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工程教育界和工业界的桥梁,是注册工程师制度建立的基础环节。在经济世界化的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也是促动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的重要保证。

(一)热烈的筹备阶段(1985—1992)1985年6月,原国家教委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召开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评估研讨会———高等工

程教育评估问题专题讨论会,这次会议明确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的目的;探讨了高等工程教育评估制度的确立。提出高等工程教育评估在理论

研究方面尚需研究的四方面问题,并初步汇总提出了四个评估学校、学科专业的方案,明确了在未来一年中展开评估试点工作的具体措施。这次会议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局奠定了重要基础,指明了发展方向。会后,各项工作迅速得到落实。首先,借鉴国外经验的理论研

究起步。1986年国家教委高教二司组成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评估考察团赴美国、加拿大,归国后编辑出版了《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评估》丛书,其中第三册是《高等学校工科类专业的评估》。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本系统介绍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及其实施状况的书籍,在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次,实践领域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始初探。1985年11月到1986年11月,原国家教委选择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和供热通风与空调

工程专业实行评估试点准备。虽然这种评估不符合现代意义的专业认证,但在试点工作中,对评估标准、评估办法的探索对于我国大陆地区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端均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二)良好的开局阶段(1992—1997)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是我国工程学

士学位专业中按照与国际通行的专门职业性专业认证接轨的制度实行

认证的首例。11-5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即委托当时的建设部主持展开建筑学、城市规划等6个土建类专业的认证试点工作。第一届全国

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NBCEA)成立于1993年,1995年正式展开专业评估。评估委员会的工作头几年展开得比较顺利,经过

1995年和1997年两届评估,共有18所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点通过了评估。截止1997年,受建设部业务主管的6个专业中有4个建立了专业认证制度。这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各工业部门中是开创性的,为以后的全国工程专业认证工作奠定了基础。11-5199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以部令颁发了《高等学校建筑类专业教育评估暂行规定》,1995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师条例》,把专业教育评估工作作为执业注册建筑师(工程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土木工程专业认证从一开始就具有国际化视野,英国的土木工程师学会和结构工程师学会,以及它们的联合专业认证组织JBM的代表们基本上全过程参与了我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建立,给予了很多指导与协助。这些互动与交流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为进一步专业互认合作奠定了基础。

(三)漫长的探索阶段(1997—2006)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之上,中国大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本可顺势而为,将土木工程类专业认证的成功经验推而广之,从而建立我国完整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不过,实际上我国大陆地区的工程专业认证在1997年以后的发展却未能如此,只有一贯重视专业评估的建设部,工作还有所进展。截至2003年,建设部业务领导的建筑学、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给水排水工程6个专业的专业认证全部启动完毕11-5。但截至2007年,申请认证、通过认证的专业数在专业点总数中所占的比例仅维持在10%左右,可见在漫长的探索期中,我国大陆地区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领域存有局限,且专业认证数量远远不足。在这段时期内,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国际交流互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8年5月,建设部人事教育劳动司与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共同签订了土木工程学士学位专业评估互认协议书。与此同时,中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管理委员会与英国结构工程师学会也共同签署了名称和内容相仿的协议书。这两份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我国大陆地区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初步实现了国际接轨,并为我国工程学位获得国际教育界和工程界的认可打开了通道,为我国工程人才以正式专业资格走向世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本来展开得不算太晚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认证在土建类工程专业认证方面进展缓慢,其他工程专业认证基本一片空白,

远远落在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等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的国家与地区之后。

二、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工程专业认证理论研究滞后1995—2004年,发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类文章较多的以同济大学的毕家驹教授为代表。2004年之后,这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但到当前为止,也不足百篇。就当前国内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研究现状来看,其具有的基本特点是:研究人员和专题研究数量不多;文献资料基本以编译、介绍为主,尤其缺乏有深度的理论探讨,远远无法适合我国工程专业认证实践的需要。

