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年级生物知识点(打印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定义
2.生物的分类和级别
3.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
4.五界的特征和代表性的生物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2.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壁的结构和功能
6.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7.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8.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细胞的代谢
1.细胞的代谢
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3.光合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4.呼吸作用的过程和作用
四、物质的运输
1.物质在细胞内的运输
2.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排出作用
3.植物的营养运输
4.人体的血液循环
5.人体的各种呼吸形式
五、生物的繁殖
1.生物的繁殖
2.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3.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
4.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
5.动物的无性繁殖
6.动物的有性繁殖
六、生物与环境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七、遗传的基本规律
1.生物的遗传
2.基因的发现和功能
3.基因的结构和类型
4.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八、生命的多样性
1.生命的多样性和进化
2.生命的起源和发展
3.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4.生物的分类方法
九、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2.基因工程
3.细胞工程
4.生物工程技术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七年级人教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组成了细胞
二、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1. 孟德尔遗传定律:隐性、显性基因、因式分离、自由组合、互相独立
2. 染色体与基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人类具有23对染色体
3. 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三、细胞的分裂和组成
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间期、无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
2. 动物和植物组织的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四、生物的身体构造
1. 昆虫的身体构造:头部、胸部、腹部
2. 脊椎动物的身体构造:头部、躯干、四肢
五、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
1. 植物的细胞壁、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基本组成部分
2. 茎、叶、根等器官构造和生理功能
六、生物的分类
1. 生物的分类学
2. 动物界: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昆虫、无脊椎动物等
3. 植物界:种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
七、生态环境
1. 生态学概念
2. 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
3. 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
七年级的生物学知识点主要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生物的遗传规律、细胞分裂和组成、生物的身体构造、植物的基本组织和器官、生物的分类以及生态环境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在初中生物学中是非常基础而且重要的,对于学习生物学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注: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知识点请以实际教材为准)第一章:生物及其生命活动1.1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五界分类法:动物界、植物界、菌类界、原生生物界、古生物界。
- 七纲系统:脊椎动物纲、昆虫纲、软体动物纲、线形动物纲、扁形动物纲、环节动物纲、棘皮动物纲。
- 中国古代传统生物分类法- 生物名称的拉丁学名与汉语名称1.2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结构:由细胞组成。
- 生物的基本特征:营养、呼吸、运动、排泄、生长、繁殖、适应环境。
- 利用恶意循环的生活机制: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
1.3 生物的生命周期- 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的方式:分裂、出芽、萌发、孢子、再生。
- 有性生殖的过程:雌性生殖细胞和雄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1.4 生物的生长发育及调控- 生长:全身组织细胞增多和增大。
- 发育: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过程。
- 生长发育的调控: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章: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1 细胞的观察与发现- 酵母菌细胞的观察和描绘。
- 细胞是人类胚胎学研究的基础。
2.2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细胞器的功能及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3 生物细胞的多样性- 细菌细胞的特点:只有原核细胞,没有真核细胞。
-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比较。
2.4 细胞的生活活动- 细胞的代谢活动: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转化和排泄。
- 细胞的生命活动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发酵过程有关。
第三章:细胞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3.1 细菌的多样性- 真细菌和古细菌的区别与联系。
- 革兰氏染色方法。
3.2 真核细胞的多样性- 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 原生生物的生活方式:游生、虫生、月生、托生和寄生。
3.3 线虫的多样性- 线虫的形态特点和生活方式。
- 平衡基因的功能。
3.4 昆虫的多样性和功能进化- 昆虫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归类方法:-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
-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如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的环境中,向日葵向光生长。
- 温度: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开花。
- 水: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甚至死亡。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捕食羊。
- 竞争关系: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 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尿液少,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 调查的一般方法2.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一、生物圈1.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空气等。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例如,骆驼刺的根系非常发达适应干旱的荒漠环境。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例如,蚯蚓能疏松土壤。
四、生态系统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练习使用显微镜1. 显微镜的构造:目镜、物镜、镜筒、转换器、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载物台、压片夹、遮光器、通光孔、反光镜等。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8个):(1)生物生活需要 营养 。
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得到,动物与人则通过取食来得到。
(2)生物能进行 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 氧气 ,呼出 二氧化碳 。
(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废物 。
如:人排汗、排尿等;植物的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作出一定的反应 。
如:含羞草叶片受刺激会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生物能够 生长和繁殖 。
(6)除了 病毒 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7)具有 遗传 和 变异 的现象。
如:长的像父母为 遗传 ;长的与父母不同为 变异 。
(8)生物能 适应 一定的环境,也能 影响 环境。
