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的感悟教学提纲
- 格式:docx
- 大小:17.14 KB
- 文档页数:16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精选16篇)《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篇1读《陶行知教育思想》一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
意思是说,教育的核心是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师德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爱满天下”教育思想的直接体现。
陶行知说:“大家愿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改造。
”他要求教育者“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真善美的活人。
”爱的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
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因而教育应当充满爱。
可是,教师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
当屡次教育总不见效果,当苦口婆心被一再地置之脑后,学生中错误常犯、是非不断,他们都会烦恼、生气,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
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也会克制不住自己对学生发脾气,但冷静下来又会觉得很内疚,也许他们有很多缺点,也许他们是一犯再犯。
一个孩子反复出错,只是说明他自制力差,他们需要的决不是粗暴的对待,而是更大的关怀和更大的耐心。
这就要求教师更应敞开爱的大门,接纳每一个孩子,宽容每个孩子。
无论他是健康成长的幼苗,还是被风霜侵蚀的小草,都要用爱消除师生间的隔阂,用爱融化孩子心灵上的坚冰,用教师的大手牵着他们的小手,带着他们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教师的工作是单调的,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教师的工作更是默默无闻的。
当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住倾颓的教室,扛住贫穷和孤独,扛起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这就充分体现出每一位教师都应拥有了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
又有多少教师用他们无悔的师爱在默默中为孩子们铺洒阳光,点燃希望。
既然选择了,就默默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劳作着、战斗着。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陶行知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和学者,他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对于我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体会和心得:
1. 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陶行知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教学。
在我理解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引导学生的特长,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陶行知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他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我认为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中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环境非常重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让他们在面对未知和变化时更加灵活和适应。
3. 重视实践教育:陶行知主张实践教育,他认为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际活动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我在实践中体会到,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并从实践中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
4. 倡导全面发展:陶行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认为教育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应该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和社会能力。
在我看来,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能够面对各种复杂的人生问题,并做出正确的选择。
总的来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给我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和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让我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挑战。
谈《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教学思想《陶行知教育名著》包括了他的三本重要著作:《我的教育观》、《教育方法概论》和《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具体步骤》。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对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以下是他的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1. 以学生为本: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有自己的特性和发展潜力,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2. 注重实践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与生活经验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学生应该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3. 培养创造力: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才能和兴趣。
4. 基于爱的教育: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之上。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路人,与学生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帮助他们充分发展。
5. 适度引导与自主学习:陶行知认为教育应该既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指导,又要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他主张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需求,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但也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权利,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和成就感。
总的来说,《陶行知教育名著》的教学思想强调以学生为本、实践教育、培养创造力、基于爱的教育和适度引导与自主学习等要素,这些思想在当今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体会一、陶行知的人才观1、他认为,幼年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
幼年时,小孩子的情感、习惯、倾向,在六岁以前如果培养的不得当,将来要改那可费事啦。
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
2、培养“人中人”。
他在1919年就提出了要做“人中人”,不为“人上人”的主张。
做“人中人”,就是教人掌握学术以后回到人民群众中去,为大众服务,为整个国家民族谋利益。
他把道德放在第一位,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做“人中人”的道理,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净胜。
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推己及人的恕道,和大公无我的容量。
“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这是教育的价值取向。
要尊重每一个人,与大家友善平等相处。
3、行以求知知更行。
陶行知强调“惟有从行动上”的来得真知识,才是真的力量。
据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念。
二、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的形成1、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思想的起点。
陶行知推行的平民教育运动,是他实践普及教育思想的开端,也是他最终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起点。
军阀混战时期,他认为救国救民,旨在开发民智。
他曾于1923年7月后全力推行平民教育,平民教育就是将来普及教育的先声。
陶行知提倡的平民教育,除了受义务教育的孩子以外,凡粗识字义的人,都是平民教育的对象。
他认为平民教育要把公民和读书化合在一起,培育国民的能力,培育做人做国民的精神。
2、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普及教育思想的发展。
他根据中国“以农立国,80%的人在农村,农村教育落后”的现实,成立乡村教育研究会,提出“四个一百万”的宏大计划。
这是他从平民教育运动的基础转向乡村教育运动的开始。
后创办晓庄师范学校,提出“教育与农业携手”,建设“科学农业化”的主张,在乡村教育实践中首次使学校走上与工农大众结合的道路。
他针对当时教育的错误,提出了活的乡村教育的条件: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健康的体魄,艺术的兴趣),要有活的方法(教学做合一),有一个大规模的联合(教育与农业携手)。
陶行知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陶行知教育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界,他提出的“以人为本”、“启发式教育”等
理念令我深受启发。
在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陶行知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展需求。
