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评课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7
小学语文评课精选六篇【篇1】小学语文评课,《特殊的葬礼》评课在教学本堂课中,周老师让学生的个性在语言感悟训练中尽情的发挥。
一、读为主线,悟之本文本是主体感悟的语言材料,对文本语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读来完成。
读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经常的训练。
深刻的感悟是建立在深入阅读、用心思考的基础之上的。
对文本读得越多,想得越深,自然感悟就越丰富。
教学中,周老师透过让学生个别朗读、默读、自由读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
当学生透过朗读体验到大瀑布的雄伟壮观后,周老师让学生利用课文的语言赞美瀑布;紧之后,出示枯竭后的瀑布课件和品读课文相关段落,学生自然产生了失望、悲伤等强烈的情感体验,周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透过“读”把情感表达出来,这些实践点的落实促成了学生语感的构成。
言语实践和感悟入情水乳交融,读中感悟,感悟又更好地促进学生把书读好。
二、心灵对话,悟之源三、走向实践,悟之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潜力,而培养这种潜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说到底,语文实践就是引导学生生动地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把文章感悟与人生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去生发创造新思路、新问题和新价值。
在这一课中,周教师巧用了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当堂准备稿子,当一回巴西总统向巴西人民作一回演讲,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可供展示的生活平台,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世界,迸发出学生的情感火花,让真情在学生慷慨激昂的演说中流淌。
学生在这个平台上与文本对话,对话的实质已超越了教材,跨越了时空,他们激情澎湃,将对瀑布的热爱与同情,对环境的忧虑透过自己的言语尽情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平台是充满智慧的,教师不再是教材的解读者,教案的执行者,是一个善于创设情境,富有教育机智的人,他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唤醒学生的创造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在课堂上,周老师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努力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
2023小学语文评课稿2023小学语文评课稿1今天,听了李____老师教的《顶碗少年》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语文阅读课,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
本节课,李老师从生字词的认读、理解中导出__的重点句也是__的主线“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老师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进而让学生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时,由词到句,由句到段,由段到篇的理解和感悟都围绕“为什么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这一中心进行。
这样设计,既找准了切入点,又适当地进行了变序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从而让学生理解了“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既是作者看了表演发出的感叹,也是__的题眼所在。
表达了作者对顶碗少年不畏艰难、不怕挫折、承受压力、敢于拼搏的赞叹。
在指导读词语后,教师让学生了解作者赵丽宏,学生了解很深入,说明课下资料搜集到位,而教师的补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本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如何阅读__,而且使学生明白了道理,小练笔又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
2023小学语文评课稿2四堂《小露珠》风格各异。
真是,“文如其人,课如其人”。
吴慧媛教师优雅动听,周小丽教师快人快语。
叶春红教师质朴实在,吴玮娜教师温文婉转。
在对四堂课进行比较欣赏之后,我决定从几个教学细节入手,来谈谈我的看法。
什么是教学细节?我认为所谓教学细节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很细小的环节或情节,或是一个细小的片段。
教学细节构成于教学中,从某一种程度上说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魅力的一种展现。
正是有了这样灵动的“细节”,我们的课堂才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此刻,针对这四堂课中我关注到的几个细节,提出一些个人见解。
细节一:初读有必要吴玮娜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就进行生字新词教学,没有让学生初读课文。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
评课稿标题:《发现故事魅力,培养阅读兴趣》
创设情境:
开门见山,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作为开场,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
初次相识,通过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导入目标:
通过引入故事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展示教学过程:
1. 阅读故事:
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一个段落的故事,提醒他们通过多读多练来提高阅读能力。
2. 探讨故事结构:
师生共同分析故事的结构,包括开头、主要事件和结尾,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含
义与目的。
3.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人物的特点与行为动机。
4. 解读故事主题:
通过继续阅读故事的其他章节,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主题,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5. 阅读扩展:
提供其他与故事相关的阅读材料,如续写故事、讨论幕后故事等,鼓励学生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6. 语文应用:
让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如写一篇自己喜爱的故事,或是续写这个故事的结局,通过实践运用语文知识。
总结回顾:
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多想多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课堂思考: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如他们对故事有什么新的认识,如何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等。
小结:
本节课通过以故事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这样的评课稿无疑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为主题,邀请了资深语文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并组织教师进行评课交流。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记录及评课评语。
二、活动过程1. 专题讲座讲座由资深语文教师主讲,主题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阅读教学的重要性(2)阅读教学的目标与任务(3)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4)阅读教学的评价与反思2. 评课交流讲座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分享了各自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评课评语:(1)教师A评课评语:本次讲座让我对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讲座中提到的阅读教学目标与任务,让我明白了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
