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0
一、总体目标及工作要求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
因此,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保障饮水安全;2.加强对饮水源的监测和治理,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3.加强对农村居民饮水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饮水设施的正常运行。
二、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1.建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时间:第一年内容:成立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并建立相关制度和机制,招聘专业人员负责监测水质、卫生等工作;2.加强对饮水源的监测和治理时间:第一年至第三年内容:对农村饮水源进行定期监测,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加强对农村居民饮水设施的监督管理时间:长期内容:定期对农村居民饮水设施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设施进行整改,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三、组织架构及人员配备1.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设置站长一名,副站长一名,技术人员若干人;2.相关专业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管理能力。
四、资金及物资支持1.拨款: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经费支持;2.物资:根据实际需要,购置监测设备、治理设备等。
1.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向;2.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的宣传推广,提升农村居民对饮水安全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的建设对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促进农村发展。
愿我们的工作计划能够得到全体工作人员的认可,并顺利实施。
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农村饮水安全一直是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课题,保障农村人民的饮水安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2024年,我们将继续努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
二、目标202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实现所有农村人口饮水安全。
三、任务1.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a. 建立健全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制度,制定优化饮水水源保护区划规划。
b. 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质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c. 加强对地下水开采和利用的管理,推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2. 改善农村饮水设施建设a. 继续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建设,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覆盖更多农村地区和人口。
b. 加强农村自来水管网的建设,提高管网覆盖率和供水稳定性,解决农村用水难题。
c. 鼓励农村家庭安装家用净水设备,提高居民自主净化水质的能力。
3. 提升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水平a. 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监管力量和能力。
b. 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供水设施的运维和维护工作,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的稳定。
c. 加强农村饮用水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提高饮用水治理和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政策支持1. 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投入,优先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2. 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治理力度。
3.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农村饮用水治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五、组织机制1. 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协调和监督。
2. 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专班,负责具体的工作推进和执行。
3.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合作和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六、督查和评估1. 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督查机制,定期对相关工作进行督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附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一、编制依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计划“十一五”期间解决6000~800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完成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减半任务;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本大纲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主要任务(一)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及分布范围、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提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二)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分阶段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措施。
(三)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建设内容、投资计划,以及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基本要求(一)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领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建议成立由水利、卫生、环保、国土资源、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工作。
(二)各省水利部门要根据本工作大纲和当地需要,对调查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
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及咨询专家要由水利、卫生等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三)调查资料要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更改;规划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对有关的基础资料要妥善保存。
(四)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分阶段完成。
反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逐级把关。
(五)规划水平年:以2004年为基准年,2010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村级安全饮水工作计划一、背景介绍村级安全饮水工作是指通过改善村庄及农户自来水、井水、山泉水等供水条件,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
