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
- 格式:doc
- 大小:140.00 KB
- 文档页数:13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声佳境”“艺术乐园”。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不如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山东大学出版社《传统文化》五年级《曾子杀猪》教学设计活动内容: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课程活动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文本,能讲述文本所讲的故事。
2、借助书中提供的文本及学生提前搜集的文本感悟“诚实守信”这一传统道德文化的巨大魅力。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诚信的资料;课件活动时间:一课时活动过程:(一)游戏引入,激发情趣以“诚”字为引子,请学生组词,并说与此相关的四字词语或句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导入新课:“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传统道德文化一直流传到今天。
曾子就是践行这一道德文化的代表。
(二)阅读文本,感悟“言而有信”是讲诚信1、介绍“曾子”。
2、读“曾子杀猪”一文。
(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讲一讲——演一演)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曾子?板书:言而有信3、历史上因言而有信而受到人们尊重的人还有很多,你能举例子说说吗?听着这些人的故事,老师不禁想到了这样一句话:“出示:诚信乃为人之本——鲁迅”。
诚信是这些名人身上最重要的品质。
(三)阅读“补充文本”,感悟“诚实、实事求是”也是讲诚信出示:《炒熟的种子》。
请学生猜测:国王会选谁做自己的接班人?结论:诚实、实事求是也是讲诚信。
(四)交流故事,进一步感悟为什么要讲诚信,怎样讲诚信。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小故事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诚信对一个人、对一个集体、对一个国家的巨大影响。
2、让我们从我做起,做一名诚实守信的学生。
想一想:我们应怎么做?讨论交流,读——“小学生守则”第九条的要求。
(五)走进生活,将“诚信”内化为学生的行为1、当我们遇到这样情况时又应怎么做?出示生活情境,小组选择一个讨论。
2、针对我校图书漂流活动中“漂流书籍‘沉底’的现象”请学生在漂流大厅内或漂流书的扉页上写下自己想说的一两句话,用以教育学生不仅要漂流书香,更要漂流诚信。
3、学生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
4、推荐读《韩非子》一书。
使学生了解《韩非子》一书皆是“通过一些寓言小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道理”这样一个特点。
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的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
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
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
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口述大概)3、管仲,春秋初齐国人。
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属安徽)人。
春秋初期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任管仲为相,主持政务,并尊之为“仲父”。
管仲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使桓公成为五霸之首。
管仲被后世认为是法家的创始人,,诸葛亮在隆中时经常也以管仲、乐毅自比,梁启超誉之为“中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学生读屏幕)4、鲍叔牙(?-前644)春秋时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安徽)人,亦称“鲍叔”“鲍子”,以善于知人著称,相传为夏禹后人,杞国(春秋中期在山东新泰)公子敬叔之子,敬叔仕齐,采邑于鲍,故为鲍氏。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以民为本的为政才能,以及他因势利导、转败为功的政治家风范。
如此优秀的管仲除了它自身的优秀资质和禀赋外还有什么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呢?下面我们来走进文本,走进这段千古传颂的友谊。
三、通读课文,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课文。
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
(大屏幕展示难读的字)齐读一遍。
投影:挑取知识点检查语言积累常见实词已而鲍叔事公子小白侍奉(动词)分财利多自与给(动词)少时常与鲍叔牙游交游,来往(动词)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骗(动词)鲍叔终善遇之友善(形容词)管仲囚焉囚禁(动词)鲍叔遂进管仲保举,推荐(动词)九合诸侯会盟(动词)一匡天下匡正(动词)吾始困时穷,缺乏财物(形容词)尝与鲍叔贾做买卖(动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做官(动词)知我不遭时也遇,逢(动词)吾尝三战三走逃(动词)天下不多管仲之贤推重,赞美(形容词)常见虚词齐桓公以霸凭借(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却(转折连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而是(并列连词)鲍叔不以我为贪把(介词)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替(介词)鲍叔知其贤他(代词)及小白立等到(介词)管仲囚焉语气助词管仲既用已经(副词)管仲之谋也的(助词)吾始困时当初(副词尝与鲍叔贾曾经(副词)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介词)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在(介词)词类活用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使……穷困(使动用法)召忽死之为……而死(为动用法)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以……为羞(意动用法)以……为耻(意动用法)以身下之居于…….下(名词活用作动词)子孙世禄于齐享受俸禄(名词活用作动词)特殊句式管仲既用被动句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被动句吾幽囚受辱被动句任政于齐状语后置齐桓公以霸省略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第一单元友善知道经典驿站第一课择善而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2、让学生明白友善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友善是指人与人之间亲近和陸,是一种心存善意而外显友好的人格状态。
教学过程:一、教材引入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入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一单元编排序言去讲和引入。
二、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选文的含义。
(1)、学生自读《论语・颜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①美:好事。
②恶(e):坏事生:君子乐于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帮助别人做坏事。
(2)、学生自读《孟子·滕文公上》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子·滕文公上》守:看守、瞭望,这里指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祸。
生:人们平时交往要互相友爱,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要互相提助,遭遇疾病或困境时要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就亲密和陸了。
(3)、学生自读《墨子・兼爱中》的选文和注释、文意。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救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①执:控制。
②动:威逼、胁迫。
③放:通“做”,做视、看不起。
生: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强势的人就不会控制弱小的人,多数人就不会胁迫少数人,富人就不会欺侮穷人,尊贵的人就不会视卑贱的人,狡诈的人就不会欺骗愚笨的人。
2、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师:我们在与他人交住的过程中要择善而行。
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力做到成入之美。
在面对弱小的同学时我们要友善相处,不以大取小。
当得到别入的帮助时。
我们要学会感恩。
友善,它体现礼,影显文明,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之中,弥足珍贵。
(2)学生谈感悟和想法。
3、活动广角“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睦相处,这些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美德。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诗词、书画、戏曲、民俗等。