(二)顶层制度设计重心偏移我国历来有政府主导教育的传统,在教育认证中亦是如此,高校更习惯于被动地接受,对于认证改进教育质量的功能缺乏理解和认同,因而高等院校认证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参与认证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3年,教育部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作为《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点实施内容,明确提出从2003年起建立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评估制度,但专业认证在政策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有体现出其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操作层面缺乏权威性专业认证机构按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各国政府往往授权一个权威的工程组织总体负责全国各工程专业认证,这个组织又会同各工程或工程师学会分头实行各专业的专业认证。各国的工程组织之间往往通过彼此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来理解和评价对方国家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准,并通过各国工程组织之间的协议导致对彼此国家工程专业点和工程学位的相互承认。3反观我国,中国的工程学会一直仅仅学习型的学会,而且只有分学科的工程学会,没有一个总的工程组织。11-5工程认证缺乏一个全国范围的,覆盖所有或至少是主要工程专业的,由院校、工程界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的权威评估机构来推动、组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作为和国际工程认证组织对等的非官方机构实行国际交流。2006年,由教育部和中国科协牵头,18个部门参与,开始了工程专业认证的试点工作。教育部聘请了工程教育界

和企业界专家,组成了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自此我国大

陆地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了组织上的保证。

(四)外部衔接方面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脱节专业认证是工程师

注册制度的重要环节和基础工作,而工程师注册制度则是促动专业认证

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源动力。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工程专业认证发

展缓慢,决策层对于专业认证中的一些理解和理念尚有分歧。有一种意

见认为对于工程师注册制度来说,工程专业认证不是必要的。只要申请

人能通过注册考试就充足了,至于他们以前就读的学校和专业是否通过

认证则无关紧要。这种意见使得工程师注册的教育要求被忽视,使得各

校参与专业认证的积极性大大受挫。

三、中国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将专业认证纳入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在国际上,高等教育认证通常

分为院校认证和专业认证。对于高等教育评估体系,两者缺一不可。很

多国家的专业认证都要求申请认证专业点所在的学校必须已经通过院

校认证。我国之前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偏重院校认证,专业认证被提及但

未被重视,始终处于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边缘。2007年启动“质量工程”明确将“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作为六大任务之一。这表明国家

层面已经充分理解到专业认证的地位与意义,准备将其全面纳入高等教

育评估认证体系,并着重发展,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二)拓展与深化专业认证工作我国工学21个专业领域尚有半数未加

入认证行列,将这些专业领域纳入认证范畴是建设我国完整的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体系必需的环节。另外,土建类专业的认证工作当前仍归属建

设部领导,将展开时间长、经验丰富、与国际联系紧密的土建类专业认

证纳入全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并加以学习借鉴,对于提升我

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整体水平意义非凡。另外,信息时代既需要攻克高

尖技术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又需要从事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与工程

领域实际需要相对应,工程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要体现一定的层

次结构。所以,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应丰富认证层次,不

但理应包括本科、研究生层次的专业认证,还理应有对高职高专等较低

层次的专业认证,以充分发挥认证的导向作用,从而促动我国多层次、多类别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的建立。

(三)制定与国际接轨且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认证标准我国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一开始就要使认证标准和认证程序符合国际惯例,为进一步取得工程专业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创造条件。不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制定并不但仅工程教育内部的事情,而是整个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从这个角度讲,即使在工程教育发展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制定仍然需要考虑本国实际,从而制定出既与国际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的专业认证标准,最终实现国际互认和服务本国发展的双重目的。

(四)国际全面合作与区域重点合作并举加入各种国际协议,实现工程学历的国际互认是发展我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华盛顿协议》作为一项关于高等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协议,时至今日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在国际工程教育界和工业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入《华盛顿协议》无疑是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我国应该以已经成立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为代表,全面参与工程教育领域的国际合作。同时,我国作为一个非英语的发展中国家,工程教育体系庞大但专业认证工作滞后,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要积极寻求国际社会的协助。新近加入WA的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与我国大陆使用相同的语言,拥有相似的教育与文化传统,所以与他们实行工程教育认证领域的区域重点合作,争取早日加入WA,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更具特殊意义。

(五)加快专业认证与注册工程师制度衔接要将实施专业认证的政府意志转化为高等学校的自觉行动,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调动高等学校的内在动力,而建立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相联系的注册工程师制度则是这个问题的关键。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规范和改进学科专业教学质量评估,逐步建立与人才资格认证和职业准入制度挂钩的专业评估制度”的任务。这个任务的提出及实行将极大改善中国大陆工程专业认证现状。在专业认证与注册制度的衔接方

面,英美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是规定工程师注册的申请者必须从指定认证机构认证通过的工程专业毕业,另外,因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的密切关系,很多国家将两者同置于一个工程组织之下的两个部门来分工协作实行管理。华盛顿协议签约组织中有近一半是两者兼管的,这些做法将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制度完美地衔接在一起,非常值得借鉴。