同时,讲座中提到的阅读教学方法和技巧,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教师B评课评语:讲座中关于阅读教学评价的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我认为,评价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运用讲座中提到的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评价。
(3)教师C评课评语:本次讲座让我意识到,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语言之美。
3. 总结与反思在活动总结环节,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关注学生的阅读需求。
(2)教师要掌握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3)教师要注重阅读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效果:1. 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3. 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小学语文评课稿【优秀10篇】篇一:小学语文评课稿篇一刘素琼老师执教的《雷雨》一课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内容。
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语文要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指导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必须指导和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
刘老师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运用语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
这是一堂扎实而深入的课,能让人见到语文教学的本质。
首先,刘老师在指导学生对字、词、句的研读非常到位。
在指导“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一句时,刘老师借用学生的问题“为什么用垂下来,而不用挂下来”让学生换词理解,加深体验,体会中华文字的精妙。
并让学生联想哪些东西可以用“垂下来”。
在理解“杂乱”时,让学生通过摆手做动作来很生动地记住了这个词。
学生在从字到词到句的理解中读得更有味道、更有感情。
也让人感到老师对教材的深刻把握和处理教材的功夫深厚,不见痕迹。
其次,刘老师重视对学生的写字教育。
刘老师通过让学生从形和意的结合理解来记忆,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记忆、分析字形,通过书空来记忆笔画和笔顺,在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时要求学生姿势和笔顺正确。
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学会了写字,又能让学生养成书写的好习惯。
再次,刘老师重视学生对词语、句子、生活经验的积累。
课始,就让学生来说跟雨有关的词语,并出示了三个相关成语让学生读。
然后,又通过听雷声让学生知道雷声的生活原型从而很亲切自然地导入新课教学。
在学习黑沉沉一句时,随机积累了ABB格式的词语。
指导越来越一句时,让学生说相同句式的句子,既学会了造句,又丰富了生活经验和语言储备。
还有理解“垂下来”时趁机让学生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垂下来”,也是促进理解又是积累语言。
总之,这是一堂扎实而有效的课,更有课前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母鸡萝丝去散步》听后感聆听了林红萍老师执教的《母鸡萝丝去散步》阅读指导课,深受感触:1、感受绘本画面的魅力,体验观察、想象带来的快乐优秀绘本中的图画是图书的生命,它细腻、含蓄、优美地表现着文字所无法表现的意蕴与感觉。
图画引导着孩子进入到美丽的意境之中。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佩特。
哈群斯的成名作。
作品色彩明媚,故事幽默,简单流畅。
《母鸡萝丝去散步》全书只有非常简短的八句话,而且字又是隔才出现。
这是一本纯粹用图画来讲故事的成功范例。
林老师恰如其分地抓住了绘本的这一特点,引领孩子们“用心看图,体验心情,放飞想象”,在笑声中理解画面内容,感受着绘本画面彰显的独特魅力,讲述出隐藏在图画背后的故事,把这个无声的故事变成了一个笑声不断的故事,从而“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堂其乐融融。
2、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
阅读是孩子个性化的行为与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
每一个孩子由于其家庭背景、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不同,对于文本的阅读与感悟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保护和尊重孩子独特的个性阅读体验,不能搞一刀切,多用“疏”切忌“堵”。
林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
3、让“阅读”成为孩子真正“快乐的事”。
总能发现一些孩子不喜欢课外阅读,把阅读当成了一种任务,并成为一种无形的压力。
究其原因是他感受不到阅读带来的快乐,缺少一种身心愉悦的体验。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乐此不疲?这与老师推荐的书目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母鸡萝丝去散步》这个故事,选择的故事内容非常有趣并令人发笑。
当钉耙砸扁狐狸的鼻子时,你会笑!当狐狸一头栽进池塘里时,你会笑!当狐狸扎进干草垛里时,你会笑!当狐狸被面粉埋住时,你会笑……这么有趣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孩子呢?课中,林老师一一展示绘本的插图,再配上林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读,还原故事情节,孩子们又一次走入文本,沐浴阅读带来的身心愉悦。
这么快乐的事,孩子肯定愿意去做。
小学语文评课稿5篇【篇一】小学语文评课稿语文课就是语文课,我认为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应该始终围绕语文学习的目标,识字、写字、朗读等,始终运用语文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体会语文的味道。
这节课在以下几个设计上体现了语文课的“语”味。
一、看图练说,训练表达看着图片中的景物,说说对于雾的初步体验,孩子们的`表达出来的语言经过了老师的肯定或提醒均有了一定的提升,用生动的词语来说眼前的景象,这是语文用于生活表达较好的方式与途径。
二、多种朗读,训练语感三、生字教学,重在旁通【篇二】小学语文评课稿王老师执教的《雾在哪里》第一课时,从整体来看,教学目标的设立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已兼顾。
教学过程所呈现出来的教师素养也都得以展现。
王老师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设计合理,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总体来看这节课是成功的,达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一、识字方法,灵活多样识字教学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王老师把这一块儿也落到了实处,突破的方法更是灵活多样,充满了趣味,如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生分行拼读,然后交流识记方法,王老师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把握字的结构,写出美观的汉字。
并相机指导示范书写“岸”字。
紧接着王老师引导学生描红,适当给予了鼓励,充分体现了教师正确引导下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重视新课标的鼓励性评价。
紧接着又出示去拼音的生字,指生读、齐读,游戏“摘苹果”巩固识字,这些形式多样的的识字,让学生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乐学、会学。
最后齐读词语更是对字词强化了训练。
我们要培养学生丰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就要严格要求孩子从小对汉字的规范书写,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王老师指导的都非常到位。
把字写得规范,更是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
二、以生为本,关注成长1、王老师让学生欣赏雾中美景,激发热爱自然之情的同时,提醒学生:雾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有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小学语文评课评语一、综合评价本课是一节以阅读为主的语文课,内容安排合理,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学习效果明显。
