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设计课程设计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842.42 KB
- 文档页数:19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1. 引言本文档是针对给水管网课程的设计说明书,旨在对课程进行详细描述和规划。
本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在给水管网设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为其未来从事与给水工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原则;•掌握给水管网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给水管网的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课程内容3.1 基础知识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给水管网的概念和定义;•给水管网的组成;•给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水质要求。
3.2 设计原则本课程将介绍给水管网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给水管网的布置原则;•给水管网的管径选择原则;•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原则;•给水管网的阀门配置原则;•给水管网的消防水系统设计原则。
3.3 课程实践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将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
学生将要完成以下实践内容:•给水管网的水质检测操作;•给水管网的流量和压力测量操作;•给水管网的管道布置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压力计算和排气设计任务;•给水管网的泵站选型和配置设计任务。
4. 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平时作业成绩(包括课堂讨论、实践操作报告等);•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设计报告成绩;•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现。
5. 资源需求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进行,以下资源是必要的:•给水管网实验室: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和设备;•给水管网图纸和软件工具:用于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给水管网教材和参考书籍:作为学生学习和参考的资料。
6. 授课计划本课程将以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以下是课程的大致安排:•第1-2周:介绍给水管网的基础知识;•第3-4周:讲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第5-8周:进行实践操作和设计任务;•第9-10周:学生项目展示和评估。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引言给水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供应清洁的给水和排出废水。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原理、设计与运行,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 熟悉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 3. 理解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维护; 4. 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安排1. 绪论•管网的定义和作用•管网的分类和组成2. 给水管网设计•给水水源与水质要求•给水管网的水压计算方法•给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给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3. 排水管网设计•排水管网的污水排放标准•排水管网的流量计算方法•排水管网的管径设计原则•排水管网的布置和建设要点4. 管网的运行与维护•管网的启动和停止运行•管网的调试和优化•管网的检修和维护方法5. 案例分析与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给水排水管网设计问题•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采用授课和讲述的方式,介绍给水排水管网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运行维护技术。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给水排水管网的建设和运营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采集数据、分析结果以及现场操作。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给水排水管网原理与设计》,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城市供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141-2013•《城镇给水排水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答》,作者:XXX,出版社:XXX六、考核方式1.课堂小测: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2.实践实验报告:组织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实践操作,并提交实验报告;3.期末考试:进行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考核。
七、课程评价与改进本课程设计将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进。
给排水专业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构成原理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的设计规范及要求。
2. 使学生了解给排水管网系统中常见设施、设备及其工作原理,掌握其选型与应用方法。
3. 帮助学生掌握给排水管网系统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具备分析管网水力特性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排水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树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给排水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与构成:介绍管网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功能,分析管网系统的组成原理和布局设计要求。
(对应教材第1章)2. 给排水管网设施与设备:讲解管网中常见设施、设备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选型方法,包括泵站、阀门、管道等。
(对应教材第2章)3. 给排水管网水力计算:阐述管网水力计算的基本原理,介绍常用的计算方法,如节点法、环法等,并进行实例分析。
(对应教材第3章)4. 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绘制:结合CAD软件,教授给排水管网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