饮水安全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因此,加强村级安全饮水工作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作目标1. 提供清洁、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源,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2. 完善村级饮用水设施,确保供水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3. 加强饮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和水质监测意识。
4. 健全村级安全饮水工作机制,确保长期可持续发展。
三、工作内容1. 资金筹措在实施村级安全饮水工作中,需筹措一定的资金用于改善饮水供应设施、水质监测设备的采购和宣传教育活动。
可以利用政府资金、社会投资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等资金渠道,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2. 饮水水源调查通过对村级饮用水水源的全面调查,了解农村饮水水源情况以及各种潜在的水质污染源,为改善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3. 饮水设施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对村级供水设施进行改造和提升,包括修建新的自来水管网、改善井水水源、修建水窖、山泉水过滤装置等。
同时,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供水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4. 水质监测建立村级水质监测系统,定期对供水源水质进行监测,确保供水符合卫生标准。
并将监测结果向村民公开,提高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和监测意识。
5. 宣传教育加强村级饮水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水质知识普及、饮用水消毒操作技能培训等活动,提高居民对饮水安全的认识和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能力。
6. 饮水管理机制建设建立村级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规范和责任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形成协同推进饮水安全工作的机制。
四、工作措施1.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村级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立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防控水质污染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
农村饮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农村饮水安全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健康的重要工作。
为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制定一份农村饮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是非常必要的。
一、总体目标本计划的总体目标是确保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建设具有长期稳定保障能力的饮水工程,使农村居民能够方便、安全地饮用洁净水。
二、任务分工1.政府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加强项目管理,做好统筹协调工作。
2.水利部门:负责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做好饮水工程的选址、设计、施工和运维工作。
3.环保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测水质情况,做好污染源的防治工作,保证供水系统的水质安全。
4.卫生部门:负责饮水工程的卫生监管,做好卫生宣教工作,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卫生意识。
5.各级农村组织:负责发动农民参与饮水工程建设,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农民的参与度和自觉性。
三、重点工作1.加强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村饮水设施的建设和更新速度,确保饮水工程的完善和长期运行。
2.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制度和机制,明确各责任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
3.加强技术支持: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先进的饮水工程技术,提高饮水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加强水源保护:加强对饮水水源的保护和管理,严禁污染源进入饮水系统,保证饮水水源的洁净。
5.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农民饮水安全的自觉性。
6.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饮水工程的施工、运行和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加强对饮水工程的监督,确保饮水安全。
四、保证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要求。
3.加强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更新资金,确保饮水工程的稳定运行。
农村饮水实施方案编制提纲一、前言农村饮水安全一直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解决农村地区饮水困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农村饮水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背景分析1.农村饮水安全形势近年来,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供水设施老化、水质不达标等,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2.政策法规及相关文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和文件,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目标与原则1.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饮水实施方案,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2.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全民参与、质量保障。
四、实施方案1.基础设施建设(1)更新改造老化供水设施,确保供水设施的安全可靠性。
(2)加大对农村自来水管网建设的投入,完善农村自来水供应体系。
2.水质监测与治理(1)加强对农村饮水水质的监测与评估,确保农村饮水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加强对农村饮水水源的治理,保护农村饮水水源的安全性。
3.宣传教育与管理(1)加强对农村居民饮水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卫生意识。
(2)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监督与管理。
五、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投入,确保农村饮水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
2.人才保障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引进,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3.政策保障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激励机制,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六、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机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实施方案,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持续改善。
七、结语农村饮水实施方案的编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问题,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希望各地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农村饮水实施方案,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XX省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提纲XX市“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第一章农村饮水安全现状第一节农村供水基本情况一、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XX市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界于东经104°03'-105°16';北纬28°56'-29°38',东邻隆昌、沪县,南接南溪、江安、XX县区境,西界犍为、XX县区,北与仁寿、威远、内江县境相连,全市幅员面积为4372.63平方公里。
