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是宋代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教案及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 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暮、吟、瑟”等7个生字,会写“暮、吟、题”等13个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题西林壁》和《雪梅》所含的哲理:(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4.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1.理解景物描写与表情达意的关系。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 (1)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2)万物都自己的优缺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读。 3.背诵古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介绍诗人。 我们在低年级曾学过一首诗《草》,记得吗? (师生齐背《草》) 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白居易) 我们今天再来学习白居易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暮江吟》。(板书:《暮江吟》)(课件出示2) 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 (课件出示3)(出示课件——白居易照片、生平简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暮、吟”(课件出示4) 2.学习会写字 “暮、吟”(课件出示5) 指导书写:“暮”的中间一横要长一些;“吟”的最后一笔不是点。 3.理解题意 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

1.师:诗人白居易离开京城,到杭州任职的途中,心情非常地愉快,写下这首诗,通过课前的预习,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指名说题目的意思) 2.师:到底诗人吟了什么诗,我们来听听看。(课件出示6)(生听课件中范读) 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 (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 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课件出示7) 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 (师生共同解答“残阳”“铺”“瑟瑟”等字。)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说诗句的意思) 5.指导朗读一、二两句。 过渡语:下因为江边傍晚的景色是如此吸引人,不知不觉已到夜晚。 6.指导学习三、四两句。(课件出示8) 这两句描写了江边的哪些景色? 诗人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露水和月亮?(板书:露水月亮) 把什么比作什么,又把什么比作什么。 诗人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连用了两个比喻描写了江边夜晚迷人的景色,诗中还用哪个词来形容?(可怜)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导语:《题西林壁 》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下面由 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题西林壁古诗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有许多环节没有把握好: 一、如何带领学生品味字句,领会意境,获得美感? 推敲重点字词, 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 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 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 哲理美、 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 总结。 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 但是仍 然不透彻。我只是让学生用一个词语 来感受峰和岭的不同, 这时如果能引入毛泽东的“无限风光在险峰”的诗句 ,或其它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峰的高、险,课堂的诗味会更浓些。 二、教学机智欠缺 欣赏完庐山的风光片后, 我让学生谈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我有些误 导:用一个字来概括。其实我想说: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我没能及时调整自己的 教学策略。 再如作者仅仅在说庐山吗?一个学生没有按我的思路去说, 而是介绍 作者的背景资料, 我应该鼓励学生说下去, 而不是一味地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答 案打断学生的回答。 三、为了让学生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我设计了看“地球”环节, 把本来不复杂的问题更复杂化了, 王老师的建议 很好: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如苹果、橘子等,学生的直观感受更 真切,化难为易。 我从老师们的辩课中发现自己教学中的许多不足,这次参加中心组的活动, 我受益匪浅。

从望庐山瀑布到题西林壁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从望庐山瀑布到题西林壁分析唐诗和宋诗的区别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苏轼的《题西林壁》都各有其独特的艺术成就。然而比较这两首诗,又会发现它们风格韵味不同,各有特色。《望庐山瀑布》是一首色彩浪漫,气势豪放的写景诗,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景象壮观的“庐山飞瀑图”。而《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生活哲理。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举一个例子说明,比如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之一):“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这首诗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诗人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作势,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费匠心,深折透辟,即以意胜。 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这便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讲的“不涉理路,不落言诠”。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清人赵翼评论道:“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而宋诗不仅在章法上,在音调上也一改旧观,多挺拔瘦劲,以黄庭坚诗为代表,与唐诗的浑雅之音迥异。此外,严羽曾指摘黄庭坚和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实际这也正是宋诗区别于唐诗之处,是宋诗的一大特点。 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唐宋初以来,宋诗仍受残唐诗风的影响,尚未出现具体新创的系统。真正的