(对应教材第4章)5. 给排水管网设计:分析给排水管网设计的原则、流程和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给水排水问题日益凸显。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设计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需要深入了解水力学、结构力学、输配电、环境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增强其在给水排水管网工程领域的综合素养。
2. 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城市给水排水基础设施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技能;•接受现代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理念,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策略;•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模拟和仿真;•提高团队合作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设计方案3.1 教学理论部分1.给水排水系统概述;2.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基础知识;3.管道流体力学及其应用;4.Pump,valve 和 pipeline selection;5.Elevation and hydraulic gradient calculation;6.系统模拟;3.2 实践部分实践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环节:3.2.1 给水排水系统设计分别对两个给水排水系统进行设计,输出设计报告,设计内容包括水源、输送管道、泵站、水箱、污水泵站、管道、沉积池、旋流器等。
3.2.2 系统仿真使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进行模拟,对设计的两个管网架构进行仿真操作,输出仿真图形,并进行结果分析。
3.2.3 现场实践利用校内或校外的现场资源进行给水排水系统的现场考察和勘测,了解实际环境和管网情况。
4. 评分方式本课程设计包括设计报告、仿真报告和实践报告三个环节,占比分别为60%、20%和20%。
其中设计报告将从设计思路、结果分析、报告格式等方面进行评分;仿真报告将从仿真结果准确性、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评分;实践报告将从勘测资料、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分。
5. 参考书目•《城市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手册》;•《现代给水排水工程》;•《水资源与环境》。
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报告书一、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给水排水管网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合理设计、建设和维护这些管网系统,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正常用水和排水是至关重要的。
本报告书旨在介绍给水排水管网课程设计的整体内容和设计方案。
二、设计目标设计目标是针对一个虚拟城市进行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建设。
我们的设计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为城市的居民提供稳定的供水,并保证供水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2.设计一个合理的排水系统,以确保城市的排水能力,在极端情况下也能正常运作。
3.最大限度地减少给水排水管网的漏损,提高系统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考虑到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确保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三、设计方案1. 给水系统设计1.1 水源选择根据城市规模和周边地理条件,我们选择了地下水作为主要的给水水源。
此外,我们还考虑了水源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1.2 水厂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现代化的水处理厂,采用了多级过滤、消毒等工艺,以确保供水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1.3 输水管网设计我们根据城市的布局和用水需求,设计了一套输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布局等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压损失和泄漏。
2.1 排水收集系统我们设计了一个完善的排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为了应对极端情况,我们还考虑了分流和临时排水的问题。
2.2 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了污水处理厂,采用了生物处理工艺、化学处理工艺等,以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并且,我们还考虑了污泥处理和资源回收的问题。
根据城市的地形和排水需求,我们设计了一套排水管网系统。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考虑了管道的材料、直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排水的畅通和管网系统的可维护性。
3. 系统优化和可扩展性为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我们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监控和调控。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故障排除。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任务背景和目标水是生命之源,给水管网的设计与建设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和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学生对给水管网的深入了解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系统设计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提供实用技能。
二、任务内容和要求1.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设计参数和需求,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阀门和消防设备的设置等。
2.学生需要使用管道流量计算公式和相关软件,进行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3.学生需要进行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包括管道强度计算和管道老化预测等。
4.学生需要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5.学生需要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管网的优化设计,包括管道材料选择和管网结构调整等。
