. 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和郭葛的分离纯化生长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
2.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讲解达尔文的燕麦实验、温特的实验和郭葛的分离纯化生长素实验。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介绍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和根的向地性的实验证据。
4.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讲解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机制和实验证据。
6. 布置作业:设计一道有关生长素实验的题目,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2. 评价内容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的掌握、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的展示。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的图片和视频。
2. 实验材料:生长素溶液、植物材料、实验仪器等。
3. 参考资料:有关生长素的科学研究论文、教材和网络资源。
八、教学拓展:1. 介绍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教案: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3. 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到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出植物生长素的作用。
问题示例:- 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因素或物质起着调控作用?- 有没有听说过植物生长素?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步骤二:讲解使用多媒体或课件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并简要说明其在植物生长和发育中的重要性。
植物生长素是一类植物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它可以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分生组织活性等,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步骤三:发现历程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讨论和小组研究等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以下几位科学家的相关研究:1. 雷诺·桑塔2. 切尔菲等人3. 波文顿4. F.W. 温特步骤四:展示和讨论学生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讨论。
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各位科学家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做出的贡献。
步骤五:应用领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应用领域,并进行展示。
植物生长素在农业、园艺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应用领域进行研究,并汇报给全班。
步骤六:知识巩固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请写出植物生长素的两个主要作用。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学研究有什么重要影响?步骤七:总结和反思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思。
- 你觉得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对现代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以适应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及其意义。
2.掌握生长素的作用、产生、运输及生理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生理作用。
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及生理作用机制。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达尔文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向学生提问:达尔文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达尔文没有发现生长素?2.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介绍温特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提问:温特实验是如何证明存在一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2)讲解生长素的命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3)展示生长素的发现历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逐步揭示生长素奥秘的。
3.生长素的作用(1)展示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引导学生分析生长素浓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2)讲解生长素的作用,包括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插条生根等。
(3)举例说明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棉花保蕾、防治番茄落花落果等。
4.生长素的产生与运输(1)介绍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合成途径。
(2)讲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3)分析生长素运输的生理意义,如促进植物器官的分化、调控植物生长等。
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机制(1)介绍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包括促进细胞壁松弛、调控基因表达等。
(2)分析生长素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如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
(3)讨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6.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研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启示?7.作业布置(2)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生长素作用曲线的绘制,加深对生长素作用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1.讲解生长素的作用机制时,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便于学生理解。
2.在分析生长素运输方式时,可以结合实际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高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学教案范文五篇高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学教案范文五篇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就是整理的高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学教案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1一、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步骤〖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篇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最新精品)】案例名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参考课时为1课时。
本课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
《植物的激素调节》这一章的内容,揭示了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之一:激素调节,与第1、2章内容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
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内容,层层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
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作用──促进生长,这也为继续探索第二、三节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应用奠定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阐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技能目标:①了解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根据本节相关原理,尝试设计一些独特盆景方案并思考操作步骤。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日常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关于植物生长素的感性认识,虽然在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学生对于生物的调节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植物激素还是相对陌生的。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2. 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使用多媒体展示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的相关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3. 进行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生长素的作用。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生长素实验材料。
3. 相关动画和视频资料。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是什么因素促使植物生长?2. 学生分享关于生长素的知识,教师总结并板书:生长素。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5分钟)1. 介绍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包括达尔文的燕麦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分析各个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让学生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15分钟)1. 生长素的产生:介绍生长素的合成部位和合成过程。
2. 生长素的运输:讲解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3. 生长素的作用:阐述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以及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四、生长素实验(15分钟)1. 分组进行生长素实验,如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实验、生长素抑制生长的实验等。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生长素的作用。
五、总结和拓展(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掌握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产生、运输和作用。
2. 提出拓展问题,如: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引导学生思考。
六、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报告。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5分钟)1. 介绍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历程:从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到温特的实验。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弯曲、生根等。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素运输方式的机理和实验证明。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长素的发现历程。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过程,增强学生对生长素现象的直观理解。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生长素发现历程的图片、实验视频等。
2. 实验材料:生长素溶液、植物幼苗等。
3. 小组讨论表格:记录学生讨论结果。
4. 作业:生长素相关问题思考题。
教案剩余部分(六至十章)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概念和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生长素的发现历程,重点介绍温特的实验。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讲解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弯曲、生根等方面的影响。
4.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讲解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的特点和机理。
5. 实验演示:展示生长素溶液对植物幼苗的影响,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素的作用。
6.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长素运输方式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证明。
八、作业布置1. 观看生长素实验视频,了解实验过程和结果。
2. 查阅资料,了解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思考题:生长素的发现对植物生长研究有何意义?生长素运输方式有哪些实际应用?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从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到郭葛的分离纯化生长素。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性别分化等。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运输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长素的作用。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剖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达尔文的燕麦实验,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3.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生长素作用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案例分析:分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性别分5. 课堂小结:总结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分析生长素的作用机理和运输机制。