XX市大部份地处荣威穹隆背斜南面,低山、丘陵、平坝皆备,地势是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东南低。
丘陵多为馒头状、方山状。
丘陵区海拔高程在300-400米之间,海拔最高点在XX县区同心乡铁厂坳,海拔高程为901米,最低点在XX县区长滩乡,海拔高程为241米。
XX市多年平均降雨量1030毫米,多雨年可达1430毫米,少雨年仅730毫米。
雨量悬殊近一倍。
从历年降雨量分析,呈逐年减少趋势。
21年中只有6年高于平均值,2年接近平均值,8年降雨量小于900毫米。
四季中雨量变化,在时空上差别很大,常年夏季雨量平均可达580毫米,占年雨量的56%,秋季雨量平-1-均为240毫米,占年雨量的23%,春季雨量平均为170毫米,占年雨量的16%,冬季雨量平均为48毫米,占年雨量的5%,由于各季降雨量的悬殊,造成市境内一些地方的人口饮水困难。
本市境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具有冬暖、夏热、春旱、热量丰富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8℃,最高年均18.6℃,最低年均为17.1℃,年季变差1.5℃。
季节分布是,春季气温回升快,但不稳定,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年平均为17.2℃,极端气温最高达38.5℃,最低气温1.6℃。
夏季热量丰富,光热水同季,多年平均气温25.5℃,极端气温最高达40℃,最低气温14.8℃。
秋季气温下降迅速,多绵雨,多年平均气温16.1℃,极端气温最高达36℃,最低气温3℃,冬季多年平均气温8.2℃,极端气温最低2.8℃。
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作是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的重要任务。
由于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复杂,水源污染严重,农田化肥和农药排放不规范,导致农村饮用水中的各种污染物超标。
传统的水源保护措施已经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农村安全饮水安全工作亟需加强。
二、目标设定本次工作的目标是:在XX年内,实现农村居民安全饮水全覆盖,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并持续稳定。
三、工作内容(一)水源保护工作1. 加强农田化肥和农药的管理,鼓励农民使用生物肥料和有机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2. 设立农村水源保护区,对水源四周进行封禁和监控,禁止非法采掘和乱倒垃圾行为;3. 加强对水源周边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的污染源。
(二)饮用水处理设施建设1. 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2. 在偏远地区和条件有限的地方,鼓励采用简易的净水设备,提供基本的饮用水;3. 输水管道的安装和维护,确保饮用水的安全传输。
(三)水质监测工作1. 建立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网格体系,对农村不同地区的饮用水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2. 建立水质监测数据共享平台,方便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农村饮用水安全情况;3. 对水质问题突出的地方,加大监测力度,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四)宣传和培训工作1. 加强农民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程度;2. 组织农村居民参加饮用水安全培训,提高居民自我保护能力;3. 制作宣传材料,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饮用水安全知识。
四、工作措施和计划(一)水源保护工作1. 成立水源保护工作小组,负责水源保护措施的制定和监督工作;2. 增加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化学农药使用技能;3. 加强对农田化肥和农药使用的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二)饮用水处理设施建设1. 投入资金,建设饮用水处理设施,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 加强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3. 对没有饮用水处理设施的地方,提供临时的饮用水设备。
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实施方案为了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水源治理1. 深入调研当地水源情况,选择合适的水源进行治理。
2. 修建或改造水库、水井等基础设施,确保水源安全、清洁。
3. 加强水源周边环境治理,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二、管网建设1. 对农村饮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评估,确定待改造的区域。
2. 新建或改造饮水管道,确保管网稳定和安全。
3. 设置水质监测点,定期检测管网水质,及时发现问题。
三、普及健康饮水知识1.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安全饮水的意识。
2. 开展健康饮水知识培训,提升居民饮水自我保护能力。
四、持续监测和维护1.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定期对饮水工程进行检测和评估。
2. 设立专门的维护人员,负责饮水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3. 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监督和管理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情况。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相信可以改善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问题,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了确保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我们还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 政府支持:争取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共同推动农村饮水工程的实施。
2. 社会参与:鼓励当地居民参与项目规划和决策,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项目更贴近实际需求。
3. 技术支持:寻求专业的技术支持,包括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专家,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4. 宣传推广:利用多种渠道和媒体,对安全饮水工程进行宣传推广,提高农村居民对项目的认识和支持度。
5.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项目的监督机制,设立监督小组对项目进度和质量进行持续跟踪监督,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评估和调整实施方案,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各种环境的需要。
同时,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努力,为农村地区的安全饮水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广东省****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大纲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二〇〇七年三月目录1 规划编制的依据、目的2 ****县自然条件概况3 农村饮水安全情况简介4 社会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规划5 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布局、各工程方案6 水资源状况分析7 农村饮水安全的投资估算8 工程方案的实施意见9 规划的水源地保护、工程的建后管理附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表A3(受益范围要涵盖到自然村)广东省****县(市、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编制大纲1、规划编制的依据、目的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主要有:(1) 本次各县(市、区)按省委、省政府要求,复核到镇、行政村、自然村、户的农村饮水安全(含基本安全)及不安全的人数、种类,并通过审查的成果;(2) 水利部评选示范县的要求;水利部在我国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过程中,将对全国100个示范县实行整县推进政策,要求每一个示范县要先做好县级工程规划。
省将在各县完成县级工程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挑选若干条件较好的县(市、区),邀请部专家具体指导、重点支持,并作为参加全国100个示范县的评选单位。