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篇一:题西林壁试讲教案】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借助插图、展开想象,并运用增、补、调、换四种方法理解古诗,体会诗句的意境。 3.习得观察方法,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4.指导背诵《题西林壁》。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让学生掌握理解诗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古诗蕴含的道理。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望庐山瀑布》引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读好一首古诗,还要注意停顿和节奏的划分,大家边听老师读,边在自己的书上划分节奏,好吗?(ppt投影节奏划分) 生根据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理解 (一)借助题目悟方法 师:孩子们,要想看懂一首古诗,首先要理解它的意思,请大家说 说平时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诗句意思的? 请看这首古诗的题目:题西林壁(指题目)(借解释小结方法) 板书:增补调换 (二)运用方法学诗句,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读读古诗的第一二句:(齐读) 请大家按照刚才小结的理解诗句的方法,学习小组之间讨论讨论这 两句诗的意思,要是能把用到的具体方法跟同学说说就更好了!开 始吧! 师巡视,倾听、指导。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认真,谁来结合理解古诗的方法,说说第一句 的意思? 补充解释:看课文插图,理解“横看”“侧看” 谁来继续结合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第二句的意思 请大家看看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庐山 生充分观察课文插图,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 是呀,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ppt) 想再看看庐山吗?(出示一组庐山图片) 能再说说庐山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吗? 能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两句诗吗?(个别读) 师:是呀,这些都是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色。(板书:景) 只要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就会看到庐山不同的样子,所以观察庐山的角度远远不止文中提到的六个。 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游览庐山,写下了他们的感受,我们去 看看诗人眼中的庐山,感受庐山的千变万化:(师大约讲解诗意)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所以,难怪诗人说庐山:(齐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 同 请大家闭上眼睛,边读边在头脑里想象庐山的样子,把你最喜欢的 那幅庐山风景画读出来…… (三)活用方法悟诗情 庐山的景色真是让人目不暇接!所以诗人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请大家继续用刚才理解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师:诗人已经看到庐山这么多不同的景色了,为何它还说看不清庐 山的真实面目呢? 生:因为他身在庐山之中,视野太狭窄,所能见到的只是庐山的局 部 师:所以这两句诗的解释中,我们还可以用“补”的方法,把原因补 充得更加具体——

题西林壁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 四年(2)班:张春英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3.powerpoint。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课题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师:这首古诗,有些同学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步骤吗?(课件出示) 知诗人,解题意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习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指导朗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理解注释: ①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北麓。 ②.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 面西面看。 ③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④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⑤缘——因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3、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4、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5、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题西林壁》知识点

《题西林壁》知识点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

寺里墙壁上的。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练习题 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壁》题:____________西林:________________ 只缘:__________不识: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全诗意思

题西林壁全诗意思 题西林壁 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 书写, 题写。 西林: 西林寺, 在江西庐山。下面整理了题西林壁全诗意思,希望对您有帮助~ 《题西林壁》全诗鉴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意思】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 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 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 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 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 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由此,这首小诗格 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此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 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 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 的哲理之光。从此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 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 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 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由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 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理为特色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 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 于豪放之外”。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 语浅意深, 因物寓理, 寄至味于淡泊。 《题 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古诗解释 《题西林壁 》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 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和解释和翻译等相关内容。 欢迎大家阅 读。 题西林壁⑴ 赵玄荒院士楷书刻石拓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⑵,远近高低各不同⑶。 不识庐山真面目⑷,只缘身在此山中⑸。 题西林壁(2)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看山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 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 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 侧面。 ⑶各不同:各不相同。 ⑷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⑸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 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 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 间。 文学 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 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 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 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 、 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 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 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 林壁》 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 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 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 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 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 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 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 前人未曾道的意境; 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 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 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 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 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 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 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 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作者苏轼在元丰七年(1084年)春末夏初畅游庐山时,书写在庐山西林寺墙壁上的。作者通过写观察庐山的各种不同感受,提示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问题。尤其是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赞赏。因为作者在人们十分熟悉、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巧妙地说出了一个“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特别是这个道理一经作者用诗的形象语言说出,就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是训练学生欣赏美,感悟美,以及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观察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2、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3、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4、设疑:学习古诗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呢?(古诗的意思?作者表达的感情?) 5、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二、解疑合探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古诗《题西林壁》的解释

