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儿脾胃保健常识及补脾措施

婴儿脾胃保健常识及补脾措施

婴儿脾胃保健常识及补脾措施
婴儿脾胃保健常识及补脾措施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1031127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又称积滞。与西医学消化不良相近。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暑湿易于困遏脾气,发病率较高。小儿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以婴幼儿多见。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脾胃虚弱,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故前人有“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之说。《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所记载的“宿食不消候”、“伤饱候”是本病的最早记载。其后《活幼心书》和《婴童百问》又分别提出了“积证”和“积滞”的病名。

《保婴撮要·食积寒热》说:“小儿食积者,因脾胃虚寒,乳食不化,久而成积。”明确指出了小儿食积的发生原因。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内积,损伤脾胃。病机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食积可分为伤乳和伤食。伤于乳者,多因乳哺不节,食乳过量或乳液变质,冷热不调,皆能停积脾胃,壅而不化,成为乳积。伤于食者,多因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饱食无度,杂食乱投,生冷不节;食物不化;或过食肥甘厚腻、柿子、大枣等不易捎化之物,停聚中焦而发病。正所谓“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乳食停积中焦,胃失和降,则呕吐酸馒不消化之物;脾失运化,升降失常,气机不利,出现脘腹胀痛,大便不利,臭如败卵;或积滞壅塞,腑气不通,而见腹胀腹痛,大便秘结之症。此属乳食内积之实证。

食积日久,损伤脾胃,脾胃虚弱,运纳失常,复又生积,此乃因积致虚;亦有先天不足,病后失调,脾胃虚弱,·胃不腐熟,脾失运化,而致乳食停滞为积,此乃因虚致积。二者均为脾虚夹积、虚中夹实之候。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乳食不思或少思,脘腹胀痛,呕吐酸馊,大便溏泻,臭如败卵或便秘。

2.烦躁不安,夜间哭闹,或有发热等症。

3.有伤乳、伤食史。

4.大便检查,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或脂肪球。

二、鉴别诊断

厌食为喂养不当,脾运失健所致。除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外,一般无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之症。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伤乳、伤食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的婴儿发病者为伤乳,呕吐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乳凝块;普通饮食的幼儿发病者为伤食,多有较明显饮食不节史,呕吐物或大便中可见较多的食物残渣。

2.辨虚实病程短,脘腹胀痛拒按,或伴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病程较长,脘腹胀满喜按,神疲形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二、治疗原则

乳食内积之实证以消食导滞为主。脾虚夹积之虚中夹实证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为法,积重而脾虚轻者,宜消中兼补法;积轻而脾虚甚者,则用补中兼消法,扶正为主,消积为辅,正所谓:“养正而积自除”。

食积的治疗,除内服药外,推拿及外治疗法亦常运用。

分证论治

1.乳食内积

证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腻。

分析:乳食内积,气机郁滞,故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胃肠不适,则夜卧不安,烦躁哭闹。中焦积滞,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腐秽壅积,脾失运化,则大便秽臭。中焦郁积化热,则有低热,肚腹热甚。舌红苔腻为乳食内积实证之象。

治法:消乳消食,化积导滞。

方药: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于、麦芽消食化积,陈皮、香附、砂仁理气消滞,茯苓、半夏健脾化湿、消胀除满,连翘清解郁积之热。脘腹胀满疼痛加厚朴、枳实行气消滞宽中;便秘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3.酒糟100g,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放腹部热熨,每日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脾虚夹积者。

四、饮食疗法

1.白萝卜500g,切成细丝挤出汁,炖热后内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于食肉过多而致的食积。

2.槟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锅,水煎20分钟,取汁加白糖适量调味。每日数次,代茶饮。用于小儿食积兼有气滞者。

五、推拿疗法

推揉板门100次,清大肠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阴阳50次,摩腹2分钟,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节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内积者,加掐四缝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缝。脾虚夹积者,加补脾土100次,运水人土100次。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食品宜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2.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应偏食、杂食,合理喂养。

