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音乐七年级下册《锦绣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7
《江南》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江南》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它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深受泛博听众的爱慕。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首歌曲来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需要对《江南》的教学进行反思,以提高教学效果。
正文内容:1. 音乐欣赏:1.1 歌曲的特点:《江南》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吸引了众多听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歌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歌曲的情感表达:《江南》歌词中蕴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夸姣生活的憧憬,这种情感表达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
2. 诗歌欣赏:2.1 诗歌的艺术特点:《江南》的歌词其实是一首诗歌,它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展现了江南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诗歌欣赏的方式,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2 诗歌的意象描绘:《江南》中的诗句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江南的山水、人文和历史。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文化传承:3.1 江南文化的传承:《江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体现了江南地区的独特文化。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江南》的背景知识,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鉴赏能力。
3.2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通过学习《江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量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4. 情感教育:4.1 情感的表达和体验:《江南》歌曲中蕴含着浓郁的情感,通过教学,我们可以匡助学生学会用音乐和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4.2 情感的共鸣和沟通:通过学习《江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与歌曲中的情感产生共鸣,培养他们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5. 艺术创造:5.1 创作与表演:通过学习《江南》,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他们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和诗歌作品,并进行表演和展示,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第四单元:锦绣江南课型:学唱、欣赏相结合的综合课教学内容:歌曲《无锡景》、《太湖美》乐曲《紫竹调》【教学理念】尝试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
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设计思路】充分发挥学科整合优势,根据学生的实际基础,在自由欣赏、交互欣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学习音乐。
【教材分析】锦绣江南、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这里的富饶美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映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江南的音乐,如同江南的山水般秀丽柔美。
本单元引领学生比较集中地感受我国民族音乐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乐的魅力。
本课选用《无锡景》、《太湖美》、《紫竹调》,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的特色风格。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和家乡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
并通过歌唱、交流、创造等音乐活动,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3、知识和技能:了解江南丝竹的有关知识,认识丝竹乐器。
能用歌声表现歌曲的基本风格和情感。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和演唱教学难点:用歌声唱出《无锡景》亲切温柔、细腻秀美的风格教学方法:从视觉、听觉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学唱时采用跟唱方法,欣赏加强体验,以乐动情。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设备及课件学习用具:课前收集的江南文化资料、图片及创作素材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看江南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江南美景(江南园林、水乡景观),让学生充分领会江南景致清新、柔美、秀丽、婉约的特点。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锦绣江南》教案设计西藏民歌《酒歌》内蒙民歌《牧歌》新疆民歌《阿拉木汗》陕北民歌《走西口》,师总结:这三首都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少数民族民歌,它们都很优美,风格迥异,蒙古族长调民歌节奏舒缓,这种歌曲的产生与“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游牧生活有关。
新疆维吾尔族人民性格热情奔放、能歌善舞,音乐旋律具有歌唱性,节奏富于舞蹈性。
因为民歌是表情达意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说到《走西口》时,学生可以模仿一下阿宝的演唱,学学阿宝学生结合图片回答:江南。
江南的地域特征山清水秀,小桥流水人家。
,师:你们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游玩过?那里的语言、气候、民俗等有何特点?播放无锡方言的音频过渡:无锡真是山美、水美,人美方言也柔美,那么无锡人民是如何用歌声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的呢?(二)欣赏并演唱歌曲《无锡景》,完整听赏一遍歌曲。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扬州方言:,请同学们听听扬州民歌《杨柳青》思考、回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起伏度稍大,曲调明快有力,热情爽朗★节奏、速度、力度等有何特点?节奏规整平稳,速度快。
力度强。
注意:爽朗、清晰地唱出江北民歌的特色衬词要有弹性,用气息控制发音。
这个歌曲歌词衬词比较多,曲调变化自由,内容多反映劳动生活,可根据需要(旋律优美、婉转、明丽、清澈、流畅),跟录音拖唱歌曲,体验歌曲表达的韵味。
四,布置课后任务:认识几样民族乐器,听听它们的音色特点。
