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教案2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81.56 KB
- 文档页数:3
《天窗》教案(9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读准多音字“藉”,理解“慰藉、一瞥”的意思。
2、理清课文脉络;概括“这时候”的内容。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相关小节。
4、感受天窗带给“我”的慰藉,体会到天窗带给孩子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通过读文划句理清课文的脉络,并通过联系上下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一)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引出课题。
1、出示图片,初步了解天窗。
2、齐读课题。
(二)预习反馈,通过读带有“天窗”的句子,梳理课文脉络。
1、回顾预习要求,交流文中带有“天窗”一词的句子。
2、引导学生思考找出这些句子的原因。
(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思路,理清课文的脉络。
)3、尝试为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4、:从这几句句子中,我们了解到作者先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是天窗,然后又介绍了天窗给我的快乐,最后说发明天窗的人是应该感谢的。
(三)学习一、二节,了解什么是天窗及它的作用。
1、引读:这句话告诉我们天窗就是——联系1、2节说说大人们开天窗的原因。
2、交流、:天窗的作用就是采光。
二、学习4、6节,理解什么时候天窗是“慰藉”,为何是“唯一”的慰藉。
(一)通过读句子,引导质疑。
1、过渡:原本为了采光用的天窗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到底它带给我什么快乐,以至在离开了家乡,成年之后仍常常想起这一方小小的空白?下面我们就要重点学习文章的第二段。
2、朗读第二部分中划出的句子,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读出语气。
3、理解“唯一的慰藉”,引导质疑。
(二)了解什么时候天窗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1、读第二段,找找哪几小节告诉我们“这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2、交流读句,用自己的话来简要说说什么时候天窗成为我唯一的慰藉。
3、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这时候,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三、深入学习5、7节,展开想象,感受天窗带给我的快乐。
(一)读课文,初步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天窗给我慰藉的。
1、透过这小小的空白,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快乐呢?让我们再来读读5、7小节,体会体会作者感受到的快乐。
四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天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2. 研究并掌握一些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研究:《天窗》;
2. 生字研究:窗、天窗、蓝天、云朵、放风筝、快乐、一阵风;
3. 句子研究:我站在天窗旁,可以看到蓝天上飘着白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 利用图片和问题导入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研究课文(15分钟):
- 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情感和意义;
- 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分组讨论,学生互相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生字研究(10分钟):
- 分析生字的构词和字义;
- 分角色朗读生字,加深记忆。
4. 句子研究(10分钟):
- 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
- 学生分组合作,模仿句子进行口头表达。
5. 拓展活动(15分钟):
- 学生分组设计自己的天窗,描述他们想象中的蓝天白云;
- 学生表演小短剧,展示他们在天窗旁的情景。
6. 总结归纳(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 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发言质量等;
2. 口头回答评价: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个人意见;
3. 拓展活动评价:观察学生在设计天窗和表演小短剧中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感受诗词的美。
2.能够朗读诗词《天窗》。
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
4.能够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诗词《天窗》的意思。
2.朗读诗词《天窗》。
3.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1.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2.理解诗歌的抽象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相关的画面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诗词《天窗》的情境。
2. 学习诗词
让学生跟读诗词《天窗》,并解释其中的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3.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诗词《天窗》中描绘的画面,每组提出自己
的看法。
4. 组内表演
每组挑选一名同学表演诗词《天窗》中的情景,其他同学猜测表演内容对应的
诗句。
5. 个人感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词《天窗》中的画面,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6. 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词的美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对诗歌产生兴趣。
五、作业
1.背诵诗词《天窗》。
2.写一篇感想,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诗歌《天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
趣和理解能力。
但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加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资源和互动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学生在学习《天窗》这首诗词时能够有所收获,感受到诗歌之美。
《天窗》教案:研究自然奇观自然世界是无数奇异的场景和事件的源泉,人类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不断地挖掘着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奇观。
其中,不少人类探索的基础都来源于对天窗的探索和研究。
这里的天窗指的是自然界中,出现在地表面上的形状各异、有着深奥之谜的岩洞。
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如何使用《天窗》教案来进行自然奇观的研究,特别是深入了解天窗这个自然奇观。
一、关于《天窗》教案《天窗》教案是研究天窗这个自然奇观的教育教案,它可以在多种教育环境中使用,例如学校、自然博物馆等。
这个教案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探究和理解天窗这个自然奇观,通过学习和实践,加深学生对这种自然现象的理解,并增加他们对解释和研究自然奇观的兴趣。
它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实施《天窗》教案1.建立合适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教育教案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
在进行天窗教案学习时,应建立一个合适的学习环境。
例如,教室内可以摆放一些天窗的样本,让学生可以亲身观察它们的形状及其特点,了解天窗是如何形成的,也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工具和科技手段来进行学习,例如,展示天窗在不同地质环境中的形成情况、展示天窗周边的自然环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天窗的认知和理解。
2.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在实施天窗教案时,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实验室活动、户外实地考察等,以此来协助学生实践和理解关于天窗的知识和技能。
还应该安排一些与天窗相关的文献阅读课和讲座,以便加深学生对这个自然奇观的认识。
3.以学生为中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育教案的实施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让学生参与多种教学活动,例如观察、实验、调查、讨论等,让他们亲身感受到天窗的魅力和神秘性,了解天窗的成因,从而激发学生对天窗和自然环境的探究兴趣。
同时,通过多种手段,例如做调查、撰写报告、制作展板等,鼓励学生进一步探寻天窗的类型、特点和出现规律等等内容,从而发现更多天窗的奇妙之处。
统编版四语下《天窗》公开课第二课时3.《天窗》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本课生词,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读好每一个句子。