3.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二、护理

1.饮食、起居有时,不吃零食,纠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乱服滋补品。

2.呕吐者可暂禁食3-6小时,或给予生姜汁数滴,加少许糖水饮服。腹胀者揉摩腹部。可用粟米饭焦锅巴,研细粉。每次5—log,每日2次,用糖开水冲调服,有助运消食之功。

[文献摘要]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夫乳与食,小儿资以养生者也。胃主纳受,脾主运化,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可免积滞之患。若父母过爱,乳食无度,则宿滞不消而疾成矣。”

《幼幼集成·食积证治》:“夫饮食之积,必用消导。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作痞,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愈虚衰,因而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导之……若积因脾虚,不能健运药力者,或消补并行,或补多消少,或先补后消,洁古所谓养正而积自除。故前人破滞消坚之药,必假参术赞助成功。”

[现代研究]

张介安,蔡根兴.消食散治疗小儿食滞1000例.辽宁中医杂志1982;6(8):15

用消食散(厚朴、茯苓、陈皮、广木香、槟榔、神曲、谷芽、麦芽、石斛、灯心)加减治疗小儿食滞1000例。兼有风寒加苏叶、荆芥;兼有风热加金银花、连翘;兼有暑湿加藿香、佩兰、香薷;食滞发热加生石膏、连翘;脾虚食滞去厚朴、槟榔,加人参、白术、莲子.结果:痊愈914例,好转57例,无效29例。1—3天治愈569例,4—7天治愈290例,8天以上治愈112例。

--------------------------------------------------------------------------------------------------------------------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健脾剂治疗,对照组用婴儿健脾散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 %和80.0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健脾剂;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儿科临床常见之症,它以不思饮食,见食不贪,伴随体质量下降,多汗,发稀,色黄不泽,易感冒为特征,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近3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健脾剂治疗该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符合厌食症诊断标准且年龄在1~6岁的患儿共100例,男60例,女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差异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

1.2 诊断标准

西医参照吴瑞萍等主编的《实用儿科学》。长期食欲不振,见食不贪,进食量较前减少1/3~1/2以上。发病2周以上,排除其他疾病。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脾胃气虚夹积证:厌食或拒食、腹胀,面色少华或萎黄,精神稍差,肌肉松软或形体消瘦,大便不成形或夹不消化物,舌质淡,苔白,脉无力。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健脾剂健脾益气、开胃平肝。药用:炒柴胡6 g、赤芍6 g、苏条参10 g、白术6 g、莲子10 g、薏苡仁10 g、白扁豆10 g、淮山药10 g、砂仁3 g、乌梅1枚、钩藤6 g、鸡内金3 g、苍术6 g、甘草3 g。易患呼吸道感染加黄芪10 g、防风6 g;多汗加煅龙骨10 g、煅牡蛎10 g;大便秘结加沙参10 g、麦冬10 g、玉竹10 g;脘闷作恶加藿香6 g、白豆蔻6 g;腹胀痛加木香3 g、厚朴6 g。水煎服,每日1剂。

对照组口服婴儿健脾散(广东宏星集团股份公司宏星制药厂生产,批号060202)治疗,0~1岁0.25 g/次,2~3岁0.5 g/次,4~6岁1.0 g/次,每日2次。

两组均连服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痊愈:食欲与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显效:食欲明显恢复,食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有效:食欲有所恢复,食量未恢复到正常水平的3/4。无效:食欲与食量无改善。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体会

