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入侵物种综述(及入侵种例证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种——植物部分图1. 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Eupatoriumadenophorum )。
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图2. 薇甘菊 (Mikania micrantha )原产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米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和风景林 图3.空心莲子草(水花生、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原产南美洲,现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图4. 豚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 为一种恶性杂草,原产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在我国见于东北、华北、华东和湖北图5.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原产欧美洲 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是我国限制检疫对象,我国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图6.互花米草 (Spartina alterniflora )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引入我国,分布于我国上海、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图7. 飞机草(香泽兰) (Eupatorium odoratum)原产中美洲1934年在云南发现,现分布于我国台湾、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危害多种植物和牧场。
图8. 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原产巴西,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猪饲料推广后大量逸生,堵河道、破坏水生态系统等。
图9. 假高梁(石茅、阿拉伯高粱)(Sorghum halepense)原产地中海地区,现分布与我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30多种家作物的杂草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入侵种——动物部分图10. 蔗扁蛾(香蕉蛾) (Opogona sacchari)原产非洲,1987年随巴西木进入广州,现传入我国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农作物、果树、名贵花卉等。
盘点那些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1.福寿螺简介: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是餐桌上的佳肴。
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习性: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以上。
有巨型田螺之称。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
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
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
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
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
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
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
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
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
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
贝雌雄同体,异体交配。
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
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
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
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危害: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
中国的外来入侵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是指原产地不在我国,由于人们引种或无意中带入。
并在我国大量繁殖,对本地物种和生态造成威胁的植物。
以前因为交通的相对不发达,外来物种主要是通过植物自身的扩散传播力或借助自然力量传入。
后来,随着交通发达了,不同地域的交往变得越来越方便。
有一些植物作为牧草、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绿化植物等有意引进,例如:大米草、空心莲子草。
还有,在贸易、运输等过程中一些有害植物也乘虚而入,例如:假高梁。
目前,对我国农业带来严重危害的植物有水葫芦、水花生、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大米草、薇甘菊、银胶菊等。
这些外来植物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态系统、畜牧和鱼类的栖息环境,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200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其中包括的植物有: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粱。
以下是根据“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和“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名录整理而成。
因博客文章系统的容量有限,故分两个表发布。
* 注有“*”者为“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公布,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没有的。
