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理论研究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31.0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陈小磊郑建明万里鹏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经济理论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从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角度,对国内外主要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形成理论和指标设计进行评述,指出这些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以及选取指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于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学术界阐释得比较多,综合性诊释为“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宏观信息政策指导下,通过信息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人才的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以满足全社会的信息需求,从而加速社会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发展进程。而关于信息化进程的科学测度,国内外已经有相当多的理论研究。本文拟从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角度,对这些理论进行分类阐释。

1信息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信息经济理论指将信息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主要研究信息这种资源的选择和配置。主要侧重于宏观经济领域信息经济问题的研究,包括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它们在整个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信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与信息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有关的经济关系,影响信息活动和信息经济效益的因素,信息作为生产要素的特征、功能以及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条件和作用规律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主要是从经济(学)范畴出发,以信息经济作为对象的宏观计量。以马克卢普、波拉特等人的工作为代表,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芬兰等DECD九国以及泰国、新加坡、韩国等曾利用此法进行过测度,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发展战略,制定了产业政策。

1. 1波拉特法

最早开始信息产业测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是美国学者马克卢普,他于1962年设计了一套测评信息产业的指标体系与方法。1977年,波拉特在他的9卷巨著《信息经济:定义和测量》中,提出了第四次产业的论点,并在马克卢普开创的有关知识产业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又叫信息经济法。

波拉特法从经济学角度,对信息产业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考察信息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GNP 中所占的比例。其基本理论是:首先,将信息产业与农业、工业、服务业并列,称为第四产业。其次,根据信息活动的情况将国民经济信息部门划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一级信息部门是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其产值的侧度可采用测度国民生产总值的一般方法,比如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数据来源是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级信息部门主要指为内部消费而创造信息服务的政府或非信息企业,其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人和信息资本的折扣构成,采用了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一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经济分析局的“产业一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1. 2厄斯的经济一信息活动相关分析方法。

厄斯的方法,主要是对49个变量作相关分析,衡量每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与其信息活动水平的相关性,然后确定以三个主要因子来衡量每个国家的信息活动水平。这三个因子是文字传播总量(Written communication)、技术(technology)、图书馆(libraries)。每个因子下面又分多个参数,这样就构成三因子多参数模型。然后根据每个因子的分析结果对87个欠发达国家进行排序、分类。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则按GNP值排序,以反映经济实力对信息活动的影响。

1. 3加拿大“信息技术和电信(ITT)分类”的测度指标体系

加拿大工业部、统计局和文化部提出了本国新的信息技术和电信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lecommunication,简称ITT)分类法。它将通讯、广播、计算机设备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硬件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体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以前各种分类法在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滞后问题,并使该分类拥有国际可比性(尤其在北美地区),所以它可以作为测度和比较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基础。

1997年,随技术发展的变化,增删调整后的ITT体系有四大类8个指标:①通讯:a.通讯、广播服务;b.通讯业务。②业务服务:计算机和相关业务。③电气产品:a。录音机、收音机、电视机;b.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c.办公、贮存及商用机器。④电子产品:a.科研及专业仪器设备;b.电子部件和其它设备。

1. 4国际电信联盟法

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电信联盟严格界定了信息产业的范畴:电信服务与设备、计算机服务与设备、声音与图像传播及其设备、音像娱乐业。该联盟使用的评价各国信息化水平的方法是:首先计算出每一部分的产值(增加值),然后与GDP相比较,算出信息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以及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对于GDP发展速度的贡献率。

2从社会与经济关系角度阐释的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理性的个人的行为动机是“效用的最大化”,经济行动就是最大化地排除了任何非经济动机的行为。他们不仅以此为基础建构起整座的经济学大厦,而且还试图对社会做出经济的诊释。而社会学家则更多地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强调“选择的最大化”。他们将经济行动视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动,是“嵌人于社会现实之中以至于…合理行为‟、…最大化‟等概念本身也可由社会结构来加以定义”的行为。

随着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相互渗透,“经济”和“社会”这两个原本就关联密切的概念,更加纠缠在一起。直到1985年,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新经济社会学派才对两者的关系,给出了一个能够让人接受的答案:①经济行动是社会行动的一种特定类型。无论人在什么条件下从事什么经济活动,他首先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的行动也首先是一种社会行动。②经济行动具有社会性的定位。经济行动嵌人于持续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之中,并处处受到社会结构的限定。③经济制度是一种社会性的建构。在经济性的社会活动中(社会网络对资源的动员),经济制度得以在社会、政治、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诸多历史限制中建构起来。

鉴于上述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在信息化测度问题上,从社会的信息流量和信息能力等方面来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以RITE模型为代表。从社会与经济的关系考虑,经济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表现。

2. 1 RITE模型

该模型是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研究人员小松崎清介于1965年提出的信息化指数模型测评方法,又称信息指数法。其指标体系由社会信息化活动中最有代表性的4大类11项活动指标构成,如图1所示。这些分指标因为不同质而无法直接运算,所以应先根据统计数据求出各自的绝对值,再将此绝对值转换成指数(百分比),最后才能求得信息化指数。

2.2国际电信联盟评价七国信息化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