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结题报告
中职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结题报告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主持人姓名主持人所在单位开题日期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

李仲全

江苏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

2014年12月8日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的研究

结题报告

省阜宁中等专业学校仲全

一、研究背景

(一)中职学校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差、缺乏自信和良好行为习惯,根据中职生这一特点,积极倡导和组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既是中职学生自我实现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提高中职生基本素养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强社团建设的现状研究十分必要。

(二)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

普通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社团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学校对社团的重视不足,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的运行机制,从而在某些方面影响了社团健康发展。同时,社团自身存在的活动容的系统性不强,深度不够,社团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学生对社团认识存在的盲目性等问题也成为影响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围绕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学校共青团组织要从建立社团良性发展机制、重视社团干部素质、改善社团部环境等方面入手,强化管理,注重引导,打造平台,推动学生社团的向前发展。因而,由此激发了我们对该课题进行研究。

(三)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现状

我校创办于1993年,现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省高水平示性职业学校、省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宗旨,以学校社团建设作为德育工作

的突破口,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心体健康、德技双馨的人才,倾力打造规校园、激情校园、活力校园、书香校园、诚信校园、和谐校园。在学校社团活动组织上,学校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例如: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插花、十字绣、烹饪、军棋、书法、文学、趣味数学、舞蹈、腰鼓队、英语角、中式铺床、动漫设计、视频后期制作等社团活动。这些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四个层次:最高层次是职业准备期特点、专业特点比较明显的,就像烹饪、中式铺床、汽车美容等这些社团也是校团委重点在关注的,因为它们符合中职办学的宗旨,符合团委的对社团发展方向的定位,也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的培养。其次,就是学生出于兴趣爱好如:插花、十字绣、军旗、书法、文学等。中间层次是对学校的文化艺术活动或校外比赛、学校有上级主管部门来检查验收用来举办的活动。例如每年的三项规验收、德育现场会等有一定帮助的以及对学生价值观成长有帮助的。最低层次的是娱乐性较强的。比如军棋、象棋、摄影等,这些社团发展好坏基本不会影响到社团总体势态,但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正面的引导。

总的来说,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社团,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健康的精神家园,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然,目前学校的社团建设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社团活动的开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同时,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且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想信念滞后、价值取向失衡、感恩之情缺失、自律意识淡薄的状

况。所以,我校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专业素养,打造职业学校品牌,通过学校社团建设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势在必行,以此为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思路

本课题拟从我校社团建设的现状入手,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寻找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对传统社团项目进行转型升级的创新研究,最后汇编调查问卷,形成结题报告。

具体思路是:1.设置调查问卷题进行问卷调查。

2.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

3.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4.对我校社团建设现状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想。

三、研究方法

(一)访谈法

通过与不同的学生进行单独交流,了解他们对社团的真实想法,与他

们对社团学习态度。另外,笔者主动进入社团工作第一线与各种社团

负责人,指导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从社团管理者的角度调查学生社团

的现状、发展情况。比如每次社团活动的出勤率、社团经费来源、社

团组织管理等诸多关于社团建设现发展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

社团中的2---5位社团成员进行谈话,从社团参与者的角度了解他们对社团的满意程度,对社团未来发展的考虑,社团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等等;通过对学校社团管理主体团委会老师进行交流,从学校管理角度了解中职学校对学生社团建设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社团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社团与学生装未来就业的关系等等。

(二)问卷调查

对各个年级的学生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以专业为单位,问卷调查的容为根据学生基本信息、对社团的态度、参加社团的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设计,包含了各个方面,对问卷调查采取一定的真实比例操作,然后对问卷按5分进行量分,根据得分进行分析,主要是把对社团的态度按照从“很积极”到“很不积极”进行设计打分,最后根据所打出的分数与社团情况的关联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调查结论。

笔者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将《中职学生社团调查问卷》分三部分设计。随机抽取三个年级中共500名学生,分别让他们填写,最后把问卷分类收集、分类统计、分类分析。共发500份,收回485份。在调查问卷中,针对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如:家庭情况、经济情况、所学专业等方面设计了8道题;针对学生对社团的态度如:中职生活的评价,最喜欢和学生社团、给你收获最大的社团等方面设计了7道题;针对参加学生社团的情况如:参加社团的原因、加入社团的主要目的、在社团中的主要角色等方面设计了14道题,以求达到了解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分析社团建设对学生成长、学生装对社团的

态度及影响等目的。

(三)观察法

笔者利用第三节没课,正是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对社团的具体工作情况、社团学生装参与情况进行观察,以期进一步了解我校社团建设者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例如:十字绣社团全是女生,一部分同学初开始很有兴趣,后来渐渐没有耐心;还有个别同学上了瘾,晚自习不想学习都在绣。笔者通过调查、观察、访谈对社团的现状有了全面了解,这对于笔者在之后的研究及问题解决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概念界定

(一)社团的界定

社团是“社会团体”的简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所称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以外的组织可以作为单位会员加入社会团体。社团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社会团体”区别于“人民团体”,因为“人民团体”带有政治属性,“人民团体”是政协的组成部分。可称为人民团体的有: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台联、文联、工商联、社科联。“社会团体”也不同于“群众团体”,“群众团体”是历史延续下来的称谓,较之前两者,其规性更差,没有法律意义。可称为群众团体的有:

法学会、贸促会、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黄埔同学会、计划生育协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华职业教育社。