三、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完成:1.第一周:学生将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文献调研,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第二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包括管道布置、管径确定等。
3.第三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和水负荷分析。
4.第四周:学生将进行给水管网的可靠性分析和管道强度计算。
5.第五周:学生将利用CAD软件进行给水管网的平面布置和三维模型建立。
6.第六周:学生将使用MATLAB或其他工具进行给水管网的优化设计。
四、任务成果和评价标准1.每位学生需要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过程、计算结果和分析结论等。
2.每位学生需要提交给水管网的CAD平面布置图和三维模型文件。
3.每位学生需要进行口头答辩,对课程设计进行讲解和回答问题。
4.任务成果将根据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口头答辩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参考资料1.《给水管道设计手册》2.《城市水供排水与给排水工程》3.相关期刊论文和学术研究报告以上就是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和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理解任务要求,并按照任务计划和进度安排,完成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和报告。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南区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功能、结构和常用材料;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
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管网的设计和计算;能够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工程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给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首先介绍给水管网的功能和结构,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然后讲解给水管网的设计原则,包括水量、水压、水质等方面的考虑因素。
接着介绍给水管网的计算方法,如管网的水力计算、水质计算等。
最后讲解给水管网的施工技术,包括管网的敷设、连接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给水管网工程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还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给水管网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给水工程》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其次,参考书《给水管网设计与施工》等,为学生提供实际工程案例和施工技术。
此外,多媒体资料如教学课件、视频等,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给水管网的相关内容。
最后,实验设备如给水管网模型、水质分析仪器等,用于开展实验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考察学生的课堂参与、提问和讨论等情况,占总评的30%。
作业包括课后习题和案例分析,占总评的30%。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理解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
2. 使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施工、运行及维护的基本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及其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给水管网的布局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和施工图绘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途径,收集、整理和分析给水管网的运行数据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关注城市给水管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水利事业,树立为我国水利建设贡献力量的理想。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实际需求,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目标的设定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给水管网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未来从事水利及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组成与功能- 管网的基本构成要素- 给水管网的分类及功能- 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2. 给水管网的施工与运行- 给水管网的施工工艺及流程- 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及维护方法- 给水管网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3.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 给水管网的自动化监控技术- SCADA系统在给水管网的运用- 给水管网的智能化发展趋势4.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与施工图绘制- 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原则和方法- 给水管网的施工图绘制技巧- CAD软件在给水管网的运用5. 实践教学环节- 实地考察城市给水管网的布局与运行- 案例分析给水管网的优化与改进- 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完成给水管网的简单设计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目录一、课程设计基本资料二、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1.管网设计流量2.水压3.清水池位置和容积确定三、管网计算1. 线路选择2.输配水管渠布置的一般要求3.输水管的布置4.配水管网布置5.配水管与构筑物或管道的间距6.阀门、消火栓、给水栓的布置原则四、管网设计流量计算五、水泵的选择六、管网校核1.最高时用水校核2.消防用水校核3.事故用水校核一、课程设计的基本资料1.城市总平面规划图一张,比例1:10000。
2.该城位于湖北北部地区,城市自然资料如下:土层: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震烈度: 5级;地下水深: 地面以下5m见地下水;最高气温: 39℃;最低气温: -8℃;冰冻深度:0.5m。
3.用水资料1)大用户2)居民用水量:规划人口河北区为3万人,河南区为1.2万人,用水普及率为90%,室内均有给排水卫生设备,但无淋浴,建筑物为6层。
3)印染厂、制药厂和氨肥厂每班有1/2 员工需淋浴。
=1.8。
4)公用事业用水量按居民用水量的30%计,Kh5)绿化面积为30万m2 ,浇洒道路面积为20万m2。
6)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
4.水厂清水池最低水位标高109m,两座公路桥旁均可吊装管道,铁路桥不让吊管。
