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课程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4
地貌学教案地貌学课堂教案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地貌学的研究内容一,地貌及地貌学1,概述固体地球表面是起伏不平的,因此他可被分成多个规模不等,起伏各异,高低有别的形态单元。
就地球上最大规模的形态单元而言,是大陆与海洋的分异。
在大陆上叠加着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等次一级的形态单元;而在海洋中又有大洋盆地,大洋中脊,海沟和岛弧等,在大陆的山地中,地表起伏又可被分为冲沟,河谷等小级别的形态单元。
地球表面上这些各种各样的形态单元就构成了千差万别的地貌。
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起伏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分布,动态规律的科学。
2,地貌与地形的差异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如大陆和海洋,它们与整个地球内部物质构成和运动有关,确切的讲,与地壳组成和岩石圈运动相关联;而冲沟和河谷的形成和发展又与气候控制的流水相联系。
因此要研究地貌的成因,演化与分布,仅分析地球表面的起伏,高低是不够的,还应注意固体地球较深部位的构成和运动规律,固体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圈的运动和气候带展布规律。
所以说,地貌不仅是地球表面起伏的形态,而且还包括构成这些起伏的地壳和岩石圈物质以及作用于其上的大气和生物过程。
仅研究地球表面起伏的是地形学,这就是地貌与地形的差异所在。
较科学地说,地貌学是研究地貌及其成因,发展和结构的科学。
二,地貌学的研究内容1,地貌的形态特征及物质组成2,地貌的形成不同地貌有着不同的成因,但概括地讲,地貌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一是地球的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所谓内力作用是指由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及地球旋转能引起的作用,它主要包括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火山和地震等。
外力作用是指地壳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形成一系列地表作用过程。
外力作用按外力性质主要分为如下几类:流水作用,地下水作用,波浪作用,冰川作用,风沙作用。
这些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上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外力作用造成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四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第十七章块体运动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各类型堆积特征。
理解块体运动发生的条件。
了解块体运动概念。
授课内容: 1、控制块体运动发生的因素; 2、块体运动的类型重点、难点: 运动特征课时: 2学时授课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课堂讨论。
山坡上块体(含岩石、松散沉积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的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发生在陆上或海底,它改造地表形态,同时会给人们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第一节控制块体运动发生的因素一、重力作用剪切应力:物体重力沿斜坡的剪切分力,它力图使物体沿斜坡向下运动。
剪切强度:物体对向下运动的阻力,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内部因素,即块体的磨擦阻力、块体内部质点间的聚合力、植物根对块体的固结作用等。
安全系数:剪切强度与剪切应力之比值。
此值小于1时,块体运动的发生将是不可避免的;大于1时,保持稳定状态。
山坡因侵蚀或开挖而变陡;地震、大风导致剪切应力增大;风化、植物根腐烂、雨雪水浸润导致剪切强度削弱。
.这些都是块体运动的触发因素。
二、水的作用水不是块体运动的搬运介质,而是同块体一起作同步运动。
它对块体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它减小土体内部质点间的内聚力以及减小岩块与基底之间的磨擦阻力,从而促进块体运动的发生。
第二节块体运动的类型一、与山坡突发性崩塌相关的块体运动1、滑坡:块体沿上弧形滑面下滑,滑距大,毁坏公路、农田、村舍。
2.崩落:陡峭山坡上岩体沿山坡崩落过程中发生碰撞、变碎,无数碎块沿山坡滚动、跳跃或滑动,最后休止堆积于山麓。
3. 崩滑:陡峭山坡上块体下滑堆积于山麓。
崩落和崩滑造成倒石锥;在山麓的堆积体呈顶端朝上的锥形。
二、沉积物流沉积物(泥、砂、石块等)与水(或空气)组成的运动性流体。
1. 泥流:有水饱和的沉积物流,密度大,碎屑物在水中悬浮,碎屑颗粒很少接触和碰撞。
泥石流、碎屑流。
泥石流所造成破坏的照片2. 粒流:不含水或含水少的沉积物流,颗粒流(砂)。
块体运动在海底分布极其广泛,主要表现为海底滑坡、滑塌以及沉积物流。
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与地表形态【课标要求】识别常见地貌并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地表形态的变化时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理解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了解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课堂设计及教学过程】【趣味导学】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如青藏高原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台湾海峡海底的古河道、火山喷发的场景、黄河三角洲向海延伸、桂林山水、天涯海角……,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使地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面貌?【预习梳理】1.内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表现为、岩浆活动和,它使地球表面变得。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以及地球_____,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和等,使地表趋于。
2.地质构造:地质构造被称为地壳运动的“足迹”,最常见的有和。
褶皱有和两种基本形态。
大的断层常常形成或。
答案:1.热能地壳运动变质作用高低起伏太阳能重力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平坦2.褶皱断层背斜向斜谷地陡崖【课堂探究生成】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阅读课本,找出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来自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
阅读第36页,分析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通过投影列表,让学生对照完成表格。
[友情提醒](l)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的是经过漫长时期缓慢进行的,有的却是在瞬间完成。
(2)内、外力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
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总是同时在改变着地表形态,但它们总是从相反的方面改变地表形态,即内力作用不断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而外力作用则使高低不平的地表不断趋于平坦。
因此,今天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3)内、外力作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是不断推动地壳发展变化的动力。