大陆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撰写与提交自评报告以及现场考查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自评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本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并说明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对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与过程。这些内容应通过清晰翔实的表格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字叙述来表述。 本指导书所列内容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学校提供撰写报告的范本。指导书中所列内容为审阅者判断该专业是否达到认证标准各项要求提供基本依据;反之,这些内容缺失或者含混不清会对报告审阅者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专业在撰写自评报告应该按照本指导书中的格式与描述顺序编写(报告成文时保留其间用黑体字插入的标准原文)。其中极少量内容有重复是为了方便审阅者对照认证标准审阅。 自评报告中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包含不能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达成证明的“标志性成果”。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其具体要求将在本指导书中说明。 对本文件所用部分名词的说明: 列出相关文档索引:指要求对于该部分描述的内容,提供相关的管理文件,教学活动历史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合作协议,或其它相关记录的名称。在现场考查时应能提供查阅。 ?对于教学活动的持续自我检查过程,使用下列说法: 评估:指对某一活动的成效或某一目标的达成性给于界定并收集相关数据,形成文件并保存; 评价:指利用教学管理过程以及评估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对某一教学活动的成效或某一目标的达成性作出判断结论。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准备工作指南(试行) (年月) .申请 申请条件 ()申请学校须是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学制不低于四年、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申请认证的专业应该是已有三届毕业生、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专业。 ()试点期间,申请学校应向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递交申请表(见附件)。 申请审核 秘书处收到学校申请书后,会同相关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对申请书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做出“受理申请”或“不受理申请”的审核决定。.自评 自评目的 自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阶段,是申请学校对认证专业的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的自我检查,主要检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结果是否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所规定的要求,以及是否采取了充分措施,以保证教案培养计划的实施。 自评方法 自评工作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精神,自始至终体现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专业所在院(系)应组织教师、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该项工作。自评工作应对照指标要求,从学校办学的特点出发,通过举证的方式,详细说明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案实践与取得的成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各教案环节的安排与保障、教案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阐释其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 撰写自评报告是自评工作的主要内容。自评报告要对专业教育的各项内容进

行自我评价、说明并附以证明材料,以供审核。 自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自评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附件).必要准备条件 入校考查将在学校正常教案期间进行,申请认证的学校应为专业认证考查专家组的入校考查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应为专业认证考查专家组准备一间专用工作(会议)室,室内应备有供专家查阅的最基本的有关教案和教案管理等资料,如学生的作业、设计、试卷、报告、论文等; ()应安排有专人负责配合专业认证考查专家组的工作; ()应为专家组准备考查期间教案、实践等环节的课表、名单等; ()不安排欢迎仪式和与认证无关的领导讲话。 本文件的解释权归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 ‘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 2007年6月

目录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办法(试行) (3) 总则 (3) 1专业认证的组织机构 (3) 1.1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 (3) 1.2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3) 1.3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处 (4) 1.4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 (4) 1.5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4) 2认证程序 (4) 2.1 申请认证 (5) 2.2 学校自评 (5) 2.3 审阅自评报告 (5) 2.4 现场考查 (6) 2.5 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 (7) 2.6 认证状态的保持 (8) 专业认证工作的主要时间节点 (9) 3监督与仲裁 (9) 4认证费用 (10) 5附则 (10) 附件一:认证的组织机构 (11) 附件二:认证工作流程 (12)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暂行) (13)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17) 1总则 (17) 2通用标准内涵 (18) 2.1 专业目标 (18) 2.2 质量评价 (19) 2.3 课程体系 (19) 2.4 师资队伍 (20) 2.5 支持条件 (20) 2.6 学生发展 (20) 2.7 管理制度 (21) 3专业补充标准 (22) 3.1 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22) 3.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27) 3.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31) 3.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认证标准 (34)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遴选与培训办法(试行) (39)

