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程的共享存储区通信--带答案版

进程的共享存储区通信--带答案版

进程的共享存储区通信--带答案版
进程的共享存储区通信--带答案版

实验二进程管理

2.4 进程的共享存储区通信

1.实验目的

(1) 通过编写共享存储区的通信程序,理解Linux共享存储区机制。

(2) 掌握进程共享存储区通信相关系统调用。

(3) 理解系统调用和用户命令的区别。

2.实验类型:验证型

3.实验学时:2

4.实验原理和知识点

(1) 实验原理:并发运行的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共享存储机制进行通信。

(2) 知识点:共享存储的创建、附接和断接

5.实验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

(1)硬件环境:Intel Pentium III 以上CPU,128MB以上内存,2GB以上硬盘

(2)软件环境:linux操作系统。

6. 预备知识

(1) 共享存储区

共享存储区机制直接通过共享虚拟存储空间进行通信。通信时,进程首先提出申请,系统为之分配存储空间并返回共享区标示符。这时,进程把它附加到自己的虚拟存储空间中。通信的进程对共享区的访问要互斥地进行。

(2) shmget()系统调用:

头文件 #include

函数原型 int shmget(key_t key, int size, int flag);

功能:申请一个共享存储区。成功返回共享内存标识符,失败则返回-1。

参数:key是共享存储区关键字。size是存储区大小。flag访问权限和控制标志。

(3) shmat()系统调用:

头文件 #include

函数原型 int shmat(int id, char *addr, int flag);

功能:将一个共享存储区附接到进程的虚地址空间。成功返回起始地址,失败则返回-1。数:id是共享存储区标识符。addr是附接的虚地址。flag访问权限和控制标志。

(4) shmdt()系统调用:

头文件 #include

函数原型 int shmdt(char *addr);

功能:一个共享存储区与指定进程的断开。

(5) shmctl()系统调用:

头文件 #include

函数原型 int shmctl(int id, int cmd, struct_ds* buf;

功能:共享存储区的控制操作。成功返回0,失败则返回-1。

参数:id是共享存储区标识符。cmd为IPC_STAT共享存储的区的控制信息块读入buf。cmd为IPC_SET则共享存储区的控制信息块读入buf。cmd 为IPC_RMID则删除shmid指示的共享内存。

7.实验内容及步骤:

【任务】

使用系统调用shmget()、shmat()、shmdt()、shmctl(),编写两进程通过共享存储区进行通信的程序。

(1)程序设计

约定共享区关键字75。创建两个子进程client和server。Client发送10条消息。Server接收消息,完毕后删除共享区。

//share.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HMKEY 75 /* 定义共享存储区关键词*/

int shmid,i;

int *addr;

void Client()

{ int i;

shmid=shmget(SHMKEY,1024,0777); /* 获取共享区, 长度1024,关键词为SHMKEY */ addr=(int*)shmat(shmid,0,0); /* 共享区的起始地址为addr */

for(i=9;i>=0;i--)

{ while(*addr!=-1); /* 在这里做一个标号A */

printf("(client %d)sent\n",i); /* 打印(client) sent */

*addr=i; /* 把i赋给addr所指向的区域 */

}

exit(0);

}

void Server()

{ shmid=shmget(SHMKEY,1024,0777|IPC_CREAT); /* 创建共享区 */

addr=(int*)shmat(shmid,0,0); /* 共享区的起始地址为addr */

do

{ *addr=-1;

while(*addr==-1); /* 等待发来信息, 转到上面的标号A; */

printf("(server %d)received!\n",*addr); /* 服务进程使用共享区 */ }while(*addr);

shmctl(shmid,IPC_RMID,0);

exit(0);

}

int main()

{ int i;

while((i=fork())==-1);

if(!i) Server();

else {

while((i=fork())==-1);

if(!i) Client();

}

wait(0);

wait(0);

return 1;

