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甲状腺
- 格式:ppt
- 大小:9.97 MB
- 文档页数:75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目的评定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SAT)的价值。
方法从在本院就诊的SAT患者中随机选取108例,对患者同时进行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灵敏促甲状腺激素(TSH/sTSH)测定,最后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
同时对于对照组的正常人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结果超声诊断阳性率为81.5%,核医学显像和超声检查相结合能使诊断率达100%。
结论充分合理地使用核技术,并综合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核医学检查;诊断显像;超声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SAT),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及移动性甲状腺炎,于1904年由De Quervain首先报告。
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占0.5~2.0%[1]。
现在出于各种原由,亚急性甲状腺炎病理诊断办法运用并不是很普及,而且误诊率还比较高[2]。
高度的特异性、灵敏性、无创性、简便实用性等特征,让核医学诊断获得了临床界的广泛认可,但是其诊断率仍未达到100%。
1 资料与方法本文研究了2005~2010年前来本地区医院就诊的部分SAT患者(108例)核医学检查和超声诊断临床资料,来评定核医学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在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的价值。
1.1 研究对象(1)病变组:SAT患者108例,男女比为1∶6.7,其中,男性14例,女性94例。
年龄为(41±22)岁,其中31~54岁者占81.4%,53例在本院首诊,首诊患者发病多数在1~4周就诊,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3~72 d。
(2)对照组:①在健康查体人群中随意提取100份健康献血员血清,分别测定血清FT3、FT4、促甲状腺激素/灵敏促甲状腺激素(TSH/sTSH),作出记录,建立正常参考值;②选出与病变组年龄相仿、性别大致相匹配,且无颈部疾病者50例。
1.2 治疗办法具细询问全部患者的病史,并实行仔细的身体检查。
核医学在甲状腺癌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目的对核医学在甲状腺癌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讨论。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均采用核医学进行诊断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诊断。
结果40例患者中治疗效果显著的为13例,占总比的32.5%,治疗有效的为22例,占比例的55%,治疗无效的患者为5例,占比例的12.5%。
结论核医学在甲状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恢复较快。
标签:核医学;甲状腺癌;诊断甲状腺癌症是内分泌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若治疗不及时很容易使癌细胞转移,目前在甲状腺癌症的临床治疗中通常选用常规的放化疗治疗。
本院在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进行核医学治疗,对其治疗方式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40例甲状腺癌患者,年龄(45±21)岁,女性31例,男性9例。
40例患者中有11例为癌症早期患者,13例为癌症中期患者,16例为癌症晚期患者,分化型癌癥21例,未分化型19例。
1.2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症:准备工作于术后4~6w进行,手术皮肤创伤痊愈后进行去除残灶的碘放射治疗,患者停服甲状腺片或L-T4 4-6w,目的是使敏感TSH(sTSH)升高到30 mU/L),忌碘2~4w,测定甲状腺激素、Tg、抗体水平、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1]。
对于131I治疗效果不好者可尝试放疗外照射,目前尚没有化疗的常规方案。
Tg升高而131I显像阴性,仍提示有肿瘤的可能,可给予经验性I3.7~7.4 GBq (100~200 mCi)治疗。
经验性131I治疗后仍不能发现病灶者,可行18FDG-PET 显像寻找转移病灶[2]。
1.3疗效判定显著: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癌细胞得到有效抑制,病灶无转移。
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病灶无明显转移、分化。
无效:患者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严重者出现癌细胞加速扩散。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亚急性甲状腺炎目前病因尚未十分明确,又称De Quervain 病,为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类型。
临床表现复杂,故在诊断时极易误诊,影响疾病诊治。
随着近年来核医学研究取得的巨大成就,其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简便性、高度特异性、无创性及高度灵敏性渐被引起广泛重视,与超声诊断结合,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1]。
为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诊断价值,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研究对象,均为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采用核医学与超声检查联合诊断,就结果与同期选取的对照组100例正常人单纯行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该次观察组共选取100例患者作研究对象,男11例,女89例,年龄20~64岁,平均(42.2±2.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73d 。
以咽部异物感、咽痛就诊3例,低热、颈部疼痛就诊74例,颈部肿块并压痛就诊8例,多汗、乏力、心慌就诊15例。
均行甲状腺超声、血沉(ESR )、甲状腺6h 摄碘率(RAIU/6h )、超敏促甲状腺素(s TSH )及甲状腺激素(FT3、FT4)检查,结果大于正常值者可诊断为阳性。
另对照组取100例健康体检者单独行超声扫描检查,两组在性别、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sTSH 指标,FT3、FT4指标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查,摄碘率(RAIU/6h )于空腹口服I10μCi 6h 后,采用甲状腺功能仪守成检查。
并采用SPECT 仪器完成甲状腺核素扫描。
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设置探头频率为7.5~10MHz ,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具体操作细节为患者颈部过伸,取平卧位,连续纵横扫描甲状腺,对其宽度与厚度测量,以颌下腺及颈前肌为参考,对回声特性进行记录,并对甲状腺血流情况加以观察。
名词解释1.热结节:也称高功能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常见于功能性甲状腺腺瘤、先天一叶缺如的功能代偿。
(恶变几率低,一般为良性)2.冷结节:又称低功能或无功能结节,结节显像剂分布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囊性变,大多数甲状腺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内出血或钙化(同凉结节)。
3.温结节;又称正常功能性结节,常见于正常的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
4.分离现象:急性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由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损伤破坏,甲状腺摄取I131率明显降低,此时储存于滤泡腔中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使得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出现摄I131率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分离,即甲状腺组织I131摄取率低于正常,血清中FT3、FT4增高。
