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些重大事件有所了解。
但在具体问题上,如我国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还需要通过教材的学习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的成就往往带有民族自豪感,但缺乏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领域去认识和理解祖国的伟大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的发展成就。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中认识我国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对比教学法:通过国内外对比,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我国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学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活动方案。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成就;准备相关问题,以便课堂上讨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的第11课时的内容。
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地图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3.讨论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相关的地图和文字资料。
3.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文字和图片资料,呈现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对历史变迁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变迁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5.拓展(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中国在未来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的重要性。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1课时教学设计8、活动园:观察下面的图片,你发现新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扫盲行动:保障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利✧土地改革:把地主的地分给农民✧婚姻法:倡导男女平等,保障妇女权利✧西藏和平解放9、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10、历史镜头:你知道这个小镜头展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哪一变化吗?11、人民当家作主:行使选举权到行动中。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变化,增强国家认同感。
课堂小结从教育到土地、到妇女权利、到选举权……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总结提升板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2课时教学设计✧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周恩来舌战"十六国" 显现大国风范✧清粥小菜化矛盾16、讲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7、说一说:当看到联合国总部大楼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你会想到什么?18、总结:国际舞台上的中国。
19、图片:中国在联合国的身影20、活动园:课本第81页。
21、视频:“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22、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国家从10个到180个感受先辈的外交智慧。
感受国家的发展。
课堂小结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能够保卫自己,独立自主的国家。
总结提升板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3课时教学设计6、小小分享会:✧你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了先辈们怎样的精神?✧你还知道哪些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你能说说他们的故事吗?✧现在的中国又创造出了哪些第一?✧我国为什么要自力更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第一”?7、回答:✧先辈们的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有多少科学家从海外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华罗庚的故事✧图片展示多项中国“第一”8、总结: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拥有属于自己的技术,才能摆脱对其他国家的依赖、不受制于人,才能使中国更加强大。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并且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2.掌握有关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法律法规;3.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在世界上的重要性;2.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法律法规。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保护国家地理环境的重要性;2.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出问题:中国在亚洲的哪一个位置?为什么说中国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2.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中国的位置,并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在世界上的重要性。
二、讲授重点内容1.讲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理位置紧邻俄罗斯、蒙古、朝鲜、韩国、印度等国,是一个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非常丰富的国家;2.介绍中国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领土面积等方面;3.引导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保护进行思考,并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来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4.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能力;5.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他们从小就身体力行热爱祖国。
三、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2.着重讲解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3.运用多媒体教具、实物展示、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4.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让学生从地理知识的角度认识中国,帮助他们了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性,并从保护环境的角度着眼,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爱国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并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使教学中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等方面。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的不易,理解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爱国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体会改革开放的成果。
2.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视频:准备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3.图片:收集相关图片,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喜悦氛围,引导学生感受新中国的成立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2.呈现(10分钟)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我国的发展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背后的原因。
小组代表发言: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 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 年 7 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概述1.1 教学内容本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的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
1.2 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2.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作用;3.感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1.3 教学重点1.中国的四大发明;2.丝绸之路。
1.4 教学难点1.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2.学生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理解。
二、教学步骤设计2.1 情境导入本课情境导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和严谨思维。
2.2 新知呈现在情境导入后,教师需要通过简要讲述和图片展示等方式介绍本节课内容,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有一个更直观明确的认识。
2.3 课堂互动针对本课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并收集学生们的想法和观点,在此基础之上提出问题或者给予发挥空间,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加全面深入的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知识点。