3.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介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章: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鉴赏经典古典诗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例诗,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三章:中国书画艺术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欣赏著名书画作品。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书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示范,讲解中国书画艺术的基本技法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书画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四章:中国传统戏曲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掌握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3. 欣赏著名戏曲选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起源和发展。
2. 通过视频,展示中国传统戏曲的主要剧种和特点。
最新五年级上册中华优秀传统⽂化教案(⼭东⼤学出版社2019)第⼀单元友善知道经典驿站第⼀课择善⽽⾏教学⽬标:1、让学⽣理解友善是指⼈与⼈之间亲近和陸,是⼀种⼼存善意⽽外显友好的⼈格状态。
2、让学⽣明⽩友善也是处理⼈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理解友善是指⼈与⼈之间亲近和陸,是⼀种⼼存善意⽽外显友好的⼈格状态。
教学过程:⼀、教材引⼊1、《中华优秀传统⽂化》教材的改编和实施意义。
2、本单元内容的引⼊和编排意义。
根据第⼀单元编排序⾔去讲和引⼊。
⼆、学习新课1、学习理解选⽂的含义。
(1)、学⽣⾃读《论语?颜渊》的选⽂和注释、⽂意。
君⼦成⼈之美,不成⼈之恶 ------《论语?颜渊》①美:好事。
②恶(e):坏事⽣:君⼦乐于成全别⼈的好事,⽽不帮助别⼈做坏事。
(2)、学⽣⾃读《孟⼦·滕⽂公上》的选⽂和注释、⽂意。
出⼊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孟⼦·滕⽂公上》守:看守、瞭望,这⾥指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祸。
⽣:⼈们平时交往要互相友爱,应对来犯之敌或意外的灾要互相提助,遭遇疾病或困境时要互相照顾,这样百姓之间就亲密和陸了。
(3)、学⽣⾃读《墨⼦?兼爱中》的选⽂和注释、⽂意。
天下之⼈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救贱,诈不欺愚。
-----《墨⼦?兼爱中》①执:控制。
②动:威逼、胁迫。
③放:通“做”,做视、看不起。
⽣:天下的⼈都相亲相爱,强势的⼈就不会控制弱⼩的⼈,多数⼈就不会胁迫少数⼈,富⼈就不会欺侮穷⼈,尊贵的⼈就不会视卑贱的⼈,狡诈的⼈就不会欺骗愚笨的⼈。
2、温馨点击(1)教师总结:师:我们在与他⼈交住的过程中要择善⽽⾏。
当别⼈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做到成⼊之美。
在⾯对弱⼩的同学时我们要友善相处,不以⼤取⼩。
当得到别⼊的帮助时。
我们要学会感恩。
友善,它体现礼,影显⽂明,存在于我们每个⼈的⼀⾔⼀⾏之中,弥⾜珍贵。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端午节的故事一、教学目标: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2.掌握《屈原》的故事内容;3.学会制作粽子并了解粽子的寓意。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具:电脑、投影仪、音响等;2.端午节的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3.粽子制作材料:糯米、竹叶、棉线等。
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端午节的兴趣;2.让学生观察已准备好的粽子材料,并了解其用途。
二、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和猜测:你们知道什么节日叫做端午节吗?它有什么特别的传统习俗?2.听取学生的回答后,通过举例子、展示图片等方式介绍端午节的来历和传统习俗。
三、呈现故事1.分发《屈原》的故事大纲,放映相关片段;2.配上背景音乐,讲述《屈原》的故事内容;3.回答学生提问,澄清故事中的疑惑。
四、合作学习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制作一份粽子;2.由组长领取材料并分配任务,其他成员协助进行操作;3.在操作过程中,讲解粽子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4.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完成任务。
五、展示成果1.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粽子,并总结出粽子制作的要点;2.学生品尝粽子,并帮助整理教室,清理工具和材料。
六、巩固提高1.小组讨论,回答问题: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端午节的传统食物是什么?2.邀请一位学生上台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3.结合教材,进行有关的练习和讨论。
七、作业布置1.完成与端午节相关的练习册任务;2.撰写一篇关于端午节的小作文,表达对这个节日的热爱。
八、课堂小结1.回顾整节课的内容,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2.强调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九、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制作粽子,并分享他们的经验;2.邀请家长们在课堂上讲述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传统习俗。
以上是一个关于传统文化教学的教案,主要围绕端午节展开。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讲述《屈原》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3.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二章:中国哲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3. 理解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二、教学内容1. 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3. 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孔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4. 总结:总结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哲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哲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三章:中国文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3. 欣赏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二、教学内容1. 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3. 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文学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文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文学的主要体裁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文学的魅力和美感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文学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四章:中国传统艺术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3. 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等3. 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寓意、写意、和谐、规矩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艺术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的美感和价值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第五章: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2. 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了解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2. 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六、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续)3. 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如地理环境的变迁、地理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3. 地图观察法: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地理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历史事件3. 分析:分析中国古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4. 观察:观察中国古代地理的特点和重要性5. 