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地壳演化史
地壳演化史
格式:ppt
大小:10.49 MB
文档页数:63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63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得到迅速发展。其他脊椎动物如软骨鱼类、硬骨鱼类、
鳄类、龟鳖类、鸟类都有所发展。 无脊椎动物中,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等十分繁盛。
特别在古地中海区,属于原生动物的货币虫常作为海相
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欧洲称古近纪为货币虫纪。
6.6 新生代
古近纪地史特征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欧洲称新阿尔卑斯运动)造 成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裂:
返回 矿产:石炭-二叠纪是地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代之一。
6.5 中生代
划分:距今2.5-0.65亿年,含三叠、侏罗、白垩三个纪 中生代的生物界
植物界: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在早白垩世晚期, 出现被子植物,并在晚白垩世取代裸子植物的统治 地位。因此植物界比动物界提前半个纪进入新生代 脊椎动物界: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出现鸟类;晚 三叠世还出现从爬行动物到哺乳动物的过渡类型。
地层符号 系的符号。一般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S、D。
统的符号。一般在系的符号右下角加阿拉伯数字1、2或1、 2、3字样,分别代表下统和上统,或下统、中统和上统, 如D1。
阶、群、组、段的符号。按照汉语拼音方案,采取名称 第一个字母或两个字母,依次放在统的符号之后其中阶 为小写正体,群和组是小写斜体。如O1y 。
6.2 前寒武纪
元古宙晚期(震旦纪)的世界古地理格局 陆壳内已经形成许多大规模的稳定地区:古地台。 中国地台由华北、塔里木、扬子地台组成。古地 台之间及其周围,是一些活动带。 南半球各地台组成一个稳定的联合古陆,叫冈瓦 纳古陆,大部分位于海平面以上。北方各地台则 处于分裂状态,许多地区被海水淹没。中国由于 震旦之前的晋宁运动,形成了华北古陆、扬子古 陆,周围是地槽拗掐活动带。 发生了一次具有世界意义的已知最古老的大冰期
返回
6.3 早古生代
划分:寒武、奥陶、志留三个纪,距今5.4-4.1亿年 早古生代的生物界-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 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其中以三叶虫、笔石、 头足类、腕足类、珊瑚最重要。
寒武纪被称为生物大爆炸时代,最具代表的是澄江动物群。 寒武纪还被称为三叶虫时代。奥陶纪是无脊椎动物极盛时期。 志留纪末,三叶虫、笔石大量灭绝。
划分:含泥盆、石炭、二叠三个纪,距今4.1-2.5亿年 晚古生代的生物界
植物界的第一次大发展-蕨类繁盛。泥盆纪被称为 裸蕨时代,石炭-二叠纪称为蕨类时代,出现郁郁 葱葱的森林景观。并在晚二叠出现裸子植物。
动物界的两次大飞跃-从原始脊椎到有脊椎,从水 中到陆地。泥盆纪称为鱼类时代。石炭二叠纪又称 两栖类时代。出现原始的爬行动物。 晚古生代中曾出现多次全球性生物灭绝事件,最重 要的两次分别发生于晚泥盆世和二叠纪。
6.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生代
时代划分:新生代是最近0.65亿年的地质时代。
第四纪 Q 新 生 代 CZ 新近纪 N 古近纪 E 全新世Qh 更新世QP 上新世N2 中新世N1 渐新世E3 始新世E2 古新世E1
6500 2330
1 260
6.6 新生代
古近纪的地史特征 向近代发展的生物界。
出现于早白垩世晚期被子植物,到古近纪极度繁盛,且 以乔木为主。 脊椎动物中,爬行动物已经衰退,中生代出现的哺乳动
地质年代表
返回
6.2 前寒武纪
地球的早期演化
地球形成距今46亿年。 大约40亿年前地壳冷却固化。进入大气中的水凝 结成雨,形成广阔的原始海洋。其时的大气圈缺
氧、呈酸性。
自地壳固化后,地球发展进入了地质历史时代。
出现原始生物
灼热的地球
地球的早期演化
开始固化
冷却
6.2 前寒武纪
时间范围:泛指寒武纪以前的地质时代 太古宙地史特征(距今36-25亿年)
奥陶纪晚期,可能由于北非西北部在奥陶纪处于 南极,所以冈瓦纳西部地区出现大规模的大陆冰 盖和冰海沉积,晚奥陶世末期被认为是震旦纪以后的又
只是出现一次大范围海退。
一次冰期气候,但时间短暂,对北方各大陆未产生重大影响,
志留纪初期,除高纬度的冈瓦纳大陆外,其他各 地多为温暖干热气候条件。 返回
6.4 晚古生代
无脊椎动物:被称为菊石时代。与其伴生的还有各 种昆虫、淡水轮藻等。 恐龙灭绝是中生代最突出的生物事件。
6.5 中生代
中生代构造运动和古地理演化
中生代是构造运动剧烈而频繁的时代。西方称中生代的构造
运动称为老阿尔卑斯运动。中国将中生代构造运动分为两个
阶段:印支运动(发生于三叠纪中、晚期)和燕山运动(侏 罗纪和白垩纪)。
质年代。
根据生物层序律特别是标准化石 (…)来确定地层的地