5.可逆性损伤:负荷显像心肌分布缺损或稀疏,静态或延迟显像填充或“再分布”。
可见于可逆性心肌缺损。
6.骨三时相检查(即骨动态显像):是“弹丸”式静脉注射骨显像剂后于不同时间进行显像,已分别取得“血流相”“血池相”“延迟像”。
血流相反映较大血管的血流速度和通畅情况,血池相反映软组织的血液分布情况,延迟相反映骨骼的代谢状况。
7.超级骨显像:放射性显像剂在全身骨骼分布呈均匀的对称性的异常浓聚,骨骼影像非常清晰,而肾区却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膀胱内放射剂分布很少,软组织内亦无放射性显像剂分布,此显像为“超级骨显像”。
8.热区显像:又称阳性显像,指显像剂主要被病变组织摄取,而正常组织一般不摄取或者摄取很少在静态影像病灶放射比正常组织高而呈热区改变的显像,如肿瘤显像,心肌梗死病灶显像。
9.肾图:静脉注射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而不被重吸收的放射性示踪剂,立即启动专用的肾图仪连续记录示踪剂到达双肾,被肾脏浓聚和排出的全过程,并用TAC表示,用以评价分肾的血供、实质功能和上尿路的通畅性。
10.利尿肾图:是以肾动态显像和肾图对利尿剂的反应来鉴别明显的机械性上尿路梗阻和非梗阻性单纯上尿路扩张的方法11.肾图异常:定性观察,包括分侧肾图曲线的自身异常和两侧肾图曲线对比的异常,其类型有急剧上升型、高水平延长线型、抛物线形、低水平延长线型、低水平递减性、阶梯状下降型、单侧小肾图12.SUV:标准摄取值,描述的是18F—FDG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摄取情况,SUV越高,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计算公式为 SUV=(组织FDG浓度(MBq/g))/(FDG注射量(MBq)/体重(g)) ,SUV作为PET显像中定量分析参数,在诊断各种疾病,尤其是肺部良恶性结节性病变有重要的意义。
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甲状腺癌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亚型。
随着核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中国专家对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核医学诊治达成了共识,专家共同发布了2022年版的指南。
首先,该共识明确了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核医学诊断流程。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情况,结合核医学检查结果,确定诊断。
共识中指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在甲状腺癌的筛查、定位及术后复查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检查手段。
其次,共识中指明了手术前的核医学治疗策略。
术前甲状腺功能恢复治疗对于控制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减少产生并发症非常关键。
术前放射碘治疗是术前准备的重要环节。
放射碘治疗可促进甲状腺癌的局部控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癌灶转归的恶化。
此外,共识中提到了个体化的放射碘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病理分期、局部扩散情况等,制定适合的放射碘治疗计划。
进一步,共识中对于术后的核医学治疗也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甲状腺癌术后的核医学治疗是防止残留或复发癌细胞的重要手段。
共识中明确了术后核医学治疗的推荐适应症和治疗指南。
共识指出,在选择术后放射碘治疗时,需考虑到患者的病理类型、术后甲状腺摄碘功能、甲状腺残余情况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计划。
最后,共识中还涉及到了一些其他重要问题,如放射碘治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术后随访策略等。
共识明确指出,放射碘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核医学治疗手段,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辐射防护,掌握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合理调整剂量。
此外,共识中还对术后患者的进一步随访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监测、超声检查等。
总的来说,儿童及青少年分化型甲状腺癌核医学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年版)对于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建议。
放射医学的核医学的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疾病是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各种异常情况,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甲状腺肿瘤等。
在放射医学领域,核医学技术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深入探讨核医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甲状腺疾病简介甲状腺疾病是指甲状腺发生病理性变化,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类疾病。
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过多,导致新陈代谢率增快、心率增快等;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则是指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素不足,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率减慢、体力劳动能力下降等。
此外,甲状腺肿瘤也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其中以乳头状甲状腺癌和滤泡状甲状腺癌最为常见。
二、核医学的基本原理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放射性衰变原理,通过探测光电子的发射和吸收来对人体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医学技术。
核医学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包括碘-131、锝-99m和钪-47等。
核医学技术主要包括甲状腺摄影、甲状腺功能检查和放射性碘治疗等。
三、核医学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1. 甲状腺摄影甲状腺摄影是通过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同位素,然后利用摄影机对甲状腺进行成像。
通过甲状腺摄影可以明确甲状腺的大小、形状和分布等情况,帮助医生对甲状腺疾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此外,甲状腺摄影还可以用于评估甲状腺肿瘤的分期和预后。
2.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是通过检测患者体内甲状腺素的合成、分泌和代谢等过程来评估甲状腺功能的一种方法。
核医学中常用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方法包括甲状腺素摄取率测定、小鼠试验和甲状腺素清除率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确甲状腺功能是否异常以及异常的具体类型,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
3. 放射性碘治疗对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和功能亢进症患者,核医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放射性碘治疗。
放射性碘治疗是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放射性碘,然后让放射性碘在体内富集于甲状腺组织,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研究表明,放射性碘治疗可以有效杀灭甲状腺肿瘤细胞,并且对于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也具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