他提倡实地教学和体验式教育,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思维。
这让我意识到,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
兴趣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其次,陶行知倡导启发式教育,主张教师充当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
他认为教师应
该通过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这让我意
识到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此外,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教育和社会责任感。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
社会觉悟,使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这让我理解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德行和社会意识,让他们成为有担当和责任的人。
总结起来,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意义。
教育不仅
是灌输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在教育工作中,我将秉持以人为本
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通过启发式教育和品格培养,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做出积极贡献。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以下文章作者为您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共含16篇),供大家阅读。
篇1: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创新的理念。
通过阅读《六位教育家》,学习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关事迹,自己作为教师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
要做“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的人。
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二、要有爱心。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
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
在这点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加强师生情感,用爱心培养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
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
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
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
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
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
小学教师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
育教学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我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一些心得体会:
1.以学生为中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会尽量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和体验,让学
生能够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和
情感需求。
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我要注重发掘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
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和发展。
3.重视德育教育:陶行知提倡以人格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中,我会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品德修
养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学科整合:陶行知倡导学科的整合和交叉,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和问题的综合解决
能力。
作为小学教师,我会尽量调动学科资源,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引导学生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能够真正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5.注重实践教学: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从实践出发,实践是学习的基础和落地的关键。
在教学中,我会尽量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活动和实践项目,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
到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是一种智慧和指导,帮助我们更
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培养出更有创造力和综合能力的学生。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精选3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和教育学家,他提出了许多有深刻意义的教育思想,对我个人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学习陶行知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感悟:1.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陶行知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关注并尊重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特长。
在教育实践中,我意识到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
2.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品德培养:陶行知认为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同等重要,甚至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
他强调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以及协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
在我教育实践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关注他们的精神和心理发展,并通过身教和言传并重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行为。
3. 倡导实践教育和体验式学习:陶行知主张教育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强调实践教育和体验式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我尽量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和运用所学知识。
4. 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陶行知提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在教育实践中,我努力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总之,学习陶行知的思想教育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我将继续以陶行知的思想为指导,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习陶行知思想教育感悟精选3篇(二)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被广大教育工作者称为陶行知思想。
陶行知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倡以自由、自主、自由的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一)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体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陶行知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心智和品德,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他主张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纳入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一理念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仍然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天赋和潜力,教育应该注重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方式。
其次,陶行知提出“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他强调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品德,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一观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在社会中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再次,陶行知强调“学以致用”的教育方法。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他主张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对于现代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总结起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德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现代教育所需要借鉴和发展的地方。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方式的改进的必要性,同时也受到启发,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篇(二)陶行知教育理论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体系。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教育家,他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一直以来都深受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喜爱和追随。