** 注有“**”者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而“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没有的。
*** 注有“***”者来自其他文献。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录2* 注有“*”者为“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公布,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没有的。
** 注有“**”者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布,而“中国外来入侵植物信息系统网”没有的。
*** 注有“***”者为来自其他资料。
[转载]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名单(附图)1、紫茎泽兰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 H. Rob.)英文名:Crofton Weed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
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
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
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
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
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
(3)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部效果较差。
2、薇甘菊学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
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
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植株。
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
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汇报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非本地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引入并且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农业生产、人类健康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物种。
我国作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也面临着外来入侵物种的威胁。
下面将就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一是人为引入,包括意外引入和有意引入;二是自然扩散,包括生物迁移和扩散;三是气候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物种的分布和扩散。
其次,我国外来入侵物种主要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在植物方面,如入侵植物有狸尾草、水葫芦、风车草等;在动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美洲牛蛙、外来甲壳类等;在微生物方面,如外来入侵物种有白僵菌、异瑞氏菌等。
这些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再次,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当地物种的竞争、捕食和繁殖的影响;二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包括对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三是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包括对人类传染病的传播和危害。
最后,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情况,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包括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黑名单、加强边境检疫和监测、开展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研究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外来入侵物种问题。
综上所述,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只有加强监测和管理,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外来入侵物种带来的挑战,保护好我国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
中国造成危害的入侵种例证1哺乳类1.1海狸鼠(獭狸)(Myocastor coypus)又称草狸獭、沼鼠,是啮齿目海狸科以草食为主的动物,原产于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地,我国最早于1953年从前苏联引进到东北。
由于獭狸具有浓密柔软的绒毛,1986年起在各地,包括南方各省也争相开发利用,大量养殖。
90年代中,由于幼兽价格昂贵,其肉味欠佳,在南方饲养后,毛质变差,养大后的獭狸无人收购加工。
在獭狸数量剧增的情况下,价格一落千丈。
獭狸在无人管理的情况下,逃生或放生。
这些逃放出来的獭狸在野外自生自繁,久而久之将会严重危害农田庄稼和果树,成为南方农田、果园新的有害动物(许瑞秋等,1997)。
1.2麝鼠(Ondatra zibethicus)1927年从北美引入到前苏联,作为毛皮兽大量养殖,养殖场一度超过500个。
50年代中发现开始先后从边境越入我国东北和新疆。
1955和1957年,黑龙江的呼玛和兴凯湖发现了麝鼠。
新疆的麝鼠也发现来自这些前苏联的养殖场逃逸个体。
由于管理不善,麝鼠沿着伊犁河、塔克斯河、额尔齐斯河进入中国。
之后也曾作为毛皮兽种畜引入并广泛养殖,如1958年,麝鼠作为毛皮动物被引种到华北、内蒙古、贵州和许多其他地区。
麝鼠在堤坝上挖洞,并破坏对这种干旱地区十分重要的供水系统(程大生,1986;寿振黄,1962)。
1.3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除原产北美的麝鼠和苏联鄂毕河上游的松鼠(Sciurus vulgaris exalbidus)是大约50年代初期经人工散放自苏联移入的以外,褐家鼠、黄胸鼠、斯氏家鼠(Rattus flavipectus,或者Rattus tanezumi)是经铁路运输随火车从内地移入新疆的。