(3) 水利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水农[2004]547号文“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4)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5) 《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要点》(广东省水利厅2001年9月);(6) 《广东省地表水功能区划》(试行方案,粤府函[1999]553号文批复);(7) 各地级市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各地级市、县的流域综合规划报告;(9) 《广东省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广东省水文局2004年编制)。
各县级工程规划的目的:(1) 作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依据;(2) 为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审查立项、计划安排打下基础。
为此,县级工程规划报告,要求具有可行性、前瞻性和可操作行,作为推进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解决的依据,要求明确全县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的总体布局、工程方案(工程个数、水源、解决饮水安全的人数、范围等),工程的实施要使当地农民具有可承受力,能够使工程达到良性循环。
河南省县级“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编制提纲一、综合说明综合说明是对规划成果进行高度概括,全面反映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结论,相当于整个规划文本的摘要,以便于规划使用者(或阅读者)不必通读规划文本即可对规划有一个总体概念。
主要包括:项目背景(简述项目的主要建设依据、建设目的和建设的必要性)、主要规划成果(项目拟建地点、建设任务、目标、供水范围、受益人口、工程总体布局及主要构筑物形式、项目主要工程量和材料、工程总投资等)、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和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等。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现状(一)基本情况1、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简要说明规划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水资源概况。
(1)自然概况规划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工程地质、水文与水文地质等。
(2)社会经济概况说明规划地区农村人口和分布、行政村数、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乡镇供水)、财政收入、农民纯收入以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等。
(3)水资源、水质与水污染概况结合本区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论述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包括各类用水结构总量)、当地农村饮水水源地情况(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可供水量和水质)以及水污染现状。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根据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到2010年底农村饮水安全人数及普及程度、集中式供水人口及其普及率。
1.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
说明集中式供水工程的水源类型及水质、水处理情况及人均日生活用水量、水价及其水费收取方式、水质检验、经营管理方式,各类工程分布、数量和受益人口。
说明历史原因,原先工程投资和标准没有达到现在饮水安全标准的人数和水质和水量已达标的人数。
(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
说明分散式供水工程的水源类型及水质、供水方式及可靠性,各类工程的数量、分布和受益人口,以及无供水设施仍直接取用河、湖、坑、塘、山溪、山泉水的人口及分布。
说明饮水安全人口数和不安全人口数。
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范文如下:
一、目标:
确保乡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提高乡村饮用水监测与管控能力。
二、措施:
1.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定期开展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建立完善水源地保护制度。
2.加强饮用水管网建设与维护,定期检查管网安全情况,及时修复漏损。
3.严格实施饮用水水质监测制度,定期对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4.加强对乡村饮用水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乡村饮用水质量监管平台,及时处理水质问题。
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饮用水卫生意识,推广健康饮水知识。
三、执行计划:
1.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责任到人。
2.制定详细的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明确各项措施的具体时间表和负责人。
3.定期开展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检查,及时纠正问题,推动工作落实。
四、监督与评估:
1.建立健全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监督机制,定期评估工作进展情况。
2.开展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效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优化工作计划,提升工作水平。
五、预算及资源调配:
1.合理编制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预算,确保资金到位。
2.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保障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整改措施:
1.定期进行工作检查评估,找出问题及时整改。
2.建立问题督办机制,推动整改措施落实。
七、防范措施:
1.建立应急预案,做好突发水质事件处理准备。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维护乡村饮用水安全。
以上为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4年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乡村饮用水是农村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民生活的保障。
然而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乡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由于水源的污染、供水管网老化以及治水设施的不完善等原因,许多农村地区饮用水存在着大量的化学物质和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严重威胁农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确保农民的饮水安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
二、目标设定1.完善饮水水源保护措施:加强水源地的保护,防止水源地污染,确保饮用水的源头安全。
2.完善供水设施:对乡村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升级,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供水质量的稳定。
3.加强饮用水检测和监管: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监测体系,定期对乡村饮用水进行监测,确保饮用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达到合格标准。
4.普及水质知识宣传: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农民的饮水安全意识,改变不良饮水习惯。
5.加强饮用水安全管理:优化饮用水管理机制,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工作内容1.加强水源保护工作(1)加强水源地环境监测,定期对水源地水质进行检测,确保水源地的水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
(2)加强水源地环境治理,对水源地周边的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进行治理,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