二、给水管网用水量计算1.最高日最高时城市综合用水量城市综合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设施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量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量、消防用水量、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量。
1)居民生活用水量(用水普及率为90﹪)该城市总人口为4.2万人,属于小城市,取居民生活用水定额为180L/(人·d),用水普及率90﹪。
Q1d=q1N1i/24=(3+1.2)×104×0.9×180/(1000×24)=6804 m3/d=283.5 m3/h取最高日生活用水时变化系数K h1=1.4,则Q1=K h1Q1d=1.4×283.5=396.9 m3/h式中:q1——最高日用水量标准(180L/人·d)N1i——居住区人口数(cap)2)大用户生产用水量Q2=1.1×2000/8+1.1×1200/8+1.2×400/8+1.2×300/8+ 3.4×200/24=573.33 m3/h3)大用户职工生活用水量和淋浴用水量大用户职工生活用水和淋浴用水量计算表企业代号生产班制每班职工人数每班淋浴人数职工生活与淋浴用水量(m3/d)生活用水淋浴用水小计1 1 300 0 7.5 0 7.52 3 500 250 37.5 30 67.53 2 500 250 25 20 454 3 400 200 30 24 545 1 50 0 1.25 0 1.25取大用户职工用水时变化系数K h4=3,则Q3=3×(7.5/8+37.5/24+25/16+30/24+1.25/24)+74=90.09 m3/h4)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Q4(喷洒道路:q1=1.5L/( m 2·次),n=3 次绿化:q2=2L/ (m 2·次))Q4=(q4a N4a f6+q4b N4b)/24=(3×1.5×200000/1000+2×300000/1000)/24=62.5m3/h5)公共事业用水Q5(公共事业供水取居民生活用水的30%)。
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设计1. 概述本次课程设计是围绕给水排水管网工程展开的,旨在加深学生对于设计与施工的理解。
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2.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3.水质检测技术与管理;4.工程预算、施工管理等。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将了解更多实践经验,并以此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实践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2. 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两个部分。
其中,理论部分是对于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课程的知识和技术的讲解和介绍;实践部分则是要求学生们各自完成一个小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下面分别对两个部分进行介绍。
2.1 理论部分2.1.1 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给水管道是连接自来水厂和家庭的主要管道,其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学生将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了解水管道的种类、规格、施工原理、材料等信息,全面理解给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
2.1.2 排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排水管道主要是将废水排出涵洞,保持生活环境的卫生。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了解排水管道的种类、规格、施工原理、材料等信息,同时,也需要掌握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方面的技术,进一步提高其应对相关实践工作的能力。
2.1.3 水质检测技术与管理水质管理是给水排水管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本部分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将全面了解水质检测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水质检测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的应用,为处理现实中的排水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2.1.4 工程预算、施工管理等在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中,还需要进行工程预算和施工管理。
学生将通过本部分课程的学习,深入了解各项施工管理相关知识,如招标采购、工程进度、安全保障、奖惩制度等。
并为就实践工程的实施做好准备。
2.2 实践部分本次课程设计的实践部分,将要求学生们各自完成一个小型给水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在设计中,学生需要独立分析设计的地区环境、实际需求、材料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依据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工程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掌握给水管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设计原则;了解给水管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熟悉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给水管网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给水管网的布局设计和参数计算;具备给水管网工程项目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包括给水管网的定义、分类、组成和功能。
2.给水管网的原理:涉及给水管网的压力传递、流动方程、水头损失计算等基本原理。
3.给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包括给水管网的布局设计、管段计算、节点设计等方法。
4.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和维护:介绍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原则、维护方法和技术更新。
5.给水管网工程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给水管网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就给水管网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引入典型给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给水管网参数测试,提高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管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保障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某村给水管网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水管网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给水管网的组成:讲解给水管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水源、水厂、输水管道、配水管道等。