新疆首次捕获褐家鼠是1975年,已在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两市首先形成种群,目前该鼠沿铁路继续向南北疆扩散外,正经公路运输向农牧山区蔓延。
在某些地区的调查表明该鼠种群年龄结构合理,繁殖年龄有所提前,个体也有增大之势。
中国13种主要生物入侵种的防控进展我国科技界针对农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入侵种,着力加强了包括数据库、检测监测、风险预警、生物防治、扩散阻断等技术体系研究。
同时,与管理部门联手,对多种已形成严重危害的入侵种,开展了根除和治理的统一行动,相关成果为我国组建生物入侵的早期预警与狙击、应急控制、阻断与扑灭、可持续综合防御与控制等四大技术体系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1、互花米草:互花米草是我国东海岸盐沼中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
在花期对高潮滩和低潮滩中的互花米草分别进行4次和3次刈割, 可以取得有效的控制效果, 尤其是扬花期刈割能有效控制互花米草的有性繁殖和扩散(肖德荣等,2011)。
整个控制工程, 实际上包括了“围、割、淹、晒、种、调”6个过程。
互花米草2、喜旱莲子草:机械或人工打捞、拔除等手段是控制喜旱莲子草的常用方法。
为了控制水生生境中的喜旱莲子草, 中国于1986年从南美洲引进莲草直胸跳甲(Agasicel hygrophila)开展以虫防草获得成功。
刈割可能是陆生型喜旱莲子草的一种有效的人工控制方法; 但使用该法时,刈割需频繁持久,出土壤并焚烧,以减少营养繁殖体库。
此外, 在利用真菌感染除草的研究中,已筛选出喜旱莲子草的高效生防菌蕉斑镰刀菌(Fusarium stoveri)的一些有效菌株。
喜旱莲子草3、紫茎泽兰:紫茎泽兰具有明显的先锋植物特性,极易形成单物种群落,且土壤种子库持久,一旦形成单优势群落,进行植物替代的难度较大。
恢复和保护土著生境的多样性是抵御紫茎泽兰入侵和扩张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生物防治上,从原产地引进天敌昆虫泽兰实蝇(Procecidochares utilis)和其他草食性昆虫对紫茎泽兰的生长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我国现已分离到19 个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 spp.)的菌株,其菌丝具有较强的致病力,通过产生广谱触杀性毒素细交链孢菌酮酸(AAC-Toxin)可引起紫茎泽兰感染褐斑病,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生物入侵的案例
先说福寿螺这个家伙。
这家伙原本不是咱中国本土的生物,不知道咋的就跑进来了。
福寿螺繁殖能力超强,就像开了挂一样。
它产的卵啊,一堆一堆的,红红粉粉的,看着还挺特别,但是可别被外表骗了。
福寿螺在稻田里那就是个小霸王,疯狂地啃食水稻的秧苗,害得农民伯伯的辛苦劳作都可能付诸东流。
而且福寿螺身上还可能带有寄生虫呢,要是不小心吃了没处理好的福寿螺,那寄生虫就可能跑到人身体里捣乱,可吓人了。
还有水葫芦。
水葫芦就像个绿色的小怪兽,刚引进的时候可能想着它能有点啥好处,结果呢,它在水里疯狂生长。
这玩意适应能力也强,只要有水的地方,它就蹭蹭长。
它密密麻麻地铺满整个水面,就像给水面盖了一层厚厚的绿被子。
这可就坏事了,水里的鱼啊、虾啊都被它搞得没地方生存了,因为阳光都被它挡住了,水里的氧气也变少了。
而且船只想要通行都变得困难重重,就像被无数绿色的小障碍堵住了路。
再说说巴西龟。
巴西龟看起来小小的,还挺可爱,很多人就把它当宠物养。
但是有些人养着养着就不想养了,就把它放生到野外。
这可不得了,巴西龟在咱中国的野外没有啥天敌,它就开始撒欢儿地繁殖、占地盘。
它吃的东西可杂了,把本土龟类的食物都抢了,本土龟类都快被它欺负得没饭吃了,严重影响了本地的生态平衡。
这巴西龟就像个不请自来还特别霸道的小客人,到处抢地盘、抢食物。
中国十大入侵危害物种,不是吃就能解决问题的!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如果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我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就发生了许多外来物种入侵造成危害的情况。
10【清道夫鱼】属鲇鱼科,又叫吸盘鱼,原产于南美洲各地的河流中,几乎只要有水就能存活。
它们经常吸附在水族箱壁或水草上,可清理水族箱。
但成年后食量巨大,一天能吃掉3000至5000粒鱼卵,能大量吞食鱼苗,在国内没有天敌,很容易大量繁殖,威胁本地鱼类的生存。
9【克氏原螯虾】俗称小龙虾,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生态环境中成为绝对竞争优势。
这货是最受中国人喜欢的外来入侵物种,但实际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非洲和欧洲多国、加勒比海地区都有养殖食用克氏原螯虾的历史和传统。
8【巴西红耳龟】大多数种类产于巴西,个别种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
它是世界公认的生态杀手,已被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列为100多个最具破坏性的物种之一,起初是因巴西龟繁殖力强好养活,于是一些小贩代替了土生土长的乌龟卖给游客,却被拿去放生,最终造成泛滥。
7【福寿螺】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
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华南、华东等地的有害动物。
6【非洲大蜗牛】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可长到超过20厘米。
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该物种是许多人畜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主,尤其是传播结核病和嗜酸性脑膜炎,食用则危害极大。
5【美国牛蛙】原产北美,它的食谱远远越过了普通蛙类吃的昆虫、蛇、鼠、鱼、龟、螯虾,任何它能捉到的活物甚至包括多种鸟类。
中国从北到南5 500 km,东到西5 200 km,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Wang Sung et al. 1997)。
这种自然特征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
公元前四世纪,由数段民间通道相连接,形成““蜀-身毒(即印度)道”,这条古道从成都经云南的腾冲,通过缅甸北部到印度。
原产非洲的酸豆(Tamarindus indica)在上述范围内广泛栽培和归化,云南元江河谷就有巨大的酸豆个体。
在中国西北部,汉代时的"丝绸之路"从渭河流域通过中亚各国,与土耳其东部相连接。
公元前100多年,汉朝使者张骞和他的助手从中亚带回葡萄(Vitis vinifer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石榴(Punica granatum)、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等等经济植物的种子。