2、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惟一慰藉,领会“无”中看“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天窗看”世界的情趣。
3、学习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籍”,唤起学生与课文共鸣。
教学难点:通过读、思、小组讨论句子,体会句子“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他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在中国有很多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它特有的文化与历史深深地影响着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文学大师茅盾先生一起去感受天窗的魅力,一起学习第2课《天窗》。
板书课题,齐读。
2.课件出示书上插图。
师:这是小茅盾的家,同学们,拿小茅盾的家和我们的家比一比,有什么不同?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告诉老师,什么叫天窗?(课件出示天窗图片、乌镇木房子图片,认识木板窗,想象地洞里似的屋子。
)(生: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乡下人为什么要开天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开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里黑得地洞似的,所以乡下人才开天窗)二、品读想象,体验神奇(一)快速阅读,找中心句1.过渡:地洞似的漆黑的屋里,因为有了天窗,透过丝丝缕缕的光亮,然而,它透进来的不只是些许光亮,对于孩子们来说,天窗还有什么作用呢?快速浏览课文4至7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内容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2.抓文本的中心,体验作者情感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天窗教案第1篇】【教学设想】1.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小朋友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1.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近百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课文1—3自然段。
(1)读读这三段话,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天窗?人们在屋顶上开天窗的目的是什么?(2)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进些许光亮的天窗却是著名作家茅盾(板书:茅盾)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于是,他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散文——天窗。
(3)板书课题:天窗(4)齐读课题2.简介茅盾3.天窗为何让茅盾魂牵梦萦?它的魅力在哪里?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文章写了哪几个内容?2.完成填空:《天窗》首先交代了(天窗的由来或为什么有了天窗),接着写了当(夏天阵雨来了)时或(晚上被逼上床“休息”)时,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在地洞似的屋里的(唯一的慰藉),想到应该(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3.依据这样的条理给文章分为三段。
(四)复习巩固,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摘抄文中描写屋子、闪电、云彩、星、蝙蝠、夜莺、猫头鹰的短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谈话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领略了天窗的神奇。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茅盾先生,去感受童年时代天窗带给他的快乐和慰藉。
二、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1.默读课文,说说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预设: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了一块玻璃,叫作天窗。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天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把握故事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理解喻意;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4.能够简单表达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解读、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通过分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4.通过情境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和情节;2.掌握“天窗”的含义,初步领会喻意。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抽象的概念和含义;2.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文材料和课件;2.学生课本和练习册;3.黑板、粉笔或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4.学生课桌椅、讲台等教学场所设备。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导入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天窗》,让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3. 讲解词语解释并讨论课文中出现的生僻词或难词,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
4.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
第二课时1. 复习内容学生进行课文内容复述或短文填空,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 创设情境教师设计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品表演,加深对“天窗”含义的理解。
3. 总结讨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形成小结。
4.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对课文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天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巩固。
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天窗》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天窗》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难点: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2.课件、图片3.生字词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美丽的窗景,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感受。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汇报生字词学习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3.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
2.学生分段落朗读课文,教师点评并指导朗读技巧。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3.学生自选课文中的美好片段进行复述,教师点评。
(五)拓展延伸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感受。
2.学生根据图片,展开想象,创作自己的童年故事。
3.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3.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活动、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天窗》的内容,体会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复述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整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关注。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理解课文《天窗》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通过课文中的描述感受到作者对童年记忆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天窗》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是细心的阿青为家人们整编的5篇天窗的相关范文,供大家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窗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因为天窗对孩子来说是神奇的,是的慰藉,并可以此引发无限的遐思。