五,总结锦绣江南,物产丰富,民间音乐更是丰富多彩,除了民歌,还有民乐、戏曲、曲艺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今天这节课我们仅仅领略了江南江北的民歌风采,课后同学们可以到网络上收集并了解江南其他形式的音乐,领略其无穷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已用于实际教学,反思整节课,我有以下感受:。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第2课小小的我(2课时)第3课八孔竖笛演奏方法(1课时)第二单元《美丽的山谷》第1课我们来到美丽的山谷(2课时)第2课森林中的回声(1课时)第3课口琴吹奏(1课时)第三单元:海滨音诗第1课大海啊故乡(1课时)第2课天蓝蓝海蓝蓝(1课时)第3课欣赏《海港之夜》《海洋和辛巴德的船》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无锡景(2课时)一、《丰收之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哦,林中那间小屋》第一单元:春天的脚步第1课渴望春天(1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3、让学生初步了解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4、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古诗和歌曲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1、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2、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三、课前准备:播放一些以春天为主题的欢快的音乐作品如:《春天在哪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春天在哪里》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师:刚才播放的这段音乐大家应该非常的熟悉,能告诉我它的歌名吗?生:《春天在哪里》。
师: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啊?春天的歌。
现在春天的脚步也慢慢走近我们的身边,我想请同学们用自己熟悉的一些诗、歌还有词来描述一下春天。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的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就说出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和歌,说明同学们对美丽的春天是多么的热爱。
1、聆听(渴望春天)师:首先我请同学们来欣赏一首歌曲,听完之后请你们谈谈你们在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锦绣江南_初中音乐教案_模板第四单元《锦绣江南》执教:陆佳教学内容:1、初步欣赏几首具有不同民族特点的民歌2、重点欣赏《无锡景》、《杨柳青》等江苏民歌3、了解江南、江北音乐的不同风格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研究和实践活动,了解和体验江苏民歌的独特韵味;2、在积极地体验中引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感受江南、江北民歌的不同风格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去了香港旅游,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
我知道同学们也去过很多很多的地方,上节课给大家留了个作业,不知大家准备了没有?生:准备了。
师:那就请大家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地区、民族还有他们的音乐吧!(学生介绍西藏、新疆、内蒙、云南的音乐,并在地图上指出他们各自所在的位置,以不同的方式介绍当地的音乐,西藏:民歌;新疆:舞蹈性音乐;内蒙:现代民歌;云南:葫芦丝音乐)二、新授1、师:这些音乐和歌曲真是非常好听,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同地方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风格,因为音乐,特别是民歌表情达意的,不同的地理环境、性格语言、文化风俗,就会形成不同风格特点的民歌,我们所在的江苏省也有着自己的民歌,(在地图上指出江苏省的位置)让我们来听几首我们江苏的民歌,请大家思考风格有什么不同?(欣赏江南、江北民歌各两首,江南:《无锡景》等;江北《杨柳青》等)生:略师:同样是江苏民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生:交流回答(引导学生了解:江苏省被长江划分成了两个区域,江南和江北,虽然只是一江之隔,民歌的风格却是截然不同)师:补充“江南属于吴方言区,古人有语:吴侬软语,可见江南的语言柔美;江北属于北方方言区,语言爽朗。
江南民歌节奏密集,旋律婉转起伏,吐词柔和;江北民歌节奏均衡,旋律直来直去,衬词清脆,两地民歌各有特点。
师:下面让我们带着刚刚初步的了解和感受,再听一遍(将《无锡景》和《杨柳青》再听一遍,结合江南江北的地域常识进一步感受两岸民歌的不同风格。
《江南》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江南》是一首经典的中国民谣,通过描述江南地区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展现了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作为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江南》进行教学反思,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一、背景介绍1.1 《江南》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点1.2 民谣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3 教学目标和意义二、歌曲分析与解读2.1 歌曲的曲调和节奏特点2.2 歌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3 歌曲中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三、教学策略与方法3.1 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音乐鉴赏3.2 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3.3 引导学生进行个人创作和表演四、教学效果评估与反馈4.1 设计评价标准和方式4.2 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反馈4.3 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改进措施正文内容:一、背景介绍1.1 《江南》是由中国著名音乐人林忆莲演唱的一首民谣歌曲,歌曲以江南地区的美景和人文风情为主题,以细腻的音乐表达了江南地区的独特韵味。
它既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漂亮体面,又抒发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
《江南》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优美的旋律成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1.2 民谣在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民谣作为一种民间音乐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色采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匡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民间文化。
通过学习和演唱民谣,学生可以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
1.3 教学《江南》的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感受江南地区的美景和人文风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通过教学《江南》,学生可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歌曲分析与解读2.1 《江南》的曲调和节奏特点独特而优美。
歌曲以柔和的旋律和流畅的节奏展现了江南地区的柔情和漂亮。