(二)中职学生社团的涵

中职学生社团是指经学校批准注册、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课余科技文化生活、促进优良校风、学风形成为目的,以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由学生自发组织。与普通高中学生社会团体相比较,中职学校学生社团更具有职业特色。

我们知道,中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适应社会技术性发展的专业性综合人才,这不仅要求中职学生有良好的技术知识储备,同时也要求其在德智体美四个方面有着良好的表现。中职学生社团是学校教育的辅助,它在配合学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由于中职学校有着不同于与其他学校的专业性和职业性,中职学生社团应该是锻炼学生技术能力、巩固专业技能、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平台。

(三)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现状的特征

与其他社团组织相比较,中职学生社团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第一,成员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社团的成员都是中职学生组成的。他们自身有着一定的管理和能力的缺陷,如:管理理念不健全、专业能力不完善等。所以,中职学生社团一般都需要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建设和发展。但是,中职学生社团也因为其成员是年青的中职学生,对比一些社会社

团组织,它更富有朝气和创造性,发展更有多样性。

第二,性质的特殊性。

由于中职学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性人才,所以一般来说,中职学生社团具有明显的职业特点,创建具有职业特色的品牌社团也是中职社团发展的主要方向。中职学生社团工作组织非常鲜明的职业性,与中职学校的培养目的是一致的。

第三,目的的特殊性。

中职学生社团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中职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在实践中锻炼其学生的团队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使得中职学校培养技术性人才的目的得以更好的实现,它建立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起到一种辅助教育平台的作用。

第四,职业性和实践性。

我们说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活跃中职学校的学习氛围,帮助中职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管理及其他管理他人的能力,让中职学生能够以技艺切磋、思想交流、艺术鉴赏等为手段相互启迪、相互进步。而职业性和实践性也是中职学生社团最根本的特征。五.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阜宁中等职业学校社团建设现状的分析研究,改变学生社团旧的管理模式,创造新的管理模式;在传统兴趣型社团和专业型社团的基础上转型升级为企业化社团、项目化社团等,在校园让中职学生尽早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和企业文化,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在合作中感悟团队精神、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在体验中领悟经营

之道。

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未来我校的学生社团:这是一艘船,乘客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一支万花筒,绽放的是青春的欢颜;这是一片热土,撒满的是成长中富有个性的脚印。

六.研究成效

(一)发现我校学生社团的良好态势

近几年来我校的学生社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从学生社团的数量、类别和人数来看,我校的学生社团发展快,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2.从学生社团的活动容和围来看,学生社团活动正慢慢走出校园。

3.从学生社团的制度建设和规来看,社团管理正日益成熟,良好的管理给予了社团进一步发展更好的保障。

(二)、发现我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部管理松散,成员稳定性差。

在关于《中职学生社团调查问卷》的调查中,为了更清晰的把握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更好的了解学生社团在中职学校的存在价值和学生参与社团的基本情况。笔者选取调查问卷中重要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学生社团的存在的价值情况分析表

在这些社团中,有些社团社员多、活动多、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没有章程,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社团活动的有序性和规性还需加强。同时,社团的继承与发展不够。目前许多社团比较忽视社团新老成员的衔接和传统的承袭,包括社团资料、活动档案的留存。由于一些社团的主要成员只重视自己在任期间活动怎么样,而不关心对下一任主要成员的培养。以至于部分社团在其主要成员毕业离校后,就变得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这是在学生社团建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社团规模、活动质量不平衡。有些社团规模适中、活动质量高、影响面广,自身建设完善,发展空间很大。有些社团却光凭几个社团骨干在维护,逐渐失去了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号召力,发展空间日益萎缩。

2、界空间不足,活动资源有限。目前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财力不足的情况,所以,活动的强度有限,质量得不到保证。据不完全统计,多数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经费没有专门的预算;另一方面,一些社团也缺乏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使社团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

3、指导老师不深入,学生参与热情不持久,社团活动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许多社团的活动还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不可能投入全部精力,使得一些社团组织在低水平上重复。此外,从学校角度来说,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的工作大多属于义务性,没有与教师工作量和报酬挂钩,从而也使得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工作缺少必要的考核与评价。

4.社团的发展力与创新力不足,社团活动吸引力不够。

中职学生社团发展正处于一个缓慢的起步阶段,从调查的现状来看,中职学生社团建设主要存在对社团的认识不清即参与的盲目性的问题:

学生参与学生社团的原因与目的调查分析表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48%的学生由于对社团认识模糊,在选择加入社团时更多的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带有盲目性。从马斯洛的需求动机理论来看,兴趣应该是学习工作很大的动力而很多学生在成为社团成员后却无法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空间,最终对社团活动失去

兴趣,甚至选择退出社团,造成社团发展不稳定。

(三)发现社团作用之大

通过这次社团的课题研究,利用调查分析、观察、访谈,理解社团组织的意义和作用:社团是群众性的实践组织,其目的是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升。关于它的意义我们有以下认识:

1、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智能的全面发展。现代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而且人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多元智力理论》中指出了每个人都存在七种相互独立的智力,它们是:语言智力——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能力;音乐智力——交流、理解和创造声音所产生的意义的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运用和评价脱离具体事物关系的能力;空间智力——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用身体的全部及部分去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能力;省智力——辨识自己的情感、意识和动机的能力;人际智力——对其他人的情感、信念和意向进行识别和区分的能力。每个人在某种程度运用所有的智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智力组织。不可否认,传统的教学活动是发展和提高学生智能的基本方式,但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承认,课堂教学在发展学生智能方法上出现了严重片面化的倾向。我们的教学大多不考虑学生的智力特点和水平,只片面进行所谓的智力训练,只用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分数高则一切都好,分数低,则一切都坏。这些