在广阔的地表形态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点或者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期,往往表现为某一种地质作用占优势。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地貌。
2、学会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发生的部位。
3、理解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2)明确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2.难点:(1)读图判断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形。
(2)判断断层中岩层的断裂移动方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读图分析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
经鉴定,这是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
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 000米。
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
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新课教学]:(板书)一、地质构造与地貌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
这些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教师提问):请问地质构造有哪两种类型?(多媒体演示):褶皱和断层图片。
(学生回答):褶皱和断层是常见的地质构造。
(板书)1、褶皱(教师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作褶皱。
褶皱是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师生共同分析):要真正区别向斜和背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岩层的弯曲形态上来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第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第三,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高中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主题: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
2.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概念。
2. 阐述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地表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形态的多样性。
2. 讲解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风化、侵蚀、沉积等。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第二章:风化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2. 分析风化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包括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2. 分析风化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岩石破碎、土壤形成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风化作用实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化作用的现象。
2. 讲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分析风化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岩石破碎、土壤形成等。
4. 引导学生思考风化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风化作用概念和类型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第三章:侵蚀作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侵蚀作用的概念和类型。
2. 分析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内容:1. 介绍侵蚀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包括水侵蚀、风侵蚀等。
2. 分析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峡谷形成、丘陵塑造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侵蚀作用实例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侵蚀作用的现象。
2. 讲解侵蚀作用的概念和类型,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
3. 分析侵蚀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如峡谷形成、丘陵塑造等。
4. 引导学生思考侵蚀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侵蚀作用概念和类型的理解。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
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教材简析】《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从内容编排上分为四大部分:第1课,大致地让学生了解认识地球表面的地形及整体概况。
第2课,概略地认识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
第3~7课,探究风化、侵蚀和沉积等外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变化。
第8课,综合运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球内部的力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
内力是指由地球的内能所引起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外力是指地表受太阳能和重力而产生的各种作用,如风化、流水、冰川、海流、波浪、潮汐以及风力等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等。
地球上巨大的地貌形态及变化都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内力创造了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即海陆的分异和大的地形起伏;外力则进行雕塑加工。
内力作用造成高山盆地,使地面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破坏高山、填平低地,使地面趋于平夷。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为“火山和地震”、“地球内部的运动”两部分,旨在通过火山和地震的事例,来认识地球内部的力量是如何改变地形地貌的。
本课在最后部分涉及到“外部力量”的因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火山和地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特别近年来地震频发,让学生对地震有了一定的认识。
然而对于火山和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学生则缺乏认识。
由于地球内部运动对于学生来说难以察觉,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和思维特点,采用模拟实验与多媒体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火山、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会引起地表地形迅速激烈的变化。
