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6_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39.24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第Ⅰ卷

一、阅读下面几段材料,完成1~6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痢疾与伤寒比战争本身引起的死亡更多。1918和1919年,西

班牙大流感在全球蔓延,感染了5亿人,将近占世界总人口的1/4,死亡2000万~4000

万人,其中大多数人死于细菌性肺炎引起的并发症。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被污染的培养基中发现青霉菌的抑菌作用的故事大概是医学史

上最令人熟知的桥段了。但事实上,这一发现距离“神奇子弹”的出现还有漫长的距离。1929年,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的研究论文

时,弗莱明对青霉素能杀菌的叙述只有一小段。在后来的10年里,他发现青霉素对任何

动物无害,通过研究不同酸碱度下青霉素的性质,搞清楚了怎样让这种药品变得更稳定,

但他远没有能够完成最重要的一步:创造出临床能够使用的有效制剂。

1940年,弗莱明已经放弃对青霉素的研究,而且后来也没有再回到对青霉素的研究

领域。幸运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院的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沿

着他的路走了下去。这一年,他们从青霉菌中分离和浓缩出了可以用于实验的青霉素,

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成功。但一个致命的瓶颈是,要提高青霉素的产量太难了。

幸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激发了人们对“神奇子弹”的渴望。政府、大学、

公司和研究所纷纷投入到了这场与伤兵细菌感染较量的赛跑里。弗洛从哈密瓜的绿毛上

提炼取了黄绿霉菌,这株霉菌使青霉素提炼的产量提高了200倍。后来,威斯康星大学

和卡内基学院的研究人员用X光或紫外线照射它,使青霉素产量达到了过去的1000多

倍。

对人类而言,抗菌药物的产生就好比是获得了原子弹,从根本上改变了与细菌感染

疾病斗争的竞技场。结核、白喉、脑膜炎和产后败血症,那些人类历史上猖獗的细菌性感染疾病被迅速遏制。如果没有抗菌药物的帮助,我们也很难想象外科手术在20世纪进一步突飞猛进。一个数字足以说明一切,中国国家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曾指出:“抗生素的使用将人们的寿命平均延长了24岁。”

1.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对“神奇子弹”所指理解错误

..的一项是

A. 青霉菌

B. 抗菌药物

C.可以用于临床的青霉素

D. 抗生素

2.根据“材料一”,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细菌性肺炎引起的并发症,使2000万~4000万人死于全球蔓延的西班牙大流感。

B.亚历山大·弗莱明创造出临床能够使用的青霉素。

C.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在抗菌药物研发方面已比弗莱明走的更远,但依然有很多不足。

D.外科手术在20世纪进一步突飞猛进完全依赖于抗菌药物的帮助。

材料二

相比一个世纪以前的人,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干净得多的环境里。感染性疾病在抗菌

药物的抗击下不再令我们闻之色变,但很显然,我们的时代有自己的健康问题。

纽约大学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负责人马丁·布莱泽在《消失的微生物》一书里提出了

(蔓延/曼延)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这是一种你我都能感知的现象,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过

敏性疾病,你是否感到:你的人际交往圈子里,患上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人越来

反映/反应)组织(WAO)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

率已达22%,我国发病率也已经超过了20%,平均五个人中就有一人过敏。

马丁·布莱泽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源于他早年对幽门螺杆菌产生的疑问。1982年,澳

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

致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淋巴瘤甚至胃癌。2005年,两位研究者为此获得了

诺贝尔生理学奖。如今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最高警示级别的I

癌物/致癌物)。

马丁·布莱泽并没有否定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的研究成果,令他好奇的是:

为什么在他们之前,人们从未想过研究幽门螺杆菌与胃炎之间的关系?答案很可能是:过去的研究根本不会将这种细菌视为疑犯:遗传学研究显示,人类携带幽门螺杆菌已有十几万年,这个时间跨度是目前的检测手段所能达到的极限。有理由认为,从20万年前智人刚刚出现在非洲大陆的时候,这种微生物就已经和我们共同生活了。19世纪的医生在几乎每个人胃里都

/病源体)。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带菌者已经变成了少数派。而促成这变化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干净的现代生活。

3.根据“材料二”,依次填写在文中【甲】【乙】【丙】【丁】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蔓延反映治癌物病源体

B.曼延反应治癌物病源体

C.蔓延反应致癌物病原体

D.曼延反映致癌物病原体

4.根据“材料二”,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的原因是当年发现了幽门螺杆菌。B.在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之前,没有研究者将幽门螺杆菌视为胃部疾病的元凶。

C.目前发达国家带菌者已经变成了少数派,这正是因为抗生素的广泛使用。

D.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终将消灭人类体内各种微生物,人类也会随之更加健康。

材料三

马丁·布莱泽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消失已经导致古老的平衡被打破了,它的后果绝

不可能全是正面的。我们体内的微生物群系组成了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些长期的住户

..

可以以各种方式抵御

..外来者的入侵。

一些研究认为,多种自身免疫病在发达国家中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也可能与我们

体内的住户有关。流行病学观察显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发病率相比,在那些人们亲

近土地,喝未过滤的水,吃的食物几乎未经加工的地区,免疫机能紊乱病症很少见。一

种推论是,人类大约5000年的文明和伴随而来的瘟疫,以极具侵略性的方式培育出了

免疫系统。公共卫生设施、抗生素和童年的疫苗大大减少了人一生中得疾病的炎症负荷

..,

但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遗传情况却没有相应发生改变。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进入我们

体内的细菌就开始帮助我们调试我们的免疫,帮助免疫的发育。我们的适应性免疫系统

只有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区别“我”与“非我”。微生物正是“指导”这一过程的第一

任老师,教会

..免疫系统如何识别危险。而在缺乏“老师”的情况下,免疫系统的学习也

就出现了问题。

或许,一个新的科学共识正在形成:只有认清人类同细菌的长期共生关系,我们才

能找到人类健康的另一条途径。

5.下列对“材料三”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住户”指我们体内的微生物。

B.“抵御”表明体内细菌对人体健康的保障功能。

C.“负荷”中的“荷”读音为hé。

D.“教会”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6.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得出的结论,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菌药物改变医疗史。

B.我们应学会与细菌共生。

C.我们清除体内细菌并不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

D.我们对人体内微生物的功能与作用了解得已非常深入,微生物尽在我们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