指演化快(地层中垂直分布距离短)、 分布广的生物化石 。
地层对比:对不同地区同一时代地层进行对比
地层学等也逐渐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方面。
近些年同位素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事件地层学、地震
6.1 地史学基础
地层单位 岩性地层单位:根据岩性变化、岩性组合差异、
出现原始脊椎动物淡水无颌类。 植物界仍是海生藻类繁盛时期,出现陆生半陆生 裸蕨类植物。
6.3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的构造运动及古地理格局 古生代初期,北方各古陆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保持分裂状态:北美和俄罗斯古陆间是古大西洋、俄罗
斯与西伯利亚古陆之间是古乌拉尔海、西伯利亚古陆与华北 古陆、塔里木古陆之间是古北亚海、华北古陆与华南古陆之 间是秦岭海、北美古陆、扬子古陆、澳洲古陆的外侧为古太
沉积韵律(岩层节奏)、沉积间断(平行不整
合、角度不整合等)等进行划分的地层单位, 只适用于一定地区,有群、组、段之分。 年代地层单位:以时代为标准划分的地层单位, 适用于大区域甚至全球,有宇、界、系、统等
之分。
6.1 地史学基础
地时年代与地质年代表
地质时代单位
从年代地层单位抽象而来的时间概念,指某一年代地层 单位的所代表的时代。
中生代构造运动对中国古地理格局的影响 印支运动后,中国和亚洲大部分地区处于大陆环
境,欧亚古大陆主体最终形成,新形成的古昆仑
山、古秦岭横贯大陆东西,对于分隔南北古气候 产生一定影响。
燕山运动则使中国东部地区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
山一线东西两侧显示出明显的差异现象,西部为 大型稳定内陆盆地,如北方的鄂尔多斯盆地(亦 称陕甘宁盆地)和川鄂盆地,东部则属于环太平 洋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带。
平洋。南方冈瓦纳古陆处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北
方各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是东西横亘的古特提斯海。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古大西洋关闭,形成初 步形成劳亚大陆;祁连海封闭使柴达木板块和华 北板块拼合。其他古海洋也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 影响,各大陆板块边缘的陆壳增生。
6.3 早古生代
早古生代的气候 寒武纪至奥陶纪早、中期,大部地区较干暖;
第四纪生物界总的面貌和今天相似。特别是现
生植物中绝大部分在第四纪开始时就已经存在 了。但动物界特别是哺乳动物发展更新很快。 在第三纪初期已出现灵长类。在第四纪初期, 古代猿类的一支开始向人类的方向发展。
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是划分更新世底界的
标志。
6.6 新生代
第四纪的地史特征 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 。
6.4 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的气候
泥盆纪开始已具明显气候分带现象
中、晚石炭世以至二叠纪地史上呈现第一次明显的
植物分区现象。 形成劳亚古陆上的北方植物群(以热带、亚热带、 温带气候为特征)和冈瓦纳古陆上的南方植物群 (以温凉气候为特征)。 石炭-二叠纪出现一次持续5000万年的大冰期,但 只发生在冈瓦纳古陆内。
6.6 新生代
新近纪的地史特征 接近现代的生物界
植物界基本上由现生属组成,并有大量现生种。和现代
不同的是北半球喜暖植物分布范围延伸到更靠北的地方。 到上新世末,因气候变冷,喜暖植物南退。 无脊椎动物,有大量属种是现生属种。早第三纪繁盛的 海生货币虫类全部灭绝。适应能力较强的双壳类、腹足 类、介形类继续繁衍。海水中有孔虫、放射虫等繁盛。 哺乳动物,大多古近纪的特有门类如有袋类、肉齿类, 奇蹄目、偶蹄目均相继绝灭。但另外一些门类的大量属 种则发展很快。虽然其中大部分属种后来也都绝灭了。 但从科的范畴讲,都已和现代密切相关。
6.2 前寒武纪
元古宙晚期(震旦纪)的生物界 植物界:前期出现的各种藻类非常繁盛,并出现 最早的灌木丛状原叶体大型藻类植物群。 动物界:晚震旦世时,门类多样的后生动物大量 出现,反映生物界的一次飞跃。
最具代表性的是1947年发现的澳大利亚埃迪卡 拉动物群,包含三个门,19个属,24种低等无脊 椎动物。
发育、中元古有紫红色石英砂岩及赤铁矿层发育。
晚期出现第一次海生无脊椎动物大发展。 陆核扩大,形成原地台和古地台(吕梁、五台运动) 早元古代与中晚元古代沉积环境有很大区别:后 两个时期水气圈中含氧量增加(贫氧环境);地 台形成,因此形成分异较好的地台沉积盖层。 早期为规模巨大的低价铁矿床,中晚期形成沉积 型赤铁矿床。
6.6 新生代
新近纪的地史特征 新近纪全球海陆轮廓已经和现代相似。但是:
陆地比现在稍小。古地中海逐渐封闭成内陆海,但周边
仍被残余海水淹没。另外,大西洋周边仍有许多地区被 海水覆盖。此后,地中海其余部分经多次变化,残留下
黑海、里海和咸海。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和环太平洋山脉都已形成,并继 续隆起,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生物界的分布、迁徙 和气候变化影响甚大,是地史发展中的一件重要事件。