二、生物归类方法:1、按形态结构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3、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如:鸡、鸭、鹅)、家畜(马、牛、羊、猪等)、宠物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1、概念:地球上所有的 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的总称。
生物圈2、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3、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大气圈的空气主要由: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等组成。
其中主要是能飞的昆虫和鸟及细菌等生物2、水圈包括 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 。
但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中 150米以内 的范围。
3、岩石圈的表面大多有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 立足点 ”。
人类可利用器具到达任何圈层。
二、影响生物 非生物因素:如光、温度、水、空气等生活的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合作等 1、科学探究的6步: ①提出问题 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中只有 1 个不同的变量,其他的变量如温度、时间、土壤的多少等都应 相同 。
如在探究光线对鼠妇的影响时,变量是 光线 。
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P6—9)(1)观察的要求:在生物学研究中,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
(2)观察的工具: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设备,有时候还需要测量。
(3)观察的步骤①确定观察目的:如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或观察并比较不同生物,说出它们的异同。
②明确观察对象: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③做好观察记录:一般要求边观察边记录。
④交流观察结果:将观察的结果在班内进行交流。
(4)观察的注意事项:观察过程中不要影响生物的正常生活,如观察植物时,不要破坏植物;观察鸟类时,避免衣物颜色过于鲜亮,同时要保持安静,不要喧哗,在拍摄时,不要使用闪光灯等。
2.观察生物(1)观察植物观察植物时,要注意植株的高度、形态、生长环境等。
观察杨树和柳树时,可以从树干、枝条、叶等的形状和颜色方面进行比较,如果杨树和柳树正好开花或结果了,可以比较它们的话或果实有何不同,还可以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观察光叶子花(俗称三角梅),可以观察它的叶和花的形状和颜色。
(2)观察动物观察动物时,要注意它们生物形态特点、运动方式和生活环境等。
观察鸟类时,可以利用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在不影响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进行观察,观察时要注意安全。
3(7个)(P11—14):1除以外,生物都是由构成的。
②生物的生活需要。
③生物能进行。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⑤生物能和。
⑥生物都有和的特性。
⑦生物能够排出身体内产生的。
4、学习使用显微镜(P16-21):(1)擦拭目镜和物镜用:擦拭反光镜用:湿布(2)选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时,转动;(3)显微镜的结构中,起放大作用的是:;(5)显微镜的结构中,起升降镜筒作用的是:和(粗准焦螺旋的升降幅度大)。
○逆时针转动,镜筒上升;顺时针转动,镜筒下降。
(6)数码液晶显微镜数码液晶显微镜的操作与双目显微镜的基本一致。
数码液晶显微镜可以直接在液晶屏上显示观察到的视野画面,为拍照和录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第一章生命的奥秘- 生物: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 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器。
- 细胞的功能:物质转运、新陈代谢、细胞分裂。
- 生命的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刺激反应、适应环境。
- 生物分类:物种、属、族、门、纲、目、类。
- 生物圈:陆地生物圈、淡水生物圈、海洋生物圈。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 真核生物的分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
- 真核生物的形态: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 细胞的多样性:各种细胞的形态。
- 物种多样性:种、亚种、品种。
- 生态多样性:由物种、微观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差异而形成的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有生物组成和非生物组成两部分,生物组成由生物群落构成,非生物组成包括无机物和能量等。
- 生态位:一个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地位。
- 生态金字塔:用于表达生物在一个群落中的数量和生物间的能量关系,分为生物量金字塔和能量金字塔。
- 能量流动:食物链、食物网、营养金字塔。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保护自然环境不被人类活动所破坏的行为。
第四章生物的形态结构- 干燥、湿润和沼泽环境下植物适应的结构。
- 动植物的适应性变化。
- 动物的身体骨骼特征。
- 植物的结构特征。
-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五章生物的物质与能量- 物质循环:碳、氮、水等。
- 能量的转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作用。
- 生物的繁殖方式。
第六章生物与健康- 常见的传染病和非传染病。
- 防治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方法。
- 饮食及其相关问题。
- 物质滥用的危害。
第七章种间相互关系- 生物种间关系的分类:共生关系、捕食关系、群落性关系、竞争关系。
- 生态平衡。
- 自然保育区。
- 灭绝和生物多样性。
总结本文概述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各章知识点,涉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的奥秘、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物与健康、种间相互关系等。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o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o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获取营养物质。
2.生物能进行呼吸:o大多数生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o植物通过落叶等方式;o动物和人通过出汗、呼吸、排尿等方式。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o表现出应激性,如向光性、向水性等。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o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通过繁殖产生后代。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o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生物的分类1.按形态结构分:o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
2.按生活环境分:o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空中飞翔的生物。
3.按用途分:o家禽、家畜、作物、宠物等。
三、生物圈1.定义:o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范围:o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约10千米,向下约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条件:o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o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o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捕食、竞争、合作等。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o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6.生态系统:o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o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o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限。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1.显微镜的结构:o包括目镜、物镜、反光镜、转换器、载物台等部分。
2.使用步骤:o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清洁收放。
3.注意事项:o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
o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o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中的物质:o有机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必背基础
打印稿)
本文档旨在为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研究提供必背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概念。