北宋期间,泉州和广州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主要港口。
芦荟(Aloe barbdensis,或A. vera var. chinensis)在此期间第一次有活植物的记录。
它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现于华南的沿海地区归化。
1645年伽马航线开辟后,西欧各国的人到印度、东南亚各地,将不久前从美洲收集的物种带去,而旅居这些地方的华侨将一部分种,如甘薯(Ipomoea batatas)、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及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等经济植物转引到中国。
1624至166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曾将一些美洲种类,如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等引进台湾,上述种类中的大多数后来归化为野生植物。
盘点那些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入侵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于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入侵我国的常见外来物种及其影响:1.水葫芦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原产于南美洲,20世纪初被引入我国作为一种观赏植物。
然而,水葫芦很快失控繁殖,成为了水域生态系统中一种严重的入侵物种。
它们聚集在河道、湖泊和水库中,影响了本土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破坏了水域生态平衡。
为了控制水葫芦的繁殖,我国每年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打捞和销毁。
2.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水生或湿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
20世纪90年代,空心莲子草被引入我国作为猪饲料。
然而,它在我国迅速繁殖,成为一种常见的杂草,对农田和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空心莲子草的繁殖能力极强,很难清除,常常堵塞河道和水库,影响水流畅通。
3.红火蚁红火蚁是一种全球性的入侵物种,原产于南美洲。
20世纪初,红火蚁被引入我国进行生物防治。
然而,红火蚁在我国迅速繁殖,成为了严重的农业和公共卫生问题。
它们对农田和城市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叮咬人类和其他动物,传播疾病。
为了控制红火蚁的繁殖,我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防治和灭杀。
4.巴西龟巴西龟是一种常见的宠物龟品种,原产于北美洲。
由于其外形美观、易于饲养和价格相对较低,巴西龟在我国迅速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宠物。
然而,由于管理不严格和一些人不负责任地放生,巴西龟在一些地区已经失控繁殖,成为了一种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
它们在野外捕食其他小型动物和鱼类,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了控制巴西龟的繁殖,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管理和宣传教育等。
5.食人鲳食人鲳是一种淡水鱼类,原产于南美洲。
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被作为观赏鱼引进后,食人鲳迅速繁殖并成为一种严重的入侵物种。
它们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和捕食能力,常常捕食其他鱼类和小型水生动物,对水域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为了避免食人鲳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威胁,我国政府采取了禁止进口、销售、养殖和放生等措施。
我国一百种入侵生物请叙述我国一百种入侵生物,并谈谈对目前防范的一些看法?(一)我国主要入侵生物1)哺乳类(Mammals):獭狸、麝鼠、褐家鼠2)鸟类(Birds):小葵花凤头鹦鹉、虹彩吸蜜鹦鹉、加拿大鹅3)爬行类(Reptiles):巴西龟4)两栖类Amphibians: 牛蛙5)鱼类(Fishes):鳙、鰕虎鱼、麦穗鱼、食蚊鱼、胎鳉、鲈、鲢6)甲壳类(Crustaceans):克氏螯虾7)软体动物Mollusks: 福寿螺、非洲大蜗牛8)昆虫(Insects):白蚁、松突圆蚧、美国白蛾、蔗扁蛾、湿地松粉蚧、美洲斑潜蝇、稻水象、美洲大蠊、德国小蠊、苹果棉蚜、葡萄根虫9)线虫Nematode: 松材线虫10)真菌(Fungi):甘薯长喙壳菌11)野生动物疾病Wildlife Diseases: 鲑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12)植物(Plants):土荆芥、水花生、刺花莲子草、西番莲、苋属植物、仙人掌、假连翘、刺茄、美洲车前、异檐花、藿香蓟、豚草、白酒草属、一年蓬、紫茎泽兰、薇甘菊、北美一枝黄、大米草、毒麦、水葫芦、水花生、五爪金龙、红瓜、马缨丹、五叶地锦、三裂蟛蜞菊、花猫爪藤、三裂蟛蜞菊、蓖麻、银胶菊、心叶落葵薯、黄花草木樨、白香草木樨、棒叶景天、蔓马缨丹、假韭、苇状羊茅、大花老鸦嘴、飞机草、单刺仙人掌、赛葵、梯牧草、地毯草、节节草、毛花雀稗、铺地狼尾草、莠狗尾草、苏丹草、多花黑麦草、球茎大麦、紫花苜蓿、熊耳草、蛇目菊、大花金鸡菊、矢车菊、万寿菊、裂叶牵牛、圆叶牵牛、紫茉莉、含羞草、铜锤草、大麻、含羞草决明、决明、土人参、望江南、美洲商陆、野茼蒿、菊苣(二)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布的在中国危害比较大的入侵物种的一个名单[1] 。
分别在2003年和2010年分2批发布,共35个物种。
[1]保守统计,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范围内,中国的入侵物种有488种,其中植物265种,动物171种,菌类微生物26种。
我国主要入侵植物概述3160100227 杨俊涛摘要:区域间生物入侵是指国家内部不同区域间物种入侵所引发的危害。
由于我国生态系统错综多样,国内人员、物品流动频繁且不易监控,因此区域间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十分严峻。
生物入侵是当今世界三大难题之一,中国也是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危害最大的国家之一。
入侵中国的生物主要是以陆生植物为主,源地以美洲为主。