3.给水管网的设计:介绍给水管网设计的原则、方法和步骤,重点讲解设计参数的选取和管网布局的优化。
4.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讲解给水管网的运行管理方法,包括水质监测、水量调度、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给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给水管网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实验法:安排一次给水管网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管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一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给水管网的图片、图表和动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给水管网设计实验所需的设备,如管道、阀门、流量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给排水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功能。
2. 学生能描述给排水管网的设计原理、流程及主要参数。
3. 学生能了解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给排水管网相关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简单的管网水力计算。
3. 学生能够通过查阅资料、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排水管网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水利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给排水管网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管网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2. 管网组成:水管、泵站、阀门、检查井等设施的作用及布局。
3. 给排水管网设计原理:水力学原理、管网布局原则、流量分配与计算。
4. 给排水管网设计流程:需求分析、管网规划、设计计算、施工图绘制。
5. 给排水管网主要参数:流量、流速、压力、坡度等参数的确定与计算。
6. 给排水管网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城市给排水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
7. 给排水管网设计与计算方法:水力计算方法、管网优化设计方法。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介绍给排水管网基本概念、分类及功能。
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给水管网的定义、组成及功能,掌握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和基本设计方法。
2. 学生能够描述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了解给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要点。
3. 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计量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管网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给水管网的案例,提出优化建议。
2. 学生具备使用给水管网的CAD软件进行简单绘图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小型给水管网。
3. 学生能够运用给水管网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给水管网知识,增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和责任感。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3. 学生能够关注给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二年级的地理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结合实际案例,掌握给水管网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二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给水管网的深入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定义与组成- 教材章节:第二章 城市基础设施- 内容列举:给水管网的定义、功能、组成要素2. 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与设计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城市给排水系统- 内容列举:管网布局原则、管网设计方法、管网优化3. 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与维护管理- 教材章节:第三章 城市给排水系统- 内容列举:管网运行原理、维护与管理措施、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4. 给水管网的计量单位与计算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 水文与水资源- 内容列举:管网计量单位、管网计算方法、实例分析5. 给水管网的实践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践活动- 内容列举:实际给水管网的案例分析、优化方案设计、CAD软件操作6. 给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第六章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内容列举:给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环保措施、绿色生活观念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给水管网的定义与组成第二课时:给水管网的布局原则与设计方法第三课时: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与维护管理第四课时:给水管网的计量单位与计算方法第五课时:给水管网的实践案例分析第六课时:给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意识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给水管网的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概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与分析2.完整的管网系统设计3.土壤分析及基础同步设计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原理及方法,以及完成完整的管网系统设计的能力。
同时,能够了解土壤分析及基础同步设计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设计的详细内容1.前期准备包括学生对于课程的相关知识学习,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原理、土壤力学和基础同步设计知识等。
2.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与分析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水量设计及计算,包括单户居民、商业用房机构、公共建筑设施等,应用市政设计规范进行管道设计和排水处理等。
3.管网系统设计在完成单个管道的设计和排水处理后,学生需要将不同区域之间的管道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网系统。