(3)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向农民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水源地保护的方法,提高农民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2.改善供水设施(1)对农村供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对老化和损坏的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和修复,确保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2)对乡村供水设施进行升级,如修建新的供水站、水塔等设施,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质量。
(3)加强对供水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检查供水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并修复设施故障。
3.加强饮用水检测和监管(1)建立乡村饮用水监测站点,对乡村饮用水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测,确保饮用水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2023年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分析乡村饮用水安全是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乡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依然突出,不仅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制约了乡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升乡村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
2.原则:(1)科学规划:根据乡村饮用水安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
(2)综合施策: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专业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形成合力。
(3)切实可行: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确保工作计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三、主要任务1.加强水源地保护(1)加强水源地环境治理,禁止任何形式的污染和破坏活动。
(2)完善水资源调度和保护机制,合理划定水源地保护区,并加强巡查督导。
(3)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风险。
2.提升饮用水供应设施(1)加大投入,改善和升级乡村饮用水供应设施,提高供水稳定性和水质达标率。
(2)加强设施运行和维护管理,确保供水设施正常运转和水质安全。
(3)加强对新建和改造乡村饮用水设施的监督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3.落实饮用水水质监测和评估机制(1)建立健全饮用水水质监测机制,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
(2)落实饮用水水质评价机制,对饮用水水质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
(3)加强对饮用水水质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共享,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加强乡村饮用水安全宣传和教育(1)加强对乡村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群众的饮水安全意识。
(2)开展饮用水安全知识培训活动,提升乡村饮用水站点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
(3)倡导健康的饮水习惯,引导人民群众选择安全的饮用水源和设施。
四、工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1)建立健全乡村饮用水安全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明确工作职责。
(2)每月召开一次乡村饮用水安全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农村饮水安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保障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的关键。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安全工程愈发受到重视。
为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制定本规划方案。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农村饮水水质达标率;2. 完善农村供水设施,提高供水覆盖率;3. 提高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保障水平。
三、项目内容1. 水源保护工程: 完善农村水源保护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保护水源环境,减少水源污染。
2. 供水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包括新建、改建、扩建供水管网、水厂和水库等,提高供水覆盖率和供水压力。
3. 饮用水卫生保障工程: 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卫生保障体系,提高农村饮用水卫生保障水平。
四、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调研: 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情况调研,确定重点改造地区和项目实施范围。
2. 规划设计: 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供水设施建设方案、水源保护工程方案、饮用水卫生保障工程方案等。
3. 勘察设计: 开展农村供水设施勘察设计工作,确定具体建设方案和工程施工图纸。
4. 施工实施: 按照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要求,进行供水设施建设和饮用水卫生保障工程实施。
5. 竣工验收: 完成工程后,进行竣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6. 后期运营维护: 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做好运营管理和设施维护工作,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长期稳定运行。
五、项目资金需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方案所需的资金主要用于水源保护工程、供水设施建设和饮用水卫生保障工程,资金需求较大。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资金支持,采取多种融资方式,保障项目资金需求。
六、项目效益预测1. 提高饮水水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农村饮用水水质将得到有效提升,居民饮用水安全水平得到有效保障。
2. 提高供水覆盖率:完善农村供水设施后,农村供水覆盖率将得到明显提高,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村级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饮用水安全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内容。
为了加强对村级饮用水安全的管理和监管,制定本计划,明确饮用水安全工作的目标和措施。
本计划的目标是保障村级饮用水的水源净化、供水设施安全和水质监测。
通过实施本计划,提高村级饮用水供应的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水无忧。
二、工作内容和措施1. 水源净化1.1 对村级饮用水水源进行调查和评估,确保水源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2 完善水源保护设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加强水源周边的环境治理工作,禁止任何形式的污染活动。
1.3 定期进行水源水质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1.4 配备必要的水质检测仪器和设备,建立水质监测实验室,提高水质监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供水设施安全2.1 对村级饮用水供水设施进行全面巡视和检查,及时修缮和更换老化和损坏的设施。
2.2 完善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供水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2.3 加强对供水设施的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施运行中的问题。
2.4 配备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供水设施的评估和改造,提升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3. 水质监测3.1 建立完善的村级饮用水水质监测体系,确保监测全面、准确、及时。
3.2 加强对水质监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水质监测水平。