}

(2)上机操作

键入vi share.c

键入i并输入源代码。

按Esc键

存盘 :wq

编译 gcc –o share share.c

运行 ./share

观察屏幕,记录结果。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答案

移动通信技术习题册 第一部分:移动通信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所谓个人通信,指的就是简称为“5W”的(B ) A、who,when,where,which,what B、whenever,wherever,whoever,whomever,whatever C、whomever,wherever,whichever,whenever,whatever D、however,whenever,whoever,whichever,whomever 2.移动通信存在严重的多径问题,造成信号电平的起伏不定,因此,移动通信系统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具有( C ) A、抗噪声能力 B、抗干扰能力 C、抗衰落能力 D、抗多径能力 3.下面不属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是( C ) A、AMPS B、TACS C、PDC D、NMT 4.1989年,我国原邮电部引进了第一个模拟移动通信系统( A ) A、TACS B、GSM C、CDMA D、PHS 5.下面不属于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结构中网络子系统的是( B ) A、EIR B、OSS C、AUC D、MSC 6.MSC可以分成三类,分别是普通MSC以及( C ) A、AMSC和BMSC B、EMSC和FMSC C、GMSC和TMSC D、OMSC和PMSC 7.HLR中存储的用户数据主要包括用户信息和( A ) A、位置信息 B、鉴权信息 C、设备信息 D、通话记录 8.VLR服务于其控制区的移动用户,它是一个( B ) A、静态用户数据库 B、动态用户数据库 C、混合态用户数据库 D、半动态用户数据库 9.基站子系统中,一个BSC可以控制( D )BTS。 A、一个 B、两个 C、四个 D、多个 10.操作维护子系统的工作任务不包括( C ) A、网络监视 B、性能管理 C、用户鉴权 D、网络操作 11.主叫用户为呼叫移动用户所需要的拨叫是( C ) A、TMSI B、IMSI C、MSISDN D、LAI 12.移动用户的ISDN码中,我国的国家码是( A ) A、86 B、83 C、46 D、18 13.语音编码器有三种类型,不包括( C ) A、混合编码 B、波形编码 C、图像编码 D、参量编码 14.信道编码主要应对由于噪声引起的( A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码元 D、群误码 15.交织用于应对误码中的(B ) A、随机误码 B、突发误码 C、冗余误码 D、打孔误码 16.均衡的意义在于利用均衡器产生(C ),解决传输中的差错。 A、信号波形 B、相干信号 C、信道模型 D、语音编码 17.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包括( D ) A、业务 B、短消息业务 C、传真 D、以上全部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照信号性质进行划分,可以分成模拟制和数字制,其中第

进程同步与通信作业习题与答案

第三章 一.选择题(50题) 1.以下_B__操作系统中的技术是用来解决进程同步的。 A.管道 B.管程 C.通道 2.以下_B__不是操作系统的进程通信手段。 A.管道 B.原语 C.套接字 D.文件映射 3.如果有3个进程共享同一程序段,而且每次最多允许两个进程进入该程序段,则信号量的初值应设置为_B__。 4.设有4个进程共享一个资源,如果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该资源,则用P、V操作管理时信号量S的可能取值是_C__。 ,2,1,0,-1 ,1,0,-1,-2 C. 1,0,-1,-2,-3 ,3,2,1,0 5.下面有关进程的描述,是正确的__A__。 A.进程执行的相对速度不能由进程自己来控制 B.进程利用信号量的P、V 操作可以交换大量的信息 C.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不可能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V操作不是原语操作 6.信号灯可以用来实现进程之间的_B__。 A.调度 B.同步与互斥 C.同步 D.互斥 7.对于两个并发进程都想进入临界区,设互斥信号量为S,若某时S=0,表示_B__。 A.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B.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 C. 有2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 D. 有1个进程进入了临界区并且另一个进程正等待进入 8. 信箱通信是一种_B__方式 A.直接通信 B.间接通信 C.低级通信 D.信号量 9.以下关于临界区的说法,是正确的_C__。

A.对于临界区,最重要的是判断哪个进程先进入 B.若进程A已进入临界区,而进程B的优先级高于进程A,则进程B可以 打断进程A而自己进入临界区 C. 信号量的初值非负,在其上只能做PV操作 D.两个互斥进程在临界区内,对共享变量的操作是相同的 10. 并发是指_C__。 A.可平行执行的进程 B.可先后执行的进程 C.可同时执行的进程 D.不可中断的进程 11. 临界区是_C__。 A.一个缓冲区 B.一段数据区 C.一段程序 D.栈 12.进程在处理机上执行,它们的关系是_C__。 A.进程之间无关,系统是封闭的 B.进程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C.进程之间可能有关,也可能无关 D.以上都不对 13. 在消息缓冲通信中,消息队列是一种__A__资源。 A.临界 B.共享 C.永久 D.可剥夺 14. 以下关于P、V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__D_。 A.机器指令 B. 系统调用 C.高级通信原语 D.低级通信原语 15.当对信号量进行V源语操作之后,_C__。 A.当S<0,进程继续执行 B.当S>0,要唤醒一个就绪进程 C. 当S<= 0,要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D. 当S<=0,要唤醒一个就绪 16.对临界区的正确论述是__D_。 A.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那段代码 B.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那段代码 C.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通信的那段代码 D. 临界区是指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7. __A__不是进程之间的通信方式。 A.过程调用 B.消息传递 C.共享存储器 D.信箱通信 18. 同步是指进程之间逻辑上的__A__关系。

Windows进程间各种通信方式浅谈

Windows进程间各种通信方式浅谈 1、Windows进程间通信的各种方法 进程是装入内存并准备执行的程序,每个进程都有私有的虚拟地址空间,由代码、数据以及它可利用的系统资源(如文件、管道等)组成。 多进程/多线程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Microsoft Win32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API) 提供了大量支持应用程序间数据共享和交换的机制,这些机制行使的活动称为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 IPC),进程通信就是指不同进程间进行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 正因为使用Win32 API进行进程通信方式有多种,如何选择恰当的通信方式就成为应用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下面本文将对Win32中进程通信的几种方法加以分析和比较。 2、进程通信方法 2.1 文件映射 文件映射(Memory-Mapped Files)能使进程把文件内容当作进程地址区间一块内存那样来对待。因此,进程不必使用文件I/O操作,只需简单的指针操作就可读取和修改文件的内容。 Win32 API允许多个进程访问同一文件映射对象,各个进程在它自己的地址空间里接收内存的指针。通过使用这些指针,不同进程就可以读或修改文件的内容,实现了对文件中数据的共享。 应用程序有三种方法来使多个进程共享一个文件映射对象。 (1)继承:第一个进程建立文件映射对象,它的子进程继承该对象的句柄。 (2)命名文件映射:第一个进程在建立文件映射对象时可以给该对象指定一个名字(可与文件名不同)。第二个进程可通过这个名字打开此文件映射对象。另外,第一个进程也可以通过一些其它IPC机制(有名管道、邮件槽等)把名字传给第二个进程。 (3)句柄复制:第一个进程建立文件映射对象,然后通过其它IPC机制(有名管道、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复习试题及答案 练习一 一、填空题 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 4、移动通信按覆盖范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 1、什么叫移动通信? 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 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 3、数字化 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 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CDMA2000、TD-SCDMA。 5、什么是基站? 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 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电话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 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10、移动通信有哪些主要技术?