6.4 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的构造运动与世界古地理变化
晚古生代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的地壳运动,称为海西
运动。它远比加里东运动显著而广泛,是造山作用
和火山活动广泛分布的时期。 石炭到二叠纪,在加里东时期联结在一起的北美古
陆和欧洲古陆,因乌拉尔地槽褶皱又和西伯利亚板
块对接,形成更加广大的劳亚大陆。 劳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可能局部连结,但被古地中 海所分隔,形成南北两大古陆互相连结但又南北对 峙的统一大陆,即联合古大陆(泛大陆)。
从三叠纪晚期开始,冈瓦纳大陆逐步分裂。古印度洋开始出
现。但古特提斯海于晚侏罗世扩张到最大规模,随后收缩。 到中生代末期形成如下大地构造格局:由分到合的劳亚古陆
和由合到分的冈瓦纳古陆南北对峙,古地中海东西横亘于南
北两大古陆中间不断受到挤压,环太平洋大陆不断遭受俯冲 而形成复杂的活动的大陆边缘。
6.5 中生代
6.5 中生代
中生代的气候 三叠纪初气候较干热,以后向温湿转化;气候分带 现象很明显。 进入侏罗纪,潮湿气候分布更加广泛,如在北美、 北欧、东亚、东北亚和南极洲都形成煤层,侏罗纪 是仅次于石炭二叠纪的世界主要成煤期。 白垩纪气候也较温暖,未见极地冰盖迹象。地表许 多地区植被浓密,形成许多白垩系大煤田。 在中国,从西南向东北成煤期有变新的现象。如南 方主要是上三叠统;华北则以下、中侏罗统为主; 东北和内蒙古以上侏罗统、下白垩统为主。返回
6.6 新生代
第四纪的地史特征
第四纪是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生 物界发展的最新阶段,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 形势已经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很强烈,气 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很频繁,周期性地出现 过冰川活动,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 人类出现是地史上一个重要生物事件。
6.6 新生代
第四纪的地史特征 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澳大利亚脱离南极,向北漂移; 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同亚洲相连,红海出现 ; 南、北美洲时而在“巴拿马地峡”相接; 印度地块在始新世和亚洲碰撞,形成南亚次大陆; 非洲逐渐向欧洲大陆挤压; 在中国,台湾脱离东部边缘。 因此在古近纪末,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山脉(包括 喜马拉雅山脉),古地中海逐渐消失。同时南北向的科 迪勒拉山系、西太平洋岛弧相继隆起。
出现原核生物-原始菌、藻类。
大气圈及水体缺氧。 海洋广阔,陆地小而不稳,沉积分异不充分。 地壳薄弱,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运动、变质作用 普遍而强烈。中晚期原始陆核形成(阜平运动)。
太古宙及以后的早元古代是世界重要铁矿成矿期 之一。
6.2 前寒武纪
元古宙地史特征(距今25-5.4亿年) 藻类繁盛,并出现真核生物-绿藻。叠层石普遍
§6 地质历史
地史学基础 前武纪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6.1 地史学基础
地层系统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岩性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变化称一个 地层划分:对同一地区地层进行时代划分。 沉积旋回,即一套海侵层位+海退层位。
建立标准剖面(…)。根据沉积旋回(…)与岩性变化来 划分地层。
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 根据岩层接触关系划分地层并确定新老顺序。 楚、化石保存良好的剖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地壳演化
地壳演化简史概要
地壳演化历史
地壳演化史
文档推荐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_地壳演化简史(下)
页数:48
地壳发展历史
页数:6
地壳演化简史
页数:2
地壳演化简史概要共57页
页数:22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一课程,大陆地壳演化考试资料整理
页数:19
地壳演化简史概要
页数:57
地质学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
页数:116
地壳演化简史1
页数:23
第五章 地壳演化简史--第三节~第七节3
页数:94
地球科学概论第十八章地壳演化简史(下)
页数:47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