在我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深深发现了陶行知先生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方法,核心观点是“以学生为中心”。
他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者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具体实践中,我发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等。
其中课堂讨论是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经典教学方法之一。
他认为,通过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批判性地思考问题,不断开拓自己的认识和思维。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多次采用了课堂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开展讨论,从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二、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教育管理陶行知先生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不仅在于他的教育思想,还在于他对学校管理的深度思考,以及推动学校管理体系的完善。
例如,他对学校制度的思考,提出了“学生自治”、“班级自治”等概念,这些都成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尤其是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学生自治、班级自治等理念的推广和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校教育管理方面,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陶行知思想的指引意义。
我们都明白,新时代下,学校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双重的,需要具备更高层次、更多元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借鉴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学校的管理方向,并同时能够更好地面对新时代的教育管理挑战。
三、注重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在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主渠道。
他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
他认为,教育者要具备更高的专业素养和不断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教育发展的挑战和要求。
(如何提升教师素养?)我个人也深深认同这一观点。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重要的教育思想家。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和影响,并在中国的教育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对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爱生活、爱自然、爱人民”。
他强调教育应该建立在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上,而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追求知识的技术性。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使他们能够全面发展和成长。
我深有感触地认识到,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其次,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
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学以致用的教育,培养学生践行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他提倡“劳动教育”,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和实践真实的生活。
通过学习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实践教育也可以增加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使他们能够适应和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另外,陶行知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品格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他主张教育应该通过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我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公民。
此外,陶行知还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天赋和发展潜力,教育应该尊重和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教育。
《陶行知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感悟教学提纲》摘要: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教育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且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进步,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的感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的感悟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
的确不错,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
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08年二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之后,我深深地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感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走在课改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我从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他爱科学、爱真理、爱祖国人民、爱全人类,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师爱都曾作过深刻的阐述。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陶行知教育思想》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教育著作,我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关教育的思考和启示。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1. 重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独立性。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成为有用的社会成员。
2. 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陶行知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应该按照其个人差异和需求来进行教育。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3.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陶行知认为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不仅仅依赖于老师的指导。
教育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并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和自我管理能力。
4. 教育的社会性:陶行知认为教育不应该只局限在教室内,而应该与社会相结合。
学生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和参与社会活动来增长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
5. 立德育人的重要性:陶行知强调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学校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思想》,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和目标,并对教育实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也明白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我希望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应用到实际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学生成长做出积极的贡献。
读《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陶行知教育名著》是一本介绍陶行知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主张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引导者,与学生进行平等而有意义的沟通和交流。
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后感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他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教育和感性教育等方面。
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一书中,他深入探讨了这些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现方法,使我受益良多。
陶行知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这一理念在当时的中国教育中是非常前卫的。
