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宜欣
来源:《知音励志·教育版》2017年第06期
摘要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以人为本”核心素养的提出,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是学生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综合体现。本文通过探究高中生实践活动,找出目前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活动、课下活动及地理野外活动方面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中学教师组织地理活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高中生;实践活动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和目的,一切理论和知识的学习最终都要回到实际应用中来。鲁洁教授认为,教育的实践是人的主观世界改造,无疑是一种实践活动。地理是一门实践力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以不断演示、动手操作,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可以运用于生产、生活中,还可以跟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习地理知识。总体来说,地理学科与实践密切相关。
1 地理实践力的提出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部“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启动了育人为本的新课改自推行以来取得很大成效,但仍存在许多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核心素养”正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高度和新阶段。2014 年3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制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而各个学科又提出了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四个维度。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2 地理实践力的独特魅力
地理实践力是学生人地协调观与综合思维能力在地理实践活动中的综合体现,也是对学生行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全面检验与培养。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受高考和学校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传统教学仍占主导地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演进,地理实践活动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地理教学上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活动更具趣味性,对学生有更大吸引力。不仅改进课堂教学效果,还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实践活动教学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对改变“填鸭式”教学现状大有裨益。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地理技能的发展。
3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提升途径
3.1 地理课堂实验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想要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首先必须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现今许多老师在课堂上虽有地理实践、活动,但以老师展示教具为主,学生很少自己动手操作。许多学生可能因为座位靠后、教具吸引力小等未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因此,应对课堂教学模式做出改革:
3.1.1 课上教学应让学生充分参与
地理课程的很多内容可以让学生去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可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得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在活动中通过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运用数字星球、多媒体教室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学生对地理学充满好奇,积极探索,在学习不同知识时熟练运用多种教具合作探究,教师做出指导即可。
3.1.2 开设实验课,培养学生实践意识。
在一些极具有生活化的地理知识教学时,将地理回归生活,可以开设实验课,让学生在具体实验过后自主讲解,不仅将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并引入生活,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思考某种地理现象出现的理由或规律。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让学生在对话和交往中学会合作实践。参考美国《科学发现者》教材,在学习“洋流”时,用盒子装满水,水中撒上泡沫或碎彩纸,准备吹风机在之前地转偏向力知识和预习本节课基础上,吹动盒中纸屑,根据纸屑移动猜测北半球洋流运动状况。
3.2 地理课下实践活动
3.2.1 开设地理相关选修课
当前许多高中已经开始开设选修课,除《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外,陕北地区学生可以开设《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东南沿海地区学生开设《台风》等一些趣味性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结合本地情况将这些地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乡土感。
3.2.2 校园中建设地理园
地理园是地理课堂辅助教学和学生课外学习、探究和实践的重要场所。是人工在户外建立起来能够进行部分地理观察、实习、练习和实验的综合性基地。在学校设置地理园,不仅方便学生日常观察,有的课程还可以直接设在地理园中。地理标本的展示、天文台的观测、地质模型的安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地理的奥秘,进行研究型学习。
3.3 地理野外活动
学习地理,如果只在教室中学习,那就永远体会不到地理的乐趣。学校不应该是封闭的场所,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能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课外实践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现实活动进行学习,它是课堂中知识的延伸,能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习。
野外活动中是许多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这种游玩式的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可以发挥意想不到的价值。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自然人文景观,讲解一些非课堂所学,但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和地理思维的知识。高中的孩子正是好奇心较为强烈的时期,面对亲眼看到的景观,配合教师的实时讲解会更有触动。另一方面,带领学生实时观测一些地理现象,如观测月相,观测风向仪,如果在合适的时间可带学生观测日食、月食,如果能在此时配合讲解地球运动相关知识,会比课堂上模拟地球运动效果好的多。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定会印象深刻。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学校和学生自己思维方式的转变,都能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提高。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既不能脱离地理知识、技能,也不等同于地理实践活动。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促进核心知识和核心能力的掌握,与其他三个维度相配合,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婧.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2]张志贤.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教育视界.2015(09):56-57.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