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57.17 KB
- 文档页数:15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综合试题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不食嗟来之食齐大饥。
黔敖①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
有饿者蒙袂②辑屦③,贸贸然而来。
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注】①黔敖:人名。
②秧:袖子。
③屦(jù):麻鞋。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待饿者而食之________②从而谢焉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②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3)请你结合《鱼我所欲也》,简述对这个故事所含道理的认识。
(4)从“施与者”的角度谈谈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2.阅读季布司马迁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
单于尝为书嫚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
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
”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
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陈胜等起。
于今创痍未瘳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③。
至,留邸一月,见罢④。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
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乐布列传》【注释】①嫚(màn):侮辱。
②瘳(chōu):(伤、病)痊愈。
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
④见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
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尝为书嫚吕后B.欲/以为御史大夫C.上默/然惭D.故/特召君耳(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部编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习题(一) 《前辈勤学》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
”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
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
洎⑥北⑦归,窗下石上,双趺⑧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
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
(选自《鹤林玉露》)注释:①胡澹庵:北宋官员。
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
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
③道:指学问。
④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
⑤昧爽:拂晓,黎明。
⑥洎:到。
⑦北:向北,名词作状语。
⑧趺:脚。
阅读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和“洎北归”的“北”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不耻下问(《〈论语〉十则》)B.温故而知新(《〈论语〉十则》)C.孔子东游(《两小儿辩日》)D.虽乘奔御风(《三峡》)2.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就明而读就:即,连词。
B.然龟山盖少年事盖:大约,表推测。
C.无垢乃晚年乃:是,表判断。
D.辄执书立窗下辄:就,连词。
3.选出对“胡澹庵见杨龟山,龟山举两肘示之”的句意理解正确的两项。
()A.是向友人炫耀他读书的用功刻苦。
B.是向友人说明,他学问上的长进是和他两肘三十年没离开过书案有直接关系。
C.是告诉友人,做学问实在太苦了。
D.说明学问上要想有所建树,就必须勤学苦读。
4.本文虽表现的都是勤学苦读,但在描写两人的写法上却不一样。
请联系短文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这几句用了什么写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知道“程门立雪”的典故吗?它说明了什么?请你再写出两个勤学苦读的典故。
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语文试题带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鄙:________②神弗福也福: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3)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
对此,你有何评价?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身L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九年级语文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谮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注】①佚(yì):通“逸”,逃跑。
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丝带。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昔者舜工于使人工:________②然犹策之不已策:_______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②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三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一)(一)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凡得学者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吾徒相教④徒以有先生也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答:(二)画皆以人重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
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听茶声然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相许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②后世见者必宝之: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二)1、执泥绘像(《贤奕编·警喻》)歙(1)俗多贾(2),有士人父壮时贾秦陇(3)间,去三十余载矣,独影堂画像存焉。
一日父归,其子疑之,潜以画像比拟无一肖,拒曰:“吾父像肥皙(4),今瘠黧;像寡须,今髯多鬓皤(5),乃至冠裳履綦,一何殊也!”母出亦曰:“嘻!果远矣。
”已而,其父与其母亟话畴昔,及当时画史姓名,绘像颠末,乃惬然阿曰:“是吾夫也!”子于是乎礼而父焉。
【注释】(1)[歙(Shè)]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
(2)[贾(ɡǔ)]指经商或商人。
(3)[秦陇]秦州、陇州。
(4)[皙]皮肤白。
(5)[皤(pó)]白。
(6)[綦(qí)]鞋上的装饰。
(7)[亟(qì)]多次。
(8)[颠末]始末。
(9)[惬(qiè)然]高兴的样子。
(10)[阿]惊讶声。
【练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去()焉()以()肖()乃()是()2、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①子于是乎礼而父焉()②一日父归,其子疑之()子曰:学而时习之()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2王者何贵;I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者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1、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王者何贵?(2)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茫茫之天也-2、翻译句子。
“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3、请把管仲的“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的思想,用四字短语来概括:4、《曹刿论战》中哪一句话与“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相吻合?3、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午”皆为人名。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
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自草奏,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罚俸。
公之周旋⑤小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
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注)①况:况钟,字伯律,时任苏州太守,明朝著名廉官。
②府治:府街。
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灾。
④砾:小石,碎石。
⑤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
(1)悉:(2)舍:(3)过:2.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
(1)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2)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3.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可及矣”,况钟的“不可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毗引裾①帝②欲徙冀州士卒家十万户实河南。