但与此同时,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和改进。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课文赏析能力以及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细致观察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在理解和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解释,学生能够正确把握课文的主题和要点,并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形象描绘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水平。
3. 尽管部分学生在批判思维能力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整体而言,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思考和评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本节课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鼓励了学生的参与。
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 导入环节设计巧妙,通过引入课文背景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
2. 阅读理解环节设置合理,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和内容。
3. 赏析文学作品环节设置合理,教师通过解读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促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4. 批判思维拓展环节存在一定问题,教师在此环节的引导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鼓励他们展示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本节课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但在一些方面可以有所改进。
1.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2.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图片、视频等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的内涵。
3. 推荐了相关的阅读资料,拓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知识。
4. 在班级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说明文的阅读复习课公开课的评语
1.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的方法,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
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文、习题,讲练结合。
例文规范,针对学生基础,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学生基础,值得肯定。
2.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讨论式,参与式运用自如,挥洒入流。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3.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且有条理。
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朗诵阅读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
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5.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
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近日开展了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旨在通过评课活动,总结优秀教师的经验,提升全体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前,全体语文教师共同参与集体备课,对本次评课活动进行了深入研讨。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对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广泛交流,共同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集体听课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优秀语文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全体语文教师认真观摩了公开课,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3. 评课环节评课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和专家点评。
(1)自我评价:授课教师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了反思,总结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同行评价:其他语文教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3)专家点评: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并对全体语文教师提出了期望。
三、活动总结1. 优点总结(1)教学设计合理:授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教学方法灵活:授课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课堂管理有序:授课教师能够合理运用课堂管理策略,使课堂秩序井然,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不足之处(1)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2)课堂互动环节较少,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个别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阅读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2. 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方法。
3. 加强课堂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4.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评课稿(精选10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小学语文评课稿(精选10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今天,听了李老师教的《顶碗少年》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节语文阅读课,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强调了师生对话的互动,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了学生的感悟、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了学生在学语文,在用语文。
本节课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如何阅读文章,而且使学生明白了道理,小练笔又锻炼了学生的习作能力,不失为一节成功的课。
《丰碑》这篇课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讲述了红军在行军途中,一位军需处长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
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十分细腻,表现了红军将士们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
今日有幸听到马教师执教这篇文章,教者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让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美的统一、这节课中马教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1、情境教学法:课堂中注重创设情境,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过图片、录音等教学设备营造氛围,让学生观看红军过雪山的录相和冻僵的军需处长图片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关注,入情入境生情。
