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3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及

“十一五”规划工作大纲

一、编制依据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以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为目标,计划“十一五”期间解决6000~8000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完成饮水不安全人口比例减半任务;经过15年努力,到2020年基本解决我国农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本大纲的编制依据包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3]652号),水利部《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指导意见》,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二、主要任务

(一)对农村饮水现状进行调查,摸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及分布范围、饮水不安全问题类型及其成因和危害,提出农村饮水现状调

查评估报告。

(二)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提出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分阶段目标和重点解决的问题及其措施。

(三)编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任务、建设内容、投资计划,以及实现规划的保障措施。

三、基本要求

(一)各级水利部门要加强领导,为政府当好参谋,建议成立由水利、卫生、环保、国土资源、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参加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建设领导小组,做好协调工作。

(二)各省水利部门要根据本工作大纲和当地需要,对调查人员和规划编制人员进行培训。现状调查、规划编制及咨询专家要由水利、卫生等有关专业人员参加。

(三)调查资料要真实可靠,不得随意更改;规划数据要有科学依据;对有关的基础资料要妥善保存。

(四)农村饮水安全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分阶段完成。反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要客观、准确、实事求是,逐级把关。

(五)规划水平年:以2004年为基准年,2010年和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

(六)农村饮水安全已基本达标的地区,可不编制本次规划,但应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情况逐级上报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七)应认真总结“十五”饮水解困工作成就和经验,在摸清农村饮水现状的基础上编制规划;“十一五”规划应与总体规划目标相协调。

四、规划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应根据农村供水发展特点,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分阶段目标。各地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地的重点和目标。经济发达地区,要依靠地方财力,尽快实现农村饮水安全目标;经济欠发达地区,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要与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相一致。

在规划中注意把握:

1.2000年以来已安排过饮水解困项目的受益人口,以及已饮用规范自来水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规划。

2.水量、供水保证率和方便程度都能满足基本安全要求,只是细菌学指标超标,通过煮沸可以达到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人口,暂不列入本次中央投资的规划范围。

3.“十一五”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饮用水中氟大于2mg/L、砷大于0.05mg/L、溶解性总固体大于2g/L、耗氧量(COD Mn)大于6mg/L,

其他污染严重的饮水水质问题;无供水设施、用水极不方便、季节性缺水严重的问题,血吸虫疫区的饮水问题。

(二)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防止乱打井超采地下水造成水量不足,或引起不同含水层水质混合,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今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的饮用水。

建立社会化的水质监测服务体系,对供水水质进行监测、提供水质检测服务,完善供水水质保障体系。对适度规模的水厂要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

(三)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当地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首先考虑当前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兼顾今后长远发展的需要。水源选择应符合当地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区域水资源条件选择水源,优质水源优先满足生活用水

需要。水源有保证、人口居住较集中的地区,应建设集中式供水工程,并尽可能适度规模,供水到户;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地区,供水系统可暂先建到集中给水点,待经济条件具备后,再解决自来水入户问题。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农民可建分散式供水工程。

(四)建管并重,强化用水户参与管理

为管好用好工程,确保工程可持续利用,在规划设计阶段,要广泛进行社会动员,对于工程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工程建成后的水价要让用水户广泛参与,征求他们的意见,尊重群众意愿,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在选择技术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管理条件和农民对水价的承受能力,在保证供水质量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方案。在工程开工以前,要求明晰所有权、落实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明确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持久发挥效益。

(五)扶持引导,多渠道筹资

按照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困难大的多补、困难小的少补等原则制定资金筹措计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事关亿万农民基本生存,是一项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益性事业,所需投资多,按照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扶

持引导,确保饮水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从我国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受益农户也要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五、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为做好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工作,2004年11月24日水利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的通知》(水农[2004]547号),请各地参照有关要求执行。

(一)主要内容:

农村饮用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安全和基本安全两个档次,由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四项指标组成。四项指标中只要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就不能定为饮用水安全或基本安全。

1.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为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基本安全。

2.水量: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升为安全;不低于20~40升为基本安全。根据气候特点、地形、水资源条件和生活习惯,将全国分为5个类型区,不同地区的具体水量标准可参照下表确定。

不同地区农村生活用水量评价指标单位:升/(人·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