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守则——原产地规则.doc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8
海关原产地规则
海关原产地规则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海关对于商品原产地的规定和认定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关原产地规则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商品的“原产地”定义:原产地是指商品产生的国家或地区。
海关根据原产地来决定征收的关税和是否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2. 原产地证明文件:为了证明商品的原产地,出口商需要提供原产地证明文件,如出口商证明、货源证明、原产地证书等。
3. 原产地规则的适用范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海关原产地规则适用范围可能存在差异,一般包括自由贸易协定、普惠制、最惠国待遇等。
4. 原产地规则的认定标准:海关根据一定的认定标准来判断商品的原产地,如物品的产地、加工、组装、价值、原材料来源等。
总的来说,海关原产地规则是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出口商来说,了解和遵守原产地规则是保障出口商品顺利通关的关键。
⼀、原产地规则的起源 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出⼝货物原产国的标准和⽅法,是确定货物适⽤关税税率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对货物原产地的规定是在⼆⼗世纪七⼗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货物给予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即实⾏普惠制以后产⽣的,也可以说,原产地规则是在实⾏普惠制的基础上确⽴的。
普惠制⼜称为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种普遍的、⾮歧视的、⾮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这项制度从1968年联合国第⼆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普惠制决议起宣告建⽴,⾄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近30年。
⽬前世界上已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给惠国达到29个,主要是欧盟15国和瑞⼠、挪威、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本、波兰、加拿⼤、澳⼤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保加利亚、匈⽛利、捷克,其中除美国、保加利亚、匈⽛利、捷克外,其他25个给惠国都给予了中国最惠国待遇。
普惠制具体实施⽅案由各给惠国分别制定,给惠商品的范围主要是列⼊给惠商品清单的⼯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和少量的农产品,⽽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般为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受惠国家和地区限于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体范围由各给惠国⾃⾏确定。
由于普惠制优惠幅度较⼤,范围较⼴,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和制造的产品,各给惠国都把确定进⼝货物的原产国作为海关监管的⼀项重要内容,分别制定了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各国⽣产分⼯也越来越细,跨国⽣产制造产品的越来越多,有的产品甚⾄经过多个国家的⽣产加⼯才最终完成。
这就使得确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制订出明确的、能够普遍适⽤的标准。
为了协调统⼀各国的原产地规定,1973年5⽉,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了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其中三个附约专门对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证书做出规定。
这些附约的规定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本国原产地规则的参考依据。
中国原产地规则摘要:一、原产地规则的概述二、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历程三、中国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四、中国原产地规则的作用和意义五、中国原产地规则的挑战与未来展望正文:原产地规则是指国际贸易中货物贸易的关税待遇规则,用于确定货物原产地,以便适用相应的关税税率。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的适用对于国际贸易的关税待遇、贸易政策、贸易壁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中国原产地规则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19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加工贸易政策,同时开始制定原产地规则。
1990年代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全面执行WTO的原产地规则。
2002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标志着中国原产地规则正式确立。
中国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原产地标准:中国原产地规则采用“实质性加工”标准,即进口原材料或零部件在中国进行实质性加工,即可获得中国原产地资格。
2.原产地证书:进口货物需要提供原产地证书,以证明其原产地。
原产地证书由出口国政府或商会签发,是国际贸易中重要的贸易文件之一。
3.原产地标记:中国原产地规则要求进口货物在中国境内生产、加工、制造的,应当在货物及其包装上标注“中国制造”等字样。
4.区域性贸易协定:中国参加的区域性贸易协定,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也有相应的原产地规则,适用于协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
中国原产地规则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国家利益:通过原产地规则,中国可以对进口货物实施差别化的关税待遇,保护国内产业,促进国内经济发展。
2.促进国际贸易:原产地规则可以明确贸易关税的征收范围和税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规范贸易行为:原产地规则可以规范国际贸易中货物原产地的判定,防止伪造原产地证书等不法行为的发生。