3、媒体演示法,多媒体展示感人的画面,再配以柔和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朱熹曾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他充分肯定了在语文学习中“读”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手段。
本节课还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在马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我的真情实感。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以多种形式的读来整体感知这篇文章,即:1.大声自读,读通课文;2.分段朗读,检查自学;3.快速览读,概括资料;4.小声自读,画出最感动的语句。
小学语文评课记录(10篇)一、评课记录:《月亮和六便士》本节课使用的是表演式教学法,通过表演剧本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
在课堂上,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决绝。
接着,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剧本表演,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最后,教师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文本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评课记录:《小狗钱钱》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拥有100元钱并进行不同的消费和储蓄,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消费和储蓄的不同影响。
在课堂中,教师适当加入了轻松的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真正理解了如何理性消费和储蓄的重要性。
三、评课记录:《三味书屋》本节课采用的是思维导图教学法,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了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然后通过将故事的情节分为人物、事件、時間三个方面,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来呈现故事的感知和理解。
最后通过讨论和猜测,让学生思考故事的寓意和教导,提高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四、评课记录:《三毛流浪记》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多媒体互动教学法,通过观看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三毛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
课堂中,引导学生理解三毛的人生哲学,并从中汲取奋斗精神。
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三毛的成长历程,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爱护自己等。
五、评课记录:《小王子》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感诱导教学法,通过学生沉浸在小王子的彩色世界中,在小王子与狐狸的对话和对星球和星星的思考中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并感受爱情和友情的力量。
适度引导学生讨论小王子的经历以及所体现的生命哲学,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以及对生命的认识。
六、评课记录:《红楼梦》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贾宝玉角色形象的演变过程,明确贾宝玉的价值观,并通过学生的观察,让学生理解并认识到人性内在的矛盾和复杂性。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了解并掌握古诗词《春晓》的内容和意义;2.通过学习《春晓》,培养学生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能力;3.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阅读理解、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4.通过诗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美丽的春景视频,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和好奇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复习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观鱼》一课,引导学生从语言、内容和情感等方面进行回答,对比《春晓》和《观鱼》之间的异同。
3.新课呈现通过多媒体展示《春晓》的全文,以及注释和解读。
教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诗歌,理解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的意义。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的理解。
4.合作探究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究《春晓》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引导,并提供一定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春天?”“作者通过哪些手法传达了对春天的喜爱?”等等。
组内学生积极合作,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
5.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和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和交流。
通过展示和分享,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启发,拓展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6.拓展活动将诗歌与美术的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春晓》中的内容和情感,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7.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和总结。
通过回顾,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分为两个方面:1.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能否有效合作。
给予学生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2.学生的文本理解和艺术欣赏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堂笔记、小组讨论记录和绘画作品等,评价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评课稿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评课稿一、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小学语文评课稿(优秀7篇)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篇一1、抓住问题读课文2、体会深层含义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篇二《两只鸟蛋》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小学语文课的评课稿篇三《乡下孩子》全文采用儿童诗的形式描写了农村孩子的快乐生活,读来清新舒畅,是一篇孩子乐学的诗文。
由于学生对诗歌很感兴趣,因此在上课前已有不少同学能熟练朗诵这首诗歌。
根据这个实际情况,我在讲课时主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展开想象,在朗读、想象中体会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
通过看图,使学生明白黄鹂是欢快的,野菊是美丽的。
乡下孩子是欢唱的黄鹂,也是盛开的野菊。
再通过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进入乡下孩子这个角色,进入他们的生活境界:你现在就是乡下孩子了,小时侯曾在妈妈怀里做过什么?爸爸曾背着你去过哪儿干过什么?让学生弄懂,活泼可爱的乡下孩子就像“欢唱的黄鹂”一样快乐,笑得像“盛开的野菊”一样美丽,从而理解了诗意,突破了难点。
在这节课上,我随同孩子们一起去乡下,感受到了那里孩子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我看到了孩子们满脸的兴奋,感受到了优美的诗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真让人羡慕。