总结:总结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七、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掌握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3. 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2. 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如贴春联、赛龙舟、赏月等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节日的意义和文化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节日的主要习俗和活动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性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八、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3. 理解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如婚礼习俗、丧葬习俗等3. 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如道教、佛教、儒家等信仰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民俗和信仰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民俗的起源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民俗的主要内容和形式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意义和影响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九、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一、教学目标2. 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3. 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2. 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如文人画、唐诗、宋词等3.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如儒家、道家的思想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艺术与文化精神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3. 分析:分析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作品4. 总结:总结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精神内涵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个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十、课程总结与传统文化传承一、教学目标1. 总结本课程所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2.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精神内涵3.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意识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传统艺术、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习俗、中国传统民俗与民间信仰、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精神等重点解析本教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涵盖了十个章节,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简介的认知,到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地理、节日、民俗、民间信仰和艺术文化精神的深入理解,再到对课程总结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感悟,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本册教材,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古诗词、成语、典故等。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故事、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通过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中的知识和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古诗词学习1. 《静夜思》2. 《登鹳雀楼》3. 《望庐山瀑布》第二单元:成语故事1. 《掩耳盗铃》2. 《刻舟求剑》3. 《画蛇添足》第三单元:传统文化知识1. 中国传统节日2. 中国传统习俗3. 中国传统美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所学的古诗词、成语故事和传统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寓意。
(2)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美食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故事、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制作传统美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活动表现: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制作传统美食、举办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单元:古诗词学习(2课时)第1课时:《静夜思》第2课时:《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2. 第二单元:成语故事(3课时)第1课时:《掩耳盗铃》第2课时:《刻舟求剑》第3课时:《画蛇添足》3.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知识(4课时)第1课时:中国传统节日第2课时:中国传统习俗第3课时:中国传统美食(1)第4课时:中国传统美食(2)七、教学资源1. 古诗词、成语故事文本。
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第一篇:山大版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全一册)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诗及清诗中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
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白居易的流畅明晓,苏东坡的诙谐豁达等等。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三、教学重点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诗经》硕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黄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案(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述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特点和内涵,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第二章:中国传统节日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和活动,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 第三章:中国传统艺术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如书法、绘画、剪纸、音乐、舞蹈等。
4.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学教学内容:介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典故,如《四大名著》、《诗经》、《楚辞》等。
5. 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教学内容:介绍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观念和代表人物,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和作品,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实践活动中表现: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结合期末考试,评价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五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的传统文化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源。
4. 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剪纸、书法、绘画等。
5.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山大版小学五年级传统文化五年级传统文化把握“说唱艺术说唱”的时间。
2.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情感和诗歌中活动目标的隐含意义。
3.运用背诵法,让学生品味诗意语言的简洁。
4.阅读和背诵。
1.学习《说书》,深入体验毕兴的艺术手法。
活动既重要又困难。
