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发展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63.48 KB
  • 文档页数:2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海螺集团简介 (2)

(一)公司简介 (2)

(二)公司产品介绍 (2)

二、我国水泥行业发展概况 (3)

(一)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3)

(二)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特点 (4)

三、海螺水泥发展模式 (4)

(一)奏响品牌崛起的“三部曲” (4)

1.“双跨战略”让海螺发展插上翅膀 (4)

2.“T”型战略催生水泥行业“海螺模式” (4)

3.产业布局步伐从国内迈向国际 (5)

(二)关键成功因素 (6)

1.坚持技术创新 (6)

2.成本优势明显,管理水平较高 (6)

四、海螺水泥相关资料 (7)

(一)组织架构 (7)

1.组织结构图 (7)

2.部门职能 (7)

(二)员工情况 (9)

(三)主要财务数据 (10)

五、财务分析 (11)

(一)成长分析 (11)

1.销售收入增长走势 (11)

2.分产品成长分析 (11)

3.分地区成长分析 (12)

(二)盈利分析 (12)

1.盈利性总揽 (12)

2.产品销售毛利 (13)

3.地区销售毛利 (14)

(三)现金流分析 (14)

1.现金流均衡性分析 (14)

2.资金来源 (14)

3.资金用途 (15)

(四)运营效率分析 (15)

1.总体运营效率分析 (15)

2.运营资产健康度分析 (15)

3.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分析 (16)

4.存货结构分析 (16)

(五)资本结构分析 (17)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7)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7)

3.负债结构分析 (18)

一、海螺集团简介

(一)公司简介

1997年9月1日,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其所属的宁国水泥厂和白马山水泥厂与水泥生产经营的相关资产出资,独家发起成立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泥及商品熟料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产销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应商。

公司拥有两支股票:1997年10月21日,海螺水泥 H 股(0914)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成为我国水泥行业首家在境外上市的水泥企业;2002年2月7日,海螺水泥 A 股(600585)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截至2009年12月31日止,公司已拥有76家控股子公司,4家合营公司,3家参股公司,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公司生产线全部采用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技术,具有产量高、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环境保护好等特点。三条日产10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代表着当今世界水泥行业最先进的水平。

公司在华东、华南地区拥有丰富的优质石灰石矿山资源,含碱度低,碳酸钙含量高,为生产高品质低碱水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材料;公司生产全部采用新型干法旋窑工艺技术,装备先进,实现了从矿石开采到码头装运的全程自动化控制,按照ISO9001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进行质量管理和监控;依据完备的铁路、陆路及水路运输系统,形成了“熟料基地--水泥粉磨站”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和庞大的市场营销网络。

“海螺”牌高等级水泥和商品熟料为公司的主导产品。“CONCH”商标被国家商标局认定为驰名商标,“海螺”牌水泥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免检产品,长期、广泛应用于举世瞩目的标志性工程,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磁悬浮列车(轨道梁)、连云港田湾核电站、浦东国际机场、海沧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工程。同时,产品现已出口美国、欧洲、非洲、亚洲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公司产品介绍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水泥生产和销售。产品分类有三种:32.5标号水泥、42.5标号水泥和水泥熟料。由于水泥熟料是制造水泥的重要原料,公司生产的熟料先供自身生产使用,富余部分出售给其他公司的粉磨站。从收入的构成上看,三种商品的比例是稳定的:从生产工艺上,生产吨熟料的原料配比为:标准煤124公斤、石灰石1.7吨、电65度以及人工成本

和设备折旧;生产吨32.5标号水泥需要:水泥熟料0.7-0.75吨、混合材0.25-0.3吨、电65度;生产42.5标号水泥需要:水泥熟料0.85吨、混合材0.15吨、电35度。

从产品的去向上,32.5标号水泥价格低廉,产品特性稍劣于42.5标号水泥,主要用于农村;42.5标号水泥主要用于基建和房地产。

二、我国水泥行业发展概况

(一)我国水泥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我国水泥工业在经历1992-1995年的高速发展后,199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低水平总量过剩,一度陷入困境。1998年从低谷中开始爬坡,增长速度逐年提高,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世界水泥工业进入了一轮快速发展时期,水泥产量突破了此前稳定缓慢增长的势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受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水泥工业继续保持了高速的发展。到2006年底,我国水泥制造业扭转了亏损态势,2010年,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势头良好,行业规模持续扩大。

20世纪末,煤炭价格上涨压力在不断增大,另外,国家积极稳妥地推进石油、天然气、水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步伐在加快,煤电成本在水泥制造成本中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水泥制造业的成本上涨压力在不断加大,行业成本增长相对较快,成本控制已经成为水泥生产企业竞争的核心。

同时,针对我国水泥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国家对水泥行业的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2006年9月,国家对水泥行业出口退税实施了第一次调整,出口退税率降低至11%;2007年6月18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低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规定自2007年7月1日起,取消水泥及部分高耗能产品出口退税,进一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出口。同时2006年发改委颁布实施的《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水泥产业政策和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具体措施推动了2007年水泥工业企业重组、并购、联合加快。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了《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水泥行业也成为被重点整治的行业之一,业内人士一般称之为“38号文”。文件指出,对2009年9月30日前尚未开工水泥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不符合上述原则的项目严禁开工建设。这些政策都表明国家对污染严重的落后产能的水泥企业淘汰力度在不断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