古诗《题西林壁》的解释 《题西林壁 》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以下是小编 跟大家分享古诗 《题西林壁》的解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 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 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 处、 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 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 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 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句
1/5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 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 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 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是即景说理, 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 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 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 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 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 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 必须超越狭小的 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 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 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 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 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故而亲切自然。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 州 (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 赴汝州时经过九江, 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 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 间。
2/5

苏轼-题西林壁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解 西林,即西林寺,在江西庐山上。《题西林壁》就是题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元丰七年(1084)五月,苏轼由黄州改迁汝州团练副使,特地取道游庐山。刚入庐山的时候,曾写过一首五言小诗:“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他很风趣地说,第一次见到庐山,好像遇到一位高傲的陌生人;要想和他混熟,今后就得常来常往。他“往来山南北十余日”,最后写出这篇歌咏庐山的名篇。 句解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位置不同,看到的风景也就各不一样。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步移景异、姿态万千的庐山景色。意思是,横望庐山,山岭逶迤,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奇峰突起,峻峭挺拔。无论是远处观望,近处细看,还是高处俯视,低处仰观,所见景象全然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并没有像其他诗人那样仅仅止于惊叹和迷惘,而是进一步地思索:我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山中,所见只是一峰一岭一丘一壑等局部景致而已,而未能超然庐山之外统观全貌。 这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即景说理,有着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

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结尾二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发人深思的空间。 评解 清赵翼评《题西林壁》时说:“庐山名作如林,若再实做,断难出色。坡公想落天外,巧于以偏师取胜。”苏轼的这首诗妙在不在写景上与前人一分高下,而是以意理胜出,道前人所未道之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深入浅出,生动有趣。这正是苏诗的一种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晓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不时闪烁着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其内涵却是丰富的。诗人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特征,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复习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虽然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了,但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为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会很困难,没想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古诗,甚至能流利地背诵全诗。看到学生们这么高昂的学习情绪,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学习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想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试试看,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当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写的意思。这时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生动的画面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题西林壁》简单鉴赏 《》是宋代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译文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赏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平的,还有苏轼的其他着作等,相信课前预习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习。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习,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习。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习,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

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习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习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

对《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壁》的赏析

对《望庐山瀑布》与《题西林壁》的赏析 摘要:文中通过对《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两首诗词的解读,感悟到了我国博大精深的唐诗宋词文化,以及大师们的独具匠心与妙笔生花。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李白;苏轼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唐诗起源于魏晋以来文风的不断转变发展,繁荣得益于统治者对诗才的偏爱。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精华,蜚声四海,映照古今,其内容之广泛,体裁之多样,艺术之精湛,都是历代无法与之相比的。宋词则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 而山水文化,又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这其中庐山山水文化,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激情、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 唐朝诗仙李白就从庐山的一个视角写下了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 诗《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

落九天。 这是一首画面壮观,气势恢宏的山水诗歌。描写的是庐山瀑布。庐山雄伟峭拔的香炉峰,在日光照耀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远看瀑布像一条白链高挂在前边江面上。这首七绝,描写庐山瀑布的总体阵容。首句写阳光灿烂、紫烟缭绕的香炉峰,算是铺设背景,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是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并为下句做好铺垫;“遥看瀑布挂前川”,写瀑布从山顶直垂下来,就像悬挂在山前河道的上空一样,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

古诗三首 第9课 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暮江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风景诗。诗人选取了从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热爱大好秋色的喜悦之情。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雪梅》这首诗写出了梅与雪的特点。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 学情分析: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教学只有多读多悟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感染,激发浓厚的情趣,体味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学建议: 教学本课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鼓励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初读解字词,熟读知大意,品悟情感的思路推进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反复诵阅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课可先引导学生解诗题,知作者,并通过设计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自读古诗,把握节奏,再通过自由交流理解诗意,其间适时引导朗读,体会词语的用法、诗的意境,在理解品读中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难点 体会诗句中含有的哲理。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古筝曲《渔舟唱晚》。 学生:搜集三首诗的作者的有关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