4.土壤分析及基础同步设计本部分需要学生学习土壤力学知识、基础同步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室内测评的方法,以确保管道安全、稳定的建立在土壤上。
5.课程实践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需要进行工程实践,将所学内容应用于实际设计中,以便于巩固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6.课程总结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个人成长反思等。
三、成果表现1.给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2.管网系统设计方案3.土壤分析和基础设计方案4.实践报告或者技术报告四、课程设计的评分标准1.设计方案的完整性与实用性2.设计过程的规范性与合理性3.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践报告或者技术报告的撰写能力和规范性五、参考书目1.《城市排水工程设计规范》2.《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规范》3.《土壤力学与基础设计》以上是本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第三版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学生可以根据情况自行进行选择和安排。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原理,包括水源、输水管、配水管网、排水管网等关键环节。
2. 使学生了解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设计原则、施工要求及运行管理,理解城市给排水工程的重要性。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等软件绘制简单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图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给水排水管网系统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优化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给水排水工程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改善城市水环境作出贡献的意愿。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项目中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给水排水行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水力学、水工结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组成:包括水源、供水工程、排水工程的基本构成及其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给水排水工程概述》2. 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讲解管网设计的基本原则、施工技术及质量标准。
教材章节:第二章《给水排水管网设计原则与施工要求》3. 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介绍管网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维护管理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给水排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4.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给排水课程设计管网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管网系统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具体包括管网的布局、管材的选择、阀门的类型和作用、管网的维护和管理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排水管网的初步设计和计算,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管网的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阀门的配置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具体包括对给排水管网工程的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视、对环境保护的关注等。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结构组成、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维护管理。
1.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介绍给排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和功能,理解管网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重要性。
2.结构组成:学习给排水管网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源、管道、阀门、泵站等,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工作原理:掌握给排水管网的工作原理,包括自流原理、压力原理等,理解管网系统的工作过程和运行规律。
4.设计方法:学习给排水管网的设计方法,包括水力计算、管段长度的确定、管径的选择等,掌握设计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5.维护管理:了解给排水管网的维护管理方法,包括巡检、维修、更新等,强调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给排水管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排水管网的应用和维护管理。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给排水管网的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合适的给排水管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湖北给水管网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湖北给水管网的布局、结构及其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给水管网的运行原理,了解其与城市供水的关联性。
3. 学生能够了解给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方法,认识到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给水管网的简单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使用给管网的相关工具和设备。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等资料,对给水管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给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对城市生活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给水管网的课程,培养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和热情。