第3章 进程同步与通信 练习题答案

第3章进程同步与通信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临界区是指( )。 A.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互斥的程序段 B.并发进程中用于实现进程同步的程序段 C.并发进程中用户实现进程通信的程序段 D.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 2.相关临界区是指( )。 A.一个独占资源 B.并发进程中与共享变量有关的程序段 c.一个共享资源 D.并发进程中涉及相同变量的那些程序段 3.管理若干进程共享某一资源的相关临界区应满足三个要求,其中( )不考虑。 A一个进程可以抢占己分配给另一进程的资源 B.任何进程不应该无限地逗留在它的临界区中c.一次最多让一个进程在临界区执行 D.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地等待进入它的临界区4、( )是只能由P和v操作所改变的整型变量。 A共享变量 B.锁 c整型信号量 D.记录型信号量 5.对于整型信号量,在执行一次P操作时,信号量的值应( )。 A.不变 B.加1 C减1 D.减指定数值 6.在执行v操作时,当信号量的值( )时,应释放一个等待该信号量的进程。 A>0 B.<0 c.>=0 D.<=0 7.Pv操作必须在屏蔽中断下执行,这种不可变中断的过程称为( )。 A初始化程序 B.原语 c.子程序 D控制模块 8.进程间的互斥与同步分别表示了各进程间的( )。 A.竞争与协作 B.相互独立与相互制约 c.不同状态 D.动态性与并发性 9并发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的基本关系为( )。 A.相互独立与有交往的 B.互斥与同步 c并行执行与资源共享 D信息传递与信息缓冲 10.在进程通信中,( )常用信件交换信息。 A.低级通信 B.高级通信 c.消息通信 D.管道通信 11.在间接通信时,用send(N,M)原语发送信件,其中N表示( )。 A.发送信件的进程名 B.接收信件的进程名 C信箱名 D.信件内容 12.下列对线程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不同的线程可执行相同的程序 B.线程是资源分配单位 c.线程是调度和执行单位 D.同一 进程中的线程可共享该进程的主存空间 13.实现进程互斥时,用( )对应,对同一个信号量调用Pv操作实现互斥。 A.一个信号量与一个临界区 B.一个信号量与—个相关临界区 c.一个信号量与一组相关临界 区 D一个信号量与一个消息 14.实现进程同步时,每一个消息与一个信号量对应,进程( )可把不同的消息发送出去。 A.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 B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P操作 c.在同一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D.在不同信号量上调用v操作 (二)填空题 1.目前使用的计算机的基本特点是处理器______执行指令。 2.进程的______是指进程在顺序处理器上的执行是按顺序进行的。 3.当一个进程独占处理器顺序执行时,具有______和______两个特性。 4.进程的封闭性是指进程的执行结果只取决于______,不受外界影响。 5 进程的可再现性是指当进程再次重复执行时,必定获得______的结果。 6.一个进程的工作在没有全部完成之前,另一个进程就可以开始工作,则称这些进程为______.

实验6 进程及进程间的通信之共享内存

实验6 进程及进程间的通信 ●实验目的: 1、理解进程的概念 2、掌握进程复制函数fork的用法 3、掌握替换进程映像exec函数族 4、掌握进程间的通信机制,包括:有名管道、无名管道、信 号、共享内存、信号量和消息队列 ●实验要求: 熟练使用该节所介绍fork函数、exec函数族、以及进程间通信的相关函数。 ●实验器材: 软件: 1.安装了Ubunt的vmware虚拟机 硬件:PC机一台 ●实验步骤: 1、用进程相关API 函数编程一个程序,使之产生一个进程 扇:父进程产生一系列子进程,每个子进程打印自己的PID 然后退出。要求父进程最后打印PID。 进程扇process_fan.c参考代码如下:

2、用进程相关API 函数编写一个程序,使之产生一个进程 链:父进程派生一个子进程后,然后打印出自己的PID,然后退出,该子进程继续派生子进程,然后打印PID,然后退出,以此类推。

要求:1) 实现一个父进程要比子进程先打印PID 的版本。(即 打印的PID 一般是递增的) 2 )实现一个子进程要比父进程先打印PID 的版本。(即打印的PID 一般是递减的) 进程链1,process_chain1.c的参考代码如下:

进程链2,process_chain2.c的参考代码如下:

3、编写程序execl.c,实现父进程打印自己的pid号,子进程调用 execl函数,用可执行程序file_creat替换本进程。注意命令行参数。 参考代码如下: /*execl.c*/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

共享内存+互斥量实现linux进程间通信 一、共享内存简介 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中高效方便的方式之一。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更多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就如同malloc() 函数向不同进程返回了指向同一个物理内存区域的指针,两个进程可以对一块共享内存进行读写。 共享内存并未提供进程同步机制,使用共享内存完成进程间通信时,需要借助互斥量或者信号量来完成进程的同步。这里说一下互斥量与信号量的区别。互斥量用于线程的互斥,信号量用于线程的同步,这是互斥量与信号量的本质区别,其次信号量实现互斥量的功能。 本文结合个人实际项目需求,采用互斥量实现进程间访问共享内存的互斥,即同一时刻只能允许一个进程对共享内存进行写操作。 二、使用系统调用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连接、分离和删除 共享内存函数由shmget、shmat、shmdt、shmctl四个函数组成。使用时需要包含#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和。 1.共享内存的申请 使用shmget()完成共享内存的申请,函数原型如下: int shmget(key_t key, size_t size, int shmflg); key:共享内存的标识符,大于0的32位整数。若是父子关系的进程间通信,这个标识符用IPC_PRIVATE,若进程没有关系,可自行定义。 size:共享内存大小,单位Byte。 shmflg:共享内存的模式(mode),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无指定标示符的共享内存是否创建,由0(只获取)或IPC_CREAT(未创建则新建)决定。第二部分:IPC_EXCL(若已创建,则报错)。第三部分:权限标识,由八进制表示,如0640,第一个0是八进制数标识,第一个6(4+2)表示拥有者的权限读和写,第二个4表示同组权限写,第3个0表示他人的权限。这三部分由算数或运算符|拼接组成shmflg,如IPC_CREAT|0640。 成功时返回共享内存的ID,失败时返回-1。 2.共享内存的连接 使用shmat()函数将已经申请好的共享连接到当前进程的地址空间,函数原型如下: void *shmat(int shmid, const void *shmaddr, int shmflg); shmid:共享内存标识符。 shmaddr:指定进程使用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直接指定为NULL让内核自己决定一个合适的地址位置。 shmflg:SHM_RDONLY为只读模式,其他为读写模式,通常设置为NULL。 成功时,这个函数返回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失败时返回-1。 3.共享内存的分离 使用sdmdt()函数将已连接的共享内存与进程分离,功能与shmat()相反,函数原型如下:int shmdt(const void *shmaddr); shmaddr:连接的共享内存的起始地址。成功时返回0。失败时返回-1。 4.共享内存的删除 shmctl() 控制对这块共享内存的使用,包括删除。函数原型如下: int shmctl(int shmid, int command, struct shmid_ds *buf); shmid:共享内存的ID。 command:是控制命令,IPC_STAT(获取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SET(改变共享内存的状态)IPC_RMID (删除共享内存)。

进程间通信的四种方式

一、剪贴板 1、基础知识 剪贴板实际上是系统维护管理的一块内存区域,当在一个进程中复制数据时,是将这个数据放到该块内存区域中,当在另一个进程中粘贴数据时,是从该内存区域中取出数据。 2、函数说明: (1)、BOOL OpenClipboard( ) CWnd类的OpenClipboard函数用于打开剪贴板。若打开剪贴板成功,则返回非0值。若其他程序或当前窗口已经打开了剪贴板,则该函数返回0值,表示打开失败。若某个程序已经打开了剪贴板,则其他应用程序将不能修改剪贴板,直到前者调用了CloseClipboard函数。 (2)、BOOL EmptyClipboard(void) EmptyClipboard函数将清空剪贴板,并释放剪贴板中数据的句柄,然后将剪贴板的所有权分配给当前打开剪贴板的窗口。 (3)、HANDLE SetClipboardData(UINT uFormat, HANDLE hMem) SetClipboardData函数是以指定的剪贴板格式向剪贴板上放置数据。uFormat指定剪贴板格式,这个格式可以是已注册的格式,或是任一种标准的剪贴板格式。CF_TEXT表示文本格式,表示每行数据以回车换行(0x0a0x0d)终止,空字符作为数据的结尾。hMem指定具有指定格式的数据的句柄。hMem参数可以是NULL,指示采用延迟提交技术,则该程序必须处理WM_RENDERFORMA T和WM_RENDERALLFORMATS消息。应用程序在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之后,就拥有了hMem参数所标识的数据对象,该应用程序可以读取该数据对象,但在应用程序调用CloseClipboard函数之前,它不能释放该对象的句柄,或者锁定这个句柄。若hMem标识了一个内存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必须是利用GMEM_MOVEABLE标志调用GlobalAlloc函数为其分配内存。 注意: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的程序必须是剪贴板的拥有者,且在这之前已经打开了剪贴板。 延迟提交技术:当一个提供数据的进程创建了剪贴板数据之后,直到其他进程获取剪贴板数据之前,这些数据都要占据内存空间。若在剪贴板上放置的数据过大,就会浪费内存空间,降低对资源的利用率。为了避免这种浪费,就可以采用延迟提交计数,也就是由数据提供进程先提供一个指定格式的空剪贴板数据块,即把SetClipboardData函数的hMem参数设置为NULL。当需要获取数据的进程想要从剪贴板上得到数据时,操作系统会向数据提供进程发送WM_RENDERFORMA T消息,而数据提供进程可以响应这个消息,并在此消息的响应函数中,再一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将实际的数据放到剪贴板上。当再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时,就不再需要调用OpenClipboard函数,也不再需要调用EmptyClipboard函数。也就是说,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避免浪费内存空间,可以采用延迟提交技术。第一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时,将其hMem参数设置为NULL,在剪贴板上以指定的剪贴板格式放置一个空剪贴板数据块。然后直到有其他进程需要数据或自身进程需要终止运行时再次调用SetClipboardData函数,这时才真正提交数据。 (4)、HGLOBAL GlobalAlloc( UINT uFlags,SIZE_T dwBytes); GlobalAlloc函数从堆上分配指定数目的字节。uFlags是一个标记,用来指定分配内存的方式,uFlags为0,则该标记就是默认的GMEM_FIXED。dwBytes指定分配的字节数。