专业认证报告说明

附表C2: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撰写与提交自评报告以及现场考查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自评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本专业的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并说明为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所实施的教学过程以及对目标是否能够达成所采用的评价方法与过程。这些内容应通过清晰翔实的表格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文字叙述来表述。 本指导书所列内容紧密围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学校提供撰写报告的范本。指导书中所列内容为审阅者判断该专业是否达到认证标准各项要求提供基本依据;反之,这些内容缺失或者含混不清会对报告审阅者的判断产生直接的影响。专业在撰写自评报告应该按照本指导书中的格式与描述顺序编写(保留其间用黑体字插入的通用标准原文,专业补充标准应分别在相应位置列出并举证说明是否达成)。其中极少量内容有重复是为了方便审阅者对照认证标准审阅。 自评报告中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包含不能作为学生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达成证明的“标志性成果”。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其具体要求将在本指导书中说明。 对本文件所用部分名词的说明: ●列出相关文档索引:指要求对于该部分描述的内容,提供相关的管理文件,教学活动历史 记录,质量控制记录,合作协议,或其它相关记录的名称。在现场考查时应能提供查阅。 ●对于教学活动的持续自我检查过程,使用下列说法: ?评估:指对某一活动的成效或某一目标的达成性给于界定并收集相关数据,形成文 件并保存; ?评价:指利用教学管理过程以及评估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对某一教学活动的成效或某 一目标的达成性作出判断结论。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 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关于本执导书中所用字体的附注:黑体部分为标准原文;楷体部分为应提供的说明;宋体部分为要求的表格。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2007年6月) 1 总则 (1)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 (2)本标准提供工程教育本科培养层次的基本质量要求。 (3)本认证标准分为: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特有的具体要求。

2 通用标准内涵 2.1 专业目标 2.1.1 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适应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包括:1.专业设置的依据和论证明确充分,有相应学科作依托,专业口径、布局符合学校的定位。 2.学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2.1.2 培养目标及要求 专业必须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的学生必须达到如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基本要求: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必要的工程基础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本专业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初步能力; 4.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熟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的指南

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 1.申请 (1)申请学校须是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学制不低于四年、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申请认证的专业应该是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领域围的,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已有三届毕业生、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专业。 (2)申请学校应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递交申请表(格式见附件1),学校的认证申请当年度有效。 (3)学校应根据认证协会秘书处的要求,对申请表中有关问题做出答复,或提供相关材料。 (4)学校申请被受理后,应在规定时间按照国家核定标准交纳认证费用,交费后进入认证工作流程,开展自评工作。 (5)如申请因为不符合条件而未被受理,学校可在达到申请认证的基本条件后重新提出申请;如果申请符合要求,但因为年度认证专业数量所限未予受理的,其申请有效期可保留一年。 2.自评 2.1 自评目的 自评和撰写自评报告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阶段,是接受认证专业对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的自我检查,主要检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结果是否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所规定的要求,以及是否采取了充分措施,以保证教学培养计划的实施。 2.2 自评方法 自评工作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

的精神,自始至终体现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专业所在院(系)和学校应组织教师、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该项工作。自评工作应对照指标要求,从学校办学的特点出发,通过举证的方式,详细说明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取得的成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各教学环节的安排与保障、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阐释其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 撰写自评报告是自评工作的主要容。自评报告要对专业教育的各项容进行自我评价、说明并附以证明材料,以供审核。 2.3 自评报告的容和要求 自评报告的容和格式要求见“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撰写指导书”(附件2),自评报告撰写的有关问题及解答可参考附件3。 2.4 自评报告的补充修改 学校提交自评报告后,应根据专业类认证委员会的要求,对自评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或补充材料。补充修改的容可作为自评报告附件单独提交,不必在原报告上进行修改。 3.现场考查准备 3.1 现场考查条件准备 现场考查将在学校正常教学期间进行,接受认证专业所在学校的学校应为现场考查专家组的入校考查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1)应为现场考查专家组准备一间专用工作(会议)室,室应备有供专家查阅的最基本的有关教学和教学管理等资料,如学生的作业、设计、试卷、报告、论文等; (2)应安排有专人负责配合现场考查专家组的工作; (3)应为专家组准备考查期间教学、实践等环节的课表;同时准备各类人员,供专家组抽取部分进行访谈;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手册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手册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2019年9月