2.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歌中人物的情感和诗歌的寓意。
3.运用背诵法,让学生品味诗意语言的简洁。
活动过程1:自我亵渎。
用注音法通读句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自主学习2。
学生的相互评价。
(10分钟)三、默读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4、学生们自己阅读,体验他们的节奏感,然后在全班一起阅读。
(1)师范生能清晰地听到诗中的字音,体验诗中的节奏。
(四字诗,每句一般读作“二二”节拍)(2)自我亵渎,借助注音法通读句子,读出诗歌的节奏。
(3)、手指阅读和学生相互评价。
(4)默读与思考:这首诗的结构特点是什么?学生:当我们读它时,我们发现它分为三章。
这三章的结构非常相似。
大多数句子都是重复的(沉重的章节、重叠的句子和四个单词)。
合作探索中只有几个不同的词。
(20分钟)老师总结:正是因为这是一个沉重的章节和重叠的句子。
所以阅读更有节奏感。
(5)学生们自己阅读,体验他们的节奏感,然后在全班一起阅读。
(6)学习第一段:这本诗集讲的是什么?让我们先学习第一部分。
1.读名字。
2.逐句理解。
(1)“嘘嘘嘘,嘘嘘嘘,我没有吃小米的食物。
答:这里哪个词很难理解,请指出。
”小米:小米,一种食物“None”的意思是“no”:no,no.b.连接第一句并试着谈论它。
学生:老鼠,老鼠,不要吃我的小米。
(2)“三岁的关女,我愿意参加。
”a.这里哪个词很难理解?指出它“女性”的意思是“如”:你关:服侍。
b.C.连接第二句,试着谈论它。
学生:我服侍你三年了,但我不想照顾我。
(3)“将要死去的女人适合天堂。
“a.这里哪个词很难理解?指出它。
”舒适的“死亡将军”:发誓。
b.连接第三句,试着谈论它。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经典驿站”“名人长廊”“名声佳境”“艺术乐园”。
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人物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
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操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名胜游踪展现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
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艺术乐园不如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三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五年级传统文化教案(上)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的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2.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分类3.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
2. 讲解概念: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3. 分析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影响。
4. 总结重要性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二章: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诗词、散文、小说、戏曲等2.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特点和价值3.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形式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艺术,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有哪些形式。
2. 讲解形式和特点:讲解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形式和特点。
3. 分析代表作品和作者: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4. 总结价值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
传统文化计划教案五年级五年级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
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
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
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畅游于这套教材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
在“经典驿站”里,我们会感悟到民族语言的魅力,会聆听到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世的语重心长的教诲。
在“人物长廊”里,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我们中国人曾经活的多么大气,多么自尊,多么圣洁!他们的人格是多么高尚!在“名胜游踪”李,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艺术乐园”李,我们会领略到流传了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中国的民族艺术……当你学了这些,你会情不自禁地说:做一个中国人真好!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
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
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
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
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
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初步了解古代大诗人的生平行迹。
2.通过诗词教学进行阅读积累,培育审美情感,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古代诗歌,辞赋为主,从唐诗宋诗及清诗中选择一些著名诗人的作品,集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道德品质,体现各个时代的不同社会风貌。
如杜甫的心忧国家,李白的豪迈不羁,白居易的流畅明晓,苏东坡的诙谐豁达等等。
教学内容分成不同的专题,并不局限体裁,表现形式。
每周围绕一个专题来进行教学,如父母亲情,真挚友情,怀古等,大力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甚至可以视具体情况开展延伸活动。
三、教学重点诗词教学的重点在于反复诵读,苏东坡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因此教学中对所学诗词要求学生背诵。
我们将帮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记忆,进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多背,打造一个善于记忆的头脑。
同时,对诗词的朗读也进行专门指导。
四、教学措施:1、诵读,记背。
再慢慢品尝,感悟。
2、对其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研究。
3、将这本书扩展出去,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对我们的民族文化有更深的了解。
第一单元经典驿站《诗经》硕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硕鼠》的意义及要表达的中心。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硕鼠》原文。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反复读译文。
三、温馨点击。
介绍《诗经》及《魏风·硕鼠》。
四、活动广角。
1、背诵《硕鼠》这首诗。
2、说一说你对《诗经》了解多少。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黄鸟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鸟》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是一首挽歌,描写的是什么。
四、活动广角。
1、用这样的句式来写首小诗。
2、古代人奉行“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认为这处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和组内评价。
教学反思:《韩非子》买椟还珠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买椟还珠》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1、了解《韩非子》这部书的作者及内容。
2、体会书中故事的教育意义。
四、活动广角。
1、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2、和你的朋友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吧!五、成长阶梯。
做好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曾子杀猪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曾子杀猪》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了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四、活动广角。
1、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周围的人听吧。
2、读读方框中的文字,从中受教育。
五、成长阶梯。
填写好三个项目。