最新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答案-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题(附自整理无误答案,知识点全) 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部分(此部分知识点通用) 1.HLR的全称是__归属位置寄存器____; 2.GMSC全称是 ____移动关口局______; 3.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Um____接口; 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___空间____分集; 5.与CDMA蜂窝系统不同,4G移动通信网的物理层以OFDM 技术为核心,以MIMO 向技术为辅助。; 6.CDMA系统的一个载频信道宽是___1.2288____MHz; 7.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__64__个正交码分信道;CDMA前向控制信道由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_9.6____kbps; 8.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200___kHz; 9.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 10.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11.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TDMA___和__CDMA___; 12.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 13.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 14.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

15.SDCCH指的是_____慢速随路控制____信道; 1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 17.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 18.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 19.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当移动台接入网络时,它首先占用的逻辑信道是___BCCH____; 20.中国的移动国家代码为_460_,中国联通移动网的移动网络代码为__01_; 21交织的作用可以降低信道__突发性干扰___带来的影响; 22.在3G系统里面,主流的基站配置是___三____扇区; 23.我国GSM系统采用频段为900/1800MHz,可分为_124__个频道,收发双工间隔为__45MHZ,_载频间隔间隔为__20KHZ__; 24.按无线设备工作方式的不同,移动通信可分为_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方式; 25.无线通信的三种常见“效应”是:阴影效应、远近效应、多普勒效应; 26.忙时话务量是指__单位小时内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的平均时间的积,其单位是_ Erl___; 27.国产4G的制式是_ TDD-LTE_____。

李建伟版实用操作系统第二版最新习题 3 进程同步与通信

李建伟版实用操作系统第二版最新习题 3 进程同步与通信 一、选择题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 D D C B C A B A A 题号11 12 答案D C 二、综合题 1、答:临界资源也称独占资源、互斥资源,它是指某段时间内只充许一个进程使用的资源。比如打印机等硬件资源,以及只能互斥使用的变量、表格、队列等软件资源。各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必须互斥执行的程序代码段称为临界区,各进程中访问同一临界资源的程序代码段必须互斥执行。 为防止两个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可采用软件解决方法或同步机构来协调它们。但是,不论是软件算法还是同步机构都应遵循下述准则: ①空闲让进。②忙则等待。③有限等待。④让权等待。 2、答:忙等待意味着一个进程正在等待满足一个没有闲置处理器的严格循环的条件。因为只有一个CPU 为多个进程服务,因此这种等待浪费了CPU 的时钟。 其他类型的等待:与忙等待需要占用处理器不同,另外一种等待则允许放弃处理器。如进程阻塞自己并且等待在合适的时间被唤醒。忙等可以采用更为有效的办法来避免。例如:执行请求(类似于中断)机制以及PV 信号量机制,均可避免“忙等待”现象的发生。 3、答: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Producer 进程中P(empty)和P(mutex)互换先后次序。先 执行P(mutex),假设成功,生产者进程获得对缓冲区的访问权,但如果此时缓冲池已满,没有空缓冲区可供其使用,后续的P(empty)原语没有通过,Producer 阻塞在信号量empty 上,而此时mutex 已被改为0,没有恢复成初值1。切换到消费者进程后,Consumer 进程执行P(full)成功,但其执行P(mutex)时由于Producer 正在访问缓冲区,所以不成功,阻塞在信号量mutex 上。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两者均无法继续执行,相互等待对方释放资源,会产生死锁。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中,V 操作的次序无关紧要,不会出现死锁现象。 4、答:

进程间通信方式比较

进程间的通信方式: 1.管道(pipe)及有名管道(named pipe): 管道可用于具有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有名管道除了具有管道所具有的功能外,它还允许无亲缘关系进程间的通信。 2.信号(signal): 信号是在软件层次上对中断机制的一种模拟,它是比较复杂的通信方式,用于通知进程有某事件发生,一个进程收到一个信号与处理器收到一个中断请求效果上可以说是一致得。 3.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是消息的链接表,它克服了上两种通信方式中信号量有限的缺点,具有写权限得进程可以按照一定得规则向消息队列中添加新信息;对消息队列有读权限得进程则可以从消息队列中读取信息。 消息缓冲通信技术是由Hansen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原理,利用内存中公用消息缓冲区实现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内存中开辟了若干消息缓冲区,用以存放消息.每当一个进程向另一个进程发送消息时,便申请一个消息缓冲区,并把已准备好的消息送到缓冲区,然后把该消息缓冲区插入到接收进程的消息队列中,最后通知接收进程.接收进程收到发送里程发来的通知后,从本进程的消息队列中摘下一消息缓冲区,取出所需的信息,然后把消息缓冲区不定期给系统.系统负责管理公用消息缓冲区以及消息的传递. 一个进程可以给若干个进程发送消息,反之,一个进程可以接收不同进程发来的消息.显然,进程中关于消息队列的操作是临界区.当发送进程正往接收进程的消息队列中添加一条消息时,接收进程不能同时从该消息队列中到出消息:反之也一样. 消息缓冲区通信机制包含以下列内容:

(1) 消息缓冲区,这是一个由以下几项组成的数据结构: 1、消息长度 2、消息正文 3、发送者 4、消息队列指针 (2)消息队列首指针m-q,一般保存在PCB中。 (1)互斥信号量m-mutex,初值为1,用于互斥访问消息队列,在PCB中设置。 (2)同步信号量m-syn,初值为0,用于消息计数,在PCB中设置。(3)发送消息原语send (4)接收消息原语receive(a) 4.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可以说这是最有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使得多个进程可以访问同一块内存空间,不同进程可以及时看到对方进程中对共享内存中数据得更新。这种方式需要依靠某种同步操作,如互斥锁和信号量等。 这种通信模式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怎样提供共享内存;第二个是公共内存的互斥关系则是程序开发人员的责任。 5.信号量(semaphore): 主要作为进程之间及同一种进程的不同线程之间得同步和互斥手段。 6.套接字(socket); 这是一种更为一般得进程间通信机制,它可用于网络中不同机器之间的进程间通信,应用非常广泛。 https://www.doczj.com/doc/416730857.html,/eroswang/archive/2007/09/04/1772350.aspx linux下的进程间通信-详解

2012电子科技大学移动通信期末(题+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题 1 、移动通信 是指通信双方中,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之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 2 、信道编码 对要在信道中传送的数字信号进行的纠、检错编码。 3 、越区切换 是指将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呼叫和通信从一个信道、小区过渡至另一个信道、小区,并且保证通信不产生中断的一项技术。 4 、阴影衰落 移动通信中,由障碍物阻挡造成的阴影效应,接受信号强度下降,但该场强中值随地理改变缓慢变化,称阴影衰落。 5 、双工通信 指通信双方的收发信机均同时工作。同时工作,即任一方在发话的同时,也能收到对方同时工作时无需“按-讲”开关,和市内电话类似。 二、填空题 1、移动通信系统按传递信号的不同,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为了解决蜂窝移动通信网中有限频率资源和不断增长的用户要求矛盾,采取了小区分裂和 频率复用两种技术。 3、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不同可分为频分多址、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4、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和半双工通信。 5、移动通信的噪声主要有内部噪声和外部噪声,外部噪声主要有自然噪声和人为噪 声。 6、无线电波由于传输路径不同,可分为直射波、反射波、折射波、散射波和绕射波。 7、无线电波从发射到接收之间,收、发信号会受到衰落和延时的干扰,一般将这种干扰称为多径 效应。

8、移动通信中的分集接收方式有宏分集和微分集。微分集又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 集、时间分集。 9、移动通信在其发展的进程中,容量范围基本上形成了以欧洲、北美和日本三大实业 集团。 10、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主要指车载台、手机和对讲机,这三种终端的主要区别是功 率大小不一样、无线结构不一样。 11、无线电通信电波在系统传输中,接收端的信号会受到衰落和时延的干扰。 12、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用户通信连续有效,则网络系统应具备越区切换、漫游功能和 位置管理三种基本功能。 13、移动通信中的干扰有邻道干扰、同频干扰、互调干扰、多址干扰等。 14、移动通信按服务范围和对象可分为专用移动网和公用移动网。 15、移动通信系统逐步向着数字化、智能化、宽带化、全球化和个人通信的方向发展。 三、判断题 (对划“√”,错划“╳”) 1、在同一MSC,不同BSC下的切换,系统不需要参和切换过程。(×) 2、使用射频跳频的基站系统,只有在频点大于3个以上时,才有明显效果。(√) 3、跳频可以改善瑞利衰落。(√) 4、移动通信网的信道有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两大类。(√) 5、空间分集只能用于基站。(×) 6、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 7、IS-95 CDMA是属于第三代通信系统的。(×) 8、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相邻小区不允许使用相同频率,否则会产生同频干扰。(×) 9、TDD称为时分双工,收发信号在时间上分开互不干扰,广泛地用于GSM系统。(√) 10、多径效应造成的衰落会随移动台运动速度的加快而加快。(√) 11、3G本身是移动通信网,随着商用化进程的推进,其覆盖范围将遍及几乎所有角落,这样用户的 监控点可以部署在任意位置,不受地域限制。(√) 12、SCH(同步信道)的作用有帧同步和时隙同步。(√)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精编版