细胞基本结构
-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 细胞核包含着遗传物质DNA。
细胞的生存活动
-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并进行新陈代谢。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独有的生存活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
生物的分类
- 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生活性和营养方式进行分类。
- 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种之间可以进行交配繁殖。
光合作用
- 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使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质和氧气的过程。
-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的主要来源,并产生氧气维持氧气供
应链。
呼吸作用
- 呼吸作用是生物利用有机物质进行分解和产生能量的过程。
- 呼吸作用有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两种类型。
遗传与进化
- 遗传是生物种群在繁殖过程中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的现象。
- 进化是物种在长时间里因自然选择和基因突变而逐渐改变和
适应环境的过程。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课程的一些必背基础知识点。
希望对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知识点。
一、生物的特征。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从外界吸收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等,为自身提供营养物质。
例如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
- 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动物为食,从中获得营养物质。
如兔子吃草,狼吃兔子等。
2. 生物能进行呼吸。
-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例如,人通过呼吸系统吸入氧气,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再通过呼吸系统呼出二氧化碳。
- 植物也需要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多样。
例如,人通过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代谢废物(如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通过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等。
- 植物通过落叶(如秋天树叶掉落,带走部分废物)、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等方式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较明显。
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叶片会合拢;草履虫能趋向有利刺激(如肉汁),逃避有害刺激(如食盐);人遇到强光会闭眼等。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例如,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逐渐长成植株;动物幼体发育为成体等。
- 生物能繁殖后代。
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如玉米、小麦等),也可以通过营养繁殖(如扦插、嫁接等);动物通过有性生殖(如哺乳动物的胎生、鸟类的卵生等)或无性生殖(如某些昆虫的孤雌生殖等)繁殖后代。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子女与父母在某些性状上表现相似。
-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例如,同一株植物上的果实大小、颜色可能存在差异;同一窝小猫的毛色可能不同等。
初一生物必背知识点归纳打印一、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渗透性。
3. 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区域,包括细胞器和细胞液。
4. 线粒体是细胞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参与细胞呼吸。
5.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参与光合作用。
6.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储存器官,可以储存水分、色素等物质。
7. 核糖体是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8. 核仁是细胞核中的结构,参与核糖体的组装。
9.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10. 染色体是细胞核中的DNA和蛋白质复合体,携带遗传信息。
二、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1.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是根据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等进行的。
3.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物种,而属、科、目、纲、门和界是更高级的分类单位。
4. 动物根据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5. 植物根据种子的不同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 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无叶绿素,靠吸收有机物为生。
三、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1. 生物的生长是指体积、质量和数量的增加。
2. 细胞分裂是生物生长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完成的。
4. 动物的生长是通过细胞增大和细胞分裂共同完成的。
5. 生物的繁殖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6. 有性繁殖是指两个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7. 无性繁殖是指只有一个生殖细胞参与,产生与母体相同的个体。
四、生物的调节和适应1. 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体内环境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2. 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3.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激素组成的,负责分泌调节物质。
4. 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包括光、温度、水分和土壤等因素。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2024细胞和人体
1.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器
2.细胞的功能
–细胞呼吸、物质运输、细胞分裂、废物排出等
3.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
–细胞、组织、器官、器官系统
4.器官系统与功能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
生殖和遗传
1.生殖细胞和有性生殖
–精子和卵子、受精、胚胎
2.生殖调节
–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影响
3.基因和遗传
–基因的组成、显性和隐性基因、基因突变
生命活动和环境
1.细胞的代谢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
2.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长的规律、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影响、变态发育3.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适应、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
4.污染与保护
–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等
生物多样性
1.物种和多样性
–分类学、物种的命名和归类、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2.生物资源
–绿色食品、中药材、口服液等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
3.等非物种保护
–红外线名录、壁虎等珍贵物种的保护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的个人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生物人教版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七年级生物知识点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磷:缺乏导致厌食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2、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人教版生物知识点七年级第一节种子的萌发一、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子粒饱满,胚完整,具有生命力,已度过休眠期。
二、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抽样检测三、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第二节植株的生长一、根尖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二、幼根的生长1、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生态系统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