4.推动加工贸易发展:中国原产地规则中的“实质性加工”标准,可以推动加工贸易的发展,吸引外资,促进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2024年修改)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24.10.28•【文号】海关总署令第273号•【施行日期】2024.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货物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优惠原产地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正确确定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规范海关对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海关对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管理。
第三条从优惠贸易协定成员国或者地区(以下简称成员国或者地区)直接运输进口的货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原产地为该成员国或者地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相应优惠贸易协定对应的协定税率或者特惠税率(以下简称协定税率或者特惠税率):(一)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者生产的;(二)非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者生产,但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规定的。
第四条本规定第三条第(一)项所称的“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者生产”的货物是指:(一)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境内收获、采摘或者采集的植物产品;(二)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境内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三)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领土或者领海开采、提取的矿产品;(四)其他符合相应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完全获得标准的货物。
第五条本规定第三条第(二)项中,“非完全在该成员国或者地区获得或者生产”的货物,按照相应优惠贸易协定规定的税则归类改变标准、区域价值成分标准、制造加工工序标准或者其他标准确定其原产地。
(一)税则归类改变标准,是指原产于非成员国或者地区的材料在出口成员国或者地区境内进行制造、加工后,所得货物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
(二)区域价值成分标准,是指出口货物船上交货价格(FOB)扣除该货物生产过程中该成员国或者地区非原产材料价格后,所余价款在出口货物船上交货价格(FOB)中所占的百分比。
附件1可以享受特别优惠关税待遇的货物原产地规则及相关实施程序第一节原产地规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政府与受惠国政府之间关于给予自受惠国进口货物特别优惠关税待遇的换文(以下简称“换文”),在确定享受特别优惠关税待遇货物的原产地时,适用本规则。
第二条在本规则中:“受惠国”是指与中国签有特别优惠关税待遇换文的国家或地区。
“原产货物”或“原产材料”是指满足本规则所列原产地规则要求的货物或材料。
“非原产货物”或者“非原产材料”是指根据本规则规定不具备原产资格的货物或者材料,包括原产地不明的材料。
“材料”,是指以物理形式构成另一货物的组成部分或者在生产另一货物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货物,包括任何组件、零件、部件、成分或者原材料;“生产”是指货物获得的方法,包括货物的种植、饲养、提取、采摘、采集、开采、收获、捕捞、诱捕、狩猎、制造、加工或者装配。
“《海关估价协定》”是指作为《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组成部分的《关于履行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7条的协定》。
“《协调制度》(HS)”是指世界海关组织主持编制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品目”是指《协调制度》内使用的4位数编码。
“中国进口口岸”是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口岸,即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外的中国口岸。
第三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该受惠国原产货物:(一)完全在受惠国获得或者生产的;(二)在受惠国境内全部使用符合本规则规定的原产材料生产的;(三)在受惠国境内使用非原产材料生产,但在该受惠国完成实质性改变的。
第四条本规则第三条第(一)项所称“完全在受惠国获得或者生产的货物”是指:(一)在该受惠国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二)在该受惠国从本条第(一)项所指的动物中获得的货物;(三)在该受惠国收获、采摘或者采集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四)在该受惠国狩猎、水产养殖、诱捕或者捕捞获得的货物;(五)在该受惠国注册或者登记,并合法悬挂该受惠国国旗的船只在公海捕捞获得的鱼类、甲壳类动物及其他海洋生物;(六)在该受惠国注册或者登记,并合法悬挂受惠国国旗的加工船上加工本条第(五)项所列货物获得的货物;(七)在该受惠国提取的矿产品及其他天然生成物质,或者从该受惠国领水以外的水域、海床或者海床底土得到或者提取的除鱼类、甲壳类动物及其他海洋生物以外的货物,只要该受惠国有权对上述水域、海床或者海床底土进行开采;(八)在该受惠国收集的该受惠国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旧物品;(九)在该受惠国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碎料;(十)利用本条第(一)项至第(九)项所列货物在该受惠国加工所得的货物。
中国原产地规则摘要:一、原产地规则概述1.原产地规则的定义2.原产地规则的作用二、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历程1.早期的发展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改革3.近年来的完善三、中国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1.适用范围2.判定标准3.优惠待遇四、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实施与监管1.政府部门的角色2.企业的责任与义务3.监管措施五、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保障国家利益2.促进国际贸易合作3.提升国际竞争力正文:原产地规则是指一个国家为确定进口货物是否符合享受关税优惠待遇的条件,以及确定货物在进口国税收和贸易法规中的地位,所制定的一套具体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