语文就在生活中,今后将带孩子们多观察、多体验,把有趣的事记下来。
小学语文公开课评课稿篇四听《圆明园的毁灭》:总的感觉是老师用语文的规律和特点教语文,体现了真语文的特点。
一是抓住语文点训练学生,用语文的办法解决语文的问题。
比如老师说副题,让学生补充主题,体现了语文知识训练,也拓展了学生思维。
二是在讲课中抓住听说读写四个环节整体推进。
比如学生写了一黑板字,老师问同学,哪一个字最漂亮,大家一致认为可耻的“耻”字,引导学生工整书写,再比如朗读,老师经常提醒学生,你应当用眼光与同学交流,有效指导学生有声语言与辅助语言的综合运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评价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反映,更是促进学习效果提高的关键环节。
有效的课堂评价方法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方法。
一、口头评价法口头评价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评价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口头评价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态度。
同时,口头评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书面评价法书面评价是一种常用的综合性评价方法。
通过让学生书写读后感、观后感、综合归纳等,可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书面评价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整合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学案评价法学案评价是一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集中评价的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学案,包含了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学生可以通过完成学案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学案评价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把握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水平,为后续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
四、作品评价法作品评价是一种综合性评价方法,要求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来体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写文章、做PPT、设计海报等形式呈现自己的作品。
作品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观察评价法观察评价是一种细致入微的评价方法,要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上课表现、课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方面来评价学生。
观察评价方法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为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六、交流评价法交流评价是一种双向的评价方法,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座谈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如何阅读一本书”评课稿——以阅读之微光照亮生活之语文尊敬的x老师,亲爱的各位同仁们:大家上午好!感谢x老师为我们搭建了这个研磨学习的平台,感谢工作室给予了成员们学习成长的机会,感谢x老师和x老师为我们呈现的两节精彩课堂。
今天我评课的题目是《以阅读之微光,照亮生活之语文》,评x老师执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本次教研活动借力大单元整体教学这股劲风,立足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大胆整合课本内外符合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生活资源,尝试构建适应小学生未来语文素养得到发展和提升的课堂教学新型设计。
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课文、单一知识的课时教学为综合性、整体性的大单元教学,统筹单元情境与任务来培养语文学科素养。
下面我就结合周老师这堂课谈谈自己对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思考。
一、学用结合,流程清晰本次大单元教学的主题是“我的假期阅读计划”,x老师执教的《如何阅读一本书》为本次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第四学时课。
课前x老师先出示了整个单元目标的学习导图,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在大单元学习的地位和作用。
以聊天的方式导入课题,复习了之前学习的内容。
接着学习《古人谈读书(二)》,理解文章大意,总结出朱熹读书的方法。
再学习整本书阅读的方法,学生在掌握了整本书的阅读方法后,根据自己带来课外书籍,向大家交流读这本书的读书方法,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将有效的信息串起来。
周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学生方法和能力方面都做了一定的考思考和践行,真正做到了“学用结合”。
不仅为学生制定自己的假期阅读计划提供了方法范例,也让学生再一次感知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二、立足整体,亮点突出我认为,本堂课是基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富有实效的一次实践探索。
传统的语文单元课文,因教学设计缺乏整体性、全局性、统筹性,致使课堂教学相互间显得分散而低效。
周老师的这堂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是继前三个有序连贯的课时教学任务完成后的第四个任务,其课堂亮点主要有:1.教学环节实效显著,教学目标梯度合理该课拟定的三个教学目标紧扣阅读方法这个核心素养,简洁的教学过程,合理梯度,自然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阅读评课
一年级阅读课教学评课有感
趣为前提读为主线层层推进
阅读教学以学习兴趣为先导,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以读中发展为主线,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中,促进语言与精神、学语文与学做人的同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⒈创设理想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的特点,能使学生感到“易”、“趣”、“活”,“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促进课文理解的深刻性,保证语言实践的效益性。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或者在相似的虚拟情境中学习是一种理想的学习境界。
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情需要,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引进课文,引发自主,引向成功。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而文字符号本身较为抽象,它不像图画、实物可以直接引起视觉快感。
这就给六、七岁的孩子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因此,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实验教材所选的课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现代气息。
体裁多样,有儿歌、故事、童话、韵文等,很有情趣,深受学生喜爱。
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感染力,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喜欢读书,主动读书,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向刘老师、郝老师和文老师学习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三位老师让学生处在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
这是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
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才能旺盛,思维才会活跃、流畅。
这样,学生的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操作上,三位老师力求做到态度亲切。