2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3继续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的好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培养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比喻句,体会比喻句的好处;让学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看世界的情趣。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这是茅盾,我国现代的作家,他写了子夜,林家铺子等长篇小说。
他写的一篇散文白杨礼赞很有名。
今天我们要学习他写的另一篇优美的散文天窗。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来读一下课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2交流:1天窗的来历;2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3天窗是神奇的。
三讲读第一段1自读课文1--3节,完成填空。
为了所以人们要装天窗。
天窗就是2交流3齐读过渡:大人们在屋面开了天窗,在木板窗关上时,是天窗给漆黑的屋子带来了的一点亮光。
这方小窗竟成了孩子们的慰藉,“慰藉”什么意思?(板书:慰藉)1默读4----7节,思考: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天窗又是怎么给孩子们带来慰藉的呢?(示刚才的两个问题)2交流:(一) 1 1什么时候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第四节) 2示比喻句:“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
”读一读讨论:这句话是怎么写的?写出了什么?(用比喻的手法,把屋子比作地洞,写出了关闭木板窗后,屋子一片漆黑,四周严严实实的情景。
)读一读,体会当时的情景。
小结:屋子四周严严实实的,只有通过天窗看世界,因此天窗成了孩子们的慰藉。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3《天窗》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内容《天窗》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茅盾先生的作品,讲述了一个关于孩子通过天窗看到外面世界,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故事。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分析文中细节,品味作者情感,以及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细节,感受作者情感。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天窗》。
2. 投影仪,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3. 黑板,用于板书设计。
4. 纸张,用于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深入学习课文,分析文中细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 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情感。
4. 通过写作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5. 小组合作,讨论并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1. 《天窗》第二课时2. 课文主题:通过天窗看到外面世界,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3. 人物形象:孩子、母亲、老师4. 课文结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5. 课文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渴望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时通过天窗看到外面世界的回忆。
2.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好奇心和想象力的理解。
3.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享学习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时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作者情感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同时,学生们在讨论和写作活动中,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教案(2)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窗》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能理解《天窗》中的一些诗句和成语的意思。
3.能够通过阅读《天窗》来感受诗意和美。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课文中重点诗句和成语的解释和理解。
2.通过《天窗》这篇文章感受诗意和美。
三、教学难点1.部分古诗词和成语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天窗》中感受诗意和美。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天窗》的课本或复印件。
2.教学PPT。
3.参考资料:《天窗》相关的诗词及解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谈论天空、阳光等话题,导入课文《天窗》,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预期和感受。
2. 预习导入教师利用图片或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猜测《天窗》是关于什么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3. 阅读课文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教师解释生词和重点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整篇文章。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课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学生对课文中哪句诗句印象最深刻等。
5. 学习诗句和成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诗句和成语,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够灵活运用。
6. 朗诵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天窗》的朗诵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朗诵技巧。
7. 总结提升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收获。
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诗词,感受文学之美。
六、作业布置1.背诵本节课学习的诗句和成语。
2.写一篇读后感,描述自己对《天窗》的理解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了课文的理解和诗意的感悟,但在课堂互动和学生表现方面还有待加强,下节课继续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天窗》这篇课文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之美的感悟和欣赏能力,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天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课文《天窗》的内容和背景;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意思;3.能够掌握词语“体会”、“开心”、“痛心”,并能在句子中正确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课文,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关系;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词语“体会”、“开心”、“痛心”;2.难点:用“体会”、“开心”、“痛心”这几个词语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过程1. 热身(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的草坪上,周围是明媚的阳光和微风,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
2. 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窗,让学生猜测天窗是什么,引出新课《天窗》。
3. 阅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老师进行解释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思考:小女孩为什么会对天窗感到开心?4. 词语学习(15分钟)•分别讲解“体会”、“开心”、“痛心”的意思,让学生造句并互相分享。
5. 情感沟通(15分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感受,用“体会”、“开心”、“痛心”这几个词语描述自己的情感。
6.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课文的理解;2.用“体会”、“开心”、“痛心”这几个词语写一篇小文章,描述自己的情感。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以课文《天窗》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借助这个小女孩的故事,教会学生如何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恩之心。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勉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老师更好地教授这节课。
26、《天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中而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会用“也许…也许…也许…”写一句话。
