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复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4.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

1、简述社会人理论的要点。

答:社会人人性理论是由梅奥教授在霍桑工厂实验后提出的一种人性理论,梅奥教授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人是组织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组织成员有着复杂个性与复杂的社会需求的“社会人”。

2、简述权威服从心理产生的可能原因。

答:权威服从心理产生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首先,人们倾向于做别人做的事或者别人要求自己做的事,从而使自己能被社会接受和承认;其次,如果在一个模糊的情境下人们会更相信其他人关于适当和正确行为方式的暗示,更可能会按照专家或者可靠的消息传达者告诉他们的方法做事情;另外,有关研究表明,人们服从权威实际上是人们固有习惯的一部分,这些习惯是人们从小在不同的环境中习得的,这就是绝对服从权威;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人们可能对不服从感到很迷惑,从而导致服从权威。

3、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斯金纳的强化激励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只要改变人的行为后果就可改变人的行为。“强化”在管理中有四种方式:正强化是指组织成员的某行为产生时,组织加以肯定,从而加强其行为;负强化是指组织成员的某行为产生时,组织加以否定,从而减弱其行为;自然消退是指在组织成员的某一行为产生时,组织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视若无睹,使组织成员的这一行为受到冷淡对待而自然消失;还有一种是惩罚。从强化的时间安排上有连续强化和间断强化。

4、简述从众效应的根源。

答:从众效应的根源是,首先,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

不同,从而让自己感到焦虑、被群体孤立;其次,从众也源于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5、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要点。

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要点是,认为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所受到的待遇的公平性的影响。公平比较过程中,组织成员不仅将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与同事的待遇进行比较,而且将自己所受到的待遇与社会标准进行比较,同时进行自我的比较。当一个人认为所受到的待遇不公平的时候,他会因此而产生挫折感和愤怒心情,积极性会严重受挫,甚至由此产生破坏性心理。

6、简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激励因素的特点在于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保健因素不具备激发人们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但是一旦缺乏,则会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7、简述晕轮效应产生的原因。

答:晕轮效应是指由于对认知对象某一特点的过分关注导致的认知上出现的偏差。晕轮效应并不是随机发生的,研究表明,在下面这些情况下,晕轮效应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当被知觉的特质在行为表现上模棱两可时,当这些特质含有道德意义时,当知觉者根据自己有限的经历来判断特质时。

8、简述群体凝聚力产生的基础。

答:群体凝聚力产生的基础是:第一,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第二,加人群体的难度;第三,群体规模;第四,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第五,外部威胁;第六,以前的成功经验;第七,有效情绪认同;第八,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第九,群体的领导方式。

9、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假设每个人内心都存在五种需要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任何一种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后,下一层需要就会成为主导需要。个体的需要是逐级上升的,从动机角度来看,这种理论认为,虽然没有一种需要会得到完全、彻底的满足,但只要它大体上获得满足,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了。马斯洛还把五种需要分为高级和低级两个级别,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称为较高级的需要。区分两个层次基于这样的基础,较高层级的需要通过内部使人得到满足,较低层级的需要则主要通过外部使人得到满足。

10、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观点。

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一定的需要并设法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尚未实现时,表现为一种期望,这时目标反过来对个人的动机又是一种激发的力量,而这个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效价)和期望概率(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动机=效价×期望值×工具性。激发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目标价值(效价),这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工具性是指能帮助个人实现的非个人因素,如环境、快捷方式、任务工具等。

根据结果反馈原理,当组织成员面对现实收获大于过去的期望值时,会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当组织成员面对现实收获小于过去的期望值时,则会产生一种挫折感与失望感。

二、论述题

1、论述员工在组织中态度的影响因素。

答:员工在组织中态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感知。工作满意度是指来自于个体对工作或者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快乐或积极的情绪状态。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感,以及对组织的归属感。组织承诺可以解释员工为什么要留在某个组织,代表了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组织承诺也是员工与组织之间心理契约的一种体现。组织公平感是指组织中的个体对组织中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活动的公平性的感知,通常包括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组织支持感知是指员工对于组织重视其贡献和关心其幸福的一般感受。

2、论述目标管理模式的功效和缺点。

答:目标管理模式的功效包括:A.实行组织管理的目标化;B.工作目标的层层分解落实;C.责、权、利的统一;D.激励与工作目标的有机结合;E.各级的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缺点包括:A.任务分解落实难度大,成本高;B.目标分解不合理容易造成冲突;C.容易出现部门利益冲突;D.容易出现短期行为。

3、论述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和从众心理对群体决策的影响与对策。

答: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观念与行为朝向上与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群体中,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而让自己感到焦虑、被群体孤立;二是源于一种群体对个体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因为人们在一个集体中长期工作,由于相互的影响和同一文化环境的原因,成员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心理上、思维方式上和价值观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心理趋同现象。从众心理会让群体决策产生一边倒的观点意见,使得集体决策失去意义。应对这种消极影响的对策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