3.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城市给水管网的现状与发展,树立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给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
学生特点:八年级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给水管网的概述- 了解给水管网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 熟悉给水管网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湖北给水管网的布局与结构- 学习湖北地区给水管网的布局特点及原因。
- 分析给水管网的层级结构及其运行原理。
3. 给水管网的运行与管理- 掌握给水管网的运行参数及其监测方法。
- 学习给水管网的维护与管理措施,了解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 给水管网的优化与改造- 探讨给水管网的优化方法,提高供水效率。
- 了解给水管网的改造技术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5.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给水管网的设施,了解实际运行情况。
- 设计并实施简单的给水管网易出现问题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课程设计学生学号: 201001042学生姓名:杨招明指导老师:王宝山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给水排水系给水管网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题目:甘肃省礼县城区室外给水排水管网设计二、设计的目的与任务给水管道设计的目的是巩固所学课程内容并加以系统化,联系工程实际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分析具体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使用规范、查询资料和运用设计手册机器其他工具书,提高计算机水平和绘图能力。
给水管网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给出的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计算用水量,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水力计算,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并将计算结果用文字与图纸表达说明。
三、设计内容1、计算最高日用水量2、计算最高时秒流量3、选择给水系统进行管网及输水管定线4、进行管网水力计算5、确定水塔或水池调节容积6、确定二级泵站扬程和设计流量四、设计原始资料1、县城平面图该县城为我国西北地区一小县城,城内有工厂数家及部分公共建筑。
居民区居住人口在规划期内近期按292 人/公顷设计,远期按342 人/公顷考虑。
最高建筑为六层楼,室内有给排水设备,无淋浴设备,给水普及率为近期85 %,远期90 %。
居住区时变化系数为K h为 1.5 。
注:每班8小时3、浇洒道路用水: 60 m 3/d ,绿地用水: 140 m 3/d ,4、未预见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计算。
5、消防用水量、水压及延续时间按规范要求确定。
6、该区地表水污染严重,水质不好,故近期不考虑采用地表水作为水源。
7、气象资料(1) 主导风向: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2) 年最高温度39℃,年最低温度-8℃ (3) 年平均降雨量: 800mm(4) 最大积雪深度0.4m ,最大冰冻深度1.0m (5) 土壤性质:(最低处) 0.4m-0.8m 垦殖土 0.8m -3.8m 粘沙土 3.8 m -8 m 中沙及砂石(6) 地下水位深度:10.0m (最浅); 地下坡度:0.2%(7) 地震等级:中国地震划分为七级地震区 (8) 该县城暴雨强度公式518.0)4()lg 04.11(434++=t P q(9) 地面径流系统φ=0.31;0.38;0.40;0.45;0.50 (10) 地基承载力2.0Kg/cm 2 (11) 可保证二级负荷供电 8、地面水系: (1)最高水位31.5 (2)最低水位 27.5 (3)常水位 29.09、材料来源及供应:本地区自产砖、混凝土及混凝土管。
给水管网课程设计青阳镇给水管网课程设计学生姓名陈兰学院名称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名称给水排水工程指导教师程斌2012年10月31日给水工程的任务是向城镇居民、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公共服务部门及各类保障城市发展和安全的用水个人和单位供应充足的水量和安全的水质,包括居民家庭生活和卫生用水、工矿企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冷却用水、机关和学校生活用水、城市道路喷洒用水、绿化浇灌用水、消防以及水体环境景观用水等等。
此次设计为苏北地区青阳镇给水管网系统设计,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用水量计算(2)供水方案选择(3)管网定线(4)清水池、水塔相关计算(5)流量、管径的计算(6)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的设计(7)管网设计校核给水工程必须满足各类用户或单位部门对水量、水质和水压对的需求。
要求能用确定管网的布置形式,管线的选择,管径的选择,流量的分配及校核,确保管线的合理布置及使用。
1设计资料及任务 (1)1.1设计原始资料 (1)1.1.1地形地貌 (1)1.1.2气象资料 (1)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 (1)1.1.4图纸资料 (1)1.1.5用水资料 (1)1.2设计任务 (2)2设计说明书 (2)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 (2)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 (2)2.1.2输水管径的确定 (2)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 (2)2.1.4节点水压计算 (3)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 (3)3设计计算书 (3)3.1设计用水量计算 (3)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 (3)3.2供水方案选择 (4)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 (4)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 (4)3.3.管网定线 (4)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 (4)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 (5)3.5.1供水设计原则 (5)3.5.2具体要求 (5)3.5.3二级供水 (5)3.5.4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确定清水池和水塔的容积 (6)4 管网布置及水力计算 (7)4.1管段布线,并确定节点和管道编号 (7)4.1.1 节点设计流量分配计算 (7)4.1.2节点设计相关计算 (8)4.1.3节点设计流量计算 (9)4.1.4给水管网设计数据计算 (9)4.1.5平差计算 (10)4.1.6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1)4.1.7 二级泵站流量、扬程及水塔高度设计 (11)4.2 消防工况校核 (12)4.2.1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2)4.2.2设计工况水力分析计算结果 (13)5 结语 (14)参考文献 (15)附图 (16)1设计资料及任务1.1设计原始资料1.1.1地形地貌地势较平坦,地形标高如图。
1.1.2气象资料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导风向;气温:年平均气温14.10oC ;夏季平均气温28.0oC ,冬季平均气温-1.0oC 。