目录 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 错误!未定义书签。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2017). 错误!未定义书签。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2017).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要求二级指标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2017).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教育认证一点通 一、工程教育认证与《华盛顿协议》 1.什么是工程教育认证? 答:工程教育认证是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的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认证最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 2.工程教育认证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我国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 (1)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2)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3)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3.工程教育认证有什么基本特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关键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训体会及工作计划 9月15日-17日,法学专业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赴成都学习活动,全程参加了“2014年第二期工程教育认证交流研讨会”,对当前高等教育形势、工程教育认证等情况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结合培训情况对今后一个时期法学专业建设有了新的思路,特汇报如下。 一、法学专业虽然不参加工程认证,但应将工程认证的内容、理念和原则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中。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提高工程教育质量,逐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分专业目标、质量评价、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和管理制度7个指标,认证标准是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最低质量要求。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其社会影响力会得到增强,会吸引优秀的高中毕业生报考,形成办专业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不仅是工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各高校促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契机。其核心理念在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行业需求”,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目标体系来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并且可以对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有效监控,随时调整不适应产业、行业需求的环节,提升毕业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因此,法学专业虽然不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范围内,但是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中,一定要吸收和借鉴工程教育认证中这些好的做法,将工程认证的内容、理念和原则贯穿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过程

中,通过标准化指标体系完善培养过程监控,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行业为中心,切实有效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法学专业结合认证标准深化改革的思路 1、加强专业招生宣传和生源地建设。 通过利用山东省交通法学研究会等平台,积极参与各种媒介活动,加强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专业声望,吸引更多家长和毕业生关注交通法学专业;调查和统计近年来学生来源学校情况,通过优秀毕业生宣传、专业教师进校宣讲等方式,与生源地高中建立工作联系,加强生源地建设。 2、加强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规划指导与评估。 3、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定位。 4、细化学生毕业要求与考核方式 5、加强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 6、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7、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简介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工程教育的质量是否能在国际社会得到认可,其认证基础是《华盛顿协议》。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华盛顿协议》是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其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资格,促进工程学位互认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流动。工程学位的互认是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的。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由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组织实施,对外由中国科协代表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 《华盛顿协议》成立于1989年,最初由6个英语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教育互认协议,成员遍及五大洲,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南非、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等15个正式成员,和包括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德国、中国、菲律宾等7个预备成员。 《华盛顿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各正式成员所采用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基本等效;②各正式成员互相承认其他正式成员提供的认证结果,并以适当的方式发表声明承认该结果;③促进专业教育实现工程职业实践所需的教育准备;④各正式成员保持相互的监督和信息交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准备工作指南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准备工作指南(试行) 2013-05-23 (点击:73)

1.申请 1.1 申请条件 (1)申请学校须是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学制不低于四年、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申请认证的专业应该是已有三届毕业生、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专业。 (2)试点期间,申请学校应向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递交申请表(见附件1)。 1.2 申请审核 秘书处收到学校申请书后,会同相关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对申请书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核,并做出“受理申请”或“不受理申请”的审核决定。 2.自评 2.1 自评目的 自评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阶段,是申请学校对认证专业的办学状况、办学质量的自我检查,主要检查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结果是否达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所规定的要求,以及是否采取了充分措施,以保证教学培养计划的实施。 2.2 自评方法 自评工作由学校有计划地组织进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精神,自始至终体现真实性、客观性、综合性,专业所在院(系)应组织教师、学生和相关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该项工作。自评工作应对照指标要求,从学校办学的特点出发,通过举证的方式,详细说明为了达成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取得的成效(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各教学环节的安排与保障、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等),阐释其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以及目标达成的程度。 撰写自评报告是自评工作的主要内容。自评报告要对专业教育的各项内容进行自我评价、说明并附以证明材料,以供审核。 2.3 自评报告的内容和要求 自评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要求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附件2)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2009年4月) 总则 为规范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1.专业认证工作的组织体系 1.1 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是专业认证工作的专家组织,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专业认证工作。专家委员会由工程教育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组成,委员由教育部聘任,对教育部负责。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领导、组织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构建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体系;研究制定专业认证(试点)实施办法和工作程序;研究制定专业认证(试点)的通用标准,审定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提交的专业补充标准;审定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做出的专业认证结论建议;聘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现场考查专家。 1.2 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是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成员由教育部聘任。秘书处秘书长是专家委员会当然委员。 秘书处的职责是:在专家委员会领导下组织落实专家委员会的各项任务,组织协调专业认证工作的开展,组织起草专业认证工作的有关工作文件,制定并实施试点工作计划;指导专家委员会各分委员会开展工作;受理并组织审议高等学