六、实验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实验目的: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2. 实验材料:幼苗、生长素溶液、对照液(如蒸馏水或盐水)、培养皿、移液器等。
3. 实验步骤:a. 准备相同数量的幼苗,平均分为若干组。
b. 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对照液。
c. 每组幼苗分别浸泡在相应的生长素溶液或对照液中,确保充分接触。
d. 将各组幼苗放入培养皿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e. 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4.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比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的幼苗生长情况,分析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及其浓度效应。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模块,第三章《植物激素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两部分内容。
通过观察现象总结向性运动的概念。
通过探究活动弄清生长素发现过程及其作用。
重点介绍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等科学家100多年前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高中教材中利用科学研究的过程来呈现科学知识的部分并不多。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就是其中比较完整地反映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本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科学探究素材。
植物向性运动的内容与“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有关,对理解适应性等有重要意义。
生长素的内容牵涉到植物的个体发育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向性运动的概念。
(2)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学科王(3)理解植物向光性原因,生长素产生、分布和运输。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2)运用生长素作用原理分析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植物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的思路、方法观察、假说、实验验证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使一个继承、修正、补充、创新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校绝大多数学生生长在农村,对于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是在对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和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后,基于对植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方式——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的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植物个体水平的稳态和调节,并与1、2章内容并列共同组成生物有机体稳态调节知识体系。
本节作为本章的第一节内容,深入揭示了植物向光性这一生命现象是在生长素调节作用下产生的个体适应性,随着生长素的发现学生认识到植物激素的存在,并初步了解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这为进一步学习生长素的其他生理作用及激素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说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训练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教育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长素发现过程。
难点: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四、学情分析通过前两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和稳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又是怎样的呢?它与动物的调节方式又有什么区别?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是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
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并且在学习孟德尔豌豆实验时,又学习了“假说演绎法”,已经有了基本的生物学科素养,小组合作意识较强,所以对于本节课“生长素的发现历程”的四个实验的设计,以及层层递进的推理过程都能很好地理解。
但对于实验的设计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要着重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多媒体出示:向日葵图片。
讨论:(1)图中向日葵的生长方向有什么特点?(2)可能是哪种环境刺激,引发了向日葵生长方向的改变?向日葵会朝向太阳生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象。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达尔文的燕麦胚芽鞘实验、詹森的实验、拜尔的实验、温特的实验等。
2. 生长素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植物方向等。
3.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 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生长素作用实验,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讨论法:分组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预习生长素相关知识,分组准备讨论话题。
教案内容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生长的原因。
2. 新课导入: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逐一讲解达尔文、詹森、拜尔、温特的实验及其结论。
3. 生长素的作用:讲解生长素在植物生长、插条生根、植物方向等方面的作用。
4. 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介绍生长素在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的应用。
5. 生长素的发现与农业生产实践:分析生长素发现对农业生产的意义,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改进措施。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2. 回答:温特3. 提问: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4. 回答: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八、课堂实验:1. 实验目的: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胚芽鞘实验、根的向地性实验、顶端优势实验等。
2.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性别分化等。
3.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难点:生长素运输机制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 利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生长素的作用和运输现象。
3.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生长素的微观结构和运输过程。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胚芽鞘、插条、植物激素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移液器、培养皿等。
3. 多媒体教学资源:生长素的动画、图片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胚芽鞘实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提出问题:“什么是生长素?它对植物生长有什么作用?”3. 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分组讨论生长素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如促进生长、促进插条生根等,分享讨论成果。
4. 探究生长素的运输方式:进行实验观察,分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如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达尔文的燕麦实验表明____是弯曲生长的原因。
2. 选择题: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促进插条生根、控制性别分化等。
3. 简答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八、拓展与延伸:1. 讨论: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如何利用生长素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等。
2. 研究:生长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促进愈伤组织生长、控制癌细胞生长等。
九、课后作业:1. 观看生长素的科普视频,加深对生长素的理解。
高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学教案范文五篇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下面就是整理的高中《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物学教案范文五篇,希望大家喜欢。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1一、教学目标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步骤〖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生思考回答师提示。
1.弯向窗外生长。
2.是较长时间的单侧光刺激引起植株弯向窗外光源生长。
这样,可以使植株获得更多阳光,从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更多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
3.植株的弯曲生长发生在幼嫩部位。
教师讲述:以上都与生物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功能有密切的联系,而不同种的生物调节方式不同,植物是通过激素调节,动物则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作教师:“生长素是什么?科学家是怎样发现生长素的?”〖板书〗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给出达尔文向光性实验示意图。
1880年,达尔文研究了光照对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实验一: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时,弯向光源生长。
实验二:切去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实验三:用锡箔小帽罩住胚芽鞘的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实验四:用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只照射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仍然弯向光源生长。
〖旁栏思考题1〗生思考回答师提示1.提示:分别遮盖胚芽鞘顶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排除法,观察某一部分不受单侧光刺激时,胚芽鞘的反应,从而确定是胚芽鞘哪一部分在起作用。
胚芽鞘弯曲生长的是顶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光刺激的是顶端。
这说明,是胚芽鞘顶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让学生分别回答。
最后总结:达尔文推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发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掌握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家在探索生长素过程中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科学家探索生长素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作用。
2. 利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在探索生长素过程中的严谨态度。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生长素溶液、植物材料、显微镜等。
2. 教学课件: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
3. 案例资料:生长素发现相关科学家的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生长素的兴趣。
2.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介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包括达尔文的实验、詹森的实验、拜耳的实验等。
3.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讲解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如促进细胞伸长、影响植物向光性等。
4.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介绍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等。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生长素实验,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的影响。
6. 案例分析:分析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科学家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实验操作能力等。
六、教学延伸与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生长素发现史的探讨,让学生了解生长素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科学意义。
2. 引导学生关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量等方面的作用。
3. 探讨生长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