小儿厌食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作为一个症状出现在其他疾病中。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亦为人之枢纽,脾胃失调则人之受纳(即饮食入胃)功能、腐熟(消化)功能、分清降浊(吸收排泄)功能必受影响,故而出现厌食症。《幼幼新书·乳食不下第十》载:“脾脏也,胃腑也,脾胃二气合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互调,则谷化而能食。”该书《肌肤羸瘦第十二》又载:“儿羸瘦,不生肌肤,皆脾胃不和,不能饮食。”引起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多由于饮食不调、喂养不当、药物影响、脾胃虚弱及疾病影响所致。其中以饮食不调、喂养不当、脾胃虚弱最为常见。病机主要是脾胃功能障碍。小儿厌食症治疗的关键在脾胃,结合小儿“脾常不足,肝常有余”的生理特点,所创制的健脾剂中炒柴胡、赤芍、钩藤平肝;苏条参、白术、苍术健脾益气;莲子、薏苡仁、白扁豆、淮山药、砂仁开胃醒脾;乌梅滋养胃阴;鸡内金消食导滞;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开胃平肝之功。健脾剂治疗小儿厌食症效果显著,值得同行借鉴。

111------------------------------------------------------------------------------------------

石效平:这个孩子从她说的情况还是属于脾胃虚弱的类型。因为小儿腹泻有很多原因,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弱。中医认为小儿的一个特点,就是本身小儿的消化功能没有健全,他们的消化能力特别的差,如果生后调理的不好,很容易发生腹泻。我不知道她为什么用过很多方法都不好,我觉得这种症状中医疗效一般都不错,如果她在北京我可以帮她看看。治疗方法一个就是吃中药、一个就是小儿推拿,或者是选一种方法,或者是两种方法一起用都挺好。因为这个年龄正是小儿生长发育最好的时期,长期不治疗的话会影响小孩儿的发育,我建议他尽快治疗。

主持人:那他平常的饮食上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适当增加哪方面的东西,会对他的身体有帮助?

石效平:像这种反复腹泻一个是尽量吃一些稀的、软的、热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另外建议多吃一点水果和蔬菜。

--------------------疯言?快语?

“吾一生民间业余从事中医儿科临床,至晚年到省城事医,愈感小儿发病率不断增高,体质日趋下降。洞察见闻,千奇百怪。触目神伤,见怪不怪。深思溯源,心绪烦闷。深恶痛绝,感慨万千,则愤然疾书……”这是他博客上的一篇文章。记者就是因为这篇文章才决定来采访他的。“小儿发烧咳嗽是常见病。现在呢?稍有咳痰或发烧,一进医院概以肺炎论治。施治之法,皆以输液抗生素升级使用,进口的最好。施治之果,不烧了,咳痰减轻了,回家去调养吧!时隔不长又犯病了,再去医院还是这个定理和公式。更见甚者,施治中出现腹泻的,或咳痰加重的……就说脱水了,已转变为哮喘、肝肾损坏、转氨酶高、支气管扩张、心衰……于是让转院或下病危通知书。有从美国回来看病的人说,美国人非常爱吃中国菜,遇节日他们请美国人吃饭,美国人说,我们国家把限制使用抗生素定为法律执行,你们国家怎么还在滥用!现在小儿肺炎多得几乎普及了,于是又发明了预防肺炎的疫苗新药,注射一次185元,而且还要连续注射——这才是医学的不断进步吗?“说不定以后中国的鸡下蛋都要剖腹了,因为这也是‘科学’。不是吗?现在产妇一进医院都让剖腹,理由真多,胎位不正、胎儿肥大……试问鸡下蛋有大有小,牛犊有肥有瘦都得剖腹吗?动物不懂得科学可它们遵循了自然规律。现在的一个妇产科主任抵不住从前农村的半个接产婆,接产婆还能处理立生、横生等难产问题。为啥现在都要剖?答曰:简便、挣钱,这就是所谓的‘科学’的另一面。把中医提倡的‘简、便、廉、验’的廉变成了‘挣钱’——这也是改革吗?“有的小孩大便秘结,医院竟然让做手术截一段肠子,我建议这些医学专家们,干脆一次到位,把直肠和食道直接缝成一体,变成直线若何?再拉不下时,则可以用棍棍捅一下,这不更方便了吗?我的临床有限,一生却未遇到一个通过中医综合疗法治不愈的便秘。我所知,中医史上还未见到一例拉不下便要做手术切肠的——这也可能是现代医学的发达吧?”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