3、学会了解自然、亲近自然,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一方小小的天窗会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什么呢?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慰藉”“唯一的慰藉”各是什么意思?然后质疑:“为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学习课文。
(二)、学习4-7自然段1、默读课文,找找“小小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2、透过这扇天窗,文中的孩子看到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和“~~”在文中找出。
3、语言训练。
(1)指导学生品读课文;(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段落来品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4、重点理解第7自然段。
(1)用“…也许…也许…也许…”说一句话;(2)品读并发挥自己的想象。
5、合作探究: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呢? (三)学习8、9自然段1、为什么说天窗是神奇的?2、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学完了这篇文章,这时候你觉得天窗还是乡下屋子房顶那一扇小小的玻璃窗吗?它是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当你遇到烦恼或不开心的事,你会用什么方法排解呢?(五)作业和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多读一读。
关于《天窗》教案(精选5篇)《天窗》教案篇1【教材分析】《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
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
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
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
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目标】1蓖ü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毖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感悟学习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完成课后作业。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慰藉”,唤起共鸣,突破难懂语句的难点,体会想象的神奇。
【教学准备】学生学习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
教师教学准备:①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在课前交流中,了解学情,沟通师生情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笔ι交流对窗的了解,说说见过什么窗,它们有什么作用?2苯樯芴齑暗亩捞匾约八的奥妙与神奇,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师:《天窗》是茅盾先生以自己的童年生活为题材撰写的抒情散文。
这里有对天窗的介绍与赞美,有乡下孩子的生活与快乐,有想象的放飞与神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弊远量挝摹⒔饩錾字新词。
2狈蠢∽匝Ы峁。
(1)检查生字新词。
《天窗》教案【13篇】《天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讨论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的含义。
教学难点: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析法教学过程:一、交流再读课文后的收获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1)课文围绕"天窗",写了哪些内容?①天窗的来历及作用。
②雨天,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③晚上,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从天窗得到的认识。
(2)你标出了文中的带性的重点句吗?(标出几处是几处,不求全找到,鼓励学生大胆说)二、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从这一部分中,你读懂了什么?(1)天窗的来历及作用:透光。
(2)形状、材料: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
(3)天窗在乡下人的生活中很重要。
3."屋子里就黑得地洞里似的。
"是什么意思?4.指名读。
读出没天窗时的压抑和有了天窗后的开朗。
三、学习第4-5自然段1.指名读。
归纳主要内容。
2.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为什么这样说?3.交流。
(这两个自然段是围绕"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来写的。
因为透过天窗,此时会"看到…""想象到……""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4.引导理解句子:(1)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关在地洞似的屋子里的孩子们,只有通过天窗,才能体会、想象雨天带来的快乐和感受)(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从"小小的天窗"里看到的景物有限,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会想到更多。
天窗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一、学习第6、7自然段1.教师:雨天,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2.自由读第6,7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
3.思考:为什么"在晚上,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呢"74.:晚上,透过天窗看到的"一粒星""一朵云",能想象到夜的美丽神奇。
3天窗教学目标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卜”,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学重点能读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教学难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孩子们是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的。
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学习本课生字,可以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
如,“鹰—莺”“蝙—偏”。
本课词汇丰富,可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理解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引导阅读的方式教学:先让学生带着疑问读课文,接着细读课文并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然后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一句理解课文,最后结合全文内容体会孩子被唤回家时的失落,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找回了失去的快乐。
3.表达运用运用读写结合的策略,学习课文后,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写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慰、藉”2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卜”,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天窗图片。
(2)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天窗。
(3)了解课文题目。
师板书课题:天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天窗。
和老师一块来读一读课题吧——3天窗。
(4)设置疑问。
看到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生:我想知道什么是天窗?天窗有什么作用?相信同学们还有很多疑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由题质疑,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同时,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第 1单元第 3 课共 2 课时
十、学科班长总结
十一、当堂检测:习题源于《点拨》“课堂跟踪练”第三、四题
十二、回顾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课文。
(重点)
2.抓住中心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重点)
3.学习作者运用排比句的表达感情的方式,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激发学生通过“窗户”看世界的情趣。
(难点)
作业典中点:本课基础部分题。
板书
教学
反思
《天窗》
一、预习案
完成预习单。
二、探究案
1:孩子们透过天窗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
2:为什么作者说要感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
3:抓住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文中哪些地方有体现?
三、训练案
1.完成本课典中点
2.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