他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说:“先观察儿童的兴趣、活动、行为,才能了解儿童的需要。
”在这种观念下,陶行知提出了“按兴趣班塔”的教学模式,即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设置教学内容和形式。
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陶行知还提出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生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实践应该成为教学的核心。
他说:“以实践为基础,由实践引发理论。
”他主张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者,他不仅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还亲自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种田、做手工等活动。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他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知识的实用性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感性教育是陶行知的又一个重要观念。
他认为感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感情和意志发展的教育,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关系到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
他强调通过培养学生的感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自然和社会,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
他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在他的教育实践中,他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自我反思能力,通过他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潜能。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理论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突破,更是对现代教育的引领和启示。
他的理论把学生放在教育的中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强调通过实践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创新能力。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有感在本期中,我通过再次阅读细细地品味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论》。
我认识了完整的陶行知,并得到了许多有益的感悟,将努力的学以致用,努力的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一、初步认识陶行知1.被动的认识陶行知身为老师,我们需要面对教育、教学管理的任务繁多:在学校里,上要面对校长,下要面对的性格各异的师生,还要经常与不同的家长联系。
工作压力最大,初读“陶思想”,只是肤浅地了解并记录了一些关于陶行知的教育名言。
2.认识完整的陶行知再读陶行知,陶先生高尚人格深深震憾着我!突然有一种紧迫感、如饥似渴地想进一步深入学习陶先生的教育理论。
最终去除众多杂念、平心静气,第一次这么系统的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第一次全方位了解陶行知的生平,第一次欣赏陶行知先生这么多的名言手迹、诗歌对联、名篇故事等。
知道了陶行知先生学识丰富、人格高尚,他的一生是在人民涂炭、国家多难、民族危急之秋度过的。
他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以毕生的心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还了解到众多的“中外能人异士”对陶行知先生的评论,欣赏到好多“名人、伟人题词”的真迹,伟大领袖毛主席尊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敬爱的周总理则赞扬他是“一个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当代大文豪郭沫若称颂陶行知:“二千年前孔仲尼,二千年后陶行知”,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宋庆龄称赞他为“万世师表”等等。
此时此刻,我深深的体会到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当时中国教育的改造所产生的影响有多么的深远啊!3.认识陶行知后的感慨陶行知先生堪称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在中国近代的专家学者中间,毛主席尊称“伟大”的只有两位,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陶行知。
陶先生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学习心得体会
在开学初,在园教科室带领下,全体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颇深:
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quot;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先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quot;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quot;。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处处要做好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身教胜于言教。
二、教育艺术的核心是师爱,特别是我们这些幼儿园的教师,那就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师爱是一种含有友情、渗透母爱而又高于母爱的情感,只有把孩子当作朋友、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信任他们、懂得宽容他们,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家长的心。
现实中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育失败之例也正是在爱的名义下产生的。
有许多教师与家长能够说是全心全意地在“爱”着孩子,但孩子却要努力拒绝或者摆脱这种“爱”,原因就在于教师与家长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者者强迫孩子同意自己的关怀。
这种“关怀强迫症”让爱成了负担。
而真爱,对
孩子来说,是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引导其进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爱。
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样才会觉得生活与工作的美好,才能更好地做好我们的教学工作。
我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爱自己的学生,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那就让我们的爱化作一份动力,好好工作。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1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
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
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
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
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位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对教育的目标、方法和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以下是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
首先,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他认为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开放性问题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其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他认为教育应该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让学生了解社会的现实状况,关注社会问题,通过教育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尝试结合社会问题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社会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知识,也能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再次,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师的角色和态度。
他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和陪伴者,而不是严厉的控制者。
陶行知主张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尊重学生的发展选择,为学生提供自由的成长空间。
在实践中,我尝试改变传统教师的角色,更多地发挥引导者和陪伴者的作用。
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得到了提高。
最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智慧、品德、身体和美感等多个方面的素质,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有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
陶行知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技能。
在实践中,我努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的感悟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思想的感悟古有孔夫子,今有陶行知。
的确不错,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