原产地规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原产地规则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早期,中国的原产地规则主要依据一些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原产地规则逐渐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始对原产地规则进行改革,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原产地规则不断完善,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规和政策,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包括:适用范围、判定标准、优惠待遇。
适用范围主要涵盖进口货物、出口货物、过境货物等。
判定标准主要涉及实质性改变标准和百分比标准。
实质性改变标准是指进口货物在进入中国境内前,在境外经过加工、制造或者组装,使得货物在性质、用途、数量等方面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则可以认定为原产于中国的货物。
百分比标准是指进口货物在境外加工、制造或者组装过程中,在中国境内生产的货物价值占整个货物价值的比重。
中国原产地规则实施与监管主要涉及政府部门、企业和监管措施。
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原产地规则,企业则有责任遵守原产地规则,确保货物符合原产地标准。
监管措施包括对企业的监督检查、原产地证书的核查、税收优惠的核实等。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原产地规则可以保障国家利益,确保进口货物按照合理的税率缴纳关税。
中国原产地规则摘要:一、原产地规则的定义与作用二、中国原产地规则的概述1.原产地标准2.适用范围3.申报与审核三、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四、中国原产地规则的改进与完善1.调整原产地标准2.简化申报程序3.加强国际合作五、原产地规则对我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正文:原产地规则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为了确定产品原产国,以便实施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及享受贸易优惠政策,所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标准。
原产地规则对于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原产地规则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原产地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条例》,原产地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在一个国家内生产的货物,另一种是经过加工或者处理,其加工或者处理增值部分在一个国家内达到实质性改变的货物。
2.适用范围:中国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所有进出口货物。
进口货物在申报进口时需要提交原产地证明,出口货物在申报出口时需要提交原产地证书。
3.申报与审核:进口货物原产地证明由出口国政府或者商会签发,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由中国海关总署签发。
申报企业需要如实申报货物原产地,海关对申报内容进行审核,如发现虚假申报,将依法予以处罚。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对于保障公平竞争、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完善和调整,旨在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公平公正,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中国原产地规则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1.调整原产地标准:根据国际发展趋势,适当降低原产地标准,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范围,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简化申报程序:通过采用电子化申报、无纸化办公等措施,简化申报流程,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申报效率。
3.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建立原产地证书互认制度,加强原产地规则的国际协调,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便利。
关税制度——原产地规则一、原产地规则的起源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国的标准和方法,是确定货物适用关税税率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对货物原产地的规定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货物给予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即实行普惠制以后产生的,也可以说,原产地规则是在实行普惠制的基础上确立的。
普惠制又称为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这项制度从1968年联合国第二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普惠制决议起宣告建立,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近30年。
目前世界上已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给惠国达到29个,主要是欧盟15国和瑞士、挪威、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其中除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外,其他25个给惠国都给予了中国最惠国待遇。
普惠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各给惠国分别制定,给惠商品的范围主要是列入给惠商品清单的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和少量的农产品,而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一般为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受惠国家和地区限于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体范围由各给惠国自行确定。
由于普惠制优惠幅度较大,范围较广,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各给惠国都把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国作为海关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别制定了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生产分工也越来越细,跨国生产制造产品的越来越多,有的产品甚至经过多个国家的生产加工才最终完成。