1.1.3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地质良好,适宜于工程建设; 地下水位深度450cm ; 土壤冰冻深度30cm 。
1.1.4图纸资料城市地形图见另页,比例为1:200001.1.5用水资料(1)青阳镇位于苏北地区,城镇设计居住人口为 2.2万,给水普及率100%;该城镇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见图1。
246810121416182022241234567时间(h)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图1 青阳镇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1)设计房屋卫生设备标准为室内有卫生设备但无淋浴设备,城市建筑按六层考虑。
(3)该城镇各企业单位最高集中用水量为: 甲企业:2400米3/日; 乙企业:3800米3/日; 丙企业:2400米3/日;1.2设计任务(1)泵站输水管及城市管网定线;(2)输水管径的确定;(3)城市供水管网管径的确定;(4)各节点水压的计算;(5)计算清水池容积、水塔容积和水塔高度;(6)消防时管网校核;(7)管网配件及阀门井的确定;(8)绘出成果图。
2设计说明书2.1设计方案的流程及考虑细则2.1.1管网及输水管的定线(1)输水管定线根据设计区域情况,在充分考虑到输水安全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工程造价,少占农田,同时尽可能避免穿越人工或天然障碍。
(2)城市配水系统定线因本设计确定的计算管线仅为此配水系统的主干线,所以干线位置应用尽可能布置在两侧均有较大用户的道路上,并在适当间距要设置连接管成环网。
设计用水量的确定:居住区生活用水量确定、工业企业用水量Qω、消防用水量Q x 、未预见水量Q旒及管网漏水量Qr。
2.1.2输水管径的确定根据给水工程性质确定输水管根数和是否设置连通管,由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确定输水管及连通管管径。
2.1.3管网管径平差计算(1)沿线流量计算(2)节点流量计算(3)流量分配:在满足各节点连续性条件Qi +∑qlij=0的基础上进行流量分配,但同时应考虑供水安全性和经济性,所以平行管应尽量分配相近数量的流量;(4)管径的确定(5)管网平差计算:根据要求水头损失计算公式采用哈代克罗斯法则列表进行管网平差计算;2.1.4节点水压计算由平差结果计算各管段水头损失和各节点地面标高,以管网已知水压点(在此为管网压力控制点)推算各节点水压和自由水压。
2.1.5管网消防校核计算根据城市规模查规范可确定消防核算时同时失火点数。
若一处可将着火点放在管网控制点;若两处则为一处应放在离二泵站较远或较近大用户和工业企业用水量大的地方,消防校核的方法是在高日高时基础上在确定的着火点上增加一次消防水量,采用简化法在图上直接进行平差计算,若二泵站水厂水压变化太大应考虑调整个别管径。
3设计计算书3.1设计用水量计算3.1.1最高日设计用水量(1)城镇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包括公共设施生活用水量)为:1000/111N q Q ==200*22000/1000(3m /d)式中 1q ——居民生活综合用水定额(含公建用水):200L/人·日(最高日) 1N ——居住区人口数,cap44001000/220002001000/111=⨯==N q Q d m /3(2)工业生产用水量表1 工业生产用水量序号单位名称 最高日用水量(m3) 用水变化系数1 甲企业 2400 2.02 乙企业 3800 2.0 3丙企业2400 2.086002400380024002=++=++=丙乙甲Q Q Q Q d m /3 (3)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量:占以上两项之和的5%;650)86004400(%5)%(5213=+⨯=+=Q Q Q d m /3(4)未预见水量和管网漏失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以上各项和的20%计算。
27301365020.0)(20.03214=⨯=++=Q Q Q Q d m /3(5)消防用水量qf Q =式中 q ——消防用水量定额[L/s ];f ——同时火灾次数;查附表3得,消防用水量定额为15L/s ,同时火灾次数为1,则消防用水量为151155=⨯==qf Q L/s(6)最高日设计用水量163802730650860044004321=+++=+++=Q Q Q Q Q d d m /33.2供水方案选择3.2.1选定水源及位置和净水厂位置水源选在河流上游,以保证水质、管网中水流流向整体与河流流向一致,净水厂选在水源附近,水塔暂定在地势高处,以利用地势高度。
3.2.2选定供水系统方案采用单水源,分区供水的形式。
3.3.管网定线各节点编号管段编号标于图中,节点地面标高由图中读出,各管段长度由图中读出(比例尺1:20000)。
布置原则:干管整体将城镇用水量各用水户包含,集中流量用水处应布置干管,把甲厂、乙厂、丙厂分别等效为为集中用水的节点,干管之间的其他用户用水以连接管连接。
3.4设计用水量变化规律的确定(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规定,城市供水中,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应根据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成熟供水系统并结合现状供水曲线和日用水变化分析确定;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的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3~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个别小城镇可适当加大。
1)用水时变化系数:按整个系统考虑:时变化系数:44.1100/624=⨯=h K 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如下:246810121416182022241234567时间(h)占最高日用水量百分数(%)图2 青阳镇最高日用水量变化曲线2) 8.92824/1638044.124/=⨯==d h h Q K Q h m 3(2)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时变化系数为2.5~3.0,淋浴用水量按每班延续用水1小时确定变化系数;(3)工业生产用水量一般变化不大,可以在最高日个小时均匀分配。
3.5泵站供水流量设计3.5.1供水设计原则(1)供水管网设计流量等于最高日最高时设计用水量;2734.861638044.14.86s =⨯===d h h Q K Q Q s L /式中 s Q ——设计供水总流量(L/s )(2)多水源给水系统,一般不需要在管网中设置水塔或高位水池进行水量调节; (3)单水源给水系统,可以考虑不设水塔(或高位水池)或者设置水塔(或高位水池)两种方案。
当不设水塔或高位水池,供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最高时用水量;当设置水塔或高位水池,应设计泵站供水曲线。
3.5.2具体要求(1)泵站供水量一般分两级;(2)泵站各级供水线尽量接近用水线,各级供水量取相应时段用水量的平均值; (3)应注意每级能否选到合适水泵,以及水泵机组的合理搭配; (4)必须使泵站24小时供水量之和与最高日用水量相等。
3.5.3二级供水(1)第一级:从22点到5点,供水量2.36%; 第二级:从5点到22点,供水量4.91%; (2)总供水量:2.36%*7+4.91%*17=100% (3)供水泵站、水塔或高位水池设计流量:最高日已求得用水量为16380d m /3,不设水塔或高位水池,供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为: 16380×6.0%×1000/3600=273(L/s);设置水塔或高位水池,供水泵站设计供水流量: 16380×4.91%×1000/3600=223.405(L/s); 水塔或高位水池的设计供水流量:16380×(6%-4.91%)×1000/3600=49.595(L/s) 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最大进水流量(21-22点): 16380×(4.91%-4.0%)×1000/3600=41.405(L/s) (1)调节池容积计算)()(min )(max 32121m Q Q Q Q W ∑∑---=式中 21Q Q 、——分别表示泵站供水量和管网供水量(h m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