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参加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08年二期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修班之后,我深深地被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感动。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作为一名走在课改前沿的教育工作者,我从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格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他爱科学、爱真理、爱祖国人民、爱全人类,爱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师爱都曾作过深刻的阐述。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我国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
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
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矗对正在健康成长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伟大的力量,有了这种的力量,就能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诚心诚意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许多实践证明: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热爱学生。
(一)要相信孩子教师爱学生,决不是单从生活上关心照顾,更重要的是相信他们的上进心,相信他们的才能,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相信孩子,就是唤起孩子们心灵中美好的东西,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二)善于运用教育性语言我们教师更要善于使用教育性语言,一个深深热爱学生的老师,会发现学生身上许许多多闪光的思想、品质与行为,并乐意运用语言去点燃它。
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态度,是取得教育成功的奥秘所在。
有时,一个微笑,一句赞美的话,以及细致入微的关怀,都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肯定和鼓励。
这种感情上的激励,要比物质的奖励更能深刻地激起孩子的上进心。
(三)要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教师要为学生服务,就得了解学生的需要,否则变会隔鞭搔痒。
教师要把爱的雨露洒向学生的心田,首先要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不能理解,就谈不上情感沟通,爱和服务也就成了空话。
由于学生正处心理渐变期,他们的心理行为往往缺乏自制性,教师不可跟学生一般见识。
教师的心理承受里应大大超过学生。
比如:在生活中,在与孩子的交往中,难免会有矛盾。
对于孩子出现的矛盾心理,一种平静的、不加指责的态度对孩子将是有益的。
因为这种态度告诉他们,即使他的感情混乱了,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情时,他内心就不再感到一切都混乱了。
(四)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任务在于精雕细刻地塑造学生的灵魂,注意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也要针对他们的个性进行严格要求。
尊重、爱护和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严是爱,松是害,这是教育的真理。
尊重个性不是迁就原谅学生的缺点,而是按照他个性发展的规律进行正确引导。
即使是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也要严格要求,不能因为喜欢就袒护他们,放松对他们的要求。
响鼓也要重锤敲,严格要求,积极引导,正是对他们的尊重和爱护。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根据不同的个性进行教育,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学生的本领。
(五)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要求师生之间做到平等相待,相互尊重,还要求教师公正地对待每位学生。
让每个学生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地位是完全平等的,都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成为集体的主人。
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就要防止一俊遮百丑或一丑遮百勘。
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或听话,就对他在其他方面的缺点放松乃至偏袒;也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差,或比较调皮,就对他其他方面的优点不以为然,乃至故意抹煞。
如果那样做,学生就会感到教师厚此薄彼,处理不公正,这不仅影响教师的威信,也难以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做教师的要善于发现,善于引导,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陶行知先生那样,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
二、生活教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
其内涵为: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
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把教育的要领作了内涵和外延的无限延展,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教育的解释。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
他说:一切教育都是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
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
它不断发展个人的能力,熏染他的意识,形成他的习惯,锻炼他的思想,并激发他的感情和情绪。
这可以说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教育作为陶行知教育思想,内容极为丰富,而且随着生活的变化不断变化,不断丰富,不断进步。
陶行知曾把生活教育的基本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陶行知认为,是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
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
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相结合。
由此,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把教育和生活熔为一炉。
他的生活教育观,要求我们用丰富的生活内容去教育孩子,不能脱离孩子生活的内容。
他说:我们真正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
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解决。
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
我们主张生活即教育,要是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
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当然他所说的实际,主要是孩子生活的实际,用孩子般的心考虑孩子的问题,不能只站在成人的立场上处理和解决孩子的问题。
(二)社会即学校社会即学校是联带于生活即教育而来的。
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他的血脉是自然流通的。
他说: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一来,它立刻要求拆墙,拆去学校与社会中间之围墙,使我们可以达到亲民亲物的境界。
不但如此,他要求把整个的社会或整个的乡村当作学校。
为着要过有意义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力是必然的冲开校门,冲开村门,冲开城门,冲开国门,冲开无论什么自私自利的人所造的铁门。
所以,整个中国和整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学校咧。
他告诉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孩子的学习时时处处都在。
课堂上是学习,在田间干活也是学习,社会实践也是学习,朋友交往、同学交往也是学习。
学习时刻都存在着。
是的,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于课堂,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整合教育资源。
学校的花草树木,人文环境,社会的工厂,商店等等各种资源和设施,都应该为我们所用。
他对这样的学校曾有段形象的描绘: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
(三)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晓庄学校的校训,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
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陶行知明确指出:教学做合一不是别的,是生活法,是实现生活教育之法。
教学做合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分析生活和教育的关系而得出的。
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就是把教与学联系起来。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出现成的解决方法去传授学生,而是要把如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教给学生,使学生能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其实也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除了教学生学外,还要改变教学方式,改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注重实践。
在学中做,在做中学。
使得教、学、做三者合一。
这一观点既强调了实践的观点,又强调了学生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
陶公办的礼堂叫犁宫,也就是要让农村的学生不要忘记耕田种地,注重实践。
图书馆叫呆子莫进馆,言外之意就是死读书的人不要进来。
他主张学生要学活,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要把书中学的和实践联系起来,活学活用。
我们国家现在也在倡导要教活学生,这一思想不就是陶行知思想的回归或者发展吗?陶行知先生的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谋而合。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也在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知识。
要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思想,在做中学,在做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