这就使得确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制订出明确的、能够普遍适用的标准。
为了协调统一各国的原产地规定,1973年5月,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了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其中三个附约专门对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证书做出规定。
这些附约的规定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本国原产地规则的参考依据。
关税聚焦︱走近中国-东盟自贸区之原产地规则篇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最早商谈的自贸区,也是最早实施的自贸区,更是我国已建成的最大自贸区,双方90%以上的商品实施零关税。
那么,什么产品才能申请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判断的标准就是:原产地规则。
继第一篇《走近中国-东盟自贸区之进出口篇》(点击标题可回看上期文章)后,本篇将带领大家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原产地规则。
原产地规则为何重要?原产地规则是判断货物是否可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标准。
只有符合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产品才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原产地规则有哪些?原产地规则的内容主要包括原产地标准(一般可分为完全获得标准、实质性改变标准)和补充规则(主要包括累积规则、微小加工、微小含量、中性成分、附件备件工具、包装材料、可互换材料等)。
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完全获得标准完全获得标准,是指在中国或东盟成员种植收获的植物,出生并饲养的动物,开采的矿物等初级产品,或者完全利用中国或东盟成员的原材料,在中国或东盟成员生产和制造的产品。
完全获得产品不含中国或东盟成员以外的原材料、零部件或劳务,其生产要素投入和生产过程自始至终都是在中国或东盟成员完成,因而具有“土生土长”的特征。
通常可以适用完全获得标准的产品为动植物、远洋捕捞、矿物等初级产品。
如果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中使用了中国或东盟成员以外的进口零部件,就不能适用完全获得标准,只能考虑是否适用增值、税则改变、制造或加工工序等实质性改变标准。
实质性改变标准除了完全获得产品,对于使用了进口零部件或原材料的产品,则可以适用实质性改变标准。
什么是实质性改变标准?顾名思义,实质性改变标准就是零部件或者原材料经过加工生产后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实质性改变标准包括增值标准、税则改变标准、加工工序标准。
中国和东盟成员的大部分产品适用增值标准,小部分特殊产品适用特定的原产地标准,主要就是税则改变标准和加工工序标准。
原产地规则(RulesofOrgin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口货物唯一产地的规定,主要包括原产地标准和直接运输规定。
各国的原产地规则不尽一致。
现将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一些原产地规则介绍如下:(一)原产地标准原产地标准是衡量进口货物产于何地的尺度。
对只有一个国家可供审定的进口货物,可以应用货物”完全在一国生产”的准则;对有两个及两个以上国家参与生产的进口货物,则采用”实质性改变”的准则。
1.完全在一国生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从原料到制成品的全生产过程都在一个国家内进行的货物,这些货物完全不使用外国料、件,也没有在外国进行加工、生产。
凡是含有外国的或产地不明的料、件的进口货物,不适用本标准。
完全在一国生产的货物共有以下10类:(1)从一国的土地、领域内或从其海底所采集的矿物;(2)在一国收获或采用的植物产品;(3)在一国出生或饲养的活动物;(4)从一国的活动物所取得的产品;(5)在一国狞猎或捕捞所得的产品;(6)从事海洋渔业所得的产品以及由某国船只在海上取得的其他产品;(7)由一国的加工船利用上款所列各产品加工所得的产品:(8)如某国对海底及其底土拥有单独开采的权力,该国从领海以外的海底或其底土中采得的产品;(9)在一国收集并只适于回收其原料用的废旧物品和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碎料;(10)由一国仅利用上述第(1)至(9)款所列的各种本国产物所生产的产品。
2.实质性改变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了生产或加工的货物。
它的基本原则是:凡是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加工生产的货物,应以最后一个实质性改变了原产品,使其得到了新的特有的性质或特征的国家作为货物的原产国。
实质性改变标准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法来确定货物的原产地:(1)改变税号的方法。
本办法规定甲国的货物在乙国加工生产后,如果其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即改变了税号,货物的原产地也应随之改变,应以乙国而不是甲国作为货物原产地;如果未改变税号,则仍以甲国作为货物原产地。
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
1. 原产地规则里的完全获得标准啊,就好比你自己亲手种的菜,那肯定就是原产于你这儿啊!比如说一颗珍珠,是完全从海里捕捞上来的,这就是完全获得,这很容易理解吧?
2. 实质性改变标准呢,就像做菜的时候加了各种调料让它变得完全不同了,这就是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呀!比如用进口的零件组装成一个新的产品,那它的原产地可能就变喽,能明白不?
3. 原产地规则还涉及到累计规则呢,这就好比搭积木呀,一块块累积起来的。
像一些国家之间互相认可之前的加工部分,来确定原产地,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4. 直接运输规则也很重要哦!想象一下,货物要直达目的地,不能中途乱跑呀,这就像你要给朋友送东西,得直接送到他手里呀!比如说从产地直接运到进口国,中途没有去别的地方瞎转悠,懂了吧?
5. 原产地标记规则呢,就像是给东西贴个标签,让大家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
比如说一个商品上明确标着产自某个地方,这就是原产地标记呀,多直观呀!
6. 还有原产地证书规则呀,这就好像是一个身份证明一样。
比如出口货物要提供原产地证书,来证明它的来历,就像你出门带着身份证一样,很好懂吧!
7. 优惠原产地规则也得说说,这就像是给某些地区的特别待遇。
比如一些国家对特定地区的产品给予关税优惠,是不是很不错呀?
8. 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也不能忽视呀,这就是一般情况下的规则。
就和平时的常规标准一样,普遍适用的哦!
9. 原产地规则的确定还会影响关税待遇呢,这可重要啦!就像走不同的通道可能收费不一样,原产地不同关税可能就有差别哦!