校提交的专业认证申请;指导和协调各分委员会开展认证现场考查工作;协助专家委员会开展认证结论的审议与会议组织工作;负责专业认证的信息服务与对外宣传工作;完成专家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1.3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是按专业领域设立的专家委员会专业分委员会(分支机构)。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由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专家以及行业管理部门代表组成,其成员由教育部聘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主任委员(组长)为专家委员会当然委员。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职责是:在专家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实施所在专业领域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织研究与制定本专业的补充标准和相关工作文件;提出本专业领域的认证专家人选,报专家委员会审定入库,并会同秘书处组织认证专家的培训;委派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到申请认证专业所在的学校(以下简称申请学校)开展现场考查;组织整理专业认证的有关报告、资料结论建议等,报专家委员会审议;受专家委员会的委托处理有关事宜。 1.4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监督与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由有关行业和工程教育的资深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 监督委员会的职责是:监督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确保诚信、公正;受理被认证学校关于专业认证结论或专业认证过程的申诉,调查并做出最终裁决;接受社会各界对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投诉,调查并做出相应处理。 以上各机构的相互关系见附件1。 2.认证程序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6个阶段:申请和受理、学校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自评报告》的审阅、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保持。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总则 为规我国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以下简称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构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提高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制定本办法。 1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组织机构 1.1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是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专家组织,在教育部领导下负责组织开展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由工程教育界专家和企业界专家组成,由教育部聘任。 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构建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研究制定专业认证实施办法;审定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程序;审查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提交的本专业补充认证标准;审定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做出的专业认证结论建议;领导各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开展本专业认证的相关工作;聘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1.2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秘书处)是专家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成员由教育部聘任。秘书处秘书长自动增补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秘书处的职责是:在专家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协调专家委员会各分支机构开展工作;受理高等学校提交的专业认证申请;组织起草专业认证工作的有关工作文件;负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信息服务与对外宣传工作。

1.3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是按各专业领域设立的专业认证分支机构,在其名称前冠以专业类名称,其成员由工程教育界和企业界专家以及行业管理部门代表组成,由教育部聘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主任委员(组长)自动增补为专家委员会委员。 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职责是:制定本专业的补充认证标准和相关工作文件;组织实施所在专业的专业认证试点工作;负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的培训;向被认证学校派出临时性专业认证考查专家组,完成专业认证的现场考查工作;受专家委员会的委托处理有关事宜。 1.4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接受教育部领导,独立开展工作,其成员由有关行业和从事工程教育的资深专家组成。 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的职责是:对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实施监督,确保诚信、公正;受理被认证学校关于专业认证结论或专业认证过程的申诉,调查并做出最终裁决;接受社会各界对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的投诉,调查并做出相应处理。 以上各机构的相互关系见附件1。 2 认证程序 专业认证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6个阶段:申请认证、学校自评、审阅《自评报告》、现场考查、审议和做出认证结论、认证状态保持。具体流程见附件2。 2.1 申请认证 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在学校自愿的基础上开展。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设立的工科本科专业,已有三届毕业生的,均可申请认证。申请认证的专业由所在学校向秘书处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准备工作指南》要求撰写。 秘书处收到学校申请报告后,组织相关专业认证分委员会(试点工作组)专家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核,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指标点 教务处: 我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三个专业(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现对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将涉及到各职能部门及教学单位的相关指标点做了归类。随着认证工作的开展,也可能会有适时调整,请予以配合。对应认证标准相应的指标项如下: 1学生 (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4)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2培养目标 4 持续改进 (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教学环节、过程监控和质量评价促进毕业要求的达成;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 (3)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5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2)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4)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6师资队伍 (2)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3)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学校名称:xx大学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考查时间:2006年6月4日-6月6日 一、专业简介 xx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xx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xx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目前,学校拥有40多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xx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前身为国立xx大学电机工程系,创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办学历史。1952年院系调整,设立南京工学院电力工程系,设置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工业企业电气化(专科)专业。1954年,将机械工程系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并入,更名为动力工程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科发展,1985年学校决定将动力工程系所属电类学科各组、室及专业分出,成立电气工程系,设置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气工程(专科)等专业。1995年起,我系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招收本科生,不再细分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收到明显成效。1999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我系制订了全新的本科教学计划,全面实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宽口径的培养方案。 xx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经历了几代先师的艰苦创业和奋斗,始有今天的事业和成就。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硕士点,1986年设立“电机”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个博士点,1999年设立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 2012年7月修订) 说明 1.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教育认证。 2. 本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当提供足够的材料证明该专业符合本标准要求。 本标准在使用到以下术语时,其基本涵义是: (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2)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3)评估:评估是指确定,收集和准备所需资料和数据的过程,以便对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评价。有效的评估需要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来检测培养目标的达成。评估过程中可以包括适当的抽样方法。 (4)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资料和证据进行解释的过程。评价过程判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5)机制:机制是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同时对于该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各自承担的角色有明确的定义。