本文参考了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以中国主要入侵植物为出发点,分析介绍: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的特征,危害和影响,这几种植物对我国的生态影响巨大,由于没有天敌的存在,加上适宜的环境,它们繁殖速度超快,很快就泛滥成灾,对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让生物入侵广大关注,并在加深对其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防御和补救措施,不要在因无知造成更大方面的生物入侵。
关键词:入侵植物,生物入侵,危害Abstract:Regional biological invasion is refers to the different areas within countries between the hazards caused by invasive species.Because our country complex ecological system diversity, domestic frequent personnel, goods flow and not easy to monitor, so regional biological invasion has been very serious.Biological invasion is one of the three big problem in the world today, China is also subjected to biological invasion in the world one of the most harmful.China is the main terrestrial plants on the biological invasion, the source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americas.This article refer to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announced the first batch of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the main invasive plants in China as a starting point, analysis is introduced: violet bine ze LAN, mikania micrantha, alternanthera, ragweed, darnel, qingjiao rice grass, the airplane, crassipes (water hyacinth), fake sorghum grass characteristics, harm and influence for biological invasion of the general attention,These plants had a huge impact on our country's ecology, as a result of the existence of have no predators, coupled with a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they are breeding super fast speed, will soon be overrun,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 to our country. And on the basis of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its defense and remedial measures accordingly, don't be in more aspects of the biological invasion caused by ignorance.一.引言由于18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整体,但随着开辟者而来的是他们当地的物种,而每个区域的生态环境经过千百年的演变,早已形成了稳定的生态系统,其他物种一来就破坏了这种平衡,就会对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我们称之为生物入侵。
14个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1/14 非洲大蜗牛是大中型的路栖蜗牛,成年非洲大蜗牛的体长可以达到7-8厘米,原产于非洲,大多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是一种杂食性的蜗牛,以农作物、蔬菜、花卉等为食,可以传播疾病,是许多寄生虫和病原菌的宿主,繁殖及其迅速,被列为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2/14 巴西龟又叫巴西红耳龟,因在其头顶后部两侧有两条红色粗条纹,因此而得名,是一种水栖龟类,原产于北美洲,由于其具有药用、食用、观赏价值被引进到中国,且巴西红耳龟价格低廉、饲养容易,使得其来到中国就被大肆养殖和贩卖,由于其繁殖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竞争能力强,没用多长时间就成为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
3/14 牛蛙因其洪亮的叫声而得名,原产于北美洲,1959年被引进到我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食量巨大,成蛙捕食小鱼、小虾、等无脊椎动物,蝌蚪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为食,很容易破坏食物链的稳定性,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但其本身是一种大型食用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中国吃货们的喜爱。
4/14 福寿螺是一种软体动物,从外观上看与田螺极其形似,但是它们的体型要比田螺大的多,原产于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食性广、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物种,于1981年被引进到中国,但由于养殖过度被放生到大自然中,对当地农业有着极大的危害,若食用不熟的福寿螺,还会引起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
5/14 清道夫鱼又叫下口鲶,原产于巴西、委内瑞拉等地,它们全身灰黑色、有黑白相间的条纹,口部位于下位,作为观赏性的鱼类被引进到我国,但是由于其食性杂,加之没有天敌,野外生存能力极强,所以被放生到野外以后就迅速繁殖,它们主要以水底的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爱吃其它鱼类的卵,所以又有“鱼卵杀手”的称号。
6/14 小龙虾又叫克氏原鳌虾,形似虾而外壳坚硬,体长在6-12厘米之间,长有狭长的螯,是一种淡水经济的虾类,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但是由于其食性杂、繁殖迅速、适应能力强,成为了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优势物种,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我国生物入侵者有哪些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我国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