2.4 拓展延伸本节课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课外任务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如通过网络搜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巩固和扩展本节课所掌握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3.1 教学策略1.以情境为导向,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形成讨论,达到知识与技能的互动;3.发挥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作用,针对教学现场的真实情况设定合理的价值观影响角色,进一步强化课堂互动的效果。
3.2 教学手段1.图片与视频的呈现;2.情景模拟与价值观影响讨论;3.课内小组讨论和展示;4.课外小组项目研究。
四、课堂评估设计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课的掌握程度。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祖国东部的地理位置; 2. 了解祖国东部的经济发展状况; 3. 了解祖国东部的科技创新成果。
2.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运用地图拼图技巧,了解祖国东部的地理位置; 2. 运用阅读理解技巧,了解祖国东部的经济发展状况; 3. 运用调查研究技巧,了解祖国东部的科技创新成果。
3.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2. 弘扬自豪感和归属感; 3. 提高科技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祖国东部的地理位置;2.了解祖国东部的经济发展状况;3.了解祖国东部的科技创新成果。
2. 教学难点1.运用调查研究技巧,了解祖国东部的科技创新成果;2.合理进行课堂讨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问从哪里可以找到祖国的地图,要求学生们观察地图,找到我们学校所在的位置;2.展示大红色祖国地图,要求学生们找到中国东部的地理位置,观察潍坊所在的位置。
### 2. 讲授 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阅读教师给学生们分发相关阅读材料,鼓励学生们大声阅读文章。
阅读结束后,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们仔细了解祖国东部的经济发展状况。
2. “科技创新成果调查” 教师组织学生们分组,手把手教学生们如何开展调查,发放调查问卷,并且进行相关的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们详细了解祖国东部的科技创新成果。
### 3. 讲评 1. 查对阅读材料的答案教师分析难点,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2. 带领学生们总结调查成果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课堂讨论,讲述各组的调查结果,让每个组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
### 4. 练习要求学生们根据调查情况,展开相关的练习,鼓励学生们自主设计调查问题,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展开深入调研,总结所获得的结论。
四、教学资料1.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2.大红色祖国地图;3.“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相关阅读材料;4.调查问卷。
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优秀教学设计材料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是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的内容,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的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祖国的成就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此外,学生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图片、案例等教学素材。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图片,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理解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和国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中国的情感。
三、教学内容1.通过学习《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了解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
2.学习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对中国的情感。
四、教学步骤与方法步骤一: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思考。
步骤二:课文阅读与分析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在阅读后回答指定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步骤三: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对中国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最深入的情感。
步骤四:知识深化与拓展1.利用多媒体和互动活动,扩展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并对其产生更深的认识。
步骤五:小结与反思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重点强调中国的文明历史和国家地位。
2.学生个体反思,思考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情感融入到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价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收集学生的情感表达作业,评估其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和思考深度。
六、板书设计•教育目标:了解中国文明历史,激发对中国的情感•重要内容: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方法:导入新课、课文阅读与分析、情感教育、知识深化与拓展、小结与反思•教学评价与反馈:观察参与度和表达能力、情感表达作业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导入新课、分组讨论和竞赛等,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案及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二课时班级:_____ 课时:_____ 课型:______一、教材分析本课题设置了三个板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保家卫国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扬眉吐气”。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话题旨在向学生介绍了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
“保家卫国独立自主”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建国初期保家卫国的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介绍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外交成就。
“自力更生扬眉吐气”这个话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国家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建国后中国面临的困难和发生的巨大变化了解不多,更多的是借助影视作品知道了一些零星历史故事,但是对于新中国建立的意义以及给新中国的人民乃至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对新中国发生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以及新中国的奋斗历程也缺乏全面了解。
所以通过本课三课时教学,教师重点要让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感受各族人民是如何百折不挠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的。
三、教学目标1.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意义。
2.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政治、外交事件及其意义,明白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发生的外交事件,知道新中国的地位的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抗美援朝为什么叫保家卫国。
五、教学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故事和历史资料。
学生准备:了解抗美援朝英雄的故事。
(一)视频导入视频引入:观看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的宣传视频。
引新课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保家卫国独立自主(二)保家卫国1.战争开启:阅读教材第79页内容,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生活开始发生巨大改善。
但好景不长,朝鲜内战爆发,美军乘机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决策。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展示了新中国的辉煌历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其原因等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国家地位、国际形势等方面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教学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发展变化。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针对性的问题,准备PPT。
3.提前给学生分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
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通过PPT展示相关数据、图片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发展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我国取得成就的原因及其意义。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11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3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出示照片: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
1.提问:图片反映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2.旧中国是什么样的?
师: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中国遭受战争之苦。
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此时此刻他们最最希望的,最最渴望的是什么呢?