我觉得原产地规则真的超级重要啊,对国际贸易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呢!我们可得好好了解和重视它!。
中国原产地规则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际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原产地规则作为国际贸易中的关键要素,对于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原产地规则的含义、作用、具体内容、实施与监管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把握中国原产地规则。
二、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含义和作用1.原产地规则的定义原产地规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进口货物享受关税优惠待遇、贸易统计、贸易管理以及其他贸易政策措施而制定的关于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2.原产地规则的作用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以下作用:(1)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扩大贸易规模;(2)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提高国际贸易地位;(3)优化国际贸易结构,推动产业升级;(4)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三、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具体内容1.货物原产地判定标准我国原产地规则明确了货物原产地的判定标准,包括全部生产过程标准和实质性改变标准。
2.原产地证书的申领和核查原产地证书是进口货物享受关税优惠待遇的法定凭证。
我国海关对原产地证书的申领、核查及管理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原产地证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进口关税优惠政策与原产地规则的关系进口关税优惠政策是原产地规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根据原产地规则,对符合条件的产品实施关税优惠,从而降低进口成本,激发贸易活力。
四、中国原产地规则的实施与监管1.海关在原产地规则实施中的职责海关作为我国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实施部门,负责原产地申报、审核、核查等工作。
2.原产地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对违反原产地规则的企业,我国海关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警告、罚款、暂停报关业务等,以维护原产地规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中国原产地规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国际贸易成本,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2.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竞争力通过原产地规则,我国出口产品可享受进口国的关税优惠待遇,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附件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原产地规则按照《亚洲—太平洋贸易协定》(以下简称《协定》)第八条规定享受关税减让优惠的货物,其原产地应遵循下列条款确定:第一条原产货物。
按照下述第五条的要求,从一参加国直接运输进口到另一参加国的《协定》项下优惠贸易货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享受关税减让优惠:(一)符合第二条规定,在出口参加国完全获得或者生产的;(二)符合第三条或者第四条,在出口参加国非完全获得或者生产的。
第二条完全获得或者生产。
第一条第(一)项所称的“在出口参加国完全获得或者生产”是指:(一)在该国的领土、领水或者海床中开采或者提取的原材料或者矿产品(见注释1);(二)在该国收获的农产品(见注释2);(三)在该国出生并饲养的动物;(四)在该国从上述第(三)项所指的动物获得的产品;(五)在该国狩猎或者捕捞所获得的产品;(六)由该国船只(见注释3、4)在公海捕捞获得的渔产品和其他海产品;(七)在该国的加工船(见注释4、5)上仅由上述第(六)项的产品加工和(或者)制造所得的产品;(八)在该国从既不具有原用途也不能再使用的旧物品回收的零件或者原材料;(九)在该国收集的既不能用于原用途,也不能修复或修理,仅适用于弃置或者回收零件或者原材料的旧物品;(十)在该国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碎料;(十一)在该国仅由上述第(一)至第(十)项所列产品加工获得的产品。
第三条非完全获得或者生产。
(一)第一条第(二)项所指应当享受关税减让优惠的非完全获得或者生产货物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非参加国原产的或者不明原产地的材料、零件或产物(以下简称材料)的总价值不超过该货物船上交货价格的55%,且最后生产工序在该出口参加国境内完成,同时符合本条第(三)、(四)、(五)项规定的;(二)部门协议(见注释6);(三)用于计算非原产材料成分,符合第三条第(一)项要求的原产资格的公式如下:进口非原产材料价值+ 不明原产地材料价值 x 100%< 55%船上交货价格(FOB )(四)非原产材料价值应为:1.能够证实的原材料、零件或产物进口时的成本、运费和保险费(CIF 价格);2.最早可以确定的在生产或加工的参加国境内为不明原产地材料支付的价格。