的麻烦,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态势十分严峻。
目前我国可以确认的入
侵物种有754种。
其中大面积发生并导致较严重生态危害的种类多
达上百种,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上千亿人民币。
第一批: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
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第二批: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凤眼莲。
凤眼莲,也叫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害草。
第三批水葫芦。
这个特种的繁殖迅速,常大面积的爆发,引起河道堵塞、影响航运、阻碍排灌、水环境的剧烈变化、水体富营养过程加速,并引发新的生态灾害,是造成江河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
由于水葫芦覆盖水面,形成优势物种,压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剥夺了其它水生物种的“生存权”。
水葫芦的快速“疯长”需要消耗大量水分和水中氧气,直接威胁鱼类的生存。
在水葫芦入侵并泛滥成灾的淡水域,那里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一些乡土物种(包括水生动物和植物)几乎濒临灭绝。
中国从北到南5 500 km,东到西5 200 km,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Wang Sung et al. 1997)。
这种自然特征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中国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
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
公元前四世纪,由数段民间通道相连接,形成““蜀-身毒(即印度)道”,这条古道从成都经云南的腾冲,通过缅甸北部到印度。
原产非洲的酸豆(Tamarindus indica)在上述范围内广泛栽培和归化,云南元江河谷就有巨大的酸豆个体。
在中国西北部,汉代时的"丝绸之路"从渭河流域通过中亚各国,与土耳其东部相连接。
公元前100多年,汉朝使者张骞和他的助手从中亚带回葡萄(Vitis vinifera)、紫苜蓿(Medicago sativa)、石榴(Punica granatum)、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等等经济植物的种子。
北宋期间,泉州和广州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主要港口。
芦荟(Aloe barbdensis,或A. vera var. chinensis)在此期间第一次有活植物的记录。
它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现于华南的沿海地区归化。
1645年伽马航线开辟后,西欧各国的人到印度、东南亚各地,将不久前从美洲收集的物种带去,而旅居这些地方的华侨将一部分种,如甘薯(Ipomoea batatas)、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及西番莲(Passiflora coerulea)等经济植物转引到中国。
1624至1662年荷兰人占领台湾期间,曾将一些美洲种类,如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等引进台湾,上述种类中的大多数后来归化为野生植物。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香港、广州、厦门、上海、青岛、烟台和大连等海港成为外来杂草进入中国的主要入口。
例如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于1857年在香港,小白酒草(Conyz canadensis)于1862年在山东烟台,一年蓬(Erigeron annuus)于1886年在上海分别出现,然后向内地蔓延。
而栽培植物的引种和逸生地点比较不规则,例如法国传教士曾将欧洲的荆豆(Ulex europaeus)引种到四川城口教堂附近后大量逸生(Wei Zhi and Wei Siqi, 1998)。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入境人员的增加,促进了外来物种的引入。
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加速了中国境内物种在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外来物种在中国的扩散。
许多入侵物种在全面入侵以前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新环境,因此新到达中国的入侵种的全面影响可能过一段时间才能感觉到。
从美国和中国相似的地理条件来看,美国的外来种入侵现状预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
美国外来种定居、扩散和危害的趋势仍在发展,已有大量有关入侵物种的文献记录(Nico and Fuller,1999;Vitousek et al. 1997;Randall and Marinelli,1996)。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我们可以预计到中国类似的情况。
虽然对外来病虫害的危害和检疫已经引起中国海关、农林部门的注意,但入侵种的概念传入中国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西方国家对入侵种问题研究较多。
已有有关外来植物、杂草、鱼类、软体动物、甲壳动物、两栖爬行类、哺乳类和野生动植物疾病等的大量研究和出版物,内容包括普遍性的入侵路径、载体、自然和人工干扰(物理、化学、气候等)的作用,以及入侵种带来的危害(Sandlund et al. 1999;Westbrooks,1998)。
然而中国除动植物检疫局列出的规定检疫物种和少数对人类经济造成极大损失的物种外,对其它的外来物种及其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较少。
目前还没有较全面的统计资料说明外来种情况、入侵种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根据文献记载和我们的初步调查,中国已知外来的归化植物有380种,隶属62科,210属。
本文主要列出了一些造成明显危害的事例。
从这些事例中对中国的入侵种问题可略窥一斑。
正文中提到的部分入侵物种,在附录一中有具体描述。
1 中国入侵种的主要特点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是外来种(exotic species或alien species)中归化(naturalized)的生物物种。