时天旱蝗,民饥,群司以为不可,而帝意甚盛。
侍中辛毗与朝臣俱求见,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毗曰:“陛下欲徙士卒家,其计安出?”帝曰:“卿谓我徙之非邪?”毗曰:“诚以为非也。
”帝曰:“吾不与卿议也。
”毗曰:“陛下不以臣不肖,置之左右,厕③之谋议之官,安能不与臣议邪!臣所言非私也,乃社稷之虑也,安得怒臣!”帝不答,起入内;毗随而引其裾,帝遂奋衣不还,良久乃出,曰:“佐治,卿持我何太急邪!”毗曰:“今徙,既失民心,又无以食也,故臣不敢不力争。
”帝乃徙其半。
(注)①辛毗:字佐治。
裾:衣服的前后襟。
②帝:魏文帝曹丕。
③厕:安置。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实(_____)(2)俱(_____)(3)诚(_____)5.将中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其欲谏,作色以待之,皆莫敢言。
邹忌讽齐王纳谏九年级(下)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把握“三叠”式结构,体会其别致精美。
文章有“比美”“进谏”“赏谏—朝齐”三个段落。
“比美”中的“三问”“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三思”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进谏”中的“三比”比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赏谏”中的“三赏”“三变”演绎了齐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以及“战胜于朝廷”的辉煌。
文章“三叠”式结构的运用,彰显了整齐对称之美。
(2)理解类比说理、委婉讽谏的劝说艺术。
采用类比的方式说理是本文最显著的特点,邹忌是以自身经历与齐王“之蔽”进行类比的。
邹忌讽谏齐王时,先从自家“比美”的趣事侃侃道来,通过“三比”,顺理成章地推出了“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这种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的类比进谏,不能不让齐王欣然领悟,从而接受群言,而使齐国大治了。
故事复述邹忌从与徐公比美的日常小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他以自身经历,讽谏齐威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齐威王从谏如流,齐国终大治。
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 通假字孰视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 2. 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原意为:衣服,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原意为:脸,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 (3)动词的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原意为:听到,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 3. 一词多义(1)朝:①朝.服衣冠2014____________②于是入朝.见威王F____________③皆朝.于齐 ____________(2)谓:①谓.其妻曰F____________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F____________③予谓.菊(《爱莲说》) ____________④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____________⑤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3)甚:①君美甚.F____________②王之蔽甚.矣F____________③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____________(4)美:①徐公不若君之美.也F____________②吾妻之美.我者 ____________③才美.不外见(《马说》) ____________(5)下:①乃下.令F____________②受下.赏F____________(6)上:①受上.赏F ____________②上.书谏寡人者F____________③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某某楼记》)____________④苔痕上.阶绿(《陋室铭》) ____________4. 重点实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____________纳F:___________谏:____________(2)邹忌修.八尺有余修:____________2014(3)而形貌昳丽..昳丽:__________(4)窥.镜窥:____________(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____________(6)徐公何能及.君也及F:___________(7)旦日..,客从外来旦日:__________(8)明日..徐公来明日:__________(9)又弗如远.甚远:____________(10)私.我也/臣之妻私.臣私:____________(11)于是入朝见.威王见F:___________(1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诚F:___________(13)皆.以美于徐公皆:____________(1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F:_________方F:___________(1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__________左右:__________(16)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____________(17)王之蔽.甚矣蔽:____________(18)王曰:“善.。
语文九年级九年级期末复习文言文综合检测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节选)《孟子》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_____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________(2)下列各组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潭西南而望B.是亦不可以已乎颓然乎其间者C.得之则生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不足为外人道也(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4)这篇文章论证了什么观点?节选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公输》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为.楚造云梯之械()7、吾义.固.不杀人()13、子墨子九距.之()2、将以.攻宋()8、不可谓知.类.()14、子墨子之守圉.有余()3、起.于齐()9、胡不已.乎()15、公输盘诎.()4、夫子何.命.焉为()10、胡不见.我于王()16、吾知所.以.距子矣()5、愿.借子杀之()11、解带为.城()17、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6、请.献十金()12、九设攻城之机变..()18、虽杀臣,不能绝.也()二、翻译下列句子1、夫子何命焉为?()2、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3、吾义固不杀人。
()4、胡不见我于王?()5、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6、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7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8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三、课文赏析。
写出2个与本文人物有关的成语。
()1、2、课文体现了墨子的_______________思想,他是抓住了公输班说的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反驳的。
结合课文分析墨子的人物形象。
()《孟子两章》一、解释下列加点词1、得.道.多助()()10、天下顺.之()2、七里之郭.()11、故天将降大.任.()3、池.非不深也()12、必先苦.其心()4、城.非不高也/三里之城.()()13、行拂.乱其所为()5、兵.革.非不坚利也()14、曾.益.其所不能()6、委.而去.之()()15、人恒.过()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16、衡.于虑()8、寡助之至.()17、入.则无法家拂.士()9、亲戚畔.之()18、出.则无敌国外患()二、翻译下列句子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各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之课外文言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全国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汇编【.安徽卷】【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①。
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②,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
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
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注】①染:熏陶,沾染。
②与:赞许。
③狎:亲昵,亲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所以:__________(2)未尝不叹息痛恨痛恨:__________(3)愿陛下亲之信之愿:__________(4)不私于物私:__________(5)今则不然然:__________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系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15.【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16.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答案】13.(1).(1)这里表示原因(2).(2)感到痛心、遗憾(3).(3)希望(4).(4)用私情(5).(5)这样14.(1)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2)亲近爱戴君子,疏远排斥小人。