3.3 加强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合作,定期进行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4 定期对村级饮用水的水质进行评估和公示,向村民公开村级饮用水水质数据。
4. 应急预案和救援4.1 制定村级饮用水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4.2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药品,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3 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1. 人员配备:根据村级饮用水安全工作的需求,合理配置工作人员。
包括饮用水安全工作负责人、水质监测人员、设施维护人员等。
2. 经费保障:村级饮用水安全工作所需经费将从村级财政预算中列支,并可申请相关专项资金。
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提纲第一章概述1.1 经济社会概况简述区域经济和地理概况以及自然条件简述,包括项目实施位置、范围、人口、GDP、人均收入。
1.2 当地农民饮用水现状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区域水资源条件(类型、水量、水质等)、现有供水设施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来水普及率和保证率,已受益村及人口数量、分布,现饮用水类型及存在问题、需改善人口和解决饮水安全人口等。
1.3 项目建设目标项目建成后,近、远期达到的供水规模、水质、水量供水保证率,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人口、改善农村人口、水质水量标准等。
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二章工程任务和规模2.1 供水规模确定确定方法有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工业用地面积计算法和根据用水定额分项计算法。
根据农村供水工程受益人口少、工业不发达的情况,建议采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和其它综合用水量计算。
1、生活用水定额见下表*表中标准设计时近期建设目标取下限值,远期取中值。
2、其它综合用水量:包括乡镇企业日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等,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参照《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计算。
3、时变化系数,应根据各村镇的供水规模、供水方式,生活用水和各企业用水h的条件、方式和比例,结合当地相似供水工程的最高日供水情况综合分析确定:h(1) 全日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按表2.1.2确定(2)定时供水工程的时变化系数,可在3.0~4.0范围内取值,日供水时间长、用水人口多的取较低值。
2.2 供水规模的计算和预测1、设计用水规模应根据供水范围内的最高日用水量(单位以m3/d表示)。
2、最高日用水量包括:最高日生活水量和其它综合用水量。
3、设计年限以近期为主,一般采用10年,可分期实施。
4、用水人口为近期目标人口并与设计年限相符,该人口应该包括现有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和机械增长人口数。
2.3 水质、水压的确定1、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一般应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中的规定执行,水源特别困难的个别地方水质必须不低于《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有关规定。
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一、前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需求之一,而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长期存在且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制定一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提高农村地区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居民饮水无忧。
二、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有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方面的问题,确保农村居民每天都能饮用清洁安全的水源。
三、工作内容1. 建立完善的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
通过建立饮用水源地、供水管网、居民自来水等各环节的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饮用水质量问题,对饮用水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和控制。
2. 加强农村地区水源地保护工作。
选址合理、保护有力的水源地是保障饮用水质量安全的关键,要加强对水源地的保护和管理,禁止任何形式的污染行为,确保水源地的水质安全。
3. 提升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
改善供水管网的通水能力和供水系统的稳定性,修复老化和破损的管道,确保管网的安全可靠,减少漏水和污染现象的发生。
4. 推广家庭自来水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的补贴和贷款政策,鼓励农村居民建设家庭自来水设施,提高居民饮水自主的能力和条件。
5. 加强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
通过举办饮水安全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和开展实地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意识和鉴别能力,使居民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饮用水。
6. 加强饮用水质量监督检查。
建立定期的饮用水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对农村地区的水源、供水管网、自来水和饮用水样品进行定期取样和分析,确保饮用水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四、工作措施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经费和技术支持,确保工作的有力开展。
3.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监管,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营造良好的饮用水安全环境。
附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一、编制依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计划“十一五”期间解决6000~800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完成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减半任务;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本大纲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主要任务(一)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及分布范围、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提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
(二)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分阶段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措施。
(三)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建设内容、投资计划,以及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基本要求(一)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领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建议成立由水利、卫生、环保、国土资源、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工作。
(二)各省水利部门要根据本工作大纲和当地需要,对调查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
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及咨询专家要由水利、卫生等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三)调查资料要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更改;规划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对有关的基础资料要妥善保存。