都严重摧残学生的个性,更不利于学生和谐的发展,学校社团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足。

2、社团活动有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什么是素质?钟启泉教授指出:“所谓素质,可以概括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的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化为以能力与价值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为一个统一体。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在形式。”从钟教授这段话中我们可知:个体遗传的智能和气质是素质形成的出发点,外部的经验是“不可或缺”的诱因,而“个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以及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在形式。社团组织的专项训练是诱发学生个体遗传素质的原因,在反复的训练中,学生便形成某种气质,或者说个性,这就是社团活动对于学生个体“素质”提升的作用。钟教授把“知识和技能的运用”,看成是“素质的外在形式”,这是从静态的角度来看的,实际上“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是素质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说“实践出真知”,“行为形成素质”,而社团活动的重要价值也就是促使学生某种素质的形成。

3、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压力的加大,势必反映在学校学生的生活中。由于考试、升学的压力、家长的要求,再加上青年学生正处于心理由波动向成型转化的阶段,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的抗挫能力明显有问题,不少同学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社团活动给成员提供了一个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体验到成功和快乐。我们知道心情是人生动机的最根本的源头,是促使人去寻找各种相对应关系的最原本的动力。学生社团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的一个群众性团体。在没有强制、行政命令的情况下,社团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每个成员的责任心、爱心、团队意识,那些富有爱心、奉献精神的社团成员会得到大家的尊重认可,这无形中便强化了学生积极而健康的心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在于主观上的挫折感和失败感,生活单调,兴趣压抑,缺少精神寄托导致学生容易产生因为生活困难和失败而产生心理障碍,而社团——业余生活的成功和快乐能让学生远离心理的危机。其次,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跨越班级、开放性交往的环境,社团成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结交志趣相投的知心朋友,加强他们自身的心理支持系统,在遇到心理危机的时候获得支持和帮助。还有社团活动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以及某些特殊的技能,使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增强,更加自信,从而促进心理健康。

4、给学生以温馨的心灵空间

面对日益激烈的校际间的竞争,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其生存压力无疑是巨大的。由于对学校的认同度主要取决于升学率的情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民办学校无疑又处在风口浪尖上。毋庸讳言,这种由社会认同产生的生存压力会通过有形无形的方式转加到教师和学生的身上。教师缺乏幸福感,学生学习不快乐是应试状态下的通病。而社团组织无疑是学生心灵的港湾,他们在这个组织中,通过交流而得到友情的慰藉;通过兴趣爱好活动,使压力得以释放;通过探究和成功而获得喜悦,所以说社团组织,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智慧,而且为他们拓展无尽的心灵空间,积累奋斗的意志和力量,在温馨和喜悦中产生对学校、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

七.研究的创新之处

1.中职社团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中职学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但随着生源情况的变化,需求也愈加丰富多样。为增强学校育人的实效性,实现学校与学生间的良性互动,我们应合理安排各项校园文化容,以适应学生的差异性而引发的多元文化需求。现如今,为活跃校园文化,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各职业学校纷纷进行学生社团建设。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清楚的看到,学生社团的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现今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不适用于学生社团。要解决这些问题势必要改变现行的管理模式,采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来进行社团管理,以提高社团活动的实效性。

对学生社团建设实行项目化管理,是要求社团管理者在有限的资

源(人力、物力、财力)的约束下,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起点,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社团建设涉及的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使学生社团在组织运行上达到最优配置。项目的主体就是负责学生社团的管理部门;客体就是参与社团的学生和涉及到的工作部门;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完善学生社团建设。

实施社团建设项目,需要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教务处、实训处、团委、教研组、各班级、等正是学校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项目的目的。社团建设和其它项目建设一样要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完成,会经历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几个阶段,各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在学生社团的启动阶段,注重项目的组织规划、活动项目的最终效果;在计划阶段更注重各种管理方案的编制,强调氛围的建设;在执行阶段更强调项目质量的建设。

总之,将项目管理应用于中职社团建设,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用科学的手段促进社团活动的创新发展。所以说,将项目管理运用到社团活动组织管理是可行的。

2.中职学校学生社团企业化的创新

因为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面向职场需求”的专业教育,因为要满足三个关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即学生求职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国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建设需求,这三个需求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职场的需求。因此,中职学生社团建设也应面向职场。

传统的学生社团都是兴趣型、专业性的社团,企业化学生社团为

社团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所谓学生社团企业化,就是让一些具备生产和服务能力的学生社团面向市场自主经营、自主创收,在实现社团宗旨、发展学生相应兴趣和能力的同时,获取经济利益,保障社团日常动作经费的需要。

例如:书报亭:可以在邮政局和学校的直接支持下在校园设立。经营杂志、报纸、邮票等,实行定点、定时、定人销售。所谓定点,邮政局负责经在学校设置书报亭,并提供报纸、杂志、邮票等商品;所谓定时,书报销售一般在学生中饭和晚饭后休息时间;所谓定人,书报亭由经理负责下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经理自主招聘人员,实行轮班制。

汽修社团、插花社团、电脑设计社团都可以这样运作。

企业化社团与企业零距离接触,一方面表现在已经实施企业化运作的社团,同时不必须走进真正的相关企业,实际感受企业的氛围,学习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或引进企业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研发,或者与企业进行小规模合作等等,这样扩大社团成员的知识面,将来毕业就有立足社会的能力,真正体现“现代职业教育,实质就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