2.知道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会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从而引起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
知道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通过观看多媒体视频和模拟实验,经历大胆推测、寻找证据、尝试解释的过程,了解地球内部具有力量,会影响地壳运动,进而影响地表地形的变化。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课题名称___ _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____ 设计者___ ___单位_______ 授课年级___ ___所用教材湘教版必修1章节名称地球表面形态课时1课时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资料,了解内、外力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阅读教材资料,举例说明板块运动如何影响地表形态。
3.结合图片实例及示意图分析褶皱和断层的成因,认识并能够判读褶皱和断层的基本形态,理解褶皱和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4.结合实例,了解火山和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内容分析本课时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的第一课时内容,主要研究地球表层圈层中的岩石圈,探讨地形的成因,是后续学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课时从地表形态不断变化入手,全面剖析了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重点阐述了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的影响从板块运动、地质构造等方面作了深入的解释,并结合图片与实例将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板块运动,因此教材对此部分内容作了简单介绍,重点放在了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上。
地质构造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运用图片和示意图着重说明了两种构造的形态和对地表的影响。
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于地表形态有一定的认知,并且对于野外过程设计思路学习新知环节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过渡】课本第36页第一部分给出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让我们来看一下,营造地表形态的两种力量分别是什么。
播放第2、3张幻灯片教师找同学展示其补充的表格。
教师总结: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统称为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产生了我们看到的地表形态,我们在回答某地表形态的成因时,要注意从内外力两个角度分析,例如:汾河平原的成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谷地,流水沉积作用形成平原。
还要注意,虽然两种力量同时作用,但内力作用占主导地位。
第二单元地形变化的原因第二节地形变化的动力教材分析《地形变化的动力》是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的内容,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同学们已经在必修一有学习过地貌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基础,那么本节内容可以说是必修一第三单元的延伸。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形变化的动力》进行讲解。
首先简单介绍了引起地形变化的动力:内力和外力。
然后从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一、内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介绍了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岩浆活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
其中详细地分析了构造运动对地貌的影响和构造地貌的成因、基本形态及地貌表现,通过知识窗拓展了板块构造学说。
二、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主要分析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教学目标1.掌握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能够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解释有关地貌的形成。
3.了解板块构造学说、褶皱、断层的概念。
4.学会运用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基本形态及地貌表现。
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地形变化的动力,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和探究自然规律的兴趣。
2.综合思维:结合景观图、地质剖面图、区域图、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内外力作用的变现形式及形成地貌。
3.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识记世界六大板块的分布和分界线的类型及位置。
4.地理实践力:根据景观图、素描图、实地考察等判断地貌类型并分析成因。
教学重难点1.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
2.褶皱、断层的成因、基本形态及地貌表现。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第1课时【老师】导入:耸立在中国与尼泊尔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005年测定的高度为8844.43米。
研究表明,珠穆朗玛峰现在每年大约升高0.33~1.27厘米。
是什么力量使珠穆朗玛峰高度还在增加?又是什么力量使它如此"尖俏"?【学生】思考、自由回答【老师】陈述:好的,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揭晓答案。
高中重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重力的定义、公式及作用;2. 掌握重力与质量、距离的关系;3. 了解地球重力场的特点及其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重力公式进行相关计算;2. 能够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3. 能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3. 增强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思考能力,提高对生活现象的理解。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物理学科教学要求,设计课程内容。
课程以重力为主题,以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重力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重力现象,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进行以下安排:1. 重力概念及公式:讲解重力的定义、公式及其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重力与质量、距离的关系。
教学内容:- 重力的定义与公式- 重力与质量、距离的关系2. 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包括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
