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456.50 KB
- 文档页数:38
内蒙古开发区“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
二O一二年三月
目录
一、“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发展成就 (1)
(一)发展基础 (1)
(二)存在问题 (3)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
二、总体要求 (5)
(一)指导思想 (5)
(二)战略定位 (6)
(三)发展原则 (7)
(四)发展目标 (8)
三、建设布局 (9)
(一)功能分区 (9)
(二)空间结构 (9)
(三)发展重点 (10)
四、主导产业 (13)
(一)化学工业 (13)
(二)装备制造业 (14)
(三)冶金建材业 (15)
(四)农畜产品加工业 (16)
(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17)
(六)进出口加工业 (18)
五、建设管理 (18)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19)
(二)理顺管理体制 (19)
(三)合作共建开发区 (20)
(四)优化开发区发展环境 (20)
(五)园区升级 (21)
六、支持政策 (23)
(一)资源配置政策 (23)
(二)价格政策 (24)
(三)投资政策 (24)
(四)税费政策 (25)
(五)金融政策 (25)
(六)土地政策 (26)
(七)环保政策 (26)
(八)人才政策 (27)
(九)准入政策 (27)
七、规划实施 (27)
附表1:国家核准的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目录
附表2:2010年自治区各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汇总表
附表3: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十二五”规划指标表
—1—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开发区提质扩容,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编制和落实好《内蒙古自治区开发区“十二五”总体发展规划》,对于落实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促进我区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及节能减排、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具有重大意义。
本规划所指开发区包括由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边境互市贸易区等各类开发区。
一、“十一五”时期开发区发展成就
“十一五”以来,自治区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探索建立符合开发区特点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开发区总体效益显著提高,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发展基础
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全区经国家审核通过的各类开发区共4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自治区级开发区39个(详见附表1)。同时,各地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新的工业园区达55个以上,已成为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0年底,全区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总数达到100个(详见附表2)。据
—1—
有关部门统计,“十一五”期间,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万亿元,工业增加值7200亿元,财政收入1000亿元,分别占全区的36%、39%和18.4%;开发区实现销售收入1.7万亿元,利润1200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42%和31%。
2010年,开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280.7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6%,同比增长20.2%;财政收入达到309.4亿元,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7.8%,同比增长8.8%;开发区就业人数56万人,占全区就业人数的4.7%。
招商引资水平不断提高。开发区以引进大项目和大企业为重点,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招商引资规模持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十一五”期间,开发区招商引资8600亿元,占全区全社会招商引资的97%。截止2010年底进驻开发区企业8432个,其中国内外500强企业92个。
集聚带动作用明显。围绕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涌现出能源、冶金、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稀土、化工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2010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开发区达到19个,销售收入达到4100亿元,占全年开发区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72%。
科技创新作用明显加强。开发区已成为全区工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和基地,推动了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2—
步。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8个,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实现增加值247.3亿元。强化人才培育,引进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建成一批博士后工作站,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目前,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占全区的比重达到60%以上,在开发区实施的国内外技术领先项目达到50%以上。
循环经济发展初具规模。在大力推进开发区工业集约集聚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示范工程建设。截止2010年底,自治区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达到46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园区达到7个,已成为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载体。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水、电、路、气、排污、信息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395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3.2%。
体制机制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封闭管理、开放运营”等有效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集中精简、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运行机制。在土地开发与管理、外向型经济管理、投融资体制等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探索,取得了相应经验。
(二)存在问题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区开发区建设还存在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开发区的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