(四)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分阶段完成。
反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逐级把关。
(五)规划水平年:以2004年为基准年,2010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六)农村饮水安全已基本达标的地区,可不编制本次规划,但应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情况逐级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七)应认真总结“十五”饮水解困工作成就和经验,在摸清农村饮水现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十一五”规划应与总体规划目标相协调。
四、规划原则(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应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
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地的重点和目标。
经济发达地区,要依靠地方财力,尽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与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相一致。
在规划中注意把握:1.2000年以来已安排过饮水解困项目的受益人口,以及已饮用规范自来水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规划。
2.水量、供水保证率和方便程度都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只是细菌学指标超标,通过煮沸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中央投资的规划范围。
3.“十一五”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饮用水中氟大于2mg/L、砷大于0.05mg/L、溶解性总固体大于2g/L、耗氧量(COD Mn)大于6mg/L,其他污染严重的饮水水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的问题,血吸虫疫区的饮水问题。
(二)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
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造成水量不足,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的饮用水。
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
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三)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
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
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集中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
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农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
(四)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为管好用好工程,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要让用水户广泛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
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五)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
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
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实行分质供水的地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饮用水水量与其他生活用水量,以降低工程造价。
3.方便程度:供水到户或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为安全;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分钟为基本安全。
4.保证率: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
(二)条文说明:1.饮用水水质关系到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把饮用水水质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期望值,符合国家标准GB5749要求,属安全饮用水;二级为允许值,属基本安全的饮用水;三级为缺乏其他可选择水源时的放宽值,超过三级的为不安全饮用水。
在有机物污染严重的地区,尚应增加对耗氧量(CODMn)的检测,饮用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
2.农村生活用水包括居民的餐饮用水、洗涤用水、散养畜禽用水等日常用水,必须每天获取,关系到群众的正常生活。
3.人力取水往返时间20分钟,大体相当于水平距离800米、或垂直高差80米的情况。
4.水源保证率是保证用水量的首要条件,本条规定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是指在十年一遇的干旱年,供水水源水量能满足基本生活用水量要求。
六、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一)内容:1.摸清农村居民饮水状况和供水工程基本情况,掌握截止2004年底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普及程度,农村自来水普及情况。
2.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范围、问题的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重点摸清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的人口及其分布,无供水设施的人口、取水极不方便的人口、经常发生季节性缺水的人口及其分布。
3.了解农民对解决饮水不安全的意愿、筹资能力及水价的承受能力。
4.摸清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方法:1.以县为单位,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制定调查方案。
2.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基本情况调查,结合饮用水水质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摸清农村饮水现状;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县、地(市)、省(区、市)、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类型及其分布。
3.用典型事例说明农村饮水存在的问题、成因,以及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成功经验。
(三)要求:1.基本情况调查。
(1)要对当地所有的行政村和集中供水工程,按照县级调查表1和表2的要求进行调查,并填表汇总。
(2)应作好供水设施、水源的调查,饮水水质的直观调查,并充分听取农户、供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
(3)调查时应由调查人员负责填表。
2.饮用水水质抽验(1)充分利用近两年已有水质资料,按水系、水文地质条件、水源、饮水型疾病分布及工程类型将辖区内人口饮水安全状况进行分类,同一个区域或同一种类型必须有2个以上有代表性的水质检验报告。
如果现有水质资料能反映当地水质状况,不必重复进行水质化验;已有资料不能反映当地水质状况时,应按上述要求进行抽验。
每个区域或类型应说明其代表的范围和人口。
(2)每个县总的采样点不少于6个,水质状况复杂时,根据上述要求适当增加采样点。
(3)水质化验项目,应包括《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规定的指标,在污染严重地区,应增测耗氧量(COD Mn)指标,见调查附表4。
(4)检测方法,应执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5750)的规定,耗氧量(COD Mn)执行《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的规定。
(5)水质化验室应有水质化验资质,保证化验人员的水平、仪器设备的精度符合要求并认真执行分析质量保证程序。
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包括成功的典型和存在问题的案例。
(1)成功的典型包括解决饮水问题的成功做法、政策和办法。
(2)根据基本情况调查,选择能反映当地饮水主要问题的村、供水工程进行解剖,分析各类问题及成因。
4.农村饮水现状评估(详细评估办法另行制订)(1)各省(区、市)、地(市)、县都要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对农村饮水现状调查情况进行评估。
围绕到2020年基本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对目前的供水水平进行总体评价,对普查后发现的问题、危害及其分布进行详细分析,提出评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