1.通用标准 1.1 学生 1. 专业应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2. 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3. 专业必须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以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毕业后具有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通过记录进程式评价的过程和效果,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 4. 专业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2 培养目标 1. 专业应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2. 培养目标应包括学生毕业时的要求,还应能反映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3. 建立必要的制度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应该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1.3 毕业要求 专业必须通过评价证明所培养的毕业生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 3.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具备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

xxx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细则

xxx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细则 (校教务〔2020〕2号) 为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科专业工程教育质量,构建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工作原则 (一)对于学校国家级、省级特色以及综合改革试点的工科专业,应该优先进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专业办学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二)对于其它工科专业,也应积极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通过认证可以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完善办学模式。 (三)对于属于应用范畴的理科、医科、文科等相关专业,也可以参照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来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一步密切人才培养与社会的联系,提高毕业生对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的适应性。 二、申报条件 申请认证的专业应为在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认证专业领域范围内、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已有三届毕业生、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工科专业。 三、认证程序 (一)申请和受理

每年9月25日前由申请专业向学校教务处提交申请书。申请书按照附录一《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的要求撰写。学校于10月25日前向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统一提交申请书。 秘书处收到申请书后,将在11月会同相关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对认证申请进行审核。12月认证协会下发是否受理认证申请的通知,若受理申请可以开展自评。 (二)自评与提交自评报告 次年1月~3月中旬,接受认证各专业依照附录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对专业的办学情况和教学质量进行自我检查并撰写自评报告。自评的方法、自评报告的撰写要求参见附录一《工程教育认证学校工作指南》。学校统一向秘书处提交自评报告。 次年3月中旬,由学校组织接受认证各专业参加认证协会组织的培训班,并在参加培训后修改自评报告。 拟在上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专业须在次年4月10日前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拟在下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专业须在次年7月20日前提交正式自评报告。 (三)自评报告的审阅 1.拟在上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专业 次年4月30日前,专业类认证委员会审核自评报告,做出是否通过的结论,并提出具体审核意见。 次年5月15日前,各专业根据审核意见提交补充材料。 次年5月中上旬,认证协会发出现场考查通知。 2.拟在下半年开展现场考查的专业

工程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情况报备要求

附件1 工程教育认证 持续改进情况报备要求 一、报备时间 通过认证有效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 二、报备方式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统或其他方式,将有关原始文件材料统一打包编号,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备案。建议报备材料按照本校要求归档后,在本地服务器存储,提供查阅链接、开放查阅权限备查。 三、报备材料及要求 本年度修订和完善的面向产出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面向产出开展的评价活动、评价结果、以及依据评价结果进行持续改进等原始材料。仅需原始材料,无需总结情况报告。有关材料要求包括: 1. 本年度按照面向产出要求修订的制度文件(本年度如无修订,可不提供,但需注明): (1)培养方案(需附修订时间及修订情况说明); (2)各类课程教学大纲(需附修订时间及修订情况说明); (3)有关产出评价机制的文件(需附修订时间及修订情况说明); 1

2. 本年度按照面向产出评价机制的要求,开展课程目标达 成情况评价的有关材料。仅需报备当年度评价课程(在一个评价周期内覆盖所有课程即可),每门课程一个文件包,包括:(1)课程教学大纲; (2)课程教学考核材料,根据课程类别分别要求如下: 理论/实验课程:按照学校教学文件归档要求,以电子文件归档的课程考核材料。参考要求如下:该课程本年度考核要求(如试题、作业,小论文、实验报告等)、课程评分标准、学生考核成绩记录和总成绩清单,学生考卷、作业、实验报告样本等考核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按照学校教学文件归档要求,以电子文件归档的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材料。参考要求如下:任务书、开题报告、文献翻译(原文+译文)、毕业(论文)设计文本,以及中期检查、各类评阅记录、答辩记录、成绩等电子文档。 课程/综合设计报告:按照学校教学文件归档要求,以电子文件归档的课程/综合设计报告及相关材料。参考要求如下:设计任务书、设计报告文本和图纸、评阅记录、答辩记录、成绩等电子文档。 实习报告:按照学校教学文件归档要求,以电子文件归档的实习报告及相关材料。参考要求如下:学生的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成绩评阅记录等电子文档,同时提供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 文件。 2