第三章原产地规则第一节原产地规则第一条定义就本章而言:海关价格是指根据《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条的协定》(《海关估价协定》)所确定的价格;出厂价格是指向在对产品进行最后生产或加工的一方生产商支付的出厂价,包括使用的所有材料的价值、工资、其他花费以及减去出口退税的利润;可互换材料是指出于商业目的可以互换的材料,其性质实质相同,仅靠视觉观察无法加以区分;公认会计原则是指一方公认的有关记录收入、支出、成本、资产及负债、信息披露以及编制财务报表方面的会计准则。
这些准则既包括普遍适用的广泛性指导原则,也可以包括详细的标准、惯例及程序;货物是指产品或材料;产品是指被生产的产品,即使是为了在另一个生产操作后续使用;材料是指组成成分、零件、部件、半组装件,和(或)以物理形式构成另一产品的组成部分或者用于生产另一产品的产品;生产是指获得货物的任何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货物的种植、饲养、开采、收获、捕捞、水产养殖、耕种、诱捕、狩猎、捕获、采集、收集、养殖、提取、制造、加工或装配;原产材料是指根据本章规定具备原产资格的材料;协调制度是指1983年《协调商品名称和编码制度的国际公约》及之后的修正案。
第二条原产货物除本章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条件的货物应被视为原产于一方:(一)该货物根据本章第三条(完全获得或生产的货物)规定在一方完全获得或生产;(二)该货物在一方生产,并全部使用原产材料;或者(三)除附件二-A(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中列出的必须符合规定要求的货物外,该货物在一方使用非原产材料生产且满足区域价值成分不低于40%标准。
第三条完全获得或生产的货物根据本章第二条(原产货物)第(一)项,下列货物应当视为在一方完全获得:(一)在一方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二)从第(一)项所述活动物中获得的产品;(三)在一方种植,并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四)在一方狩猎、诱捕、捕捞、水产养殖、采集或捕获获得的货物;(五)从一方领土、领水及其海床或海床底土提取或得到的,未包括在上述第(一)项至第(四)项内的矿物质或其它天然资源;(六)在一方领水以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提取的货物,只要该缔约方根据相关国际协定有权开发上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七)由一方注册并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在其领水以外海域获得的鱼类及其他海洋产品;(八)在一方注册并悬挂其国旗的加工船上,完全用上述第(七)项所述货物加工或制造的货物;(九)在一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碎料;(十)在一方收集的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旧货;或者(十一)全部在一方完全从上述第(一)项至第(十)项所列货物生产的货物。
原产地规则第三章原产地规则第一节原产地规则第二十一条定义在本章中:“海关估价协定”是指作为《WTO协定》组成部分的《关于实施1994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七条的协定》;成本、保险费加运费价格(CIF)是指包括运抵进口国进境口岸或地点的保险费和运费在内经过调整的进口货物价格;船上交货价格(FOB)指无论货物以何种运输方式在最终离境的口岸或地点的货物价格;材料指用于生产或转变成另一货物所使用的货物,包括零部件或成分;生产指货物的种植、饲养、开采、收获、捕捞、诱捕、狩猎、制造、加工或装配;生产者指种植、饲养、开采、收获、捕捞、诱捕、狩猎、制造、加工或装配货物的人。
第二十二条原产货物本协定中, 货物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应当被视为原产于一方:一、货物按照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在一方境内完全获得或生产;二、货物完全在一方或双方的境内生产, 且仅使用符合本章规定的原产材料;或者三、该货物是在一方或双方境内生产的,所使用的非原产材料符合附件4规定的税则归类改变、区域价值成分、工序要求或其他要求,且该货物符合本节其他可适用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完全获得货物根据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下列货物应当视为在一方境内完全获得:(一)在一方境内的领土或者海床提取的矿产品;(二)在一方收获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三)在一方出生并饲养的活动物;(四)从上述第(三)项所述活动物中获得的产品;(五)在一方狩猎、诱捕或者在内陆水域捕捞所获得的产品;(六)在一方的领海捕捞获得的鱼类和其他产品;(七)在一方登记注册且悬挂该方国旗的船只在一方的领海以外,包括在该方的专属经济区内,捕捞获得的鱼类及其他产品;(八)在一方登记注册且悬挂该方国旗的加工船上仅由第(六)项和第(七)项的产品加工所得的产品;(九)在一方的领海以外,该方独享开发权的海床或海床底土提取的产品;(十)在一方收集的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旧货;(十一)在一方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且仅适用于原材料回收的废碎料;以及(十二)在一方由第(一)项至第(十一)项所列产品加工获得的产品。