八、研究结论

阜宁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引入企业化、项目化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工作的规化、制度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对学校文化建设、社团组织建设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通过项目的具体实践,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组织活动的热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

强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将学生社团建设融入企业模式、项目管理的实践中,渐渐走出一条顺应社会发展适应工作岗位的学生社团建设之路。

九、研究反思

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模式的影响,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甚至部分领导,对新型社团模式提出了质疑,认为企业化模式是否对学生有利,认为项目管理运用于社团建设太复杂等等。我们要认清形势,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任何新生事物都得大胆偿试,不能保守。

参考文献:

[1] 薛;关于中职学生学习现状的思考.科学咨询.2010.122-123

[2] 庭照;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初探.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2-204

[3] 晓宜;高职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初探.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究.2009.118-119

[4]吴小瑜;以学生社团发展促进卫生职业院校德育建设;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12期

[5]胡龙伟;浅议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7期

[6]一;试论中国基金会的企业化运作;东北大学;2005年

[7]查建中《现代职业教育实质是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中国青年报》2014、6、9

[8]芳;基于制度创新的学生社团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9期

附:《阜宁中专学生社团调查问卷》

阜宁中专学生社团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

你好!对于我们校园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你一定不陌生。这是一个关于学生社团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希望你能配合我们完成这份调查问卷。你的填答无所谓对错,只要是你的真实想法。对于耽误你的宝贵时间,我们表示诚挚的意。

一、你的基本情况

1.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2.你的家庭成员有。

A父亲 B 母亲C兄弟D姐妹E祖父母F外祖父母

3.你的家庭经济情况是。

A 很好B较好C一般 D 较差 E 贫困

4.你所有的年级。

A高一年级 B 高二年级C高三年级

5.你所在的专业是。

6.你对现在学习生活的感觉是。

A 轻松B紧C快乐D郁闷E充实F空虚

7.你觉得你的课余时间。

A非常充裕 B 比较充裕 C 不太充裕 D 不充裕

8.在课余时间你会(请选择三项并排序)。

A准备考试 B 参加社团工作 C 参加其他活动(体育锻炼、听讲座等)

D兼职打工E上网 F 上自习J 其他(请填明)。

二、你对学生社团的态度

9.你对中职生活的评价是。

A 很自由

B 比较自由

C 自由D不自由 E 很不自由

10.自上中职以来你认为你的学习和生活。

A有明确的目标 B 步有了明确目标 C 一直没有明确目标11.你认为社团发展关键因素是。

A 健全部制度,加强管理。

B 提高活动的质量,凝聚人心。

C 提高社团负责人的管理水平。

D 加强指导部门指导。

E 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多与社会联系,多向别人学习。

12.你认为社团能否发展的关键在于。

A 打造成为深受大学生喜爱的社团品牌。

B 社团负责人的管理水平。

C 社团成员参与的热情。

D 是否有学校与社会企业的支持。

E其他(请填明)。

13.你最喜欢的学生社团是(请写出三项并排序)

14.你认为给你收获最大的学生社团是(请写出三项并排序)

15对于学生社团存在的价值,你认为请划√)

三、你参加学生社团的一些情况

16.你有参加学生社团的经历吗?A . 有 B. 没有

17.你参加的是何种类型的学生社团?

A.学术类 B 公益类 C 文艺类 D 科技类 E 工艺类

18.你参加社团的原因是。

A.兴趣爱好 B .锻炼能力 C. 经人介绍 D . 其他(请注明)19.你加入社团的主要目的是。

A.锻炼自身能力 B 发展兴趣爱好 C 获得荣誉 D 实现自我价值

E.结交朋友E其他(请注明)

20.在社团组织中,你的角色是。

A.普通会员 B 一般社团干部 C 主要社团干部 D 负责人

21.你所在的社团负责人是。

A.工作水平高 B 工作水平较好 C 工作水平一般 D 工作水平差

22.你所在的社团的指导老师。

A.认真负责 B 很少主动过问社团工作 C 基本不管社团

D 其他(请注明。)

23.你参加社团,每年花费。A 1--20元 B 21--50元C51--100元 D 100元以上

24.你认为收费是否合理。

A 合理

B 不合理(为什么,请注明.)

25.你认为日前学生社团开展活动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A同学参与程度不B指导老师指导力度不够C活动流于形式

D场地没有保障E经费不足F活动所需材料缺乏

26.你认为目前学生社团自身建设上存在最大的问题是。

A规章制度不完善B社团部缺乏传承性C社团成员流动性太大

D日常管理薄弱E经费不足F其它(请注明。)请你评价一下学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

A 制度完善、管理有序

B 制定在逐步完善过程中

C 制度不完善有人为因素干扰社团活动

D 没有制定管理制度、社团管理混乱

29.你所在的社团新老负责人如何进行工作交接?