专业认证知识问答最终修改版本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 二零一一年九月

第一部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础知识 1、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由来和目的? 答:2006年教育部发布教高厅函[2006]5号正式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开展此工作的目的在于: ①提高教育质量。通过认证,构建我国工程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 ②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 ③吸引工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工业界和社会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工业产业的的适应性; ④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互认。 2、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存在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①工程教育没有真正做到主要面向工业企业; ②工程人才培养的类型单一,缺乏层次; ③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工程实践普遍比较弱; ④工程教育中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什么是华盛顿协议,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该协议是国际上高等工程教育学历互认和工程职业认证体系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截止2008年,签约的正式签约成员和准签约成员17个。核心内容是“专业认证制度的可比性”和“专业教育质量的等效性”。 认证标准采用“产出导向(outcome-based)的基本原则”。 4、什么是产出导向原则? 答:工程教育专业的“产出”质量,即强调学生在毕业时已掌握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会做什么,学到了什么,并且力求对学生从本专业毕业后前几年内在学识和技能方面与其能达到的程度作出评价。其精华在于原则的焦点放在学生“学到

了什么”,而不像以往强调的是学校“教了什么”。 5、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核心工作是什么? 答:建立科学、严格、客观的认证标准。 6、认证文件体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手册》包含哪些文件? 答:主要包括: ①《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办法》; ②《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章程(试行)》; ③《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监督与仲裁委员会章程(暂行)》; 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 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遴选与培训办法(试行)》; 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场考查专家组工作指南(试行)》; 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准备工作指南(试行)》等。 7、如何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重要性? 答:认证标准是具体化的、行为化的工程教育基本质量规范,是专业认证制度文件体系的核心文件之一。建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核心,就是建立科学、严格、客观的“认证标准”;它提供了工程教育基本质量标准,是学校进行专业建设、自我评价的重要依据,是专家审阅自评报告和实地视察的重要依据。 8、专业认证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答:①专业认证标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②认证标准还强调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③体现在以同行专家为主,依靠和信任专家能够通过考查获取的信息以及自身智慧和经验对专业办学质量做出正确判断; 在认证标准中,教师与学生更多的作为被服务的对象来定位,强调教师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含毕业生)达到专业目标为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强调要建立质量评估体系,进行经常性的自我评估,不断改进提高。

XX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XX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管理办法(试行)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CEEAA)组织和开展的专业认证(以下简称专业认证)标准及相关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专业建设,促进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规范学校专业认证工作,着力深化专业内涵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一、组织管理 学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组织机构由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学校专家组、办公室和院(系)工作小组等组成。 (一)学校专业认证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 成员:其他相关校领导 职责:领导学校专业认证工作;研究决定学校实施专业认证的工作方案;研究决定专业认证相关资源配置、激励政策等重大事项。 (二)学校专业认证专家组 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学校教学督导组成员、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职责:负责修改、完善、审核学校专业认证申请报告、专业自评报告及相应支撑材料;承担校内专业认证相关工作。 (三)学校专业认证办公室

主任: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 成员:党政办公室、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团委、教务处、实验室管理处、规划处、合作发展处、人事处、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处(招投标办公室)、图书馆、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集团)等部门负责人 职责:负责学校专业认证各项工作的沟通与协调;现场考查的筹备工作,考查专家的总体接待工作;完成相关专业认证工作的各项保障和宣传任务。 (四)学院专业认证工作小组 组长:院(系)院长(主任)、党委(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教学副院长 成员: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专业负责人、专任教师、管理人员、企业资深工程师、企业兼职教师 职责:负责本院(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组织动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等人员学习领会专业认证相关文件精神;完成专业认证申请报告、自评报告、支撑材料收集与整理、现场考查工作安排等工作。 二、部门协作 专业认证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面广,需要全校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作。 (一)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负责组织专业认证,指导各院(系)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协调跨部门之间的工作协作;通报上级关于专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