我国的原产地规则我国《海关法》第四⼗⼀条对原产地的规定为:“进出⼝货物的原产地按照国家有关原产地规则的规定确定。
”这⼀规定说明,我国现⾏的有关原产地规则是我国确定进出⼝货物原产地的法定依据。
(⼀)我国的原产地规则我国《海关进出⼝税则》对进⼝货物设有两种税率,⼀种是普通税率,⼀种是优惠税率。
按照我国《关税条例》的规定,对原产于与中华⼈民共和国未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者地区的进⼝货物,按照普通税率征税;对原产于与中华⼈民共和国订有关税互惠协议的国家或地区的进⼝货物,按照优惠税率征税。
我国进⼝货物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是:(1)进⼝货物的原产地由海关来确定,必要时,海关可以通知进⼝申报⼈交验有关外国发证机关发放的原产地证书。
(2)完全在⼀个国家内⽣产或制造的进⼝货物,⽣产或制造国为该货物的原产地。
(3)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加⼯制造的进⼝货物,以最后⼀个对货物进⾏经济上可被视为实质性加⼯的国家为有关货物的原产地。
所谓“实质性加⼯”,是指产品经过加⼯后,已不能按税则中原有的税⽬税率征税,或者加⼯增值部分所占新产品总值的⽐例已超过30%及其以上者。
(4)⽯油产品以购⾃国为原产地。
(5)机器、仪器、器材或车辆所⽤零件、部件、配件、备件及⼯具,如与主件同时进⼝,⽽且数量合理,其原产地按主件的原产地予以确定,如分别进⼝,则应按其各⾃的原产地确定。
(⼆)我国签发的原产地证书类型我国出⼝货物原产地的确定,主要是向出⼝商签发证明其出⼝货物原产地为中华⼈民共和国的原产地证书。
全国出⼝货物原产地的确定⼯作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统⼀进⾏监督管理。
各地⽅⼈民政府对外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本⾏政区域内出⼝货物原产地的确定⼯作。
我国经给惠国认可的签发原产地证书的机构为:国家进出⼝商品检验部门设在各地的商检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及其分会和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机构。
我国签发的出⼝货物原产地证书主要有三类:(1)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即为享受普惠制待遇的出⼝货物出具的产品产地证明书。
一、原产地规则的起源
原产地规则是确定进出口货物原产国的标准和方法,是确定货物适用关税税率的重要依据。
国际上对货物原产地的规定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货物给予普遍的关税优惠待遇,即实行普惠制以后产生的,也可以说,原产地规则是在实行普惠制的基础上确立的。
普惠制又称为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
这项制度从1968年联合国第二届贸易与发展会议上通过普惠制决议起宣告建立,至今已在世界范围内实施了近30年。
目前世界上已有19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享受普惠制待遇,给惠国达到29个,主要是欧盟15国和瑞士、挪威、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日本、波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其中除美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外,其他25个给惠国都给予了中国最惠国待遇。
普惠制具体实施方案由各给惠国分别制定,给惠商品的范围主要是列入给惠商品清单的工业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和少量的农产品,而给惠商品的关税削减幅度一般为最惠国税率与普惠制税率之间的差额。
受惠国家和地区限于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具体范围由各给惠国自行确定。
由于普惠制优惠幅度较大,范围较广,为了确保普惠制待遇只给予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制造的产品,各给惠国都把确定进口货物的原产国作为海关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别制定了确定货物原产地的规定。
随着国际间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不断
拓展、程度不断加深,各国生产分工也越来越细,跨国生产制造产品的越来越多,有的产品甚至经过多个国家的生产加工才最终完成。
这就使得确定货物原产地的依据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制订出明确的、能够普遍适用的标准。
为了协调统一各国的原产地规定,1973年5月,海关合作理事会制定了简化和协调海关业务的国际公约《京都公约》,其中三个附约专门对原产地规则和原产地证书做出规定。
这些附约的规定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本国原产地规则的参考依据。
二、原产地规则的主要内容
原产地规则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规则和原产地证书。
(一)原产地标准
原产地标准指确认货物生产于何地的标准,主要有两项基本标准。