音乐中运用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如温和的和声、流畅的旋律线条和轻盈的节奏,使得整首歌曲充满了江南地区的特色。
2.2 歌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美景和人文风情。
苏少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品味江南》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1、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江南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资源,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式和探究式学习,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完整充分的聆听中体验江南音乐的风格,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中采用小班化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学习和交流,使每个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功感,进一步品味江南文化。
2、教学内容:锦绣江南、风光旖旎、人文荟萃,这里的富饶美丽,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映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江南的音乐,如同江南的山水般秀丽柔美。
本单元引领学生比较集中地感受我国民族音乐重要代表之一的江南音乐的魅力。
本课选用歌曲《太湖美》和江南丝竹《紫竹调》,让学生充分体验江南音乐的特色风格。
3、学情分析:学生虽然身处江南,但对江南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了解,尤其是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等,通过本课学习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4、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江南地区山美水美,人杰地灵,音乐富有独特的韵味,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外和课内的资源,把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有效的整合起来。
课内的资源有民歌《太湖美》和《紫竹调》,根据上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还应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如网络资源,教师自身资源与学生资源,这样才能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质量。
5、教学评价说明(1)通过参与性的活动设计,观察学生在教学活动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态度,在过程中衡量学生对江南民歌及江南丝竹的特点的理解。
(2)通过欣赏感受、演唱、讨论等过程性环节观察学生的学习实效,并通过反馈检测评价学生对本课任务的把握程度。
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1)了解江南地理区域及秀丽的江南水乡风景。
(2)了解江南丝竹音乐的风格特点及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
2、能力目标:(1)能对江南音乐作初步的探究,积极讨论交流,并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2)能积极参与欣赏,演唱,讨论及音乐活动,表现出自信,快乐的学习热情。
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锦绣江南》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下面是为您推举七年级地理教案设计:《锦绣江南》。
一、教学目标〔一〕运用地图说出江苏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二〕了解江苏省极具水乡风韵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三〕了解其以乡镇企业为特色的经济特征。
二、教学建议导入新课:方案①:我们学习了有齐鲁大地之称的山东省,山东有孔子的故居,有五岳之尊的泰山,有水泊梁山,有蓬莱仙境,还有发达的交通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沿着山东南行,就进人了我们沿海之旅的第六站--江苏。
方案②:放一首歌曲《太湖美》,然后提问:你去过尽显江南水乡特色的太湖风景区吗?它位于我国的什么省区?讲解并描述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中国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先要求学生结合地图得出其地理位置:江苏位于我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居长江。
淮河下游,东濒黄河,西连安徽,北接山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
再请一个学生走上讲台指出:省会南京及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城市,和太湖所在位置。
〔其他同学补充更正,或让学生对比地图,在《填图册》上填出上述要素。
〕2.把多媒体画面切换到江苏分层设色地形图〔或教师出示相应挂图〕。
提问:〔l〕江苏省海拔高低如何?〔低。
〕〔2〕江苏省的主要地形是什么?〔平原。
〕小结:江苏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地势低平,土地肥沃,人口较密。
3.用多媒体展示以下数据:江苏省河道--2 900多条全省湖泊--300多个全省水库--1100多座全省水域面积--1.73万平方千米提问:有人称江苏为水乡泽国,你们认为如何?小结:江苏是水域面积最大的省区,水网稠密,平原地带,河渠交叉,河湖相通,有浓郁的水乡风韵。
讲解并描述从经济地图看江苏经济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先要求学生看教材P.42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图。
让学生对经济地图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讲解并描述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图例。
沂北中学七年级音乐教案备课人:赵泉琪教案
备课时间教
学
课
题
锦绣江南
教
时
计
划
3
2012年5月13日音乐欣赏 3
教学目标1、欣赏江南民歌与丝竹乐曲,汲取民间音乐丰富的
营养,成为热爱与传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有心
人。
2、了解阿炳、刘天华等人及其作品。
重
点
难
点
了解阿炳、刘天华等人及其作
品。
自学引导自学要求:
预习本节课将要欣赏的作品。
自学检测:
能在曲谱中找出作品的相关基本知识。
讲授内容(问题设计与讨论)
一、阿炳
二、刘天华
三、太湖美
《太湖美》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
作曲家龙飞汲取了苏南民歌的音调,曲调优雅流畅、委婉曲折,与描写太湖风光诗情画意的歌词相得益彰。
2002年被定为无锡市市歌。
四、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瞎子阿炳在长期流浪卖艺过程中,反复演奏、不断修改而形成的。
优美凄婉的旋律含蓄深沉。
一声由衷感叹,引出主体,五次变奏,层层加深,曲折、婉转地表达了一种内心深处充满情感的倾诉。
四、良宵
《良宵》又名《除夕》小唱,是刘天华于1928年1月与学生、友人欢度除夕时即兴所作。
乐曲前半部平稳而透着喜悦,后半部则更紧凑而活跃,注入了明朗的气息。
目标
检测
请同学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
课外作业收集其他二胡作品。
课后
笔记
民间艺人的留名史册刺激同学们的学习激
情。
《江南》教学反思引言概述:《江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歌词中蕴含着对江南地区的赞美和热爱。