外来种的概念可参照Schwartz (1997) 的9条标准。
外来种泛指非本土原产的外域种。
本文采用的确定入侵种的标准是外域种:1)借助人类活动越过不能自然逾越的空间障碍而入境;2)当地的自然或人为生态系统中定居,并可自行繁殖和扩散; 3)对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景观造成了明显的影响,损害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中国的外来入侵种几乎无处不在,表现出:1)涉及面广。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种,到1999年底,中国共建立了1 118个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国总面积的8.62%(86 410 000 hm2)。
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入侵种;2)涉及的生态系统多。
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3)涉及的物种类型多。
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鱼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高、低等植物,小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入侵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
2 引入途径2.1 无意引入货物的进出口是外来物种进入中国的重要渠道。
据检疫部门统计:我国"八五"期间共进口粮食达6 500万吨,1996年粮食进口也超过1 000万吨。
大宗粮食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共体、阿根廷等。
随着与毗邻国家边境贸易的发展,中国与越南、泰国、缅甸、尼泊尔等国粮食贸易也有较大发展。
由于进口粮食的国别多,渠道广、品种杂、数量大,带来有害杂草籽的几率高。
从1986年到1990年9月,上海口岸进口粮食349船次,截获杂草种子近30科、100属、200余种。
根据1998的统计资料,在包括大连、青岛、上海、张家港、南京、广州等12个口岸截获了547种和5个变种的杂草,分属于49科。
这些杂草来自30个国家,随食品、饲料、棉花、羊毛、草皮和其它经济植物的种子进口时带入。
其中有170种虽然还没有归化记录,但有可能在运输和扩散过程中侵入到野外(殷连平,1998)。
从西半球进口的货物中开始出现一些亚洲种,如毛茛(Ranunculus japonicu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等种类的种子,这意味着一些杂草已经完成了它们的环球旅行和扩散。
轮船压舱水可能带入外域水生物种,这方面我国尚无深入的报道。
无意引入的病虫害在农林牧和园林等各个行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案例很多,并已经引起相关部门,包括海关检疫部门的重视。
农业病虫害美国白蛾、美洲斑潜蝇、甘薯长喙壳菌等;农业杂草,如豚草等;畜牧业害草有紫茎泽兰等;林业害虫有美国白蛾、松突圆蚧等;园林害虫有蔗扁蛾等。
2.2 有目的的引入几乎与养殖、种植有关的单位都存在大量的外地或外国物种的引进项目。
这些单位有农业、林业、园林、水产、畜牧、特种养殖业、各种饲养繁殖基地,其中大部分引种以提高经济收益、观赏、环保等为主要目的。
例如1990~1991年从台湾引进粮、油、瓜、果、菜等种苗繁殖材料共40多种(叶启贤等,1997)。
又如我国草坪草种除结缕草(Zoysia materlla)种子外,其它草的种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仅1997年进口量就达 2 000吨以上(胥晓刚等,1999)。
而我国的水产和特种养殖,引进种类也十分繁多,如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ianalus)、虹鳟鱼(S. gairdneri)、罗非鱼(Tilapia sp.)、鳗鱼(Anguilla japonica)、加州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匙吻鲟(Palyodoh pathula)、淡水白鲳(Colossoma brachypomum)、斑点叉尾鮰、条纹石鮨(Morone saxatilis)和金眼石鮨(Morone chrysops)等(邱黎明等,1994;廖国璋,1998)。
最近一些外来水生植物从水族馆逃逸。
水盾草(Cabomba caroliniana)原产于美国,现出现在浙江省的河流中(丁炳扬,2000);来自南美洲的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已在台湾归化(Li Zhenyu and Hsieh Changfu, 1996)。
尽管前一种只开花不结果,后者只有雌株,这两种都不产生种子,但它们可通过无性生殖方式迅速扩散。
有目的的引进种逃逸后给国民经济带来危害的事例比比皆是。
如水产养殖引进外域鱼种,人工养殖场引进种獭狸,农业畜禽饲养国外引进种喜旱莲子草和凤眼莲,园林观赏和水质净化引入,沿海护滩引进植物大米草等等。
中国南方大量引进优质鱼类,包括鳗鱼Anguilla japonica、加州鲈、桂花鱼、斑点叉尾鮰,并扩大养殖面积。
一些食肉性鱼类(特别以小型鱼类为食)如加州鲈、条纹石鮨和金眼石鮨等的引进和养殖,会对当地自然水体中的其它鱼类种群产生什么影响,还缺少评估。
从额尔齐斯河引入的河鲈(Perca fulviatilis)已导致新疆博斯腾湖中的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的灭绝。
3 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危害性生物入侵已对农林牧渔以及旅游业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
对于本土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产仙人掌属(Opuntia)4个种(李振宇,1999)分别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形成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很难见到。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五六十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推广,此后大量逸生。
在昆明滇池内,1994年该种的覆盖面积约达10 km2,不但破坏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损失,还严重损害当地水生生态系统(丁建清等,1995)。
3.2 摧毁生态系统原产于中美洲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仅在云南省发生的面积就高达24.7 km2,还以每年10 km的速度向北蔓延,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迹地,不但损害农牧业生产,而且使植被恢复困难(丁建清等,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