移动通信期中考试题含 答案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 1.一个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的组成部分是移动台、基站、移动交换中心。 2.按通信状态和频率使用方法划分,移动通信系统有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三种工作方式。 3.我国移动通信网络使用的频段,GSM900MHZ 上行频率890~915MHZ,下行频率 935~960MHZ。DCSI800MHZ上行频率 1710~1785MHZ、下行频率1805~1880MHZ。4.语言编码技术可分为波形编码、参数编码、混合编码技术三类。 5.数字调制技术可分为频移键控调制、相移键控调制、振幅键控调制三类。 6.移动通信中GSM系统采用的是GMSK调制。 7.移动通信的多址技术有频分多址、时分多址、码分多址、空分多址等。 8.根据移动通信网的覆盖方式的不同将移动通信网划分为大区制、小区制。

系统主要由四个子系统组成:交换网络子系统、无线基站子系统、移动台子系统、操作 维护子系统、 系统采用的多址技术是码分多址。 二、选择题 系统的主要使用频段为(D)。 A、900M B、1100M C、1900M D、900M—1100M 2.GSM900MHZ上行频率为( A)。 A、890—915MHZ B、935—960MHZ C、1710—1785MHZ D、1805—1880MHZ 3.把一个频道按等时间分成周期性帧,再把每一帧分成若干个时的技术是( B)。 A、频分多址 B、时分多址 C、码分多址 D、空分多址 4.下列哪个系统是“软容量”( C )。 A、FDMA系统 B、TDMA系统 C、CDMA系统 D、SDMA系统 5.我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是(B)。 A、WCDMA B、TD—SCDMA C、 CDMA2000 D、CDMA 6.手机常用电阻5K1的电阻值是(D)。 A、51 B、 C、510 D、

基于java的进程通信

1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院、系) 网络工程 专业 083 班 组 《操作系统》 实验二 进程通信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进程消息通信的概念,如何实现两个创建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2、 理解进程共享变量的进程通信。 二.实验内容: 1、 选择Window 或Linux ,并选择该操作系统中一种进程通信的方式。 2、 查找该进程通信的API 使用方式,设计出一个合适的应用程序。 3、 采用高级程序语言实现该应用程序。 4、 测试进程通信程序,能够满足微机操作系统中进程之间的通信。 三.实验步骤和过程 1、 进程通信的知识点: (1)、进程通信的概念:进程之间互相交换信息的工作称为进程通信IPC (2)、进程通信的方式:信号(signal )通信机制; 共享存储区 (sharedmemory)通信机制;共享文件(shared file)通信机制;消息传递(message passing)通信机制。 (3)、进程通信机制:管道通信机制,共享主存通信机制,消息传递通信机制。 2、程序设计环境 (1)、Widows7操作系统,eclipse 平台! (2)、套接字(socket )通信 套接字通信,其中一个运行在客户端,称之为ClientSocket ,另一个运行于服务器端面,称为ServerSocket 。根据连接启动的方式以及本地要连接的目标,套接字之间的连接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服务器监听、

2 客户端请求、连接确认。 服务器监听是指服务端套接字并不定位具体的客户端套接字,而是处于等待连接的状态,实时监控网络状态。 客户端请求是由客户端的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要连接的目标是服务器端套接字。为此,客户端的套接字必须首先描述它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套接字,指出服务器套接字的地址和端口号,然后再向服务器端套接字提出连接请求。 连接确认是当服务器端套接字监听到或者说接收到客户端套接字的连接请求时,它就响应客户端套接字的请求,建立一个新的线程,把服务器端套接字的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一旦客户端确认了此连接,连接即可建立。而服务器端继续处于监听状态,继续接收其他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使用套接字进行数据处理有两种基本模式:同步和异步。 同步模式: 同步模式的特点是在通过Socket 进行连接、接收、发送数据时,客户机和服务器在接收到对方响应前会出于阻塞状态,即一直等到收到对方请求进才继续执行下面的语句。可见,同步模式只适用于数据处理不太多的场合。当程序执行的任务很多时,长时间的等待可能会让用户无法忍受。 异步模式: 异步模式的特点是在通过Socket 进行连接、接收、发送操作时,客户机或服务器不会处于阻塞方式,而是利用callback 机制进行连接、接收、发送处理,这样就可以在调用发送或接收的方法后直接返回,并继续执行下面的程序。可见,异步套接字特别适用于进行大量数据处理的场合。 使用同步套接字进行编程比较简单,而异步套接字编程则比较复杂。

移动通信技术考试试题与答案教程文件

专业:移动通信科目:移动通信技术 一、单项选择题 1.GSM网络结构中,Abis接口是()的接口 A.MSC与HLR B.MSC与VLR C.MSC与BSC D.BSC与BTS 答案:D 2.对讲机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半双工通信 B.全双工通信 C.单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A 3.GSM系统对于话务量密集的局部地区,可以采用六列向小区。此时需要采用()度定向天线 A.360 B.60 C.180 D.120 答案:B 4.实际工程一般要求天线间距大于()倍信号波长 A.2 B.5 C.10