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江南》这首歌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风景和人文历史,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江南》这首歌曲。
正文内容:1. 风景描绘1.1 描绘江南地区的自然风光:通过歌词中的描写,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水乡风光、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等特点。
1.2 描绘江南地区的四季变化:通过歌词中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四季分明的特点,如春天的花开繁茂、夏天的炎热潮湿、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寒冷。
2. 文化传承2.1 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通过歌词中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元素,如江南水乡的船屋、古老的街巷、传统的手工艺等。
2.2 培养学生对江南文化的兴趣:通过欣赏和学唱《江南》,激发学生对江南地区文化的兴趣,进而深入了解和探索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3. 历史人文3.1 介绍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通过歌词中的描写,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背景,如古代的吴越文化、南宋的繁荣等。
3.2 讲解江南地区的历史名人:通过歌词中的提及,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名人,如苏东坡、文天祥等,了解他们的贡献和影响。
4. 情感体验4.1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欣赏和学唱《江南》,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4.2 引导学生表达对江南地区的情感:通过歌词中的描写,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江南地区的情感,如对美丽风景的喜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等。
5. 审美能力培养5.1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通过欣赏《江南》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旋律、节奏和歌唱技巧,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5.2 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通过歌词中的诗意描写,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总结:通过教学《江南》这首歌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风景、文化和历史,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江南》教学反思
《江南》教学反思
引言概述:
《江南》是一首由中国歌手林忆莲演唱的歌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而广受欢迎。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江南》这首歌曲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音乐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引发他们对生活的思考。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江南》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探讨。
一、歌曲背景介绍
1.1 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1.2 歌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
1.3 歌曲的歌词解读和情感表达
二、文化内涵的传达
2.1 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2.2 分析歌词中所体现的江南文化元素
2.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三、情感体验的引导
3.1 倾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表达
3.2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3.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四、音乐欣赏与创作
4.1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江南》
4.2 分析不同版本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
4.3 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结语:
通过对《江南》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看到这首歌曲不仅具有美妙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特色,培养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同时也通过音乐欣赏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我们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同时也促进他们的综合素养的提升。
中学音乐教案
【课题】:《锦绣江南》(七年级下)苏教版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能真确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无锡景》。
b.欣赏江南丝竹曲《紫竹调》,了解江南丝竹小、细、轻、雅的特点;
c.指导学生分析总结江南民歌小调的主要特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做简单的创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
在完整和充分的聆听和欣赏中,引发学生听、唱、思、议、创,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演唱、欣赏和创编活动,引起学生对祖国江南音乐的喜爱之情,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唱新歌与赏析江南丝竹音乐;
难点:江南民歌风格的初步把握;
【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多媒体教学,合作
【教学手段】:
钢琴、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能说一说歌曲旋律具有我国哪个地区的风格特点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太湖美》,是一首具有浓郁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优美婉转的旋律把我们带到了风景秀丽的太湖美景中。
锦绣江南、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同样也孕育了具有独特韵味的江
南民间音乐,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去初步感受一下锦绣江南的音乐魅力。
(出示课题)
衔接过渡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江南小城无锡,那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首歌这样唱到:江南无锡城呀,远近皆闻名……你们听过吗?
二、学唱歌曲
就让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江南民歌《无锡景》,你能不能说一说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吗?