A 指导新干部一段时间B新负责人选出来后,老负责人就完全卸任

C 留下书面材料进行工作交接

D 不主动指导,除非新干部前去请教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乱象丛生,表现为组织乱、过程乱、要求乱、评价乱、奖励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2017年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范文篇1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提要: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教师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的撰写 0xx年度—20xx年度尚有部分立项课题没有结题,按照学校规定,这些课题必须在6月底前整理好现有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为便于教师撰写,将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和格式简单整理如下,希望对课题研究者有所帮助。 结题报告的撰写,在某种意义上而言,重形式更重与内容,一份行文规范的研究报告可以显现研究者良好的研究态度与研究水平。 结题报告应该包含三大块的内容:标题部分、正文部分、附录部分。 一、标题部分 标题:题目中看内容,要求简练、体现报告的主观点。 署名:一般不超过三个,以对课题研究的贡献大小排列。

摘要:中文摘要300字以内,常用200字以内。内容为“为什么做?”、“怎么样做?”、“得到了哪些肯定或否定的结论”。英文摘要50个单词左右,用第三人称描述,时态是过去时。 二、正文部分 包含“引言”、“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五大部分。当然在文字在表述上不需要一定按照五类的说法。 “引言”:即前言、问题的提出,必须和课题研究的内容相对应。 “方法”:即课题的对象与方法, 如果是实验报告,需要阐述实验研究的仪器、设备、材料、量表工具,使用的数据分析软件等等。 现在我们教师大都采用的叙事方式的阐述,写明课题研究的设计程序、整个研究过程的客观描述。 “结果分析”:文字表述和数据描述相结合,即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 在数据描述时,可以采用饼图、曲线图、条形图等图形帮助说明,在表格形式进行描述时,可以采用三线表格形式。 “讨论”,讨论包含以下内容: 讨论预期与结果的一致性,判断为什么一致。 讨论本研究与其他的同类研究的异同,说明本研究的前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小学语文多元化式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针对新教材识字量大,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尽早阅读的特点,我们总结了一线教师的识字教学经验,进行低年级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提出识字教学应以生为本,以社会生活为源头活水,把握识字规律,拓展识字途径,构建开放式识字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开放式识字教学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掌握汉字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国家督学柳斌指出:"真正要把小学抓好,还要从识字教学抓起。"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可见字词教学是基础教育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容。怎样化难为易,有效地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探求出既减轻学生负担又提高识字质量的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是我们现在急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语文教师对识字教学方法进行孜孜探求,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识字教学流派纷呈:集中识字、标音识字、注音识字、部件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字理识字、字族文识字、快速循环识字、成群分级识字、听读识字、本音识字…… 识字教学的方法更是层出不穷:换偏旁识字法;拆字识字法;情境识字法;趣味识字法;无 意识字法;形象识字法……但这些流派、方法都是建立在为教师"教"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真正从"学"的角度,从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目标去建构。即使有些是学习识字的方法,但由于缺乏对学生进行系统而有意识的识字学习方法的指导,加之方法多而无序,全而不精,

《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课题结题报告(1)_共10页(0614211050)

《激发和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结题报 告 色河铺镇东风小学市级课题研究小组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迷、悟、爱”学习三部曲,明确指出只有引发兴趣,才能使儿童入迷,才能使儿童进入爱学、乐学的境界。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从而获得较牢固的知识和技能,英语这门学科又是学习英语这一交际行语言,而语言的学习现状又单调枯燥,加之农村小学生害羞、胆小、又更增加了学习难度,这就要求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地参与学习活动,激发求知的欲望。 一、问题的提出: 兴趣是人们从事或探究某种事务活动的积极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源。而学习兴趣则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自主掌握学习方法,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自觉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或技能的心理支持平台,同时也是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学习情绪体验和内部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深处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状态,自发地引起学生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全身心参与学习,投身学习提供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技术支持(方式、方法和习惯) 课题确立的主要原因是:

1、学习兴趣是人生学习的起始动力,为终身学习提供心理支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社会自然人在世界之林中要生存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创新。新的基础教育课改核心就是要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个核心目标的实施与完成,必须以学生学习兴趣(广义)的 兴趣是入门激发和培养为前提。所以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的向导”“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又是激发求知欲,开发智力的催 化剂。”当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后,就能使其整个认识活动活 跃起来。兴趣一量旦形成,就会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时,对学生来说,学习不再是吃苦受累,被人强迫的事,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一种需要,是一项充满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达到“乐学――学乐”境界。 2、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让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是外在乐趣,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有所收获,主动发展,就必须引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乐趣,达到好学、乐学、善学,激活学生思维,体验学习乐趣,形成强烈的出自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和欲望(潜移默化)。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思维学习心得源于学生在某种信息的作用下,突然闪现和顿悟的灵感。而打开这种灵感的工具正是激活信息(教师的引导诱发)。这些被激活的信息所产生的感想、表达及新认识、新见解,使学生潜意识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得以释放和发展,既协调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广泛性和持久性,也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 3、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开发、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 结题报告 结题负责人: 郭立仁 单位: 朝阳市第十八中学 结题日期 : 2012.12 “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研究”结题报告 一、背景分析及研究思路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当前,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涉及到了各行各业,它为个人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并且上网的人数也在成倍数的飞速增长。在网络时代,该如何去应对网络给中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呢,怎样利用网络来帮助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端正思想呢,这正是摆在我们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也是学校德育的延伸,现代化德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德育工作,探索其正确有效的途径已成为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传统的学校德育重认知,轻实践,重灌输,轻内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容易导致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人格错位,自信心不足。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激励其自信心的神圣使命。 学校教育方式:传统的德育教育形式单调、时效性不强,以重视道德教育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模式。虽然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学生拥有一定