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理解,不识记)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一、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显微镜的使用P37-38 要掌握二、注意事项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2.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三、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
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四、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注意: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而不滴清水?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2.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是在物镜上、目镜上还是在玻片标本上?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
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2、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3、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4、在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物、植物生活所需。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内的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动植物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动植物细胞都有线粒体。
七、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存在于细胞核的DNA中。
DNA是双螺旋结构的。
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就是基因。
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叫做染色体。
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 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DNA上有遗传信息。
每一中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如人的体细胞都含有23对染色体)八、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的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九、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1、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2、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十、判断哪些生物是单细胞生物P68▲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十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1.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
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
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为孢子植物。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且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水的环境。
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分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如:松、杉、柏、银杏、苏铁)种子的结构会画图并填出名称见P85菜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三、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种子是完整的并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植株的生长▲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伸长区。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植株生长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氮、磷、钾▲花的结构(课本10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受精卵——胚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与生活中果皮要区别)。
六、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水会影响植物的分布。
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3、运输途径导管:向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筛管:向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茎的结构包括木质部和韧皮部。
在二者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不断的分裂,能使茎不断长粗。
有些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因而不能长得很粗。
茎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
形成层:木质部(有导管)4、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肉、叶脉、5、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6、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
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
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
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
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生产者)。
七、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天竺葵的光合作用实验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目的:做对照实验,看看光照的部位(对照组)和不照光的部位(实验组)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脱色: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水中隔水加热,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染色:用碘液染色结论:淀粉遇碘液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释放出氧气的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用来构建植物体。
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意义: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分裂、吸收无机盐、运输有机物等)不可缺少的动力,一部分转变成热散发出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见课本最后)▲光合作用(130页)和呼吸作用(125页)公式光能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叶绿体呼吸作用公式: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二氧化碳+水+能量▲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理解)呼吸作用与生产生活的关系:中耕松土、及时排涝都是为了使空气流通,以利于植物根部进行呼吸作用。
植物的呼吸作用要分解有机物,因此在储存植物的种子或其他器官时,要设法降低呼吸作用,如降低温度、减少含水量、降低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抑制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与生产生活关系: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
合理密植。
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九、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2、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植被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和草原资源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
3、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人均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 。
4、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5、热带雨林-----地球的肺。
绿化祖国,从我做起。
6、生物圈的“绿色工厂”——绿色植物。
重点识记图形:P24 P36 P45 P48 P66—67 P85 P102—103 P125 P130重点理解记忆实验:P15 P37 P42 P83 P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