答案:C 5.GSM网络一般采用列向小区,即天线采用()度定向天线,把基站分成3个扇形小区 A.360 B.120 C.180 D.60 答案:B 6.CDMA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 A.1~2 B.100~200 C.1000~2000 D.10~20 答案:D 7.GSM系统容量是模拟系统的()倍左右 A.4 B.2 C.3 D.1 答案:B 8.GSM系统信号带宽为()KHz。 A.200 B.2 C.20

答案:A 9.有线电视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全双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半双工通信 D.三工通信 答案:B 10.GSM规范中规定: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I > 负()dB A.6 B.9 C.12 D.3 答案:B 11.无线电广播采用()方式 A.CDMA B.SDMA C.TDMA D.FDMA 答案:D 12.GSM是一个典型的()多址系统 A.FDMA B.TDMA C.SDMA D.CDMA

答案:B 13.GSM网络结构,A接口是()之间的接口A.BSC与BTS B.MSC与VLR C.MSC与HLR D.MSC与BSC 答案:D 14.无线广播属于那种通信方式() A.三工通信 B.单工通信 C.全双工通信 D.半双工通信 答案:B 15.GSM规范中规定: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I >()dB A.6 B.3 C.12 D.9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3G技术要求有哪些() A.支持多媒体业务 B.上下行不对称 C.速度按需分配 D.OFDM

进程通信与进程同步机制实现

一.课程设计题目 某银行提供10个服务窗口(7个对私服务窗口,3个对公服务窗口)和100个供顾客等待的座位。顾客到达银行时,若有空座位,则到取号机上领取一个号,等待叫号。取号机每次仅允许一位顾客使用,有对公和对私两类号,美味顾客只能选取其中一个。当营业员空闲时,通过叫号选取一位顾客,并为其服务。请用P、V操作写出进程的同步算法。 二.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基本的同步与互斥算法,理解银行排队系统操作模型。 2、学习使用Windows 2000/XP中基本的同步对象,掌握相关API 的使用方法。 3、了解Windows 2000/XP中多线程的并发执行机制,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三.课程设计要求 ◆学习并理解生产者/消费者模型及其同步/互斥规则; ◆学习了解Windows同步对象及其特性; ◆熟悉实验环境,掌握相关API的使用方法; ◆设计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进程(线程)的同步与互斥; ◆提交实验报告。 四.需要了解的知识

1.同步对象 同步对象是指Windows中用于实现同步与互斥的实体,包括信号量(Semaphore)、互斥量(Mutex)、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和事件(Events)等。本实验中使用到信号量、互斥量和临界区三个同步对象。 2.同步对象的使用步骤: ◆创建/初始化同步对象。 ◆请求同步对象,进入临界区(互斥量上锁)。 ◆释放同步对象(互斥量解锁)。 五.需要用到的API函数及相关函数我们利用Windows SDK提供的API编程实现实验题目要求,而VC中包含有Windows SDK的所有工具和定义。要使用这些API,需要包含堆这些函数进行说明的SDK头文件——最常见的是Windows.h(特殊的API调用还需要包含其他头文件)。 本实验使用到的API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简单介绍 1、WaitForSingleObject( hSemaphoreChairs , INFINITE ); WaitForSingleObject( hMutex , INFINITE ); ●功能——使程序处于等待状态,直到信号量hHandle出现(即其值大于等于1)或超过规定的等待时间 ●格式 DWORD WaitForSingleObject(HANDLE hHandle, DWORD dwMilliseconds); ●参数说明

extremeDB使用例子

来一份eXtremeDB使用笔记. 1、准备工作:下载eXtremeDB安装包(https://www.doczj.com/doc/416730857.html,/)然后将安装或解压至磁盘。此时可以看到其目录下有host、include、platform和target等目录。 2、用你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构建一数据库结构,文本内容如下:(举例说明,保存文件名为test.mco) #define int1 signed<1> #define int2 signed<2> #define int4 signed<4> #define int8 signed<8> #define uint8 unsigned<8> #define uint4 unsigned<4> #define uint2 unsigned<2> #define uint1 unsigned<1> // db over shm memory test declare database shmdb; //数据名字 compact class MyClass //表名字 { unsigned<4> id; string str1; char<20> str2; unique tree pkey; //索引 }; 3、用host in目录里的mcocomp.exe程序在DOS命令行模式下将test.mco编译生成,用法如: 》mcocomp test.mco 编译成功后将会生成shmdb.h和shmdb.c文件。当然了,可以根据需要生成所需的文件,具体请见mcocomp命令的参数(mcocomp -help)。至此,生成的文件里就含有数据库操作所需要API函数了。 4、新建一控制台程序工程为shmdb,在链接库里加上mcolib_shm.lib(此处为共享内存LIB库),此处需要注意LIB的路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eXtremeDB的库文件拷贝至工程目录下包含其就可以了。 5、将编译生成的shmdb.h和shmdb.c添加至此工程中。然后新建一C文件shmdemo.c(当然了,也可以是.cpp文件),下面将分别讲解shmdemo.c文件代码。先看此文件的全部代码: /*标准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