的道德意识,但在多元的社会环境中,又显的不知所措,知与行难以统一,不良的网上信息使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难以抵御,导致我们辛苦施教的道德约束在诱惑中削弱。 社会网络环境: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网络共处一个时空,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当学生坐在电脑屏幕前,轻点鼠标,往来于网络空间时,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就是他们自己的道德选择。青少年由于在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难免会受到社会外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因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2、研究思路 近年来社会环境变化很快,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学校德育工作面临巨大挑战。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得不思考:在信息化背景下,德育工作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利用网络的有利因素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本课题从我校德育工作现状分析入手,调研学校网络德育工作对策。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 神,我们必须承担起社会义务和教育责任。强化《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青少年文明上网公约》、《青少年上网守则》文明规范条例的学习和实施。以上法规、条例已成为我们实施网络德育的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2、根据“德育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以及相关德育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借鉴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关于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也为我们的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非常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目标: 1、研究内容

语文课堂中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倾听能力的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九条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倾听是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倾听,可以使说话者会因为对方聆听的态度而感到心情舒畅,为进一步的沟通打好了基础;倾听,可以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赖,表露内心的事,可以消除两人之间的误会、隔阂、不信任与敌对,使两人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倾听,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气氛,有利于获得身心健康与成功。倾听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的途径。 然而,当我们聚焦课堂时,却发现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教师明明指出这样说是不可以的,可学生发言时却是我行我素,照说不误;一个同学发言结束,让别人复述时他却是不知所以然,只好硬着头皮另起炉灶乱说一通;有时老师苦口婆心说上个三五遍,问大家是否明白时,大家是异口同声说明白,但当老师叫起其中的某位同学问他明白了什么时,他却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即使回答了,也是胡编乱造,前言不对后语。以上种种现象,在我们的课堂是屡见不鲜,纠其原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地倾听惹的祸。可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显得是那么的重要。 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能力是学好各门学科的基本功。美国青年研究中心将“注意听他人讲话”当作学生合作学习成效的决定因素——社交技能之一。在如今活跃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光会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只有这样,学习效果才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养成良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法结题报告

《英语自然拼读法》实验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古鲁板蒿小学白榆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小学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主。在课堂上,教师通常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上,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听说能力普遍超过了他们的读写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教材开始要求学生拼写单词和书写句子。学生没有独立辨音和拼读单词的能力,记忆单词非常困难,只能死记硬背英语单词,效果极差。拼写的困难使学生逐步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直接拼音”刚好解决了这个问题。“英语直拼”是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推广的教研项目。直接拼音是指按字、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直接拼出单词,逐步内化知识结构以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从而防止传统教法先学字母名、按字母名称先后顺序背单词的弊端。教材在编排上遵循“先元后辅,先闭后开,先简后繁”的原则,使学生能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直拼拼读出单词,学生易学易记,凡是符合拼读规则的单词,学生很快达到“见其形读其音,听其音知其形”。 二、实验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市教研员的引荐下,我们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章兼中教学法研究所进行了英语直拼教学的合作。实验的目的如下: 提高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以愉快的情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

担。使学生学会按字母、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直接拼读单词,培养学生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能力和提高辨音能力。扎实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水平及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方法:主要采取教育经验总结法、调查法和观察法 步骤: 第一阶段:申请命题 1. 组织有关教师进行专题的教研活动,研讨本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制定研究方案及具体实施计划 和研讨。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 2.定期组织课题组的教师到同类课题的试点学校进行观摩学习、研讨。 3.积累研究的数据和具体资料,包括有关计划、教师反思、总结以及体现研究成果和问题的一切书面、音像材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分工负责撰写实验经验,汇编教学案例,教案、论文。 2.全面撰写研究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德育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小学德育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但德育工作常常给人一种落伍的感觉,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往往跟不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变化,德育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这句话被印在有关国际互联网络书籍上的封面上,固然有明显的商业广告意味,但是随着“网络”及其有关概念愈来愈深地进入寻常百姓生活,谁能无视计算机网络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巨大变革呢?当然,现在我们还不能说:“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但是我们可以说世界正在走进“网络时代”。今天的教育如果不从这样一个时代特征出发,我们就不能指望获得什么积极的成果。 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已进入千家万户,被广大家长和学生广泛并熟悉。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又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传统信息德育教育的一元化的框架。为此,有必要研究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与传统德育活动的交互关系,形成优势互补,构成教育效益的最大化。 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活动是以网络为背景,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活动。“在活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成人”是我们课题的观点。

传统的一元化德育活动有其本身的优势和局限,其优势表现在,通过德育活动,进行人与人之间最亲密最直接的接触,尤其是周围的人(包括学生、老师、父母)的以身示范起到教育功能,这是任何先进教育都无法取代的。但这种传统的德育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以说教形式呈现,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难以激活,加上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育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网络的出现,造就了新的教育环境。抛弃了网络环境下的德育研究,是一种教育缺乏,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铁定是教育的一大败笔。资料显示,已有的网络德育研究在我国凤毛麟角,且大多数重理论说教,轻实践行为,难以诱发儿童入情入境的兴趣。而本课题融入网络的德育活动研究,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教育的最大享用,全方位、新视觉调动了活动者参与的积极性。因此网络环境下小学德育活动作为新的德育活动载体,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同时促进了德育跨越式发展。 2、理论依据 《网络环境下的小学德育活动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活动的观点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1、马克思认为,活动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对待方式,是个体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特别方式。正是由于活动,个体和社会化与个人才属真正实现,而教育活动作为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类活动,它属于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塑造主体为目的的活动,具有主动性和能动性。 2、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 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简介课题主要内容——做什么(500~800字左右)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1000字左右——为什么做(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 (二)相关研究的概述——别人研究本问题的进展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问题的解决所获得的效益