教学反思:《淮南子》秦西巴纵霓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秦西巴纵霓》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谈谈你取得好成绩时或得到老师的表扬时是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或失败时呢?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后羿射日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后羿射日》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我们的祖先真是了不起!你若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讲给你的家人听。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读后有什么感想?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战国策》千金求马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千金求马》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在小组里谈一谈,你如何评价这位内侍的做法?2、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位国君,你还有什么办法得到千里马?3、把你知道的益智故事讲给大家听。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赵威后问齐使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赵威后问齐使》的原文及译文。
教学过程:一、经典回放。
1、读原文,学生初步感知。
2、学生谈感受。
二、出示译文。
学生与原文对照,进行自学。
三、温馨点击。
读读,增长知识并从中受到教育。
四、活动广角。
1、查阅资料,思考一下,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君王与人民谁的作用大?是谁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化?2、与你的小伙伴一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救助周围有困难的人。
五、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名人长廊姜尚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姜尚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姜尚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与同组的同学说说姜太公是怎样出山的?2、让我们再去读一读有关姜太公的书,领略他的远见卓识吧!3、在班上开个故事会,讲讲自己所知道的姜太公的故事。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管仲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管仲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管仲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管仲的话既精彩又好记,试着背一背。
2、你对“终身之计,莫若树人”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在小组内谈一谈你的看法。
3、再去找一找资料,谈一谈你对管仲的了解。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孙武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孙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孙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搜集孙武生平资料,在小组内开个交流会。
2、《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你最喜欢哪一篇?3、从《孙子兵法》中选取一段,同学们合作演一演,重现孙武精神。
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司马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司马迁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司马迁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司马迁受了这么大的磨难,还写出了《史记》,对此,你有什么感受?2、你对司马迁还有哪些了解?在小组里交流交流吧!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苏武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苏武的生平及主要事迹。
教学过程:一、阅读人物剪影。
借助注释读懂原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温馨点击。
仔细阅读细细品味,对苏武这个人物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活动广角。
1、你还想了解苏武在北海的情况吗?那就赶快读读《苏武传》吧!2、把你知道的苏武的故事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3、你还知道哪些有气节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四、成长阶梯。
认真填写好,与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第三四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在“名胜佳境”里,我们会欣赏到具有浓郁民族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每一处风景,都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在“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聆听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的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3)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4)通过传统文化学习,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同学合作,尝试进行文化名胜游览和当地传统文化考察活动。
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背诵经典古诗文,并能初步理解其意思,同时能够尝试表达个人学习经典古诗文的感受和见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国人大气、自尊、圣洁和人格的高尚。
教学措施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课时安排第三单元名胜佳境济南泉城济南 1课时佛教名山——千佛山 1课时名泉之冠——趵突泉 1课时泉城明珠——大明湖 1课时崂山海上名山 1课时崂山名瀑——龙潭瀑 1课时第四单元艺术乐园对联妙联集锦 1课时读书名联 1课时成语成语探源 1课时成语诗画 1课时第三单元名胜佳境泉城济南教学目标:1、把文章读通顺。
2、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3、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阅读积累,陶冶学生的品德修养。
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你知道哪些旅游城市?听说过济南吗?你对济南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济南,看看济南有多美,看看济南有哪些旅游景点。
板书:泉城济南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两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2、活动广角: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景点呢?小组内交流。
五、成长阶梯:1、尝试背诵这首诗,可以同桌背,也可以小组背。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济南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
西来水竇缘王屋,南去山根接岱宗。
教学反思:佛教名山——千佛山教学目标1、能背诵这首诗。
2、通过阅读,使学生欣赏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山山水水和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足迹,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步了解和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语言的魅力,教学过程:一、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听说过千佛山吗?你对千佛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千佛山,看看千佛山有多美。
板书:佛教名山——千佛山二、指导学生自学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说一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试分析一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3、读一读:温馨点击:简介千佛山。
三、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小组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四、全班交流、拓展1、集体交流,教师适时订正,指导。
活动广角:千佛山历史文化悠久,把你知道的有关千佛山的传说、诗句、对联等讲给同学听。
请听这幅对联:“秋水一湖,满贮五三烈士血;佛山万仞,可作国耻纪念碑。
”理解这幅对联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