第一项基本标准为完全在一国生产的标准,这项标准适用于完全在受惠国生产的产品,而含有外国原材料、零部件的货物,不适用这一标准。
完全在一国生产的货物主要有十类
(1)从一国的土地、领域内或从其海底采集的矿物;
(2)在一国收获或采用的植物产品;
(3)在一国出生或饲养的活动物;
(4)从一国的活动物所取得的产品;
(5)在一国狩猎或捕捞所得的产品;
(6)从事海洋渔业所得的产品以及由某国船只在海上取得的其他产品;
(7)由一国的加工船利用上项所列各产品加工所得的产品;
(8)如某国对海底及其底土拥有单独开采的权力,该国从领海以外的海底或底土中采得的产品;
(9)在一国收集并只适于回收其原料用的废旧物品和在加工制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碎料;
(10)由一国仅利用上述第(1)至(9)项所列的各种本国产物所生产的产品。
第二项基本标准是实质性改变标准,它是指进口原料或部件在受惠国经过实质性改变而成为另一种不同性质的商品,受惠国才能作为该商品的原产国。
这一标准适用于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参与了生产或加工的货物。
采用实质性改变标准来确定货物原产地,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法
(1)改变税号法,即货物经某国生产后其税则归类发生了变化,改变了税号,就应以该国为货物的原产地。
(2)列出加工程度表法,即产品在某国生产时必须达到加工程度表所列要求,才能视该国为货物的原产地。
(3)从价百分比法,即产品在某国进行加工生产所增加的
价值相当于或超过规定的百分比率时,即将该国视为货物的原产地。
1
2
3
关天建立图书管理制度的提案(1)1 关于建立图书管理制度的提案
一、目的:
1、提高公司员工的修养,推动企业的文化建设。
2、规范公司图书管理流程。
二、适用范围:
1、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职责范围。
1、图书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培训部)
A、采购工作管理职责
(1)、图书资料采购由培训部门统一管理。
(2)、采购人员必须及时掌握图书出版动态。
(3)、经常与书店取得联系,每月不得小于一次去书店浏览。
(4)、管理人员要熟悉本图书室图书收藏情况,要正确处理好基础书籍、重点书籍和一般书籍的关系。
(5)、采购人员要及时根据图书信息反馈表作出购进计划,交由领导审核批准后购进相关书籍和物资,以满足业务需要和读者的阅读需求。
(6)、购进图书及杂志应及时分类、登录、编目上架,建立管理档案和公司图书公章。
(7)、采购人员订购书目情况要复印留底,以备清查;验收帐目要清楚,选购情况亦应记录清楚,以备清查。
B、图书管理员职责:
(1)、管理员须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所有图书应编制目录卡以供员工查阅。
(2)、每天上午桌椅摆放要整齐,要保持阅览室干净卫生,桌椅要干净无灰尘。
(3)、要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维护好阅览室秩序,保持安静。
(4)、室内禁止吸烟、吃东西,不准随地吐痰和扔纸屑。
(5)、报纸、期刊要及时上架,下架,报纸每月装订一次,期刊半年装订一次。
装订要整齐、有序,要防止把文字装订进去让读者无法阅读。
(6)、下班前须关好水、电、门窗。
(7)、管理员违反本制度而造成的损失或不良影响须负直接责任。
2、其他部门
(1)、普通员工要购买图书前,须经过主任经理。
由主任经理报备培训部,培训部发放登记表填写后由培训部统一购买,特殊情况由普通员工先行购买。
(2)、主任经理购买图书须报备培训部,培训部发放登记表填写,后由培训部统一购买,特殊情况由主任经理先行购买。
备注:特殊情况(在外出差,图书急用等……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四、内容:
1、图书报销流程:
(1)、到财务部领费结帐单,后向培训部经理和总经理签字。
(2)、到财务部领凭证粘存单,用途:粘贴发票、报销单据、图书明细。
(报销单据指车费等……、图书明细指购买图书的目录)。
(3)、每周星期五下午向财务部统一报销。
(其余时间不予授理)。
2、注意事项:
(1)、本室系公司内部图书室,主要备有与业务相关读物、期刊、报纸、工具书及各类光碟等物资。
为免造成损失,读者必须持国房网员工工作牌借阅图书,出室外时凭工作牌办理外借手
续。
(2)、工作牌只限本人使用,各部门经理及主管每人可借阅图书或杂志两本,普通员工每人限借一本。
(3)、借阅图书时间限每周三上午10:00——12:00,下午16:00——17:30;其他时间既不授理。
(4)、所借图书每次借期不得超过五天,五天后未阅完可续借,续借不得超过两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向管理员说明,过期不还,停止借阅权限一个月并予以处罚。
每超时一天罚款五元(从工资中扣除),依次累加。
(5)、一具书、地图、内部图书、光碟等不许外借。
(6)、借阅图书须登记借阅人、书名、日期、部门(返回时也须登记以上各项)。
(7)、取书时如发现污损、缺页等情况应及时说明并登记,借阅时请爱护书刊资料,保持书刊整洁,不得批划、污损、遗失、撕毁,违
者按本图书室规定赔偿。
(8)、不得在书籍上圈点,批划,污损或遗失,一经发现,停止借阅权一个月。
(9)、如遇特殊情况,图书管理员有权收回所有借出的图书。
(10)、爱护书籍,保持书籍完整性是每个员工应尽的职责。
本公司图书的管理,除另有规定外,悉依本办法办理。
(11)、凡丢失或严重损坏的书籍,应以同版本赔偿。
如果无法购回则按以下方法赔偿:
A、一般书籍、基础书籍按原价赔偿,重点书籍按价的两倍赔偿;
B、凡成套图书,不论丢失或损失一册还是数册均按原套书籍原价赔偿。
备注:如以同版本赔偿,原被损坏的书刊退给赔偿者,若是赔款则不退书刊。
(12)、每两个月培训部都不得会对现有的图书进行审查。
行政部培训部
2005年元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