二、课题界定——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定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你的研究要达成的效果与实现目标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300字(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目标——研究所要获得的变化情况或收益情况,100字 (二)内容——达成目标所要探讨的具体问题或做法,200字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包括以下五六七块内容——怎么做(1000~3000字左右)】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所使用的科研方法,100字(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研究工作开展的程序与步骤,300字(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七、课题的研究内容——课题研究中是如何具体操作实施的,是研究报告的主体和重点, 2600字(岩边树色含风冷, 石上泉声带雨秋) 八、课题研究成果——你的课题研究出什么课题研究的结果与结论500~1000字左右——做得怎么样(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课题研究前后研究对象的具体变化,500字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包括研究者通过研究获得的认识和找到的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500字 九、问题与讨论——本课题存在问题及需要说明的情况,哪些研究内容未按计划完成,原因何在进一步研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500~800字左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有效技能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课题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合肥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子课题。从立项开始,我们认真做好开题工作,整个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修改、边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小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提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这一课题,基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言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2、《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3、我们发现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学习语文习惯比较差,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整体语文水平偏低,特别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比较低,语文综合能力不高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使教学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凝固了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 4、从语文自身的特点来看,语文首先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和生活之间本不应该有厚厚的障碍,语文教学应和学生心灵相通,语文课堂应和社会生活相融,使语文从应试语文、课堂语文走向生活语文。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讲,语文还是文化,包含着无限的人文底蕴,是充满了智慧、魅力、灵性、人性之美的,一旦撞击人的心灵,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影响到人的情感、素养、思想乃至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决不能局限于教材、课堂,必须和生活紧密相连,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和“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二、概念的界定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认同。80年代以来,它也成为了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所研究的对象。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堂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课堂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标准》提出的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阐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和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被紧密的联系起来。目前,许多的小学教育工作着都为小组合作学习在我们的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着探索,以期找出符合学生及学校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础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以“合作”为中心,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形成的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流程。使得英语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交际合作的过程。本课题组针对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从而促进该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完善性。有鉴于此,我们确定了《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这一课题,并开始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同时,合作学习的观念已开始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层面,不局限在课内。 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充分呈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以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的省级课题就有多项,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就逾百篇,其中我省的《合作教学与实验》已通过省级鉴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合作学习的实验已逐步深入人心,并成为当代教学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的未来前景十分广阔。他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将成为教学系统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层次。 三、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于美国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本课题在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基础上,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大因素的整合,并力求四大因素的持续交互,呈动态发展,而不再是以单一的课本为主。因此这为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同时也促使教师们改变工作方式,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沟通。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研究 ——市级德育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将培养目标调整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实施生命教育符合课程改革总体发展目标,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我国多年来由于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在学校进行生命教育一直不重视,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近年来交通事故、打架斗殴事件以及经常出现的各种自杀事件不断暴露着现代人对生命的漠视……这些都给我们的生命教育带来许多反思。教育应该如何正视生命、关注生命,关爱生命、善待生命,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已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显得非常紧迫。学生意识的淡薄与缺乏已成为校园环境、社会环境不安全的主要问题与症结所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生命教育尤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我校是创办14年的新校,地处城区,家长多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这些学生大多缺乏父母的照顾,行为习惯不规范,心理素质较差。因此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十分重要,而对小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安全、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和生命与关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学会生存的教育,但在操作中我们感到活动的形式总体上还是比较零星、系统性不强,效果难以深化和持续。那么,如何深化生命教育,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之际,结合新理念,以德育实践活动为主渠道,将生命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中,可能会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德育课题研讨新路。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现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保护生命,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

国家级课题结题报告doc

国家级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国家级课题结题总报告 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全国普通高中特色研究专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XX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建立“网上心灵之家”——探索心理教育的新模式》 课题研究总报告 李小明、倪晓丹、沈惠娟、唐艳兰 第一部分简介部分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学生的心理压力开始增大,产生心理障碍的学生明显增多,由于心理障碍而引发的恶性事件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另外,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同时学校网站的网络管理也是一个难题。从XX年9月我校成立心理咨询室以来,我们的心理辅导老师就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在我校开展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期间积累了大量的咨询案例,主要利用心理咨询技术针对来访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我们的工作缺少系统性、连贯性、存在医学化、片面化的倾向,没有把老师、家长等因素考虑在内,从而导致咨询内容零散、多次咨询过的学生心理出现“好”与“坏”的反复现象。而且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也很少主动上门咨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探讨一种既要适应新时代发展变化,又要适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新的教育模式,以实现既能够让学生敞开心扉诉说心里的烦恼,发泄怨气,排解不良情绪,又能有效地为学生解决矛盾、困惑,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建立和谐的心理状态的追求。 1 二、摘要 正是基于以上的追求目标,我们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成了一个科研课题:XX年,我校科研课题“建立网上心灵之家—探索心理教育新模式”被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B类课题(已顺利结题),XX年被立项为全国普通高中特色学校研究专项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GHA093028)课题研究指向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目标,教育心理理论为指导,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克服以往同类研究采用单一方法(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的局限性,围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新模式研究”这一核心内容从理论与实践探讨出发,通过调研分析,搭建能促进本校师生心灵成长的“网上心灵之家”,构建合适本校实际的、具体可行的本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综合课题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发展和创新点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具有我校教育特色的中学生心理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审视我们目前的语文教学,一方面,教师常常就语言文字教语言文字,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割裂了语文与实践的联系,让孩子死读书,读死书;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性的,依赖性的、输入性的,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与当今社会的人才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日趋发展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从理论方面弄清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极意义,从实践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使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能增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特点,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个性特长;依据创新教育相关理论,以培养创新智能为主线发展