15.(1).汉室之隆(2).立身成败16.①品行端正,有名声,有气节②对朝廷忠诚,以死来报效国家。
【.北京卷】(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
(共8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公输【基础知识】1.词类活用①吾既已言之王矣言:名词作动词,说,告诉;②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善良坚持道义;③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机变:动词作名词,巧妙的方式;④虽杀臣,不能绝也绝:形容词作动词,杀尽,杀光;⑤义不杀少而杀众众:形容词作名词,少量的人,众多的人;⑥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名词作动词,入侵;⑦犀兕麋鹿满之满:形容词作动词,充满⑧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守圉:动词作名词,守圉的方法;⑨公输盘之攻械尽尽:形容词作动词,用尽。
2.古今异义①再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②所以古义:用来....的方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③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领土,土壤;④虽然古义:虽然如此今义: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的连词;⑤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的单位今义:今常表示“金银”的“金”;⑥文古义:刺花纹,彩饰今义:常指字和文章;⑦胡古义:为什麽今义:姓氏。
3.一词多义①为: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替。
夫子何命焉为?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
必为有窃疾矣是。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制造。
以牒为械当作。
②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动词,会见。
胡不见我于王动词,引见。
于是见公输盘动词,入见。
③类:不知可谓知类动词,类推,为与此同类名词,种类,④子:子墨子闻之子,先生,老师愿借子杀之子,您;⑤说公输盘不说说,通“悦”,高兴。
请说之说,解释,陈说。
⑥然: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这样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但是;⑦之:为楚造云梯之械这样子墨子闻之代词,指代造云梯攻宋这件事;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臣以王吏之攻宋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吾知子之所以距我“的”,结构助词;⑧起:出发、动身起于鲁起身子墨子起,再拜;⑨以:将以攻宋凭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认为以牒为械用;⑩而: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表承接。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表转折,“却”。
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表承接。
一、文学常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3、通假字。
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通“德”,思惠,这里是“感激”之意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4、一词多义。
为:a、今为(为了)b、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做)之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做、采用)也?d、乡为(肯、情愿)身死而不受5、重点词语解释。
二、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4、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5、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6、不辩礼义的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7、文中与“嗟来之食”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三、重点语句翻译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然而我所厌恶的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祸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3、是亦不可以已乎?△这样的行为不也应该停止了吗?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本性,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5、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名句默写专项练习题知识点一古诗名句(一)记忆性默写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___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持节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0.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1.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2.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13.______________?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14.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15.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17.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18._____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阅读《公输》,回答问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夫子何命焉为?(2)宋何罪之有?(3)将以攻宋。
(4)胡不见我于王?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I)吾义固不杀人(2)宋何罪乏有(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翻译下列句子。
(1)子墨子日:“然胡不已乎?”(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4.用横线在选文中画出交代事情起因的句子。
5.在选文中,墨子是如何说服公输盘的?【参考答案】1.(1)省略句(2)倒装句(3)省略句(4)倒装句2.(1)吾义/固不杀人。
(2)宋/何罪之有?(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3.(1)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2)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4.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5.墨子以献金请公输助杀辱己之人,从而引出公输的话“吾义固不杀人”,然后指责公输四个不义的表现,指出其攻城杀人是不义的行为为使公输退无余地,理亏而折服。
中考链接(沈阳市)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问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其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l.下列句子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A/则无法家/拂士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l)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译文:(2)然后知生于忧惠,死于安乐。
译文:3.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大意。
知识小结一、特殊句式l.省略句愿借子杀之(省略主语“我”)胡不已乎(省略主语“您”)必为有窃疾矣(省略主语“这种人”)夫子何命焉为(省略谓语“有”)乡为身死而不受(省略宾语)2.倒装句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胡不见我于王(状语后置)鱼,我所欲也。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所恶(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 ) 苟得( ) 不屑(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①乡为生死而不受通词义: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词义:③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通词义:④故患有所不辟也通,词义: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二者不可得兼( ) 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③此之谓失其本心( )④贤者能勿丧耳( )⑤故患有所不辟也( ) ⑥呼尔而与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5.根据课文,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生,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