学生把教师的亲切当做是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她们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她们及时给予鼓励,因为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只有做到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其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根据心理学的研
究: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他们喜欢各种各样的(如画一画、跳一跳、唱一唱、表演等)活动。
教学中,三位老师根据课文体裁的多样性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把画、唱、演、说等活动形式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阅读教学的乐趣。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不妨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以画促思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是再创造的过程。
新教材的插图色彩明丽,孩子们很喜欢,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给有的课文补上故事的结尾,自己编故事用插图来表现。
根据一年级学生非常爱好画面的特点,刘老师在进行《比尾巴》教学时,借助图画的直观性来代替死板地读课文的形式来让学生好说说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孩子们的个性在看图观察中得到了充分张扬。
2.创造讨论的机会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的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堵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
当学生
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以便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3.营造积极体验的氛围。
如在《比尾巴》中,孩子们通过充分地读课文,了解了各种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后,教师随即出示其他小动物的图片,照样子让学生说一说,学生跃跃欲试,他们都融入这体验语文的乐趣之中。
使单调的阅读课潜移默化地向生活迈进。
4.赞赏是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添加剂
课堂上,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
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对一年级学生的表扬不仅是语言的激励,如“你真棒”“你又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真了不起”等等,还要注意运用肢体语言,如点头赞赏、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赞赏,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微笑、欣喜、惊讶等生动的表情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常常有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回家非常兴奋,老师又表场他了。
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一句赞赏的话多么在意,作为教师千万不
要去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那简短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5.落实精读环节,注重培养语感
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就是用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
”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范文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是语感经验不断积淀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读。
实验教材始终把朗读(背诵)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注重对课文材料的感悟。
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敏锐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
在深入读文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做到以读为本。
要打破老师教阅读的思路,树立学生读书的思路,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读好课文。
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每次读都要有不同的要求。
可引导学生尝试多种读书形式,如个人读、小组读、分角色读、自由读、比赛读等,学生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再自由选择听众,自由选择朗读的方式。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使学生读起来琅琅上口,入情入境,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学会读书.
其次,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师可通过品味重点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通过眼看、口诵、耳闻、心思多种感官联合加工,把故事中的人、事、景象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使头脑活动起来,从而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想法,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第三,启发想象是提高阅读的有利保障。
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美。
学生可以借助于想象,把课文内容从头脑中再现出来,所以在阅读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
1.在“看”中启发学生想象
丰富表象是创造想象的必要条件,我们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如实物、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学会观察,为想象积累丰富的素材。
如刘老师在教《比尾巴》一课,为学生提供各种小动物尾巴的图片,使其观察各种动物尾巴的不同,丰富学生的表象。
文老师在教《爷爷和小树》时,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冬天小树被寒风吹拂的情景,发挥想象,理
解小树和爷爷各自的心理活动。
并想象如果自己是小树,在头脑中展现一幅寒风习习的画面,并用绘声绘色的朗读传情达意,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在“读”中启发想象
朗读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可以将内心的理解外化,并起到对文章的升华作用。
在教《四季》一课时,通过师生间创造性的朗读,让我们“看”到了春季万物复苏、夏季植物茂盛、秋季硕果累累、冬季雪花飘飘等的美丽景象。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活泼俏皮的语言,再现了四个季节的特征。
通过朗读,画面,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物。
3.抓好熟读环节,加强积累运用。
“重积累”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的又一鲜明特点。
积累是学习的前提条件,是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语文,要注重积累和运用,只有储存大量的优美词句和名篇佳作,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在此,三位老师及时用恰当的课后练习,积累词句的方式。
在“我会读”、“读读说说”、“我会说”、“读读画画”这些题目中,有词语的练习(如叠词、形容词、词的搭配),有句子的练习等,教学时,她们先让学生读一读,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完成,再写一写。
这样做无疑是为现代式的语文课堂画龙点睛。
此次的观摩学习课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相信有了这些同行的引导,我的阅读课教学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