1.教师范唱歌曲
提示:教学生演唱用降B调
学生欣赏后回答:老师提示(粗犷豪迈地的、细腻优美的、还是跌宕起伏的)
老师总结:这是一首流传很广的江苏民间小调,节奏密集歌曲旋律婉转细腻、含蓄优美,生动的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和特产。
2.学唱歌曲:
a.大家来看一看歌曲的简谱,可以分成四个乐句,旋律中出现了多个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和连续的附点音符(老师在屏幕上指出);
b. 分乐句学唱歌谱,教谱过程中老师要强调连续十六分音符唱得要均匀,切分节奏、连续附点的正确演唱。
让学生发现依音,老师再介绍前依音的演唱,应当轻巧、重音放到主干音上,(提问:加依音后的效果?)
c. 完整地感受歌曲旋律,老师慢速弹琴,学生跟琴唱歌谱,老师及时纠错、并适时进行赏识教育。
d.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无锡景》的歌谱,
(1)、乐谱中出现了那几个音阶?1 2 3 5 6 民族五声音阶;(2)、请学生根据五线谱例画出旋律走向图旋律委婉细腻、含蓄优美;
(课件出示)
这些也是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
e. 下面请欣赏由南京市中学生演唱的《无锡景》,同学们注意一字多音和衬词的正确演唱,老师把易出错的乐句拿出来单独强化训练。
f. 重点学唱前两段歌词(注意及时纠错、表扬和个别方言字的正确读音)(跟老师钢琴伴奏演唱)。
g. 待学生唱熟后,跟伴奏带有感情地演唱前两段歌词,时间允许可以唱完全曲。
衔接过渡同学们唱得很好,接下来老师要考一考你,
出示三段不同类型的谱例,你能说出哪句是江南民歌的曲调吗?
老师分别演奏这三段曲谱,让学生说一说哪一段是江南风格的音乐?为什么?
其中一段是即将要欣赏的《紫竹调》的主题音乐;
根据学生的回答,过渡到音乐的欣赏。
三、欣赏延伸
江南丝竹乐《紫竹调》:
a介绍《紫竹调》:原是江南民间小调,后发展成为江南丝竹合奏,全曲通过对主题音乐的多次变化重复,运用了“加花”手法形成。
老师用二胡演奏《紫竹调》的主题音乐,帮助学生熟悉乐曲。
再一起唱一遍。
带问题欣赏
认真倾听乐曲的旋律,说一说全曲音乐主题被重复变化了几次,分别是用什么乐器主奏的。
欣赏视频回答问题:
根据欣赏的成果,老师通过乐器图片导出江南丝竹的概念、特点;
丝弦乐器 + 竹管乐器 合奏 流行于苏浙上海一带的丝竹乐 称为江南丝竹 小、细、轻、雅 的特点
四、音乐创编
衔接过渡 根据同学们总结出的江南民歌的一些特点,试创作一小段江南风格曲
调(填空的形式完成)
展示并演奏学生的作业
(配音乐)
五、小结下课
锦绣江南,物产丰富,民间音乐更是丰富多彩,除了民歌和民乐,还有曲艺、戏曲等等,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去感受了,还是请同学们课后多去了解江南其它形式的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以唱歌和欣赏相结合在一起的综合课,围绕江南音乐特色民歌小调和江南丝竹展开,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音乐,特别是民歌的特点委婉秀丽,江南丝竹清新悦耳。
增进学生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优点自认为有:
一、注重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充分挖掘各环节之间的关联点,力争保证课堂的整体性,牢牢抓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学生基本能完成老师的既定目标,对于江南民歌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歌唱得也不错。
二、课件的制作下了一定的功夫,包括选曲、PPT制作能充分尊重课本主导思想,以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出发点,层层推进;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课件的辅助功能,避免过分花哨的课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迁移的影响。
三、课堂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突破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很好的演唱歌谱,包括其中的连续十六分音符、切分节奏和连续附点节奏,大部分同学能掌握。
遗憾和有待改进之处:
1.对学生水平的估计过高,以至于本来可以唱完的全部歌词,只能重点演唱前两段。
学生对于切分节奏还是不太了解,上课时只能一带而过了。
2.本来想利用亲自拉二胡的环节来活跃一下课堂气氛,让课堂过渡更流畅,由于一时紧张,再加上好久没拉了,以至于现场发挥不太好,以后我会多多练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