③呼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鱼,我所欲也,熊掌..............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 )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贤者能勿丧耳( ) ④此之谓失其本心( )3.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填空:①“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②“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指③“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作者交代这一句的意图是④“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鱼我所欲也》复习训练题指出通假字并解释:辟辩得欤向翻译句子一、用原文回答(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8)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其原因是:(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1)人的本心是什么?二、阅读理解(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13)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15)联系、本文观点,请写出与之一致的两句诗(16)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17)从古至今有许多人用自己的宝贵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18)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19)孟子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富含人生哲理的名言,你还能再写出一些来吗?习题精选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5. 论证方法与修辞:先举例子,再说明作用。
6.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7.用原文回答(理解性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4)《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8)有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目的是为了其原因是(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1)人的本心是什么?20 《庄子》故事两则二、自学阶梯评估达标训练1、《〈庄子〉故事两则》,均选自。
庄周,是(朝代)哲学家,是诸子百家中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中比喻巧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惠子相.梁()(2)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3)是.鱼之乐也()(4)子非鱼,安知鱼之乐()4、翻译下列句子。
(1)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2)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5、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看,惠子觉得每个人无论如何不会知道第三者的心灵状态,对此,你是否赞同?为什么?《曹刿论战》试题精选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神弗福.也()4.小大之狱.()5.战于.长勺________公将鼓.之________公将驰.之________遂逐齐师_______ ___..6.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公问其故.()望其旗靡.(),公问其故()()8.彼竭我盈.()9.忠.之属也( )7.既克..10.何以.战()11.弗敢专.也()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3.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5.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7.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8.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9.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三.简答题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___和__。
3.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答:________________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答:________________6.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答:___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战前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第一段就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在对话中表达出来的主要意思。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用原文回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11.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说:“可以一战”。
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12.从曹刿的论述来看,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答:__________13.曹刿不听乡人劝阻,执意请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答:_____14.在战前的谈话中,曹刿认可的是庄公的哪一句话?答:__________15.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
作战中,曹刿两次抓住战机,出奇制胜,第一次是在______之时,第二次是在_________之时(用原文填空)。
16.曹刿的“远谋”体现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从政治、军事两方面作简要分析。
答:_17.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答:____18.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答:________邹忌讽齐王纳谏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A.①③⑤/⑥⑦⑧/②/④B.①③⑤⑦/②④/⑥⑧C.①③⑤/②⑥⑧/④/⑦D.①③⑤⑦/②⑥⑧/④3.“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B表修饰C表承接D表转折E 表因果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4.“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或用法来: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③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④虽欲言,无可进者()⑤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⑤陈涉者,阳城人也()⑦今者项庄舞剑()⑧一丘之禾,则后种者晚实()5.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①例:臣诚知不如徐公美()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B.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C.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D.精诚所至,金石为开②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A.公私之积尤可哀痛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山D.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③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A.孔子过泰山侧B.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C.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④例:令初下,门庭若市()A.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B.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C.曾不若孀妻弱子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6.下面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例:忌不自信()①城中皆不之觉②秦城恐不可得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莫用众人之议也⑤时人莫之许也A.①②④B.③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7.下面对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徐公/何能及/君也D.此/所谓/战胜于朝庭8.下列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此同时①虽欲言,无可进者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庭A.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B.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C.虽然有人想进言,也不敢去说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庭上就战胜了对方D.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这就是所说的实战胜过在朝庭上争论《愚公移山》8、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同“无”,没有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