教学内容:- 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抛体运动与重力关系- 重力对物体运动轨迹的影响3. 地球重力场:介绍地球重力场的特点,以及重力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地球重力场的概念- 重力场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重力异常现象的解释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 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重力计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重力与物体稳定性的关系教学进度安排:本章节内容共计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1课时讲解重力概念及公式;第2课时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3课时介绍地球重力场;第4课时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课程教案教学内容:1、块体运动(1)块体运动的概念(2)块体运动的类型2、崩落与崩塌地貌(1)崩落的概念(2)崩塌发生的条件(3)崩塌地貌的类型3、滑坡与滑坡地貌(1)滑坡的概念(2)发生滑坡的主要条件(3)发生滑坡的诱发因素教学目的:1、掌握崩塌与滑坡发生的条件2、了解崩落与滑坡的概念、危害等3、使学生初步学会在野外判别崩塌与滑坡地貌。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崩塌与滑坡发生的条件教学方法:讲述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引入)20XX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自然灾害频发,如:水旱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甘孜州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滑坡、泥石流等,今天让我们了解滑坡等一些相关内容。
一、块体运动1、块体运动的概念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2、块体运动的类型崩落、滑坡和蠕动三类。
二、崩落与崩塌地貌1、崩落定义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2、发生崩落的条件●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岩石破碎、发育裂隙;●地表水的冲刷、地震或人为等因素的触发。
3、崩塌地貌A.崩塌崖壁(山坡上部);B.岩堆【又称倒石堆】(坡麓)。
三、滑坡与滑坡地貌1、滑坡定义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2、发生滑坡的主要条件岩土体: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地质构造条件: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最易发生滑坡。
地形地貌条件:大于20度,小于40度是发生滑坡的最佳坡度。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3、发生滑坡的诱发因素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坡地稳定性等。
小结:思考:如何应对滑坡等地质灾害?。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内力作用的基本知识2.了解板块构造学说3.理解褶皱,断层的形成4.了解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二、过程与方法全班同学讨论,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因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上沧海桑田变化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地貌景观图片的欣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内力作用和构造地貌【教学难点】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教学过程】导入(学生活动)[展示图片]阅读材料,思考下类问题:1.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区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近年来,人们发现在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反映了这里过去是什么状况?【结合材料,思考】: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为什么呢?什么力量促使地形不断变化?【引导学生回答】:地壳运动【思考】:地壳运动的能源来源于哪里?还有哪些形式(结合上节课岩浆岩的形成和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对地表形态有什么影响?【学生归纳总结】:【承转】:有些内力作用进行慢,我们短时间感觉不到,有些内力作用则能瞬间改变地表,如:地震,火山。
【学生自学】:知识窗“板块构造学说”(关于地壳运动最流行的学说)结合图片“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示意图”思考:1.地壳,岩石圈,板块概念的区别。
2.全球有哪几大板块?是否只有六个板块?3.看图说出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这种分布和板块分布有什么关系?4.为什么台湾,日本多地震?5.板块的相对移动形成了哪些基本地貌?【学生归纳】:1.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各板块构成了岩石圈。
2.全球六大板块,若干小板块。
3.世界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挤压使地壳运动较活跃;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4.台湾和日本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
1、块体运动
(1)块体运动的概念
(2)块体运动的类型
2、崩落与崩塌地貌
(1)崩落的概念
(2)崩塌发生的条件
(3)崩塌地貌的类型
3、滑坡与滑坡地貌
(1)滑坡的概念
(2)发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3)发生滑坡的诱发因素
教学目的:
1、掌握崩塌与滑坡发生的条件
2、了解崩落与滑坡的概念、危害等
3、使学生初步学会在野外判别崩塌与滑坡地貌。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崩塌与滑坡发生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引入)2010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自然灾害频发,如:水旱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甘孜州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如:滑坡、泥石流等,今天让我们了解滑坡等一些相关内容。
一、块体运动
1、块体运动的概念
岩体和土体在重力作用及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下沿坡向下运动称为块体运动。
2、块体运动的类型
崩落、滑坡和蠕动三类。
二、崩落与崩塌地貌
1、崩落定义
陡坡上的岩体与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快速下移,称为崩落或崩塌。
2、发生崩落的条件
●山坡坡度陡、相对高差大;
●岩石破碎、发育裂隙;
●地表水的冲刷、地震或人为等因素的触发。
3、崩塌地貌
A.崩塌崖壁(山坡上部);
B.岩堆【又称倒石堆】(坡麓)。
三、滑坡与滑坡地貌
1、滑坡定义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称为滑坡。
2、发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岩土体: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地质构造条件:节理、裂隙、层面、断层发育的斜坡最易发生滑坡。
地形地貌条件:大于20度,小于40度是发生滑坡的最佳坡度。
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3、发生滑坡的诱发因素
包括降水强度、地下水、地震、地表径流对坡麓的冲淘、坡面加积作用,以及人为的在坡地上蓄水灌溉、建房筑路时破坏坡地稳定性等。
小结:
思考:
如何应对滑坡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