学生的创新素质;了解儿童的生活,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运用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论总结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关于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内容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组织形式的研究 结合当前教育发展的状况和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初步认为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形式有语言交际实践、语文操作实践、语文活动课实践和语文社会实践等。 1.语言交际实践 (1)课前练说(2)专题讨论(3)主题演讲(4)问题辩论(5)采访活动(6)争当小广播员等多种活动进行研究。 2.语文操作实践 (1)黑板报(2)橱窗(3)手抄报(4)操作与习作(5)语文乐园等方面进行研究。 3.语文社会实践 (1)专题研究报告(2)社会调查(3)访问(4)社区服务的计划与总结(5)观察大自然写心得体会(6)社会宣传等方面进行研究。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小组合作课题结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实施生本课堂充分开展小组合作 二、课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 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 能力”。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 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 点之一。互动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 三种学习情景中,互动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情景,但目 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 堂教学的主流。因此我们提出在小学进行互动英语实验研 究。 一、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

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 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J·R·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 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 动。”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 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 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 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 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 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互学习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 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四、实验过程与措施: 一、合理划分合作互动学习小组 我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质是交际, 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平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初稿)

德育课题结题报告(草案) -------------2016年5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同志指出“教育要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要求现代的德育必须与时俱进,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去洗涤已经不和谐的教育观点和方法。而主题班队会是中学阶段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因为它有着长期性、系统性的优点。在实施过程中,可以以活动为平台,以体验为目标,以评价为激励,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和谐的德育新境界。 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思想,结合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体验教育为统领,打算对班会课从容、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强班会课的实效性和时代性增强班会课的育人功效。 世界各国确立道德教育目标的共同特点是:追随时代,适应信息社会.各国都把爱国主义教育, 合格公民教育,个性品德教育作为最基本的目标。 班队主题活动是班级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是班主任或中队辅导员根据教育、教学要求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主题、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种班队会活动。 实效性是指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的目的性,是指工作中能实事,量力而行,所做的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实施的方法必须具有显著的效果。班队主题活动的实效性,是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观察、调查,在班队主题活动的实践中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不断归纳,在不同容、不同形式的班队主题活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知和体验,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作为德育活动重要的形式----主题班会课,如何与时俱进,与新课改一同成长,不但重要而且迫切。主题班会课是围绕一定主题举行的班级集体成员的全体会议,是班级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德育的重要阵地,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学生的精神面貌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主题班会是指在班主任指导下,围绕一个教育主题,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主持,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的,容集中,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生动形象的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集体活动;也是班主任通过学生集体教育和影响学生的一种较为普遍采用的教育形式。是一种很受师生欢迎的极富教育意义的组织形式。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系列化指主题班会有整体构思,学生接受到的是全面的思想教育,不是零散的教育;有长远规划,学生的思维能延续;具有阶段性,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重点容,导行时间长;有系统设计,主题班会的容和形式应该是多样的。效果显著。 这种系列化,不是简单的串接、机械的流程,而是遵循德育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有机的联系,是有效的手段。 实践研究:选择适当的班会主题和合适的类型,确定目的,设计和组织一系列主题班会,运用大量生动的课例,让班主任了解和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系列化主题班会的组织和策划,发挥主题班会的积极作用。 班队主题活动是一个传统的课型,发展至今,存在着一些问题,使班队活动这一德育载体的有效性得到了抑制。国外的学校也都曾对这一活动展开的研究,有生命主题的研究,有人与自然的主题研究,也有一些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主题班会容的研究,班队主题队会实效性的研究等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

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模板 附件三: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 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ⅹⅹ学校ⅹⅹ(执笔) 前言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策略研究,20XX年10月通过评审,被立项为县级教师小课题。自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的研究目标,刻苦钻研,大胆实践,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努力探索通过写“系列日记”来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方法和策略。经过课题组成员近一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定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引发了一些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

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 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2010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 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把握时机,刻不容缓: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尽可能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博览群书,广泛涉取:博览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博览使儿童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就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组,有效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难易不序,持之以恒:课外阅读没有循序渐进之说。儿童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接受能力极强,效率高。孩子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书自会“越读越薄”,这是读书的最高理想。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结题报告材料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前期基础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任务型教学法是交际语言学理论20世纪80年代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教学途径,它以完成具体任务为动力,以用语言做事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来体现教学的成败。是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小学生刚接受英语,对英语既充满好奇又感到畏惧,倡导“任务型”教学,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获得一种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从容的选择,层次的递进等各方面都很适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为此,我们在课堂进行任务型教学设计的研究,旨在构建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和提供一套相应的操作措施。 (二)研究的目的 通过研究,探索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明确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交际能力,使得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让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突破传统的教学法,自觉在课堂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我镇培养小学英语骨干教师。

(三)课题研究的前期基础 2008年,《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被临邑县教研室批准为第三批立项课题。成立了以我镇骨干英语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同时全镇其他英语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运用的一种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领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激励学生前进。可以适当地运用多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它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2008年4月,我们主要确定课题名称及课题研究小组,搜集与该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确定课题实施方案及研究的基本模式。 第二阶段:2008年5月—2009年10月,举行课例研讨会,撰写课题的研究论文,进行问卷调查,完成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对比工作,收集、筛选优秀案例。 第三阶段:2009年11月—2009年12月,主要是做好课题结题工作,汇总整理课题研究成果。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整理小学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