过渡:不再打仗,幸福生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新的国家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又需要哪些准备工作呢,这节课…)
二、理解政治协商会议
师:一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什么叫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各民族党派的代表来共同商讨国家大事的会议。
简称政协会议。
)第一次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因此,这个提议得到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热烈响应。
三、知道国旗、国微、及国歌知识
(1)国旗:样子、象征意义、国旗故事国旗样子: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星的中心。
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
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五角星用黄色是为着在红地上显出光明,黄色较白色明亮美丽,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在形式上也显得紧凑美观。
国旗制作者:1949 年 7 月,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人民日报》上登载了征求国旗图案的启事,立即得到公众的响应。
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工作的青年曾联松,看到启事后,设计了一面国旗,他的定稿是:红色的底色,旗面左上方一个黄色的大五角星里含镰刀斧头,大五角星右方四颗小的五角星各有一个角尖对准大五角
星的中心。
这幅图案寄到了北京。
筹备会从许多国旗方案中,注意到了曾联松的图案,后来将大五星中的镰刀斧头去掉后,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安门广场的上空。
(2)国徽:样子、象征意样子:中央是国旗下的天安门,周围是齿轮和谷穗象征意义:(天安门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传统和革命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齿轮和谷穗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联盟。
)它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标志着中国人民自椅适运动以来的亲民主义革命斗争的胜利和工人阶级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尊严。
(3)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1935 年,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中华民族危亡的关头,他们创作了这首歌曲,激励人民奋起抗战,保卫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数十年来;这首歌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激发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在 1949 年9 月召开的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国会议上,把这首歌曲定为代国歌,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居安思危的思想。
1982 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会议通过决议,确定为正式国歌。
总结:国旗、国歌、国徽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重国旗、国歌和国徽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
我们每一个小朋友从小就要树立热爱国旗、国歌、国徽的思想,在这种爱国主义思想的激励下努力学习,顽
强拼搏,长大后要报效祖国,力争为国旗添彩、为国徽争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播放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赵、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提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去干什么?”。
2、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没有因此放弃对中国的侵略野心,美国利用朝鲜战争之机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在这严峻的考验面前,年轻的共和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二、了解中国志愿军
1、读读活动园师: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2、教师小结。
通过影片、图片,讨论,让我们认识到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阅读相关链接播放有关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后期战况,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讲话,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受到热烈欢迎情景的历史影视资料片段,让学生感受志愿军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和抗美援朝战争后的喜悦。
思考:抗美援朝的胜利代表着什么?
四、学习新中国的外教政策
1、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这过过程中发生了几件大事件,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看一看。
2、中缅、中印联合声明。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3、万隆会议。
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体现出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包容尊重。
4、中国重返联合国。
1971 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并成为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高。
五、外交故事议一议
1、分享新中国成立后的其他外交故事。
2、读一读已经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列表。
第三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成就。
今天我们看看 1949 年之后国家是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都需要从外国进口。
国内的工业和农业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人事如何自力更生,扬眉吐气的。
二、互动交流,工业史上的“第一”
1、昨天请大家去查了查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取得的许多个第一,下面请同学上来交流。
2、我们的课本上也提到了两个第一,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
川藏公路第一辆汽车过渡:但是大家要知道,这许多个“第一”发生的基础是一个刚刚经历多年战乱,积贫积弱的国家。
三、从“贫油”到产油国
学习从“贫油”到产油国的变化故事:
1、什么石油?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
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石油。
2、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石油年产量不过 12 万吨。
因此,早在 1922 年,美国一家石油公司就对中国做慢的做出了贫油的结论。
随着 1959 年 9 月大庆第一口井喷油,大庆、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相继发现和开发,改写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一下就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3、这种局面是怎么扭转的呢?阅读 p95 活动园。
4、交流:王进喜、李四光的事迹
5、小结:靠着这些英雄们,我们到 1965 年实现了石油自给。
四、第一颗原子弹的故事
1、什么是原子弹?
2、为什么需要研制原子弹?
3、默读邓稼先的故事,交流:什么地方最令你感动?
4、相关链接:结合航天特色,讲述航天方面从无到有的成就。
五、模范人物故事汇,小结本课
1、齐读 p97 第 1-2 节。
2、结合上学期的学雷锋活动,召开故事汇,交流模范人物的故事。
3、齐读 p97 结语
4、小结本课:我们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吃立在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